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国电影《五日战争》竟然把俄罗斯说成是好不讲道理霸主
美国电影不都这样嘛,世界末日了,是美国总统号召全世界怎样怎样,反正不管发生什么灾难,都是美国多么多么厉害,跟大哥似的!
2. 反映俄罗斯的战争电影
《古墓迷途》属于冒险,战争加爱情《敢死连》电影频道放过〈爆破〉讲的是车臣战争《第九突击队〉讲的是苏联入侵阿富战争时一个步兵连的战争故事
3. 如何评价电影《绝杀慕尼黑》这部电影的真实事件是什么
《绝杀慕尼黑》是改编自历史上的真实事件: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男篮决赛上,前苏联队在最后的三秒钟凭借一记投篮绝杀,以51:50战胜36年未尝败绩的美国队,是一部表达坚忍不拔精神的剧作。
(3)讽刺俄罗斯电影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绝杀慕尼黑》(Движение вверх)是由安东·梅格迪契夫执导,弗拉基米尔·马什科夫、约翰·沙维奇、马拉特·巴沙罗夫、谢尔盖·加尔迈什、伊万·科列斯尼科夫主演的传记类剧情电影。于2017年12月28日在俄罗斯上映,于2019年6月13日在中国上映。
1972年在慕尼黑奥运会篮球锦标赛的决赛中,在比赛结束前三秒钟,美国队以一分优势领先,已经开始提前庆祝比赛的胜利了,因为他们相信比赛结果已成定局。然而,苏联国家队在最后的三秒里拼尽全力,最终使比赛结果发生逆转。
4. 《一个乘客的故事》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一个乘客的故事》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1995 彩色片 10本
俄罗斯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摄制
导演:瓦吉姆·阿勃德拉什托夫 编剧:亚历山大·明达泽 摄影:尤里·涅夫斯基 主要演员:伊戈尔·里瓦诺夫(饰乘客尼古拉) 谢尔盖·马科维耶茨基(饰列车员奥列格) 尤里·别里亚耶夫(饰巴佳) 奥克西娜·梅西娜(饰英娜) 涅里·谢列兹尼科娃(饰奥丽卡)
本片获1995年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
【剧情简介】
急驰的列车上,乘客尼古拉带着年轻、漂亮的妻子前往南方某地。列车员送茶进来之后,他突然改变主意,不再去目的地,而要在列车员住的小城下车并租住列车员家的房子。妻子感到莫名其妙,再次叫进列车员,仔细观察。列车员平平常常,身着工作服,一副常人的脸上挂着一副厚镜片的近视眼镜。不过,从丈夫的言谈举止中,总使人感觉到他们之间似有一种琢磨不透的关系。
原来,火车上的这位乘客年轻时因别人的经济问题被牵连入狱,一呆就是7年。出狱后,他以绝望而残忍的心态挤入“俄罗斯新贵”的行列,成了生活的主人。眼下,他带着妻子去疗养地休养,顺便看看他在南方的商店的经营情况。不料,在火车上他意外地遇到曾经审判过他,如今当上了列车员的过去的法官。
曾是法官的列车员奥列格,因为他曾为捍卫法律的公正,执法如山,不徇私情,结果却毁了自己。他丢掉了在法院的工作,其他单位也不要他,在家坐等挨饿之后,由于好心人的帮助,他才当上了列车员。
如今,两个人在火车上相遇。也许,原来的法官没有认出自己曾经严判过的人,可是,俄罗斯新贵——乘客却一眼就认出了曾是法官的列车员。于是,报复的心理油然而生。他要除掉这位铁心石肠的法官,要让他为对自己的严判付出代价,因为他曾苦苦地要求他轻判,可他就是不予理睬。
不过,随便处死列车员,乘客觉得便宜了他。于是,他制定了一整套报复的方案。他要让列车员先体验人生的最大快乐,然后,再把他送上通往苦难的道路。为实施报复,他不去住高级宾馆,而要住在列车员的家。
火车到站,列车员先骑车回家,也许他在思考这个乘客到底是谁,为什么偏要租住他家的房子,所以,车骑得很慢。待他到家,妻子早已做好饭菜在等他。看到他顺利归来,还给自己带来了一件礼物,妻子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激动得流出了眼泪。吃饭间,他告诉妻子,有一乘客要来他家住,并提到准备给他介绍一份工作。正说话间,客人来了。他们把客人安排住在窄矮的阁楼上。因为条件差,乘客的妻子极为不满,她不明白为什么丈夫临时改变主意住在这个远离海边的小镇上来,出于无奈,也只好服从了。
