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影评 » 紫曰电影在线观看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紫曰电影在线观看

发布时间: 2023-01-11 11:58:54

1. 电影《紫日》 无删减版的地址

《紫日》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提取码:heey

该片以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为背景,讲述三个不同国籍的青年,在经历了重大的生死考验后,如何从敌对变成朋友的故事。


2. 《紫日》下载从什麽地方下最好1024分辨以上

你狗狗搜索搜搜看有没有紫日的电影,不过得用迅雷下载

3. 谁可以告诉我《紫日》下集的下载地址

http://lib.verycd.com/2003/10/21/0000000340.html

4. 紫曰电影观后感

今天晚上,我和妈妈两人在家看了一个名叫“科技博览”的节目. %D%A这个节目非常好,我特别爱看.这一期的科技博览节目的主题是“科教兴国”.节目开始时, 它开始令观众们回顾了建国以来的一些成功的科技新闻.1998年10月12日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试点工作全面展开,2000年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已完成,2000年8月14日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已正式成立,2001年2月17被列入我国“863”计划的曙光3000超级服务器已完成,2001年2月19日首届最高科技奖颁发,2002年4月1日在太空中遨游了七天的“神州三号”满载而归. %D%A看完这个节目后,我想:如今,中国的科学技术正在突飞猛进的发展着,“神州三号”的成功发射与归来;第三代虚拟人一号的诞生;现在,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神州四号”载人飞船的升空;这许许多多的科技成果,无其不能体现时代的进步有多么迅速.而有许多人,正是因为跟不上时代而被淘汰.我们作为祖国的接班人,必须有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和信息技能.这个时代正是应用高科技的时代,如果不会一点电脑,不懂一点科学知识,那就会被人看作“文盲”.更谈不上为科学发展尽一份力.所以现在,我们不仅要学好课本知识,更应该多看一些课外书,这样会提高我们对科学技术的了解.不要说科学太深奥,更不要说探索科学太累.爱因斯坦说过:研究科学就像钻木板,有人喜欢钻薄的,而他却喜欢钻厚的.我们要像爱因斯坦那样,把研究科学当作一门乐趣和爱好.那茫茫的星空等着我们去探索,那神秘的生命起源等着我们去研究,那渺小的微生物和新的元素等着我们去发现,那些植物的神秘面纱等着我们去揭开.我们不能辜负国家的重望.让我们从现在就开始努力,把祖国的天描绘的更蓝,把祖国的地装扮得更美!

5. 紫日电影观后感5篇

《紫日》讲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苏联红军偶然从日军屠杀中救下一名中国老百姓——杨玉福。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紫日电影 观后感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紫日电影观后感篇1

轰炸,追击,顽抗,屠杀,毁灭……在炮火硝烟中,在震耳欲聋的轰炸声中,电影《紫日》拉开帷幕,一九四五年八月,苏联百万红军出击中国东北,对盘踞在那里的日本关东军予以毁灭性打击,曾经骄横不可一世的日本关东军总算受到了它们应有的惩罚,然而,日本帝国主义的凶残本性不会因它们遭受失败而改变,它们转而把魔爪伸向手无寸铁的中国老百姓,大批中国老百姓倒在了日军的枪口之下!荧幕上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一面是苏军在战场上横冲直撞剿杀日军;一面是日军恶魔在屠杀大批中国老百姓。战争使人的生命脆弱如蝼蚁!

影片主人公之一——一位名叫杨玉福的青年农民,他在日军的屠场上侥幸活了下来,原因很简单,苏军坦克辗碎了日军的一切,他被苏军救了下来,在战乱中,他与一男一女两位苏联军官与部队失散,后来,他们又俘获了一位惊恐万状的日本小女孩,由于这个小女孩对他们的猜忌,男苏联军官不幸命丧在小女孩的仇恨和敌意中。这样,他们这支“流浪部队”只剩下了3人,一位中国农民杨玉福,一位苏联女军官娜佳,一位日本小女孩秋叶子,三人在辗转流浪中的爱恨情仇和身心苦痛分别代表了三个国家的普通民众对于那场战争的全部理解和真心感受。

