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电影产业现状及发展历史
中国电影现状,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方面,中式大片在产量和社会效果两方面都越来越好,重新赢得国内观众的信任;另一方面,它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也出现持续上升趋势,对于推广我国文化价值体系及其软实力起到积极作用。
中式大片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受到外国观众的欢迎,国际市场有了新的开拓,商业价值也趋于提高。但我们应当看到,中国电影在国际贸易中处于逆差状态,影片的海外竞争力仍然偏弱,与中国贸易大国和文化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为此我们简要归纳了近年来中式大片的成功经验:从创作上看,中式大片已经摸索出一条主旋律片、艺术片和商业片三型互渗的电影美学道路,特别是在主旋律应当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方面取得了共识。从在观众中的社会效果看,中式大片已初步形成在通俗故事中蕴藉民族主流或核心价值理念的美学传统。
发展史
中国电影从无声、单机、黑白影片到高科技、大投入、环绕立体声巨幕电影,乃至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电影节,以武术及以尚武崇德的侠义思想为主题的电影占据了中国电影的重要地位。从而使电影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中流砥柱。
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在北京丰泰照相馆诞生,着名京剧老生谭鑫培在镜头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几个片断。片子随后被拿到前门大观楼熙攘的人群中放映,万人空巷,就此宣告中国电影的诞生。
第一个阶段是中国电影的大产业时期,在这个时期里,中国电影经历的是井喷现象,中国电影的行业当时都是被三大巨头所把握的,他们一个开创了长篇正剧的历史,一个成为了文艺片的源头,最后一个是中国志怪电影鼻祖,这些东西到现在还在影响着中国的电影制作,当外国资本看到中国的电影市场,就几乎全部的涌了进来。中国电影当时都与外国的电影各都占据了半壁江山。
第二个电影阶段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涌现出大批的电影制作人,也都制作出一大批优秀电影,在1950年的时期,新中国从苏联引入了一部电影《列宁在十月》可是中国人不懂俄语啊,于是,电影配音员就这样出现了,于是一部带着一股子东北味的普通话的电影出现了,从此,配音员在中国电影成为中国电影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此,中国电影就进入了历史发展的快车道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电影事业获得全面的发展,建立了10多个国有电影制片厂,建起了大型电影机械厂、电影洗印厂、电影胶片厂,成立了高等电影专业学府-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为龙头的电影发行网。到90年代,全国放映单位(影院、放映队等)已超过10万个。故事片年产量最高达140部,每年观众在200亿左右人次,60年代以来,为了繁荣电影事业,先后举办百花奖和金鸡奖的评选活动,还在长春、上海等地举报了国际电影节,有不少优秀影片在权威性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而中国电影的潜力也以及展示出来,2017年,全国的总票房已经高达557亿,平均每天新增加5家电影院。从2012年至2017年全年上映场次从1311万场增加到7510万场;2012年至2017年全国银幕数量从9286个增加到41179个;2012年至2017年全国观影人次从3.5亿增加到13.7亿。而至今到2018年10月08日,全国总票房已经达到509.09亿,才半年多过去,已经快抵得上2017年全年的总票房。几乎每年都在100亿的稳定增长。从数据上来看,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潜力还是无限的,比如《战狼2》《红海行动》《我不是药神》《唐人街探案2》这些电影都具有很好的口碑,而且也让世界看到了现在中国电影的高速发展。随着国家的提倡和大众的参与让中国电影有了更高层次的发展,同时也让出品公司和大众参与者赚的盆满钵盈。
⑵ 电影行业的调研报告
电影行业的调研报告
篇一:电影市场考察报告
前 言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江苏电影产业,扶持江苏电影,省国信集团公司副总孙鲁,率集团信息技术部副经理张继栋、江苏省电影公司副总兼江苏东方院线公司总经理吴斌、江苏东方院线公司副总高禹燕一行四人赴广东、四川、江苏等地,进行了为期6天的电影市场调研,对部分省市电影市场现状、电影产业的发展以及院线公司发展和影院经营、建设等方面作了全面考察,并结合江苏及南京电影市场情况,形成报告如下:
一、我国及美、韩电影概况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在《2006年电影工作报告》中公布:2006年我国电影票房为26.2亿元人民币,比2005年的20亿元增长了28%,自2002年始已连续四年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率。但我国的年票房与电影发达的美国及临近的韩国相比,尚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以下是2003年至2006年,中、美、韩三个国家电影票房的比较:
二、广东、四川地域及概况
1、广东省