晚上,主、客一起在门前的小花园里燃起篝火。录音机里播放着音乐,他们在花园里走来走去,一会儿翩翩起舞,一会儿坐下聊天。也许是心绪不佳,乘客回到楼上,对妻子大发脾气。他要妻子立即离开,不要再来找他。不过,他答应给她一笔钱作为她的生活费。妻子虽然委屈万分,还是以她的温柔平息了丈夫的烦躁,这一夜他们相安无事地度过了。
第二天,乘客来到自己的商店查看,询问经营者鲁宾克商店的状况,因为心存芥蒂,他们话不投机,最后还是以给鲁宾克增加收人达到谅解。随之他向鲁宾如薯答克打听他进村时在路上遇见的现在站在窗前的女子的身份。
为使妻子离开他,也许还有其他原因,乘客尾随女子来到一饭店。俩人相识之后,乘客用半截项链同她达成交易,跟她回到她的住处。就在英娜放起音乐,当着乘客的面边舞边一件件地脱掉衣报时,渣慧乘客的妻子跟踪而至。看到丈夫的所作所为,妻子赌气走掉。
乘客追到火车上,挨着车厢寻找。在一个包厢里,看到了妻子。为了得到妻子的谅解,他向妻子讲述了过去发生的一切。说明列车员就是过去审判过他的法官。妻子听后立即明白,他之所以委屈地住在这里,是为了对列车员施行报复。妻子极力相劝,说他如今有妻子,有朋友,有钱,有企业,而且妻子已经怀孕,他们完全可以好好地过日子,根本不需要报复,更不应该向一个各方面都不如自己的人报复。可他就是听不进去。妻子无奈,只好离开。
乘客与他的忠实朋友,外号叫巴佳的合伙人相见,询问商店情况,利润收入,保安状况。并告诉他,他将介绍一人来当保安。巴佳说明商店治安状况良好,不需再增加人手。俩人意见不一,有点不快。但是,昔日的感情还是使他们拥抱在一起。不料,乘客突然昏迷,不省手举人事,巴佳急忙驱车将他送往医院抢救。
乘客清醒过来,穿上巴佳的衣服,拿过巴佳的车钥匙,又去找英娜。这一次他把英娜领到列车员的家,把她塞到正在熟睡的列车员的床上。等一切安排就绪后,自己来到屋外好像是无意间将此事告诉了列车员的妻子阿纽达。就在列车员和英娜干的正起劲的时候,妻子敲门而入,从此埋下列车员和妻子之间的矛盾,最终导致婚姻破裂。
饭店里,乘客一个人坐在桌后用餐,列车员来了,俩人边吃边谈。列车员一再感谢乘客,说乘客使他的命运发生了变化,朝着好的方面转变。乘客则告诉他,15年前因列车员——那时的法官的严判他的命运也发生了变化,不过是朝相反的方向转变:家里的财产被没收,女儿死了,妻子离去,他自己也被发配到北方的冻土地带,一呆就是十多年。列车员一再向他解释,时代就是那样,他以为自己是在执法,乘客是在犯法。今天,他已被辞退,好不容易才找到列车员这份工作。
回家的路上,乘客告诉巴佳,让列车员去他的商店当夜间保安,然后,造成商店被偷的假象,再把责任推到列车员身上,这样,就可以把他送上法庭,也让他“享受享受”牢狱之苦,尝尝冻土地带的煎熬。而且说好从第二天晚上就让列车员开始值班。途中,巴佳把乘客带进一家理发馆,并介绍他与理发员丽达相识。走出理发馆后,巴佳告诉乘客,他们即将结婚。乘客问及身份证,巴佳告诉他,他用别人的姓办了一个身份证。
晚上回到住处,乘客看见,列车员用自行车驮着英娜在门前树木花丛间的小道上兜风。他们脸贴着脸,有说有笑,亲密无间。听他们的谈话,他们准备结婚生子,还要把英娜的母亲接来同住。骑车骑累了,又双双倒在绿茵上,望着天上的星星尽情地憧憬着未来。看到眼前的情景,乘客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悄悄离开,匆匆回到楼上。
海边蜿蜒的公路上,车子刚刚从拐弯处冒了出来,乘客便让巴佳朝回开。可是车子已经无法调头,眼看着已到目的地,乘客告诉巴佳,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待巴佳明白过来,为时已晚,车刚一停下,几个警察已经围了上来迅速将巴佳扭住塞进了警车。巴佳被押走时,乘客喊了一声,他会去救他的。可这只是一句空话。巴佳被带走之后,乘客自己驾车回城,途中,他再次昏迷,连人带车一同掉进海里,多亏有人及时发现,他才被救了上来。
医院里,乘客躺在病床上昏迷不醒。前妻前来探望。她蜷缩在椅子上一天一夜,直等到他苏醒过来。久别重逢,他们似有很多话要说,又不知从何说起。他们回忆起过去的生活,谈到孩子病逝的情景,妻子痛苦不已。面对前妻,他十分内疚,他请求前妻原谅,可她就是不能原谅。他知道前妻现在生活窘迫,答应送给她一套两居室的房子,也算是一点补偿。
