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影评 » 刺杀里根电影在线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刺杀里根电影在线

发布时间: 2022-10-02 01:16:43

A. 为何里根遇刺跟《出租车司机》这部电影有关

1980年秋天,朱迪暂时离开娱乐圈进入耶鲁大学读书,一心求学想过平静生活的她却因为辛克利事件再次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辛克利疯狂迷恋《出租车司机》里的朱迪,他看了十四遍影片,最后为了引起朱迪的注意,他效仿片中罗伯特的行为,在1981年3月30日,前去刺杀当时的美国总统罗纳德·威尔逊·里根(未遂),他试图以这种偏激的行为引起朱迪的注意,并在福斯特进入耶鲁大学之后跟踪她、寄信到她位于学校的信箱中,更曾打电话到朱迪耶鲁大学的宿舍,这引起福斯特不舒服的感觉,她将信交给学校,据说学校领导有报警,但并没有引起警方的注意。辛克利用极端的行为试图引起朱迪的注意,却没料到这件事让朱迪陷入舆论的漩涡,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朱迪深受打击,她沉默了,对这突如其来的一切,她感到分外迷茫。被怀疑,被诘问,被隔离,被疏远,FBI的询问调查,以及来自整个社会的偏见和苛责,风波连绵数月不息,令朱迪的心情痛苦不堪。她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她也曾自暴自弃过。1982年12月,她在Esquire Magazine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为什么是我?》作为她唯一的表白,此后,她选择了沉默。当时朱迪的母亲希望朱迪跟她一起去法国,但朱迪仍坚持在耶鲁大学完成学业。朱迪唯一一次提到这件事是在1997年的访问中,她说:‘“每个人生活中都会遇到不同的麻烦,所以我从来不喜欢用可怜的我这种称号来同情我自己,可是当时对我来说实在是一段很难熬的日子,我是过了很多很多很多年才摆脱了那个阴影。”’辛克利的父亲是美国石油大王,他聘请律师团为辛克利打官司,最后以“精神病”为由免予刑事处罚,他写给朱迪的“诀别信”成了判定他是精神病的主要原因。辛克利于1982年被送往华盛顿圣伊丽莎白医院接受治疗,在精神病院已经呆了20多年,据传2011年被释放回家。另外,一支庞克乐队 Jodie Foster's Army的取名即是以辛克利的行动为参考。

B. 当年那个当街刺杀里根的兇手,为何法院会判其无罪

因为兇手欣克利患有严重的精神病,并且还是一个性格孤僻,对女星有妄想症的精神病人。刺杀总统里根的兇手便是一个25岁的青年约翰·欣克利,而他刺杀总统的目的也是为了能够吸引女星朱迪·福斯特。欣克利是石油富商的儿子,从小便沉默寡言,不善言辞,成绩也是一般,在中学毕业之后,进入了地方的一所技术学校,没有完成大学课程。

在欣克利被捕之后,欣克利的父母便想要通过金钱将自己的儿子救出来,于是便聘请了几位有名的律师。而且在律师的授意下,欣克利的父亲发表了自己的儿子有精神病的申明,并且还表示自己的儿子只是在精神不稳定的情况下,才做出了这样的事情。后来虽然法院将精神病专家青睐,认为欣克利并没有精神病。但是当时欣克利的父亲却依然认为自己的儿子有精神病,于是这个案子一直拖了几年,最后在律师的避重就轻的情况下,法院判决欣克利有精神病,而且欣克利将在精神病院呆上一辈子,只能偶尔出来和自己的父母聊天。

C. 罗伯特德尼罗最经典的片子是哪一部为什么

感觉还是他早期1976年拍摄的,《出租车司机》(《Taxi Driver》1976)最经典。
这是美国影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影片之一,德尼罗饰演了一个历经周折的平民加英雄式的出租车司机,为了拯救一个雏妓(朱迪·福斯特)大开杀戒。他深入生活,表演得相当精彩。把特拉维斯·毕科演得入木三分。为此,德尼罗付出了超乎寻常的努力,同时也反映出他对艺术一贯的认真和执着。
影片大受欢迎,德尼罗在其中的朋克发式也引得当时的美国年轻人纷纷仿效,同时正是因为此片日后引出了着名的“刺杀里根”事件。
更为重要的则是德尼罗出演的这一司机形象被后人看作是70年代“迷惘的一代”的代表形象,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德尼罗也凭借此片获得了第四十九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男主角提名。该片更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了金棕榈大奖。

D. 光天化日刺杀里根总统,刺客为何被放了

1981年3月30日下午2点27分,上任仅69天的美国总统里根遭遇刺杀,里根在刺杀中幸存,打破自1840年以来的美国总统“特科抹人诅咒”,即每隔20年必有一位总统死于任内。

约翰·欣克利

虽然约翰·欣克利名义上被关在精神病院30多年,没有工作,但对他来说完全不用担心走出病院后的生活,因为他的家庭背景非常雄厚,父亲是美国史上第三大超级富豪家族范德比尔特家族(仅次于洛克菲勒家族、卡内基家族)旗下石油能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家族成员大多任职于该能源公司内,因此约翰·欣克利也是个标准的超级富二代,即便不工作,也一辈子衣食无忧。

E. 美国总统里根被刺杀的详细情况

1981年3月30日,才刚就任总统69天的里根 ,前往华盛顿特区的希尔顿饭店与美国劳工联合会-产业工会联合会(AFL-CIO)的代表们共进午餐并发表演说。当里根 和幕僚们走出饭店大门时,埋伏在饭店门口媒体人潮里的精神病患欣克利,以一把点22口径的左轮手枪朝里根 射击了6枪,中弹的除了里根 外还有白宫新闻秘书和保镳等3人,里根 迅速被送至附近的华盛顿大学医院进行紧急手术。