广东省地处国内大陆最南部。东邻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连广西,南临南海,珠江三角洲东西两侧分别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接壤,西南部雷州半岛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
常住人口超9000万人,常住人口总量居全国第三位。省外流动人口为1640万人,省外流动人口总量一直居全国首位。
省会广州市是全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地处广东省东南部, 珠江三角洲北缘, 是华南地区中心城市, 中国的“南大门”。广州市辖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花都、番禺、南沙、萝岗十区和从化、增城两个县级市, 总面积7434.4平方公里, 2005年末全市户籍人口750.53万人,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人。
2、四川省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当长江上游,东连重庆市,南邻滇、黔,西接西藏,北界青、甘、陕三省。面积48.5万平方公里,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和青海,居全国第五位。全省共有8650万人口。
省会成都市辖9区4市6县,面积12390平方公里,总人口1103.4万,其中市区人口497.15万,综合实力西部第一。
三、广州、成都电影产业现状
1、广州市
广州市的电影市场主要由2家院线公司占据,分别是广东省电影公司与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联合组建的“中影南方电影新干线有限公司”和广州市电影公司与浙江横店影视集团公司联合组建的“广东珠江电影院线有限公司”。
07年全省电影票房预计为3.3亿元,其中广州市约为1.8亿元,深圳市为1.2亿元,其他城市约在3千万元左右。
“南方新干线”旗下的青宫电影城由广东省电影公司和青少年宫共同投入1200万元建设,影城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建有5个影厅,总座位数在800座,由于定位准确(城市时尚族、中断市场),票价适中(年平均价格在30元左右),当年就达600万元票房(不足年),次年达到1200万元,实现利润100万元,07年预计实现利润300万元。
“飞扬影城”是业外资金建设加盟“南方新干线”院线公司的。该影城目前是国内票房最高的影院,年票房接近5000万元。设有14个大中型影厅,分别位于天河城广场4楼和正佳广场7楼,由于位置好,环境佳,采用高端路线,吸引金领一族,投资方在已获得高回报的同时,又在积极寻找另外合适地点建设影院。
在了解广东省公司及南方新干线院线经营情况时,赵军(广东省电影公司总经理)说道:他们介绍这几年主要是理念更新,解放生产力,从有利于发展、有利于进步来思考问题,把握改革开放的机遇,最终被社会接收、上级领导乃至广电总局都支持,成为了改革的尖兵。
广东省公司主要的做法是细分市场,把电影产业分三个层次做的:
(1)通过院线公司,做大主流市场。这部分,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2)组建了数字院线,把城镇、区县的数字电影放映抓起来。组建中国广东大地数码院线,这部分主要是针对中小城市,利用数字放映来巩固省公司相对主导地位。
(3)针对农村地区,实行流动放映。组建了广阔天地数字流动放映队,实行免费放映。目前已有120个放映队,计划全省推广到1700个放映队伍,其主要目的是组建一个广告发布网络平台,通过政府补贴(省级补贴350元/场,市县级补贴50-200元/场)实现免费放映,吸引大中型企业(移动、电信等)做映前广告,最终联手华南、华东地区的流动放映队伍,打造一个户外放映的概念,用创意板块上市,这样就可以控制一个很大的广告市场。
在谈到影院建设和影院管理时,赵军介绍说:商业地产如万达、金逸做的影院,已是过去式了,我们现在的影院建设就要走在别人的前面,做出特色,可以把未来考虑进来,向国外先进的国家学习,把电影作为主力店来做,建设大型多厅(18-20个厅),把与电影相关联的业态如电玩、酒吧、迪厅等引进来,自己招商,形成具有特色的电影产业业态。目前广东省公司净资产1亿多,06年700-800万元利润,我们是争取在2-3年内达到3000万元利润。
影城的经营首先要建立一支营销团队,去做市场宣传工作,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去培育电影市场,做好市场推广要持续,市场起来了,就解放了生产力,大家就会把蛋糕做大,得到实惠。另外,影城的特色活动也不可少,如我们每年举办中、小学生电影节,寒假、暑假欢乐节。用较底的票价,提前2个月走进校园,同时学生也可以用已用过的学习课本来抵3元票价,我们把接收的课本通过扶贫办再免费转赠到困难地区,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目前职工年收入平均在6-7万元。中层月收入在6500以上,公司领导干部则更高。
“珠江院线”2001年,广州市电影公司通过内部改革和资源整合,引进社会资金,以投资控股、参股新型文化产业等方式,不断发展壮大,彰显实力。投资兴建了广州市第一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的五星级电影院中华广场电影城;合作开发了“满天星城市文化娱乐售票网络系统”,并在全国建立了庞大的文化娱乐售票网络,组建了售票网络公司;创办了广州文化ok网,推动了电影、演出业的信息化进程。
旗下中华广场电影城:位于广州市中山三路33号8楼,有影厅8个,先期投入一半 600多座,后又2投入资金建设了1300座。
篇二:关于中国国产电影的调查报告 -
一、基本情况介绍
调查目的:为了了解大学生对国产电影观看以及喜爱程度,收集大学生对国产电影的意见和建议,分析中国国产电影现状,透析中国电影业贸易的发展问题及解决方法。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调查方式:网络问卷调查
二、问卷详细信息
本次调查共65份,剔除15份问卷,还剩余50份问卷。