这是一部深刻揭露日本军国主义丑恶面目的影视作品,影片以杨玉福、娜佳、秋叶子在东北原始森林中的流浪生活为明线,以关东军和日本军国主义的毁灭和败亡为暗线,深刻地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反人类本质,影片从日本帝国主义宣扬武士道精神入手,对日军煸动本国青年仇华心理、标谤侵华战争为正义战争、征用本国女学生充当慰安妇等丑恶行径进行了猛烈抨击,影片中多次出现一轮暗红的昏昏欲坠的落日意象,象征着日本帝国主义的惨淡和没落,影片选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两次战争来预示日本军事力量的消亡,一是苏联红军出击东北剿灭关东军,基本消灭了日本陆军的精锐;二是美日冲绳岛大战,重创了日本海军、空军力量。在冲绳岛海战中,日本神风特攻队员驾驶战斗机冲向美军战舰时绝望的惨叫,导弹击中日舰产生的巨大轰鸣,在暗蓝色海水的背景中坠落的日本太阳旗,象征着日本军国主义的最后惨败。影片很多镜头都深刻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和武士道精神反人类反道义的本质,诸如: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老百姓;杀害懵懂无知的日本 儿童 ;杀害阻止它们自杀的日本小女孩;杀害乞求活下去的本国士兵……

影片的色调以暗红色为主,配以凄惋悲壮的哀乐,寓意着在那个二战时期的国际大背景下,中日苏三国人民终于从战争的梦魇中走了出来,影片最后通过一群日本兵在落日的血红中相继放下武器的镜头和两位已成耄耋老人的主人公的沧桑回忆,深刻提示了影片召唤和平、反对战争的主旨。再也不要血腥和杀戮了,战争夺去了多少鲜活的生命!影片主人公杨玉福的一句“他们都死了!”,包含了对战争带来的苦痛几多辛酸和无奈。被日军杀害的日本小女孩留下的八音盒至今还流泻着祈求和平的旋律。那位已成沧桑老人的苏联女军官在莫斯科英雄纪念碑前虔诚地奉上花圈,在低徊的哀乐中喃喃自语,悼祭万千二战中死难的灵魂。中日苏三国人民是向往和平的,他们是战争的直接受害者,那些至今还在为日本帝国主义扬幡招魂的军国主义分子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影片中三位主人公在战争中结下的深厚感情代表了中日苏三国人民诚擎朴素的国际友情,人类的共同进步需要和平,需要团结和友谊,让战争和苦难随风而去吧!影片深刻启迪着我们要为创建一个和平安宁、和谐友善的国际环境而共同努力。

紫日电影观后感篇 2

战争场面残酷无比,血流成河,百姓流离失所,饥荒肆虐,温病横行,民不聊生,方圆百里不见一丝生机,画面里满满的都是枪林弹雨,火光朝天。

《紫日》却与其他战争片不一样,它的画面不仅仅在战争的场面上多加笔墨,更多的是以此反衬和平的光景。它拍的不仅仅是战争的残酷,更多是和平的唯美景色。以大兴安岭为背景,忽而出现郁郁葱葱的树林,忽而显现辽阔的草原,忽而闯入一片宁静如镜的湖面。此时的大兴安岭便是战争中,拥有和平的唯一一片净土。

《紫日》中有三名主人公杨玉福、秋叶子和娜佳。她们分别来自不一样的国家:中国、日本和前苏联。 故事 以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为背景,阐述了从敌对转化为好友的一个过程。太阳本来是人类共同的生命象征,然而一旦蒙上了战争的硝烟,就会改变颜色,蒙上淡淡的'紫色,预兆着灾难的降临。惟有驱除战争的阴霾,明媚的太阳才会重新带给世界光明、温暖与蓬勃的生命,日落时才会是一轮美丽的红日。

看完了这部影片,我对战争、和平与人性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为和平而战的勇士们的牺牲,无辜受虐的老百姓,平静的村庄被战火烧尽,硝烟的浓黑代替了炊烟的灰白,战争的炮火击碎了和平的明镜。如此一来,更令我感觉到:和平不是必然的。

紫日电影观后感篇3

在这部电影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娜佳女士最后向一块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墓碑上扔下的一朵白花,那朵白花让我想起了那个一身纯白的松叶子,那个看似柔弱可是却无比坚强的松叶子,这个日本女孩给我上了一课,什么叫爱国,什么叫坚持,什么叫真正的勇敢。

这个日本女孩在人高马大的俄国人的手枪下仍然坚定的将他们带进了日本人的军事封锁圈。想为自己的国家抓住他们几个,在这个女孩身上我看到了也许在当代我们这个年龄人身上也许并不会有的聪明。看到了在当初那个战乱的年代里许多个像松叶子一样的中国孩子就这样的死在的日本人的刀枪下。

