‘壹’ 国产科幻电影的元年我们可能真的等到了...
我们离国产科幻电影还有多远?
从2014年,我国电影票房和300亿只差一步之遥的时候,好多电影人就预言2015年是国产科幻电影的元年,那时候中影集团手握《超新星纪元》、《流浪地球》、《微纪元》三部科幻片,游族影业宣布自己的《清丛三体》计划、宁浩担纲《乡村教师》的编剧、张艺谋也宣布筹划自己的首部科幻电影《长城》。
形势看上去一片大好。
这两年间,我国电影票房不断飙升,然而原定今年7月上映的《三体》跳票,无限期地推迟上映;《蒸发太平洋》和《不可思异》打着国产科幻片的旗号,收获了一片骂声;号称“开创了中国科幻电影的新可能”的《九层妖塔》,票房和口碑也双双扑街。
这时我们不禁疑问,我们真的拍不好科幻片吗?
从硬件上看,科幻电影由于制作成本都较高,国外优秀的科幻电影投资动不动就过亿,国内科幻电影迟迟没有发展,曾经最大的问题就在于钱。
2015年我国电影票房440亿,其中国产电影的票房为271亿,大量的资本涌入到电影行业。
网传星爷的《美人鱼》投资3亿,《盗墓笔记》的投资也在2亿以上,如果真的有好的项目,资金并不是最大的问题。
我国的特效产业也并没有落后美国多远,所有能用钱买到的软件硬件我们都有,中影怀柔数字基地里的设备,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都可以说是世界一流的。
那既然是这样,那我们究竟差在哪?
◆◆◆◆◆◆
电影产业发展的差距
科幻电影几乎自电影诞生之时,就已出现。
1895年12月28日,电影第一出现在大众视野中,1902年,电影大师梅里埃就已经拍出了《月球旅行记》,电影讲了一群科学家坐着大炮飞到了月球上,和月球上的小怪兽斗智斗勇好不容易才又回到了地球。
虽然这部短短十五分钟的电影现在看来幼稚可笑,可是却代表了当时电影的最新技术。
1927年,德国表现主义大师弗里兹·朗的《大都会》就已构建出了一个宏大的反乌托邦童话,这这部电影里,未来的大都会分为两个阶级,整个城市依靠资本家建造的巨大机器生存……
《大都会》是史上最昂贵的无声电影,其2001年的修复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世界文献遗产。
随着电影科技的不断发展,科幻电影也在不断的发展。从最初惹人眼球的B级片到对科技的深刻反思,再到现在的炫技大片,科幻电影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电影类型,已经发展出了自己成熟的电影产业。
【特效合成前后对比(五角大楼地下厨房段落)PS:幕后拍摄时,快银脚下是跑步机(总共有高低两台,一绿一蓝),前方则是大功率风筒,身上绑威亚则是为了保持平衡。】
库布里克在 1968 年拍出了《2001太空漫游》
斯皮尔伯格在 1982 年拍出了《E.T.》
而我们从冯小刚 1997 年的《甲方乙方》开始,才拥有了真正的商业片。
1997 年电影史上的另一个传奇,是《泰坦尼克号》。
由于电影产业的差距,整个科幻电影行业的成熟度以及从业人员的教育、经验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距。
好莱坞在十年以前就出了特效制作的官方白皮书,提出了特效制作的统一的方法和统一格式,制片人和导演也早已对如何运用特效了如指掌。
而我们独立操作过科幻片的工作人员都很少。
这个差距基本等同于《甲方乙方》和《泰坦尼克号》在技术层面的差距。
科学观念的差距
世界上第一部科学小说是1818年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1818年正处于工业革命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时期,只有当科学技术开始塑造人类生活,深刻影响人类未来时,才会促使人们用科学幻想这样一种新形式去思考科学化的明天和未来将是什么样的景象。
此时我们的清政府已经闭关锁国61年了。肢正厅
自从文艺复兴开始,人的理性思想从蛰伏中苏醒并不断成长,逐渐形成了理性的鲜明特色——审视与反思,欧美是工业社会下成长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在与自然的斗争中使社会繁荣,创造价值。
他们所追求的是“ 人化的自然 ”。
相比之下,中国作为古老的农耕社会,对科技并没有很大的需求,如果现在去乡间看一看,会发现现在的农耕工具与几百年前相比,并没有很大的进展。
在对于自然的态度上,我们追求的是“ 天人合一 ”。
虽然刘慈欣、王晋康、何宏伟、郝景芳等优秀的科幻小说作家不断在国际科幻小说领域崭露头角,为科幻电影提供了优秀的原创故事,但毕竟本土的科幻小说还很有限。
自文艺复兴起,几百年的思维历隐鸿沟需要时间来平复。
◆◆◆◆◆◆
我们还能不能拍科幻片?
依托特效的科幻片制作周期很漫长,平均后期制作周期在一年半到五年之间。
詹姆斯·卡梅隆用5年时间制作出了《阿凡达》,郭敬明用一年半做出了《爵迹》,虽然质量天差地别,可是中国的投资方会更青睐《爵迹》。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时间等待一部作品,大部分还是想赚快钱。
欧美的科幻电影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思路:《彗星来的那一夜》、《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时间旅行的热门问题》
以《这个男人来自地球》为例,作为一部科幻电影,却没有特效的运用。整个电影的场景集中在男主人公的家,故事发展通过对话推动,但是却丝毫没有让观众觉得厌倦,相反,观众紧跟着主人公的思绪,相信主人公所说的话,在影片结尾的时候甚至觉得自己的人生观被颠覆。
这类科幻电影的“科幻”二字只是背景,“创意”先行,才能扬长避短。
另一方面,网大也许是孕育中国科幻片的另一个温床。
虽然网大发展的前期出现了一批粗制滥造的抢眼球的作品,但是目前的网大门槛在一点点提高,已经有大量作品涉猎科幻题材。
如《全金属裂痕》、《超能外星女友》、《黄金十二宫》等,已经上线,为科幻片探路。
讲述中国版E.T.故事的《东方宝典》也将在春节期间上线。
网大受限制较少,不依赖明星造势,使想象力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
不管其他类型的电影发展得多好,科幻片总能给人惊喜。成功的科幻电影不在于成本有多高、有多少明星,而是脑洞的惊喜。
国内的这些号称自己拍的是科幻片的导演们(《九层妖塔》、《蒸发太平洋》、《不可思异》,不要左顾右盼,说的就是你!),在硬科幻上死磕的成效不高,就拜托在软科幻领域多下下功夫,总跟着别人后面烧钱也没什么意思,不是么?
