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电影 » 珞珈国际电影节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珞珈国际电影节

发布时间: 2023-05-21 07:50:38

① 2018武汉大学珞珈金秋国际文化节是什么时候

时间不定吧,一般是11月末到12月初的样子吧

② 无地自容拍摄地点电影无地自容取景地

2021年即将来临,各位小伙伴们想好看什么电影了吗?2021年1月即将上映很多电影,有没有人想了解一下电影《无地自容》呢?《无地自容》将在2021年1月5日上映,主要讲述北漂的生活,视角、场景比较独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下文。

《无地自容》相关信息

《无地自容》上映时间:2021年1月5日

《无地自容》拍摄地点:贵州、重庆、湖北

《无地自容》拍摄时间:2019年8月

《无地自容》导演:张春光

《无地自容》主演:刘其元、吴晓晨、宋沐心

《无地自容》类型:剧情,文艺

《无地自容》简介

电影《无地自容》是一部低成本文艺片,以独特的视角,呈现了当下北漂的生活图卷。电影《无地自容》不仅展现了在北京打拼多年的主人公在困境中的绝望和挣扎,呈现了他们的市井生活和青春往事,同时表现出了他们在奋斗中生生不息的希望,观后令人唏嘘。电影节的媒体评论曾评价这部电影:《无地自容》的叙事风格和质朴无华令人印象至深。

该片由北京春牛影旁手厅业公司出品,张春光编剧并执导,钱乾监制并担任制片人。影片自今年上半年起参加了各大洲多个国际电影节,并斩获众多奖项,成为令国际瞩目的一匹“黑马”。该片在多个国际电影节展映期间,广受好评,并先后摘得加尔各答国际电影节(国际B类电影节)“杰出成就奖”和2018马德里亚洲国际电影节“最佳外语片导演奖”等重量级奖项。

拍摄地点—贵州-重庆-湖北

贵州景点

西江千户苗寨:欣赏田园风光,体验苗族风情的好去处;镇远古镇:闻名古镇,特色小吃,绝美夜景,度假胜地;

黄果树瀑布:中国和亚洲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富盛名的大瀑布之一;黔灵山公园:市内第一人气公园,有黔南第一山之称;

肇兴侗寨:黔东南侗族地区最大的侗族村寨。

重庆景点

洪崖洞民俗风貌区:国家级AAAA旅游风景区,是小天鹅集团投资修建的目前市中心唯一一片展现巴渝传统民俗风貌区域。游吊脚楼群、观洪崖滴翠、逛山城老街、赏巴渝文化、看两江汇流。

磁器口古镇: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重庆市重点保护传统街,重庆“新巴渝十二景”,运隐巴渝民俗文化旅游圈。千年古镇,重庆缩影,正街上美食琳琅满目,往深处走有老重庆的感觉。

武隆天生三桥:亚洲最大的天生桥群,拍过《满城尽带黄金甲》和《变形金刚4》。

解放碑:原名抗战胜利纪功碑,如今周边是重庆最繁华的商业步行街之一,抗战胜利纪功碑暨人民解放碑是重庆的地标之一,是抗战胜利的精神象征,是中国唯一一座纪念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碑,也是重庆解放历史的见证。以解放碑为中心的十字路口,包括周边的民权路、邹容路和八一路等,这里是重庆最繁华的商业圈。

重庆朝天门广场:朝天门是一个码头广场,可以看到两种不同颜色的江水交汇。

湖北景点

武汉大学:百年名校薯绝,拥有众多的中西合璧风格的民国建筑,樱花全国闻名。前身为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立的自强学堂,后更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濒临东湖,环抱珞珈山,校园内绿树成荫。樱花名声远扬,校园内有樱花城堡、樱花大道、樱顶、珞珈广场等主要赏樱地点;其中,“老斋舍”前的“樱花大道”,是武大赏樱的好去处。

