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影评 » 电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完整版在线观看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电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完整版在线观看

发布时间: 2022-05-13 09:40:40

1.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故事

相传,一次,八仙在蓬莱阁上聚会饮酒,酒至酣时,铁拐李提议乘兴到海上一游。众仙齐声附合,并言定各凭道法渡海,不得乘舟。

汉钟离率先把大芭蕉扇往海里一扔,坦胸露腹仰躺在扇子上,向远处漂去。何仙姑将荷花往水中一抛,顿时红光万道,仙姑伫立荷花之上,随波漂游。随后,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铁拐李、韩湘子、蓝采和也纷纷将各自宝物抛入水中,借助宝物大显神通,游向东海。

八仙的举动惊动了龙宫,东海龙王率虾兵蟹将出海观望,言语间与八仙发生冲突,引起争斗。东海龙王乘八仙不备,将蓝采和擒入龙宫。八仙大怒,各展神通,上前撕杀,腰斩两个龙子。虾兵蟹将抵挡不住,纷纷败下海去,隐伏水底。八仙则在海上往来叫战。 东海龙王请来南海、北海、西海龙王,合力翻动五湖四海水,掀起狂涛巨浪,杀奔众仙而来。

危急时刻,曹国舅的玉板大显神通,只见他怀抱玉板头前开路,狂涛巨浪向两边退避。众仙紧随在后,安然无恙。四海龙王见状,急忙调动四海兵将,准备决一死战。正在这时,恰好南海观音菩萨经过,喝住双方,并出面调停,直至东海龙王释放蓝采和,双方罢战。

八位仙人拜别观音菩萨,各持宝物,兴波逐浪遨游而去。

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2. 八仙全传-八仙全传全集-八仙全传在线观看-八仙全传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TOpwoEljuE_ZuzK9C5-EkQ

提取码:nw4h

《八仙全传》是上海影视有限公司、上海东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联林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出品的古装神话剧,由罗福执导,郭晋安、贾青、何中华、郭羡妮、施羽、陈牧扬、康华、王力、吴岱融、朱海飞、邵传勇、毛林林主演。该剧讲述了汉钟离和铁拐李为拯救苍生百姓下凡找寻尚未成仙的其余六仙,合八仙之力,渡过东海,采药以济苍生的故事。

3.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铁拐李 汉钟离 何仙姑 吕洞宾 张果老 曹国舅 韩湘子 蓝采和

4.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故事

相传,一次,八仙在蓬莱阁上聚会饮酒,酒至酣时,铁拐李提议乘兴到海上一游。众仙齐声附合,并言定各凭道法渡海,不得乘舟。

汉钟离率先把大芭蕉扇往海里一扔,坦胸露腹仰躺在扇子上,向远处漂去。何仙姑将荷花往水中一抛,顿时红光万道,仙姑伫立荷花之上,随波漂游。

接着,其他几位仙人也各显神通,张果老倒骑着毛驴,吕洞宾踏着雌雄宝剑,韩湘子坐着萧,何仙姑乘着花篮,蓝采和站在拍板上,曹国舅踩着玉版,都在海面上漂浮了起来。最终八仙各自安稳渡过了东海。

(4)电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完整版在线观看扩展阅读:

八仙的传说起源很早,但人物有多种说法。如淮南八仙,所指即助成西汉淮南王刘安着成《淮南子》的八公,淮南王好神仙丹药,后世传其为仙,淮南八仙之说可能附会此事而起。

五代时道士作画幅为蜀中八仙,所画人物有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

唐朝杜甫写的《饮中八仙歌》,指的是李白、贺知章等八位能诗善饮的文人学士。今之所谓八仙,大约形成于元代,但人物不尽相同。

至明代吴元泰作《八仙出处东游记》,铁拐李等八仙过海的故事日渐流传,八仙人物也在流传中稳定下来。正式定型为汉钟离(或钟离权)、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及曹国舅。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八仙过海

