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会首先在巴尔干半岛爆发
巴尔干半岛历来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因为那里十分复杂,即使是现在也因为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等等,造成复杂的局面,再加上西方大国参与其中,导致局面更加复杂,一战前,巴尔干半岛涉及奥匈帝国、乱腊歼俄罗斯、奥斯曼土耳其哗冲帝国以及塞尔维亚,而奥匈帝国背后有德国,塞尔维亚背后有俄罗斯,而俄罗斯和英国、法国有军事协约,德国希望局穗从新瓜分世界,所以这一系列的问题导致了一根导火索导致了一战的爆发
② 巴尔干边界电影一共几部
巴尔干边界只有1部。
故事背景是发生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几个流落在南斯拉夫的谈春俄罗斯前特种兵攒在一起,趁乱占领了科索沃的斯利季奇机场,等着第二天到达的俄罗斯维和部队来接收含闭耐。在此之前,他们八个人与科索沃的一帮子闹独立的土匪们打了一晚上态橘,筋疲力尽,双方伤亡惨重。终于守住了机场。
《巴尔干边界》是安德烈·沃金执导的动作片,安东·庞布施尼、尤里·库琴科、米莱纳拉·德罗维奇等主演。于2019年3月21日在俄罗斯上映。
③ 哪里可以看俄罗斯电影巴尔干边界
使用网络网盘免费分享给你,链接:https://pan..com/s/14nJNjtOZIgY32_x1RrUitQ
《巴尔扎判嫌克与小裁缝》是由戴思杰导演,周迅,陈坤及刘烨主演的一部爱情片。该片于2002年5月16日在铅冲棚法国上槐则映。影片围绕巴尔扎克小说,讲述了70年代知青的故事。
④ 介绍一下巴尔干半岛及其中国家的发展历程
欧洲南部三大半岛之一。位于南欧东部。西临亚得里亚海,东濒黑海,南滨伊奥尼亚海和爱琴海,东南隔斗袜黑海与亚洲相望,北以多瑙河、萨瓦河为界,西至的里雅斯特。面积约50.5万平方千米。包括阿尔巴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希腊、马其顿等国家的全部国土,以及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摩尔多瓦、乌克兰与土耳其的部分土地。半岛雹型地处欧、亚、非三大陆之间,是欧、亚联系的陆桥,南临地中海重要航线,东有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扼黑海的咽喉,地理位空肆激置极为重要。地形以山地为主。半岛西部有迪纳拉-品都斯山脉,中东部有喀尔巴阡-老山(巴尔干)山脉。老山山脉是阿尔卑斯、喀尔巴阡山的延伸,经南斯拉夫东部,横贯保加利亚中部,直临黑海。东西两列山脉之间是古老的罗多彼山脉和马其顿山丛, 最高峰穆萨拉峰 ,海拔2925米。半岛上平原分布零散,仅萨瓦河、多瑙河、马里查河谷较宽广 。矿产有铜、汞、铬、铅、锌 、石油以及铁、煤等。半岛西部和南部沿海地带属地中海型气候 ,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和湿润。半岛内部属温和大陆性气候 ,夏热冬冷。除多瑙河、萨瓦河外,其他河流多短小湍急 。较大湖泊有斯库台湖、奥赫里德湖、普雷斯帕湖 。土壤以山地褐色土和褐色土分布最广,在石灰岩区有红色石灰土。
巴尔干半岛历史悠久,南部是古希腊文化的发祥地。公元前2世纪以后,曾先后被罗马、拜占庭、奥斯曼等帝国所统治。奥斯曼帝国的统治长达500余年,其间半岛人民曾进行了一系列反奥斯曼帝国统治的斗争。从19世纪起,沙俄渴望打通南下地中海的通道,奥地利企图向南扩张通向亚得里亚海,英、法则要保护通往印度洋和远东的交通命脉,因而半岛成为俄、奥、英、法激烈争夺的地区,多次发生战争,有“欧洲火药库”之称。主要战争有:1828~1829年和1877~1878年两次俄土战争,1912~1913年和1913年两次巴尔干战争。战争使半岛各国的对立及列强间的矛盾加剧,于1914年以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在萨拉热窝被刺为导火线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半岛各国都被卷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半岛曾被德、意法西斯占领,各国都进行了反法西斯的斗争。战后半岛诸国建有多处军事基地。海军基地有:南斯拉夫的斯普利特、科托尔湾;阿尔巴尼亚的都拉斯、发罗拉;保加利亚的瓦尔纳、布尔加斯;罗马尼亚的康斯坦察;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希腊的比雷埃夫斯、塞萨洛尼基。空军基地有:阿尔巴尼亚的地拉那;罗马尼亚的康斯坦察;保加利亚的索非亚、托尔布欣;南斯拉夫的卢布尔雅那、尼什、斯科普里等。
其中国家介绍:罗马:
意大利首都、第一大城。位于台伯河下游平原,东距第勒尼安海25公里。市区跨台伯河两岸,架有桥梁24座。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人口283万(1989)。古代罗马的发源地。约公元前二千年初,罗马人从东北移居于此。公元前八至前四世纪筑城堡,逐步形成早期罗马城。公元756-1870年为教皇国的首都,1870年意大利王国统一后成为意大利首都(教皇国退至梵蒂冈)。工业有食品、纺织、机械、印刷、化工、电子和塑料等。意大利电影工业的主要中心。西北沿海的奇维塔韦基亚为其主要港口。世界最着名的游览地之一。占城区面积40%的古罗马城多规模宏大的古代建筑(如弗拉维安半圆形剧场、科洛西姆大斗兽场、大杂技场、潘提翁神庙、戴克里先公共浴场等)和艺术珍品。城西北的梵蒂冈为罗马教廷所在地。有教堂、宫殿、博物馆、大学(建于1303年)、科学院和图书馆等。