大饭店里,一桌丰盛的告别晚宴。乘客一人坐在桌后大口大口地吃着,仿佛忘记了医生的嘱咐,不能暴食狂饮。列车员进来,他请列车员和他一起用餐。席间,他告诉列车员,他要上远路,因为他欠了一大堆的债:巴佳在监狱,妻子怀孕,前妻生活穷困。他的亲人都离他而去,他已无法再呆下去。可是,他弄不明白,为什么一个犯了错误的人,一个错判过他的人,曾经把他这个纯洁的小伙子、函授大学生、手风琴爱好者送进劳改队,推进 *** 堆,使他变得不再纯洁,然而却成了有钱人的人现在坐在他的面前,而他的亲人却离他而去。本来,他是完全可以把这个人收拾掉的。离别前,他请列车员将上次留下的另一半项链转交给英娜。列车员满口答应,在离开乘客之际,他再次请求乘客原谅: 因为时代不同,法律不同,而当时他们都很年轻。
列车员离开饭店去找英娜,将半条项链转交给她,告诉她,乘客已经远去,再也见不到他。他求英娜和他结婚,然后远离此地。然而,英娜没有同意。她在得知列车员并没有商店,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之后便和他分道扬镳了。
火车在前行,列车员站在车厢的连接处……
【鉴赏】
影片《一个乘客的故事》是导演瓦吉姆·阿勃德拉什托夫和编剧亚历山大·明达泽在苏联解体后拍摄的第一部影片。影片除了仍旧以刑事案件为契机展开叙事外,在情节故事和人物设置上都具有明显的时代色彩,也就是说,与他们以前的作品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影片在1995年的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获银熊奖,是90年代以来俄罗斯电影在大型国际电影节获奖的为数不多的影片之一。
一个俄罗斯新贵带着年轻、漂亮的妻子到南方去疗养。火车上无意间发现列车员就是多年前曾将自己判刑入狱的法官,于是,报复之心油然而生,他要除掉这位铁心石肠的法官,要让他为对自己的严判付出代价,于是,制定了一整套报复方案,要置列车员于死地。
首先,他不再去疗养地,而要租住在列车员陈设简陋、十分拥挤的家里。随之赶走了正在怀孕的妻子,以免受到干扰。扫除障碍之后,开始了自己的一个个行动方案。他把在大街上偶尔相遇的女子英娜塞到正在熟睡的列车员的床上,并假装无意间把此事告诉了列车员的妻子,结果列车员被妻子抛弃。第二个报复手段则是先用钱勾引,再栽赃于他。他让列车员到他的商店当夜间保卫,挣第二份钱。然后再造成商店被盗的假象,把责任推到列车员身上,让他也享受享受牢狱之苦。不料,他的计划一一落空,列车员不但没有受难,反而生活越来越好。英娜的出现,虽使列车员丢了妻子,可他在44岁的年龄第一次感受到性生活的欢快。在商店当保卫,不但没有落入陷阱,反而挣了一笔,由此打算和英娜结婚生子长期生活下去。乘客本人却一步步地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他轰走了妻子,与商店的经营者不欢而散,特别是没有缘由地出卖了与他患难与共、几次救过他生命的忠实朋友巴佳。他虽然对前妻有内疚之感,怜悯之心,但却得不到前妻的原谅。在生活的游戏中,他毁掉了一切,也毁掉了自己。严重的胃病,再加上他经常犯的昏迷不醒症,医生建议他不能暴食狂饮,可他就是不听。他一次次的在饭店订餐,一次次地尽情享用,最后在丰盛的筵席上告别了人世。而仇始终也没有报成。
影片每个情节的建构连接都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而推动剧情发展的动力则是因为过去的一个刑事案件将两个男人捆在一起的一种秘密的报复与反报复的关系。乘客的每个动作是报复,列车员则依赖乘客的报复手段获得利益。正是在报复和看似接受报复,然而却使报复手段每每落空的剧情发展中乘客一步步走向失败,列车员则一次次取得胜利。不过,剧情发展的大转弯,即乘客把巴佳送交警察,自己也放弃了继续向列车员报复的意图,而选择了以自杀了结生命的道路总使人感到突然,有点意想不到。
随着剧情的发展,乘客处处占有优势,他有钱,有忠实于他的朋友巴佳,所以他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而列车员几乎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要不是好心人的帮忙,他大概连饭也吃不上了。在这种情况下,乘客要置列车员于死地是轻而易举的事,何况巴佳就曾明确表示要干掉列车员,以保证乘客的生活平静无扰。那么为什么一个在险而无望的绝境中能险处逢生各方面获得胜利,另一个却在最为优越的条件下却注定要陷人绝境?编剧明达泽对此的解释是:他在影片中虚构了两个社会角色,法官与被审判者。他们在不同的社会变换了角色,曾经强有力的人成了无能为力者,而曾经什么都不能的人今天却变得强大有力。看来,一切都改变了,实际上什么都没有变。在乘客看来,曾经是“可怕”的人的法官如今依然是“可怕”的人。按明达泽的说法,乘客心里的阴影去不掉,他也就永远无法取得胜利。