5.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相传,有一年三月初三,下八洞神仙应王母娘娘邀请,赴瑶池参加蟠桃盛会。八仙开怀畅饮,喝得酩酊大醉,踉踉跄跄驾起祥云飘飘荡荡落到瀛州。来到东海边,但见白浪滚滚,惊涛排空,一望无际。忽然,哗啦一阵巨响,浪壑中时隐时现地悬浮起一座金碧辉煌的琼楼玉宇。八仙不禁瞠目结舌,齐呼:“真胜瀛州十倍,宇宙海天难寻觅啊!”吕洞宾带着醉意道:“久闻东海浩瀚,今日亲眼看见,何不乘兴邀游一番?”汉钟离连忙阻止道:“听说东海龙王兵精将勇,神通广大,又骄傲自矜,倘若他掩门谢客,不予理睬,岂不大煞风景?诸位仙长已多贪几杯,万一酒后失言,引起事端,又何苦呢?”铁拐李不服气,怪目圆瞪道:“诸位仙长不怕恶、不欺善,岂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大名鼎鼎的八洞神仙,还怕鳌龙不成?!笑话,笑话!”众仙听了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铁拐李接着说道:“别说老龙长了两支尖角,就是遍体生角,也敢去攀折!”汉钟离冷笑一声说:“仙长信口开河,夸下海口。俗语说:朋友万言难识知己,结冤仅需片言只语。吾等神仙重于修身养性,还不如快快归去吧。”铁拐李火冒三丈,凸额一皱,不管三七二十一,将龙头虬曲拐杖掷入惊涛骇浪之中,现身一跃,登上拐杖。猝然间,仙杖变成劈涛斩浪的龙舟,似离弦之箭穿涛破浪而去。诸仙怕铁拐李遭到意外,袒胸露肚的汉钟离以乐鼓凫水,紧紧尾随而去。他双腿盘坐在鼓面上,忽飞浪尖,忽落涛谷,紧闭双目,潜向龙宫。络腮胡须的张果老牵来瘸腿毛驴,朝背脊上倒坐,喊了声:“得儿——嘟!”凌空扬起一鞭,瘸腿驴竖直两耳,昂首嘶鸣,扬起四蹄,踩波踏涛,只听“嚓……嚓……嚓……”,浪花飞溅,如履平地。英俊潇洒的韩湘子,屏足气,唇抿舌舔,对准笛眼,轻轻吹曲而随。声调直冲九霄,浪姑涛妹欣赏着悠扬婉转的仙笛,醉迷迷地闪开一条通道,簇拥着韩湘子,翩翩起舞。何仙姑身背嫣红姹紫花篮,篮中采撷昆仑仙山五颜六色的奇葩异草,馨香扑鼻,海涯碧官中的龙婆龙女、虾奴鲤姑争先恐后地抢夺彩篮里的鲜花,插上鬓髻。一霎时,宛如一棵棵五彩缤纷的花丛。那花篮久取不尽,于是龙女们索性用花轿抬何仙姑进龙宫,热热闹闹庆贺一番。手执拂尘的吕洞宾,从腰间解脱黄橙橙的宝葫芦,揭开葫芦盖,左右摇曳,倾刻缕缕雾霭缭绕,结成一朵绚丽的彩云,托住莲花座,载着吕洞宾,飘悠悠如乘舻舳。曹国舅敲击油光溜溜的竹板,演奏民乐俚曲,吟今唱古。鳖臣龟相听得摇头晃脑,惬意乎乎,让曹国舅脚踩龟背鳖肩,乘风破浪,飞速挺进。蓝采和不紧不慢,小心翼翼地端放璀璨玉板,须臾间银光灿烂,飞弧流霞照射龙宫,飞溅起惊涛骇浪,震得龙宫楼宇瑟瑟摇曳。正在饮酒寻欢的东海龙王,忙差巡海夜叉四面探察,一查原是八洞神仙醉游龙宫,正在各显神通。龙王闻奏勃然大怒,不禁龇牙咧嘴道:“八仙欺辱寡人太甚,不过几个艺民俚夫,得了点仙道拙术,就如此放肆骚扰龙宫。”头一扭,显出原形,张开血盆大口,蹿出海面,一口衔住蓝采和的玉板,潜入海底。那玉板凝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忽然间,龙宫光华四溢,如集日月星辰。龙王高兴之极,忙邀请众龙族兄弟,至亲密友,宴办玉板酒会。蓝采和丢失无价之宝,众仙后悔莫及,埋怨铁拐李一意孤行,引起祸端。铁拐李脾气暴躁,道:“我们得使点颜色,好好教训老龙!”说罢,脚一蹬来到龙宫门前,破口大骂:“我乃上仙铁拐李,老龙盗贼,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抢窃玉板,若不快快交出,我要把龙宫夷为平地!”龙王自顾饮酒作乐,仰天狂笑道:“小小草芥游医,连瘸腿还未治愈,便来水府圣地口出狂言,大呼小叫,恶语中伤,真是不自量力!”铁拐李不同龙王争执,把铁拐杖掷入海中,变成万丈巨龙,口喷熊熊火焰,龙宫顿时陷入一片火海,虾兵蟹将惊慌失措,抱头鼠窜,四处奔逃。众仙尾随而来,大显神威,杀得老龙王招架不住,连忙抛出避火神珠,但也不经八仙一击。老龙王只恨藐视八洞神仙,招来祸殃,后悔莫及,只好乖乖地捧出玉板,将八仙迎进龙宫,赔礼认罪,并举铁拐李为座上宾。铁拐李洋洋得意,举起拐杖变为拂尘,蘸水泼洒,沧海火焰缓缓熄灭。吕洞宾又从宝葫芦中倒出亿万斛仙水,使得东海重又荡起万顷碧波。从此,“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故事,就这样一代一代传了下来。

