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俄罗斯电影主要特点是什么 急需哦 要长点点的 作业啊
简述俄罗斯类型电影的探索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经济政策进行了全面的调整。然而,在没有做好预测的情况下,盖达尔和丘拜斯等人的“休克疗法”及私有化,不仅没有创造出市场经济,恰恰相反,私有化打消了提高效率的任何希望。人们期待的潘朵拉盒盖打开了,然而释放出来的却是恶性的通货膨胀。从1991年到1998年,俄罗斯的国内生产总值累计下降了49.4%,可以说是丧失了半壁江山。而1998年8月再度爆发的金融危机则使俄经济几乎跌到崩溃的边缘。
在全国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中,俄罗斯生产滑坡,物价飞涨,国民生活水平下降,整个社会混乱无序,这给经济市场化的实践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到目前为止,真正自然的、正常的市场经济在俄罗斯依然只是一个诱人的“期待”。而在这种期待中,俄罗斯的电影业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从创作生产到发行放映几乎全线崩溃。不过,热爱艺术的俄罗斯人并没有放弃他们的电影,在基础设施落后、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在好莱坞高科技和纯娱乐性紧紧吸引着人们眼球的压力中,俄罗斯电影的探索之路一直在缓慢地铺延着
1、“类好莱坞”电影:舶来品,找不到落脚点
俄罗斯取消对进口影片的限额规定后,大量质量参差不齐的外国影片,尤其是美国影片蜂拥而至。凭借着低廉的价格和令人眼花缭乱的“文化快餐”,美国电影及时有效地占领了俄罗斯的电影市场。在巨大的商业利益面前,俄本土电影的创作者们带着不同的目的,纷纷对好莱坞电影进行借鉴或仿造。这其中,许多影片粗制滥造,少有艺术价值。但也有一部分影片凝聚着创作者的思想和个性,既能吸引观众,也不失艺术水准。
爱情是电影永恒的表现主题。俄罗斯电影创作者在“移植”好莱坞爱情片的模式时,虽然不同程度地保留了能吸引观众眼球点击率的纯娱乐性场面描述,但有些影片仍不失艺术品位,印带着俄罗斯人特有的高雅。《雨痕》(维·纳哈勃采夫-姆拉德希依导演1991)是一个现代版的希腊神话。影片让年轻的女音乐工作者和归国的中年音乐家在未解的谜团中相识、相爱,直到谜团解开。影片继承了希腊神话的传统,流露出一种人受不可知命运摆布的痛苦。1998年,老导演彼·托多罗夫斯基的《爱情三重唱》放弃了对时代的思考,把表现的触角伸向了当时时髦的三角恋爱上。作者虽然调用了俄罗斯式的悬念、讽刺、幽默、抒情等各种手法,但思想内容和艺术水平却远远不及作者以前的《战地浪漫曲》,以致“不知为什么,观众对影片没有反应”。[1]影片《12月的音乐》(德霍维奇内依导演1996)同样出于商业考虑,描写了一个出国侨居的男子回国后同一对母女陷入三角感情的纠缠之中的故事。影片最后的悲剧结局似乎从一个侧面透露出了俄罗斯人当前的阴郁情绪,但陈俗的爱情模式却把本来就心情不好的观众给赶走了。
黑社会势力是好莱坞电影常用的表现素材。在俄罗斯,影片审查制度解构后,一大批表现俄社会动荡的黑社会片开始兴起。1992年,导演甫·普洛特金拍摄的影片《为了活下来》,讲述了一个退伍军人在担任登山营主任期间同黑社会势力斗争的故事。影片既借鉴了好莱坞影片惊险紧张的打斗场面,也继承了俄罗斯电影细致地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优良传统。虽然情节简单,但影片表达手法多样化,既有纪实主义创作原则的运用,也有儿童电影的特征,发行情况比较好。1997年,阿列克赛·巴利班诺夫的《兄弟》同样以复员军人同黑社会的斗争为背景。影片主人公达尼拉为了救哥哥同黑社会势力展开生死之战,最后达尼拉干掉了黑社会分子,拿了他们的钱,分给他认为需要的人,然后便坐车离开了彼得堡。影片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但达尼拉由一个朴实无华的小伙子变为冷酷的杀手却引起了很多人的争议。
