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评价电影《巴克劳》
这部电影有着超强的现实主义,所以能够轻易地打动人心。
电影有着非常强烈的类型片元素,与导演前两部电影相比也精彩了很多,风格转化的非常大。有着很强的寓言性同时还有现实性。
❷ 请问后殖民主义,后现代主义的电影都有哪些
后殖民主义是一种文化理论,不可能有直接以这个为主题的电影,只能说提出这种理论的人从电影中看出了他们的理论~~
后现代主义的海了去了。王家卫、罗拉快跑、低俗小说、大话西游。。。
❸ 哪些现当代电影体现了后殖民主义理论
《阿凡达》!
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后殖民主义巨作!
❹ 《执着的园丁》影评
《执着的园丁》:风格有成,唯欠隽永
同为涉及国际政治内幕的悬疑片,《执着的园丁》无论在风格还是形式上都显得新鲜跳脱,“艺术成分” 比早前上映的《翻译风波》至少“高了三四层楼”,令人大有一见钟情之感。难怪不少影评人高呼本片为“今年最好的电影之一”,尽管奥斯卡的硝烟还没有兴起,他们已经锁定本片为明年小金人的最有力竞争者之一。
本片的主线故事挺简单:在非洲的一名英国女子暴死荒滩,她丈夫千里追查,誓要查出妻子的死因真相,结果发现了他之前根本不愿面对的现实……从这条主线来看,影片的故事似乎很老套,观众只要静静期待最后结果的揭晓好了。如果影片真是以这样的形式来呈现,那它会和《翻译风波》一样欠缺了一部优秀电影应有的神采。
原着小说作者约翰卡尔(John le Carre)一向文风独特,擅长于把简单的事务复杂化,本来是直线发展的故事,他也会拆开来排列组合般地讲述,不仅造成很强的悬疑效果,由于叙事的非线性化,还变化出许多妙处来。电影版导演费尔南多梅瑞勒斯(Fernando Meirelles)在将文字化为影像时,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卡尔小说文本的特色,同时又加入了自己辛辣大胆的风格,把一个老套的复仇故事,讲得暗流涌动、风生水起,极大地丰富了剧情的深度与广度。
影片以女主角的死亡为开始,非常直接地将观众引入悬念中。当观众以为导演要循规蹈矩地给观众一个说法时,他偏偏不接下去了,反而让忧伤的男主人公开始回忆两人的甜蜜往事。在观众大致了解了两人的身份以及性格特征后,还没看出这些回忆与女主角之死有何关系,导演的镜头又回到了当前,继续讲男主角一个人的孤独之旅,再往后则是回忆与现实场景交叉并行。除了因有女主人公出现让人意识到现实与回忆之分别外,场景之间的转换细腻自然,既让人捉摸不透,又让人细想之后好奇心更重。这种频繁使用“闪回”手法的叙事模式在以往电影中并不陌生,但要控制恰当、进而产生“变而不乱”的效果就不太容易了。本片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每一次“闪回”,好似给素描画添色加彩,都承担着丰富故事线索、完善人物塑造的作用。更为可贵的是,导演能将其意图隐藏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叙事模式中,每一段回忆彷佛都是主人公随心而发,在表现内容上似乎与当前场景关系不大,但到影片最后,观众会体会到那些“闪回”是和主角当时的心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可贵的是,导演凭借卓越的画面操控力,到整部影片完结时,其内容与形式并没有因为频繁“闪回”而出现过于跳跃或唐突的感觉,反而让人觉得在水乳交融中自然有一番娓娓道来、意韵悠长的味道。简而言之,影片的形式是自由不羁的,风格却是含蓄内敛的,可谓潇洒与优雅并重。当影片结束时,观众也许记不清男女主人公爱情故事的来龙去脉,但却会在心底留下淡淡的忧伤——不仅为影片中发生的故事,还为影片整体流露出的那种气质。所谓影片的“神采”,正是如此凸显出来。