罗马位于意大利半岛南北方向有座亚平宁山脉,把意大利半岛分成了东西两部分,亚平宁山脉旁边,有一条台伯河,罗马位于台伯河流入地中海的海拔最低30公里处。
罗马位于台伯河下游的丘陵平原上,已有2500余年历史。它是一座艺术宝库、文化名城。罗马是意大利的首都,也是罗马天主教廷所在地。是意大利占地面积最广、人口最多的城市。罗马是意大利政治、历史和文化的中心,同时也是世界灿烂文化的发祥地。古城居北,新城在南。它在20世纪20~50年代建成,是拥有摩天大楼的现代花雷锋城市。罗马教廷所在地梵蒂冈位于古城区西北角。罗马古城酷似一座巨型的露天历史博物馆。在罗马古都遗址上,矗立着帝国元老院、凯旋门、纪功柱、万神殿和大竞技场等世界闻名的古迹;这里还有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精美建筑和艺术精品。
罗马气候温暖,四季鲜明,春季正是一年中最适合出游的季节。罗马气候温暖,四季鲜明,春季正是一年中最适合出游的季节。罗马气候温暖,四季鲜明,春季正是一年。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63年-1992年),历史上的国名,位于巴尔干半岛,1992年解体,分别成立了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后改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现解体为塞尔维亚共和国和黑山共和国)、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和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共和国。
1945年,南斯拉夫从纳粹德国手中获得解放,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铁托任主席。二战后,南实行了国有化和土地改革,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由于南斯拉夫和苏联一向关系不和,加上铁托不甘受制于苏联,1948年,南和苏联关系破裂,南斯拉夫共产党被开除出苏联领导的共产党情报局。1949年,情报局公开斥责南斯拉夫“已完全蜕化为法西斯主义并投人了世界帝国主义阵营”。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掌握苏联政权后,南苏关系开始改善,并恢复外交关系。以后,南苏关系一直在处于低度水平,南也并没有加入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国际经济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和军事组织华沙条约组织。1963年南修改宪法,改国号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前南奉行独立自主的不结盟外交政策,铁托是不结盟运动的发起者。他反对大国垄断国际事务,反对战争,维护和平,为南斯拉夫赢得了国际尊重。1974年,再次修改宪法,宣布实行“联合劳动”和“代表团制议会”,1980年,铁托逝世后,联邦实行集体领导,各共和国日趋松散,民族矛盾加剧。1991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和马其顿四个共和国相继宣布独立。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议会通过新宪法,宣布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联合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正式解体。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行政区划: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萨拉热窝;
克罗地亚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萨格勒布;
马其顿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斯科普里;
黑山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铁托格勒,现改名为波德戈里查;
塞尔维亚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贝尔格莱德,包括两个社会主义自治省:
5a. 科索沃社会主义自治省,首府普里什蒂纳;
5b. 伏伊伏丁那社会主义自治省,首府诺维萨德;
斯洛文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首都卢布尔雅那。
在1990年前苏联解体之后,各民族开始各自争取自治和独立。及至2003年改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之后,南斯拉夫作为国名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南斯拉夫简史