帮匪题材同表现黑社会势力的影片紧紧结合在一起,但在俄罗斯,这一类效仿好莱坞模式的电影更多地把批判的触角伸向了现实社会。1991年,瓦·契柯夫的《俄罗斯轮盘赌》把美国电影《邦尼和克莱德》的情节模式借鉴过来,真实准确地表现了俄现实社会动荡、混乱的情状。影片中许多格斗、枪战的场面惊心动魄,极近好莱坞商业电影的风格。难怪有些俄罗斯影评人称它为“当代俄罗斯的邦尼和克莱德”。1998年,瓦·托多罗夫斯基的《聋人之国》通过两个女孩的前途命运再次触及到了俄罗斯当时的社会现实。影片故事情节简单,但情节设置上运用了现代电影的诸多元素:爱情、友谊、金钱等等。叙事方式上,黑社会、毒品、脱衣舞等调料的加入,则进一步增强了影片的可看性。尽管影片存在一定程度逃避现实的嫌疑,但却典型地代表了俄罗斯“第二浪潮”电影创作者的风格和趋向。2000年,新成立不久的“炼金术电影公司”推出豪华电影《黑幕》。该片在普通的侦探、帮匪情节中加入了陨石坠落、日蚀等宇宙的天灾的自然现象,以适应美国大片培养起来的新的消费群体,不过影片在艺术上没有突破。
1998年,阿斯特拉罕导演了影片《死亡合同》,该片可以划归到恐怖片的范畴中去。创作者想以一个移植人体器官的秘密场所的杀人行径来制造恐怖气氛,但影片因为过于暴露的商业目的和迎合倾向没有得到观众的认可。1999年,瓦西里·皮楚拉导演的最新影片《缀满钻石的天空》比较受欢迎,但整体上处理的略显粗陋平庸。2000年,亚历山大·泽利多维奇对昆延·塔伦蒂诺的效仿之作《莫斯科》做得比较好,但同真正的美国商业片相比,差距还是比较明显。
总体看来,俄罗斯的“类好莱坞”电影在样式上“面面俱到”,而且有一部分在揭示社会问题方面也有一定的深度,但在吸引观众方面,却不尽人意。除了还没有掌握样式电影的特点和规律之外,或许根本问题在于,好莱坞模式化的电影在俄罗斯的传统中根本找不到落脚点。所以,好莱坞模式要确立自己在俄罗斯的牢固地位,还需要真正的时间。
2、喜剧片:本土品,让人笑不起来
据调查,目前在俄罗斯影院放映的影片中,最受欢迎的是喜剧片,这或许契合了俄罗斯人生性善良和狂放的特点,也或许是因为沉重的现实生活使人们对喜剧样式有所钟爱。但是,现今的俄罗斯喜剧电影中却少有纯粹的喜剧片,导演们每当涉足喜剧时,总会流露出一种阴暗的底色或是含泪的笑。
1991年,艾利达尔·梁赞诺夫自编自导的《天堂》以隐喻的手法表现了一群被时代遗忘的艺术家和不幸的老人们的艰难生活。影片最后,在外星人的帮助下,这群人乘坐一辆奇特的火车飞上了天。影片获得1992年最佳故事片“尼卡”奖。但导演失去了他一贯的幽默感,影片中丑陋荒诞的环境和精神似不正常的人让观众产生厌恶感。1996年,梁赞诺夫的《你好,傻瓜》登上了当年排行榜的首位,但是影片中加入的大量笑料却给人一种没有生活根基的感觉。看来,有才华的梁赞诺夫面对凋敝的生活,也全然没有了笑的欲望。
1995年,亚历山大·罗果日金的《民族狩猎的特别之处》很是吸引观众,电影票房以及录相带发行的收入都达到了与西方大片不相上下的水平。影片把俄罗斯的传统爱好:喝酒与狩猎融为一体,通过狩猎过程中的各种奇遇制造出大量笑料。然而,洋溢着轻松欢笑声的《特别之处》同样不是纯粹的喜剧,影片透着尖锐的讽刺意味对民族生活中的“酒文化”进行戏谑。1998年,罗果日金的《民族垂钓的特别之处》则把意犹未尽的伊沃尔金将军一干人带上了更加热闹的垂钓之旅。影片大胆杜撰了一些离奇的情节,让伏特加酒的味道蔓延到了军事演习中的军舰上和非法侵入邻国水域的潜艇中,搞笑目的十分明显,影片向纯喜剧的方向进了一大步。
