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校内网怎么没有这所学校
因为北达资源中学是北大附中承办的民办中学,所以校内只有北大附中,没有这个学校。。。
B. 有谁知道北达资源中学的情况求教啊
原名北京大学二附中,后改为北达资源,去年中考成绩在海淀的排名,已经超过了北大附中,成为海淀区第二。
C. 《谁的青春有我狂》作者资料谁有
吴子尤,(1990——2006.10.22),高大帅气的子尤,很早就显示了在文学上的天赋。他4岁听故事,5岁学相声,6岁看卓别林电影,8岁开始作文,9岁开始写诗,曾获“世纪杯”、“春蕾杯”征文大奖。着有《谁的青春有我狂》。
吴子尤出生于北京,祖籍湖北武穴。在西城区宏庙小学上完了三年级后,转入了北大附小学习。2003年9月,13岁的子尤进入北京北达资源中学学习。班主任彭喜珍。这一年父亲吴国盛和母亲柳红离婚,子尤跟母亲过。
少年作家,北京北达资源中学学生。吴子尤8岁开始写作,主要是小说、散文、现代诗、古体诗、杂文、话剧、小品、相声等。曾是鲁迅文学院少年作家班学员。
1996年,吴子尤进入宏庙小学学习,四年级转入北京大学附属小学学习,期间于2000年建立了“月亮文学社”,并表演、介绍了很多莎士比亚作品,还常常组织阅读活动。他还和朋友们拍摄了几部短片,其中有的作品被中国中央电视台大风车节目选用。
2002年,从小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北达资源中学读初中。2004年3月24日,吴子尤感到身体不适,并检查出患有纵隔恶性肿瘤,住进北京大学校医院治疗,接受过纵隔肿瘤和右肺上叶切除手术。手术、化疗伤害了他的骨髓造血功能。
2005年7月10日,吴子尤给李敖写去一封信。 2005年9月,李敖在神州文化之旅特意安排看望过吴子尤。 2005年9月21日,李敖在北京大学进行完演讲后,前往北京大学医院看望吴子尤,并赠送了他一本书。吴子尤回赠了自己写的一本书《谁的青春有我狂》,赠语是:“你也曾青春似我,我也会快意如你。谁敢说虽千万人吾往矣,谁又将两亿年握在手里。”。
2005年11月,他被邀请参加了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节目。2006年9月,子尤病情恶化,血液各项指标全面下降。2006年10月22日凌晨2时50分,子尤在北京市复兴医院去世。子尤的朋友们在他的Blog上向所有关心子尤的人发布了这一消息。
D. 关于海淀区中小学生艺术竞赛(升学啦)
1 NOIP2008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北京赛区)一等奖: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2 全国后勤管理先进单位:北大附中
3 全球优秀孔子学院:北大附中的孔子课堂
4 第28届安捷伦杯北京市青少年创新大赛一等奖:北大附中
5 2008年北京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冠军: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6 北京市高校定向越野邀请赛冠军: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7 北京市第十一届学生艺术节(合唱)一等奖:北大附中
8 北京市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北大附中。
9 北京市中学生棒球比赛第一名:北大附中棒球队。
10 北京大学奥运工作先进集体:北大附中学生处。
11 海淀区第九届中小学生电脑作品评选优秀组织奖:北大附中。
12 2008年北京学校奥林匹克文化节系列演出特殊贡献奖:北大附中舞蹈团。
13 2008年海淀区中小学艺术教育先进集体: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14 2008年海淀区中小学学生食堂先进单位: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15 2008年海淀区先进团委:北大附中团委
16 2008年阳光体育北京市中小学生健美操比赛暨全国万人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选拔赛一等奖第一名:北大附中街舞社
17 2008年海淀区优秀社团:北大附中爱心社、北大附中根与芽社团
18 2008年北京大学安全保卫先进集体:北大附中
19 2008年中关村地区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北大附中
教师获奖
1 戴颖的论文《体验式学习方式中“模拟情景”的应用》获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高中)2008年优秀论文二等奖。
2 戴颖的《尝试科学投资理财》教学设计在“2008年北京市基础教育优秀课堂教学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3 周磊的《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获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高中)2008年优秀论文三等奖。