1发子弹击中了里根 的腋下,距离心脏只有1英吋,里根 也因此得以幸免。手术进行时里根 还向医生开玩笑道:“我希望你们都是共和党人。”(虽然医生并不是,但他仍回复道“我们今天都会支持共和党的。”)当第一夫人南希·里根 到达医院时,里根 则以重量级拳击冠军杰克·登普西(Jack Dempsey)被击倒时的名言向她开玩笑道:“亲爱的,我忘记躲子弹了。”

约翰·欣克利(John Warnock Hinckley, Jr.)(1955年5月29日-),生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因于1981年3月30日行刺当时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而广为人知。

欣克利出生在俄克拉荷马州的阿德莫尔(Ardmore),但在得克萨斯州长大。高中以后举家迁往科罗拉多州。父亲是科罗拉多州一家石油公司的总裁,生意颇大,腰缠万贯,富甲一方。幼年的欣克利羞涩内向,酷爱文体,喜欢篮球和橄榄球,迷恋披头士(Beatles)合唱团。在达拉斯一间高级中学就读时,性格变得自闭,落落寡合;在家中则深居简出,情绪低落,常常写诗、作曲、听摇滚音乐。1973年,在父亲的压力之下,他进入得克萨斯技术学院,攻读文学和音乐。由于他吊儿郎当,无心向学,一心想做摇滚歌星,他的德州技术学院学生的身份断断续续一直维持到1980年。1976年,他变卖家里送的小汽车,飞往洛杉矶,希望以作曲在好莱坞成名。但此希望显然落空了。在此期间,欣克利的家书谎言连篇,诉说自己如何不幸,百计向家中讨钱。他虚构了一个叫做林恩·柯林斯(Lynn Collins)的女明星,说自己正与她拍拖,又谎称自己和影视公司洽谈音乐合同,急需用钱;他父母听到欣然上当,寄钱满足他的要求。

F. 美国总统的诅咒谁知道

美国总统中诅咒20年死一个
1840年当选为美国总统的哈里逊,在一次受凉后一病不起,撒手归西。
1860年当选为美国总统的林肯,大家都知道,被刺杀了。
1880年当选为美国总统的加菲尔德,上任半年就被刺伤,两个月后离开人世。
1900年当选为美国总统的麦金莱,出席在布法罗举办的泛美博览会时被刺杀。
1920年当选为美国总统的哈丁,内部机密透露被砒霜毒死。
1940年当选为美国总统的罗斯福,稍稍好些,但最后也死于任上。
1960年当选为美国总统的肯尼迪,大家也都知道,被刺杀身亡。
1980年当选为美国总统的里根,上任不到3个月被刺伤。里根在白宫8年,常疑神疑鬼,暗中请巫师作过法。
2000年当选为美国总统的布什,继9。11事件后现在还在任上。他难道也要加入这一巧合的游戏当中吗??

正当全美国陷入层层的悲痛,年轻人正在缅怀这位美国历史上最出色的总统的时候。一些老一点的美国人开始高呼:“诅咒,那是印第安人的诅咒。”那么这个诅咒从何而来。

我们把历史再倒退20年,正值美国19世纪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那时的美国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西进运动”。大量的白人离开他们东北部原来的家乡,来到了西部这块他们蒙昧欲求的“处女地”。但是,白人的开发史同时也是那里印第安人的“血泪史”。那些土着人不得不离开他们生活很久的家园,被那些白人赶到了不毛之地。从很多西部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印第安人是如何和白人战斗的。而在当时,美国的一位将军——哈里逊就是屠杀印第安人的领袖。
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哈里逊杀掉了一个印第安部落的首领,残忍的他将这个首领的脑袋当作自己的酒杯。这对于印第安人来说,那可是奇耻大辱。这位首领的弟弟无法忍受哈里逊对印第安人的迫害,他发誓,他要向哈里逊报仇,但是印第安人的原始武器是无法抗衡白人的枪。他并没有向哈里逊报仇成功,而哈里逊因为这份功劳成为了美国的总统。1841年,哈里逊成为了美国的国家首脑,那位首领的弟弟看见自己无法报仇,带领了一批巫师下了一个诅咒。他说:“哈里逊不久将要死去,而从现在开始,每20年就有一位美国总统不能或者离开白宫。“听到这些,哈里逊只是付之一笑。但是,1个月后,哈里逊因为大雨淋湿得了感冒。也就是这个并不起眼的毛病,让哈里逊永远离开了人间。而哈里逊也成为了第一个没有活着离开白宫的美国总统。但是,当时的美国人认为这只是个偶然,到1864年,林肯被刺杀后,也只有很少人提起这个诅咒。
40年后,也就是1881,卡费尔德成为了美国总统,但是他在出席一场州议会的演讲的时候,被一个律师所杀。1901年上台的麦金莱在他的总统座位上面也只做了1年就神秘的死去,官方的说法是生病死去,但是民间的谣言是砒霜而死。但是他的死还是那样的神秘。而1921年上台的哈丁,也只是做了3年的总统就暴死,原因也是同样的神秘。
1944年,又一位美国历史上最出色的总统死去了,他就是弗兰克林-罗斯福。这位曾经颁布“罗斯福新政”缓解美国经济危机,同样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期的反法西斯“三巨头”之一的总统,在一个温泉疗养地脑溢血突发而死,虽然,因为二战他不想他的前任只做了2届美国总统。但是,他同样也是没有活着离开白宫的美国总统。虽然,他没有前面的几任美国总统的死那样的神秘。而在1961年,44岁就成为美国总统的肯尼迪在一次游行中被狙杀。而这个也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悬念最大的案子。有人说,他是被苏联人的间谍刺杀,种种说法非常的离奇。但是最终,得结局就是那个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印第安人的诅咒。因为太多的偶然让人浮想联翩。
但是,诅咒也有失灵的时候。1981年,70岁的里根成为了美国总统,他也经历了一次刺杀。如果说,刺杀肯尼迪是一场悲剧,那么刺杀里根就是一场闹剧。兇手的目的仅仅就是为了让他的偶像——朱迪-福斯特,一位好莱坞巨星知道自己。而其实,这位影星并不知道这个兇手。但是,那场刺杀就这样开始了,里根在这次刺杀中被兇手击中胸部,幸好他旁边的联邦特工奋力将总统推开,而里根的胸口中的那颗子弹只是一颗跳弹,离他的心脏只有20厘米远。所以,最后里根并没有死去。而兇手仅仅是因为“精神有问题”被无罪释放,可以说“幸运的总统、幸运的兇手。”