1994年,俄罗斯第二浪潮的中坚人物谢尔盖·里夫涅夫推出影片《镰刀与锤子》。该片讲述了通过改变性别将一个普通人变成时代需要的典型人的荒诞故事。影片是对斯大林时期文化与政治的滑稽调侃,充满了尖刻与机智,但却极端阴郁。1993年,富有幽默感和喜剧才华的尤里·马明用《通向巴黎的窗口》表现了俄罗斯人在出国大潮中的心态。作者以谨慎的态度探索了一种能够表现俄罗斯人对国外生活复杂心态的艺术结构:通过在墙上开个窗户,让梦想去巴黎的人开开眼界,再回到现实中的俄罗斯来。该片获得当年“震荡”电影节导演奖。不过,牵强附会的情境和并不可笑的打闹却使影片质量大大受损。1995年至1996年奥塔尔·约谢利阿尼推出系列片《匪徒列传》。其中《匪徒列传,第七章》是一部结构很好、充满愤怒和嘲讽的电影。影片叙述自中世纪以来到苏维埃政权时代直到今日这个枪械泛滥、黑帮横行的污浊社会中人类的愚蠢和暴力。影片中有不少令人发笑的东西,但这种笑是板着面孔咬牙切齿的笑。
此外,一些本来很好的喜剧或情节剧由于过分沉溺于闹剧手法而遭到损害。比如巴德尔·隆金叙述一个矿工小镇里好人与坏人“斗争”的《婚礼》(2000),弗拉基米尔·缅绍夫描写1983年莫斯科的《众神的妒忌》(2000)以及弗拉基米尔·福金讲述一座房子里住过几代人的《富人之家》等等。
在当前的俄罗斯,喜剧电影的创作还没有真正步入到纯喜剧样式的轨道上来,许多影片无论是揭露过去苏联时期的风习或是讥讽当前的社会现实,创作者不是要我们发笑,而是使我们感到一种刺痛。而且当前俄国人对荒诞美学的热衷太过痴迷,以致使本土的喜剧越来越趋向概念化。可能是现实太沉重了,电影工作者高兴不起来,广大的人民也同样不能纯粹地“喜剧”一回。目前,俄罗斯喜剧样式的电影还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远远没有形成规模。
3、“新俄罗斯人”电影:新生儿,长大还需时间
“新俄罗斯人”电影是在俄罗斯新贵现象产生之后应运而生的。所谓“新贵”,就是那些在苏联解体后利用种种渠道迅速发家、过上优裕奢华生活的商人,他们多居住在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大城市。“新俄罗斯人”影片以他们为主要表现对象,通过他们生活的场景及其经历折射出当今俄罗斯社会的现实状况。
1995年,阿勃德拉什托夫和明达泽导演的《一个乘客的剧本》,比较类似于“新贵电影”。该片虚构了两个社会形象:法官和被审判者。年轻人在苏解体前被牵连入狱,苏解体后,他出狱并跻身于新贵之列,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火车上看到了曾经审判过他的法官(现在成为列车员)。于是他便开始了有计划的报复行动 然而最后,死去的却是年轻人。影片主要表现了一种报复心理。虽然该片在柏林电影节上获银熊奖,但在国内却反映平平,可能是作者的虚构太过于一厢情愿,人们根本不愿意相信。
1996年,阿斯特拉罕的《一切都会好的》给人们编织了一个似乎更不大可能的童话:一个发了财的俄罗斯新贵回到故乡要建设一座娱乐中心;他的儿子获诺贝尔奖并回国,还爱上了一个将要结婚的姑娘;而其他的几对年老、年轻的恋人也最终走到了一起。影片是应时之作,因为过分地迎合“新贵”老板的心思,过分地美化他们的形象,而使影片的艺术质量大打折扣。虽然影片比较好看,但却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
1998年,影片《莫斯科》没有迎合“新贵”心理,而是毫不留情地把批判的锋芒对准了他们。在影片中,“可爱的”新贵们无聊空虚的形象被淋漓尽致地展露出来。2002年,影片《有一次在俄罗斯》可以划归到“新贵”影片中去。该片意在描写俄罗斯经济寡头别列佐夫斯基。