在这个女孩的身上我看到了人性好的一面,在这个女孩的身上我看到了那个年代希望和平的心愿,可是最开始看到女孩坚强的一面时,我想也许她会一如继往的坚强下去,可是一个八音盒却让我看到了女孩柔情的一面,也许她并不是表面上看到的坚强,她也有女孩子的一面,有许多女孩一样的梦想,后来当日本天皇说战争结束的时候,坚强的松叶子在这个时候才放松了下来。就你娜佳女士说的:“这时候的我看到松叶子,就像看到了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

看,这就是战争,战争让人成长。这个如花一样柔弱的少女在战争来临的时候就必须挺直自己的腰杆,紧崩自己的精神,让自己随时处于战争状态,即使她还是一个孩子。

可是最后当看到漫天的花从松叶子的手中抛向天际的时候,我还是差点流下了盈满眼眶的泪水。因为当看到一脸震惊的松叶子跑向自己国家人民身边的时候,却在即将接近时如一朵白花在暴风雨后终于坚持不住自己的腰杆,倒在了地上,手中抛出的漫天的花束不在是为迎接战争结束而准备的,而是为自己的葬礼所准备的花束。这样一个如白花一样的女孩倒下了,不是倒在了战乱,而是倒在了战后。多么的可悲。坚强的松叶子留在了大兴安岭,如一朵白花回到了母亲的怀抱。而柔弱的松叶子却被杨带出了森林。

多年后当八音盒被人送到了大兴安岭的时候,就好像柔弱的松叶子也被送还了大兴安岭一样,松叶子完整了。不论是坚强的她,还是柔情的她,都被大兴安岭的树木包围着。

紫日电影观后感篇4

“看那太阳,紫色的。”

一群人缓缓地走向紫色的太阳。

看了《紫日》至今记忆由新的是1个中国农民,1个俄国女兵再加上1个日本女俘虏,在如画的大兴安岭中一路同行的身影,而身后就是那紫色的太阳。

时空不断地交错,这时才发现每个人都有难以言说的伤痛。中国人杨眼见着母亲被刺刀活活刺死,同胞被日军装在麻袋被火烧。俄国女兵娜佳总是回想到童年旋转的木马被带有“e”标号的德军飞机摧毁。而在日本女生秋叶子的回忆中有的是一段凄美的爱情终因残酷的战争而破碎。战争是残酷的,它破坏的仅仅是和平吗?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人类所有美好的情感:亲情、友情、爱情……它让人不再是人,而是充满野性的禽兽和满腔怨恨的皮囊。(故事的秋叶子的八音盒经过了半个世纪,从满脸皱纹的杨手中,到了头发花白的娜佳手中,最后安放在了大兴安岭,当然安放在那里的还有对死者怀念与惋惜。

秋叶子曾说:“这一切终于都过去了。”杨愤怒地吼:“死了这么多人,就这么过去了?”的确这一切并没有过去,还是有人没有承认那段历史,手上沾满鲜血的人被高高侍奉在庙社中,无辜的人们的冤魂在博物馆中哭泣。停止对战争的崇拜吧!低头认错并不是耻辱,而是对生命真正的尊重!

紫日电影观后感篇5

紫日是个很简单的故事,1945年日本即将战败之际,大兴安岭茫茫白桦林中,一个中国农民,一个俄国女兵,一个日本女孩,三个国家,三种语言,三个立场,却因为战争困在了同一片林子里,结成了同一目的的同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忧伤往事,为了各自的理由主动或者被动地抗争着,对立却又奇怪的统一。对于战争,这些人有这自己的迷惑。中国的小伙子不明白,那些日本人为什么要杀人,为什么要到中国的地方来杀人;那位日本女孩不明白,她和她的恋人为什么要杀人,为什么要被培训成杀人,杀人,结果什么人都要杀他们;那位俄国女兵不明白,为什么她的儿子,一个天真的男孩为什么被一架空袭的飞机夺去生命...