所谓南斯拉夫,也就是南部斯拉夫民族的意思。斯拉夫民族最早起源于今天的俄罗斯和乌克兰等东欧地区。公元五至六世纪,部分斯拉夫人开始迁徙到今天的巴尔干半岛,成为今天的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黑山、马其顿等斯拉夫民族的祖先。到公元九世纪开始形成一些斯拉夫民族国家,如克罗地亚、塞尔维亚等。南部斯拉夫各民族受拜占庭文化影响较大,除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外,大都信奉东正教。
梦想成真 第一南斯拉夫
1398年,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在今天的科索沃地区打败塞尔维亚军队,从而开始了长达500年的对巴尔干地区的统治。1878年,在经过长期反抗斗争后,塞尔维亚、黑山获得了独立。而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则处于当时的奥匈帝国统治下。1912和1913年两次巴尔干战争使马其顿摆脱了土耳其的铁蹄。巴尔干开始产生了将南部斯拉夫民族统一起来的愿望,尤其是已经获得独立的塞尔维亚更是把以自己为核心建立一个统一的南斯拉夫国家作为基本国策。
一战中,塞尔维亚站在协约国一方。战争结束后,奥匈帝国的崩溃,使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等有了自决的机会;以法国为代表的协约国也主张在巴尔干建立一个强大的南斯拉夫国家以对德形成牵制。这样,南部斯拉夫民族统一的梦想有了成真的可能。
1918年,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成立了“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1919年的《凡尔塞和约》承认并确定了该王国的主权和边界,是为第一南斯拉夫。1929年王国改名为南斯拉夫王国。
战火诞生 第二南斯拉夫
1941年4月6日,德意轴心国集团向南斯拉夫王国发动全面侵略。4月17日,王国军队战败投降,国王彼得二世流亡英国伦敦,第一南斯拉夫沦亡了。
在德国法西斯占领南斯拉夫后,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共产党领导武装起义,开始了4年艰苦卓绝的反法西斯游击战争。在二战中,南斯拉夫的游击战争是最大的敌后战场,它牵制和消灭了德国法西斯的大量有生力量,南共领导的游击队也发展到了80万人。1943年11月29日在波黑亚伊策市召开了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委员会会议,决定成立以铁托为首的临时政府———南斯拉夫全国解放委员会,在战后建立各民族平等的联邦共和国,剥夺流亡政府的权利,禁止彼得国王重返南斯拉夫,授予铁托元帅军衔。
1945年5月,在苏联红军的支援下,南斯拉夫全境获得解放。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南斯拉夫人民承受了巨大的民族牺牲,4年中共牺牲了170万人,占当时南斯拉夫人口的11%。1945年11月29日,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1963年的新宪法又改国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铁托成为终身总统。新南斯拉夫按照民族平等的原则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马其顿和黑山6个自治共和国以及属于塞尔维亚共和国的科索沃、伏伊伏丁那两个自治省组成。
铁托领导的新南斯拉夫在国内实行社会主义工人自治制度,在国际上奉行不结盟政策。70和80年代的南斯拉夫在经济上曾获得很大成就,其国民生活水平在东欧一度居于领先水平,由于铁托本人在二战中建立起的崇高威望和南斯拉夫既不跟从苏联集团、也不依附西方集团的不结盟政策,使得南斯拉夫在国际舞台上也拥有较高的地位。
步履维艰 第三南斯拉夫
由于南斯拉夫各民族曾遭受不同大国的统治,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如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信仰东正教,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信仰天主教,而波黑的穆斯林族和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族则信仰伊斯兰教,加上各列强历史上出于私利,经常在各民族中进行挑拨、制造争端,使得各民族之间存在不少矛盾。铁托逝世后,这些矛盾开始逐渐激化。
苏联东欧剧变也给南斯拉夫造成了巨大冲击。南斯拉夫统一的核心南共联盟也开始瓦解,各共和国的分离主义力量日益强大并逐渐控制了当地的政权。一九九一年,图季曼领导的克罗地亚以及斯洛文尼亚两共和国率先宣布独立。在南斯拉夫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的同时,西方国家出于意识形态和本身战略利益的考虑,决定不再支持南斯拉夫的统一。一九九二年一月,德国率先承认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独立,整个欧盟也步其后尘。一九九一年十一月,马其顿宣布独立。一九九二年四月,波黑又宣布独立。