美国神话找到了西部片这一类型来表现自己200年的历史,银幕上出现了诚实的行政长官与狂暴的匪徒斗法。而俄罗斯的电影创作者们在探索中也试图打造自己的类型品牌——俄罗斯新贵电影。美国的西部神话通过善与恶的冲突,迸发出了民族文明和社会规范的火花,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在思想上都成为美国电影的标识。而俄罗斯新贵影片却全然没有找到适合自己走的路。他们在打造本土品牌的时候,不自觉地走了两个极端:要么把“新贵”们美化得一塌糊涂;要么把他们丑化得面目全非。这些影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当今俄罗斯社会的现实情状,但却由于缺乏客观的描写、冷静的思索以及足够的耐心,整体质量不高,“生长”还需呵护。
4、等待“后苏联”类型电影神话
在俄罗斯,除了30年代的喜剧电影以及60年代盖达尔的影片之外,基本上没有类型电影的传统。因此,“以那种魅力四射的坏蛋为主人公的类型电影及恐怖电影在我们的电影中没有根基。近年来有人企图尝试这些类型,但多以失败告终。”[2]俄罗斯老导演彼·托多罗夫斯基似乎不太赞成民族电影走类型化的路子。然而年轻一代的导演们却有不同的看法。Н·列别捷夫(1991年推出处女作《蛇泉》)说,“在今天的情势下,类型电影的制作应该从零开始”。[3]对此,教师А·米塔似乎也持同样的观点。他说,“最近几年俄罗斯观众变化很大。十年前只有专家才能看到的影片现在每天都在电视上放映。 从接受信息的水平看,我们的观众已接近欧洲观众。 年轻人喜欢美国电影,他们偏爱不具俄罗斯特色的枪战片、恐怖片。兴趣爱好的改变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进程。”因此,“俄罗斯电影必须先达到世界电影的质量和水平,掌握严格区分电影的类型原则,然后才能考虑其特殊道路。”[4]
目前,俄罗斯电影“国家定货”的时代已经消亡,“苏联电影”以及它的“贡献”也已成为历史的陈迹,新的局面是一份四分五裂的遗产和复杂无序的生存环境。在这种“痛并快乐着”的态状中,俄罗斯电影能否走上类型电影的发展道路,能否重新演绎前苏联电影的神话,我们不做预测,只有等待。
B. 俄罗斯科幻片电影的特点 美国科幻片电影的特点
俄罗斯的多以与黑帮交涉为主。美国的多以“独行侠”的主角人物为主,一般是写未来、动作、谍战等为主的科幻片,这都是从我看的总结的,仅供参考。
C. 苏联沙俄、内战、建设、二战及二战结束时期的电影特点
沙皇俄国的电影生产从20世纪初开始。1908年,.德朗科夫拍摄了俄国第一部故事片《伏尔加河下游的自由人》(又名《斯捷潘?拉辛》)。1908~1916年,俄国共拍摄了1376部长短故事片,其中有根据古典文学作品改编的影片,也有表现俄国历史的影片,但更多的是比较粗糙的娱乐片。当时电影生产掌握在私营企业手中,影片生产技术条件也很差,这些都限制了电影作品艺术水平的提高
十月革命后,彼得格勒、莫斯科,后来还有乌克兰,都很快成立了电影委员会。1919年 8月27日,颁布了列宁签署的法令,决定将照相、电影生产及发行移交人民教育委员会领导.拍摄了大量的新闻片和纪录片,这些影片反映了国内生活中的重要事件。1918~1920年间,还拍摄了一些古典文学改编的影片,如《谢尔盖神父》(1918,原着.托尔斯泰,导演普洛塔占诺夫)、《偷东西的喜鹊》(1920,原着..赫尔岑,导演.萨宁)等。高尔基的《母亲》也在此期间第一次被搬上银幕(1920,导演.拉朱姆内依)。根据形势的需要,十月革命后拍摄了一批表现国内迫切政治问题的故事片,它们被称为“宣传鼓动片”。1921年,国立第一电影学校全体师生在加尔金领导下拍摄了《镰刀与斧头》,这是苏联第一部大型革命题材故事片。影片表现十月革命期间贫富农之间的斗争1923年,格鲁吉亚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另一部着名的革命题材故事片《红小鬼》(导演..比列斯基阿尼)。影片表现了布琼尼第一骑兵军和马赫诺匪帮的斗争。 这一期间,苏联电影工作者的艺术探索比较活跃导演..库里肖夫'" class=link>..库里肖夫领导国立电影实验工作室,除了在蒙太奇手法上进行实验外,还创立了“电影模特儿”理论这种理论把演员比做操作中的机器,把导演比做设计工程师.