6.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刚刚大一结束··把我的经验分给你。
大学刚刚近校的时候很兴奋,身上钱很多,终于离开父母了,没人管了。当天自己在寝室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因为会有很多人来推销东西给新生,你一定要想清楚你以后是不是真的用得到那些东西,不然你第一个月一定开销过多。
大学军训的时候是很苦的,忍忍也就过去了。
今后的生活一定要和同学搞好关系,没事多到别人寝室转下,多多交朋友,没事一起打打球,玩玩游戏都是很好的。大学里面关系是很重要的。
学习方面我建议大一的时候,专业课一定要上好,复课选择性逃或者睡觉。复课很麻烦,但是考试很容易,考前班上的学习委员发的复习资料一般就是这次考试会出的内容,考前3天好好背下就可以过。专业课因为关系到以后的就业问题,好好学扎实才好。
高中辛苦3年,大学也是机会好好休息下了,做些以前想做而没机会做的事吧··大学生活还是蛮精彩的。

7.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八仙之一
铁拐李

八仙中,铁拐李是年代最久,资历最深者,见诸于文献则较晚。亦作“李铁拐”。元剧《吕洞宾度铁拐李岳》始有其名。身世由来传说颇多,一说乃西王母点化成仙,封东华教主,授铁杖一根。一说本名洪水,常行乞于市,为人所贱,后以铁杖掷空化为飞龙,乘龙而去为仙。一说姓李名玄,遇太上老君而得道。一日神游华山赴太上老君之约,嘱他的徒儿七日不返可化其身。然而徒儿因母亲病而欲归家,六日即化之。第七日李玄返魂无所归,乃附在一跛脚的乞丐的尸体而起,蓬头垢面,袒腹跛足,以水喷倚身的竹杖变为铁拐,故名李铁拐。