黄鹤楼: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楼内大量的石碑、石刻,都是历代名人的真迹,极具艺术价值。黄鹤楼位于武昌江畔,紧邻长江大桥,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建于蛇山之上,登上楼顶远眺,武汉三镇和长江尽收眼底,视野开阔,是武汉的城市地标之一。

恩施大峡谷:恩施大峡谷是世界地质奇观、喀斯特地形地貌天然博物馆,被赞誉可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媲美。峡谷内被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所覆盖,夏季凉爽,周边地区避暑登山的好去处。

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位于东湖畔,是我国重要的国家级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有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乐器陈列馆。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郧县人头骨化石、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是最值得看的是四大镇馆之宝。

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武汉武昌东部,故此得名,是中国第二大的城中湖,现为中国水域面积最为广阔的城中湖之一,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分为四个区域:听涛景区、东湖磨山景区、落雁景区和吹笛景区,四个景区各具特色。

③ 武汉大学珞珈学院的院系设置

学院依托武汉大学优势学科,坚持“整体规划、发展内涵、凸显品牌、凝练特色”的基本原则,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设置专业。现设英语系、新闻系、信息管理系、经济与管理学系、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计算机科学系、电子信息科学系、公共课部等8个系(部);开办21个本科专业。逐步形成了以管理学专业为主体,以工科专业为应用特色,注重发展文学、经济学、艺术学的学科专业体系。 系 本科专业 电子信息科学系 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机械电子工程 信息管理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 计算机科学系 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经济与管理学系 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物流管理
市场营销、会计学、酒店管理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英语系 英语、商务英语 新闻系 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 计算机科学系
一、基本情况
学科构架完整。计算机科学系成立于2006年,现有二个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四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软件工程本科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专业。目前在校生849人,其中本科生529人,专科生320人。
师资力量雄厚。共享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的教学科研优势、丰富的资源和雄厚的师资力量。现有专职和来自武汉大学本部计算机学院的兼职教师共有40多人,他们具有教授、副教授、讲师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
良好的实验实习实训条件。本系现有计算机软件实验室、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室、数字逻辑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实验室、网络技术实验室、嵌入式实验室;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以及可共享武汉大学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系列实验资源并适应社会需求的实验条件,为学生在软件设计与开发、网络与信息安全、嵌入式系统、数字媒体技术、软件测试、软件项目与质量管理、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管理与应用、学科大赛等方面创建和提供良好的条件。
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原则: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是夯实硬件,立足软件,软硬结合。教学理念是强化基础知识,重视试验设计,创新应用技术。办学理念是: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学科建设和实验室、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注重实践教学,加快建立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专业基础扎实、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生工作的理念:以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为支撑,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开展种种主题教育活动,创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组织各类专业技术竞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业余科研项目、各类学科专业大赛、社会实践和职耐岁业技术培训,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与就业能力。
二、荣获主要的奖项与荣誉
1、本系荣获湖北省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连续两年荣获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获得学校“先进分团委”,学校“大学生业余科研一等奖”,学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学校“优秀教案一等奖”等。
2、学生荣获全国学科大赛的全国奖、省级奖合计55个奖项,指导教师获得全国最佳指导教师奖和优秀指导教师荣誉合计51人次。其中:在2011、2012年的全国软件设计大赛、全国信息技术大赛、全国软件设计创业大赛中荣获全国二等奖4项、全国三等奖8项、省一等奖6项、省二等奖11项、省三等奖11项等奖项;获得全国软件设计大赛湖北赛区优胜学校奖和全国信息技术大赛组织奖。
经济与管理系
新闻系
新闻系成立于2010年,现任系主任为武汉大学夏琼教授。现开设三个本科专业——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培乎、广播电视编导。其中,新闻学专业自2010年开始招生,目前在校生配亩悉有261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从2011年开始招生,目前在校生有315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从2013年开始招生,目前在校生有118人。