难道是里根打破了诅咒,还是诅咒和里根擦肩而过,我们不得而知

G. 高分悬赏,谁能告诉我这两部电影叫什么名字

第一部是《失踪疑云》,早年正大剧场播过的。
那女的不是警察,而是警长的老婆,还有一个牧师,对吗?
那男的是到美国洛基山上的一个小镇去滑雪的,他的真老婆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过。
可惜目前网上几乎找不到任何资料。
大致剧情如下:
一天妻子驾车外出后失踪。男主角向小镇警长报案并通过各种方法都没有找到。一天男主角自外回家突然发现家里有一个女人自称就是他的妻子。而且对于家里的一切了如指掌。男主角找来警长希望证明这个女人是个骗子,可惜一切证据都证明这个女子就是男主角的新婚妻子。反之这个女人称男主角有精神类疾病,经常神智不清和陷入幻想。
为了证明自己,男主角开始调查女骗子。终于找到一个证人,教堂的牧师。于是男主角邀请警长再次到他家,让牧师与女骗子当面对质。不料牧师临场改口,称男主角确实有精神病。警长终于对男主角失去耐心和信任,大怒而去。警长离开后,牧师和女骗子联手将男主角制服并关在储藏室,并最终说出真相:原来牧师和女骗子是一伙的,目的是冒充男主角的妻子从而继承一笔可观的财产。
男主角通过一番搏斗逃出,赶往警署揭穿真相。可是又被女骗子和牧师抢先一步。男主角与女骗子、牧师在警长面前激烈的争论,在警长的言语刺激下,男主角终于一时激动,露出了谋杀妻子谋取遗产的马脚。
原来事情的真相是:男主角是一个赌徒,有一大笔欠债。为了还债,泡上一名富家女并闪电结婚。为了继承遗产,他一面在妻子的车上做手脚,利用雪天路滑制造车祸,使妻子的车坠入深渊;另一面报警宣称妻子失踪,逃脱嫌疑。其实警长在接到报案前已经找到了尸体,通过调查也认定男主角的谋杀嫌疑,可是没有证据。为此警长借帮男主角找妻子的便利条件布置了一个陷阱,让自己的妻子扮演女骗子,退休的前任警长扮演牧师,与自己合演一出“三簧”,诓骗男主角自己承认谋杀妻子的罪行。

第二部是《战栗空间》。

片 名: Panic Room
译 名: 战栗空间 | 房不胜防 | 恐怖的房间
导 演: ( 大卫·芬奇/戴维·芬奇 David Fincher )
主 演: (朱迪·福斯特 Jodie Foster) (克里斯汀·斯图尔特 Kristen Stewart) (福雷斯特·惠特克 Forest Whitaker) (德怀特·尤肯姆 Dwight Yoakam) (杰瑞德·莱托 Jared Leto) (帕特里克·波查 Patrick Bauchau)
上 映: 2002年03月29日
剧情介绍:
梅格(朱迪·福斯特饰)是一位单亲妈妈,为了摆脱婚姻失败的阴影,她带着她唯一的女儿搬进纽约一处高级住宅区,在纽约的建筑物中几乎都有一间紧急避难室,梅格的新家也有一间机关重重的秘室,这是为了应付入室的强盗而设计的,房间内有充足的水、食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还配备有一整套闭路监控系统,俨然就是一个完善的紧急避难所。
就在梅格搬入的第一天夜里,就遭遇厄运,三名抢匪闯入她的家中,临危不乱的梅格带着女儿紧急躲进秘室里。但这三名歹徒的目标并不是梅格的财物,而是藏在密室暗格内的一笔现金,于是躲进密室里的母女二人顿时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为求自保,梅格运用机智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和歹徒展开“猫捉老鼠”的游戏,进退两难之下,一场生死关头的周旋就此展开......

H. 1981年三月三日,刺杀美国总统里根的兇手是谁

约翰·辛克利

约翰·辛克利其人
1981年3月30日,里根遭到一名企图“以刺成名”的刺客的刺杀,一颗子弹仅离里根心脏3英寸。这名有精神病史的26岁青年叫约翰·辛克利,他暗杀里根的惟一目的竟是为了引起女影星朱迪·福斯特的注意。 1982年,他被送往精神病院接受治疗。如今21年过去了,辛克利的医生认为48岁的辛克利已经完全康复,可以获得自由。辛克利的律师也向法庭提交了将其释放的申请。 辛克利1955年出生在达拉斯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1976年,只有13岁的朱迪·福斯特出演了《出租车司机》一片,获得了奥斯卡提名。她在片中扮演一名12岁雏妓,正是这部片子让辛克利迷上了福斯特。大明星罗伯特·德尼罗在片中饰演一名孤独自闭的越战退伍军人,企图谋杀总统候选人以引起其暗恋的女子的注意。而辛克利就自比是德尼罗。 1980年10月,即在辛克利准备行刺前5个月,辛克利父母对儿子的古怪举止感到特别焦虑,于是提出让家庭心理医生约翰·霍普对他进行治疗。当时,辛克利已经把《出租车司机》看了15遍。他还去了一次当时福斯特入读的耶鲁大学,频繁打电话以及写信骚扰她。
1979年10月他还因涉嫌骚扰当时的总统卡特被捕,而1980年11月份里根当选总统后,他就买了一把手枪准备暗杀里根。霍普医生给辛克利父母开了一个“狠方”,让他们把他赶出家庭,以促使他成长。或许,正是这一决定把辛克利推向崩溃的边缘。 离家出走后,辛克利在好几个州漫无目的地逛了几个月,还一度来到好莱坞希望通过写歌出名。1980年12月,辛克利的偶像、披头士灵魂人物约翰·列侬被一位歌迷暗杀,这给辛克利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阴影,让他更加趋向自毁的边缘。1981年3月30日,辛克利终于迈出了让他遗臭万年而不是留名青史的疯狂一步———刺杀里根。