战争的残忍就在于杀戮不分国别、派别、性别,一条性命在整个战争面前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因此显得那么的残忍。当人类被逼到极限的时候,却是不同的反应。中国小伙子想杀了作为敌人的日本女孩,最终却没能下手;俄国女兵想杀了作为敌人的日本女孩,最终却没能下手;日本女孩在受 教育 的影响下想杀了另外两人,最终也没能下手。

然而这些人性的软弱都抵不过在听说日本投降之后的一小队散兵游勇。在三人欣慰终于可以离开莽莽的原始森林的时候,那群日本败兵却在集体自裁以告慰他们口中完蛋了的“日本帝国”。想死的,不想死的,士兵,平民,都去死吧,日本帝国都灭亡了,你们还存在做什么?希望阻止屠杀的日本女孩,最终死在了自己国家的军官手里。这不可思议的事情,在日本人手里发生了。紫日,是将要落下的夕阳,是落下的大日本帝国。影片的结尾很美好,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走到了一起,庆祝和平的到来,祝福和平永在。“这将是一个全世界人民和平共处的时代,这将是一切形式的暴力与恐怖都不存在的时代。”

而现实生活中,故事还在继续。战败的日本崛起了,战胜国的中国却被远远抛在了后面。现在人民的反日情绪高涨,而小日本似乎也没有悔改之心,殊不知,战争一旦到来,死伤的终究是平民。中国在二战中3500万人的死伤纪录,血淋淋的事实,令人心痛,令人心酸。紫日,暮色中的太阳,希望不要再掀起新一轮的腥风,那些被牺牲掉的,都是同类,都是活生生有血有肉在极端时会拼命求生的人!

紫日电影观后感相关 文章 :

★ 紫日观后感6篇600字

★ 紫日观后感5篇600字

★ 紫日观后感800字作文5篇

★ 电影紫日观后感

★ 电影《紫日》观后感

★ 抗战题材影片观后感3篇

★ 2020年写抗战影视观后感

★ 抗战电影观后心得体会

★ 抗日电影观后感

★ 2019年建国70周年观后感热爱祖国范文

6. 紫日适不适合青少年观看

适合。《紫日》这部电影发生在残酷的战争中,但给人留下的不只是惨不忍睹,而是凄美苍凉与人性关怀,有助于青少年铭记历史。《紫日》是冯小宁执导和编剧,抗日题材电影。

7. 跪求《紫日》,2001年冯小宁导演,富大龙/前田知惠/安娜·捷尼拉洛娃主演的电影免费百度网盘资源

《紫日》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提取码: pcbh

《紫日》是由冯小宁自编自导,富大龙、前田知惠、安娜·捷尼拉洛娃联合主演的战争剧情片,该片于2001年4月11日在中国上映。该片以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为背景,讲述三个不同国籍的青年,在经历了重大的生死考验后,如何从敌对变成朋友的故事。

8. 你们看完电影《紫日》是什么感觉

之前对导演以及他拍的电影都没有了解那天无意中看到了电影频道正在播放的紫日。

可能我词库有限,给我的震撼简直没法用言语形容,只有男主我认识,但是也叫不出他名字,另外两个女主我是一点也不认识,但是感慨万千。

三个不同国家的人,中国,俄罗斯,日本在战争的背景下,被命运安排在一起,在中国最美的大兴安岭,那是一个秋天,大兴安岭的树叶都变的红红的,黄黄的,最后到紫紫的,从盛夏拍到深秋,经历了日本从喧嚣到破败,再到最后的垂死挣扎。

导演把人性的善良和邪恶展现的淋漓尽致,结局我甚至同情那个可爱又可怜的日本少女,她原本可以不用死的,却又不得不死,人性的光辉和黑暗在这一刻显现的淋漓尽致。

三言两语无法表达我对这部电影的震撼,如果你们有兴趣,可以网络看看。绝对是一部良心好片。不仅是感官的震撼,更是心灵的震撼,无半点虚夸之意。



该片歌颂反法西斯盟军。

其背景是苏联按照条约,

出兵东北,打击关东军。

在苏联机械化大军面前,

装备落后的日寇关东军,

难以招架只能面临失败。

通过中国平民,苏联女兵,

日本小姑娘的独特眼光,

揭露了日本法西斯罪恶,

歌颂国际反法西斯盟军。

该抗战片具有国际视野,

艺术性,思想性堪称一流!

对于这部电影,我的感触很多。

首先,个人认为,冯小宁导演拍摄的战争片有他独特的视角和深度,这部《紫日》是他所拍摄的“红黄紫”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其中有好几个较之以往抗日影片新颖之处,个人就来聊一聊对它的看法感受吧!

