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关于希特勒的电影
1、《帝国陷落》,取材于自历史学家约阿希姆·费斯特的《希特勒的末日》和希特勒最后的女秘书特劳德尔·琼格的回忆录《直到最后时刻》。
2、《意志的胜利》,纪录片,希特勒本人“主演”。。。
3、《行动目标希特勒》,阿汤哥主演
4、《纳粹与希特勒》,探索频道的一纪录片
5、《希特勒:恶魔的复活》,基本上就是希特勒的传记片
(最后补充,没有“希特勒名单”这部电影,只有《辛德勒的名单》。。。)
② 想找一些关于希特勒的电影,好看点的,谢谢
《大独裁者》(美国1940,讽刺喜剧片)
《拜见希特勒》(德国2007,也是喜剧片,讲希特勒找一个演员代替他)
《狂魔希特勒》(俄罗斯1999,讲希魔和他情妇爱娃的传记片)
《普通的法西斯》(苏联1968,讲希特勒的发家史,半纪录片)
《刺杀希特勒》(美国1955、2008两版本,评分大致相同)
《刺杀希特勒计划》(美国1990,刺杀事件的又一个版本)
《希特勒:恶魔的崛起》(美国2003,也是讲他的发家史的传记片)
《阿道夫叔叔》(英国2005,讲一战时期的青年希特勒和他侄女的不伦恋)
《马克斯/风云变色》(匈牙利2002,讲希特勒早年在奥地利求学时与男老师的畸形恋)
《帝国的毁灭》(德国2003,希特勒的最后23天的琐事)
《意志的胜利》(德国1935,早期关于纳粹的宣传片,挺有艺术水准的)
③ 求关于希特勒的电影
Hitler: The Rise of Evil
希特勒:恶魔的崛起 / 希特勒:恶魔的复活 ( Hitler: La naissance mal )
有关希特勒的电影
刺杀希特勒
王中王
拜见希特勒
帝国的毁灭
《奥林匹亚》:
本片如英雄史诗般的奥运纪录片是德国导演雷妮·瑞芬舒丹以1936年柏林奥运为主题的所拍摄的纪录片。本片分为两部分并常被视为独立的两部分,因为各自都有开幕与闭幕的段落,尤其第二部分因结构与风格特殊,常被视为独立的一部分来讨论。本片所动用的人力与物力都是当时罕见的,而所呈现出的摄影、剪接和配音等惊人效果,亦奠下许多运动竞赛拍法的基本规模,堪称影史的经典之作。充分显示导演的企图并非只是拍摄一部记录具有历史性意义的运动盛会而已,而是拍摄一部兼具历史性与电影美学的纪录片,让观众不仅能感受奥运会场当时的种种气氛,也欣赏到运动员所展现的人体曲线美。这部影片是受1936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委员会的委托,雷妮·瑞芬舒丹为这届柏林奥运会制作的一部纪录片。通过与激烈的比赛中的运动员的紧密接触,她用各种动态的人体活动组合成了一个歌颂人类形体的诗篇。其中包括1936年奥运会中的马拉松比赛、男子跳水以及美国运动明星杰西欧文参加的赛跑等项目。影片试图以颂扬年轻男性的躯体以及运动的威力来表达纳粹的精神。其中也记录下火炬在体育场中点燃的场面以及当阿道夫希特勒看到杰西欧文史无前例的一人独得四枚金牌时所露出的惊讶表情。
《拜见希特勒》:
以轻松搞笑的手法来描述希特勒在最后快战败时光的影片。但是主要讲述的不是希特勒,而是给希特勒上演讲课的一个犹太演员。在这个虚构的荒诞故事中,时间背景是1944年1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地点是德国柏林。战败之后,德意志帝国就如它的城市一样被瓦解得支离破碎。希特勒(赫尔基·施楚奈德饰)整日躲在地堡里,极端沮丧,发现自己无法向支持者再发表演说。考虑到按照计划元首要在新年当天发表重要演说,宣传部长戈培尔(西尔维斯特·格洛斯饰)从犹太集中营里找来了前着名戏剧演员阿道夫·格林巴姆(乌尔里希·穆埃饰),试图重新激发希特勒心中燃烧的激情,让他教希特勒演说。
《帝国的毁灭》:
影片把镜头对准了希特勒人生中最后的12天,再现了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希特勒同新婚妻子爱娃·布劳恩自杀于地下掩体等历史事件。执导该片的是德国着名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希特勒的扮演者是曾出演过获奖影片《柏林苍穹下》的德国杰出演员布鲁诺·冈茨。该片在德国取得了3000万欧元的骄人票房,同时也引发了评论家的众多非议。观众普遍认为,《帝国的毁灭》对希特勒的描写过于人性化,有美化纳粹之嫌,不过也有为数不少的电影专家对这部冷静客观、以人文主义表现手法拍摄的电影盛赞有加。
《纳粹与希特勒》:
Discovery Channel将带领您进入由玄学者、杀人狂与疯人统治世界的慑人旅程。希特勒因相信劣等人种正污染着亚利安纯正血统而发动邪恶远征,他的亲信-副元首黑斯、宣传部长戈博斯、精卫队兼死亡集中营首领希姆莱等,皆具备深远的玄学渊源,并以纳粹信条制约德意志人民以逞征服世界的野心。本片详实记录欧陆史上最大的种族迫害行动,直至1945年四月间希特勒因战败而自杀。
《暗杀希特勒》:
由汤姆·克鲁斯主演、执导过《X 战警》系列、《超人归来》等动作大片的布莱恩·辛格导演。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描述了1944 年7 月22日德国军官刺杀希特勒的行动。
汤姆·克鲁斯饰演的德国年轻军官克劳斯·冯·施陶芬贝格和同谋仔细斟酌暗杀希特勒的计划,他们清楚,一旦暗杀行动成功,第二次世界大战可能会提前结束。镜头通过他们略显凝重、僵硬的面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此次行动的艰巨性。参与此次暗杀阴谋的其他德国军官分别由凯文·麦克纳利、克里斯顿·伯克、比尔·奈伊、特伦斯·斯坦姆普、大卫·斯科菲尔德、肯尼思·布拉纳等人饰演。在《刺杀希特勒》一片中,这些军官构成了纳粹抵抗组织的核心成员。汤姆·克鲁斯一再承诺影片将忠实于历史,不过现实总与虚幻不同,克鲁斯到最后依旧“安然无恙”,但那些德国军官却因刺杀行动失败,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大独裁者》:
电影大师卓别林拍摄的希特勒相关电影,主要表达了对希特勒这个疯狂人物的嘲讽。《大独裁者》是卓别林事业的一个转折点,在这部影片中,卓别林分饰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一个善良的流浪汉和一个妄图称霸世界的大独裁者亨克尔。触发卓别林演这部剧的是1938年11月12日纳粹将3万犹太人关进监狱的“水晶之夜”。因为其中大独裁者的形象就是按照希特勒妆扮的,影片在拍摄期间,卓别林不但受到纳粹分子的威胁,就连当时还没有加入二战的美国当局也出来阻挠。当然,卓别林从来只信自己,结果证明他的直觉没错,《大独裁者》成了1940年最卖座的电影。
《彩色第三帝国》:
难得的纳粹德国时期彩色纪录片。人们对两次世界大战的印象只是黑白的画面上,本片为您呈现了一部罕见的彩色的第三帝国资料片:1940年希特勒对攻占后的巴黎进行的闪电般的访问,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柏林和罗马的会晤,希特勒接见他引以为荣的国防军和武装党卫军,德国武装部队在前线进行的种种艰苦的鏖战,1945年4月在奥得河的最后一次征兵以及盟军在卡萨布兰卡和雅尔塔的讲话......是了解第三帝国的最好资料!珍贵的电影胶卷,而且有太多可以填补空白的历史资料。其中还包含一些战犯的电影胶卷,尤其是罗斯福和丘吉尔并未剪辑其中特殊的片段,这不但没有冲击到电影而且还恰恰提高了电影的可看度,影片的详细解述和珍贵的历史资料让观众耳目一新。
《意志的胜利》:
又译作《德意志的胜利》,1934年纳粹党庆献礼大片,以无限制的制作经费,打造纳粹主义宣传的巅峰。包括历史上最狂热、最宏大的阅兵式场面,并集合了纳粹党高级官员们与希特勒本人的精彩演讲片段。影片开始时,浓云密布的天空衬托出德国的动乱景象,显示一个正等待创世主开天辟地的混沌世界。然后天空逐渐开朗,第三帝国的形象逐渐清楚起来。一架飞机穿云破雾时隐时现。陆地上的群众在仰望和等待。飞机终于着陆,舱门打开,希特勒从天而降,顿时,欢呼声响彻云霄。纽伦堡,这座具有中世纪情调的都市,挤满了欢迎的人群,国旗随风飘扬,汽车在人群中慢慢地向前驶进,最后是阅兵场的情景,大批装甲战车整齐地隆隆驶过。接着,银幕上出现字幕:“1934年9月5日,世界大战爆发后20年,德国的苦难开始后16年;新生的德国起步之后19个月,希特勒再来纽伦堡,检阅忠实的追随者的队伍。”上世纪30年代,当纳粹党徒聚集在纽伦堡开会期间,希特勒想拍摄一部电影,以反映自己如何成功地爬上德国权力最大的领导者的位置。他选中了里芬斯塔尔。《意志的胜利》实际上向历史学家显示了纳粹政府如何通过宣传而发展壮大,希特勒是如何运用他无与伦比又令人恐惧的语言能力煽动群众,并向他们灌输纳粹思想的。
《希特勒恶魔复活记》:
(Hitler: The Rise of Evil),由CBS投资拍摄的电影,讲述了希特勒从出生到他取得德国军政大权这段人生时光。1889年,希特勒出生于奥地利布劳瑙镇一个公务员家庭。青年时期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阿道夫·希特勒,在动荡不安的乱世中,他的出现与崛起是希望的开端、还是灾难的开始?这个看似平凡的小男孩,长大后却指挥了德国军队大规模入侵各国,掀起了惨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角扮演得很逼真,剧情很紧凑,很精彩的一部片。
《阿道夫叔叔》:
一战期间,恶魔希特勒狂热的偏执心理的形成过程。作为近年来少有的主题较温和的纳粹第三帝国人物的传记片,影片从几个女性的角度来看待一个丑恶灵魂的萌芽与诞生。
④ 推荐几个战争片
1 象兵日记 D5 法国
2 末代纳粹特特勒团 D5 美国
3 爱在战火蔓延时 D5
4 众林大兵 D5
5 遥远的桥 D5
6 北非谍影 D5
7 影子军队 D5
8 希特勒——恶魔复活记 D5