I. 里根遇刺案的事件经过

1981年3月21日,新上任不久的罗纳德·里根与夫人南茜·里根出席了在哥伦比亚特区福特剧院举行的一次募捐活动。他说:“我抬头看向那个晚上亚伯拉罕·林肯被杀时所坐的那个包厢,忽然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我觉得虽然我们现在拥有特勤部门的保护,但要是谁真的有足够的决心,他仍然可以接近一位总统并且向他开枪。”
希尔顿酒店的演讲
3月29日,星期日,约翰·欣克利搭乘灰狗巴士到达哥伦比亚特区,并入住一家名叫中央公园的酒店(不是纽约的那家中央公园酒店)。第二天早上在麦当劳吃早餐时,他看到《华盛顿之星报》A4版刊登了总统的工作日程,这时他决定,自己行动的时候到了。由于清楚很可能会一去无回,约翰还给福斯特写了一封表明心意的信。信中说,他希望可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打动她,并且“如果可以赢得她的心并从此共度余生,他愿意马上就放弃刺杀里根的计划。”不过,这封在最终刺杀行动前约两个小时写出来的信并没有寄出。
30日中午,罗纳德·里根在希尔顿酒店与美国劳工联合会-产业工会联合会的代表们共进午餐并发表了讲话,这家酒店被认为是整个特区最安全的酒店,在1963年约翰·F·肯尼迪总统遇刺后建成,其中拥有专门为总统及随从准备的封闭式“总统通道”,里根也正是从这一通道进入了酒店。巧合的是,由于这天总统在公众场合短暂露面时距其专车仅有9米远,其贴身安保人员也没准备防弹衣。根据当天目击证人的证词,没有人发现欣克利在行动前有任何异常举动。
枪击
东部标准时间下午2点27分,罗纳德·里根通过“总统通道”离开酒店。T街西北角停放着正在等待的专车,而约翰·欣克利则混在门外的人群中等待机会。上车前由于随行安保特工的疏忽,总统在人群中直接经过了欣克利的身边。他意识到自己绝不可能得到比这更好的机会,因此立刻掏出其罗姆RG-14 .22 LR左轮手枪在1.7秒内连开6枪,但均未直接命中总统。他的第一枪打中了白宫新闻发言人詹姆斯·布拉迪的头部,第二枪则打中了转身试图保护总统的特区警官托马斯·德拉汉提的后颈。这时他有了枪杀总统的清晰视野,但他的第三枪却打中了街对面另一家酒店的玻璃。这时,安保特工中的负责人杰瑞·帕尔拼命将总统推入轿车,而第4枪则击中了奋不顾身扑在总统身上作挡箭牌的另一特工蒂莫西·麦卡锡的腹部。第5枪击中了轿车打开车门上的防弹玻璃,第6枪则先是击中了轿车的防弹装甲后反弹从总统腋下击中肺部,距心脏仅有约2.5厘米。如果帕尔稍有迟疑而没有将总统推入车中,总统很可能会被击中头部。
这时,站在欣克利身旁,来自俄亥俄州第二大城市克里夫兰的劳工代表阿尔弗雷德·安特努奇(Alfred Antenucci)第一个作出了反应。他看到了对方手中的枪后一拳打中了其头部并将其拖倒在地,在两秒钟时间内,特工丹尼斯·麦卡锡(Dennis McCarthy)挡在被他人打倒的枪手身上,试图避免枪手像行刺肯尼迪总统的兇手李·哈维·奥斯瓦尔德那样被当众击毙,他还不得不“攻击了两位市民”来迫使他们放开欣克利。特工罗伯特·旺科(Robert Wanko,曾被报导的报纸误以为是史蒂夫·旺科:Steve Wanko)从一个手提箱中取出了一支乌兹冲锋枪来为总统的迅速撤离提供掩护,并且防止潜在的其他攻击。
枪击发生后第二天,兇器被送往美国烟酒枪炮及爆炸物管理局进行检验来试图找出来源。16分钟后就得出结论,这支枪是在德克萨斯州达拉斯一家“洛奇的当铺”(Rocky's Pawn Shop)购买的,其配备的子弹在设计上击中目标后随时都可能爆炸来达到更大杀伤力,而击中布拉迪的子弹估计已在其头骨内炸开。1981年4月2日,得知其它子弹也随时可能会爆炸后,一名医生志愿穿上防弹背心取出了位于德拉汉提后颈中的子弹。
乔治·华盛顿大学医院
下午两点27分,一位特工在专用无线电频道中广播“有人开枪”后,代号“罗海德”(Rawhide)的罗纳德·里根被立即通过代号为“驿站马车”(“Stagecoach”)的总统专车送离现场。起初众人都不知道总统已经中枪,因此帕尔在广播中表示“罗海德没事……我们现在回宫”(“Rawhide is OK...we're going to Crown”,这个宫是白宫的代号),因为白宫中也有足够的医疗设施,并且也比未经特别保护的医院要安全。里根感到自己胸口非常疼痛,相信帕尔将他推入轿车时肋骨发生了骨折。但当特工开始检查总统身上是否有枪伤时,他咳出了鲜红色且带有泡沫的血。总统觉得他只是割伤了嘴唇而已,但帕尔认为这是肋骨骨折后刺入肺部导致内出血,因此立即下令车队赶往附近的乔治·华盛顿大学医院,这家医院特勤局会定期进行检查以备不时之需。
总统专车在离开枪击现场后不到4分钟就到达了医院,其他特工则将约翰·欣克利送往哥伦比亚特区监狱候审。第一夫人南茜·里根(代号“彩虹”:“Rainbow”)也离开白宫赶往医院。
虽然帕尔事先要求医院送出担架等候,可当车队到达时医院却并没准备好,急救室的入口也没有担架可以使用。里根下车后坚持要自己走进去,并且也的确在没有任何人帮助的情况下走进了医院,但是他马上开始感到呼吸困难,膝盖发软,并且一下子单膝跪在了地上,于是帕尔和其他人扶着他进入了急救室。总统医生丹尼尔·鲁格(Daniel Ruge)也一起到达了医院,他认为总统可能心脏病突发,并坚持由医院的创口治疗组而不是他自己来像给其他病人那样为总统进行手术治疗。当医院的工作人员询问里根的幕僚迈克尔·凯斯·迪弗“病人姓名、住址”时他回答:“宾夕法瓦亚大道1600号”(“1600 Pennsylvania”,这是白宫的地址),工作人员才意识到正在急救室中进行抢救的是美国总统。
由约瑟夫·吉尔丹诺(Joseph Giordano)领队的手术队伍剪开了“近千美元”(thousand dollar)的定制西装来对病人进行检查,这让里根非常生气。包括随时带着核提箱的军官在内的几位军官试图阻止联邦调查局探员没收总统的西装、钱包和其它物品,但没能成功,因为这些都是证据。并且附有核武器发射密码的那张黄金代码卡也在钱包里,而联邦调查局直到两天后才将其交还。急救室内,医疗队成员发现总统的收缩血压仅为60(正常为140),这意味着他已经进入休克,而大部分年过70岁的病人在这样的情况下都没能存活。不过总统的身体状况出人意料的好,“体型就像是个30岁的肌肉男”,而且击中他的子弹也是较小的.22口径,而非较大的.38口径。他们给他进行了静脉输液、吸氧、注射破伤风疫苗和胸腔插管多项治疗并发现了总统肺部的枪伤,这让帕尔非常意外,因为他当时还以为总统内出血是因为自己将其推入车内导致肋骨骨折刺破了肺部。