D. 美国,日本,俄罗斯的电影各有什么特点
美国由于有个好莱坞,所以动作片和科幻片目前没有其他国家能够比拟——谁叫人家舍得花钱啊……
俄罗斯现在好像也热衷与拍动作片和科幻片,前一段时间的《无畏上将高尔察克》还有最近的一部科幻片拍得都不错,只是看管英语科幻片突然换俄语的看起来有点不大习惯。
日本片嘛……可能恐怖片还可以,其他片子都不咋滴,尤其是动作片跟科幻片,动作片制作上仅仅只是比韩国的好——韩国的动作片是我看过的最恶心加郁闷的……科幻片嘛——不知咋滴,我看过的日本科幻片感觉上都跟奥特曼差不多,剧情幼稚,演员演技糟糕,打斗场面根本就是奥特曼,永远都是一开始被人狂殴,然后最后就爆发一下子干掉敌人……
个人觉得,还是美国片比较好看,当然这是与日本和俄罗斯比较的。如果是全世界的话,那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的片子也很好看。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是大制作电影的话,估计美国的应该是最牛的了,例如战争片,动辄就扔好几亿的美元进去拍,不够再补——试想一下,用钱砸出来的战争片能不好看吗?
E. 俄罗斯电影和美国电影的区别
俄罗斯电影注重人性,这跟东正教的价值观有关,不管是“第九连:还是”圣人岛“
还是现在热播的电视剧,俄罗斯的编剧导演都十分关注人性这一主题,俄罗斯人喜欢看的电影是”令人回味“的电影,所以经常在影视频道播放前苏联的电影,比如”静静的顿河“,"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而不是好莱坞的商业片。俄罗斯人认为好莱坞的商业片太肤浅,太注重娱乐功能.
当然美国电影也不是没有反应人性主题的电影,但是美国人的价值观是建立在清教徒的理念之下的,和东正教徒有细微的差别。好莱坞的电影,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一个词”奢华“。
F. 苏联电影有什么样的特质
苏联电影的特质
如果说美国的电影人最关心的是电影的商业性,西欧的电影人最看重的是电影的艺术性,那么,苏联的电影人特别关注的则是电影的宣传作用。在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每一个历史时期,苏联电影作为一个重要的传媒,确实发挥了武装人民、鼓舞人民和教育人民的巨大功能。苏联电影善于从本国文化中汲取营养,借助于丰厚的文学遗产和先进的创作理念,苏联电影形成了独特的品质。在几代电影工作者卓有成效地努力下,苏联电影以其特殊的品质,在世界电影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章。与好莱坞电影和西欧电影相比,苏联电影的独特品质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格调端庄凝重,人文内涵丰厚
苏联是一个文学大国,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厚重的文学传统为苏联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有一个现象不容忽视,苏联历史上几乎所有的优秀电影均改编自优秀的文学作品。例如:电影《我的童年》、《我的大学》和《在人间》是根据高尔基的小说改编的;电影《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是根据托尔斯泰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根据瓦西里耶夫的同名小说改编……还有一些电影,虽然并非是根据某部文学作品改编的,但是苏联电影工作者大多接受过优秀的文学传统的熏陶,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优秀的文学传统中汲取营养,获得灵感。在苏联,电影剧本的改编是一门专门的学问。电影编剧与文学家一样受人尊重,并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正因为有优秀的文学作品作先导,有厚重的文学传统作依托,苏联电影的文学性很强,人文气息很浓,历史文化积淀也非常丰厚。而那种商业味很浓、娱乐性很强甚至轻飘浮躁的苏联电影是很少见到的。