9 登陆日 D5
10 最长的一天 D5
11 巴顿将军 D5
12 救生艇 D5
13 沙漠之鼠 D5
14 伟大的将军(一) D5
15 太阳帝国 D5
16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D5
17 红一先锋队 D5
18 碧血蓝勋 D5
19 孟菲斯美女号 D5
20 空轰伦敦 D5
21 斯大林格勒战役 D5 德
22 百战雄师 D5 美
23 铁冀卫天 D5
24 珍珠港(上、下) D5
25 中途岛战役 D5
26 六三三轰炸大队 D5 英
27 夜空女魔 D5 苏
28 伦敦上空的鹰 D5 英
29 马尔他攻防战 D5
30 虎口脱险 D5 法
第2 页
编号 影片名称 格式 国家 导演 主演 备注
31 22空战支队 D5
32 轰然鲁尔水坝记 D5 英
33 盟军战鹰V2 D5
34 U571 D5
35 最后的战舰 D5
36 从海底出击(二碟) D9
37 兵临城下 D9
38 击坠王——非洲之星 D5
39 战争存亡录 D5
40 为自由而战 D5
41 哈特的战争 D5
42 死营革命实录 D5 法
43 辛特勒的名单 D5
44 钢琴家 D5
45 奥斯维辛集中营 D5
46 海陆空大逃亡 D5
47 极地重生 D9 德
48 战地军魂 D5
49 无敌军团 D5
50 华沙之战 D5
51 雷霆救兵 D5
52 荒鹫要塞 D5
53 战火家书 D5
54 伟大的将军(二) D5
55 基堡八勇士 D5
56 柏林教皇 D5
57 坦克大决战 D5
58 鬼战车T34 D5 苏联
59 掠夺战线 D5
60 雷玛根大桥 D5
第 3 页
编号 影片名称 格式 国家 导演 主演 备注
61 为和平而杀戮 D5
62 最后的8月15号 D5
63 铁十字勋章 D5 德
64 雄鹰飘落 D5
65 风语者 D5
66 军事重犯 D5
67 麦克阿瑟 D5
68 彩色镜头中看二战 D5 记录片
69 混乱的欧洲 D5 记录片
70 总体战 D5 记录片
71 胜利与绝望 D5 记录片
72 太平洋战争(上、下) D5 记录片
73 小镇疑云 D5
74 登陆倒计时 D5
75 血染西西里 D5
76 敌后搞搞震(一二三) D5
77 秘密武器 D5
78 广岛大爆炸 D5
79 乐土风云 D5
80 十二月战火 D5
81 二战最后的日子 D5
82 黑色轰炸机 D5
83 战地情人 D5
84 英伦情人 D5
85 纽伦堡大审判 D5
86 纳粹乐队指挥家 D5
87 西部战线1944 D5
88 战后余生 D5
89 睛空血战史 D5
90 乱世鸳鸯梦 D5
第 4 页
编号 影片名称 格式 国家 导演 主演 备注
91 战后的大地 D5 波兰 瓦依达
92 威克的女孩 D5 波兰 瓦依达
93 伪判国者 D5
94 意志的胜利 D5 德
95 意志的毁灭 D5
96 大不列颠战役 D5
97 U—429 D5
98 灰色地带 D5
99 铁路敢死队 D5
100 彩色第三帝国(上、下) D5 记录片
101 空镜子 D5
102 希特勒与爱娃 D5 记录片
103 纳粹疯淫史(一二三) D5
104 希特勒的固定器 D5 记录片
105 世纪罪人希特勒(上下) D5 记录片
106 希特勒的医学之谜 D5 记录片
107 没有天空的都市 D5
108 雪地英雄 D5
109 逃往雅典娜 D5
110 纳瓦隆大炮 D5
111 墨菲的战争 D5
112 奥德萨档案 D5
113 反攻缅甸 D5
114 将军之夜 D5
115 三个陌生的情人 D5
116 玫瑰围墙 D5
117 南京大屠杀 D5 美
118 德意志零年 D5
119 烽火危情 D5
120 与墨索里尼喝茶 D5
第 5 页
编号 影片名称 格式 国家 导演 主演 备注
121 纳粹警世录 D5
122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情 D5
123 地中海 D5
124 铁皮鼓 D5
125 德国战舰队 D5
126 真爱不流泪(向日葵) D5
127 警戒地堡 D5
128 航海惊魂 D5
129 更换督卫 D5
130 前任领袖 D5
131 女集中营 D5
132 小岛惊魂 D5
133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一二 D5
134 活着为了证明 D5
135 燃情岁月 D9
136 布达佩斯之恋 D9
137 擦鞋童 D5
138 帝国的毁灭 D9
139 六壮士 D5
140 狂魔希特勒 D5
141 极地情缘 D5
142 非常任务 D5
143 诺曼底登陆日 D5 记录片
144 落阳 D5
145 阿道夫叔叔 D9
146 间谍佐尔格 D9
147 红一纵队 D9
148 从诺曼底到柏林 D5 记录片
149 希特勒与斯大林之战 D5 记录片
150 敦克尔克大撤退 D5 记录片
第 6 页
编号 影片名称 格式 国家 导演 主演 备注
