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恋爱的犀牛》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恋爱的犀牛》(廖一梅)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hTldIX5s4Vo7n6Kn55i5lQ
书名:恋爱的犀牛
豆瓣评分:8.7
作者:廖一梅
出版社: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8
内容简介
“忘掉是一般人能做的唯一的事,但是我决定不忘掉她。”
“你如同我温暖的手套,冰冷的啤酒,带着阳光味道的衬衫,日复一日的梦想。”
“对我笑吧,像你我初次见面。对我说吧,即使誓言明天就变。”
……
《恋爱的犀牛》是廖一梅“悲观主义三部曲”的开篇,讲述了一个犀牛般偏执的男人, 他爱上了一个女人,他夸大了这个女人与其他女人之间的差别,为她做了一切可能做的事,故事展现了纯粹的爱情。
【我们这样演出——剧本+创作手记+主创访谈+幕后故事,更多的“内幕”披露】
1. 完整收录长演不衰的戏剧之作《恋爱的犀牛》全剧本
2. 编剧、导演的创作手记:每部剧因何而起,又是经历了怎样的创作过程
3. 各版本的主创访谈:吴越、郭涛、郝蕾、段奕宏、王柠、张念骅、齐溪……袒露他们与《恋爱的犀牛》的不解情缘、心路历程和相互成就
4. 舞美、配乐、定妆照、宣传……从台前到幕后,全景展现一部剧的诞生历程
纪录片式呈现三部剧的生长过程,缘起、初衷、萌芽、雕琢、成型、壮大……记录“三部曲” 的每一个珍贵节点
【远不止话剧:收录廖一梅多年对于“爱”和“生命”的思考与回答 】
【精装封面,全彩内文,海量罕见剧照,独家公布 】
作者简介
廖一梅
中国当代具影响力的剧作家、作家。现任中国国家话剧院编剧。
其作品风格独特,兼具尖锐与诗意的强烈质感。
着有小说《悲观主义的花朵》、随笔集《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等。
戏剧作品:《恋爱的犀牛》《琥珀》《柔软》《艳遇》等。
电影作品:《像鸡毛一样飞》《一步之遥》等。
⑵ A Curse of 恋爱的犀牛
下不为例地研讨一些爱情观念
《恋爱的犀牛》中,最经典的片段之一,是段奕宏版本的马路一脸饱受酷刑又不屈不挠的独白——
我生得太晚,没能亲眼看到最经典那版段奕宏和郝蕾演绎的马路和明明,我活得太穷,也没赶上最近蜂巢剧场刚刚谢幕的第 2500 场表演,只能在油管上点开不知被压缩过多少次的 DVD 版本,看 2003 年的 A 大队袁朗老师裸着上半身哀嚎心上人的名字。
上初中身边同学早恋,学校里大家平时接触的圈子说少也有一两百人,语文书页边粗略一算,暗恋一个人,对方又刚好也喜欢你,好家伙,万分之一的概率,人类社会到底是怎么繁衍至今的?
后来才知道,这种司马相如卓文君般尖端放电式的恋爱,也就只在针锋相对时才会出现。更多的恋爱关系都是可以试试和凑合过呗,还有一些不合时宜的、令人尴尬的、受到荷尔蒙驱使或出于无可名状的自尊心的单相思,挤破头想升级成“可以试试”,为爱情母题的文艺作品孜孜贡献边角余料。
美美说,“我要是这么执着地追求过一个人,我会觉着自己很厉害。”
只是我觉着,这样体量的执迷不悟,适合被供奉在奥林匹斯山上,作为脚踩战车手持雷电的诸神的注脚情节,被代代人口口传诵。——那上边的人和东西都耐操,造不坏。
神器下了凡间,只能是恋爱的犀牛变成奔跑的犀牛,一头撞进满目琳琅的珠宝店,步履笨拙而无所适从。
单相思是无法逃脱的流沙,是深不见底的囚笼,单相思是一股莫之能御的洪流。当放任自己失足陷入其中那一刻始,明明从此成为他一切生命活动的原点,最后绑架她也就变成马路无可避免的结局。最后一幕里,爱情变成了马路站在那里的独角戏,爱情的另一方被绑在椅子上,坍缩成一具道具。
舞台是个巨大的福尔马林罐子,盛放展示着保质期内的爱情故事。相信我,再丰满动人的故事一旦脱水成 140 字的新闻,就会变得像楼兰女尸一样可怖。让罐子里的归罐子,这是罐子的意义。
最近身边受情伤的朋友有点多,我常以一副鸡贼而市侩的情感总监面目出现(which in fact, I'm not),及时止损啦,不要 all-in 啦,看清对方底牌啦。