另外两位伤者詹姆斯·布拉迪和蒂莫西·麦卡锡也在距总统不远处接受手术。第一夫人到达急救室时,里根借用拳击手杰克·邓普西被吉恩·坦尼击败后对妻子所说过的话对太太说:“亲爱的,我忘记要闪了。”虽然身上还插着管子,但他又借用喜剧演员W·C·菲尔德斯的台词对一位护士说:“到头来,我还是宁愿自己身在费城。”
在所有人的快速反应下——如帕尔决定立即前往医院而不是回到白宫——里根虽然伤势严重,但仍然转危为安。不到30分钟后,他的血压就恢复了正常并离开了急救室转入普通病房。
医院的胸腔外科主任本杰明·L·亚伦(Benjamin L. Aaron)因为总统的内出血没有得到缓解而决定实施持续了105分钟的胸腔手术。最终在急救室通过手术取出子弹期间,里根的失血量超过一个成年人血量的一半。并且参加手术的医院工作人员也不知道这颗子弹随时都可能会爆炸。在手术室内,里根取下他的氧气罩开玩笑说:“我希望你们都是共和党人(里根是共和党人)。”在场的医生和护士都笑了起来,身为民主党人的吉尔丹诺回答道:“今天,总统先生,我们都是共和党人。”里根手术后期出现了发烧症状,医疗人员立即采用了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
脱离危险后的里根并没有好好休息,而是“一整夜都在讲笑话逗护士开心”,不然就是烦他的医生。由于手术过程比较顺利,医生们都估计里根可以在两个星期内离开医院,并在一个月内回到椭圆形办公室继续工作。
“一切由我负责”
枪击发生前几天,副总统乔治·H·W·布什接受了一项由其在紧急状况下负责危机管理的任务,但这一指定遭到国务卿亚历山大·海格反对。不过当白宫得知总统被枪击时,布什正身处德克萨斯州上空的空军二号上,由于这架副总统的专机上并没有配备加密通讯系统,所以他与白宫间的通话就被媒体截获了。白宫幕僚弗雷德·F·菲尔汀立即着手准备将总统权力根据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二十五条修正案进行移交的程序事宜。白宫办公厅主任詹姆斯·贝克和总统顾问艾德温·米斯则立即动身前往医院。
包括国务卿海格、国防部长卡斯帕·韦恩伯格在内的内阁成员以及国家安全顾问理乍得·V·艾伦一起在白宫战情室对多个重要问题进行了商讨。其中包括核提箱的下落,一批数量比平常相比明显存在异常的苏联潜艇正接近大西洋海岸,苏联军队有可能再次入侵波兰的动向以及总统继任等问题。虽然一般战情室内是不允许有任何录音设备的,但在艾伦告知在场的各位后还是进行了录音,其中的内容也已经公开。
取得了核提箱和黄金代码卡的复本后,他们将之放在战情室中,里根的核提箱仍然和保管他的军官一起呆在医院,而布什也拥有一张卡和一个核提箱。一群人讨论了是否需要提高军队的警戒级别,并且最重要的是要在不改变全国戒备状态的情况下做到这一点。虽然之后的情报显示苏联潜艇的数量其实是正常的,而且得知里根正在进行手术,但海格却宣布,“根据宪法,在副总统抵达以前,权力的核心现在就在这里,就在这把椅子上。”但实际上根据法律规定的总统继任顺序,国务卿并非继任第一人选,而是排在副总统和众议院议长之后的第三人选,只是根据美国法典第3卷第十九章,美国参议院临时议长和众议院议长在成为代理总统前都必须先从自己原本的职位上辞职。战情室内的其他人知道海格的说法并不符合宪法,不过当时为避免发生冲突他们都没有向其指出。
白宫中正在举行新闻发布会。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主播莱思莉·斯塔尔询问白宫副新闻发言人拉瑞·斯派克斯现在谁在主持政府运作,而他居然说:“我暂时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听到这个回复后,海格马上草草写下了一个字条让人传给拉瑞,命令他立即退下讲台。过了一小会儿,海格亲自走进新闻简报室,并给出了如下极具争议的声明:
先生们,根据宪法,我们应该按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卿的顺序来进行。并且如果总统决定将权力移交给副总统,他就会这么做。不过现在在白宫,一切由我负责。当然,我会与还在路上的副总统保持密切联系,如果有什么事情要处理,我也会和他一起协商。
据报导,当时战情室内的其他人听到他说到“一切由我负责”的时候禁不住大笑起来。这一声明反映了政治上的现实,但却没有法律上的基础。他后来补充道:
我并不是在说总统权力移交的问题,我指的是行政分支,人家问的问题是谁现在正在主持其运作,而不是“要是总统死了谁来继任”。
虽然海格在新闻简报室中表示“绝对没有必要在这样一个时候采取任何的警戒措施”,但就在他讲话时国防部长就提高了军队的警戒级别,于是海格返回战情室后向其表示了反对,因为这让他看上去成了一个骗子。而韦恩伯格和其他人则指责海格滥用权限以及“一切由我负责”的声明。而海格则建议反对他的人去“读一读宪法”并表示自己的讲话并没有涉及继任,他也知道其中的顺序。
据理乍得·V·艾伦的回忆,“除了简报带来的纷扰外,战情室内的危机管理小组合作得都很好。国会的领袖人物都及时收到了通知,世界各地的政府也得到了通报而放心。里根的手术于下午6点20分结束,并且他也在7点半恢复清醒。因此也不需要启动第二十五条修正案第三款中的程序来让布什代理总统职务。副总统布什于下午7点到达白宫后也没有启用第二十五条修正案第四款的程序(这一款允许包括副总统在内的内阁成员以投票方式表决总统是否还能够继续任职),并且在晚上8点20分向全国发表了电视讲话:
我可以向全国人民以及所有关注的其他任何一个国家保证,美国政府现在运作完全正常。我们拥有完善和充足的通讯系统全天进行通报。