八仙之二

钟离权
道教八仙之一。元代全真教奉为“正阳祖师”,北五祖之一。其说始于五代、宋初。相传姓钟离名权,号“正阳子”,又号“云房先生”。

《列仙全传》说:钟离权,燕台人,号云房先生,为汉朝大将,在征讨吐蕃中,被上司粱翼妒嫉,只配给他老弱残兵三万人,刚到达目的地就被吐蕃军劫营,军士落荒而逃。钟离权也逃至一山谷,而且中途还迷路了。可是“吉人自有天相”,遇上一胡僧,将他带至一小村庄说:“这是东华先生的住处。”然后告别而去。过了一会儿,忽听有人说:“这必定是那碧眼的胡人多嘴的缘故。”见一老人披着白色的鹿裘,扶着青色的藜杖,问钟离汉道:“来者可是汉大将军钟离权 ? 为什么不来宿于山僧之所?”钟离权大惊,知道遇上了异人,于是诚心学道,向老者哀求学习救世之道。老者传授钟离权“长真决”,及金丹火候和青龙剑法。钟离汉后来遇见华阳真人,又遇上仙王玄甫,学得“长生决”。最后在崆峒山紫金四皓峰居住,得到“玉匣秘诀”,修成真仙。玉皇大帝封他为“太极左宫真人”。

另一说钟离汉为唐朝人,与吕洞宾同时,自称“天下都散汉钟离权”,后人或以“汉”字属下读,故一称“汉钟离”。

王重阳创立全真教,奉“钟离汉”为“正阳祖师”,位列北五祖之二(王玄甫,钟离权,吕洞宾,刘操,王重阳)。

八仙之三

张果老
道教八仙之一。亦作张果。据《唐书》记载,确有其人,本是民间的江湖术士,因民间相传逐为神仙。居山西中条山,自言生于尧时,有长生不老之法。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的丈夫)不时征召他,都被他婉拒了。武则天也召他出山,张果老就在庙前装死,时值盛夏,不一会,他的身体腐烂发臭。武则天听后,只好作罢。但不久就有人在恒山的山中再次见到他。

唐玄宗数次召见他,求长生不老之法。唐玄宗见到张果老老态龙钟。就问:“先生是得道之人,为何发疏齿落,老态龙钟 ? ”张果老说:“衰朽之岁,也没有什么道术可依慿,所以才变成现在的样子,实在令人羞愧。不过今天如果把这些疏发残齿拔去,不就可以长出新的出来吗 ? ”于是便在殿前拔去鬓发,击落牙齿,玄宗有点害怕,忙叫人扶张果老去休息。一会而张果老回殿,果然容颜一新,青鬓皓齿。于是当时的达官贵人们都争相拜偈,求教返老还童的秘诀,但都被他拒绝了。

有一次,唐玄宗去打猎,捕获一头大鹿,此鹿与寻常的鹿相比,稍有差异。厨师刚要开刀宰鹿,张果老看见了,就连忙阻止,说“这是仙鹿,已经有一千多岁了,当初汉武帝狩猎时,我曾跟随其后,汉武帝虽然捕获了此鹿,但后来把它放生了。”玄宗说:“天下之大,鹿多的是,时迁境异,你这么知道他就是你说的那头鹿呢 ? ”张果老说:“武帝放生时,用铜牌在它左角下做了标志。”于是玄宗命人查检。果然有一个二吋大小的铜牌,只是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了。玄宗又问:“汉武帝狩猎是哪年 ? 到现在已经有多少年了 ? ”张果老说:“至今有八百五十二年了。”唐玄宗命人核对,果然无误。

张果老回山后不久就仙逝了,唐玄宗为他建“栖霞观”。张果老有一怪癖,平日他倒骑着一头白毛驴,日能行万里,当然这驴子也是一匹“神驴”,据说不骑的时候,就可以把它折迭起来,放在皮囊里。