也许正由于整体风格的含蓄,影片的悬疑性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强。从表现形式来说,虽然“闪回”手法贯穿始终,但影片前后的视角还是有一次微妙的转变。影片前半段时间是以“非限制性”叙事模式来展开情节,而后半段则逐渐转到以“限制性”叙事为主。两者的差别,主要在于观众与片中人物所了解故事情节的多寡。“非限制性”叙事中观众看到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而剧中人物很可能茫然无知;“限制性”叙事则把观众与角色的认知趋同,剧中人物不知道的观众也暂时无法知道。全知型叙述有助于观众了解背景,而限制性叙述往往能带来好奇与惊讶。本片以“非限制型”叙事直接描绘女主人公的死亡,的确有交代悬案的作用,这样当后面转到以男主人公的视角为主时,观众会和剧中人一样对真相没有完全的把握,从而激起对以下情节的预期。而有预期就有惊喜,对于悬疑片而言,最紧要的就是牵制观众的预期、进而制造“出乎意料”的惊喜。可惜对本片而言,最后的事实真相并没有起到一锤定音或画龙点睛的作用。主要原因就在于在前半段的全知型叙事中,已经透露了导致女主角死亡的原因。虽然剩下来仍有“如何发生”的问题可以解决,但观众的预期等于已经基本落到实处,任它过程如何变化,再难引起较大的惊喜了。事实证明,死亡背后的“阴谋”,也真的没有脱离一般观众的猜测。这样以来,在事因早已知晓、过程又不见新鲜的情况下,影片情节的张力,就似乎不太令人满意了。而影片本来——至少是顺带着——是想表达某种强烈的社会意识的,叙事张力的减弱,使观众对故事本身兴趣消退,难免不影响到批判的力度。
按照原着小说的描写,片中“黑幕”的制造者们还有很多细节化的准备动作的。这些描写并非琐碎,而是在精心建造一种“可信度”,让读者在细节中积累对整个阴谋的震撼与仇恨,到最后阴谋粉碎、黑幕曝光时,积累的正义之情的宣泄正好可以激发对故事整体的满意感。就现实批判性而言,《执着的园丁》可算是卡尔近十年来最“愤青”的作品,在其原作中恨不得对“草菅人命”的肯尼亚政府和英国外务省高层破口大骂。电影版的故事在前因后果上承袭了小说的构架,但是抽去了很多细节因素,同时也收敛了锋芒,彷佛只是就事论事地发了一通脾气算了。原着小说中的批判,直指整个西方社会对非洲的“后殖民主义”行为;而电影版中的坏事,只是几个腐败分子合谋的结果,没有将矛头捅得更深,更没有无情揭露西方列强们虚伪的面纱。曾有评论称赞梅瑞勒斯在电影中改变了原着的西方视角,变得更倾向于“第三世界”了。不过在笔者看来,梅瑞勒斯很可能是过于“草根”了,因而只突出了表面上的一些看得见的矛盾,对非洲人民“任人欺凌”的根源却没有深究下去,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造成这一遗憾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例如影片大部分在肯尼亚拍摄,要照顾当地政府情绪;还有可能是本身是第三世界出身的梅瑞勒斯,太过于义愤填膺,反而难以冷静地剖析现实。这样做的结果是,虽然观众在看完本片后也为非洲人民的悲惨命运唏嘘不已,但仔细一想想,又觉得没有一个根本而实在的现实可供怜悯,到头来还只不过是满足了一部分“好心肠”西方白人们的“救世主”情结而已。
当然,影片“批判现实”部分的弱化,也可能是导演有意的,为的是配合影片的核心情节和别样风格。从影片首尾衔接的“宿命感”,到大部分琐碎回忆的甜蜜描写,可知梅瑞勒斯真实想讲的,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无论是悬疑的构架也好,非洲人民受骗受苦的支线也好,似乎都是作为背景来烘托男女主人公与众不同的爱情体验一般。