1.性别调查及其分析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女性占大多数,表明受访者中女性居多。
2.对观看电影途径的调查及其分析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因为大部分受访对象是学生,几乎没有经济能力,所以绝大部分受访者是通过电脑来观看电影,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会花钱去电影院观看,这估计也是电影票房不高的一个原因。
3.对电影偏好的调查及其分析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受访者亲睐于欧美电影,达到了66%之多,这应该和欧美电影强大的视觉冲击,唯美的引人入胜的剧情,以及演员出色的演技有关等等。约1/3的受访者偏爱于国产电影,因为国产电影在很多方面都赶不上欧美的电影,这也是国产电影票房较欧美的低的原因吧。
4、对国产贺岁片态度的调查及其分析
关于贺岁片,只有极少数受访者表示很支持,每一部都看,绝大部分只是偶尔会看。虽然中国每年最少都会推出一部贺岁片,但是贺岁片并没有电影导演及投资方想象中的'那么受欢迎,看来,贺岁片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呀。
5.对国产电影吸引力的调查及其分析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受访者看国产电影是冲着电影里面的演员去的,少部分是因为喜欢电影的优美的剧情和唯美的画面而去看这部电影,并且不怎么关注电影的导演。所以,一部电影的好坏,票房的高低,和这部电影的演员有很大的关系。
6.对国产电影类型喜好的调查及其分析
生活中少不了的永远是喜剧,所以,喜剧题材的电影一直都是人们所追捧的,也是比较受欢迎的,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八成以上的受访者至少选择了喜剧电影。选择仅次于喜剧的是动作题材的电影,因为动作电影很惊险、刺激,能给观众带来较强的视觉冲击感。爱情也是永远都离不开的主题,约五成的受访者喜欢爱情题材的电影。只有很少一部分的受访者选择了恐怖电影,一是因为国产恐怖电影比较少,二是因为拍摄的不够吸引人,质量不够高,赶不上欧美和日本的恐怖片,需要改进。
;⑶ 国际电影分为几大类A B两大类ABC三大类ABCd四大类
国际电影分A、B、C、D四大类。
国际电影节(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是世界各国电影艺术和技术成就展览的盛会。其主要目的是交流经验、互相学习、促进各国电影事业的发展。
通常都设立一个国际评选委员会,对正式参展的影片进行评选,对优秀影片和它们的作者(包括导演、编剧、演员、摄影、作曲、剪辑、服装、美工、特技等)授予奖品或奖状等,也有只参展不评奖的国际电影节。它的举行对世界电影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FIAPF)把电影节分为四类,即A、B、C、D类,电影节具体分类方式是:
A类:竞赛型非专门类电影节。(电影节以竞赛为主,但没有具体的主题)
B类:竞赛型专门类电影节。(电影节以竞赛为主,有具体的主题)
C类:非竞赛型电影节。(不以竞赛为主,以电影展映为主)
D类:纪录片与短片电影节。
(3)中国把国际电影市场分为哪三个板块扩展阅读
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每年批准认可55个有质量的国际电影节。通常根据电影节的性质,将其分为A、B、C、D四类,即竞赛型非专门类电影节,竞赛型专门类电影节,非竞赛型电影节,纪录片和短片电影节A类竞赛型非专门类电影节,此类电影节有评奖,可以没有特定的主题。
15个国际A类电影节分别为:
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
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
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
俄罗斯-莫斯科国际电影节;
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捷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
阿根廷-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
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
中国-上海国际电影节;
印度-印度国际电影节;
埃及-开罗国际电影节;
波兰-华沙国际电影节;
爱沙尼亚-塔林黑夜国际电影节。
B类
竞赛型专门类电影节, 此类电影节突出特定的主题,截至2016年,共有24个。例如:
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
意大利-都灵国际电影节;
西班牙-锡切斯电影节;
瑞典-斯德哥尔摩电影节
C类
非竞赛型电影节,此类电影节不设评奖,主要展映入选的各国影片,例如:
加拿大-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奥地利-维也纳国际电影节
D型
此类主要是纪录片和短片电影,例如:
芬兰-坦佩雷国际电影节
德国-奥伯豪森国际短片电影节
波兰-克拉科夫国际短片电影节
俄罗斯-圣彼得堡国际电影节
西班牙-毕尔巴鄂国际纪录片和短片电影节
⑷ 电影行业的现状以及就业前景是怎样的
电影行业的现状
2020年,全球电影市场受新冠疫情影响,各地区总票房均同比降幅超过70%。而此前一直占据世界电影市场C位的北美,在2020年度累计票房仅20.89亿美元,仅为2019年的18.45%,创40年来历史新低。
2020年中国率先从疫情中恢复过来,封城措施解除后人们对于外出娱乐的热情高涨,尽管中国电影总票房因疫情影响比上年减少拍稿碧68.23 %,但中国电影票房仍然以29.83亿元的好成绩,远高第二名北美8.94亿元的票房,取得2020年全球票房第一的好成绩。
二、电敬孝影行业的就业前景