导演阿勃德拉什托夫的解释也很明确:一、不能施行报复,二、要学会适应环境。
影片为列车员提供了各种生活条件:在列车上为乘客送茶水,同妻子一起生活,同 *** 睡觉,看护商店,甚至在餐厅陪乘客吃饭,要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根据现有的生活条件,自然而巧妙地适应环境,所以节节得胜。而乘客呢,一旦产生报复心理,就不能以常人的心态对待生活。诚然,他曾经吃过苦,受过难,也是在付出极大的努力和经历了极大的风险之后才获得今天的财产和地位,可是他的报复行为已经使他脱离了正常轨道,开始向相反的方向滑去。
影片从他取消与好友巴佳的约会开始。他们约好巴佳到车站来接他,可巴佳到了车站,他却改变主意不下车了,弄得巴佳莫名其妙。随后的一个个行动,如租住列车员的房子,赶走妻子,同 *** 交易,出卖巴佳等使得他众叛亲离,无论到哪儿,都无法与人和睦相处。而他为报复所作的一个个计划也都一次次落空,再加上他经常所犯的昏迷不醒症使他觉得生活无望,只能采取自我了结的办法。影片说明一个道理:在任何情况下,人都不能进行报复,尤其不能向一个各方面都不如自己的人进行报复,否则将会得到报应。从这一点来说,影片的意义似乎并不是很大,阿勃德拉什托夫和明达泽的作品向来以表现社会问题着称,他们在前苏联时期拍摄的影片都不同程度地涉及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触及社会的弊病,再加上他们在艺术手法上的独特处理,因而被观众特别是评论界所看重。然而本片在艺术处理上仍然继承了70~80年代电影的传统:剧作结构精细,故事发展顺畅,紧张激烈的瞬间与轻柔舒缓的讽刺相互交替,剪辑流畅,叙事清晰。
影片涉及了人对环境的适应问题。奥列格在当法官时,公正无私,坚持正义,为维护法律的尊严,不徇私情,对尼古拉的请求、申诉,甚至贿赂一概不予考虑,而是按照法律条文把他关进了监狱。正因为他只认死理,他也毁了自己的生活,在变化了的社会,他被赶出了法律界。看来,是社会的变化,个人经历的磨难,列车员开始学会了生存的本领,学会了应付各种人物,适应各种环境。也许,在火车上,或者在他家里,他已经认出了乘客,意识到乘客要向他报复,但是,他已不再像以前那样硬碰硬对着干,而是不露声色,随和应付。不管乘客向他提出什么要求和建议,他都答应,而且一再对乘客表示感谢,说由于乘客的到来,他的生活有了好的转变。当乘客告诉他,十多年前由于他这位法官的严判,乘客的生活也发生了转变,而且是朝相反的方向转变时,他一再表示:时代就是那样,他也没有办法。列车员根据乘客提供的条件,随机应变,忘我地投入游戏,在乘客的报复中才没有被毁掉。尽管他丢了妻子,失去情人,但他依然活在人世。乘客却一步步失败。本来,根据他现在的生活条件,他完全可以尽情地享受生活,可他却偏偏选择了报复的道路,只接受反面教训,不相信生活的假定性,最终没能为别人安排好结局,却为自己选择了逃避生活的办法,了结生命。在这一点上,影片似乎又是一个寓言:即在不稳定的社会,存活的惟一方法,就是按照现有的条件和游戏规则作游戏,而在没有法律的世界中一切都会成为可能。这也许是对俄罗斯现实社会的一种隐喻。
影片在造型处理上保持了导演阿勃德拉什托夫一贯的细腻手法。海边的小城,房前的小花园,篱笆墙,主人公和巴佳驱车飞驰在其上的沿海公路都再现了俄罗斯南方小城的特点。而列车员傍晚骑车驮着情人在屋前树间小径上兜风,尽情享受夜晚星光,憧憬未来的场面又是那么抒情,就连 *** 英娜在吸引男人上床时的镜头在导演的处理中也显得那么优美和谐:录音机播放着音乐,英娜随着音乐的旋律翩翩起舞,一件件脱掉身上的衣服。而列车员的妻子阿妞达看到丈夫出车归来给她买的那束鲜花时的惊异表情也使人难以忘记,因为生活窘迫,阿妞达自己在房前种花,到市场上卖花,没想到丈夫却给他买来鲜花……