中国的科幻电影能走多远,能有怎样的成绩,一切都是未知数。
科幻电影,永远在路上 。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杀死烂片。等你哦~~
‘贰’ 2013 国产电影发展状况
2013年中国电影市场发展状况报告
一、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趋势:2015年票房或将破300亿二、万达电影2010年度10亿票房与中国电影共成长三、汉鼎咨询细分市场数据库:电影发行行业细分市场发现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四、浅谈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中国电影院市场发展趋势五、2010年院线排行2008年度电影院线与影院经营分析一、放映市场比拼品牌,院线格局凸显“马太效应”2008年中国“五大院线”初步形成了具有不同影响力的品牌二、2008年院线变革中的亮点:资本与重组三、二级市场院线的新军四、中小院线突破“瓶颈”2008年全国主要电影院线经营与发展分析五、数字电影:新技术为引擎的发展势力六、国内电影院线特点与发展趋势七、国内电影院线特点与发展趋势-0-一、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趋势:2015年票房或将破300亿2010年10月14日中国新闻网中国电影论坛昨日开幕,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发布了《“十二五”期间中国电影产业黄金五年发展研究报告》,对2011年至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趋势作出预测,认为届时全国票房将突破300亿元,冲击400亿,到“十二五”末期,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腾讯娱乐讯第19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主题电影论坛开幕。作为金鸡百花电影节的常设学术单元,本届论坛以“十二五中国电影产业愿景”为主题,谈论了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影院建设、电影生产与制片企业以及投融资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的各路专家和学者纷纷就自己领域内的研究成果谏言十二五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
百余名专家学者就中国电影展开了交流。专家们乐观预测,今年全年电影票房有望实现百亿,全国银幕总数达5105块,数量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三。但在大好的发展形势之下,中国电影依旧存在票房虚报、滥用3D等问题。
发展机遇:中国票房突升,地方院线猛涨中国票房有望冲世界第五在昨天的论坛中,专家们一致认为,中国电影市场的百亿票房大关可能在今年实现。国内市场分析专家刘嘉等肯定了中国电影市场良好的发展态势,他们认为今年中国电影票房在全球市场排位上,有望从排名第九上升至第五。
江苏院线两年翻一番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趋势:2015年票房或将破300亿记者在论坛现场见到了省文联创研部副主任付少武,他表示,江苏的票房增长势头极快,2009年江苏票房已经达到4.5个亿,超过浙江,升到了全国第四位。今年上半年,江苏票房已经达到3.5亿,其中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南京、苏锡常地区贡献的。付少武觉得,随着这样的势头,会有更多院线进驻江苏,为江苏观众奉上更多好电影:“2007年,江苏有7条院线,2009年增加至14条院线,现在还将有20条进驻江苏。”越来越多院线进驻,必将相互竞争、冲击市场,给老百姓观影带来更多方便与实惠。
存在问题:虚假票房仍有,“豆腐渣”不断票房虚报,没有监督中国电影发展猛进的同时,存在不少问题。专家们最关注的是票房虚报问题。他们认为到现在为止,中国没有一个票房的官方统计信息发布平台,票房还不能做到公开透明。据悉,目前国内较为权威的票房数据公布平台只有两个,一个是每周出版的《中国电影报》,一个是影协每年编纂的年鉴。但《中国电影报》并不普及,而“年鉴”周期太长。专家批评道,“没有权威的统计,我们的电影不像产业像作坊,直接导致了制作公司和发行公司虚报票房的情况。”国产片“豆腐渣”太多虽然票房一片大好,但真正赚钱的国产电影并不多。中国传媒大学的学者指出,观众对国产大片的评价大都比较低,而更热衷观看好莱坞影片,“好莱坞泰山压顶,香港制作釜底抽薪,内地电影腹背受敌。”学者们希望,一方面内地电影别再重复“豆腐渣工程”,辜负如潮观众的期望。另一方面,内地电影还需要多保护。
此外,专家们对现在火热的3D技术颇有微词,他们发现,《阿凡达》之后,观众对3D电影热情高涨,但国产的3D电影往往让人失望。一位北京电影学院的专家批评道,现在内地拍3D电影的都是些什么人?要么是没拍过电影的,要么就是拍了也没有人看的。那些大导演有几个人拍3D的?都很谨慎。所以啊,我们还是先把普通电影拍好,不要拿3D瞎烧钱。
实现突破:植入广告主流媒体的振兴和推动植入广告带来建设性探讨在互动环节上,各方代表踊跃发言。电影院线负责人提出了有关农村电影的发展问题,立即有一位电影业的嘉宾给予了他详细的解答。一位学者提出的“植入式广告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让与会专家、学者显然对此颇感兴趣。与会专家和学者认为,这次会议是一次对中国电影、影院文化发展方向极富建设性的探讨,搭建了一个电影业工作者和研究学者的平台,对促进学术和电影产业运作的良性互动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主流电影才能振兴中国电影专家认为而是主流电影的振兴启示中国当代电影的发展道路,能够自觉地将时代精神与创新理念融入到影片创作中,就能够获得良好的成效。与会专家还以《建国大业》为例,分析这部影片受到如此强烈的欢迎的原因。大家一致认为,《建国大业》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敏锐地捕捉到了人民群众的情感诉求。共和国6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人们抚今追昔,有种对历史追根溯源的愿望,想要通过某种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幸福生活的珍惜,进而形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建国大业》恰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这种心态,使得群众的共同心声有了抒发的渠道。
二、万达电影2010年度10亿票房与中国电影共成长2010年9月26日,万达电影院线传来消息,自2010年1月1日始,至2010年9月,已经成功突破10亿元票房大关,这是中国电影院线有史以来第一次突破这个数字。据悉,今年还将有多条院线成长为10亿元量级院线,而今年一直以来的呼声都是把全国年终票房的总目标锁定在100亿。此次万达电影院线全年票房突破10亿将是一次标志性事件,这标志着今年在国产重量级影片不断诞生的同时,中国电影的终端院线也在迅猛成长,未来的中国电影市场,必将在电影终端、电影产品齐头并进的格局下,高质高量的快速成长。
文化产业是中国产业发展中的朝阳产业,也是万达集团的支柱产业之一。2004年,万达集团开始投资影院终端建设,在全国的万达商业广场项目和其他实力雄厚的商业广场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万达国际电影城。2005年万达集团全资组建了自己的电影院线公司。五年来,万达电影院线已经在全国建设了52家高端连锁电影城,全国超过400块银幕,并取得了非凡的票房业绩。万达国际电影城以其一流的设计和施工、最先进的放映设备配合国际化的服务理念,使广大观众得到超一流的娱乐体验,并成为大型商业MALL的重要明星业态。
随着万达电影的不断发展壮大,万达院线打造民族电影品牌核心竞争力的目标已经日益明确,“一切以观众的观影价值观影体验为核心驱动”,是全体万达电影人的核心理念与价值观。万达院线现阶段的目标是到2010年底建成70家以上的多厅影城,银幕总数超过600块,到2012年将拥有120家以上的影城,超过1100块银幕,年收入预计将超过30亿元。
万达院线自成立以来,一直以打造中国本土民族电影院线品牌为己任,始终不渝的坚持把放映好国产电影,作为自己责无旁贷的责任,只有中国民族电影工业的兴盛繁荣,才能保证整个中国电影产业格局的良性稳健长久的繁荣。
在万达电影经营运作的6年多时间中,无论是小型区域放映的国产电影,还是国际知名的华语大制作影片,都会给予充分的重视,进行精耕细作。全国万达影城每年配合举办的国产电影明星见面会均不少于200场次,而各种国产电影的推介互动活动,不下千余场,无论是《建国大业》、《唐山大地震》、《三枪拍案惊奇》,还是《杜拉拉升职记》、《大兵小将》、《喜洋洋与灰太狼》,万达院线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票房成绩。万达电影还通过影院终端建立起来的自有媒体平台,10万发行量的《万达电影》会员刊、近100万发行量《影民》DM杂志、万达电影官网、官方微博等重要手段工具,均会对国产电影进行深度挖掘互动,对国产电影的终端推广,起到了关键作用。
三、汉鼎咨询细分市场数据库:电影发行行业细分市场发现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一、我国电影发行行业现状1、电影发行市场不容乐观目前全国的电影市场不容乐观,全国现有5000家电影院,设施设备与技术手段能达到20世纪90年代国外电影院水平的不足1%。除大中城市电影院尚有一些经济效益,众多县市级电影院几乎没有效益可言。据统计,2002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仅10亿元人民币。如果电影市场运作良好,我国电影票房有100亿元的发展空间外资正是看中这个票房数字。但是,即便是票房最好的上海,2002年收入也仅有1.59亿元,平均每人电影消费不足10元,而国际影业几乎一致看好中国市场。