鉴于新的局势,原南斯拉夫仅存的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于一九九二年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其面积和人口都只有原来的百分之四十左右,被称为“小南斯拉夫”或“第三南斯拉夫”。新的南联盟在成立伊始即面临困境。波黑爆发了塞尔维亚族、克罗地亚族和穆斯林族之间的战争,南联盟和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米洛舍维奇被西方指责为进行“种族清洗”,受到经济制裁,国内经济日益衰退,外交上也极其困难。
一九九五年八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大规模空袭波黑塞族,塞尔维亚总统米洛舍维奇、克罗地亚总统图季曼和波黑总统伊泽特贝戈维奇一起在美国签署了《代顿和平协议》,波黑内战终于基本平息。之后,西方又利用南联盟科索沃地区的阿尔巴尼亚少数民族与塞族之间的冲突,继续对南联盟施压,从一九九九年三月二十四日起开始对南联盟进行大规模轰炸,制造了欧洲自二战以来最大的人道主义灾难。
国旗:蓝、白、红是斯拉夫人喜爱的颜色。三色旗曾是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联合王国的国旗。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增加一枚黄边红五角星,象征人民自由解放。1992年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后,重新启用三色旗。
国歌:
《嗨,斯拉夫人》。 由波兰国歌所衍生, 一八三四年所作, 一九四五年正式定为南斯拉夫国歌
国花:
桃花。
说起南斯拉夫,三十岁以上的人也许都会哼上几句“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南斯拉夫影片《桥》曾经风靡一时,印象中那部战争题材的片子有着颇为轻松的风格,其主题曲《啊,朋友再见》则有点像咱们的《游击队歌》,表现军人为了祖国和民族的荣誉而战的视死如归的精神。另一部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则使“萨拉热窝”这座南斯拉夫城市在中国有了相当的知名度。而且,当时南斯拉夫领袖铁托的名字我们也耳熟能详。
南斯拉夫[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盟]是一个国情极其复杂的联邦,其特点可归结为:
一个联邦国家;
二种拼音文字;
三种语言;
四个宗教;
五个主体民族;
六个共和国;
七条边界;
八个领导人;
九个政府。
这种国情的复杂性本身潜在着难以估量的矛盾,铁托在世时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并曾为此作了某种安排,但是,愿望不能代替现实,在他身后,矛盾激化,最终不可收拾——结局是南斯拉夫解体,一分为五。
2.现南斯拉夫
国名。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中部和西北部。南临亚得里亚海,陆疆与克罗地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马其顿、阿尔巴尼亚为邻。面积10.2万平方公里。人口 1,057万(1989),主要有塞尔维亚人、黑山人、阿尔巴尼亚人、匈牙利人、罗马尼亚人和土耳其人等。通用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首都贝尔格莱德。境内多山,山地以北是多瑙河中游平原的一部分。主要河流有多瑙河、摩拉瓦河等,水力资源丰富。全境以大陆性温带阔叶林气候为主,沿海地带属地中海式气候,比较湿润。年降水量550-750毫米。铜、铅、锌等矿储量丰富,还有煤、铁等。公元六世纪,斯拉夫人开始越过喀尔巴阡山移居巴尔干半岛,七世纪发展为现代南斯拉夫各主要民族的祖先。九世纪起,陆续建立了克罗地亚、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和马其顿等各民族的国家。十五世纪起,先后被土耳其和奥匈帝国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崩溃,民族独立运动高涨, 1918年12月成立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联合王国。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王国。 1941年4月被德、意法西斯占领。1941-1945年进行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1945年11月29日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行联邦制,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马其顿、黑山6个共和国组成(面积合计 25.58万平方公里, 1983年人口2,285万)。1963年改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80年以后国内民族矛盾日趋激化,政治动荡,至1990年初执政党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联盟分裂瓦解。1991年6月起原南斯拉夫成员国中的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马其顿4国先后脱离联邦,宣告独立。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议会通过了由塞尔维亚和黑山两共和国组成的新南斯拉夫,定名为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工业以机器制造、有色金属和冶炼、木材加工、食品加工为主。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向日葵、甜菜和烟草等;园艺业和畜牧业较发达。出口农矿产品、船舶、皮革和烟草等。进口矿物燃料、机械、化工产品、钢铁和棉花等。主要城市有尼什、苏博蒂察、克拉古耶伐次、波德戈里察等。