电影学的就业前景很好,就业率也不错。毕业生主要到广播电视,新闻宣传部门,电影行业,娱乐行业等从事电影的制作、策划等工作。
电影产业市场规模仍需时间恢复
2015-2019年,中国电影票房总收入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19年前中国电影行业发展良好,电影票房达到642.7亿元,同比增长5.4%;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中国电影市场受到重创,2020年票房仅有约204.2亿元袭举,同比下降68.23%。2020年后,电影产业将逐年回归正轨。
⑸ 当今电影市场的概况
当今电影市场概况
核心提示:从去年开始,几乎所有的中国电影人都开始把“我们这么好的市场”挂在了嘴上。当然,2010年中国电影的成绩的确不差,100亿的票房也的确是历史新高。但是,逐渐走高的市场背后却凸显出一个很让人悲哀的事实:如果说当年的中国电影人有着优秀的作品,却囿于市场无法得到观众的响应,那么现在在市场已经成熟的情况下,中国电影不论从制作还是发行都陷入了创意不足的境地。
并非危言耸听。因为从今年3月开始中国电影市场所展露的各种迹象来看,大家都已经丧失了创新的激情,进而引发了各种怪现状:在创作方面,大家扎堆去搞同样的题材,就算不扎堆去搞古典名着,也不约而同地扎堆来拍续集,甚至在发行电影方面,我们的发行商也开始懒得动脑子:大片来了就躲一下,没有大片的时候,大家一窝蜂地上映,而对于这种“一窝蜂”现象,有分析家认为,这对整个中国电影市场而言,绝对应该属于“狼来了”的警示信号。
怪现状:同样题材大撞车
3月22日的香港电影节上,由王宝强、叶璇等人主演的《蔡李佛拳2010》宣布在5月10日上映。仅仅过了两天,由洪金宝和其子洪天照一同出演的《蔡李佛拳》则宣布了他们4月2日的档期。虽然故事不同,主演也不同,但你绝对可以看出,这两部电影其实属于同类题材,都是在讲述关于蔡李佛拳的故事。两个月内上映两部《蔡李佛》,其实不过是今年华语电影界题材撞车的一个缩影。根据广电总局公布的今年立项及拍摄的电影名单,从4月份开始,观众们即将会看到五个关云长,四个孙悟空,三个穆桂英,三个白娘子,然后还要准备三桌鸿门宴。以至于有人评论说,“导演再这么撞车的话,观众们只能去撞墙了。”这其中,五个关云长最早跟大家见面的是4月份即将上映的甄子丹与姜文合作的《关云长》;而田壮壮执导的《关公》、杨子担任制片人的《武圣云长》、陈木胜执导的《武神传》以及高希希执导的《三国•关云长》虽然都没有拍完,但都开始了大肆宣传;四个孙悟空同样也都在争夺时间,甄子丹主演的《大闹天宫》、周星驰的《大话西游2》、张纪中的《美猴王》和另一部《孙悟空》都在筹备中,但谁能最先上映,现在还都没谱儿;至于“许仙与白娘子”的传说,除了由李连杰和黄圣依主演的《白蛇传说》,还有博纳影业的《新白蛇传》和另一部相关题材动画片;而三桌鸿门宴争夺得更离谱:陆川的《鸿门宴》甚至被逼着改成了《王的盛宴》,因为在他之前,李仁港已经在广电总局那里报备了《鸿门宴》这个名字,而与他们俩争夺的,还有一部同样性质的《刘邦和项羽》。而在这些传统名着题材改编的电影之外,周星驰和李连杰斗起了《太极》;吴宇森的《飞虎》则遭遇了安晓芬的《飞虎月亮花》。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撞车的题材里,几乎囊括了目前华语电影市场中的主流导演和演员。姜文、甄子丹、李连杰、陆川、周星驰、吴宇森……也就是说,这并不是一些小的制片方出于“捞一把就走”的心态进行的恶意干扰,而是华语电影界在创作题材方面,真的已经到了这种“肉搏”的地步了。
平心而论,在这些撞车题材之中,“手慢”的项目却很有可能是这一题材类型的最初创意来源。最简单的例子:2007年时,王家卫告诉大家,他接下来的电影会拍一个关于叶问的故事。但是,两年下来名字中含有《叶问》的电影已经出现了五六部,甚至甄子丹都凭借这个题材成了年度票房冠军,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依然还在“拍摄中”。与之情形相似的还有陆川、周星驰和吴宇森。陆川此前的《南京!南京!》就是因为拍摄期拖得太长,导致被《拉贝日记》抢了风头;而周星驰两年前宣布要拍《太极》,结果到如今也没筹备完成,反倒被李连杰和陈国富抢先一步,宣称在今年年底前会把一部同名电影拍摄完成。
成因分析:编剧原创能力,是荒芜还是根本不存在?
如果仔细观察这些“撞车”的题材,你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除了周星驰的《太极》属于武侠片之外,其他提到的关羽、孙悟空、白娘子、穆桂英,无一例外地在中国传统文学名着中有所体现。关羽和孙悟空作为四大名着中的人物早已被我们熟知,关于白娘子和穆桂英的故事,也早在宋元话本中就已经出现。
为什么导演们如此青睐传统文学名着?导演们给出了自己的说法。甄子丹版《关云长》的导演麦兆辉和庄文强就曾经表示,选择这样的题材起码有以下几个好处:第一,相对安全。对于进军内地的香港导演而言,古装历史题材远比警匪片和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更容易通过审查。第二,群众基础雄厚。因为大家就算对这些人物不是特别了解,起码也都知道这些角色的名字和部分事迹,在电影上映前更容易造成宣传方面的优势;第三,在中国国力日强的大背景下,整个社会都在呼吁重视中华传统文化,而电影作为一个载体,能够向全世界宣扬中国的文化精神,拍摄诸如关羽、孙悟空之类已经被全世界华人所认同的文化符号,更容易赚到钱,也更容易拉到投资。
不过,这样的一窝蜂扑上来拍古典名着,也有着显而易见的缺陷。根据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葛颖的说法,这种题材撞车的最大缺陷在于,很多剧本都是在热钱涌入的情况下,以“短平快”的策略进行项目制作显然有着很大的局限,因为这样做起来,“只要某部作品火了,没人会去研究它为什么火,大家只是简单认为这是题材好,然后就有一群人围上去,照着这个题材如法炮制。古装片比较保险,也不用受意识形态上的限制。但翻开历史书,耳熟能详的故事来来回回也就那么几个,自然避免不了撞车。这样下去只有等到市场恶化的那天,大家才能觉悟。”葛颖说。而影评人郎诺林则认为,大家抢着啃这块骨头,除了证明华语电影人视野狭窄,更说明编剧的原创能力已经陷入荒芜。