第一,抗日战争场面宏大新颖

以往的抗日作品,无论是电影也好电视剧也好,题材大都千篇一律,无论是国军还是共军,总是在使用者比日军落后许多的武器装备,遭受鬼子武器优势的无情碾压,完全是凭借血肉之躯与敌人的钢铁相抗衡,往往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必须付出比对手伤亡多地多的代价才能艰难取胜。

而在这部电影里,却少见地没有展现我国军民抗日的场景,而是另辟蹊径,给我们展示了美苏盟国的强大武器实力碾压日本鬼子的场景。开头苏联红军的飞机坦克组成的钢铁洪流打得鬼子屁滚尿流,将近片尾美国海军步步紧逼直逼日本本土,都把鬼子打得无力招架,被迫组织肉弹和敢死飞行员去和敌人的坦克军舰同归于尽。而这种以血肉之躯抗衡钢铁的场景在其他的抗日片中屡见不鲜,可这部电影却风水轮流转,把以往影视剧中很强的日本鬼子,也展现出了他们武器落后,需要拿命上去填的画面,这种新颖的视角,看起来实在是畅快淋漓。

第二,对敌人的塑造不再脸谱化

以往的抗战片里,总是在表现日本鬼子如何的坏,如何的灭绝人性,可他们为什么这么坏,为什么这么毫无人性,却少有交代。可这部剧在同样反映日军暴行的同时,还把一些镜头切回日本本土,从这个国家的学生、妇女、儿童、老人等普通平民的视角,带我们一探究竟,主演杨玉福那声含着泪水的怒问“你们凭什么到我们这来杀人?”更是本片一大亮点。

剧中主演之一秋叶子,很早就和她的许多同学一样,深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毒害,在很小的年纪,就被灌输“日本的侵略战争是圣战,而与日本人作战的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加拿大人、俄国人等都是劣等民族,都该被毫不留情地全部杀死……”正是这些思想的毒害,才使得一个个年幼单纯的学生被洗脑成毫无人性的恶魔,在他国的土地上犯下了累累罪行。

影片中日本军官在大雨中对他们训话的场景可以看作介绍杀人机器如何产生的一个缩影,还有另一个缩影,就是主演杨玉福的母亲死于日军的“练胆训练”中的画面,一个戴着眼镜长相斯文的日本兵颤颤巍巍,端着刺刀在士官的命令下逼近这位老人时,他的内心是害怕的,此刻的他不是我们印象中的那种杀人不眨眼的日本鬼子,但在士官的殴打和逼迫之下,他还是大吼着一刀又一刀地把老人活活捅死。从他害怕杀人到把人活活捅死,这个过程就是恶魔养成的过程,这幅画面直观地带我们看到了凶残毫无人性的日本鬼子是怎样被产生出来的。而从那名士官的口中,我们更加可以看到,把活人刺杀作为对新兵的“练胆训练”是日本鬼子独有的训练“特色”,这也给我们揭示了为什么日本鬼子是天底下最凶残的军队的原因!

因此,当一群鬼子兵在杨玉福面前活活烧死一个实验幸存者时,他们手舞足蹈嬉笑取乐的场景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日本鬼子不能被称作人,而只是来自地狱的魔鬼。

而在片尾,一大群军人和平民或自愿或被迫地用各种方式来自杀的场景,甚至于杀红了眼的日本军官,对来劝阻自己自杀的同胞秋叶子也咬牙切齿地痛下杀手,也让我们看到的可恶可恨之人也有可悲可怜之处,较之以往的反映日军在我国烧杀抢掠的画面,这个镜头头一次让我们看到了日本人也是受害者。

他们在发动战争带给其他民族巨大痛苦之后,最终自食恶果,报应也落到了自己的头上。

第三,以微观展现宏观

不同于大多数战争片直接反映战场双方正面对决的画面,本片视角大部分放在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没有过多的描绘战争画面。而主角人物也不仅仅是有我方及盟友,同时还有曾经的敌人。之所以说还有曾经的敌人,是因为在三人的相处过程中,本作为反派的日本女生秋叶子逐步地被他们唤起了内心深处被压抑已久的人性,彻底放下了曾经的心魔,那时候的她已经不再是敌人,而是“人”了。