影片对人物类型的选择极为准确,形象塑造符合影片总的表现手法及风格处理。演员马科维耶茨基的表演更属上乘。他以其素有的善于应付环境的特点,以不同的素材积累角色,使得人物与背景相互融合,再次证明他的才华以及获得声誉的当之无愧。影片中他脸上那副厚镜片的深度近视眼镜使人看不清他的真实内心,始终没有表情的面孔也仿佛是他已经看透了当今的社会和人生,而在乘客面前所表现的那种感激涕零的神态又道出了一个落泊人在有钱人面前的畏缩心态。不管这是假装的,还是真心的,表面上却显示出一种低人一头的感觉。只有最后当英娜得知他没有钱而离他而去时,他悄悄流下的眼泪似乎才是他真实感情的流露。
乘客这一人物类型也符合时代特点。俄罗斯新贵处处自以为是,盛气凌人。但演员里瓦诺夫的表演则没有显出特别之处。倒是巴佳的人物形象及演员别里亚耶夫的表演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个从监狱里跑出来的逃犯在影片中是匪徒一类形象。他光秃的脑袋,显露的金牙,一眼就可看出他的身份。但是,在对待乘客方面他却有着慈父一般的心肠。他因乘客救过他的命而知恩图报,几次救乘客的命,还愿为他赴汤蹈火。与俄罗斯电影中表现匪徒的单一手法相比,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也许是一种新类型。
5. 如何评价俄剧《战斗民族养成记》
中国女婿与俄罗斯岳父,这一颇具新颖的构思却并没能为《战斗民族养成记》带来多少真正的看点,相反胡编乱造的剧情,以及对俄罗斯人生活矫揉造作的臆想,都使人这部电影感受不到任何真情实感的存在,而一个个烂俗乏味的笑料更只是使电影显得愚蠢至极。
在尽失原本电视剧的经典下,这部中俄合拍电影又无力用新的包袱段子去打动中国观众,用臆想养成的战斗民族,最终看来只是让人啼笑皆非,如坐针毡。
文/梦里诗书
6. 西方镜头下的俄格战争,俄罗斯屠杀平民,格鲁吉亚八天差点灭国
这个电影牛逼了,用美国记者的视角拍俄罗斯和格鲁吉亚之间的战争,活活拍出了纪录片的感觉。开头郑重其事引用美国人自己的名言:战争的第一个受害者是真相。开篇第一句就是该剧根据真实历史改编,然后开始带节奏说战地记者死了五百人,谨以此片献给他们。要不说美丽国就是牛,颠倒黑白的功力也是炉火纯青,影片中多以美国记者视角罗列各种俄罗斯人入侵格鲁吉亚过程中的所作所为,包括屠杀平民,无差别轰炸,撕毁停火协议等,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部美国拍的俄罗斯入侵电影《五日战争》,感兴趣的小伙伴看看我的解说就得了,毕竟原片看了毁三观。
2008 ,正当北京奥运会如火如荼进行时,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却爆发了南奥塞梯战争,自8月1日开始,格鲁吉亚和南奥塞梯发生数次交火,8月8日凌晨格鲁吉亚展开全面军事行动并很快控制了2/3以上的南奥塞梯地区,包围了其首府茨欣瓦利。
俄罗斯正式入侵格鲁吉亚,并率先发动进攻,俄罗斯的军队,坦克,武装直升机越过边境。向格鲁基亚发起了全面进攻,四架俄军战斗机掠过村庄上空,目标精准锁定民房,直接轰炸。紧接着,大量的俄罗斯雇佣军闯入村庄,雇佣军将村民集中到一起。揪出村长和警长直接割喉示威,然后浇上汽油,放火焚烧,武装直升机在空中肆意轰炸。惊慌失措的平民四处逃命,女人被抢走,男人被当场枪杀,士兵还站在尸体前拍照炫耀。村庄被洗劫一空,在武装直升机的轰炸下成了一片废墟。
为了美化格鲁吉亚,影片强行加了一段战地记者被格鲁吉亚维和部队营救的蹩脚故事,并以此成为战地记者安德鲁冒着生命危险记录俄罗斯暴行的原始动力。
此时的安德鲁与同事正在参加当地婚礼,突然四架俄军战机突然飞速袭来。对着民房一顿轰炸,轰炸过后,婚礼现场一片狼藉,许多宾客都倒在了血泊之中,新娘抱着被炸死的新郎痛苦哀嚎,这一切都被摄影师记录了下来,而这仅仅才刚刚开始,随后安德鲁开车将伤员送往当地的医院。
第二天,安德鲁遇到了寻找失散家人的塔利亚,并在交谈后决定协助塔利亚前往家人所在的北方村落。在路上,军官警告他们,如果看见带着白色臂章和黑色头套的人,千万不能拍摄,一定要逃跑,否则只有死路一条。因为这些人都是俄罗斯军方支持的外籍武装,安德鲁和军官告别之后驱车来到了一家旅馆,成功找到了塔利亚的妹妹和父亲。然而还没来得及高兴,几架俄罗斯战机就呼啸地划过天空目标,精准锁定民房,直接轰炸。