针对编剧原创能力的“荒芜说”,影评人黄辰星的看法略显不同。在他看来,到目前为止,国内的电影编剧根本就不是原创能力下降的问题,而是根本就没有形成“原创”:“中国有多少真正的、通过原创剧本形成的经典电影?尤其是近三十年。盘点这些年来的经典中国电影,你会发现绝大多数都是导演们‘偶然’间发现了一个小说,然后拿去改编成了剧本。张艺谋的《红高粱》是莫言的小说,陈凯歌的《霸王别姬》是李碧华的小说,冯小刚早些年的代表作,都是改编自王朔的小说,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也是王朔的小说,就连去年创造最高票房的《让子弹飞》也是马识途的小说。所以,如果单论中国内地电影,我们必须承认,编剧的原创能力从来就没有达到过可以支撑起票房的地步——— 必须有一个优秀的小说为蓝本。
怪现状:续集成风
续集当然不见得是坏事。但中国电影在2011年除了雷同的题材之外同时还出现诸多续集,一方面是同类题材的重复,另一方面又是同类题材的延续,很显然,这也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是的,就像你不会愿意一年去看五次关云长,你同样也不会乐意每年都看一集《画皮》,《将爱》或者《武林外传》。毕竟这是电影院,这不是电视机,我们还没有奢侈到想在电影院里看电视剧——— 每次进去起码要80块钱呢。
对于电影市场而言,拍续集是一个很常见的事情。今年好莱坞就有27部续集上映,打破了2003年的24部续集的纪录,几乎每两周就有一部续集出现。但是,相比于好莱坞大片着力打造的“系列电影”,中国这些挂着“2”字头的电影,最缺乏的不仅是原创能力,而是一个系统的包装意识。最简单的例子,美国的《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如今已经拍到了第七部,但从第一部开始,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会是个系列电影。该片的投资方和发行方也会根据其中不同的电影制订不同的宣传策略。而在中国,到目前为止所有的续集电影都是被动而拍,不管是取得近4亿票房的《非诚勿扰2》还是口碑和票房双赢的《叶问2》,在第一部上映之前,导演给大家的回答都是“看第一部的票房如何,如果票房好的话,才会考虑拍续集。”
这种被动的典型,从2月底在香港宣布开拍的《窃听风云2》就可见一斑。在《窃听风云》的结尾,古天乐、吴彦祖两人的角色其实都已经死掉,刘青云也锒铛入狱。而由于该片之前的反响不错,监制尔冬升总结的原因是这三个人的组合能够带来好票房,所以在筹备新片的时候,最大的想法就是沿用这三个角色,但不论角色姓名还是身份都跟《窃听风云》没有任何关系,因为第一集根本就没有给他们留下任何“继续”的空间。而这一“续集”,其实完全就是在利用旧片的口碑,属于一种过度开发的类型。
与之相似的还有《画皮2》。2009年陈嘉上的《画皮》在结尾处同样没有留出多少余地:虽然主要正面角色并没有多大损伤,但最大的卖点、周迅扮演的狐妖已经散尽功力,几乎等于已经死掉了,所以如果再保留原班人马来拍摄关于“画皮”的故事,也已经几乎不太可能。
事实上,这种现象的出现,其实与中国编剧缺乏系列眼光也有很大关系,以目前世界上赚钱最多的系列电影《007》系列为例,几乎每一集的007故事,主角都会遭遇到新问题,而只要007本人不死,换掉其他任何主角这部电影都可以继续下去。而中国的续集电影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投资方对于单个主角的影响力估计不足,更希望保留第一集成功时正反角色的“原班人马”,而一旦在第一集里主角有所损伤,人们对这种“伪续集”的期待指数必然下降。
成因分析:想赚钱,又怕有风险
关于华语电影导演扎堆拍续集的问题,《窃听风云》的两位编剧兼导演麦兆辉、庄文强就表示,其实他们一开始写《窃听风云》的时候,曾经想过这个故事拍成一个系列电影,但由于对该片反映的经济犯罪题材前景并不明朗,所以根据投资方的意见,依然是着力打造好第一个故事。而在该片内地票房超过8000万之后,投资方才表态愿意拍摄续集,而这个时候原故事已经没有多少可发掘的空间,所以只能另起炉灶。
对于这种“短视”现象,《画皮2》导演乌尔善表示很正常,在他看来,这恰恰是中国电影市场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因为第一集已经被证明了适合这片市场,有了相应的观影人群,“如果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现在诸多热钱涌入的华语电影,基本上拍摄的都是一些新故事,而拍摄续集的,大都是已经在市场中有过成功经验的投资商。这也就是说,投资方也开始转向谨慎,知道这种类型片、系列片可以赚到钱,才继续去投资。”成功的电影续集,往往不是第一集的导演拍的,这是成熟的电影工业的惯例。像《异形》系列的四集就有四个导演,体现的是成熟制片人制度保持着一个电影的系列存在。”
当然,内地电影人也不是没有主动打造系列电影的想法。比如目前最大的电影企业中影集团,其负责人韩三平就在各路电影中寻找适合拍成系列片的题材。但是他的这种选择模式存在着不小的争议。比如他很看好《硬汉》这部电影,虽然第一集本身只取得了1000万的成绩,不论票房还是口碑都反响平平,但他就是觉得这种城市英雄题材适合拍成系列电影,所以该片的导演丁晟几乎是被他赶鸭子上架一样地建议继续拍下去。而丁晟自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承认,“说到续集,其实我自己都没准备好。”
而且,几乎所有被采访者都承认,如果要打造好一部成功的电影续集,最重要的是续集本身的风格要确立,要给观众保持新鲜感。“脱离第一集的存在也能成为一部完整的电影 , 才 算 是 一 部 合 格 的 续集。”而从现在的状况看,由于投资方在目光上的欠缺,拍摄续集时往往要求跟第一部有一定联系,因此短时间内我们能看到的只会是一种低质量的重复,而这种重复对于之前那些经典商业片所造成的伤害,并不是投资方所要考虑的内容。
怪现状:“影院一日游”
如果说题材重复和续集泛滥只是会导致观众的观影热情下跌,那么为数众多的中小成本电影的“影院一日游”对于中国电影从百亿票房向更高目标迈进的伤害更大。因为不想去看关云长,我们还可以有其他的选择,但如果影院里充斥的都是“听都没听说过”的电影,作为观众而言,甚至连影院都不想进去。