151 沉默的羔羊 D9
152 战怵东方 D5 记录片
153 杀戮战场 D5 记录片
154 暴风女神 D5
155 巴鲁特攻防战 D5 爱沙尼亚
156 奥斯维辛之最终方案 D5
157 珍珠港 D5 一区原版
158 大西洋之战 D5 记录片
159 战争之路 D5 记录片
160 烽火危情 D5 意
161 非公平竞争 D5
162 小提琴不再演奏了 D5
163 大偷袭 D5
164 裸露在狼群 D9
165 全裸大作战 D5
166 满洲帝国的崩溃 D5
167 广岛之恋 D5
168 阿里汉 D0
169 斯大林格勒战役 D9
170 冬天的战争 D5
171 上帝之下 D5
172 英国病人 D5
173 起义 D5 华沙
174 索多玛120天 D5
175 普通法西斯 D5
176 午夜守门人 D5
177 老枪 D5
178 纳粹之魂 D5
179 生命的国界 D5
180 乱世有情天 D9 美
套装
编号 影片名称 格式 国家 导演 主演 备注
181 战争传奇(1—13) VCD 英 每集一片
182 历史见证(五碟) D5 BBC
183 二战着名海战(八碟) D5 美
184 兄弟连(六碟) D9 美 军包版
185 兄弟连二(四碟) D5 美 盒装版
186 希特勒(18集) VCD 美 每集一片
187 希特勒的追随者12集 VCD 美 每集一片
188 太平洋战史(21集) VCD 美 每集一片
189 二次大战风云录(六碟) D5 美 盒装版
190 加里森敢死队(九碟) D5 美 盒装版
191 纳粹历史(五碟) D5 美 盒装版
192 为何而战(1—8集) VCD 美 盒装版
193 伴随希特勒(四碟) D5 美 里芬斯塔尔 盒装版
194 战争之刃(十二碟) D5 美 盒装版
195 第二次大战记(十二碟) D5 美 盒装版
196 二战经典战役(五碟) D5 美 盒装版
197 二次世界大战网络全书 D5 美 五碟盒装
198 经典记录(八碟) D5 美 盒装版
199 战争与回忆(十二碟) D5 美 盒装版
200 二战烽火录(七碟) D5 美 盒装版
201 珍珠港四碟收藏版 D9 美 盒装版
202 战争中的世界(十一碟) D5 美 钢铁劲旅
203 欧战绝密档案(二碟 D9 美 配书
204 末路枭雄(四碟) D9 美 斯佩尔传记
205 辛特勒的名单(三碟) D9 美 1CD原声
206 巴顿将军(二碟) D9 美 收藏版
207 大屠杀(三碟) D9 美 1D5
208 人间的条件(三碟) D9 日本
209 浩劫(四碟) D9 法国 大屠杀
210 拯救大兵瑞恩(四碟) D9 美 收藏版
第 8 页
编号 影片名称 格式 国家 导演 主演 备注
211 广岛原子弹 D9
212 惊劫重生(二碟) D9 意
213 铁翼蓝天 D9
214 太阳 D9
215 火线战壕 D9 法
216 苏菲的选择 D9
217 堕落战场 D9 哥特防线
218 欧洲、欧洲 D9
219 最后的空降兵 D9
220 巴黎战火 D9
221 自豪 D9
222 烈血军魂 D9 澳
223 凯蒂沙龙 D9 德国军妓
224 世纪间谍大战(三碟) D5 BBC 记录片
225 桂河大桥(二碟) D9
226 亚利安夫妇 D5
227 雪绒花海盗 D5
228 最后一个纳粹门格尔 D9
229 拦截密码战 D9
230 狐之夜(二碟) D5 猎狐行动
231 4120大逃亡 D9 苏联
232 音乐之声 D9
233 中途岛 D9
234 麦克阿瑟 D9
235 隆美尔 D9
236 战火遗孤 D5
237 战鸽总动员 D9
238 冷眼杀机 D9 灰色记忆
239 来看天堂 D9
240 英雄教育 D9
第 9 页
编号 影片名称 格式 国家 导演 主演 备注
241 Z字特攻队 D9 英
242 沙漠兄弟连 D9 北非战役
243 恐怖战争 D9
244 船已满员 D9
245 二战日本实录 D9 记录片
246 犹太人区 D9 德 立陶宛
247 燃烧战场 D9
248 拉孔布。吕西安 D9 法 路易马勒
249 再见孩子们 D9 法 路易马勒
250 纳粹制造 D9 德
251 二战回忆录 D9 卡普拉 470分钟
252 乌日策共和国 D9 南
253 橙色士兵 D9 荷 纳粹军旗
254 血战莱茵河 D9
255 钢琴师 D9
256 纳粹谍报战线 D9
257 科希兹堡大逃亡 D9
258 集中营的呐喊 D9
259 最后一班地铁 D9
260 墨索里尼的末日 D9 意
261 安妮日记 D9
262 战场 D9
263 柏林1948 D9
264 刺杀大行动 D9 德 贝尔 达恩
265 莉莉玛莲 D9
266 父辈的旗帜 D9
267 巴黎烟云 D9
268 黑皮书 D9
269 卑斯麦舰歼灭记 D9 英 1960年
270 墨索里尼和我 D9
第 10 页
编号 影片名称 格式 国家 导演 主演 备注
271 不朽的中士 D9
272 空袭德累斯顿(二碟) D9 德
273 罗维将军 D9 意