4 秦蕾被评为第二十一届北京市中小学紫禁杯优秀班主任一等奖。
5 秦蕾的《感知二氧化硅》教学设计(论文),在“2008年北京市基础教育优秀课堂教学设计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
6 秦蕾的《实施错题回放的分析报告》的教学论文,在“2008年北京市高中新课程教学评比” 活动中获一等奖。
7 鲁月明的《初探音乐与戏剧》教案设计获2008年全国普通高中音乐教育模块研讨会一等奖。
8 刘宝艳的《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课荣获2008年全国义务教育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二等奖。
9 王峰的《家长组织在课外、校外教育中的有效参与》论文获第二届海淀区校外教育优秀论文二等奖。
10 陈寄芳的《文言文复习》获2008年海淀区初三年级优秀课堂教学录像评选活动一等奖。
★ 冀静的《 DNA分子的结构》(人教版)教学案例获 2008年全国中学科学教育论文评选活动一等奖。
★ 周磊的《 化学平衡复习课教学设计》获 2008年北京市高中新课程教学评比活动 三等奖 。
★ 周磊的《化学实验探究课教学设计的几点想法》获 2008年北京市高中新课程教学评比活动三等奖 。
★ 陈振群的《中学生言语交际》(校本教材)获海淀区2008年校本课程开发创新奖 。
★ 都晓梅的《紧握缰绳 纵情驰骋--谈自主学习方式下中学生如何选择研究课题》获北京市首届“智慧教师”征文一等奖。
★ 王俊霞的论文《注重观察与实验 强化基础知识教学》在2008年全国生物新课程理论与实践征文活动中获二等奖。
11 全国学校后勤管理先进工作者:任平生、郝大鹏、马志刚
12 2008年北京市最佳教练员:薛炜老师(棒球队教练)。
13 2008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外籍管理干部:王昳馨
14 2008年北京大学奥运工作先进个人:方燕
15 2008年海淀区第九届中小学生电脑作品评选园丁奖:李冬梅。
16 2008年海淀区优秀班主任:郭凤玲
17 2008年中学创新奖之海淀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教师:曲小军
18 2008年海淀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教师:刘增雅
19 2008年海淀区奥运服务保障工作优秀志愿者:梁立新
20 2008年海淀区中小学“艺术之星”:贾海燕
21 2008年海淀区中小学“海韵之星”:于万达
22 2008年海淀区中小学“白衣天使”:荣丽
23 2008年海淀区中小学艺术教育先进个人:贾海燕
24 2008海淀区优秀数据管理员:刘升(北达资源中学)
25 2008年海淀区优秀通讯员:王欧阳
26 2008年海淀区青年岗位能手:周菲菲、邵壮
27 2008年海淀区优秀团干部:梁立新
28 2008年北京大学安全保卫先进个人:任平生、陈书刚
★ 2008年中关村地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好领导:康健
★ 2008年中关村地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先进个人:荣丽
29 张继达、程致宪、刘秀琴、何蕊、马燕、李宁、姜民、焦文利(北达资源)、赵心红(北达资源)、阳华(北达资源)等十位老师荣获第二届瑞穗奖
学生获奖
1 第2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暨北京市银帆奖:董一林。
2 2008年第八届“明天小小科学家”的奖励活动,杨一凡的《北京市屋顶绿化的改进及轻便草毯(BQ草毯)的研究》获三等奖;闫姝宁《由一件十字绣作品引发的数学分析及可能应用》获三等奖。张湜溪“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二等奖。
3 第28届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董翔、任贲博。
全国物理竞赛决赛北大附中获奖:
二等奖第一名:白文若;
三等奖:段云鹏
4 第二十五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北京赛区)北大附中获奖名单:
一等奖:白文若 段云鹏
二等奖:武智融 李涛 张天洋 王达伟 韩舒婷
5 海淀区第九届中小学生电脑作品评选中北大附中学生获奖作品:
一等奖:钱杰坤的电脑艺术设计 《九零后》;
二等奖:付润馨的电脑动画《福娃捉迷藏》;任东昊的程序设计《Final Drawer》;
三等奖:张琛的电脑艺术设计《中国诗人2008年诗集》,樊昭玥的《书籍封面设计》,吴晓的《电影社招新海报》,沈鸾音的《蔓延的交通问题》。
6 2008年海淀区奥运服务保障工作优秀志愿者:李木子、 杨一凡、 武晨箫。
7 2008年北京市最佳投手:林龙同学(棒球队队员)