八仙之四
吕洞宾

道教八仙之一。名岩,字洞宾,自号“纯阳子”。唐京兆府(今陕西省长安县)人。曾以进士授县令。他的母亲要生他的时候,屋里异香扑鼻,空中仙乐阵阵,一只白鹤自天而下,非如他母亲的帐中就消失。生下吕洞宾果然气度不凡,自小聪明过人,日记万言,过目成诵,出口成章,长大后“身长八呎二吋,喜顶华阳巾,衣黄欗杉,系一皂鞗,状类张子房,二十不娶。”当在襁褓时,马祖见到就说:“此儿骨相不凡,自市风尘物处。他时遇卢则居,见钟则扣,留心记取。”后来吕洞宾游庐山,遇火龙真人,传授天遁剑法。六十四岁时,游长安,在酒肆遇见一位羽士青一白袍,在墙壁上题诗,吕洞宾见他状貌奇古,诗意飘逸,问他姓名。羽士说:“我是云房先生。居于终南山鹤岭,你想跟我一起去吗 ? ”吕洞宾凡心未已,没有答应。这位云房先生就是“钟离权”。

到了晚上,钟离权和吕洞宾一同留宿在酒肆中。云房先生独自为他做饭,这时吕洞宾睡着了,他梦见自己状元及第,官场得意,子孙满堂,极尽荣华。忽然获重罪,家产被没收,妻离子散,到老后了然一身,穷苦潦倒,独自站在风雪中发抖,刚要叹息,突然梦醒,钟离权的饭还没熟,于是钟离权题诗一首“黄良犹未熟,一梦到华肴。”吕洞宾惊道:“难道先生知道我的梦 ? ”钟离权道:“你刚才的梦,生沉万态,荣辱千端,五十岁如一刹那呀 ! 得到的不值得欢喜,失去的也不值得悲,人生就像一场梦。”于是吕洞宾下决心和钟离权学道,并经“十试”的考验,钟离权授他道法。吕洞宾有了道术和天遁剑法,斩妖除害为民造福。

吕洞宾被全真教奉为北方五祖之一(王玄甫,钟离权,吕洞宾,刘操,王重阳),世称吕祖、纯阳祖师,吕洞宾在八仙中最为出名,有关他的传说很多。

八仙之五
何仙姑

道教八仙之一。其身世有多种说法。浙江,安徽,福建等地皆有本地之何仙姑。然多传说为何氏女,途遇仙人,赐仙桃或仙枣食之,成仙,不知饥饿。能预知祸福,善轻身飞行。一说乃吕洞宾弟子。

《仙佛奇踪》说:何仙姑为广州增城一位叫何泰的女儿。生时头顶有六条头发。十六岁时梦见仙人教他:“吃云母粉,可以轻身而且长生不死。”于是她照仙人的指示,吃云母,发誓不嫁,经常来往山谷之中,健行如飞。每天的早上出去,晚上带回一些山果给她的母亲吃。后逐渐不吃五谷,武则天遣使召见她去宫中,在入京中的途中忽然失踪。之后白日生仙。唐天宝九年,出现在麻姑坛中,站立在五朵云中,其后,又出现在广州的小石楼。

宋曾敏行《独醒杂志》记载:“狄青早年在争南侬时路过永州,听说何仙姑能预知吉凶,便特地去询问战争的结果,何仙姑说:“公不必见贼,贼败且走。”开始狄青不信,后来宋军先锋与南侬智高的兵交战,不机回合,智高战败并逃入大理国。

何仙姑经常手持荷花。

八仙之六
蓝采和
道教八仙之一。唐开元天宝时人。夏服絮衫,冬卧冰雪,常于长安市唱踏踏歌,歌词多神仙之意。有人孩童时见过他,及至年老再见,采和颜状如故,后于酒楼乘醉骑鹤而去。元人以此逸事,撰杂剧汉钟离度脱蓝采和。