新闻系依托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科优势,共享武汉大学新闻系丰富的教学资源和雄厚的师资力量,逐步建立和完善本系学科架构体系。目前,新闻系下设三个专业教研室:新闻学教研室、播音与主持艺术教研室、广播电视编导教研室。各专业以新闻学、传播学和社会学为主要手段,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能从事新闻采访、编辑、写作、评论、摄影、节目主持、采编等工作,熟练运用现代传播技术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新闻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思想道德和专业素质的培养,在校生现已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项新闻专业实践活动,并在学院多项活动中取得良好成绩。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
信息管理系
信息管理系成立于2006年,现有两个本科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和一个专科专业(电子商务),其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开设于2006年,电子商务专科专业开设于2008年,2010年电子商务本科专业获批。全系现有全日制在校生732人。
本系依托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丰富的学科资源和雄厚的师资力量等教学科研优势,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通过优秀人才引进专职教师和来自武汉大学本部信息管理学院的兼职教师共20多人。他们具有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教授、讲师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
本系遵循“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服务社会”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的管理理念,力求科学的教学与管理。我系组建了以水平较高的博士生导师及正、副教授为主的教学管理团队,建立了较完备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努力构建课堂教学、上机实验、课外实习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推广现代化、多元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开展先进榜样学习、英语四级备考、学科竞赛、考证考级、名师与企业家讲座、考研辅导、就业指导、文艺艺术体育竞赛等全面素质培养,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专业基础扎实、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2010届毕业生英语四级一次通过率76.1%,居全院第二,累计通过率为83.6%,英语六级通过率为31%;2011届毕业生,英语四级一次通过率67.3%,居全院第一,累计通过率为75.9%;2012届学生,四级一次通过率57.4%,居全院第二,英语四级累计通过率为97%。
三届毕业生共20余人考取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上海社科院、福州大学等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研究生。2010届5名毕业生攻读研究生,其中国内读研3人,出国读研2人。信管专业2011届9名毕业生攻读研究生,考研录取率达到16.7%,居全院第一。信管专业2012届6名毕业生攻读研究生,居全院并列第一。
学科竞赛取得优异成绩,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4名学生获得三等奖;在“全国第三届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意创业创新’挑战赛”湖北赛区比赛中,5个小组16人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1组2人,二等奖2组7人,三等奖2组7人;在“第三届湖北省‘技能状元’选拔赛”中,吴瑞思获省级二等奖,并获得了省妇联授予的“巾帼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孙江涛获省级三等奖。
2010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2011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2012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7%,信息管理系被学院授予2011届、201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信息管理系各届毕业生均通过论文答辩。4名学生荣获“学院优秀论文”;3名学生荣获“省级优秀论文”。
数字时代全球信息化发展迅速,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国家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信息管理和电子商务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信息管理系将不断加强专业建设,提高办学质量,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电子信息科学系
电子信息科学系成立于2006年,设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一个专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00余人。育人理念:我系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为人才培养目标,长期坚持以学风建设和学科建设紧密结合,形成了“注重基础、突出能力、追求创新”的教风和学风。根据学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自身特色,努力构建理论教学、专业实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优化推广现代化、多元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具有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的综合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师资队伍:我系坚持专家治学,由在武汉大学长期任教、管理经验丰富的教授担任系主任。依托武汉大学丰富的学科资源和雄厚的师资力量等教学科研优势,聘请了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知名教授和富有经验的名师承担主要主干课程,同时采取“依托、引进、培养”相结合的方针,实行积极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已形成了一支职称、年龄、性别、学历和学缘结构较为合理、教学水平较高的稳定的教师队伍。目前共有专职教师2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人,讲师11人,助教6人,专职实验员2人。教学管理:我系目前建立了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和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通信工程教研室、电子线路教研室3个教研室。