8 2008年北京市金牌运动员:吕仲坤、吕伯乾
9 2008年海淀区金牌运动员:骆腾
10 2008年北京市中学生定向越野赛中,北大附中学生获初中女子组团体第二名,高中男子组团体第四名,个人赛中高二1班的朱玖荷获得高中女子组第十名。
E. 求一些比较热闹的百度贴吧.
贴吧分类排行榜:
http://tieba..com/f?kz=325855411 去看看吧,必有一吧是你要找的(喜欢的)贴吧.(xyz5819 意念时空)
F. 你欣赏哪些人物
既然是政治 就要找合政治擦边的人了
比如
以前的孔子 还有一些伟大的政治家 周恩来 之类的
孔子:
周恩来:
1898年3月5日生,字翔宇。小名,大鸾。曾用名飞飞、伍豪、少山、冠生等。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
1913年进天津南开中学学习。
1917年留学日本。
1919年回国。在天津参加五四运动,组织觉悟社,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
1920年至1924年先后去法国和德国勤工俭学,在旅欧的中国学生和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改称旅欧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由张申府等人介绍),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总支部书记,并参加中共旅欧总支部的领导工作,对早期的建党、建团工作起了重大的作用。
1924年8月从巴黎回国,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中共两广区委委员长、常委兼军事部部长,主持建立党直接领导的革命武装叶挺独立团。
1925年2月、10月,领导进行了第一、二次东征,为巩固和发展广东革命根据地和进行北伐作出了重大贡献。
1926年曾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讲授军事课程,同年冬到上海,任中共中央军委书记兼中共江浙区委军委书记。
1927年3月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获得胜利;8月领导了南昌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为创建人民军队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起义中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同月在中共“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1928年出席党的六大,在会上作了关于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的报告。后在上海坚持地下工作,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中央军委书记,曾发表《坚决肃清党内一切非无产阶级的意识》和《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
1931年12月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后,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委兼第一方面军政委,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33年春和朱德一起领导和指挥了第四次反“围剿”战争,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上,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路线,为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遵义会议后,仍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并任中央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成员。
1936年12月任中共全权代表去西安同被逮捕的蒋介石进行谈判,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代表和南方局书记,并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长期在驻国民党政府所在地武汉、重庆进行党的工作和统一战线工作。
1945年8月和毛泽东去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斗争,《双十协定》签订后,率中共代表团留在重庆和南京。
1946年11月从南京返回延安。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时转战在陕北,同年8月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理中央军委总参谋长。
1948年9月,参加领导和指挥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同年11月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武装夺取政权、创建社会主义新中国,建立了不朽的功绩。
建国后,历任政府总理、外交部长(兼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二、三届主席。是中共五届中央委员,中共六至十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六届、七届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八至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八届、十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在担负处理党和国家日常事务的同时,和毛泽东一起制定了党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几个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都是他亲自主持制订和组织实施的。1960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国民经济顺利地得到恢复和发展。还提出了中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科学技术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等观点,对社会主义建设都有重大意义。在国际事务中,参与制定并亲自执行了重大的外交决策,提出了外交工作中一系列具体的方针和政策,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了党的革命外交路线。1954年,倡导了着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4月,率中国代表团出席第一次亚非会议,使会议通过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万隆会议十项原则。1961年,出席苏共二十二大,对赫鲁晓夫集团分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行为,进行了坚决斗争。在“文革”中,顾全大局,任劳任怨,为继续进行党和国家的的正常工作,尽量减少损失,为保护大批的党内外干部,费尽心血,并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阴谋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斗争。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代表党提出: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的宏伟规划。1972年患病以后,一直坚持工作。
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7岁。
主要着作编为《周恩来选集》。
G. 急求子尤的 谁的青春有我狂
还是支持原创正版吧
《谁的青春有我狂》一个15岁少年眼中的生死爱痛。
子尤,自由的思想在他作品中飞翔,他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读书看电影,书写“好莱坞最后的不逊”和让他心痛的“妞妞”;他躺在灵魂的病床上,享受生活的玩笑,恣意生命的考验,高歌向青春宣战。
内容提要:这是一本非常精彩、有趣的作品集。里面详细记录了我14岁的所思所想。这一年,有两个词汇是布满我思绪的每个角落,即疾病与女生。疾病代表着苦难,女生预示着希望。身在病房我与疾病为伴,享受不尽;和女生一起。则初尝思念的滋味。
一年来经历惊心动魄,这是外人看到的情景。我要做的只是冷静面对,张开双臂迎接每一天。在疾病之神不停地将死亡的烟花爆炸在我头顶时,我却每日高歌着女生的名字。
我这一年所有的自由诗都是为她们写的,也算是一个时期的记录。独自一人躺在床上,我可以阅读自己的心灵。直面自己,世界好像只为我一人存在。我学会了夸自己、欣赏自己。每个人都应该有一段在医院躺着的日子。身体是沉静的,安详的;思绪是飞扬的,澎湃的。我有无数的打算,我有无数的朋友,我有无数的亲人,我拥有无数的爱,我爱着无数的人,我还有无数的路要走。
青春,我向你宣战!