马路这种不管不顾地 all-in 是很危险的。正确的 all-in 姿态是准确计算期望后舌尖舔血心跳加速等待开盘,而非是失心疯的赌徒奋不顾身地将仅有的筹码推向牌桌中央,何况还他妈是借的钱。
一旦赔到倾家荡产,此后所有的痛苦都是还赌债,愿赌服输罢了,我现在叫它“A Curse of 恋爱的犀牛”。
如果爱情真能这样精心算计的话。
马路像《加勒比海盗》中的 William Turner。Turner 背负得太多,既想打破父亲的诅咒,又要和 Elizabeth 双宿双飞,最终就只能被诅咒囚禁在飞翔的河南人号上。这个故事教育我们,人必须舍弃一些东西,我们掌握的唯有衡量价值的权利。
Captain Jack Sparrow 其实是故事的配角,一根搅屎棍。在这根搅屎棍的秤盘里,自由是最重的砝码,永远的选择。如果可以,我想做 Jack Sparrow,就算掉进炼狱也有人把我救出来,我胆小,怕疼,身子板弱,玻璃心,受不了 curse。赌不起的风险厌恶者也可以考虑上我的贼船。
以上我说的是一般人逃离“A Curse of 恋爱的犀牛”的方法,不适用于特例,就比如马路。本文开头那段引用,“忘掉是一般人能做的唯一的事,但是我决定不忘掉她”,这气魄,堪比不打麻药的普罗米修斯坚持日心说上火刑架刮骨疗伤不哼哼,狠人儿。
不过我也是最近才明白,想把某段经历从人生中剜去,就如同捂上眼睛假装犀牛不存在一样无用而可笑。经历过的事情最终会化为塑造生命的一部分。
Anyway, 选择什么样的爱情是每个人的自由,我只希望快乐多些,痛苦少些,爱着的不别离,想求到的都求到,失去的都放下。希望每个人都能打破自己的诅咒,重获自由,从此坦然面对人生,夜夜安眠,再别做爱的残疾人。
情人节到了,祝终成眷属,祝连枝相依。
⑶ 找部话剧恋爱的犀牛!!!相关资料!
话剧《恋爱的犀牛》2008版可以说是孟京辉廖一梅戏剧界最佳导演编剧夫妻档的“第一个孩子”。
《恋爱的犀牛》剧情简介:
性感神秘的女孩明明在年轻人马路面前出现的一瞬间,马路的生活彻底改变了。明明有着不可思议的铁石心肠,无论是鲜花、誓言、还是肉体的亲昵都不能改变,马路做了能作的一切,一次意外的巨奖看来能够使他获得明明,结果只是让他陷入更深的绝望。四处乱窜的推销员“牙刷”为马路找来妙龄女郎红红和莉莉,又导演了一场荒唐闹剧。马路的疯狂使恋爱指导员的理论彻底崩溃。在一个犀牛嚎叫的夜晚,马路以爱情的名义将明明绑架……
经典台词:
黄昏是我一天中视力最差的时候,一眼望去满街都是美女,高楼和街道也变幻了通常的形状,象在电影里……你就站在楼梯的拐角,带着某种清香的味道,有点湿乎乎的,奇怪的气息。擦身而过的时候,才知道你在哭。事情就在那时候发生了。
你是我温暖的手套,冰冷的啤酒,
带着太阳光气息的衬衫,日复一日的梦想。
你永远不知道,你是我渴望已久的晴天,
你永远不知道,你是我难以忍受的饥饿,
你永远不知道,你是我赖以呼吸的空气
你是不同的,惟一的,柔软的,干净的,天空一样的,
你是纯洁的,天真的,玻璃一样的,
你是纯洁的,天真的,水流一样的,
什么也改变不了,什么也污染不了,
阳光穿过你,却改变了自己的方向。
我的爱人,我的爱人,我的爱人……
编剧介绍:
廖一梅是中国近年来倍受瞩目的编剧、作家。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现为中国国家话剧院编剧。她1999年创作的话剧《恋爱的犀牛》(1999年中央实验话剧院首演,2003、2004年中国国家话剧院复排演出)是中国小剧场戏剧史上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由她编剧的戏剧《魔山》(2005年北京儿艺股份有限公司首演),《艳遇》(2007年中国国家话剧院首演)都是广受欢迎的作品。2005年3月由她编剧的多媒体音乐话剧《琥珀》在香港艺术节首演,此后在新加坡、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巡演,成为亚洲剧坛的旗帜性作品。由她编剧的电影《生死劫》获美国纽约崔贝卡电影节最佳影片金奖;电影《像鸡毛一样飞》获香港国际电影节费比西影评人大奖,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青年评委会特别奖;电影《一曲柔情》获美国妇女电影节金奖。着有小说《悲观主义的花朵》、《魔山》、剧本集《琥珀+恋爱的犀牛》。
导演介绍:
孟京辉是当前亚洲剧坛最具影响力的着名实验戏剧导演。现为中国国家话剧院导演。他以独具个性的创造力,多元化的艺术风格,不仅开拓了中国当代戏剧的新局面,而且已经成为一种值得瞩目的文化现象。他执导的《思凡》、《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百年孤独》、《恋爱的犀牛》、《臭虫》、《关于爱情归宿的最新观念》、《琥珀》、《镜花水月》、《艳遇》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使中国实验戏剧在美学的高度上日臻完善,为中国戏剧舞台多元化的新局面注入了活力。由他担任导演的电影《像鸡毛一样飞》获香港国际电影节费比西影评人大奖,洛加诺国际电影节青年评委会特别奖。孟京辉导演在国际戏剧领域有着广泛的知名度,他的戏剧作品曾在多个国际艺术节上演出。
以往演出介绍:
传说中《恋爱的犀牛》终于在2008年的夏天重现江湖,新锐的视觉空间,沉淀内敛的文学魅力,不同以往的表演理念,将2008版《恋爱的犀牛》推向全新的艺术巅峰。
1999年那个炎热的夏天,由廖一梅编剧,孟京辉导演的小剧场戏剧《恋爱的犀牛》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小剧场演出了40场,获得巨大成功。该剧每天上座率保持在100%以上,四百人的剧场经常挤进去四百五十人,创造了小剧场史上的奇迹,郭涛及吴越饰演的“马路”与“明明”另无数观众为之倾倒。
2003年《恋爱的犀牛》首登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出5场,新版“马路”及“明明”成为了青年爱情偶像的代名词,演员段奕宏及郝蕾颠覆性的戏剧表演受到专家及观众一直好评,“非典”过后《恋爱的犀牛》在北京人艺小剧场连演33场,演出之热烈,再次带动了小剧场戏剧的繁荣局面。同年,受“韩国首尔未来潮流戏剧节”及深圳大剧院邀请,《恋爱的犀牛》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先锋戏剧演出开始巡演旅程。
2004年由段奕宏及王柠主演的大剧场版《恋爱的犀牛》在北京首都剧场演出10场,在距离演出前21天,演出票全部售空,同年,应广大观众强烈要求,《恋爱的犀牛》进入北师大北国剧场加演7场,在《恋爱的犀牛》百场演出之际,经典戏剧进入大学校园,成为年轻一代的爱情圣经。
2008年新版《恋爱的犀牛》四年后重归舞台,北京蜂巢剧场,从101场开始……
时间:2008年9月26日-10月12日 19:30:00
地点:北京城市蜂巢剧场
票价:100、150、200、250元
⑷ 如何评价孟京辉,廖一梅的《恋爱的犀牛
分别于200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在北京大学看过两次。时隔八年。第二次看之前写了几句话,贴在这儿不知道算不算跑题~
1
2004年的秋天,偶然看了话剧《恋爱的犀牛》,被它结结实实地打动了。那火花四溅的表演,才华横溢的台词,显然超出了我在那个年纪的小心心的负荷能力,一种超载的眩晕,让我好一阵子回不过味来。
直接的后遗症是,每天黄昏的时候,我就会忍不住念叨着,“黄昏是我一天中视力最差的时候,一眼望去满街都是美女……”我把厚厚的剧本打印出来放在包里,没人的时候就会拿出来读上一段。
编剧廖一梅在剧本中展现出的惊人才华,让我叹为观止。她说:爱是自己的东西,没有什么人真正值得倾其所有去爱。但有了爱,可以帮助你战胜生命中的种种虚妄,以最长的触角伸向世界,伸向你自己不曾发现的内部,开启所有平时麻木的感官,超越积年累月的倦怠,剥掉一层层世俗的老茧,把自己最柔软的部分暴露在外。因为太柔软了,痛触必然会随之而来,但没有了与世界,与人最直接的感受,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呢?
犀牛的台词是华丽的,灿烂的。据说后来被称为“爱情圣经”,会被学校的男生大段大段地写进给女朋友的情书里。对此我毫不怀疑。对每个人而言,爱或不爱,这是一个问题;是否可以不计一切的去爱,这是第二个问题。台词中闪着光芒的段落里,透着浓浓的理想主义气质。理想主义是美好的,而且,只要不是拿来蛊惑人心,也不妨说永远是最迷人的。在坚硬的物质面前,如今的你、你、你,是否还可以不计一切、毫无算计地,像马路那样去爱一次,是否也还可以为了心中理想的爱情而决不迁就呢?