第二天一切恢复平静,安德鲁从睡梦中醒来,他独自走了出来,在一处果园里,享受着周围难得的宁静。就在这时,地面上突然发生轻微的颤抖,紧接着远处的山坡上,一大批的军队正越过边境线,正是带着白色臂章和黑色头套的士兵。身后是数量坦克以及武装直升机,气势汹汹地朝着村庄的方向一步步逼近,安德鲁顿时意识大事不妙,连忙赶回去,叫醒众人躲藏起来。很快俄军闯入村庄,士兵用机枪扫射,将附近的村民都驱赶了出来,所有人被聚集在一条河边,长官要见他们的村长和治安官,但没人敢承认。
随后长官将一位老妇拖了出来,并朝她的腿上连开三枪,老妇倒在小溪中痛苦地哀嚎着。这时村长和治安官主动走了出来,士兵上前将两人直接割喉,然后浇上汽油,放火焚烧,熊熊燃烧的大火将尸体化为灰烬。而这一切都被躲在远处的安德鲁几人拍了下来,随后长官下令杀光所有村民,村民们四处逃窜。空中的直升机将目标对准平民疯狂扫射,并发射导弹进行轰炸。接着士兵们开始扫荡村庄,只要有用的或者能换钱的都通通带走。女人被抢走,男人被当场枪杀,村里的牲畜也是他们抢夺的目标。一个女孩被迫骑上自行车供他们娱乐消遣,所有的民房也被直升机大肆轰炸破坏,街道上逃跑的村民毫无藏身之处。手无寸铁的村民命如蝼蚁,无处不在的坦克和士兵随时都有可能要了他们的命。安德鲁慌乱中躲进了一处房子,士兵在周围四处搜查,这时一名年轻的士兵进来搜查。他突然听到了孩子的哭声,掀开衣服一看,发现了藏在里面的一对夫妇,看着惊慌失措的眼神,年轻的士兵心软放过了他们。可当他刚走出去报告没人时,孩子的哭声却惊动了其他雇佣军,他们立即开枪威胁里面的人。安德鲁几人只好走了出来,表明自己是记者的身份,结果却被对方一枪砸倒在地,军官走过来也发现了他们拍摄用的摄像机。随后他们被带到俄军指挥官面前,指挥官在网上查到了安德鲁之前报道过伊拉克战争。
他要求摄影师说出储存卡的密码,摄影师如是告诉了对方指挥官打开摄像机却只是之前拍摄的婚礼片段。牢房里的摄影师悄悄告诉安德鲁,俄军之所以没发现自己屠杀平民的证据,是因为他提前换掉了摄像机上面的储存卡,而那张储存卡现在就藏在之前藏身那间房子。指挥官将安德鲁和摄影师两人分开审讯,就在他准备言行逼问摄影师时,格鲁吉亚的一支突击小队突然破窗而入。现场武装人员全部被打死,他们正是之前护送安德鲁几人来这里的小队。接着小队迅速冲进了地下室解救塔利亚等人,全副武装的俄军精锐竟然被直接秒杀,果然爽的就是好啊。
随后小队连忙逃出去准备撤离,外面的雇佣军拼命拦截,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交战。眼看敌人越来越多,雇佣军的坦克也在飞速前进。紧急之下,他们发动汽车逃了出去,这时坦克一发炮弹袭来,所幸汽车拐弯顺利躲了过去。但雇佣军并没有善罢甘休,他们在后面穷追不舍,小队只能一边撤退一边还击。这时安德鲁才突然想起来,储存卡还没拿回来,这是将俄军的罪行公之于众的有力证据。安德鲁不得不返回原来藏身的房子拿回储存卡,雇佣军就像疯子一样咬住小队不松口,小队与雇佣军展开周旋,一辆坦克再次发射炮弹,队长架起肩扛式火箭筒,一发火箭弹下去,后方车辆直接被炸翻。
与此同时,安德鲁顺利拿回了那张储存卡。然后迅速与小队汇合,这时两名武装人员将塔利亚的父亲带了出来,就在他的小女儿起身呼喊时,一发子弹正中腹部,接着又是一发,直接将她打下车,然而汽车并没有停下,看着妹妹的尸体渐渐离自己远去,塔利亚此刻悲痛万分却又无能为力。
战火过后,雇佣军将汽车点燃庆祝胜利,士兵举枪射击,高喊口号,而无辜的村民则拖家带口离开了村子。从此过上了流离失所的生活。在格里士,八架武装直升机在空中盘旋,安德鲁几人跟随小队来到了这里,他们看见格鲁吉亚的军队以及平民纷纷都撤出了格里士。队长询问士兵什么情况,士兵告诉他们总统已经下令单方面停火,所有军队将会退回到蒂比利斯保卫首都。队长十分愤怒,他表示不会轻易撤离,抛弃自己的国家,他要继续战斗下去,现在他们必须要找到有媒体中心的地方,将拍到的所有罪证公布在世界人民面前。随后小队逆行进到城里,现在这里所有移动的车辆都成了俄军打击的目标,俄军的直升机正在扫荡城市。地面部队很快就要赶到这里,他们要赶紧找地方避难,然而就在逃亡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另外一伙战地记者,正好他有一辆卫星通讯车让他们使用。这时雇佣军的地面部队开进了城市,利用坦克进行轰炸,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交战。