感谢所有爱着我的人,尤其是我妈妈。
作者简介:子尤,1990年4月10日出生于北京,在宏庙小学上完三年级后,四年级转到北大附小,一路快乐美好。2004年3月24日,在北达资源中学上初二的我,被上帝请到了医院住,一路传奇而坎坷。我的一切精彩在书中尽现。
我是翩翩美少年子尤,身高1米80,沉静俊美,纤细古典的手像飞翔的羽翼,随着声音和微笑起伏。
子尤爱说爱笑,爱玩爱闹,他调侃学校这座“工厂”里的“学习机器”惯性吞食“精神食粮”,他批评当下的青春写作“矫情”与“伪饰”,他幽默风趣地说着笑话、相声,编着情景喜剧,为自己的生活,也为所有正年轻(或者还有一颗年轻的心)的人逗乐。
片段:2004年2月,一次我和妈妈外出,在过天桥时,我突然对妈妈说,自己希望有一个传奇的人生。谁到,一个月后,这天桥之上苍天之下的话,竟应验了。我得了癌症,住进医院直到现在。
外面刚下过雨,空气清新凉爽,我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览着编辑定的初选篇目,从8岁到现在,一条不平凡的足迹由稚嫩成熟,面对着每一个年龄段的我,我应该写一个怎样的序言呢?
我是一个幸运的孩子,有一难得的生活环境,从小视野就是开阔的,有无数条美妙的道路可任我选择。那时我只着迷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在多方面极其不灵,小学得懵懵懂懂,说相声学卓别林走路倒有一手,这些兴趣都在日后深深地影响着我,比如有关卓别林的文章我每年都会写,每年都有新的体验;至于相声,我对于幽默的记录在书的每一处都可以找到,我曾经尝试写相声,即《漫画迷》,只可惜写到最后我连哭的心都有了,一点儿都不逗。
我有一个自创的精神世界,在那里可以高兴地编故事,并用积木一个个充当人物演出来,生活在我眼前就是一场大戏,我的第一篇小说《一战时期的俄国儿童队》就是在那样的情况写出来的。它的诞生与我看《拯救大兵瑞恩》有关。我精通电影,精通到我甚至都怀疑自己还有没有喜欢的成分在里面的程度,相比知道的电影,我看的电影没么多,因为所有电影的故事情节事先都熟悉了,这让我非常痛苦。
一开始我是写古诗的,那时妈妈带我读诗,我看什么就学什么,所以读什么词牌就写什么词牌,我一生中的第一首诗是写泰坦尼克的,至今被人“津津乐道”。当然,我的古诗和儿歌性质差不多,但起了抒发情怀(比如“爸妈逼我弹钢琴,它真没劲,它真没劲”)的作用,9岁去中山公园,我兴致大发,挥手而就自己的第一首自由诗《无题》。
自由诗是我觉得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很奇怪,我没读过自由诗,不知道怎么写,自己定了一个定义就开始写了——有点诗意的大白话,再押韵。最初的那些诗都是一气呵成的,像《雪》,是我看外面下雪支笔拿张纸跑出去就写出来了,雪在纸上化成水,将我的字迹搞得模糊,风雪中一个小人在写诗,这是多动人的场景呀!