犀牛里的句子,是那种一个人一生中身体某种物质分泌最旺盛的时候才能写出来的东西。并不是说一个作者掌握了某种表达的技能,就可以在他一生中的任何时刻,信手拈来类似的段落,或者,即使可以,也是空洞而流于技巧的。在后来的一个访谈中,廖一梅也说她现在不再去写那样的话,也写不出那样的话了。而我正是在喜欢这样的话的年纪,遇到了这个演出,从此铭记在心,注定难免。
2
我因此去看了她在介绍犀牛时提到的波兰斯基的《水中刀》,这是一部还不错的黑白闷片,坚持看完了。但这仍然不足够让我理解,究竟怎样一个女人,竟然会爆发出这么大的能量,写出这么多熠熠生辉打动人心的台词。
这些台词表面上在讲述爱情,却又可以做不同的解读。它以爱情这个惹人喜欢的外壳,讲述绝望和痛苦,也讲痛苦中的坚持。很多艺术作品的魅力本身就在于没有确定的解读,犀牛也是如此。不过整体上来说,犀牛也不至于像孟的其它作品那样先锋,它丰富的含义处于可以准确地感动一批又一批观众的状态。从形式上看,它也结构完整,条理清晰,故事的推进除了开始有个倒叙之外,整体按部就班。可贵之处却在于,层出不穷的笑料让人忍俊不禁,这些笑料与某些让人感到疼痛的东西巧妙地糅合在一起,有的时候,你又想为之落泪。或许犀牛精彩的剧本,只有在孟京辉的手里,才得以如此炫目的展现。
几年后又看了孟京辉的《两只狗的生活意见》,十分钦佩两位演员的超强无敌的体力。回忆起来,最突出的印象是狗哥哥拿出一张纸来,深情地说“妈妈的信……”然后狗弟弟啪地一声跪到地上叫一声“妈妈”。这依然是一出十分精彩的话剧,编剧依然是他的妻子廖一梅。但相比而言,犀牛则给我更正统更现实的印象。以先锋着称的孟京辉,在犀牛中实际上有比较传统现实主义的一面。
3
令人称道的还有所有演员的演出,尤其是男一号的段奕宏(当时他似乎还叫段龙)。在话剧这种演出中,演员要一气呵成地记住那么多的台词,并毫无阻隔、浑然一体地表演出来,是比电视拍摄中困难得多的。段奕宏那副苦大仇深偏执绝望的表情,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记忆里。多年以后我在《士兵突击》中发现一个老A的时候,我惊讶的发现,这不正是那个叫马路的人吗?
演出开始前的一个小时,我提前到了剧场,那时候连保安都还没到,以至于我竟然无须检票地进入了剧场,偌大的剧场舞台上,一个人正反复踱步地说着“顺从命运竟是这么难吗?我看大多数人自然而然也就这么做了,只要人家干什么,你也干什么就行了。也有很多次我想要放弃了,但是它在我身体的某个地方留下了疼痛的感觉,一想到它会永远在那儿隐隐作痛,一想到以后我看待一切的目光都会因为那一点疼痛而变得了无生气,我就怕了,爱她,是我做过的最好的事情……”我意识到这个人可能是这出戏的演员在练习台词,而他看我进来也停了下来,开场的时候,我才知道他就是男主角。如今看来,段奕宏无疑是一个勤奋优秀的演员。除了话剧,他在电视、电影上也有出色的表演,但我觉得,他的最优秀的表现是在犀牛这个角色上,没人能超越。剧中插入的他演唱的歌曲《柠檬》,以及《明明的歌》、《氧气》、《给你的诗》,我至今非常喜欢。
4
演出结束后,导演和演员在台上一字坐开,接受观众们的提问。一个姑娘语气激动的说,这是她连续追看的第三场了,为什么今天的明明(郝蕾扮演)穿的不是之前的那双红色的鞋?孟京辉同志认真地回答说,感谢你仔细地观看,明明之所以没穿那双鞋,是因为昨天排练的时候不小心穿坏了,而我们来不及找到一双同样的红色的鞋。
终于轮到了我提问。我的小心儿紧张啊,尽量不结巴地问了个挺二的问题,导演,我第一次看你的话剧,觉得实在是太好看了,可是你作为导演,会觉得这个剧还有什么可以更精彩的地方吗?孟导咋回答的我不记得了。其实我当时根本不是心有疑问才来提问的。我只是忍不住想站起来表达一下我的兴奋之情:这样精彩的演出,如果被错过,将是多么大的遗憾。
结尾的时候,导演说,这是犀牛的第99场演出,在中国,99是个很有意义的数字,感谢大家的观赏,并期待明天的第100场演出。第二天,一整天我都心不在焉地工作,心里惦记着晚上的演出,不巧的是当晚刚好加班。下班后,我一口气跑到剧场门口,看到保安已经离开岗位,我从门口挤进去,观赏了这第100场的最后十分钟演出。那种心情就像小时候非常喜欢看的《西游记》。每次重播,我都认真地从头看到尾,在心里默默想着,万一这是这辈子最后一次机会看到它呢。这种担心伴随了我小时候的很多年,直到有了网络,可以永远地随时地看这些经典剧集,我才终于放下心来。