2、电影发行市场新格局正在形成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组建了35条院线,其中14条实现了跨省经营。北京、上海、浙江等10个省市都已经拥有2条以上的院线。江苏省的院线更是多达7条。
院线,就是由一家电影发行机构和多家电影院所组成的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的电影发行放映系统。我国的电影发行传统上是由中国电影发行公司按照行政区划逐级下发。去年,我国开始推行院线制改革,经过7个多月的运营,中国电影发行市场由一家公司垄断经营的局面已经被彻底打破,新的竞争格局正在形成。
北京世纪环球院线公司成立于4个月以前,是我国目前惟一一条由电影系统以外的资金运作的院线。成立之初,它就从北京杀到了上海,并从上海最大的院线公司--联合院线的旗下一举挖走了8家电影院。现在,世纪环球已经打入了3个省市,旗下拥有影院16家。但是他们的胃口还远远没有满足。世纪环球院线公司副总经理李国新告诉记者:“我们计划在3年内再投10亿元,建200家影院,进入10个省市。”另外一家由民营资本参股名为中影星美的院线,在完成了最初的跑马圈地之后,又拿起了资本运作的利器。该公司即将设立一家投资公司以完成并购的计划。并购目标直指上海和广州最大的院线公司。中影星美院线副总经理告诉记者:“如果这些都完成的话,中影星美将来会是一个非常大的旗舰。”其他院线也都纷纷扩大势力范围。最近一段时间,新建影院数量明显增多,仅上海一地,春节前后开业的电影院就有近10家。
统计显示,去年全年我国电影市场票房收入8亿元,而在美国,这个数字高达89亿美元。汉鼎咨询认为认为,我国电影市场潜力巨大,而院线制改革又引进了市场化操作机制,因此电影发行市场的投资热情还将继续升温。
三、汉鼎咨询细分市场数据库:电影发行行业细分市场发现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二、我国电影发行行业发展趋势1、民营资本异军突起《无极》、《神话》、《七剑》……在这些票房收入处于第一阵营的电影背后,你总能看到一个个民营电影发行公司的名字。事实上,自民营发行公司2004年进入市场以来由于机制灵活与市场结合紧密,他们爆发出来的旺盛生命力引起业界的高度关注。
2003年3月,国产电影发行权全面放开。
2003年8月8日,进口影片发行的“第二家公司”华影挂牌,打破中影独家垄断进口片发行的局面。
2004年1月7日,七家民营企业日前第一批获得国产电影的国内发行资格,使长期以来由国有企业控制的我国国产电影发行格局发生变化。这七家公司是博纳文化、新画面、金棕榈、大和影业、成都峨影、联盟娱乐、华艺音像。此前,民营公司只有代理发行资格。
在电影制作和发行领域,民营资本的进入早已水涨船高。在电影制作方面,国有资本、合资制作和民营资本各占三分之一的局面已经形成。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有限公司一诞生便迅速地成长为中国影视投资、制作行业中最具实力的民营企业之一,其出品的影片如《没完没了》、《一生叹息》、《寻枪》、《卡拉是条狗》等电影都在票房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03年底的新片《手机》更是出手不凡。而另一家北京新画面公司凭借《英雄》一片创造了中国电影上的一个奇迹。另有媒体报道,除了电视台、电影集团下属正规电视剧制作公司,90的电视剧制作中或多或少都掺入了民间资本。
2、外资分切中国电影发行“大蛋糕”2004年1月1日,《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正式实施。根据规定,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武汉、南京7大试点城市的中外合资电影院中,合营外方在注册资本中的投资比例最高可达75%,但是不能设立独资影院。这对外资投资中国电影市场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汉鼎咨询分析,新规定的出台将进一步鼓励外资投资到中国的电影市场。
经中国政府批准,时代华纳在中国的首家合资影院上海永华电影城2003年7月12日正式开业。而当天恰逢他的57岁生日。这标志着好莱坞主流电影公司正式进入中国影院市场。
2003年10月14日美国华纳兄弟国际影院公司和上海电影集团宣布将在中国合资兴建10座多厅电影院,而华纳至少已经获得其中2座影院51%的控股股权。这意味着外资进入中国影院市场获得了实质性突破。
三、汉鼎咨询细分市场数据库:电影发行行业细分市场发现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包括美国哥伦比亚和迪斯尼在内的多家国外电影公司巨头都对中国电影市场兴趣浓厚,华纳显然已经获得了领跑地位。华纳兄弟影片公司(此公司为“华纳兄弟国际影院公司”的子公司)国际部中国区总裁艾秋兴此前透露,华纳将从投资影院、制作影片和开辟发行渠道“三管齐下”拓展中国业务。
早在2000年,政府就开始鼓励外资进入中国电影市场,但规定外资在控股方面不得超过49%,以保证中资的控股地位,虽然有这样的限制,但也阻挡不了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决心,全国各地的合资影院相继建立。
面对巨大的市场,外资当然不满足于仅有49%的股份控制权,他们期望更大的发展空间,好丽友的有关人士说,“我们希望绝对控股,就是希望掌握经营权和运营权,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技术和理念运用于中国市场。”汉鼎咨询指出,如今将控股比例提高到75%,外资将有机会占据绝对控股地位,这使得外资更加大胆、放心地进入中国市场。新规定的出台,将大大提高外商投资的积极性,外资与中资合资建电影院将成为一种趋势。
四、浅谈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中国电影院市场发展趋势文中从影院对购物中心的作用与功能、新电影生活方式、影院及电影票房的历史数据、观众看电影的心情调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近来出现的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明显地让我们看到一些个别商业地产的项目进展的缓慢,但对于电影院市场的扩张与运营,我们依然有着很强的乐观心态。
电影院业态对于商业地产的项目购物中心的功能与作用大家是不言而喻的。电影院除了可以提高这个商业项目的人气、增加客流的滞留时间和项目的时尚周期外,还对人流的导向性、顾客消费的引导性、顾客心理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同时影院与购物、餐饮、娱乐、休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商业配套。
最近几年,是中国电影院市场发展的黄金时期。截至2007年底,全国34条院线共有1427家影院,3527块银幕。2007年全年城市院线市场新增影院102家,新增银幕493块,平均每天诞生1.35块银幕,其发展速度位居世界之首。
说明:以上影院和银幕数量仅限于加入院线制的数字。全国的影院和银幕数字将高于以上数字。
2006年中国电影院票房为26.2亿元,2007年达到33.27亿元,2008年有望突破40亿元。其中,2007年,影院票房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年票房过4000万元的影院6家,比上年增加了2家。年票房超过1000万元的影城78家,与2006年的59家相比增长了32.2。
数据统计结果表明,现代化多厅影院的经济效益日渐凸显。为此,部分传统国有院线斥巨资投入到影院基础设施建设中,社会资本继万达之后,金逸、时代今典、保利集团等又加入到投资影院建设的热潮中,以及韩国希杰CGV影院这样的国际品牌也加大资本投资力度,加快了影院建设的速度。
有一组数据如下:在美国每8600人拥有一块银幕;在韩国每4万人拥有一块银幕;在中国大陆每12万人拥有一块银幕。中国的电影院投资领域处于刚进入发展阶段,市场远远没有饱和,还有着很大的市场终端缺口。以上数据摘自《2006年中国电影产业年度报告》。
所以,无论商业地产处于什么样的经济时期,无论是复苏阶段、繁荣阶段,还是衰退阶段、萧条阶段,只要这个商业项目有一个足够大的体量8万或10万平方米以上,并处于一定的消费能力、交通便利的商圈或大型成熟社区内,那么它都应会有电影院的规划,也就是说,电影院是在新的经济危机时期零售连锁业当中没有下降的业态之一。
另外,按照历史规律,经济越萧条,电影业反而越繁盛。在上个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电影业受冲击很小。一方面,在这个时期电影投资商会放缓制片速度,对投资更为谨慎,同时对其投资进行层层把关,这样在经济萧条时期催生了许多高质量的精品影片。另一方面,心理学家认为,在经济条件不好的时期,人们更愿意频繁地走进电影院,借助于看电影来缓解与渲泄内心的压力。看电影是人们最物美价廉和便利的排除与减缓内心郁闷、压力和寻求快乐的方式,让人们在电影里品味另一种人生。在那个特定时期,人们即使排队领取救济,也会挤出几枚硬币到电影院买票观看疯狂喜剧、热闹的歌舞片等。
现代的电影院不是那种传统的独立的大礼堂,而是设置在购物中心内的现代时尚的多厅影院,它将人们的购物、餐饮、娱乐、交际、休闲、约会、体验、心情释放等结合起来,使人们到电影院里看电影不再是唯一的目的,而成为一种全新的电影生活方式,使电影院成为这种全新的电影生活文化空间。
四、浅谈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中国电影院市场发展趋势新电影生活方式图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黑暗的电影院里,如果专心安静的看一部电影,用100的注意力投入其中,就可以完全忽略到周围的变化,也许偶尔会有设身处地的联想,但那也是游离于理智思考之外的情感渲泄。同时,好的电影的音乐,可以给人营造出不同的精神感受,让人更容易投入电影所营造的特殊的气氛当中,可以让你暂时脱离外面的现实世界,全情投入别人的故事,与片中人物同喜同悲,可以让人的心中的情感在这里得到释放、缓解、放松、共鸣以及提高情趣、窥视社会、发现惊奇和认识自我!