《仙佛奇踪》中:“蓝采和,不知那里人。经常穿着破烂的衣服,带着六吋的腰带,一只脚穿靴,一只脚赤足。夏天时在长衫内穿厚厚的内衣,冬天时躺在雪地中,呼出的气彷如蒸气一般。每次在大街中讨饭,手持大拍版,长三呎余。醉了就唱歌。老的小的都看他唱歌,唱时好像是发狂,但又不是。歌词随意而作,歌中充满了仙意,而且变幻莫测。把得到的钱穿在绳子上,拖着走,就是掉了也不顾。有时赠与穷人家,有时花在酒肆中。周游天下,有人在孩童时见过他,至老后再见着他,蓝采和的容貌依旧。后来有人见他在壕梁酒楼上饮酒,听见有笙萧的声音,忽然乘着鹤而飞上天空,抛下靴子,衣衫,腰带,拍版,慢慢而升。

元剧《钟离权度蓝采和》则说蓝采和是艺名,真名叫许坚,在勾栏里唱杂剧,年五十时,做寿因不知犯了什么错,为官府扣打,后被钟离权度化成仙。

八仙之七
韩湘子
道教八仙之一。唐朝韩愈的侄孙子。生性放荡不拘,不好读书,只好饮酒,世传其学道成仙,在二十岁时去洛下探亲的时候,倾慕山川之趣而一去不返,二十多年音讯全无。在唐元和年间,忽然回到长安,衣衫破旧,行为怪异,韩愈让他入学校和学生们读书,但韩湘子和学员讨论时一言不发,只跟下人赌博,喝醉了就睡在马房中睡三天五日,或露宿街头,韩愈担心不已,问他“人各有所长,就算小贩也有一技之长,你如此胡闹,将来能做什么呢?”韩湘子说:“我也有一门技巧。只是你不知道。”韩愈问:“那你能做什么?”当时正当初冬季节,令牡丹开花数色,又尝令聚盆覆土,顷刻开花。

韩湘子后传说跟吕洞宾学道。位列仙班。

八仙之八
曹国舅
道教八仙之一。相传为宋仁宗朝之大国舅,名佾,亦作景休。曹国舅的弟弟贪赴京应试秀才之妻的美色,绞死秀才,强占其妻。秀才的冤魂向包拯申诉,包公准予查究。曹国舅告知其弟,务必将秀才的妻子置于死地,以绝后患。于是二国舅投秀才的妻子入井,被她逃脱,途遇曹国舅,误以为是包拯,向曹国舅申诉,曹国舅大惊,令手下用铁鞭打死秀才的妻子,手下以为她以死, 把她弃尸于偏僻的小巷。

秀才的妻子醒了之后,向包公叫冤,包公问明真情后,就诈病,曹国舅来探望包拯。包拯令秀才的妻子出诉,逐将曹国舅监禁。又作假书将二国舅偏来开封府,令此女面诉冤情。又将二国舅枷入牢中。曹皇后和宋仁宗亲自来劝包拯释放她的两个弟弟,包拯不从,命令将二国舅处决。宋仁宗大赦天下。包公才将曹国舅放行。

曹国舅获释后,入山修行从此遁迹山林,矢志修道学仙,有一天,钟离权和吕洞宾问他说:“你所养的是什么 ? ”曹国舅说:“我所养的是道。”仙人笑着问:“道在那里呢?”曹国舅指着天说:“道在天。”仙人又问:“天在那儿 ? ”曹国舅指着心。钟离权和吕洞宾满意地说:“心即天,天即道,你已经洞悟道之真义了。”逐授以《还真秘旨》,令他精心修练,不多久,曹国舅就成仙了。

还有说法

仙均为神仙中的“散仙”,专门惩恶扬善,济世扶贫。民间传说中有许多关于他们的故事,以“八仙庆寿”与“八仙过海”的故事流传最广。据道书记载及民间传说,八仙“事迹”如下:

铁拐李,亦称李铁拐。李铁拐,相传名叫李凝阳,或名洪水,小字拐儿,自号李孔目。曾遇太上老君得道。神游时因其肉身误被徒弟火化,游魂无所依归,乃附一饿死的尸身而起。他蓬头垢面,坦腹跛足,用水喷倚身的竹杖变成铁杖,故称“铁拐李”。元岳伯川杂剧剧本《吕洞宾度铁拐李岳》曾记其事,后又被采入《东游记》,但情节有所不同。

汉钟离,复姓钟离,名权,后改名为觉,燕台人,字寂道,号和谷子,又号正阳子。相传诞生时,异光数丈,状若烈火。因受铁拐李的点化,上山学道。下山后飞剑斩虎、点金济众,最后与其兄同日升天,度吕洞宾而去。见诸于《东游记》。有关其神仙传说,起于五代、北宋。《宣和书谱》卷十九:“神仙钟离先生名权,不知何时人。而间出接物,自谓生于汉。吕洞宾于先生执弟子礼。”后遂称“汉钟离”而不名。钟离权头发盘结成双髻以传道,手摇扇子,袒露大肚,一派散仙之风。

张果老,亦名张果。原为唐代道士,相传隐居于恒州条山,常倒骑白驴,日行万里。唐武则天时自称已数百岁。武后召之出山,他装死不赴。唐玄宗时,派使者请他入朝,授以银青光禄大夫职衔,赐号通玄先生。其故事最早见于《明皇杂录》。新、旧《唐书》均有《张果传》,列入方术类。唐代有术士名法善,曾算出张果老在浑沌之初早已生活于世,可能是年龄最大的神仙。

何仙姑,名琼,唐中宗时广州增城县人。十三岁时,入山采茶,遇吕洞宾。后又梦见神人教食云母粉,遂誓不嫁,轻身飞行往来山谷。每日朝出,暮持山果归来服侍母亲。后尸解仙去。

蓝采和,唐代的隐逸。最早见于南唐沈汾《续仙传》。常衣破蓝衫,一足靴,一足跣,夏则披絮,冬则卧雪,气出如蒸。蓝采和常行歌于城市乞讨,手持大拍板长三尺馀,似醉非醉,踏歌云:“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一春树,流年一掷梭”,均为神仙脱世之意。后得钟离权之度化,乘云而去。

吕洞宾,即吕岩,字洞宾,号纯阳子,唐代人。相传吕洞宾进士落第后遇钟离权,钟离于炉上煮黄粱饭,授枕予洞宾小睡,梦见自己中进士、当官、升侍郎、成亲、当宰相、被诬害、获罪、家破人亡、穷困潦倒……恍忽醒来,黄粱犹未熟,方知贵不足喜,贱不足忧,人世间不过一场梦而已。遂弃家,拜钟离权为师,入终南山修道。传说他曾在江淮斩蛟、岳阳弄鹤、客店醉酒等。有关他的神话传说,大概最早起于北宋岳州一带。小说、戏曲中反映其故事很多。

韩湘子,名湘,字清夫,传为唐代韩愈之侄孙。相传韩湘自幼学道,追随吕纯阳,后登桃树堕死而尸解登仙。韩愈官拜刑部侍郎时,宾客盈门,朋僚宴贺。韩湘子劝韩愈弃官学道,韩愈则勉韩湘子弃道从学。韩湘子以径寸葫芦,酌酒遍饮宾客,数斗不竭。又以盆覆土,开花两朵,上有金字之联:“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后来,韩愈以谏迎佛骨事,贬谪潮州,别家赴任,途经蓝关,值大雪,马惫于道。韩湘子冒雪而来。韩愈问其地,即蓝关,嗟叹韩湘子预言之灵验。后韩湘子护愈抵任,复随愈移袁州,最后度其叔韩愈入道。