274 大君主 D9
275 硫磺岛家书 D9
276 希望与反抗 D9
277 夜与雾 D9 法
278 战俘列车 D9 大逃亡
279 夜的第三章 D9 波
280 女旅客 D9 波
281 北海运输连 D9 挪
282 第二战线 D9
283 血战第厄普 D9 加
284 欧洲机动战线 D9 意
285 华沙一条街 D9
286 撒谎者雅各布 D9 德
287 胡巴尔少校 D9 波
288 一代人 D9 波 安杰依
289 下水道 D9 波 安杰依
290 灰烬与钻石 D9 波 安杰依
291 和平的代价 D9
292 战争急先锋 D9
293 黑狱枭雄 D9
294 十二金刚之决死突击 D9
295 十二金刚之再次出击 D9
296 十二金刚之死亡任务 D9
297 十二金刚之致命任务 D9
298 洛托纳 D9 波 安杰依
299 光荣岁月 D9 法
300 魔影袭人来 D9
⑤ 被称为喜剧之王的人物是谁
以下八位大师级笑匠,来自东西南北,在他们的黄金时代,皆为叱咤一时的风云人物,又不乏能编能导的全才。如今,他们多已上了天堂,但他们的经典喜剧,今天仍让我们发笑。
某种程度上,他比卓别林更伟大
巴斯特-基顿 Buster Keaton 1895-1966
在贝托卢奇的情色片[梦想家]中,两位影痴曾有一番关于基顿和卓别林孰更了不起的争论,但最终谁也未说服对方不了了之。或许熟悉卓别林而不谙基顿为何人的观众会觉得,还会有谁比卓别林更伟大,或者说,更好玩吗?但只要你看过[将军号],可能就会信服,某种程度上基顿确实比卓别林更伟大,因为他无须做任何动作,往那儿一呆立,仅凭一副麻木不仁的死样,就能叫你乐不可支,稍一皱眉,又能惹来一阵笑。就因为[将军号],基顿征服了我。而且,基顿虽然面冷,但他的角色绝不是没有感情的,只是他所有的感情,都包含在他那面无表情的一举一动中了。
基顿生于杂耍表演世家,一生拍片无数,能导善演,是默片时代的喜剧巨星,但进入有声电影时代,事业一落千丈,晚年相当凄凉,在他后来客串出演的经典黑色电影[日落大道]和卓别林的[舞台生涯]中,都有对他惨淡晚年的真实写照,不胜心酸。
个人特色:1.因表演时永远脸无表情,人称“冷面笑匠”,但这个特点却又与他所扮演的角色常常陷入麻烦的危急状况形成鲜明对比,笑果非凡;
2.极善于运用时间差制造惊险场面,叫观众为之担忧,但因为计算精细,又让观众为他的安然无恙松一口气。
经典经典代表作:[将军号](The General,1927)、[小私家侦探](Sherlock, Jr.,1924)
说实话,我只看过基顿这一部电影,但即使距今77年,它仍然非常有观赏性,在[将军号]中,基顿的表演和惊险动作场面都绝对经典,能叫人立刻爱上这个家伙。而片中那个火车掉入峡谷的壮观镜头,至今令人震撼不已。
一颗金子般的心
查理-卓别林 Charles Chaplin 1889-1997
一代笑匠,号称世界的“良心”,也是自电影诞生以来,声名传播的最为久远的编剧、演员和导演。生于伦敦,父母都是小演员。5岁便登台献艺,10岁随剧团赴美时,获喜剧明星麦克.谢内特发掘,进入好莱坞。此时正是默片的黄金时代,他在15年时间内,创造出流浪汉夏尔洛这一永垂青史的经典形象。喜剧泰斗的地位也借此奠定。
卓别林早期风格,以制造扔蛋糕式闹剧为主,1921年的[寻子遇仙记]风向一变,以温柔之心开始悯怀人间疾苦,之后佳作迭出。1940年,坚持拍摄默片的卓别林改变初衷,开了金口,有了自己第一部有声电影[大独裁者],锋芒直指重权在握的狂魔希特勒。其后虽有[舞台生涯作]和[凡尔杜先生]这类杰作问世,但以不复默片时代的辉煌。麦卡锡主义盛行之时,倾向进步的卓别林离开了给他带来巨大声名的美国,远赴瑞士。即使这样,1972年,美国影艺学院特别颁了一座奥斯卡奖表扬他对影坛的特殊贡献。1975年,卓别林又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封为爵士。
个人特色:1.超想象力的身体语言,善于利用物件制造噱头,如水池、毛巾、自动楼梯、皮鞋、轴承等,笑料所及,无所不为其用;2.有声片时期,内景居多,有着明显的舞台剧风格;3.朴素的人文关怀,其影片多描写普通人之间深切的关怀。这也是卓别林永恒和伟大的重要原因。
代表作品:[城市之光]
还是流浪汉夏尔洛,这次他又无私地帮助了一个盲女。在她复明之后,他又开始了流浪生涯。这是卓别林默片时期的颠峰之作,其善意的感伤没有因其无声的黑白而有丝毫褪色。
无政府主义四贱客
马克斯兄弟 Marx Brothers
尽管他们只合作了十数部电影,但仍被誉为影史最成功的喜剧团体之一,热衷于塑造或癫狂或装傻充愣的人物和表现荒诞不经的内容,并凭此独步上世纪30年代的喜剧电影界。四兄弟年幼时受身为杂耍演员的母亲的鼓励,苦学歌舞表演,经过奋斗,1925年他们以歌舞剧《可可豆》征服了百老汇,4年后又闯入好莱坞,取得一定成功后又去了纽约,在30年代初期拍摄了三部被公认为最佳马克斯兄弟喜剧的电影:[骗人把戏](Monkey Business,1931)、[马毛](Horse Feathers,1932)和[鸭子汤](Duck Soup,1933),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对极尽政治讽刺之能事,尤其是对当时崛起的纳粹党。之后又重返好莱坞,在票房上达到了成功的顶峰,直到40年代初,之后兄弟四人各自单飞,这个传奇组合就此解散。马克斯兄弟对今后的以多人插科打诨为特色的喜剧团体影响甚巨,甚至在恶搞动画片[南方公园]中四个以爆粗为乐的小屁孩儿身上,都能看到他们的影子。