与电视不同的是,话剧是现场的演出。演员的气质不同、风格不同,同样的剧本出来的效果一定是不同的。看完演出后,我也在网上找到了郭涛版的视频对比,我发现话剧这种舞台艺术,一定要现场观看,视频的效果不及现场万分之一。我坚定地认为,段奕宏才是我心中唯一的马路。但奇怪的是,第一次看郭涛版的观众们说,郭涛才是他们心中唯一的马路。
5
八年过去,先锋已成经典。犀牛居然演到了惊人的1000场。想必当年孟京辉为99那个数字感叹的时候,远没料到现在这个数字吧。如今演员已经换了新人。巧合的是,在剧场售票窗口旁边,恋爱的犀牛大幅海报的对面是两个电影海报,两个电影的男女主角分别是段奕宏和郝蕾。他们从剧场舞台走向了大荧幕,走向了更大的市场。
⑸ 你如何看待《恋爱的犀牛》这部电影
或许,它教会你了如何去爱。而这才是它的魅力所在。你知道为什么叫犀牛么?因为犀牛的视力很差。而恋爱中的男女就像犀牛一样,在感情的这条路上盲目、冲撞、而又不顾一切。你知道什么叫爱情么月亮靠近了地球,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季风送来海洋的湿气使你皮肤润滑,蒙古形成的低气压让你心跳加快。或者只是你来自你心里的渴望,月经周期带来的骚动,他房间里刚换的灯泡,他刚吃过的橙子留在手指上的清香,他忘了刮的胡子刺痛了你的脸……这一切作用下神经末梢麻酥酥的感觉,就是所说的爱情。这是一个物质过剩的时代,这是一个情感过剩的时代,这是一个知识过剩的时代,这是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这是一个聪明理智的时代,这是一个脚踏实地的时代,而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我爱你,你爱他,而他不爱你,这真是世界上最无解的方程式,而这样的故事每一天都可能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上演。然而事情就在那时候发生了,在擦身而过的那一刻,在两个人的身上。马路发狂地爱着明明。这个有复印机味的女人,这个嚼柠檬味的口香糖的女人,这个真实尖锐的女人,这个任性妄为的女人,这个冷漠无情的女人,这个拥有天使的脸和婊子的心肠的女人。也正是这种过分偏执的爱让他过分夸大一个女人和另一个女人之间的差别,在他心中的明明就如他的那首诗中所写:“一切白的东西和你相比都成了黑墨水而自惭形秽;一切无知的鸟兽因为不能说出你的名字而绝望万分;一切路口的警察亮起绿灯让你顺利通行一切正常的指南针像我标示你存在的方位”她就是他温暖的手套,冰冷的啤酒带着阳光味道的衬衫,日复一日的梦想,是他内心深处那份无法克制的欲望。也正是这份欲望才让他那么渴望给她一个家,做她孩子的父亲,给她所有想要的东西,让她在天堂里的翅膀重新长出。
⑹ 恋爱的犀牛好看吗
台词中频频的粗口和露骨的成人玩笑着实令我诧异。
整部剧粗俗下流,毫无逻辑,讲了一个很多电影电视里面都讲过的老掉牙的爱情题材,还包装成名剧到处骗钱,还被一群所谓的文艺青年奉为神剧,除了一些低级恶俗搞笑段子引发了观众的一些笑声外,过程中并没有引起观众的反响。两个小时的时间只想让人睡觉看手机,要不是我老婆拉着我,我已经五次离场了。
当一个人慕名前往花了几百上千元看了一部垃圾至极的演出时,反而不会去说这部剧的坏话,说了会显得自己很没欣赏水平,毕竟这是一部“名声很大”的话剧。相反,为了说服自己这笔钱花得值得,会去脑补出没有的正面评价,好让自己心理舒坦,去符合大多数人对这部剧的“认同”,这样就不会被笑话了。
⑺ 恋爱的犀牛段奕宏版时长
恋爱的犀牛段奕宏版时长109:51。来自网络《恋爱的犀牛》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讲一个男人爱上一个女人,为了她作了一个人能所作的一切,剧中的主角马路是。
⑻ 求98版恋爱的犀牛下载!!!