安德鲁几人迅速将录下上传出去,但还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就在这时,俄军的武装直升机发现了他们,眼看录像快要上传完毕,但武装直升机已经将他们锁定,摄影师不得不拔下储存卡躲避危险。直升机立即发射火箭弹,通讯车瞬间被炸毁,武装直升机也发现了其他几名同事,马上朝他们又发射一枚。火箭弹直接击中身旁的车辆,两名同事瞬间被大火吞噬,看着俄军的直升机如此嚣张,小队队长立即架起火箭筒瞄准对方,火箭弹准确发射,直升机当场坠毁。围观的士兵们无故欣喜若狂,庆祝着阶段性的胜利。就在安德鲁离开时,他身后的建筑物遭到了大量火箭弹的袭击,整栋大楼被全部摧毁,雇佣军的大部队装甲坦克也赶到了这里,城市广场已经被他们包围,仅存的政府军和平民相互搀扶在一起,坦克缓缓逼近,最终在他们面前停了下来,雇佣军指挥官说道,快离开这里,这里的杀戮已经够多了。安德斯等人拍的视频曝光后,成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最终,在国际各方的协调下,格鲁吉亚和俄罗斯停止了战争,持续了五天的战斗终于结束。安德鲁的同事也被安排到医院进行救治,影片到此结束。
电影五日战争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以美国记者的视角,讲述了2008年8月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双方为了争夺南奥赛梯的控制权而爆发的战争。这是一部美国拍的战争片,其目的就是为了抹黑俄罗斯。
战争持续了5天,参与军事行动的有俄罗斯军队,但是南奥塞梯志愿军是烧杀劫掠的主体。因为在外界看来俄罗斯军队没有做这种事的意愿。可是面对比自己弱小很多的格鲁吉亚军队,俄罗斯军队的本次军事行动并不是非常成功。经常因为各兵种的配合问题导致行动失败。这是俄罗斯自己也不得不承认的。
而在战争中,格鲁吉亚各方盟友都没有参与援助,谴责在实际的军事行动面前是无比的苍白无力,弱国无外交是非常明白的道理。
本片以纪实的摄影方法把观众们带回到2008年夏天那个不受世界关注的角落。作为电影本片值得称道的地方不多,可是其揭示的真相需要我们每个人去思考。战争是政治家的游戏,却是平民百姓的人道灾难。
7. 夺宝奇兵4是否恶意丑化苏联
夺宝奇兵4存在恶意丑化苏联的剧情。圣彼得堡共产党人认为,这部电影讽刺和丑化苏联士兵和特工的行动,他们最后被美国的超级孤胆英雄印第安纳·琼斯厚颜无耻地无情摧毁。类似杜撰会使俄罗斯新一代年轻人产生颓废情绪,使他们对祖国的强大没有相信,并盲目崇拜美国。夺宝奇兵4这部有关传奇考古教授的新电影故事在经过20年的时间跨度后22日登陆俄罗斯和世界荧屏。影片的背景是1957年冷战正酣之时,琼斯被迫同苏联克格勃特工和苏联士兵作战。
8. 失魂的巨兽 ——评电影《利维坦》
“它畅泳于大海之时,波涛亦为之逆流。它口中喷着火焰,鼻子冒出烟雾,拥有锐利的牙齿,身体好像包裹码扮岩着铠甲般坚固。性格冷酷无情,暴戾好杀,它在海洋之中寻找猎物,令四周生物闻之色变。”——《约伯记》第四十一章
俄罗斯西北部的巴伦支海,一望无尽的北冰洋与宁静的港口小镇,开场长达两分钟的空镜头将基罗斯托克的冰海暖池展现的淋漓尽致,大理石般深邃的镜头语言再配合激昂振奋的交响乐,只需一眼便能看出这是俄罗斯导演的作品。
安德烈.萨金塞夫向来是个擅长用寓言和典故的导演,在这部《利维坦》中我们几乎随时都能发现导演藏在高筒靴里的宝藏。
在《利维坦》中这幅巨大的鱼骨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科里亚的儿子罗马在搬家中发现父亲和莉娅在地窖中亲热后愤怒的摔门离去,一个人坐在鱼骨边哭泣。他无法接受那个年轻的女人代替自己的母亲在家中的位置,也无法原谅父亲对莉娅的一再纵容甚至是没有底线的原谅。在这一刻,罗马这个成长中的青年坐在巨大的海兽骨架旁哭泣,这个镜头迟御毫无疑问是被赋予了深刻的寓意的,罗马——向来是俄罗斯民族的骄傲,自公元十五世纪莫斯科大公伊万三世迎娶拜占庭公主索菲亚后,俄罗斯民族已经将这个辉煌的名字刻在了自己的心中,看见当今俄罗斯的国徽双头鹰你就能明白这个名字在俄国人心中的分量有多重。但作为辉煌文明的代表——罗马却坐在深海巨兽利维坦的骨架边哭泣,在这一段只有同期声的场景中无疑显得有些妖魔化,这样的镜头似乎在预示着即使无比辉煌的罗马文明在海洋之主这头巨兽面前也是脆弱不堪的。