个人特色:1.在银幕上,格罗克-马克思永远在摆弄他的雪茄,唇上还留着黑化妆油涂上去的“胡子”;2.言行极富无政府主义和荒诞主义色彩。
经典经典代表作:[鸭子汤]
马克斯兄弟最出名的电影,讲述一个虚构的美国州府陷入财政危机,于是向一位富婆借款,富婆的代价是让一位脑筋有些不太正常的家伙做州长,结果把情况弄得一团糟,为探清虚实,附近州派去几个愚蠢的侦探,随着他们的到来,混乱达到了顶点。[鸭子汤]在历届好莱坞百部佳片排行榜中都榜上有名,其中的经典台词“我可以和你一起跳舞直到母牛回家。如果再想想,我宁愿和母牛一起跳舞直到你回家。”,在“吉尼斯世界纪录”评选的“10名最伟大的电影台词”中排名第七。
喜剧实验大师
雅克-塔蒂 Jacques Tati 1909-1982
虽然一生只导演了5部电影,但这位集编、导、演于一身的法国喜剧泰斗被视为现代喜剧的鼻祖,凭低成本喜剧片[节日]一举成名,讲述了一位相貌古怪却又讨人喜欢的邮差弗兰西斯的奇遇,之后不求重复的[胡洛先生的假期]的出现更被视为喜剧电影史及至电影史上的一件大事。
个人特色:1.主人公形神基本雷同,就像卓别林的流浪汉,塔蒂自己扮演的角色则是身着雨衣、不合身宽松长裤,说话时不忘掸烟斗、烟斗不离手,与环境格格不入的可笑人物,加上塔蒂一流的默剧演出,令人捧腹不已;2.不注重情节,喜欢复杂的喜剧结构,擅长拿捏演员的搞笑表演与观众反应之间的互动;3.由于影片对现代社会的复杂隐喻,极少取得巨大商业成功,但充满实验性的现代创作手法,不仅令塔蒂成为之后导演争相效法、影响力深远的大师,更是被电影学者将之与小津安二郎、戈达尔等人相提并论。
经典经典代表作:[节日](Jour de fete,1949)、[胡洛先生的假期](Les Vacances de M. Hulot,1953)[我的舅舅](Mon oncle,1958)、[游戏时间](Playtime,1967)
塔蒂的作品少之又少,但几乎部部是精品,其中又以[我的舅舅]最受欢迎也最为成功。影片继续讲述胡洛先生的故事,讲述性情单纯的他如何被盲目追求现代化的姐姐及姐夫“改造”失败的种种笑料,塔蒂以他对科技与人性所作的微妙观察,通过新旧生活模式自然/文明、温情/寂凉的强烈对比,诙谐地体现了旧生活的温馨亲切与现代化生活的冰冷无情,既令人莞尔又不失深意,与[摩登时代]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个老活宝
路易-德-费奈斯 Louis de Funes 1914-1983
这位被誉为“法国国宝”的喜剧之王,28岁进入影坛后,混了10年龙套,大大小小就演了60余部电影。直到1954年与法国巨星让-迦本合作[穿越巴黎],才使得这个身材矮胖、早早谢顶的中年男人一举成名。成名后一发不可收拾,先主演了[方托马斯]系列,演一个丝毫不具备办案能力的警官。费奈斯似乎对警察形象情有独钟,接着又主演了一套关于某宁静小区某警察局一串荒唐事的系列影片,成功了打造了“愚蠢警察”的最佳范例,这部系列也成为法国最成功的系列喜剧。1980年,费奈斯自导自演了梦寐以求的莫里哀着名讽刺喜剧[吝啬鬼],同样获得巨大成功。在世界各地,费奈斯拥有难以计数的影迷,仅我国引进费奈斯的影片就多达10部以上,最着名的便是[虎口脱险]。在法国,优秀的喜剧演员不乏其人,但若生在费奈斯的时代,就会被他的笑脸所淹没。
个人特色:1.拥有复杂生动的面部表情和灵活多变的身体语言。喜吹口哨,做鬼脸;2.惯以一种男性少有的歇斯底里表现人物的爱憎,永远夸张,永远过火,却也永远深得人心;3.他的身体里蕴藏着极其可爱的“穷凶极恶”,将阳奉阴违、贪婪自私明白无误地写在脸上。
经典代表作:[虎口脱险] La Grande Vadrouille 1965
“打死我也不说,打死你我也不说”,费奈斯塑造的这位二战时期的指挥家,豪无职业特性。费奈斯善于“歪曲”人物的身份和特性,带来的只是费奈斯式的天真、偏执和异想天开。在这个人物身上,费奈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也是他获得世界声名的,最重要的一部电影。
板着脸让你笑
杰克-莱蒙 Jack Lemmon 1925-2001