再者,电影院里还会有导演、明星的见面会和电影首映式等活动,这样可以让观众与导演、明星们进行零距离的接触与交流,这种高涨情绪的心理渲泄与心理满足增加了人们到电影院里看电影的热爱和执着。
经济危机影响着人的一切活动,包括理想的实现。同时,经济危机也蕴含着巨大的机会。我们有着一个13亿潜在观众的市场,我们也是一个越来越成为好莱坞大片合拍方的市场,我们也是一个“院线制”电影发行放映的市场,我们也有着越来越多的现代时尚的连锁多厅影院被不断兴建的市场。我们相信,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中国电影院市场一定依然是一个明媚的春天!
五、2010年院线排行五、2010年院线排行-10-2008年度电影院线与影院经营分析据国家广电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度全国电影综合收入84.33亿元,其中国产电影海外收入25.28亿元,电影频道及广告收入15.64亿元,全国电影市场票.
‘叁’ 如何评价战狼本片成功的原因你觉得是什么
《战狼》是由吴京执导的现代军事战争片。属于国内首部3D动作战争电影,历时七年全力打造,《战狼》真实呈现了一场中外边境战争,也让堪称“东方之狼”的特种兵战队及高能战士首次登陆大银幕。能成功是背景,时代趋势,符合国民喜好。
‘肆’ 2015年电影产业大年 440亿元 炮灰电影多少部
问题来了,之前用心做电影的人,市场未必给予了相应回报? 如乎伏尺此问,影视圈内人士就两难了,什么叫好电影?标准何在?《小时代》系列算吗?《分手大师》算吗?但人家票房好厅缺;什么又叫岁高好的回报?是票房还是奖项?名与利,对于人都是很重要。
‘伍’ 国产电影的发展现状如何
行业主要企业:猫眼娱乐(01896HK)、阿里影业(01060HK)、光线传媒(300251)、新片场(834630)、华谊兄弟(300027)、爱奇艺(IQ.NASDAQ)、Bilibili(BILI.NASDAQ)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电影市场收入规模、中国电影放映场次情况、中国电影行业集中度
行业概况
1、定义
电影产业是对以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三个行业为主,同时包括电影的后产品的开发(如音像制品、电影频道、相关图书、玩具等)以及与电影相关的市场活动的总称,属第三产业中娱乐业的一部分。其主要功能是通过视听技术传递艺术形象信息,为人们提供审美、娱乐、宣教服务。
电影产业的特征包括以下几点:
2、产业链剖析:包括五大阶段
从电影行业整体来看,其产业链包括电影制作、出品、发行、放映环节。电影制作作为整个产业的最前端,决定了行业的影片供给数量、质量等情况,具有一定的议价权。影片制作完成后,通过出品及发行方使得影片得以面世,向下游院线企业进行宣发。电影产业的终端是院线市场,其基本职能是提供放映服务获取票务收入,一般占据45%的票房分账比例,同时还为合作商提供广告服务、提供卖品等衍生品服务以获得非票务收入。
在电影产业链中,发行上承制片方,下连院线播映方,是将影片全国推广的渠道,整个电影产业链的参与者众多。
电影制作方主要包括国内外文学与剧本等原始作品方,如国外的漫威、迪士尼,国内的华策影视、腾讯文学等;内容出品方包括海外的华纳兄弟、环球影业,国内的万达影视、华谊兄弟等专业影视公司;宣传发行方包括华纳兄弟、环球影业等传统影视公司发行方,以及淘票票、爱奇艺与猫眼电影等网络发行方;电影产业链终端的院线平台代表公司有海外的AMC与国内的万达影院、大地影院、横店影视等。
行业发展历程:处于“互联网+时代”
从1950年发展至今,我国电影行业共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为“国有资本时代”、“民营资本时代”、“商业大片时代”和目前所处的“互联网+时代”。
行业政策背景:多项政策加持
以政策扶持为主导电影产业的迅猛发展与国家层面以及政策层面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2010年的《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由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发布,我国对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方针、具体政策措施保障;
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在2014年由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联合发布,明确了八项具体政策,使得市场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公益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提升;
《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于2015年由国家财政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并规定,向申请工商登记的经营性电影放映单位征收5%的电影专项资金,用于电影产业发展的金融、税收和人才引进扶持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于2017年3月1日发布实施,具有里程碑意义。对于正处于发展迅速但缺乏法律依据及保障的电影市场来说,无疑给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带来了法制化的信心,也为中国电影"走出去"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可以说,国家法律和政策,特别是政策几乎决定着电影产业发展的方向和发展程度。
行业发展现状:
1、中国电影市场收入规模:疫情后强势反弹
从电影票房收入来看,2016-2019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持续增长,并成功突破600亿大关。2019年,我国票房收入达641亿元,较2018年增长5.4%,增速整体呈现下滑态势。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我国电影票房收入仅为203亿元,不到2019年票房收入的三成。截至2021年12月中旬,我国电影票房收入457亿元,较2020年恢复较快。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影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陆’ 国产电影遭豆瓣低分要求道歉,观众没有资格打差评吗
观众当然是有资格去打差评的。毕竟电影拍出来还是给观众看的,而不是给电影人看的。拍电影有很多的讲究,但是观众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观众只是想看他们想看的,他们不懂的什么拍摄艺术,可能他们觉得这部被电影人称为好电影的电影一点都不好看,他们看不出这部电影的深层意思,不是他们喜欢看的电影。那他们当然是要打差评的。
但是我觉得双方都应该退一步。导演对于观众要求不要太高,他们本来就不是学这一行的,而且打差评也是他们的资格,如果不是恶意的影评,你也不能要求那些打差评的观众去道歉还有删影评。而观众也不能恶意影评,毕竟每个导演的风格都不一样,但是很多导演都是用心的做电影,你恶意影评不会伤了你自己的良心吗?你可以说你自己不喜欢这部电影,但是不要扮演专业人士去批评这部电影,你没有这个资格。
‘柒’ 解读电影促进法对电影制作的影响
解读电影促进法对电影制作的影响
近些年,国产电影票房与口碑不成真比的问题依旧存在。隐藏在票房高速增长下的大量问题一经暴露,对电影市场进行规范化管理的呼声也逐渐提升。因此,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中进行第二次审核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就需要契合更为复杂的市场环境,具有更受瞩目的意义。那么我今天就来谈谈《电影促进法》对电影制作的影响。
《电影促进法》到底要管什么?