这个网址就是,但得先用搜狗搜《恋爱的犀牛》找时长为1:58:37的那个资源再用迅雷下载http://61.dc.ftn.qq.com/ftn_handler//【hoopCHINA电影社出品】.rmvb
⑼ 段奕宏电视剧(段奕宏十大经典影视剧)
段奕宏,本名段龙,1973年生于新疆伊犁伊宁市,演员。
段奕宏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后进入中国国家话剧院工作。1999年,出演电视剧《刑警本色》。2003年,凭借电影《二弟》获得印度新德里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2006年,因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袁朗一角而声名大噪。2009年,主演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2011年,凭借电影《西风烈》获得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2015年,凭借电影《烈日灼心》获得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2017年,凭借《暴雪将至》获得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从高二开始,段奕宏连续三年报考中央戏剧学院。第一次未过一试;第二次在二试时失败;第三次以中央戏剧学院西北片考生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中戏表演系学习。1998年,段奕宏以全优成绩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大学四年,班里其他同学都出外拍戏,但他被认为外形条件不好,没有拍戏的机会。毕业后,在已没有留京名额的情况下,从校长到老师都为了留下这个优秀的人才奔走。最终,因为成绩优异,中央戏剧学院向文化部申请了一个特批的留京名额,段奕宏如愿进入了国家话剧院。
段奕宏凭借着自己的实力得到了众多导演的垂青。他努力地演戏,勤勤恳恳地工作,用自己的表演给作品加分。细看段奕宏的作品单,很难找到同类型的角色。无论角色,还是表达方式,不墨守成规都是他对自己的要求。观众惊异于他一人千面的演技:下一部片子和上一部片子里完全是两个人,甚至面相都不同。段奕宏精湛、细腻的演技经常得到圈内人士、观众的赞赏。
2003年,段奕宏在孟京辉重排的话剧《恋爱的犀牛》中饰演马路,这台话剧先是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出5场,之后在北京人艺小剧场连演33场,随后又开始巡演。2004年,段奕宏及王柠主演的大剧场版《恋爱的犀牛》在北京首都剧场演出10场,之后《恋爱的犀牛》在北师大北国剧场加演7场。该剧获得巨大成功。
1.《我的团长我的团》(2009)
《我的团长我的团》由康洪雷执导,段奕宏、张译、张国强、邢佳栋等主演。该剧改编自兰晓龙的同名小说,主要讲述了1942年期间中国各地军民联合抗击日本侵略者、承受战争苦难的故事。
这是一部刻画人性刻画国民性深刻准确的战争剧,而且在还原历史的基础上多重解读皆可。全剧拍摄如电影,表演似话剧,以远征军历史为背景,探讨鲁迅式的国民性以及哈姆莱特式的生存命题。
段奕宏在剧中饰演“炮灰团”团长龙文章。他明白有战争就有牺牲的道理,却又不能真正面对因自己的命令而失去的生命。在经历南天门战役后,他对战争及国民党的派系之争彻底失望,最终用自杀的方式试图唤起高官的觉醒。
这部戏是段奕宏自己认为演得最爽的一部,即使是拍摄过程中片场发生爆炸,段奕宏曾经一场戏说出了4000多个字的台词,震惊得康洪雷导演拍完就落了泪。“在拍摄的172天中,我最大的收获是找到个人心目中的团长。”段奕宏说。
揭露战争的丑陋和罪恶的作品,都是有良知的作品。一将功成万骨枯,兴亡俱是百姓苦。没有比战争更坏的东西了,没有比活着更好的事情了。希望没有战争,大家都好好活着。
2.《士兵突击》(2006)
《士兵突击》由康红雷执导、兰晓龙编剧,王宝强、陈思成、段奕宏、张译、邢佳栋、张国强、李晨等主演。该剧讲述了一个农村出身的普通士兵许三多的成长历程,不抛弃、不放弃,最终成为一名出色的侦察兵的故事。