《执着的园丁》的起点很高,大有直追《英国病人》(The English Patient)的架势。片中处于恋爱地位的两位主人公,其实是属于水火不相融的两个类型:年纪少长相差较大自不必说,性格差异更几乎是两极之分,还有在人生的抱负与理想方面,皆有不小的分歧。以“火”与“冰”来形容二人不同的性格可能稍微过了,但至少是有“水”与“火”之间的差别的。这样的两个人之间的爱,很自然地让人衍生出关于爱的“无因”、爱的“无常”、爱的“无悔”之感叹,真乃天生好材料。事实上,影片揭示所谓真相的过程,与其看作是揭露国际药业巨头与政府高层腐败的黑幕,还不如说是以此为过程展示两颗陌生的心逐渐合二为一的神奇。男主人公在回忆与探寻的过程中,终于对妻子、对他们之间的关系、最后对自己都有了新的了解与认识,这种心灵层次的检视与发现,恐怕才是影片所要表达的主旨。
当然,影片对这段爱情的表现得非常含蓄,甚至有点隐晦;然而,这正是我喜欢该片的原因,正是这种含蓄使影片中的感情充满细腻的动感和可以长久品味的质感。梅瑞勒斯在表现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时,非常恰当地把握了“细节”与“留白”的尺度,从而营造出一幅“密不容针,疏可跑马”的写意画卷来。导演花了很多的功夫来表现主人公之间的琐碎生活,这些描绘是真实而充满生活情趣的,不过也的确是琐碎到观众可能忘记具体细节。对一些关键性的因素,梅瑞勒斯偏偏不做出说明,例如女主人公的具体工作、和同事以及老公上司“关系”的历史等,都只是大致勾勒一个简单的结果就行了,其余的留给观众去想象。这样一来,一则可以丰富影片的节奏,该表现细节的时候紧,该诱发联想时松,最后给观众的结果可能充满辨正的欢欣:细节不一定记住了,留白的意蕴反倒让人津津乐道、无法忘怀。活用“细节”与“留白”的另一大好处,就是使影片整体呈现出“平中有奇,奇而不惊”的格调,淡雅而不失回味的空间。
可惜的是,梅瑞勒斯还是由于控制力的原因,致使影片在余味的隽永程度上,尚难达到《英国病人》那般水乳交融的境界。特别是到了影片的后半部分,导演在批判现实与烘托爱情两者之间摇摆不定的原因,从镜头的比例来看,无疑是表现非洲苦难现实的场景多得多,但梅瑞勒斯偏偏要硬往爱情主题上扭,难免产生一些生硬的感觉。这也是我为什么很难容忍影片的结尾的原因:那样的结局太“戏剧化”了,太“有力”了,反而扰乱了影片大部分时间精心营造的含蓄风格。不过,也许浪漫主义分子会分外喜欢那个结局,因为可以让他们有很多多愁善感的倾诉。但是,个人认为,越是自然平淡的东西,越具有隽永的魅力;矫柔造作的抒情或高潮,只会败坏自己的格调。《英国病人》里战争与感情两条线融合得天衣无缝,且都带有同样的淡淡的悲悯,令人自发产生对战争、对人生、对爱情的无尽感慨,那种看似淡淡的感动才能长留心间。《园丁》差一点点就做到了,很遗憾被导演有点过于“急切”和“热情”的手法所拖累。
不满归不满,其实影片中给风格带来不利影响的,主要是叙事方面的因素。影片的画面与音乐,表现出惊人的控制力,不只是烘托影片的整体风格,甚至是影片大部分“格调”与惊喜的塑造者。看过《上帝之城》(City of God)的读者,肯定对梅瑞勒斯那类似记录片拍摄手法但更具冲击力的镜头印象深刻。在《园丁》中,梅瑞勒斯的镜头更沉着冷静了,看似没有以前那么有爆发力,其实是为了营造影片淡雅含蓄的气氛,是更成熟了。以题材而论,揭露国际黑幕这种内容大可以用《上帝之城》一般的镜头,将该片拍得如《毒品网络》(Traffic)般令人震撼,但那就完全是为了“批判现实”的功能了;上文已经分析过影片的主要目的,还不在于“批判”,而在于“发现”。发现的过程本应该是、而且的确也是惊险不断的,但恰恰要使这个过程呈现出相反的“清淡”气息,才可凸显出类似作者电影的独有风格,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导演完全是凭借自己对影像的把握能力,来打破观众预期,塑造全新的观影体验。