J. 谁能给我关于电影《美国往事》的详细的资料和剧情

中文名称:美国往事
英文名称: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别名:四海兄弟,义薄云天
发行时间:1984年02月17日
电影导演:瑟吉欧·莱昂 Sergio Leone
电影演员:珍妮弗·康纳利 Jennifer Connelly
罗伯特·德尼罗 Robert De Niro
詹姆斯·伍兹 James Woods
乔·派西 Joe Pesci
丹尼·艾洛 Danny Aiello
威廉·弗西斯 William Forsythe
伊丽莎白·麦戈文 Elizabeth McGovern
塔斯黛·韦尔德 Tuesday Weld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导 演: 瑟吉欧·莱昂 Sergio Leone
主 演: 珍妮弗·康纳利 Jennifer Connelly
罗伯特·德尼罗 Robert De Niro
詹姆斯·伍兹 James Woods
乔·派西 Joe Pesci
丹尼·艾洛 Danny Aiello
威廉·弗西斯 William Forsythe
伊丽莎白·麦戈文 Elizabeth McGovern
塔斯黛·韦尔德 Tuesday Weld
上 映: 1984年02月17日 ( 美国 )
地 区: 美国 意大利 ( 拍摄地 )
对 白: 英语 法语 意大利语
评 分: 8.2/10( 15737票 )
颜 色: 彩色
声 音: Mono
时 长: 139 分钟
类 型: 犯罪 剧情
分 级: 瑞典:15 西班牙:18 英国:18 西德:16 芬兰:K-18 西德:18 意大利:VM14 澳大利亚:R

剧情简介:
以拍摄意大利西部片成名的意大利籍导演塞吉欧里昂,带领观众横跨四十余年,以纽约的犹太社区为背景,叙述四个从小一起长大的童年玩伴之间纠葛的恩怨情仇。
金奖影帝罗伯特·德尼罗(Robert De Niro)饰演面条,是四位主要人物中的主角,本片以艾隆索与其伙伴的犯罪生涯为主轴,是一部描写友谊与对立、忠诚和背叛等人性冲突的黑帮史诗电影,时代背景跨越经济大恐慌、禁酒令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等美国史上的重要大事。
演技派演员詹姆斯 伍兹(James Woods)也在片中出饰一角;本片当年曾入围金球奖最佳导演,而曾为多部脍炙人口的电影配乐,堪称意大利国宝级大师的颜尼欧莫利克奈(Ennio Morricone)也以本片获得金球奖的最佳原着音乐提名,颜尼欧以忧伤怀旧的配乐,将观众带回多年前纽约的犹太人区,重温昔日风情。

http://lib.verycd.com/2005/03/12/0000041973.html

中文名:罗伯特德尼罗
英文名:Robert de Niro
出生日期:1943年8月17日
出生地:美国纽约

罗伯特1943年8月17日出生于美国纽约,父母均是着名的艺术家。因此早在10岁的时候,他已经有机会参演舞台剧《绿野仙踪》,不过是演那只害羞的狮子。在通过Stella Adler Conservatory和American Workshop的学习后,罗伯特·德尼罗在美国导演Brian De Palma的影片中得到了一个角色,从此开始了他的水银灯之旅。1973年,他因在影片《战鼓轻敲》中饰演了一个头脑不灵光的棒球手开始得到了美国观众的关注。同年,着名大导演马丁西科塞斯的《残酷大街》一片,德尼罗在其中扮演一个纽约意大利街区中混食的小流氓,为了出人头地而不择手段地打劫杀人,片中的他脸色苍白,不修边幅,干坏事时一副自得其乐的表情。由于演得细腻传神,好莱坞对这位新星是一片赞扬之声,他也由此片获得两项演员大奖。1974年,德尼罗出演科波拉的名作《教父》第二集,扮演年轻时代的教父,再次出色发挥了他的天才演技,结果此片使他获得了第四十七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男配角奖,甚至有媒体当时感叹“《教父II》最幸运的就是以德尼罗代替了马龙白兰度”。