电影也常常帮我忙,比如《真理交响曲》的情节和美国最伟大的电影《公民凯恩》的情节很像,我编故事很认真,遇到不懂的地方都去查书,或者有些作品都是看书后灵感突发的结果。11岁以前的长篇作品都是我口述、姥姥或其他家人记录的结果,因为我写字很慢,很笨拙,而精神世界太丰富了。小学时一到周末回姥姥家,我就开始说个不停,姥姥在电脑上打个不停,我在床上跑来跑去,滚来滚去,但嘴不停歇,所以,我是个口耕不辍的人。
妈妈的朋友就曾问妈妈我到底快乐不乐,因为从许多文章里可以看出忧愁与哀伤。其实,我一直很快乐,但因为我思考,我只是将我的思想写出来,可能很多地方过于偏激,像回头看《对最近发生的一些事的一些感叹》,题目起得这么长,作者的脑袋肯定是有毛病,再看内容,我都要怀疑自己当时心理出了什么问题。但它还是被放进了书中,作为一个时期的记录。现在我不会再写这样的东西,并不是因为我的遗忘,而是因为我改用另外的手法(如调侃讽刺)去表现它了,所以我把篇名改短了,改成《感叹》了。
如果把我想成一个只会口吐文章的机器可就糟糕了,写作对我来说是自娱自乐,它是我的一个兴趣爱好,正如我有其他的诸多兴趣爱好一样,但它对我来说又是那么重要,与我密不可分,甚至融为一体。这么多不成熟而又仓促的作品要出版,我异常忐忑,因为许多写作是私人的,它值不值得让大家看?值得,它还是有意义的,它伴随我的成长,我经历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都会在文字里有所体现。非典时期,我们停学在家,那是一段我疯狂写作的日子,自然有好多与非典有关的作品;我用讽刺的方法表达了对80后的看法(《〈大唐书〉节目访谈》);我热爱电影,市面上有那么多有关电影的书,且看我与他们写得有什么不同;到了这个年龄,男女生有感觉也不用大惊小怪,请从我琐碎的文字里看我是怎么喜欢女生吧!
另外,我看么书就写什么字,最近看李敖的书,于是写出了许多“李敖”式的好文字,思索问题,指出问题。13到14岁时我受影响比较大的是胡兰成和张爱玲,从我写小云的文章里可以看出他们的影子。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偏偏我又生了这么大的病,这真是上帝送给我的最好的礼物!作家多,但得病又写病的作家少;病人多,但病人是作家的少。我经历了生病,在这过程中写出了无数文字,今日献给读者。我给你们看我的生给你们看我的死,我的爱,我的痛,分享那感受,因为我的生、死、爱、痛所有人都会经历,能有记录与分享这种体验的机会是多么难得呀!
H. 北京北达资源学校和北大附中是什么关系
我初中在北达资源中学,高中在北大附中,其中初三参加了初高中衔接班。
历史是这么回事:上个世纪突然说,重点高中(还是市属高中不清楚了)不能办初中部,于是北大就建立了北达资源中学作为自己的初中部,原名北大二附中。同理北京还有各种二附中,大概都是这个来头。后来这项规定废除了,于是北大附中又有了自己的初中部,但是北达资源中学得以保留,现在是北京大学主办、北大附中承办的私立学校,所以收学费比较贵。教育资源还是非常不错,北大附中也会提供很多支持。比如我们初一是在北大附中上,初二再到资源的校区。
I. 人大附中和北大附中哪个好
两个学校都不错,但北大附中比较自由,学习气氛宽松。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The Affiliated High School of Peking University)是北京大学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校也是北京市重点中学、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全国先进体育传统基础学校。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成立于1960年,前身为1951年开办的“清华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1957年,“清华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改制为“北京市104中学”;1960年,“北京市104中学”改为“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办学规模:
截至2010年9月,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占地70亩,建筑面积65000平方米;共有高中教学班34个,初中教学班16个,学生共2500多人,其中新民书院为国际部,是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和美国Hotchkiss高中合作创建的项目。
此外,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还设有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北大附中天津东丽湖学校,承办北京市北达资源中学。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北大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