《士兵突击》表现的不是一个人,而是许多个人的人生。许三多(王宝强)和成才(陈思成)、史今(张译)、袁朗(段奕宏)那些战友们在各自的生命里,在各种好的坏的抉择中不断成长。正因为这种生活流的群像式创造,才让我们读懂更多关于生命的意义。正如你我的人生旅途,总有人意外闯入,产生浓情厚义,又伤心告别。分分离离间,我们不能改变多少,但至少可以珍惜:“不抛弃,不放弃”,“好好活就是有意义,有意义就是好好活”。该剧昭告中国式好剧的诞生。
《士兵突击》捧红了剧中大部分的演员,包括段奕宏。
剧中段奕宏饰演特种兵A大队队长袁朗。段奕宏饰演的袁朗,喜欢他的人太多了。他神秘、深沉、冷静,甚至有时残酷。训练时的残酷其实是对战士的爱护,道理等同于严师出高徒。他不常笑,所以,笑起来很干净迷人。段奕宏成了这部剧里的偶像级人物。
看过本剧,有个疑问,许三多与成才、袁朗,究竟谁是好兵?袁朗在结尾处对成才说的话是高水平的,他说:“你要走的路会很长,比许三多的路会长很多,碰到的迷惘也要多很多。”这是简单主义更深入一个层面——聪明人的成功比笨人成功更艰难,因为聪明人太过复杂的心智都会变成他成功的羁绊,聪明人比笨人更难超越自身的引力。但聪明人如能战胜自身,总会产生更伟大的能量,最终一定会超越笨人,完成文明的进步。据此推断,许三多不可能成为袁朗。
3.《记忆的证明》(2002)
《记忆的证明》由杨阳执导,段奕宏等主演。该剧讲述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一批被抓往日本仓津岛进行军事基地建设的中国战俘和劳工不堪屈辱,奋起捍卫尊严的真实故事。
与以往反映抗日题材的作品不同,该剧的最大特点是在矛盾尖锐的特殊环境中,揭开战争的表层,对人性展开了全面的剖析,从心理层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成功地使该剧反映史实而高于史实。
段奕宏在剧中饰演被俘的国民党十九路军团长周尚文,中国劳工队队长,他自尊而又清高。周尚文始终面临着选择,是要有尊严地死,还是要耻辱地活着。为了营救全体劳工和战俘忍辱负重,周尚文多次为救劳工兄弟挺身而出。
段奕宏凭借出色的演技和对人物的深刻体验,鲜明而多层次地表现了周尚文为了营救全体劳工和战俘忍辱负重、舍生取义的感人形象。对于自己表演中所有激情的来源,段奕宏郑重地说:“为了不能忘却的记忆。”
对于周尚文这个内心矛盾的英雄角色,段奕宏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他说:“周尚文始终面临着选择,要有尊严地死,还是要耻辱地活着?周尚文需要在特定环境下找到一条适者生存的路与一种精神力量,这个寻找过程对他是痛苦和残忍的,更痛苦的是周尚文无法预知未来。他的决定直接关系到几百乃至几千人的性命。无人理解,孤立无助,他在痛苦地挣扎着。”段奕宏感慨万千地认为:“在拍摄中,周尚文就是我,我的精神也在遭受着折磨,同时我的灵魂也经过了一次洗礼,这也是我越来越热爱我的职业的原因所在。”
4.《刑警本色》(1999)
《刑警本色》由张建栋执导,王志文、李幼斌、段奕宏等主演。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初,以公安刑警和犯罪集团的斗争为主线,改革开放背景下公安队伍的发展变化。
剧中段奕宏饰演的是配角杀手罗阳,与王志文演对手戏,罗洋却是该剧最出彩的元素之一。
若干年后看到年轻时候的段奕宏和李晨,也算是一个惊喜。段奕宏和李晨的青涩时光。
5.《烈日灼心》(2015)
《烈日灼心》由曹保平编导,邓超、段奕宏、郭涛等主演。该剧讲述了三个身份各异的结拜兄弟共同抚养一个孤女,在巧合之下牵扯出一桩陈年大案的故事。
该片的主题建立在人性救赎层面,而这个主题也在类型之外,拔高了电影,让观众最终为电影中的人物而唏嘘。
剧中由段奕宏饰演的伊谷春与邓超饰演的辛小丰两人“相爱相杀”,在彼此情感升温的同时又互相提防暗战,充分利用他们的表演,来推动情绪与线索发展,使得整部电影一直处在极大的张力之中,令人喘不过气来。
值得一提的是,该片获得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片中三位男演员邓超、段奕宏、郭涛被同时授予最佳男演员奖。三位同时获得影帝,也是对他们演技实力的肯定。
6.《海上孟府》(2013)
《海上孟府》由段奕宏、陈冲、廖凡、曾江、章婷婷等主演。该剧以山东邹城孟氏后裔第62代孙孟文禄为原型,以孟氏家族的兴衰荣辱为视角,讲述了一九三零年代中国第一代民族工业者,在旧上海如何通过实业救国、自强不息的故事。