1976年,罗伯特德尼罗主演了美国影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影片之一《出租汽车司机》。德尼罗饰演的一位刚退伍的美国大兵为了拯救一个雏妓(朱迪·福斯特)大开杀戒。影片大受欢迎,德尼罗在其中的朋克发式也引得当时的美国年轻人纷纷仿效,同时正是因为此片日后引出了着名的“刺杀里根”事件。但更为重要的则是德尼罗出演的这一司机形象被后人看作是70年代“迷惘的一代”的代表形象,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德尼罗也凭借此片最终问鼎了第四十九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男主角。

罗伯特是当今美国影坛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演员之一,被公认为美国演员中演技派的代表人物

作品

# Chaos (2006)
# The Good Shepherd (2006)
# Bridge and Tunnel (2006)
# 出租 Rent (2005)
# 捉迷藏 Hide and Seek (2005)
# 圣路易斯雷的大桥 The Bridge of San Luis Rey (2004)
# 拜见岳父大人2/拜见福克斯/非常女婿2 Meet the Fockers (2004)
# 舞台丽人/美丽舞台/台上女主角 Stage Beauty (2004)
# 鲨鱼故事/沙胆大话王/鲨鱼黑帮 Shark Tale (2004)
# 华氏911 Fahrenheit 9/11 (2004)
# 天赐/天赐灵婴/婴魂不散/复制儿魂 Godsend (2004)
# 老大靠边闪2 Analyze That (2002)
# 夜海追兇/疑云重重/海滨城市 City by the Sea (2002)
# 一个男孩 About a Boy (2002)
# 做秀时刻 Showtime (2002)
# Jackie Brown: How It Went Down (2002)
# Hello, He Lied & Other Truths From the Hollywood Trenches (2002)
# 9/11 (2002)
# 大买卖 The Score (2001)
# 15分钟 15 Minutes (2001)
# Prison Song (2001)
# 怒海潜将 Men of Honor (2000)
# 非常女婿 Meet the Parents (2000)
# 飞鼠洛基冒险记 The Adventures of Rocky & Bullwinkle (2000)
# 画家波拉克 Pollock (2000)
# Holiday Heart (2000)
# 完美无暇 Flawless (1999)
# 老大靠边闪 Analyze This (1999)
# Entropy (1999)
# The Book That Wrote Itself (1999)
# 浪人/冷血悍将 Ronin (1998)
# 远大前程 Great Expectations (1998)
# Witness to the Mob (1998)
# Lenny Bruce: Swear to Tell the Truth (1998)
# Junket Whore (1998)
# 纪念碑大街 Snitch (1998)
# 作大英雄 Wag the Dog (1997)
# 危险关系 Jackie Brown (1997)
# 警察帝国/地头龙/警察乐园 Cop Land (1997)
# 沉睡者 Sleepers (1996)
# 非常背叛/异常快乐爱妻事件 Faithful (1996)
# 狂迷 Fan, The (1996)
# 马文的房间/亲亲环姊妹/一切从心开始 Marvin's Room (1996)
# 盗火线/烈火悍将/热力/穷追不舍/狂热 Heat (1995)
# 赌城风云 Casino (1995)
# 101夜 Cent et une nuits de Simon Cinéma, Les (1995)
# 黑豹 Panther (1995)
# 科学怪人之再生情狂 Frankenstein (1994)
# 布朗克斯的故事 Bronx Tale, A (1993)
# 疯狗马子 Mad Dog and Glory (1993)
# 纽约夜月情 Night We Never Met, The (1993)
# 不如重新开始 This Boy's Life (1993)
# 教父三部曲:1901-1980 Godfather Trilogy: 1901-1980, The (1992)
# 幕后情人 Mistress (1992)
# 四海本色 Night and the City (1992)
# 雷霆之心 Thunderheart (1992)
# 烈火雄心/浴火赤子情/回火 Backdraft (1991)
# 恐怖角 Cape Fear (1991)
# 黑暗之心 Hearts of Darkness: A Filmmaker's Apocalypse (1991)
# 无语问苍天 Awakenings (1990)
# 好家伙 Goodfellas (1990)
# 史丹利与爱莉丝 Stanley & Iris (1990)
# 水手刀 Jacknife (1989)
# 我们不是天使 We're No Angels (1989)
# 午夜狂奔 Midnight Run (1988)
# 天使心 Angel Heart (1987)
# 越南家书 Dear America: Letters Home from Vietnam (1987)
# 义胆雄心 Untouchables, The (1987)
# 教会/传道 Mission, The (1986)
# 巴西 Brazil (1985)
# 坠入情网/信是有缘/堕入爱河 Falling in Love (1984)
# 美国往事/四海兄弟/义薄云天 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1984)
# 喜剧之王 King of Comedy, The (1983)
# 打不开的锁/真正的忏悔 True Confessions (1981)
# 愤怒的公牛/蛮牛/狂牛 Raging Bull (1980)
# 猎鹿人/越战猎鹿人 Deer Hunter, The (1978)
# 纽约,纽约 New York, New York (1977)
# 一九零零 1900 (1976)
# 最后大亨 Last Tycoon, The (1976)
# 出租车汽车司机/计程车司机/的士司机 Taxi Driver (1976)
# 教父续集 Godfather: Part II, The (1974)
# 战鼓轻悄 Bang the Drum Slowly (1973)
# 穷街陋巷 Mean Streets (1973)
# Born to Win (1971)
# Gang That Couldn't Shoot Straight, The (1971)
# 血腥妈妈 Bloody Mama (1970)
# Hi, Mom! (1970)
# Sam's Song (1969)
# Wedding Party, The (1969)
# 帅气逃兵 Greetings (1968)