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现有物理实验室、基本技能实验实训室、模拟电路/数子电路实验室、通信原理/高频电路实验室、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室、EDA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等基本教学实验室;与国际着名的TI公司一起,创办的“武汉大学珞珈学院-TI公司单片机联合实验室”;专门用于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创新实验室;以及与武汉肯纳电子有限公司等建立的4个实习实训基地。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主要负责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建设,并承担信号与信息处理系列课程和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的建设;通信工程教研室主要负责通信工程专业的建设,并承担现代通信系列课程和高频电路精品课程的建设;电子线路教研室主要负责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建设,并承担电子技术系列课程建设和电赛培训等工作。学生管理:我系有一支对学生有爱心、责任心强、业务能力突出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现有主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书记兼系副主任1人,学生党支部书记1人,学生分团委书记1人,辅导员6人,教学秘书1人。本着“服务学生成人成才”的工作目标,遵从“严要求、重教育、多引导”的工作方法,积极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坚持“以生为本”,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多年来,在思想教育、学风建设、学生服务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教学成果:自建系以来,团结务实的电信师生在执着勤勉中砥砺前行,屡创佳绩。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成绩年年攀升,获奖等级和获奖人数连续4年居全省独立学院前列。其中,在首次参加的2010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荣获3组湖北赛区一等奖,位列全省独立学院第一;在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荣获2组一等奖、2组二等奖、5组三等奖,继续位列全省独立学院之首;2012年,荣获3组省一等奖,2组省二等奖,6组省三等奖的骄人战绩;2013年,我系共获得1组全国一等奖,1组省一等奖,3组省二等奖,6组省三等奖,同时还取得2013年湖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高职高专组TI杯,获奖等级和获奖人数继续位列全省独立学院之首,并在湖北省65所参赛高校中位列第8位。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上线率逐年上升,2010届、2011、2012届毕业生考研上线率分别为14.1%、14.8%、15.2%,2013届再创新高,上线率达到17.2%。多名学生考取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重庆邮电学院、西安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全国知名院校的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录取人数多次位列全院第一。毕业生的质量也在逐年提高,四年来共计10多位毕业生获评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在2012届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中,珞珈学院有6篇学士学位论文被评为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其中我系获奖数为4篇,占全院总数的三分之二。2013届珞珈学院共有11名学生毕业论文获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获奖数量位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其中我系获奖数继续保持为4篇,继续保持全院领先。除此之外,在2011、2012连续两年的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电信系多位同学荣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二等奖。毕业生英语四级累计通过率超过93%。就业形势良好,连续四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左右,2013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7.88%;多名毕业生在国际、国内知名企业高薪就业。思政教育和各项组织工作突出,2011年系学生党支部荣获湖北省教育厅、省高工委高校“两访两创”活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3年我系荣获湖北省教育厅、省高工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基层单位”荣誉称号;并在2011年和2013年连续两次荣获“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湖北赛区优秀组织奖”。2013年,我系在珞珈学院首次绩效考核中获评“优秀系(部)”。
英语系
概况:武汉大学珞珈学院英语系成立于2008年。现在开设有英语语言文学(本科)和商务英语(专科)两个专业,在校学生共800余人。同时,英语系还负责全校大学英语的教学工作。英语系设立的教学机构有英语专业教研室、商务英语教研室、大学英语教研室和英语电教中心等。英语系秉承 “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方针,大力培养文化素质高、英语基础好、动手能力强的涉外型英语应用人才,特别强调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和教学配套设施的建设,紧密依托并充分利用武汉大学外语学院的教学资源优势。目前,全系共有教职工50人,其中教师43人(教授2人、副教授7人),另外,我们还聘请一批武汉大学外语学院英文系和大英部的知名教授和富有教学经验的老师承担本系的教学工作。
英语专业(含语言、文学、翻译、商务、教育等方向):英语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扎实英语语言基础的,能在外事、经贸、商务、金融、法律、科技、文化、新闻、教育、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工作的复合型、涉外型、实用型英语人才。学生应具有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对主要英语国家的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有较广泛的了解,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具备第二外语的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以及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能力。英语专业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三种类型,一般均以英语为教学语言。三种类型的课程如下: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指综合训练课程和各种英语技能的单项训练课程,如:基础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笔译等课程。英语专业知识课程:指英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课程,如:英语语言学、英语词汇学、英语语法学、英语文体学、英美文学、英美社会与文化、翻译理论与技巧、西方文化等课程。相关专业知识课程:指与英语专业有关联的其他专业知识课程,即有关经贸、法律、管理、新闻、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课程。