同时,影片还用倒叙的方式,适当地穿插了三人的过往,也从侧面为我们深刻揭示了战争的残酷,而三人都是被迫卷入战争的无辜受害者。

第四,对于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我深感痛心

日本兵活活刺死杨玉福母亲的画面,充分给我们展示了日军惨无人道的暴行,而对于日本军官狰狞的命令和杨玉福愤怒的吼叫,电影里特别用了两个特写镜头画面,给我们分别展示了野兽的疯狂凶残和受害者的不屈愤怒。可就是这两个特写镜头,竟然被观众当成喜剧电影一样,在影院中传来了阵阵笑声。我在上小学时,学校组织看这场电影时,我就亲身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后来在网上发现,这样的画面居然在好多影院中都出现过。“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若我们的民族下一代都是如此麻木不仁,对过往的一切都冷漠视之,那我们的民族,则会彻底失去所有希望。因此,对于下一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以上就是我对这部电影的个人感受,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紫日》出自于着名战争导演冯小宁,也许现在的很多年轻人不知道冯小宁的名字,但在整个上世纪90年代,他却是一个巅峰般的存在,甚至大有与张艺谋、陈凯歌等人齐名的趋势!

而成就他名声的,也是五部经典电影,《紫日》只是其中的一部,当然也是最后一部。而包括《紫日》在内的电影之所以能称得上经典,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题材上的大胆独特。

1、1990年拍摄电影《大气层消失》,臭氧空洞带来的现实危机,虚构了太阳黑子出现时个别人类能听得懂动物对话的大胆设定。

在那个追求经济发展而不顾一切的大时代背景下,却大胆的揭露这种发展针对环境的破坏。冯导演的胆量不仅仅让人震撼,电影的内容也更让观众触目惊心。

2、1991年拍摄电影《战争子午线》,以儿童作为主角和题材的抗日题材电影其实有很多,但能让观众留下眼泪的电影却并不多,而这就是其中的一部。

电影不仅仅反思了战争,片中不断出现的、大胆的穿越设定,也同样把观众的思绪带入到了电影中。孩童在战争中的无助、面对新时代变化的茫然,对比以往的战争片能让观众感到视觉上的振奋,而这部电影,却让所有人对战争产生了惶恐不安。

以至于这部电影也成为了内地拍摄的唯一一部可以在日本获奖的抗战电影。

3、从1996年开始,冯小宁推出了着名的三部曲系列,即《红河谷》、《黄河绝恋》、《紫日》。这三部电影当中的每一部电影都大获成功,而成功的秘诀也同样在于情节上的新颖。

《红河谷》,内地电影史上唯一一部讲述西藏抗击英军入侵的电影,也正是因为这部电影,众多的年轻人才知道近代史上竟然还有这一段血泪史。

《黄河绝恋》,对比以往严肃的战争片,这部电影却安排了一个女八路军与美军飞行员发生了恋情,题材看似不严肃,但在剧本细腻的描述下,一个对中国一无所知的美军飞行员,从被放牛儿童营救时开始算起,其一点一滴的了解了这个国家。从最早的企图快速逃离,到最后时刻以人质身份差点与日军同归于尽,这个外来的雇佣兵在这片土地上也得到了升华。

就冲这一点,这个剧本的改变就一点也不算失败。

而最后出场的《紫日》,则把整个冯小宁的系列电影一举推向了高潮!

百万苏军进东北消灭日军,这种题材在以往的抗日作品中从来没有出现过;中苏日三个因战乱而失散的劳工、士兵和女学生相聚在一起,在战争的环境下由仇人变朋友,却在不同的民族意识下又险些翻脸,但最终还是走向了反战的行列。这样的剧本设定比之前冯小宁所有作品的设定都要奇特和新颖,尽管这同样也是一部反思战争的电影,但这部电影的升华程度却远远的高于《战争子午线》。

那冯小宁这一系列的电影中就没有瑕疵吗?瑕疵当然是有的,那就是有关战争细节上的粗制滥造:

《大气层消失》的科学和虚构设定虽然大胆,但完全没有现实逻辑。

《战争子午线》一开头,一队日军追杀前往延安的八路军和学生,双方肉搏的时候,好几个人竟然一边打一边笑。

《红河谷》,女主人公雪儿竟然可以从内地逆流被冲到西藏,其哥哥的左轮枪在不换子弹的情况下可以无限循环的射击(也许是冯导演最后不好意思,最后叫停了手枪里的子弹)。

《黄河绝恋》,抗日神剧的代表性人物王新军一出场,整部电影里完全变成了打不死小神童,而且不知何故,电影的最后,他竟然死了两次。

《紫日》,为了展现苏军进攻日军的大场面,也为了突出日军神风敢死队的撞击效果,从飞机、坦克到航空母舰,基本是清一色的模型。当然,这事也不能怪冯导,因为经费就那么点。