很多人都说《美国往事》( 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是一部出色的黑帮电影,可是我个人却觉得这部由意大利着名导演塞尔乔·莱昂内于1984年执导的影片,以其丰富的内涵表达、鲜明的人物刻画和近乎完美的结构,超越了黑帮类型片的范畴。影片在3小时45分钟的时间里,通过主人公诺德斯(罗伯特·德·尼罗饰演)对往事的回忆,讲述了几个年轻人的友谊、爱情和他们的生活,史诗般地展现了作为个体的小人物们在时代变迁中的挣扎和浮沉。影片那宏大的气势,舒缓的节奏,感人的情节,在我心中激荡回响,“于我心有戚戚焉”。
影片开头部分的故事围绕着诺德斯和他的好友迈克斯以及诺德斯暗恋的少女黛布拉展开,用诗意的镜头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纽约犹太人聚居区中孩子们的生活。他们出身贫寒,终日靠小偷小摸和给黑帮办些小差事来赚零花钱,日子虽然清苦却也充满了友谊和快乐,充满对未来的憧憬。年少的诺德斯心中更是怀着对黛布拉纯洁美好的爱恋,一如我们每个人青春最开始的那段日子。但是人生不会永远这样单纯欢乐,生活最终露出了狰狞冷酷的本来面目。当9岁的小兄弟多米尼加国被对头开枪击中倒在纽约阴湿的后街,当诺德斯愤怒的匕首刺入对头的身体并刺伤赶来的骑警,那些美丽的日子就毫无预兆地突然宣告结束了。坐在囚车里被带往监狱的诺德斯,和他的那几个等在监狱门口的好伙伴们,都明白他们再也没有回头路可走了,而未来还有无数的艰难在等待着他们。监狱的大门缓缓关上,隔绝了诺德斯与他的兄弟,也隔绝了他的青春。漫漫人生,茫茫尘世,年少轻狂时,谁没有做过令自己追悔莫及的事情?而又有谁能回头呢?正如影片中监狱上方出现的那段碑文 (后来这段话也成为诺德斯三个好朋友的墓志铭)所言:“Your youngest and strongest will fall by the sword”。这里所谓的sword,我想指的就是时间和社会这两把无情的剑吧,斩断最单纯的梦想,刺伤充满希望的心灵。
后来的故事则讲述了当初的少年成为冷酷无情的黑帮后的故事,在大萧条时期,禁酒令的颁布让迈克斯他们找到了生财之道--贩卖私酒,再加上抢劫和黑帮火拼,犹太区的穷小子们渐渐成了城市里的风云人物,诺德斯出狱后也加入了他们的团伙,他们再也不缺钱了,可日子却并不比以前受穷时更快乐些。此时黑帮事业春风得意的诺德斯,失望地发现,黛布拉无法接受作为黑帮分子的他。黛布拉告诉诺德斯,她的梦想是成为好莱坞的女明星,虽然她爱诺德斯,可她不愿意嫁给一个罪犯, “You have locked me up, but you lost the key”。之后不甘心失去爱人的诺德斯在汽车里粗暴地强奸了黛布拉,但当他走出汽车,却又无比的失落,他终于“得到”了最爱的女人,也失去了她,失去了与美好往昔的唯一联系,现在的他,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了。镜头里的诺德斯面无表情,身后是纽约冰冷的海湾,几个少年在海滩上跑过,四周寂静无声。
心灰意冷的诺德斯拒绝了迈克斯要他投身政界的建议,为了阻止迈克斯因抢劫联邦储备银行而送命,他提前通知了警察,但三个兄弟并没有如他所愿被警察逮捕,而是因为拒捕在大雨滂沱中被打死在银行门口。心存愧疚的诺德斯决心离开纽约这个伤心地,离开这个埋葬了他的青春、爱情和友谊的城市。一走就是三十五年。
当年华老去,皱纹爬上曾经年轻的脸,白发苍苍的诺德斯又回到了纽约,他发现了一个更大的阴谋:原来迈克斯还活着,当年出卖兄弟,卷走钱财的其实是迈克斯,现在他已经成了政界的贝莱部长。更让他惊讶的是,已经成为大明星的黛布拉竟是迈克斯的情人!迈克斯对诺德斯心存愧疚,希望诺德斯亲手杀了他,可是此时的诺德斯早已心如死水,不愿再提往事。他默默地走出了迈克斯家的大门。迈克斯自杀。曾经的那段时光,那段美国往事也就此尘封......

《美国往事》是塞尔乔·莱昂内的代表作之一。与大多数的黑帮片不同,本片并没有充斥大量打斗枪战的惊险场面,整部电影的画面明亮而又阴冷,节奏舒缓,采用了不少长镜头来表现人物安静缓慢的动作,尤其在回忆往事的镜头中,特意配上淡黄的底色,犹如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加之以忧伤安静的口琴声作为配乐,使人仿佛在翻阅一本旧相册,拂去灰尘,揭开一段往事,重温曾经的旧时光,随着那群少年同悲同喜,并从这些异国少年身上,看到曾经同样年少轻狂的自己的影子,令人唏嘘不已。
导演通过影片讲述了三个人截然不同的人生:诺德斯看重义薄云天的兄弟友谊,看重美好的爱情,可结果他什么都没有得到,除了背叛和抛弃;迈克斯野心勃勃,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出卖了兄弟,结果三十多年来一直无法摆脱负罪感,最后落得自杀的下场;而黛布拉一心想出名,想得到主流社会道德观的认可,但一生得不到真正的爱情,除了美好的回忆,一切荡然无存。影片的基调始终是悲观的,但导演并没有因此表现得很绝望,影片很多地方都表现出了人性的闪光点:无论是少年们的快乐生活,还是诺德斯和迈克斯多年不变的友谊,以及少年诺德斯和黛布拉的美好感情。
当然,影片本身所蕴涵的,绝不仅限于此。不同的人在看这部电影时,产生的感受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影片最大的韵味,正在于让人欲说还休,正如影片的结尾(也是我最喜欢的镜头):
中国烟馆里烟雾缭绕,仿佛时间停滞,不知世事。年轻的诺德斯抽了口鸦片烟,慢慢地转过身来,面对着天花板,露出一个似乎意味深长又似乎不知所云的微笑,笑世事如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