二、特别贴近生活,教育意义很强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一直指导着苏联的电影创作活动。它的准确内涵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苏联文学与苏联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的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保证艺术创作有特殊的可能性,去发挥创造的主动性,去选择各种各样的形式、风格和体裁。”在这样的创作原则的指导下,苏联的电影特别贴近生活,也特别具有教育意义。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乡村女教师》、《青年近卫军》这样的作品,在苏联电影中还有很多,它们曾经激励过几代苏联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事业。而那些梦幻色彩很浓的、寓言化的甚至妖魔化的作品,在苏联电影中几乎没有。
三、取材相对专一,弘扬浩然正气
苏联是一个多次经受战争洗礼的国家。战争给这个国家带来了许多荣誉,也给她的人民留下了难以忘却的伤痛。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就丧失了近1/3的人口。正因为如此,苏联电影在取材上相对专一,对于战争的表现特别充分,也特别精彩。如果以题材来分片种,那么战争片是苏联电影当之无愧的第一大片种,苏联电影各个时期最优秀的作品几乎全是战争片。换言之,苏联战争片的发展史也就是苏联电影史的大致框架和缩影。在这些战争片中,革命的英雄主义和民族的浩然正气得到了充分的讴歌与弘扬。
概而言之,苏联电影的总体品质是高雅的、优秀的,也是富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苏联电影是西方电影的一个特殊构成,其特殊性不仅体现在意识形态的层面上,也存在于电影观念的各个方面。苏联电影所取得的成就,对于丰富西方电影的内涵,提升西方电影的品质,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G. 对俄罗斯电影的总印象
看过好多俄罗斯拍的电影,《星星》,《莫斯科保卫战》,《谍中谍》,等等,给我的印象是,似乎俄罗斯的电影拍的都是大喜大悲的,又象是在向人们叙述一段过往,一段历史;虽说俄罗斯的电影从总体而言,效果与技术并不象往年的获奖作品那么老道,那么丰满,但每一部作品都能触动人们的心弦,好多好多的电影让人感到那种凄美,所以更多的是以人性美胜出.再加上沉寂的背景音乐,间隔隆隆的炮响,描述一个个战场,一段段血腥,一段段聚散离合......
就拿《莫斯科保卫战》而言,由于德军的入侵,平静的土地上平平的人们告别了宁静的生活,奔赴战场,就在这时,苏联中央下达了寸土必争的指令,正由如此,众多的年轻战士上了前线,而大部分连武器都没得配发就被送向战场,他们便是德军的炮灰,新手训练营里的活靶子,整个场面,每一个角落都在流血,每一片土地都有人死去,为了反击,巴掌大的土地上留下了依叠如山的尸体,那么多鲜活的生命,由此丧失,他们,必须冲锋陷阵,不得后退,手无寸铁的他们用拳头,用牙齿对抗德军的"美洲豹",用血肉之躯迎接他们的飞梭子弹,向前被德军打死,后退,被长官枪毙,这就是他们的结局,没有结局的结局,留给他们的只剩下了死亡,这些朴素淳厚的农民于是成了政治延续的牺牲品,他们有的在前一天刚刚离开妻儿的怀抱,今天就命丧于此,所以有好多好多的人在刚一冲锋时就躺下来装死,面对钢铁实弹,再坚强的人心里都会有所畏惧,更何况是朴朴通通的呢?他们残喘,拖者伤残的身躯挣扎着,目光凝聚在遥远的天边,天那边的家,那边的小屋,那边的妻儿,等他回家......
战后,当时参战的一位德军俘虏说:"在战壕里,我打的手都软了,他们手无寸铁."战争是残酷的,到现在为止,我怀疑,当时苏联用那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牺牲那么多的生命,失散了太多的家庭,千百万的人口,为的,只是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用男子几乎死绝的代价来取得,是不是太沉重.
这凄美的电影或许把战争描写的有点夸张,但却在向我门讲述一个事实,一个铁一般的历史,不容忘却,这悲壮的美丽.
转自:say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