但这五部制作细节较差的电影,却为什么能够成为经典?答案在前面其实已经说得清清楚楚: 题材的大胆令人称道,每部电影都能抓住观众的灵魂,这更成为了导演和编剧的神笔。 纵然大家也看出了这些电影当中的战争场面跟欧美大片相比,简直是天上和地下,但只要这部电影具备了灵魂,那表面上的瑕疵就已经不重要了。

而这也解释了冯大导演在最近十几年为何又开始变得一败涂地?因为他的最新电影不但表面烂得要命,连最宝贵的灵魂也丢了!

《举起手来》那也叫喜剧片?简直在侮辱观众的智商!

至于《甲午大海战》,笔者真的是不想再吐槽了,看过冯小宁1992年电视剧版《北洋水师》的观众都知道,整整20年的时间,冯导演真是一点进步也没有,整部电影完全就是当年老电视剧的缩水版,只是更换了新演员而已,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当年连续剧里的各种bug,在20年后的电影里竟然全部重新复制了一遍。

当一部电影失去灵魂的时候,那它距离烂片已经是越来越近了!

原来就是《黄河绝恋》的导演拍的,之前没有任何的了解,只是几个片段,让我很震撼,但不仅仅是些血腥的暴行,还有一种复杂的感觉,关于生命,关于民族,关于尊严,值得思考,一部好片!

我总记得中学 历史 课本里一个日本人双手拿着抢来的白羊的图片,日本人的丑陋一览无遗,让人怒自心生。那只小羊好可怜,就像是我们大片沦陷的国土。

日本人应从地球消失

电影《紫日》的确是好作品,很震撼,很喜欢的电影,推荐大家都可以看看感受一下了!

9. 有一个电影讲的在二战期间有一个中国男人一个日本女孩一个美国女人,里面的人语言不通,叫什么

紫日 那个不是美国女人,是苏联女军人。
影片《紫日》出品于2001年。故事发生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苏联红军偶然从日军屠杀中救下一名中国老百姓--杨玉福。在将杨玉福和伤员一起往后方转移的途中,军车误入日军军营,发生了一场激战。杨玉福和一位名叫娜佳的苏联女军医侥幸逃进了林区。中途他们遇见了在混战中与大队失散的日本少女秋叶子。他们让秋叶子带路,可是深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秋叶子却一心要将他们置于死地,带着他们走进了险境…… 娜佳痛恨秋叶子的行为,让杨玉福杀了她,忠厚老实的杨玉福虽然怀着杀母之仇却也不忍心杀害眼前这个年少无知的女孩,于是,为了能从茫茫林区活着走出去,三个人一起踏上了求生之路。在看不见战火硝烟的美丽林区里,三人一路上经历了山林大火、沼泽、猛兽等一系列磨难,患难之中渐渐产生了友情,秋叶子也被娜佳和杨玉福的善良所感染,对自己长期以来所接受的“教诲”产生了怀疑。虽然语言不通,三个年轻人却几乎忘记了战争的存在,互相露出了善意的笑容。 然而,就在他们即将获得新生的时候,秋叶子却被疯狂的法西斯所杀害。悲忿的杨玉福和娜佳愤怒地冲向残余的日本法西斯部分,为纯真的少女秋叶子报仇雪恨……
具体资料见网络http://ke..com/view/390090.htm?fr=ala0_1_1

10. 《紫日》好看吗

非常好看,也很感人,是我看过的最经典的电影之一。
讲的是一个中国农民,一个日本少女和一个苏联姑娘在逃亡的过程中相遇然后彼此成为旅伴,三人在漫长的旅途中相互了解相互帮助,竟产生了深厚的友谊,但最后只有那位苏联姑娘活到终老,该片即是她以回忆录的形式娓娓道来。
影片的画面感非常强,色彩浓烈,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震撼。几乎没有语言交流,因为该片的3个主角(也是片中唯一的人物)都语言不通,因此他们的眼神、动作成为主要的交流方式,演员都是不太有名的,但是演技十分到位,这也是本片的亮点之一。
其实这只是抗战时的一段小插曲,也许在当时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真实与否并不重要,但是那样的场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绝对有可能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