该剧扎实的故事、精致的影像、热血的表演、非凡的爱情、浓烈的家国情怀,呈现出那个年代波澜壮阔的传奇大时代。
段奕宏在剧中饰演孟氏后裔孟家三公子孟文禄,孟子后裔中迁往上海的一支,是上海早期民族工业的代表。他的外表看起来颇具书生气,内心同时具备中国传统思想和实业救国的西方理念,有对国家和家族的责任,对爱情的无奈与担当。
段奕宏穿上长衫演绎民国范,把个孟氏后代实业救国的理想主义演得非常精彩到位。
孟文禄(段奕宏)、罗老虎(万泓杰)、九公(曾江)、二姐(陈冲)、榔头(廖凡)演技爆棚。
7.《爱有来生》(2009)
影片《爱有来生》改编自小说《银杏,银杏》,影片围绕着一棵银杏树,讲述了一段“人鬼情未了”的故事。该剧由俞飞鸿导演,俞飞鸿在片中一人分饰两角,与段奕宏穿越时空、“人鬼”痴恋。
《爱有来生》中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唯美大气的场景画面、应时应景的配乐以及主演段奕宏、俞飞鸿丝丝入扣的演技都让看过该片的影迷大呼过瘾。
忘不了段奕宏那双好像盛满了星辉,一眨就会滴出眼泪的眼睛。
茶凉了,我再给你续上吧!俞飞鸿跟段奕宏,经典。即便你忘了我,我还一直在这等你。是不是美好的爱情都是只存在于电影里。
题外话,可以看得出,俞飞鸿骨子里也是个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
8.《二弟》(2003)
《二弟》由王小帅执导,段奕宏、舒砚等主演。影片讲述了偷渡客二弟的感情和生活故事。
作为90年代出现的大陆新一代导演的代表人物,王小帅的第六部作品"二弟",可看出三个本质不同的电影元素:一个主题,一个故事和一种导演风格。
在这个浙江沿海的小城,一大群人想非法移民到美国,但是没几个人成功。故事的主角就是这少数的例子之一,但他在加州的时候,和华人老板的女儿有一段关系,老板一气之下检举他偷渡,他就被驱逐出境。他成功到美国的经验使他成为小城里的明星,但却可怜地和他新生的儿子隔了一个太平洋,而女方家庭死也不肯放弃扶养权。
王小帅用他风格化的手法深化了他的主题与故事。他最后完成的是给予它们一种开放的可能性而超越了这个感伤家庭通俗剧,就像是一段社会纪录,达成一种浓郁深沉与悲天悯人的厚实电影风格。
整部电影挺压抑,段奕宏的早期电影算不得惊艳,依旧让人眼前一亮,将一个少言寡语内心执着的中年失意者演绎得非常真实,几个人带着孩子翻跟头的一场戏算是影片唯一的一抹亮色。
9.《白鹿原》(2012)
《白鹿原》是根据陈忠实的同名小说而改编的,由王全安执导,张丰毅、张雨绮、吴刚、段奕宏等主演。影片以“白家”和“鹿家”在白鹿原上的争斗为背景,主要表达北方农民生存状态中那种耐人寻味的原生态的东西。
剧中段奕宏饰演黑娃。这是一个经历大起大落的人物,充满个性又有很大的悲剧性。他一生当过长工,做过土匪,闹过革命,又投身军营,后又成为朱先生最后一名弟子。临近解放,率先发起起义之后,他却被自己最熟悉的白孝文处死。
张丰毅、段奕宏、吴刚,演技在线。
影片画面构图是很不错的,但是剧本太糟糕了,没轻没重的,扯着风花雪月的事讲个没完。
10.《暴雪将至》(2017)
《暴雪将至》由董越执导,段奕宏、江一燕等主演。影片讲述了1997年,人称“余神探”的工厂保卫科干事余国伟(段奕宏)为了进入编制内成为真警察,用尽一切办法追查连环杀人案的故事。
剧中段奕宏饰演南方小城大型国营工厂保卫科干事余国伟,同时又是刑警大队的编外协警。他热情、冲动、犟劲,迷恋罪案,梦想成为编制内的刑警,一心想侦破“连环女尸案”成为“神探”。不惜以心爱女人燕子(江一燕)做诱饵,燕子发现真相后自杀,濒临崩溃的余国伟因打死无辜的“嫌疑人”锒铛入狱。
余国伟,仿佛是为段奕宏量身打造的角色。第一次导演董越希望能跟他聊一个小时,结果他们一聊聊了四个小时。面对大时代下小人物的余国伟,段奕宏从自己身上找到了和他有关的多处共鸣。不同的是,他觉得自己更幸运一点,“余国伟没踩对点”。感觉段奕宏的这次表演也是最体现他“轴”的特征与魅力的一次,拿下东京影帝实至名归。
余国伟想在集体里留下自我,却被时代率先抛弃,他想从正义里偷份荣誉,自己却成了作恶兇徒,疯狂的追兇路上他毁掉三条人命,暴雨连阴,其实正义早已生效,暴雪将至,可惜他的人生已经失效。犯罪是壳,时代是肉,人心是核,一个癫狂小人物的1997,黑色又荒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