最简单的例子,3月份有20多部电影公映,其中有不少就是这种“影院一日游”产品。某日记者打算去看一部电影,但到了影院之后却发现,想看的电影已经下线了,好容易从密集的排片表中选择了另一部,但进到影厅才发现,该场电影只有可怜的4个人在看。这种现象并非个例。2010年我国故事片产量达到526部,真正在影院上映的只有260部左右。而票房过亿的电影不过20部左右,此外的绝大部分电影,这些有幸进入影院的影片,不少都曾遇到过上映一两天便被撤下的尴尬命运。3月份,就有《幸存日》、《云下的日子》、《百合》等多部电影遭遇到了这一情况。而这些小片影院一日游的结果,使整个中国的电影票房都因此被拉低。根据记者就国内各主流院线通报的票房数字粗略统计,2011年第11周(3月7日-13日)全国总票房只有1.18亿。而在此前的一周(3月1日-7日),全国票房也不过1.2亿。第7周由于有情人节,票房大约为2.9亿,第8周只是略有下降,而到了第9周开始,就暴跌到了1.45亿。而这个数字,直到3月份的第三周,随着好莱坞大片《洛杉矶之战》的引进才终于有所改观。
小片扎堆上映的现象其实并非偶然。事实上,所谓的“淡季理论”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盛行,而几部小成本电影在淡季的成功发型,也使得为数众多的片方开始“盲目”地重视起这一理论。但是,诸如《喜羊羊》系列独闯寒假档《越光宝盒》在3月份票房过亿这样的例子不过是个案,前者是抓住了学生们放假的空隙,而后者则有很大程度是巧妙利用了去年《阿凡达》上映之后的空档期。因此,一窝蜂地“照搬”所谓的先进经验而不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众多小片发行方目前面临的最大窘境。
对于这一点,江苏幸福蓝海影视公司负责人章杰的认识就很清楚。他表示,小片扎堆,大家都不赚钱的现象其实完全是发行方懒于“动脑筋”所导致“目前的中国电影发行市场可以说很简单,也可以说很复杂。之所以说简单,就是它总有一两条原则在那里,比如大片来了要躲一下,淡季宣传要增强。而复杂的是,几乎每部电影都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时甚至大片都不用躲。假如在情人节档期,一部战争大片占据了主要的影厅,如果我手上有部爱情片,我就不会去躲它,因为这个节日,情侣们选择爱情片的可能性很大。今年我们发行的《甲天下》就选择了4月份,因为当时市场上并没有同类的电影。”
成因分析:投资人的“无所谓”,发行人的任务
“影院一日游”对于整个电影市场的损害从之前的数据已经可以清楚地显示出来,而对于这一现象,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刘军认为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发行方的简单思维,而应该归结为国内有实力的发行公司太少,很多中小成本影片缺乏发行渠道,根本就没有打通院线的门路。刘军介绍说,目前国内最主要的两家发行公司是中影集团和华影公司,分别承担每年发行40部国产片的任务。对于这两大公司来说,发行国产小成本影片更多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凑数而已。“只要电影在影院放映一天,也算是发行了。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就是在影院走了一圈儿。”至于华谊兄弟、保利博纳等民营公司,尽管也已有些发行实力,但因人力有限,主要只发行自己投资的影片。“在国内电影产业链中,发行公司最为弱势,制片、院线都很强势,影院想怎么放就怎么放,发行公司缺少话语权。”刘军感叹,这就注定了小成本影片没有出头之日。
而另外一部分小成本电影的“影院一日游”则完全是因为电影的投资方根本不在乎。比如王小帅《左右》的制片人黄斌就告诉记者,有些人投资电影压根就是为了满足兴趣爱好,就像《观音山》的制片人方励。作为电影发烧友的方励此前拍过6部影片,直到《观音山》才第一次盈利,而他追求的,只是个人的一种心理满足而已。还有一种类型的小片同样也是投资人“不在乎”,就是每年各大电影厂出品的一些电影。“其中很大一部分影片是地方、企业的宣传片,上映了一天就撤了,其实并没亏本,因为前期找到企业融资就可能已收回了成本。”
作为整个电影市场的终端,众多小片扎堆上映“影院一日游”对于院线方面其实也有很大损害。但院线方面对此也有相当的无奈,本地中影南方新干线负责人邱晴就感慨说:“现在加盟院线的影院都是有着自己的商业考量,哪家影院是不想赚钱的?所以从影院本身的想法出发,我们最愿意的就是放映那些赚钱的电影。但现在进入院线的这些小成本电影,宣传上又不做到位,观众不爱看的时候我们自然不会坚持放映,而在没有得到观众检验的时候,我们也不会排斥任何电影加入影院的排片。但院线本身有着自己对观众喜欢程度的判断标准,所以,影院一日游虽然是院线所为,但也不是我们的本意。”
中国电影市场概况分析http://ins.chinafilm.com/200710/1643600.html(链接)
6.3.1产业政策
(1)文化产业政策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政府已经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特别是2005年以来,随着《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中国政府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倾向越来越明显。《意见》指出:政府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政府将进行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政府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创新对外文化交流体制;政府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市场化;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将对文化产业给予财政、税收等方面的各种优惠。
(2)电影产业政策