商务英语专业(专科):商务英语专业主要为外贸公司(部门)、国际物流公司、外国驻华商务机构和外商在华投资企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掌握国际商务知识,具有较强专业技能,能够从事商务活动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主要开设的课程有:英语(精读、听力、会话、阅读、写作)、英汉互译、商务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英语函电、市场营销学、国际商法、商务谈判、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等。
大学英语教学:大学英语为我校公共必修课。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 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大学英语教学应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根据大学英语改革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思路,我们组织老师大力开展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课外阅读辅导等教学方式的改革探索,积极建设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为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而努力。
师资队伍:英语系的师资队伍由两部分教师组成:一部分是我们的专职教师队伍;一部分是我们聘请的兼职教师队伍。我们的专职教师队伍现有教师43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7人。我们每年聘请大约20余人的兼职英语教师。他们主要来源于武汉大学外语学院的英文系和大英部。我院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和高年级课程主要由武汉大学外语学院英文系的教授、副教授担任。我们的专、兼职教师都能够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做到备课认真、讲解熟练、重点突出、答疑耐心。同时他们还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综合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教学方法:虽然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有多种途径,但我们认为以下的原则应该是共同的:(1)教学方法的改革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应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外语教学中模仿和机械的语言技能训练是必要的,但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批评和论辩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意培养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独立学习的能力。(3)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堂教学重在启发、引导,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课外活动要精心设计,要注意引导,使其成为学生自习、思索、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因此,我们提倡以启发式、讨论式为主的交际法教学,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课堂讨论、读书报告、演讲比赛、翻译习作、自主学习等活动,鼓励学生在活动中质疑、辩论,融听、说、读、写、译为一体,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完善地掌握语言技能,而且还有利于锻炼和提高他们的独立工作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广播、录音、投影、电影、电视、录像、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利用和开发为外语专业教学手段的改革提供了广阔的前景。这些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大都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受到刺激,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更有利于他们语言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的方向发展。我们的具体做法是:鼓励学生利用已经十分普及的MP3(MP4)和现成的英语录音资料进行大量的听力练习,并规定学生定期、定量地反复收听并记录下所听的录音语言材料,定期参加听力考试,以提高听力水平。利用各种英语录像及电影教学片,组织音像教学和课外英语实践活动,营造英语环境,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用英语思维的能力。我们还积极开发各种英语教学软件,并配备语言实验辅导员,使学生能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训练。建立英语学习网站,下载网络上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料,以便于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英语学习。
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教学:要使学生真正能用英语进行交际,除课堂教学外,还必须创造能让学生进行英语交际活动的条件。因此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条件,积极组织英语晚会、朗诵比赛、书法比赛、演讲比赛、戏剧表演、写作比赛以及英语角等第二课堂教学,从而营造起一个生动活泼的外语环境,为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学院名称院系分布计算机科学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
设有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嵌入式系统专业方向。
软件工程(本科)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电子信息科学系通信工程(本科)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科) 经济与管理学系国际经济与贸易
财务管理
会计
物流管理专业
市场营销
酒店管理 信息管理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
电子商务(本科)
电子商务(专科) 新闻系新闻学(本科)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艺术本科)
广播电视编导(艺术本科) 英语系 英语(本科)
商务英语(专科)