在西恩-潘之前,杰克-莱蒙也曾在威尼斯、柏林和戛纳影帝,在奥斯卡影帝、最佳男配都有所斩获,戛纳还得过两次封帝,可以说这是表演界前所未有的殊荣。1955年,杰克-莱蒙在[罗伯茨先生]中饰演一轻浮军官,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后,奠定了他以后的轻喜剧路线。不久,杰克.莱蒙与着名喜剧导演比利-怀德的合作擦出一系列耀眼的火花,也使杰克-莱蒙的喜剧表演进入一个更亲切更逼近人心的崭新世界。他与雪莉.麦克琳的合作,被誉为最佳喜剧情侣。而与好莱坞另一位着名喜剧明星沃尔特-马修的搭挡,再加上比利.威尔的执导,被誉为攻无不克的“铁三角”,在整个60年代,杰克-莱蒙曾6次成为10大卖座明星。同时,他的正剧演出同样出色。按比利.怀德的话说:有的人是明星,有的是演员,而莱蒙却是艺术家。
个人特色:1.生活化的写实表演,能在面无表情中制造紧张感;2.所饰人物大都为生活失意者,杰克-莱蒙赋予人物在特定情境中最准确无误的尴尬和失落;3.以正剧表演出演喜剧人物,这是杰克-莱蒙异于其他喜剧演员的过人之处。
经典代表作:[单身公寓] Odd Cupple 1968
这是杰克-莱蒙和沃尔特-马修最精彩的一次合作,两个离婚又性格截然不同的男人试图生活在一起,到头来,还是被拧成了一堆乱麻。杰克-莱蒙在其中的表演张驰得当,游忍有余,将一个事业和爱情落入僵局的中年男人诠释的真实可信,而笑料的铺陈虽连绵不断,却又清新自如。
永远的寅次郎
渥美清 Kiyoshi Atsumi 1928-1995
共48集的[寅次郎的故事]是影史上最长寿的喜剧系列,在日本本土放映时,每每形成节日气氛,因“寅次郎”渥美清的离世,才得以终结。渥美清生于东京上野,原名田所康雄,早期在浅草剧院当喜剧演员。1951年进入电影界,其后10年在一些影片中扮演配角,并无特别表现。至1961年与山田洋次合作[男人辛苦:寅次郎的故事]中的主角寅次郎开始走红,成为日本人心目中的喜神。渥美清以其夸张而不变形的表演,质朴却朴素的表演,塑造了一个热爱家乡却又四处失恋,四处流浪的日本第一大闲人——寅次郎。他的善良、热情和豁达,反映了日本平民最朴素最简单也是最健康的欢乐。渥美清游历了日本的名山大川,在自然景色中求得心灵的平和。
个人特色:1.自然朴实,十足的平民特色;2,一成不变的礼帽、旧西装并内套坎肩,这身行为也为渥美清赢来东方卓别林的美誉;3.在嬉笑之余,仍能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愁怅。
寅次郎名言:
每当看到海边夕阳的落日,就倍感亲切呀!我这个没有用的人,每天都是在反思中度过。每当我在日本各地旅行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地思念起远在东京故乡的家人。妹妹樱花她还好吗?阿博怎样了,满男还在升学的事而烦恼吧,叔叔和婶婶的身体还很健康吧!饭团店的生意还不错吧。厂长章鱼的工厂是不是每天都在倒闭的危机中度过呀?
风吹到哪里,我就走到哪里。
鬼马狂想
许冠文1942-
香港市民喜剧的开创者,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社会系。大学二年时香港组建电视台,大学毕业后曾任中学教师、广告公司经理等职。1968年与其弟着名歌星许冠杰联合出演电视剧[双星报喜],创下当年香港电视最高收视率。1972年被李翰祥选入主演[大军阀],成为一线明星。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许冠文和许冠杰、许冠英组建许氏兄弟公司,制作出[鬼马双星]、[半斤八两]等市民喜剧佳作,屡创票房奇迹,一时风光无两,为港式喜剧建立了新的典范。许冠文身兼编导、表演、制片等数职。1981年编导并主演了[摩登保镖]获第一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1988年出演[鸡同鸭讲]于1989年获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喜剧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还和巩俐、张曼玉联合主演过正剧[中国盒]。许冠文是香港喜剧电影旗帜性人物,淡出影坛数年后,今年又有[煎炸三包]和[父亲大人]两部新作面世。
个人特色:1.爱戴秀琅眼镜,多出演憨直斯文的好好先生;2.表演富有层次,能在喜怒快速转换之际表达人物清晰的心理轨迹;3.其电影多表现小人物的白日梦,并能善意地展现白日梦的破灭,是宽容大于嘲讽,对社会现实也多讽喻。
经典代表作:[半斤八两] 1976
韦家辉2003年的贺岁片[狂想曲]便是直接反拍许冠文这部自编自导自演的名作。一个草台班子式的侦探社演绎了一连圈啼笑皆非的闹剧。许冠文在这部影片里显现出他对挖掘连珠炮式笑料的超凡胆识,全片几乎无一冷场,大包袱套小包袱,接踵而至,又在笑料中反映出了当时港人急功近利,善于自我安慰的性格特征。
⑥ 有讲述二战风云人物的电影吗
为你推荐:
《巴顿将军》——四星上将巴顿
《帝国的毁灭》——战争狂魔希特勒
《沙漠之狐》——装甲之神隆美尔
《艾希曼》——死刑执行者艾希曼
《至暗时刻》——英国首相丘吉尔
⑦ 有没有像《刺杀希特勒》和《帝国的毁灭》一个类型的电影(本人是二战迷尤其希特勒),在此谢谢!