这部《电影促进法》自2003年开始起草,直到2011年底,将草案提交至国务院法制办并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后,才向大众披露全文。
经过4年漫长的征集、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最终变成由全国人大常委公布的《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在今年8月,提交称为《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二审稿)》。
在这期间中国电影市场发生迅猛发展,全国票房由2011年的131亿飙升至2015年的440亿。众多社会资本、金融产品的加入,在电影市场繁荣的同时,整体形势也快速变化。因此,同“征求意见稿”的62条文相比,“草案”对绝大部分条文,都有不同程度的删改。
这部《电影促进法》,对电影制作、观影人群、放映院线、部门监管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确规定。简单归纳,有几点值得突出:降低电影拍摄准入门槛,提高审批效率,对经济困难的拍摄对象进行扶持;加强内容管理审核,树立价值导向,特别对未成年人加强管理;打击虚假票房,调整处罚标准,减少行政干预。
不过,有关“拍摄题材尺度”方面,草案中并没有任何放宽松的条款,改“审查制”为“分级制”更不可能,具体原因被归结于执行上可行性太低。除此之外,演员的品德修养、过高片酬、国产电影的保护措施也再次提及。
特别是关于国产电影放映时间不得低于年放映电影时间总和的三分之二的内容,可能会迎来一系列争议,并且作用于后续的国际间合作。目前,2012年签订的《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即将到期,两国相关部门将在2017年就中国电影市场的开放及引进片数量、分成比例等具体条款进行再次协商,寻求新的合作模式。
虽然电影局局长张宏森此前曾表示,在这次协商中,中国电影市场的进一步打开、美国引进片数量的攀升几近定局。但按照目前的《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二审稿)》内容,如果国产电影放映时间不得低于年放映电影时间总和的三分之二真的被审议通过,或许将与预期里的.中美谈判方向相违。
这样带有贸易保护色彩的有利于本土电影的策略,亦可能在中美两国正式谈判开始之前,制造国内法意义上的“既成事实”,增强博弈中的己方筹码,争取未来合作模式对自己更为有利,例如刺激中美合拍片的大规模出现。
实际上,美国好莱坞的文化“侵略”并不针对中国。比如上世纪九十年代全面开放电影市场的中国台湾,本土电影便曾遭遇过近乎于毁灭性的打击,在台湾市场占有率最低时仅有1.62%。若是仅仅依据WTO的自由贸易协定任期遵循市场规律发展,本土电影几乎很难在好莱坞的大片挤压下进行良性发展。因此,跳离WTO体制,通过类似联合国这样的国际组织出台相应措施,反而更加稳妥。
在2001年11月2日和2005年10月2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别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和《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让本土文化保护变得“有法可依”。
这两项文件在未来发展方向上,将“促进”多元文化发展,而非封闭保护。由此能够看出,文件既没有刻意阻挡文化的输入与输出,毕竟交流才是让文化展现生机的最佳方式,也做到了对多元文化健康发展的保护。
这两个文件的通过,直接将“文化产品贸易”从单一商品品类中区隔开,赋予其经济文化双重属性。而在文化属性中,“多样性”的保护将成为其重点。此后,为了保护文化多样性,采取一些保护措施、促进措施也是得到许可的。
如此一来,除美国外大部分受到文化产品输出的国家,都能以此作为依据,进行着所谓对抗WTO条约的文化贸易保护政策。
欧洲和韩国经验:政府补贴+配额制度
欧洲国家率先提出电影贸易的特殊性规定,主张电影并非作为GATT(WTO前身,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范畴的“货物”,而是GATS(服务贸易总协定)范畴的“服务”,并将“视听媒介”认定为需要“区别对待的社会基本价值与信念的载体”,因此,相关国家可以有更大空间的对于本土电影进行保护性的限制措施。
大多数欧洲国家选择用政府补贴的形式来支持电影工业。《GATT1994》《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允许一定的政府补贴外措施存在,通常可以称之为不可起诉补贴或绿色补贴。
例如,欧洲筹备委员会为欧洲艺术品的生产提供特权和贷款;又如电影副产品协定措施。许多国家用它来刺激文化产品的生产,欧洲委员会在1992年牵头制订的《电影副产品斯特拉兹堡欧洲公约》。另外,法国、西班牙等国施行了市场准入限制措施和税收措施,对电影票房征税等。
目前在亚洲电影工业中处于前排位置的韩国,也有着丰富有效的本国电影促进和保护经验。在历史上,由于严格的电影审查制度,韩国电影从70代开始发展非常滞后,到了90年代初,各个领域展开放宽了对电影的审查,并将电影的表达上升为宪法高度,韩国电影市场由此启动,并与好莱坞电影在本土分庭抗礼。
1999年,好莱坞电影的进入导致韩国本国电影市场占有率开始急剧下降。在这样的背景下,金大中政府对《电影振兴法》进行第二次修订,制定了电影产业四大改革方向:
一、规定废除电影审查制转为分级制;
二、以市场为主导成立专门的民间电影管理协会——“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
三、严格执行国产电影的银幕配额制;
四、在资金上,允许和鼓励风险投资进入。
‘捌’ 从大银幕走向小荧屏,电影大咖回流电视剧,是为名还是利
事件
按照通常的思维,作为"雕刻时光的艺术"的电影行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地位都高于电视行业。而一批长期拍摄电影作品或者获得了重要电影奖项的演员,也始终坚持活跃在大银幕上。而如今,这些跻身电影圈、甚至在电影行业获得重要奖项的演员却频频回归电视剧行业。
我们尝试对电影演员回归电视剧现象进行梳理,探究背后的原因,并进一步对比美国影视剧行业,分析未来电视剧行业发展趋势。
电视剧:“名利双收”,确定性高
1、计费模式:电视剧按单集付片酬,收入可观
与电影的计费模式不同,电视剧按单集付片酬。虽然大牌的演员在电影上也可以获得行业内顶尖的片酬,但电视剧按集计算酬劳则更具“性价比”。这与国内电视剧行业的定价与播出模式也密切相关。国内电视剧按集向电视台或视频网站进行销售,因此制片方更倾向于把电视剧拍得更长。通常而言,国内电视剧的集数在30-50集之间,而一些邀请大演员的IP剧,长度则更长,例如鹿晗主演的《择天记》有55集,而几部大女主角的电视剧《甄嬛传》、《芈月传》、《如懿传》的片长则达到70-90集。
以周迅为例,电影的片酬为700万,按照其电视剧片酬,一部电影的片酬仅仅只够拍摄10集电视剧。而周迅拍摄的电视剧《如懿传》总长度90集,总片酬9000万。是其拍摄一部电影片酬的10倍以上。
2、短制作周期与长播出周期
电视剧拍摄“性价比”高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一般难情况下,电视剧的制作周期不会比电影长,即使是超长篇电视剧,其制作周期仍然可控。大多数电视剧拍摄周期不到一年,于采用边拍摄边剪辑的制作方式,杀青后的后期制作时间较短,顺利通过审查后很快就能播出。而电影的拍摄制作不可控因素则更多,尤其是导演的个人工作风格,一些大导演通常制作周期较长,王家卫的一部电影通常制作周期约2-3年。