作为《圣经.旧约》中提到的怪兽,利维坦是深海的主人,据说连上帝也无法与之正面抗衡,在神话和寓言中这头巨兽就是强大、毁灭的代名词,而在英国哲学家霍布斯的着作《利维坦》中,这个名字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强势的国家与政府暴力机关。没错,上图中鱼骨在萨金塞夫这部影片中同时被赋予了两种寓意,它既是象征俄国政府瓦迪姆的物象又是莉娅所见到北冰洋中鲸鱼的神话产物。
这部电影的情节的步步推进,整部电影的气氛也越来越压抑。在官与民的问题下,政府官员的腐败、国家权利分配的不均、阶级分化严重、家庭关系的紧张、由于偷情科里亚与迪马的分道扬镳……在这个俄罗斯西北部的小港,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民族所面临的所有问题全被揭露了出来,从民族层面来说,这些问题已经不仅仅影响到了俄罗斯民族的物质世界更是一场空前的信仰危机。
东正教,在伊万三世大公迎娶拜占庭索菲亚公主后被定为俄罗斯国教,由于俄罗斯民族的罗马情节,东正教也自然而然的被他们视作正统。祷告、洗礼、领圣餐这些都是信仰东正教的俄罗斯民族数百年来一直在做的,可在历史上,这个民族经历过三次信仰危机,第一次在十九世纪,俄罗斯这个古老的帝国迈着缓慢的脚步开始走向近代化的同时丢弃了这个古老民族的诸多高尚的传统,一代文学大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罪与罚》的故事背景就是在俄罗斯民族面对时代大变革的同时信仰的缺失(甚至是需要救赎);第二次危机在二十世纪,苏联建立的社会主义政权缺举欲将耶稣的形象从瓦西里大教堂中抹去,可这个倔强的战斗名族却用一株株窗前的向日葵将圣子留在心中;而第三次,也就是现在,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在重建过程中出现无数新的问题。导演萨金塞夫以巴伦支海偏远地区的小港作为背景,以小见大将整个俄罗斯的问题揭露出来,个人、家族、政府乃至宗教,与东正教有关的影像在本片中一共出现过四次,第一次在二十三分钟,瓦迪姆(市长)因为对无法连任市长的不安而去寻求主教的安抚,可主教却回答道,“你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俗世担忧,并让他牢记那个预言。”瓦迪姆还是感到不安,追问主教是否是自己做的还不够多,主教却这样回答他。第二次是在主教家中。
导演将主教的家布置的金碧辉煌,和俄罗斯传统大家族的富贵相几乎一样。第三次则是科里亚在妻子失踪后在杂货店偶遇瓦西里神父,神父跟他讲了约伯的故事,可很显然科里亚就是当下丧失了信仰的那类俄国人,他并不理解神父的故事也没有拿圣餐,只是帮神父将面包抗回了神父的住处。接下来的一场戏戏剧张力极强,神父开始挨家挨户的分发面包,可有位看似虔诚的老妇亲手从神父手中拿过了面包却随即将圣餐扔到了猪食槽里。全片前后关乎正统、民族自豪感、国家荣耀的宗教象征——圣餐,最终却化作了几只家养动物的饲料,对于一向以虔诚、善良和高尚的俄罗斯民族,这无疑是巨大的讽刺。而最后一次东正教的出现则是在片尾,此时迪马早已离开这座偏僻小港,莉娅自杀,罗马被帕莎夫妇收养,科里亚被抓进监狱,科里亚的小屋最终也如瓦迪姆之愿被拆除,此时本片在基础剧情上的矛盾似乎已经结束,故事也似乎进入尾声。但俄罗斯、俄罗斯民族以及他们的灵魂究竟该怎样得到救赎?
主教在教堂中宣扬的俄罗斯民族的进步又究竟要怎样来填补这个曾经辉煌的民族在信仰上的缺失?
二十一世纪的俄罗斯民族,在贝尔加湖畔的烟波缭绕和伏尔加河船夫粗犷的嚎叫中,升天大教堂旁克里姆林宫内,那只名叫利维坦的巨兽,将在新的世界体制下带领他的人民何去何从?
更多精彩文章尽在Myouth,欢迎投稿~
9. 帮忙介绍几部俄罗斯的黑帮影片 谢谢了
《寻找幸福的起点》
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1755383.html
《黑色宝马车》反映当代俄罗斯黑社会内部恩怨情仇
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1171672.html
10. 推荐一些与苏联或俄罗斯军队有关的电影
推荐《战争之王》,军火商的电影,有倒卖前苏联军火库的故事,《KI9》讲的是一个苏联核潜艇的故事,《猎杀红色十月》,《空军一号》也有关于前苏联的,还有就是007有很多部也都涉及你所像要的,只能想到这几部了,希望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