为了应对加入WTO带来的挑战,国务院通过了《电影管理条例》。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文化部发布了《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颁布了《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这一系列政策措施改变了中国电影市场产业结构,对中国电影市场化进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004年,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开始起草《电影促进法》并征求各方意见,2006年已经完成草案,预计2007年将送交全国人大审议。《电影促进法》将会就如下方面的问题作出明确的法律规定:1、电影的性质、功能和定位;2、创作者的合法权益;3、电影管理体制和发展体制,电影市场准入的许可制度;4、政府与电影企业、与市场的关系;5、公平竞争的制度,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影市场;6、市场监管体系;7、扶持民族电影发展的原则和相关的制度措施。
《电影促进法》的颁布实施将会是中国电影产业和中国电影市场的一个巨大的机会。
6.3.2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
(1)国内电影收入状况
中国电影经过了90年代的低谷后,随着新千年的到来开始回升,特别是2004年以来,不论是国内票房、海外票房还是其他收益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从2004年到2006年,国内票房从15亿增长到26亿,平均年增长率36.6%;海外票房从11亿增长到18亿,平均年增长率31.8%;总收益从36亿增长到56亿,平均增长率27.8%。从以下的图表可以看出中国电影产业的增长趋势。
据国际电影业专业杂志《市场与调研》(Research and Markets)2007年4月10日发表了题目为“中国电影产业即将梦想成真”的关于中国电影产业的特别报告。
此报告预计中国电影产业所创造的价值至2010年将达到近9亿美金,到2015年,将升至20亿美金。按照这一强劲的发展势头,中国电影产业将于2050年赶上当今全球电影市场的领头羊―美国。
总之,不论从当前状况还是未来趋势上看,中国电影市场都将以其巨大的潜力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
(2)国内电影生产状况
随着中国经济和电影产业的发展,国内对电影的投资逐年增大,从2004年到现在,不论是影片的数量、投资的金额还是推广费用都在逐年增多。随着WTO对中国影响的逐步增强和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国内的合拍片也逐年增多,这使得中国电影单片的制作与推广大幅提高,同时也给国内电影带来了海外的收益,增加了中国电影在海外的影响。
(3)国内电影银幕数量及观众情况
最近几年来,国内影院、银幕数和观众人次都有高速的增长。从以下的表可以看出中国影院和观众的状况:
6.3.3国内电影市场细分
在国内电影市场发行放映的影片类型,按来源、制作成本和票房收入基本可分为:
A 进口分账大片:每年的进口数量在20部以内,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和华夏电影发行公司统一在国内发 行,中外方根据国内的票房按比例分账;
B 进口买断影片:每年的进口数量在30部以内,由国内国营或民营发行公司买断国内发行权;
C 国产(含合拍及港产)商业大片:投资额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国产(含合拍及港产)影片;
D 国产(含合拍及港产)中高成本电影:投资额在2000万—1亿人民币的国产(含合拍及港产)影片;
E 国产(含合拍及港产)中低成本电影 :投资额在500万—2000万人民币的国产(含合拍及港产)影片
F 国产小成本电影:投资额在500万人民币以下的国产影片。
6.4中美市场对比分析
中美电影市场状况对比情况见下表:
中国的电影市场,不论是从总体还是从人均情况来看都和美国的电影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美国人均银幕拥有数是中国的39倍,美国的年票房总收入是中国的35倍。
在存在巨大差距的同时,中国电影市场比美国电影市场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近6年来中国电影市场年增长率高达30%。
伴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高速增长,中国电影和中国电影市场必然存在巨大的投资机会。
⑹ 电影行业现状怎么样
改革开放后我国电影进入市场化阶段
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诞生。时至今日,中国电影已走过了110余年的历程。中国电影主要分为三个产业发展时期:第一轮产业发展时期(1922年-1945年)、第二轮产业发展时期(1945年-1976年)和第三轮产业发展时期(改革开放至今)。
整体来看,我国电影行业在国内有效的疫情防控机制下恢复较好,2021年产量与影院数量均有一定幅度的上升。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影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⑺ 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前景如何
行业主要企业:猫眼娱乐(01896HK)、阿里影业(01060HK)、光线传媒(300251)、新片场(834630)、华谊兄弟(300027)、爱奇艺(IQ.NASDAQ)、Bilibili(BILI.NASDAQ)
定义
电影产业是对以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三个行业为主,同时包括电影的后产品的开发(如音像制品、电影频道、相关图书、玩具等)以及与电影相关的市场活动的总皮顷称,属第三产业中娱乐业的一部分。其主要功能是通过视听技术传递艺术形象信息,为人们提供审美、娱乐、宣教服务。