④ 珞珈的百科名片

珞,是石头坚硬的意思;珈,是古代妇女戴的头饰。“珞珈山,原名罗家山,亦名落驾山。珞珈山现在这个名字,是国立武汉大学首任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改的。“落驾”与“珞珈”二字谐音,寓意当年在落驾山筚路蓝缕、辟山建校的艰难。
“珞珈三女杰” 是人们对国立武汉大学外文系教授袁昌英、中文系颤唯教授苏雪林和文学院院长陈源(西滢)的妻子凌叔华这三人的尊称。
“珞珈哈佛三剑客”
20世纪40年代前期,在美国哈佛大学里,有三位优秀的中国留学生以他们优异的学术成就,被在哈佛的中国留学生戏称为“哈佛三剑客”。而这三位年轻有为的“剑客”在抗战结束后,都先后接受了国立武汉大学校长周鲠生先生的邀请,来到武大任教。从此,“哈佛三剑客”齐聚于珞珈山麓,成为赫赫有名的“珞珈哈佛三剑客”。数十年来,他们都在各自的学术领域里成就斐然,成为在国内学术界堪称宗师,并且在蔽春国际上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大师:一位是中国国际司法学泰斗,一位是中国世界史学科的奠基人,另一位则是世界公认的发展经济学创始人。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极大促进了武汉大学在法宏洞耐学、历史学和经济学等三个学科的发展,奠定了武汉大学在这三个学科上无可替代的学术地位和影响。
武汉大学坐拥珞珈山,东湖水,山清水秀。
珞珈两字,乃武汉大学文学院首任院长,闻一多先生命名的,用来形容珞珈山,山色葱茏,是做学问的好地方。
珞珈网, 武汉大学首家学生创办的IT社团。有最新话题、今日十大、站务管理、休闲时尚、情感天地、贴图专区、考研同盟、社会信息、音乐影视等论坛。