具体而言,虽然梅瑞勒斯这次仍然大量采用手提镜头,但晃动的幅度和频率明显下降了好多,让人感觉他的镜头具有了某种充满动感的弹性,简单而有力量。在对西方世界的描述和非洲土地的展示上,也采用了不同的后期色彩处理方式:城市的、“文明”的世界是冰冷灰暗的,非洲的土地则是经过特别加浓的超饱和色彩,显示出后者贫穷、落后但仍然生机勃勃的一面。可以说,本片中肯尼亚的风景,是近十年来电影中最美丽的非洲。更难得的是,在梅瑞勒斯冷静而不失激情的镜头下,非洲土地也头一次变得这么既真实又亲切。这样的画面表现,比起《灵魂教父》(Ray)中同样色彩饱和的非洲场景要高明得多了。在拍摄人物的时候,梅瑞勒斯采用了很多近景的大特写,摄影机以略低于水平线的角度对准人物的脸,既充分捕捉到表演细节,又通过视觉的压迫感,造成一种紧张情绪,暗示和阐释人物的精神状态,同时也拉近了观众的心理距离。相对而言,《执着的园丁》比《上帝之城》更应该获奥斯卡最佳摄影奖提名。影片中的音乐也非常动听,勘称今年最好的电影原声之一。与之前大部分表现非洲的影片不同,本片很少采用女声哼唱的配乐方式,只是加强了鼓声的作用,那一声声简单而收发自如的鼓点,更是与同样张力十足的画面配合得妙到毫巅。
这样一部“以人为本”的电影,是离不开优秀演员的演绎的。两位主角演得都非常精彩,相对而言,拉尔夫费恩斯(Ralph Fiennes)饰演的男主角层次更复杂微妙些。这样一个温和、斯文、腼腆的英国绅士形象,似乎是为他量身订做的。费恩斯的表演真可说得上是“洗尽铅华”,分外自然生动,生动到可爱起来。特别提请注意他和女主角在表现日常生活场景中的演绎,朴实而立体,就像画面一样简单有力,同时又隐含微妙。本片也是蕾切尔薇姿(Rachel Weisz)最为自然的一次表演,尽管她的角色形象先天有些偏执,她还是以富于细节化的演绎使人物变得更饱满。在几乎清一色“英国派”的演员中,配角们很遗憾地发挥不大,只能说是老戏骨们各自接了本色活,演起来如鱼得水,但无法留下深刻印象,相对较好一点的是比尔奈伊(Bill Nighy),他属于总是能抢镜的那种人。
总的说来,梅瑞勒斯在《上帝之城》之后,又贡献给影迷们一部优秀电影。尤其是影片在摄影和表演上的非凡表现,是绝对奥斯卡级的。只不过由于对于叙事控制的小遗憾,使之达不到“伟大电影”的境界。在这方面,它与《英国病人》有不小的差距,以至风格有成,唯欠隽永,这不禁让我更期待梅瑞勒斯的下一部作品。
原载于《看电影》
❺ 谁能推荐关于殖民战争的电影
一部悲壮的、融合血泪传奇的史诗巨片
苏格兰人民的追求自由之路
在刀光剑影的残酷争战中,缠绵着荡气回肠的铁血以柔情
《勇敢的心》又名《惊世未了缘》,它以13-14世纪英格兰的宫廷政治为背景,以战争为核心,讲述了苏格兰起义领袖威廉·华莱士与英格兰统治者不屈不挠斗争的故事。本片是由好莱坞着名影人梅尔·吉布森自编、自导、自演的,影片在为人们展开一幅气势恢宏、动人心魄、催人泪下的历史画卷的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创造电影奇迹的英雄。
《勇敢的心》一直被视为一部悲壮的、融合血泪传奇的史诗片,在影片中,人们常常为苏格兰那丝手帕延的山脉、凄婉的风笛和苏格兰人民在贫困痛苦中发出的凄厉呼号所感动,也为华莱士一往无前的精神所鼓舞。威廉·华莱士的精神就如同一面旗帜,指引着苏格兰人民争取到了最后的自由。他最喜欢的一首诗也流传至今——
告诉你,我的孩子,/在你一生中,有许多事值得争取,/但,自由无疑是最重要的。/永远不要带着脚镣,过妈隶的生活。
700年前的一位英雄,700年后的一部电影,激励着自人类有思想以来,每一位为了自由而战的英雄以及凡人。
《勇敢的心》是一部充满了激情、政治、浪漫、道德的古装史诗巨片,对任何一个导演来说都是一个空前的挑战和考验。吉布森表现出了非凡的能力,成功地推出了这样一部具有深刻民族主义和政治内涵的影片,他当之无愧被称为世界巨星。