在播出周期上,一部优秀的电影,其上映档期通常不超过1个月,下映后观众则主要在视频网站上进行点播。而电视剧目前的播出模式更加多样化,电视剧在同一时间内既可以上星播出,也能在网络上点播。受众范围大,常常会引发话题成为热点。《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在播出期间网络累计播放量达到361亿。同期,微博数据显示微博主话题阅读量103亿、短视频播放量58亿、电视剧热词提及量220万次,在6项数据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刷新了微博国产剧数据之最。除主话题#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外,还产生了25个剧情类子话题,吸引了127万人参与讨论、讨论量达到610.3万次,阅读量达到53亿。
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之后,正剧《人民的名义》也同样引起了全民的热议。随着剧情的不断推进,观众对剧集的讨论达到高潮。一部电视剧可以在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内形成关注和讨论,头部电视剧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3、电视剧市场爆发,电影增速放缓
目前,国内的电影市场尤其是国产电影在2015年的大步迈进之后,正在进入转型期。
2017年第一季度,国产电影总票房为66亿占整体票房的46%,尚能与进口电影平分秋色。而到了4月的前20天,随着《速度与激情8》等一批进口大片的逐渐上映,国产电影与进口片的实力悬殊逐渐显现。
而随着2017年中美进口分账片谈判的重启,国产电影则需要面临更多强大的对手。
反观电视剧市场,产值增速突飞猛进,根据艺恩数据显示,仅监测的47家上市公司2016年中报电视剧交易额营收就超过了60亿元,同比增幅24%,毛利率40%,均高于同期电影市场。从电视剧制作机构看,2016年共10232家公司获得《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其中132家获得电视剧甲种证),相较2010年机构数量增长152%。根据第三方研究报告,2016年我国电视剧市场规模为882亿元,其中电视广告429亿元,版权收益222亿元,海外销售5亿元,网络电视剧广告收入200亿元,用户付费收入25.6亿元。
国产电影在票房和口碑上的不确定性,让许多一线电影演员在选片上更加谨慎,比起拍一些不温不火的电影,超级IP电视剧更有吸引力。
4、大制作带来影响力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与顶级的电影导演合作,是许多演员身价与知名度上升的重要通道。而随着一批国产“良心剧”的出现,一批电视导演也逐渐成为收视率的保证获得了如大电影导演一样的声誉。如《琅琊榜》导演孔笙、《走向共和》导演张黎、《甄嬛传》导演郑晓龙等。他们通过一批高质量的电视剧,建立起自己在电视剧行业的声誉,让很多电影演员可以在保证制作水准的前提下回归电视荧幕。
纵然,有声望的导演数量较少,其每年的产量也是有限。但随着2015年影视剧领域的IP热,由热门大IP改编的电视剧,不仅会获得更多的资源和资金,以高片酬吸引电影演员的加入,其开播后对观众基础也更加可观,这不仅为演员带来了高额酬劳,也更能帮助电影演员获得很高的人气。吸引了众多电影演员参与的电视剧作品,如《凰权•弈天下》《帝王业》《择天记》《如懿传》《春风十里不如你》《斗破苍穹》《海上牧云记》《特工皇妃楚乔传》《时间都知道》《佳期如梦之海上繁花》等都是根据热门IP改编。
出演热门电视IP之后,主演往往会进入新的事业上升周期。以赵又廷为例,其虽然在台湾地区成名较早,但是在内地的知名度始终有限。而借助IP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热播,赵又廷增长粉丝384.8万,成为“新晋国民老公”。其电视剧片酬从小几千万迅速上涨。同时又有多部新戏找到赵又廷希望其担当男主角,并成为包括阿迪达斯在内的多个品牌的最新代言人。电视剧中其他的演员也纷纷“涨粉”:杨幂粉丝增长312.1万;迪丽热巴粉丝增长263.8万;即便是剧中的配角张彬彬和于朦胧的粉丝量也分别增长了187.1万和118.6万。
另一个案例是景甜。虽然景甜已经拍摄了多部电影大片,但却一直没有热度。在出演《大唐荣耀》后,景甜却赢得了不少观众的好感,其前不久确定加盟北京电视台新型真人秀节目《我想见到你》。
由此可以看到,对大牌演员而言,电视剧为他们带来的是一个正向的循环,不仅是高片酬,而是增加人气和观众好感度,从而为后续的影视作品接拍,商业价值提升都提供了良好的铺垫。
5、国内电视剧制作费用持续提升
近年来,电视剧制作成本持续走高。过去,一部电视剧制作成本过亿就会被大肆宣扬报道,而现在称得上大制作的电视剧制作成本均超过亿元。尤其是近几年来,热播电视剧多为古装玄幻剧,由于服装道具特效等需要加之人力费用,古装剧制作成本过亿较为普遍。今年大火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制作费用高达3亿;未播先火的《如懿传》、《赢天下》和《武动干坤》都是斥巨资拍摄,制作成本分别是3亿、5亿和6亿。
6、电视剧版权价格上涨
电视剧制作成本提高的同时,也带来高额的版权收入。与电影需要先在影院上映,再由视频网站播出不同,电视剧可以在电视台与网络同步播出。《赢天下》采取先网后台的播出方式,网络版权收入5.6亿,电视台版权收入3亿。周迅主演的《如懿传》制作成本3亿,在网络和电视端共获得13亿的版权收入,高成本与明星投入,最后也为这些电视剧带来高收益。
2010年,热播剧《宫》的网络版权价格仅35万元/集,到如今,《如懿传》网络版权价格已达到900万元/集,短短7年时间,网络版权价格上涨25倍。再加上电视台购买支付的版权价格,一部电视剧的收入可观。而这种增长趋势会吸引电影大咖回流到电视圈。
过去几年,电视剧版权价格的上涨,主要体现在网络版权费用上,而电视台的版权采购价格仅为小幅度上涨。
相比于视频网站,电视台在内容变现模式上受到了更多限制,主要表现在既无法“开源”也难以“节流”。电视台购剧费用的天花板被视频网站不断打破。
首先,一剧两星使得单家电视台对头部内容需要付出的成本上升:从2015年1月1日起,广电总局开始执行一剧两星政策——每一部电视剧每晚在黄金时段联播的上星卫视综合频道不得超过两家,且每晚不能超过2集。这一政策从政策原意上是希望上星频道的电视剧内容内容百花齐放,同一时段有更多的电视剧可以登陆卫视频道进行播出。但对电视台而言,两家电视台需要承担起过去4家电视台支付的版权费用,采购成本增加。尤其是非顶级的一线卫视,难以通过联合其他三家共同采购头部剧的模式,来获得头部内容资源。
在购剧成本上升的背景下,电视台仍要严格执行电视剧不能中插广告的规定:早在2011年广电总局就发文规定,要求每集电视剧中间不得再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因此,目前电视台在电视剧上的广告收入主要表现在前后贴片广告、硬广以及栏目冠名权。
相比于电视台,视频网站的变现模式则更加多样。除电视台完全不具备的付费会员收入外,视频网站在广告变现上,也更有创新空间。