电影产业的特征包括以下几点: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影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⑻ 2020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题是什么
离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举办时间也只剩短短的一个星期了,是不是很期待各个爱豆们的红毯秀呢,又有哪个电影作品是你喜欢的,话不多说近请关注。在观看这次电影节活动时,也有必要来了解一下活动的目的和主题。
2020北京国际电影节
时间:2020年8月22日至8月29日举办
主题
梦圆·奋进
本届电影节将于8月22日至8月29日举办,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和融合创新发展要求,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以“梦圆·奋进”为主题,突出“云上北影节”特色,采取线上线下联动形式,组织启动式、北京展映、北京策划·主题论坛、北京市场、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电影+、再相聚等系列活动,打造一届传承亮点、创新特点、提升高点的电影节。
别具一格,“启动式”提升专业影响力
作为本届电影节的开端,启动式别具一格,邀请到张艺谋、陈道明、黄会林、孙向辉、曹寅、傅若清、于冬、吴京等8位电影界不同领域的重量级代表,对中国电影、北京国际电影节发表感言。同时,还将推出北京广播电视台为本届电影节制作的特别节目“梦圆·奋进”,以演讲为主要表达方式,结合短片和访谈,讲述电影人在创作方面的思考与坚守,表达电影人对行业日益回暖、再度蓬勃发展的坚定信心。谢飞、张艺谋、贾樟柯、唐国强、吴京、吴刚、文牧野、海清、杜江、蔡徐坤等知名电影人、艺人将会与观众们见面。
重大突破,“北京展映”重燃光影
“北京展映”深受媒体和影迷朋友关注,今年将在内容和形式上实现新的突破。展映分为线上展映、电视展映、影院展映、露天放映4个部分,放映300多部中外优秀影片。线上展映,与独家网络展映平台爱奇艺合作,搭建北影节专区,设置12个单元,上线250部左右影片,首次一次性上线约50部境内外新片,这在国内电影节展都是前所未有的大动作。电视展映,在北京卫视、影视和青年三个频道,循环播放20部中外优秀影片,这既是10部国外影片首次在国内电视台播放,也是国内电影节首次开拓电视端展映渠道。露天展映也是本次北影节的一大特色亮点,放映《庐山恋》《温蒂妮》等24部中外经典老片、优质新片。公益放映将覆盖怀柔区16个乡镇街道展映《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决胜时刻》等影片运蔽笑约30部、500场。
影院放映精选百余部中外佳作,在展映节目策划方面,“北京展映”立足北京国际电影节十周年这个重要节点,在保留深受观众喜爱的经典单元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了令人耳目一新的主题单元,将为大家奉上突破性的观影体验。
频出爆款,北京市场打造全产业链生态
本届北京市场将充分发挥产业对接和联动并段作用,助力电影产业蓬勃发展。“北京市场”分为招商展会、项目创投、行业对话、特约活动、签约仪式等五个板块。招商展会,今年全部移至线上,在国内电影节中第一家采用3D+VR技术搭建虚拟展示系统,向全球电影机构提供免费展位。项目创投,今年征集到829个项目,较去年增长13%,质量也有较大提升,今年将由知名监制陈国富、柏林影后咏梅以及家喻户晓的邓超担任终审评委,相信可以评选出最具市场潜力、艺术水准的新人新作。行业对话,首次在怀柔精品民宿举办北京市场行业对话,聚焦“艺人经纪影响力”“中国青年导演崛起之路”等热点话题,为中国电影和世界电影发展注入新动力、新活力。
看片仪式,将与中影、华夏合作举办院线经理看片会,推介一些列重点影片,这是今年首场全国看片会。签约仪式,将发布《临界点》《同学们好》等多部重大题材重点影片,发布中影集旁含团青年影人扶持计划。
⑼ 中国影业三巨头是什么
中国影视三巨头分别是:光线影业、万达影视和华谊兄弟。
北京光线影业有限公司(简称:光线影业)成立于2004年,2006年发行第一部影片《伤城》,开辟电影之路,2009年光线影业首创地面电影发行网,2011年启动新导演计划,3年时间发掘培养徐峥、赵薇、邓超等近20位新导演。
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隶属于万达集团,成立于2009年,影视传媒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万达集团正式进军影视行业,开展影视投资、制作、发行、放映及后产品等全产业链业务。
华谊兄弟是目前国内一家将影视娱乐、品牌授权与实景娱乐和互联网娱乐三大业务板块及产业投资实现有效整合的娱乐传媒企业,是业内产业链完整、娱乐资源丰富的公司。在公司统一平台的整体运作下,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展。
中国影业的发展方向:
影视行业是我国宣传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之一,对于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影视行业更从来都是一个热门行业,也是公认的朝阳产业。影视业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国家大力扶持的支柱产业。
影视媒体已经成为当前最为大众化,最具影响力的媒体形式。从好莱坞大片所创造的幻想世界,到电视新闻所关注的现实生活,再到铺天盖地的电视广告,无一不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⑽ 中国把国际电影市场分为哪三个国际版块
分为亚洲板块,欧洲板块和美洲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