曹国舅,姓曹,名景休,徐州人。宋仁宗曹皇后之弟,故称国舅。曹景休因其弟景植不法杀人而耻见于人隐居山岩,葛巾野服,矢志修真。经钟离权与吕洞宾之度化,曹国舅得还真秘旨而修道成真,并由钟离权和吕洞宾引入仙班。在八仙中,他的事迹最少,出处最晚。

“八仙”中的每一位都能找到其历史背景,惟独蓝采和的真人背景无从考究,近日从辽宁大英县卓茼井镇一个蓝氏姓氏的村落裏找到了一本有400多年历史的蓝氏家族族谱,是明朝时候开始记录的,记载了蓝氏家族从隋朝到民国时期的所有家族成员的兴衰历史。其中有一段专门介绍了蓝采和的简历、妻子李氏及其子孙们的事迹。

8.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中的故事

这天,八仙兴高采烈地来到蓬莱阁上聚会饮酒。八仙每人准备一道菜,以当地的大虾、海参、扇贝、海蟹、红螺、真鲷等海珍品为主要原料,加工了8个拼盘、8个热菜和1个热汤。拼盘各自用自己的宝物拼成图案,造形生动别致,盘盘都有神话典故,不仅味道鲜美,还可观赏助兴;热菜烹饪更为精致,呈现蓬莱多处名胜景观,巧夺天工;热汤以八种海鲜加鸡汤制成,味道鲜美奇特。酒至酣时,铁拐李意犹未尽,对众仙说:“都说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景致秀丽,我等何不去游玩、观赏?”众仙激情四溢,齐声附和。吕洞宾说:“我等既为仙人,今番渡海不得乘舟,只凭个人道法,意下如何?”众仙听了,欣然赞同,一齐弃座动身而去。八位仙人聚到海边,个个亮出了自己的法宝。逍遥闲散的汉钟离,把手中的芭蕉扇甩开扔到大海里,那扇子大如蒲席,他醉眼惺忪地跳到迎波踏浪的扇子上,悠哉游哉地向大海深处漂去。清婉动人的何仙姑步其后尘,将荷花往海里一放,顿时红光四射,花像磨盘,仙姑亭亭玉立于荷花中间,风姿迷人。众仙谁也不甘落后。吟诗行侠的吕洞宾、倒骑毛驴的张果老、隐迹修道的曹国舅、振靴踏歌的蓝采和、巧夺造化的韩湘子、借尸还魂的铁拐李纷纷将宝物扔入海中。瞬间,百舸争流,各显神通,逞雄镇海,悠然地遨游在万顷碧波之中。
八仙遨海,顿时海面如翻江倒海,滔天巨浪震动了东海龙王的宫殿。东海龙王急派虾兵蟹将出海查巡,方知是八仙各显其能,兴海所为。东海龙王恼羞成怒,率兵出来干涉。八仙据理力争,与之抗辩,东海龙王下令虾兵蟹将抢走蓝采和。蓝采和不甘示弱,与之争斗,终因寡不敌众,被抓住关进龙宫。众仙见状大怒,个个奋勇上前厮杀,在海里打起一场恶战。众仙连斩东海龙王两个龙子,吓得虾兵蟹将魂飞魄散,屁滚尿流,纷纷败下阵来。
东海龙王怒不可遏,急忙请来南海、北海、西海龙王,不制服众仙誓不罢休。于是四海龙王催动三江五湖四海之海水掀起惊天巨浪,杀气腾腾地直奔众仙而来。正在一触即发之际,忽见金光闪烁,浊浪中闪出一条路来,原来曹国舅白云板天生具有避水神力,他怀抱云板在前开路,众仙在后紧紧跟随,任凭巨浪排山倒海,却奈何不了他们。四海龙王见此情景,十分恼火,又调动了四海兵将准备再战。恰巧南海观音(一说如来佛)从此处经过(或说专门来调停),便喝住双方出面制止,东海龙王放出蓝采和。八仙拜别观音,各持宝物,乘风破浪、遨游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