付费会员收入:正在成为视频网站的重要收入来源。从用户来看,2015年到2016年,中国视频付费用户规模上升了109.7%,目前付费用户达到6130万。预计到2019年,国内视频付费用户将达到1亿人。从收入来看,从2015年到2016年,互联网视频行业付费市场的收入增长124.9%,整体市场规模超过100亿。
多样化的广告变现:随着技术发展,视频网站在广告变现上也更加丰富。首先,通过技术手段,可以对用户群进行地域、性别、喜好、年龄等各种定义,广告主可以进行分人群投放。其次,视频网站广告投放的方式也更加多样化,不只停留在传统贴片、暂停广告的模式,还出现了多种新型广告模式。例如,互动贴片广告(在普通视频广告基础上添加动画、交互按钮、表单等元素,可通过互动操作提升用户的参与感)、视频情景互动、移动多屏互动(二维码或摇一摇进入品牌互动页面,通过抢红包、互动游戏等形式增加活动的互动性与参与性)等多种创新广告模式。而随着网络剧与视频网站自制剧的数量增加,过去在播出阶段投放的广告,可以向上延伸,成为植入广告。虽然在一些非现代题材的剧集中,并不适合植入现代的产品,但视频网站推出的“创意中插”,也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老九门》、《暗黑者》以及《鬼吹灯·精绝古城》这些网络剧,均启用了创意中插的广告模式——在剧情中插入一个约1分钟的有完整故事的小剧场,邀请剧中演员出演。小剧场故事可能与剧情有关,也可能是一个创意的故事。根据媒体报道,现在创意中插的价格从最初的50万/条逐渐上涨,甚至达到100-150万的单价。
国内头部电视剧的国际化步伐展开
随着互联网上信息的快速传播,一批优质的国产电视剧影响力已不再局限于内地。《甄嬛传》《琅琊榜》《微微一笑很倾城》《步步惊心》《我可能不会爱你》等优质国产剧同样受到海外观众的追捧,主演孙俪、胡歌、刘诗诗、林依晨、陈柏霖等聚集了众多外国粉丝。
《甄嬛传》配英语并重新剪切后在美国播出,登陆Netflix,播出过程中曾有13620人在Netflix网站上为《甄嬛传》评分,得到3.8分的较高分,同时,美版《甄嬛传》在Netflix上的评价超过4星,导演郑晓龙对此很满意,称“在美国3星就是‘我喜欢’,4星就是‘我非常喜欢’。我们现在已到了‘非常喜欢’的程度。
《琅琊榜》不仅在中国引起网络极大的关注度,也出口海外,并且在韩国日本播出,韩国的中央日报还曾发布一则长文评价《琅琊榜》。韩国甚至推出了琅琊榜取景地的旅游项目,吸引韩国粉丝前往。
2017年国内热播剧《人民的名义》《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再次掀起海外热潮。
除了向海外输出成片,近几年国产的电视剧开始了IP的“反向输出”。竞争激烈的韩国电视剧市场,开始引进中国电视剧版权,翻拍成韩剧。《五星大饭店》《中国式离婚》《何以笙箫默》等都在翻拍计划中,有报道称韩国版《何以笙箫默》的男女主分别是李钟硕和朴信惠。《步步惊心》《我可能不会爱你》等热播电视剧已经被韩国翻拍,《步步惊心丽》于2016年中韩同步上映,一改中国单方面翻拍韩剧的现象。
流媒体快速发展支撑好莱坞电影演员回归电视荧幕
1、好莱坞电影演员进军美剧
电影演员回流电视剧并非只出现在国内,近年来好莱坞演员同样“扎堆”美剧。相较于国内,美国的影视娱乐行业中,电影演员地位高于电视剧明星的“鄙视链”一直存在。
2013年,《纸牌屋》成为当年风靡全球的美剧,其主演曾两度获得奥斯卡。他出演电视剧,被认为是好莱坞电影明星向电视屏幕回流的一个开端。
2017年2月首播的电视剧《大小谎言》由HBO出品,根据同名畅销书改编。2017年3月在福克斯电视台播出的《宿敌:贝蒂和琼》、4月在AMC电视台开播的新剧《德州长子》都邀请了老牌好莱坞电影演员出演。
2、高额片酬与特效增强成为美剧吸引力,流媒体异军突起成美剧新载体
(1)片酬提高吸引大批明星回流美剧
与国内的情况类似,电视剧能吸引到更多资本,成本回收渠道更多,演员明星片酬也陆续上涨。《大小谎言》的主演单集达到35万美元的片酬,虽然该剧第一季只有7集,但整部剧的片酬就达到1500万人民币以上;Netflix出品的喜剧《疯子》将于8月开拍,给女主角开出的片酬也达到35万美元/集。
(2)特效加强,美剧拥有电影质感
随着电视剧制作成本的增加,以前只能用在电影中的技术,已经开始可以越来越广泛地用在电视剧中了。《权力的游戏》中惟妙惟肖的特效,增强了视觉体验,将电影品质带入电视剧。对于好莱坞大牌电影演员来说,特效加强后的电视剧行业能给他们带来更好的作品表现并更加吸引观众。
(3)美剧为电影演员事业转型提供平台
有国外电影人认为电视正在经历最好的时代。近几年,美剧精品频出,短小精悍的剧集越来越容易获得观众的青睐。一些演员在拍摄了一些续集电影,或者到达职业顶峰后,也会选择参演电视剧,为自己事业的转型取得突破。
(4)电视网不断丰富内容,流媒体异军突起
美国共有5家商业性质的公共电视网,分别为CBS、ABC、NBC、FOX、CW,依靠广告收入及DVD销售生存。五大电视网为观众呈现许多经典美剧。
此外,美国还有有线电视网络,分为基本有线电视网和付费有线电视网。有线电视网的剧集内容相对公共电视网来说,尺度更大,投资更大,精彩程度也有所提升。美国基本有线电视网包括USA、TNT、AMC、FX、A&E等较为知名的电视网/频道,也包括SyFy、MTV、History等专门频道;HBO、Showtime、Starz是三大付费电视网,其中,HBO及其旗下的Cinemax占据了美国付费电视频道市场份额的90%。作为电视网络的HBO以大投资拍摄了众多在全球具有影响力的美剧。早在,2001年,HBO投资1.25亿美元,制作了10集电视剧《兄弟连》,单集的单集制作成本高达125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8750万元)。通过高额的投资,HBO让电影中的大片视觉效果在电视荧屏上得到呈现。2011年HBO推出的美剧《权力的游戏》,平均单集制作成本达到600万美金,后期甚至达到单集1000万美金的制作成本。
除了追求收视率的有线电视网以外,近几年异军突起的流媒体网站也成为了电视剧重要的生产者。包括Netflix、Hulu等,都推出了自己的自制剧。尤其是行业领先者的Netflix制作了一大批经典剧集,包括《纸牌屋》《女子监狱》《毒枭》《超感猎杀》《超胆侠》等。
美国的电视网与流媒体在相互竞争中不断发展,让更多观众开始从大银幕回到小荧屏前,再加上正在不断完善的电视剧制作体系,这也是吸引好莱坞一线大咖纷纷回归电视剧的原因之一。
电视剧质量有望提升,吸引力或超电影
1、电视剧整体质量上升
(1)电影演员颜值演技在线
目前,电视剧的质量还有待提高,存在剧情烂俗、演员演技尴尬等问题。而电影比电视剧更加考验演员的演技,能够活跃于大荧幕的电影明星通常演技不俗,因此,电影演员出演电视剧本身也是一种对电视剧表演质量的保证。
(2)电影人投身电视剧幕后,资源整合
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不少电影演员看中了电视剧行业的机会,开始在电视剧中任投资人、制片人等角色。根据报道,《帝王业》将吸引到知名演员作为投资方,虽然其目前还未确认出演女主角,但将以投资人的身份正式跨足电视剧行业。电影演员个人的此种转型,在电影市场上相对较难实现。电影作品投资风险大,即使是大牌演员参与了前期制作和演出,在资本回收和利润获取上也仍然有着非常大的不确定性。
此外,还有不少电影界的老牌幕后加入到电视剧制作中,多位在电影领域知名的武术指导、美术指导、服装造型等专业技术人才都开始活跃在电视剧制作团队。如今年播出的玄幻大剧《择天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
2、制作费用尚未触及天花板,期待质量影响力俱佳国产电视大剧
虽然国产剧制作成本近5年大幅度提升,但是与美剧1000万美金/集的制作成本相比,国产电视剧制作费用仍未达到天花板。