——美国《人物》杂志
《勇敢的心》不愧为一部优秀的电影,看过的人都这么说,认为它是从小到大看过的最好的、最有人情味的爱国主义影片。影片一改正义者总是胜利和一贯定律,在结尾处是一个悲剧,一声催人泪下但又振奋人心的“自由”给整个影片画上了个圆满的句号。尽管斗争没有胜利,但斗争还在继续,华莱士的死已经判定了这场战役的胜负。
——影评 柳五
1995年的影坛几乎完全被《勇敢的心》所占领,梅尔·吉布森成为该年度的最大赢家。《勇敢的心》一兴起夺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5项大奖,并席卷全球,所向披靡。在当今影坛娱乐片盛兴,技术电影一味追求消遗、刺激和高票房的同时,《勇敢的心》大胆创新,起用了沉重压抑、忧郁愤闷的历史题材,将公元13世纪的苏格兰人民大起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搬上银幕,以宏伟壮阔的气势为影片赢得了史诗巨片的称号。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真实的生活和历史,同时也为古装历史片赢得了更大的市场
——佚名
威廉·华莱士于1272年生于艾尔德斯莱,父亲是苏格兰贵族詹姆斯·斯特沃特的佃农,叔叔是教区的神父。
当时的苏格兰王约翰·巴里奥尔横征暴敛,很失民心,全国各地都有暴动事件发生。巴里奥尔眼看大势已去,于是向英王爱德华一世求助,将君权双手奉送。爱德华一世接管苏格兰后,以残暴高压的手段控治局势,制造了数起大屠杀。苏格兰人不但要忍受高额的赋税,还要受到人格上的侮辱——每当新娘出嫁时,初夜权属于英格兰总督,这些暴政更加激起了人民的反抗,贵族、农民们纷纷拿起武器,与英国人作战。
华莱士的父亲组织了一个秘密抵抗组织,他带领手下人奋勇征战,打击英格兰侵略者。可是没过多久,父亲就被英国人处死了,华莱士也被叔叔带走了,告别了这个令人悲伤和恐怖的家乡。从此,华莱士被叔叔抚养成人,叔叔不但教给他很多知识,还教他学习武术。
光阴似箭,20年后,华莱士长成了一个英俊的青年,他回到家乡,又一次见到了故乡那如诗如画的山水和童年的伙伴。他与邻家的女孩缪伦相爱了,在雨天的高原上,他们俩骑在一匹马上漫步,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终于在一个晚上,他们秘密结婚了,华莱士希望同妻子从此过上安定和谐的生活。
可是上天却不成全他们,英格兰人的暴行从未停止过,他们仍然到处肆虐,危害人民。在英军的一次袭击中,缪伦被一名英国军官看中,欲行非礼,她奋力反抗,却被残忍的英军当众割断了喉咙。
国仇家恨使华莱士终于爆发了,他孤身一人闯进英军驻地,杀死了多名英军。在广大村民高呼“英雄”的呼喊声中,他们揭竿而起,杀英兵宣布起义。华莱士屡战屡胜,威名日盛,引来众多人民加入义军。
苏格兰贵族罗伯特想成为苏格兰领主,在其父布斯的教唆下,他假意与华莱士联盟。华莱士打败了前来进攻的英军,苏格兰贵族议会封他为爵士,任命他为苏格护国公。然而华莱士却发现这些苏格兰贵族考虑的只是自己的利益,丝毫不为人民和国家前途担心。
英王爱德华为了缓和局势,派儿媳伊莎贝拉前去和谈。但由于爱德华根本不考虑人民的自由和平等,只想以收买华莱士为条件,和谈失败了。伊莎贝贝拉回去后才发觉和谈根本就是幌子,爱德华想汇合爱尔兰军和英军共同包围华莱士的苏格兰军队。于是,她赶紧送信给华莱士。大军压境之下,贵族们慌作一团,华莱士领兵出战,混战一场,短兵相接中,他意外发现了罗伯特竟与英王勾结,不禁备受打击。伊莎贝拉为华莱士的豪情倾倒,来到驻地向他倾吐了自己的真情,两人陶醉在爱情的幸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