⑤ 武汉大学青年传媒集团的未来网

未来网站(武汉大学未来网)是由共青团武汉大学委员会主办的武汉大学共青团组织在互联网上的核心站点,是学校共青团组织对内对外宣传自身工作,展示共青团风貌,在新形势下更好地服务团员青年的新的重要渠道。
未来网站定位于校园文化,建站宗旨是:关注校园生活、繁荣校园文化、弘扬校园精神、引导青年成才。网站建设目标是:要努力成为学校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的网上信息中心、资料中心、交流中心和研究中心,成为学校共青团组织联系青年的新型纽带,成为外界了解武汉大学以及武汉大学共青团工作的一个窗口,成为学校与社会各界人士密切联系的桥梁,成为关注教育事业的专家、学者、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的园地。
未来网大事记
2000年11月 未来网开始筹建并试运行
2001年2月26日 未来网完成了首次较大规模的招新,通过两轮考试,二十多位同学加入了未来
2001年3月 网站开始了正式的筹建工作
2001年4月19日 经过“未来”团队的共同努力,未来网终于正式开通
2001年暑假 未来网进行了全新改版,设计出自己的logo标志,并制作了宣传板和宣传画
2002年3月 未来网开通 “团委书记会客室”将于近日开通。主要内容涉及学生关注的教学、管理、招生就业、后勤服务等话题
2002年3月21日 未来网邀请武汉大学教务部副部长长刘国老师将作客未来网“团委书记会客室”,就有关学生学籍管理、转专业、主辅修考试等学生关注的话题与学生进行直接对话
2002年10月 未来网扩大网络服务种类,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部分岗位竞聘
2002年11月 未来网出台全新的网站管理制度
2002年12月 未来网与武汉精伦电子公司合作,打造新的服务品牌,实现了利用电话IC卡通过校园电话就可以访问未来网
2003年3月 开放家园服务,为广大学生用户提供免费主页空间,给他们一个自我展示机会;改版二手栏目,为学生提供二手交易信息;完善论坛功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沟通平台
2003年4月 新闻系统升级,新的新闻系统能够更好的适应网站新闻需求。 推出相册、音神简乐、电影、动漫频道,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娱乐资讯
2003年5月 新服务器到位,重新构建了整个未耐凯来网网络环境,提供更多的资源广大同学服务。各栏目的内容得到充实,并于5.16未来网全站日访问量突破8,000
2003年暑假 未来网全面改版,重新策划未来网内容,增加大量信息性服务,栏目调整后,未来网建设成为32个栏目的门户性网站
2003年9月 新学期开始,未来网全面招新宣传,未来网成员扩充到40人左右。对暑假改版后的栏目,进行全面的内容填充
2003年10月 招新宣传取得一定效果,10月9日未来网日访问量突破10,000。开始校110周年校庆专题网站的建设
2003年11月 未来网110校庆主题网站“珞珈——我们祝福你”受到同学关注,访问量激增,展开校庆六大主题活动。并于11月22日未来网日访问量达到历史最高值16,310
2003年11月 未来网珞珈青年报联合发起倡议,帮助无助女孩朱四珍
2004年3月 未来网在鲲鹏广场举行了一场名为“那时花开”的校园民谣吉他演唱会
2004年4月 未来网新开设频道莜野电台正式开通,它成为我校第一个网络电台
2004年5月 未来网为教育部主办的“相约未来”全国大学生大型校园文艺演出活动进行全程的网上报道,并为此制作专题网页。未来网点击率再创新高
2004年昌瞎唤6月 未来网进行内部培训,旨在提高全员的业务素质和团队协作的精神。
2005年初 未来网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招聘副站长
2005年3月 公关推广部正式成立并开始运行,积极与校内各大社团联系合作事宜。
2005年3月21号 在华师大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成立校际网络联盟。
2005年4月初 未来网与春英诗社,原创音乐协会,四圣兽动漫协会,校史研究会等社团签定合作协议。
2005年4月初 未来网全体成员到农庄春游
2005年5月21日 未来网四周年站庆暨文艺汇演在教五多功能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王传中教授出席庆祝活动、作了重要讲话,并题词“交流思想的平台、服务青年的渠道、对外宣传的窗口、思想教育的阵地——庆祝未来网开通四周年”;武汉晚报,武汉晨报及校内各大媒体等全面报道站庆实况
2005年7-8月 未来网进行全新改版,试运行“未来新大陆”页面,整合资讯网和文娱网。全面升级新闻频道,扩增新闻容量,加快更新速度
2005年 9月 全面招新,招聘中心主任及各部门负责人
2005年10月 修改颁布《武汉大学未来网络信息服务中心工作条例》,中心主要干部就职
2005年11月18日 经过未来团队40余天的努力和几个通宵奋战,全面推出FUTURE2006版,并打出2006年度口号“沟通你我 畅享未来”
2005年11月底 未来网与武汉大学广播台,珞珈青年报社校内三大媒体强强联合,签定初步合作协议,筹建“武汉大学校园媒体联盟”
2005年12月3日 团中央督导组成员、共青团山东省委副书记张光峰,团中央督导组、团中央组织部组织处干部郭鹏,湖北省委第二巡视组正处级巡视员、省直地方指导组组长刘昌清,共青团湖北省委书记肖菊华,共青团湖北省委副书记丁小强,共青团湖北省委组织部部长胡勇政在我校团委书记屈文谦等人的陪同下,视察了武汉大学未来网站。兴之所至,领导们在未来网工作间随手打开未来网页面,浏览新闻,对网站工作人员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对今后武汉大学未来网的发展寄予了厚望
2005年12月31日 未来网成功进行武汉大学首次校园网上直播----2006新年音乐会
2006年1月1日 未来网元旦晚会于信息学部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全体成员共庆新年
2006年3月 未来网参加“全国高校百佳网站”评选活动
2006年3月21日 未来网访谈栏目《永不放弃——黄来女的人生选择》引起校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访谈栏目该文章点击率创访谈栏目的历史最高纪录