2012年,76集的《甄嬛传》,制作成本只有7000万,平均一集成本不足100万。2015年,电视剧市场才真正迈入“亿”元时代。《花千骨》、《琅琊榜》的热播背后1亿左右的制作成本分别支撑着两部剧的服饰道具和造景搭棚。随后,古装玄幻剧的制作成本上涨至500万-600万/集,相比2014年直接提升2.5-3倍。从2016年开始,古装电视剧制作节节攀升。《择天记》、《那时花开月正圆》、《军事联盟》成本4亿;新剧《赢天下》成本5亿。
虽然国产剧投资成本增长快速,但远低于美剧制作成本,尚未达到天花板。国产剧目前的制作成本不到1000万元/集,而美剧制作成本最高的是《王冠》,1300万美元/集,相比而言,国产剧制作成本仍然有提升空间。增长的成本,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大牌的电影演员向电视剧领域回流,另一方面也可以将更优质的特效从电影大银幕带入电视小屏幕,过去电视剧中出现的“五毛特效”或将逐渐消失。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国产大电视剧时代已经开始来临,后续随着制作成本持续推高,特效制作、服装、武打、配乐等环节更加专业化,国产电视剧的影响力和商业价值将进一步提升。推荐关注有头部精品剧制作能力的公司。
1、慈文传媒
根据公司2016年业绩快报,公司2016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8.31亿元,同比增长113.9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92亿元,同比增长47.06,%,实现每股收益0.93元,同比增长22.37%。公司曾经投资拍摄了《花千骨》、《老九门》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电视剧、网络剧作品,形成了在电视剧领域良好的慈文品牌。根据湖南卫视公布的编播计划,2017年慈文传媒的三部作品《特工皇妃》、《凉生,可不可以不忧伤》《特勤精英》都将在湖南卫视播出。除此之外,公司还储备了《致青春》《左耳》《三体》等知名IP,为公司后续电视剧作品的开发提供动力。
2、欢瑞世纪
公司已发布2016年年报。2016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38亿元,同比增长 55.69%;实现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 2.65亿元,同比增长54.74%;实现扣非后净利润2.54亿元,同比增长61.71%,超过公司业绩承诺的2.23亿元。实现每股收益0.62元,同比增加40.91%。2016年,电视剧投资制作发行及其衍生品业务占公司整体营业收入的91.51%,主要由三部精品电视剧贡献,包括《麻雀》、《青云志》、《大唐荣耀》。根据公司年报披露,2017年公司已有《天乩之白蛇传说》和《天下长安》进入了拍摄,《封神之天启》、《秋蝉》进入拍摄筹备阶段。除此之外,公司在2016年还增加了《霹雳布袋戏》《长恨宫》等多个IP的储备。这与公司之前已有的《昆仑》等超级IP一起,构成了公司丰富的IP储备,为公司后续的影视剧拍摄制作打下了基础,保证了公司每年300集以上的精品电视剧生产能力。公司2017-2018年EPS分别为0.25、0.30元,对应PE为42.8x、35x。
风险提示
电视剧作品质量低于预期;演员成本高企。(完)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供受众参考,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任何参考本文所作的投资决策皆为受众自行独立作出,造成的经济、财务或其他风险均由受众自担。
‘玖’ 2015年以后中国以及香港的电影落寞了,拍出的电影已经没有以前的味道了,以后电影还能看吗
能,国内的电影工业一直在进步,文艺片不好说,商业片应该会进步
‘拾’ 中国电影发展的黄金时期
中国电影升级换代的历程本身,也是一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历史的特写
日前,中国电影年度票房历史性地突破400亿大关。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的红利,给中国电影业带来的,不仅有市场的繁荣,也有对未来“黄金时代”的进一步期待。
中国电影今天的繁荣,跟中国持续3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紧密相联。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相关负责人在总结产业化改革经验时,特别强调了树立国有和民营一视同仁思想的作用。诚如所言,从好莱坞用《真实的谎言》敲开中国市场大门,到华谊兄弟等民营公司全面介入电影产业链,电影从过去的相对封闭和保守,变成了一个向全社会开放的行业。
自2003年全面推进电影产业化以来,不仅票房实现了从10亿元到400亿元的数十倍增长,更有银幕从不足2000块到接近3.1万块,影院数量从千余家到超过6200家,观影人次从7000万到11.4亿的巨大成绩。中国电影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机遇。
市场的繁荣带动了投资的增长,也给中国电影作品拓宽了提高水平的空间。对于电影人来说,过去这些年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国产电影与进口片“共舞”,品种和品质都突飞猛进地发展;同时这也是一个野蛮生长的时代,不少低水平的“烂片”,因强势资本进入中国影院。正因为票房总量的打底,最近几年电影评价不再“唯票房论”,欣赏水平与创作水平水涨船高,国产电影开始扎堆出现“叫好又叫座”的作品。有调查显示,国产电影观赏性、思想性、传播度三大指数均位于“比较满意”的高位及以上水平。伴随着《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等国产电影引发的持续热议,伴随着《山河故人》等人文艺术片的意外火爆,自愿为国产影片宣传的“自来水”群体出现,成为肯定中国电影的最好评语。
展望未来,大数据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或许会产生更多促动效果。2015年之所以被称为中国电影的“大数据”元年,标志性事件就是10月份广电总局实时票房数据平台上线。官方权威数据统计开始做到每日更新,艺恩网、猫眼电影等一批专业网站提供的数据也日渐专业,再加上电子票务、网络大电影等一大批新兴行业不断涌现,整个影视行业的生态链都发生着重大变化。
有人说过,如果新型智能文明是土地,数据就是滋润土地的河流。趋于透明完善的体系,体现出更多公平性和科学性,有助于更好实现制作决策的理性以及资本利用的高效。如今每一个观众的喜好,都可以通过电影评分系统传递给市场和创作方,未来的中国电影,唯有更贴近群众、更承接地气、更呼应市场,才能在更紧密的创作与传播互动中,找到质、量齐飞的路径。
可以说,中国电影升级换代的历程本身,也是一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历史的特写。《一代宗师》里有一句经典台词:“一念既出,万山无阻”。今天的中国电影人就站在巨大风口,笑看风起云涌,投入经济转型的时代潮流,再去赢得中国电影未来的下一个“黄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