希特勒电影:
《莫斯科保卫战》
《希特勒:恶魔的崛起》
《解放》系列,里面希特勒及德国高层镜头很多,包括营救墨索里尼。
二战纪录片:
《天启》
《伟大的卫国战争》
《历史频道:高清二战》
《国家地理:战争中的将军》
⑧ 有没有描写德国士兵角度看待二战的影片
01.《从海底出击》(西德)
02.《帝国的毁灭(加长版)》(德国)
03.《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国)
04.《黑色星期天》(德国、匈牙利)
05.《铁十字勋章》(西德、英国、南斯拉夫)
06.《浪潮》(德国)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07.《欧洲特快车》(德国、丹麦、法国)
08.《过客》(德国)
09.《伪钞制造者》(德国、奥地利)
10.《最后的桥》(西德)
11.《莉莉·玛莲》(西德)
12.《欧洲!欧洲!》(德国、法国)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3.《玫瑰围墙》(德国、荷兰)
14.《极地重生》(德国)
15.《希望与反抗》(德国)
16.《悲情火绒草》(德国)
17.《何处是我家》(德国)
18.《靡菲斯特》(西德、匈牙利、奥地利)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9.《我十九岁》(东德)
20.《善意的谎言》(东德)
21.《大迁徙》(德国)
22.《铁皮鼓》(西德、法国、波兰、南斯拉夫)
23.《乱世启示录》(德国、法国、英国)
24.《纳粹军校》(德国)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25.《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西德)
26.《六重唱》(德国、奥地利)
27.《死亡终点站》(德国、捷克)
28.《兇手就在我们中间》(东德)
29.《第九日》(德国、卢森堡)
30.《无情的战线》(东德)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31.《裸露在狼群》(东德)
32.《犹太失乐园》(德国、立陶宛)
33.《母亲的勇气》(德国、英国、奥地利)
34.《史陶芬伯格》(德国)
35.《拜见希特勒》(德国)
[由德国以外国家拍摄的以德国人为主角的影片]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36.《辛德勒名单》(美国):黑白电影,少量彩色,改编自真人真事。不用多说了,公认的经典,在中国大陆本片甚至要远比《拯救大兵瑞恩》来得受欢迎。
37.《沙漠之狐》(美国):黑白电影,又名《隆美尔传》。这不是1971年的那部彩色片《Raid on
Rommel》,而是1951年的黑白片《Desert Fox:The Story of
Rommel》。本片并没有正面表现隆美尔的骄人战绩,而是把重点放在隆美尔后期与希特勒的矛盾身上,再现了隆美尔参与刺杀希特勒的过程,以及他最后悲壮的结局。
38.《大独裁者》(美国):黑白电影,卓别林的作品,拍摄于二战期间,影片中的德国称作“托国”,希特勒则叫“希克”。中文版由上译配音。
39.《德意志零年》(意大利):影片拍摄于二战结束后的第二年,以德国普通家庭的畸形心理折射整个大时代的悲剧。
40.《坦克大决战》(美国):剧情从德军、盟军两个视角,再现令盟军一溃千里的阿登战役。(另外一部美国影片《哥特防线》也是从多个视角去讲述战争)
41.《纽伦堡大审判》(美国):从德国战犯、盟国法官两个视角去看待这段历史,对战败国和战胜国双方都进行了反思。本片并非翻拍60年代的同名黑白影片,故事剧情发生在更早之前,拍摄于1961年的《纽伦堡大审判(特别版)》在剧情上是续着本片。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42.《柏林迷宫》(美国):黑白电影,又名《德国好人》、《善良的德国人》。很具有讽刺性的一部片子,美国和苏联为了争夺纳粹科学家为自己所用,不分黑白地为他们洗刷罪名,称他们为“好人”,使其逃过法律的制裁。实际上日军731部队也是在这种情况下逃脱了审判的,我们中国真应该去拍一部《善良的日本人》。
43.《弗朗兹和波连娜》(俄罗斯):又名《青年近卫军》(译名有误,应为“青年党卫军”,这个译名与1948年的一部苏联电影重名),讲述一个党卫军青年与一个俄国女孩的爱情故事。
44.《刺杀希特勒》(美国):汤姆·克鲁斯主演,同时他也是制片人。2009年上映。本片的英文名为《Valkyrie》,与德国拍的版本不同。
45.《希特勒:恶魔的崛起》(美国、加拿大):又名《希特勒:恶魔的复活》。不少人批评本片对希特勒的塑造过于脸谱化,指责本片是好题材却被几个蹩脚的编导搞砸了。(俄罗斯和德国曾合拍过一部《狂魔希特勒》讲述希特勒和爱娃·布劳恩的“假日生活”)
⑨ 求一堆二战有关于希特勒的电影!
1,《希特勒最后的秘密武器》
《希特勒最后的秘密武器》是Thorsten Näter执导,伊冯娜·卡特菲德、Rosemarie Fendel主演的爱情、战争题材电视电影,该片于2011年10月18日在德国上映。
2,《希特勒的男孩》
《希特勒的男孩》是由丹尼斯·甘塞尔执导,马克思·雷迈特、汤姆·希林等主演的剧情片,于2004年7月4日在捷克上映。该片讲述了出生于工人家庭的弗莱德里希在纳粹德国开办的精英训练学校接受了“优胜劣汰”、“排犹”等军国主义思想,之后他在好朋友阿尔伯特之死的影响下开始彻底醒悟的故事。
3,《恶魔的崛起》
《恶魔的崛起》(《Hitler: The Rise of Evil》)是Christian Duguay执导,John Pielmeier、G. Ross Parker编剧,Robert Carlyle、列维·施瑞博尔等主演的一部剧情片。该片主要讲述了希特勒的人生故事。
4,《辛德勒的名单》
《辛德勒的名单》是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连姆·尼森、本·金斯利、拉尔夫·费因斯、艾伯丝·戴维兹等主演的一部战争片。该片于1993年11月30日在美国华盛顿点映,1993年12月15日在美国正式上映。
5,《刺杀希特勒计划》
《刺杀希特勒计划》是中德合拍的战争片,Brad Davis、Madolyn Smith Osborne参加演出。影片讲述了在历史上的1944年,几位德国高级军官尝试刺杀希特勒,然后控制德国政府而布置的一个周密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