2006年 3月至4月 未来网自拍DV《三十七度半》,作品参加香港大学生电影节
2006年4月 未来网、珞珈青年报与武汉荆楚网共同承办“BBC英语校园行”活动。吸引了同学们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
2006年4月17日 未来网全体成员磨山春游及素质拓展,旨在培养未来团队的团结合作精神
2006年5月18日 从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获悉,未来网荣获“全国高校百佳网站”和“全国高校十佳文娱类网站”称号,该类全国性的评选尚属首次
2006年5月21日 未来网携手艺术学系共同举办“第三届珞樱之影——影视戏剧片断模仿大赛”
2006年5月21日 未来网视节目组现场直播在吉林大学举办的“五月的鲜花——北国春潮”全国大学生大型校园文艺演出。未来网视此节目的点击率突破5000次大关
2006年6月6日 继2005年11月18日以来,未来团队技术力量日趋强大,经过7个月的不懈努力和若干个通宵奋战,未来网FUTURE2006盛夏版隆重推出,这是未来团队在实践中探索“平台建设项目化和内容建设频道化相结合”路线的标志性成果,标志着未来的发展又进入一次新的腾飞
2006年6月7日 武汉大学庆祝未来网荣获“全国高校百佳网站”称号座谈会举行,校党委副书记王传中教授莅临现场为未来网新门牌“全国高校百佳网站武汉大学未来网”揭牌,对未来网做了高度评价,对网站的全体学生干部表示祝贺和感谢,并鼓励网站师生再接再厉,争取更大光荣;网站全体师生欢欣鼓舞,共话未来发展。
2006年6月 校团委研究决定,未来网络信息服务中心和珞珈青年报社强强联合,整合筹建“武汉大学青年传媒集团”,是直属团委宣传办公室的一级学生组织,下辖青年新闻中心、未来网络中心、珞青报业中心三个二级组织,集团将在校团委领导下“共同关注新世纪的武大青年”
2006年10月12日 未来网网上直播武汉大学教学评估工作,通过网络使全校同学了解和参与本科教学评估。
2006年10月17日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莅临未来网工作室指导工作。
2006年12月11日 在第二届中国大学生校园文化节上,未来网荣获“全国十佳高校网站”,央视着名主持人沈冰将十佳网站的荣誉证书颁发给了未来网指导老师——武汉大学团委宣传办公室高卫松。
2006年12月25日 团省委领导莅临未来网工作室指导工作。
2006年12月30日晚 未来网网上直播“2007武汉大学新年音乐会”,取得巨大成功。
2007年3月开始 未来网制作“和谐校园,家是珞珈”专题网页,配合校团委此后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2007年4月1日 未来网骨干成员前往华科,同华中大在线同行进行了愉快的交流,畅谈了网站发展的经验。
2007年4月15日 未来网成员参加青年传媒集团素质拓展活动,团队凝聚力得到大大提高。
2007年5月 未来网协办“新文先生新闻小姐”大赛。
2007年暑假 未来网参与“武汉大学寻访届校友”主题实践活动,并推出“寻访校友”专题网页,在全校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收到了诸多武大校友的认可和肯定。
2007年9月 未来网坚持网站频道建设项目化、专题化,先后推出新生专题,公选课电影专题,文学专题、动漫专题等等。
2007年10月 未来网先后协办“校园不文明现象调查”、“武汉大学文化衫设计作品投票”、“想show未来”等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学生活动。

⑥ 为什么武汉大学被称为珞珈山职业技术学院

戏称,因为武汉大学地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珞珈山街道八一路299号

例如清华大学的戏称“五道口职业技术学校”,只因其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乍听还真像是一所不起眼的专科学校。作为目前中国最顶尖的高校之一,清华大学摇身一变成了“职业技术学校”,瞬间没有了那种严肃感。

武汉大昌判学溯源于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昌创办的自强学堂,历经枣消传承演变,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1949年更为现名。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

(6)珞珈国际电影节扩展阅读:

重点学科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10个):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地耐岩改球物理学、生物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矿业工程、口腔医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国家重点学科(5个,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生物学、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

国家重点学科(17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金融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史、世界史、基础数学、凝聚态物理、无线电物理、分析化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理学下二级学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口腔基础医学、社会保障。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古代文学、法语语言文学、空间物理学、内科学(心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