1. 1918-1941
南斯拉夫始于一九一八年十二月一日,由塞尔维亚(包含现今马其顿、黑山)、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三国组成的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Kingdom of Serbs, Croats and Slovenes)。一九一八年十二月一日,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加入。共六国组成。
一九二九年十月三日改名南斯拉夫王国(Kingdom of Yugoslavia)。
2. 1941-1945
一九四一至一九四五年为二次大战期间,南斯拉夫遭德国、意大利入侵瓜分,南斯拉夫暂时瓦解。
3. 1945-1992
一九四五年第二次大战,铁托领军击退德、义,十一月二十九日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Federative People's Republic of Yugoslavia)。一九六三年四月七日,改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Socialist Federative Republic of Yugoslavia)。南斯拉夫的行政区重划为以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马其顿、黑山、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六个各自独立的加盟共和国组成。 (就是恢复第一阶段时6 国组成的国家。)
4. 1992-2006
一九九一至一九九二年间,其中斯、克、马、波四国先后独立,南斯拉夫仅剩余黑、塞两加盟国。一九九二年四月二十七日,国号改为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Federal Republic of Yugoslavia)。二○○三年二月四日,重定新宪法改国号为塞尔维亚和黑山(Serbia and Montenegro),“南斯拉夫”一词正式走入历史。二○○六年六月三日,黑山宣布独立,同月五日塞尔维亚亦宣布独立,南斯拉夫联邦正式宣告完全解体;蒙、塞两国各自使用自己的国旗,南斯拉夫蓝白红横条三色旗亦成为历史旗帜。
南斯拉夫联邦正式宣告完全瓦解。地理上继承它旧时首都贝尔格莱德的现存国家为塞尔维亚。
5. 2008
2008年2月18日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
科索沃已经单方面宣布独立,但是,它很难在短时间内真正成为一个新的国家。一旦独立的狂喜情绪淡去,科索沃人所面对以及将继续面对的现实痛苦又将重新来袭:科索沃是欧洲最穷的地区之一,腐败问题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与阿尔巴尼亚合并更是几乎不可能,加入联合国的前景由于俄罗斯等的反对可能遥遥无期。在塞尔维亚,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是,塞尔维亚的版图就好像诺基亚手机——每年都有更小更新的版本推出。在塞尔维亚,反对科索沃独立的呼声随处可闻。
美国国际问题专家认为,科索沃很有可能得不到联合国的承认,无法自我管理,依赖于欧洲国家来维持秩序,依靠北约提供武装力量,这些都可能导致科索沃最终成为一个失败的国家。
⑤ 巴尔干半岛有哪些国家
问题一:巴尔干半岛有哪些国家 巴尔干半岛与西班牙、葡萄牙所在的伊比利亚半岛、意大利所在的亚平宁半岛并称为欧洲三大半岛。
【地理概述】
欧洲南部三大半岛之一。位于南欧东部。西临亚得里亚海,东濒黑海,南滨伊奥尼亚海和爱琴海,东南隔黑海与亚洲相望,北以多瑙河、萨瓦河为界,西至的里雅斯特。面积约50.5万平方千米。包括阿尔巴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希腊、马其顿等国家的全部国土,以及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斯洛文尼锋派亚、罗马尼亚、摩尔多瓦、乌克兰与土耳其的部分土地。半岛地处欧、亚、非三大陆之间,是欧、亚联系的陆桥,南临地中海重要航线,东有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扼黑海的咽喉,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地形以山地为主。半岛西部有迪纳拉-品都斯山脉,中东部有喀尔巴阡-老山(巴尔干)山脉。老山山脉是阿尔卑斯、喀尔巴亥山的延伸,经南斯拉夫东部,横贯保加利亚中部,直临黑海。东西两列山脉之间是古老的罗多彼山脉和马其顿山丛, 最高峰穆萨拉峰 ,海拔2925米。半岛上平原分布零散,仅萨瓦河、多瑙河、马里查河谷较宽广 。矿产有铜、汞、铬、铅、锌 、石油以及铁、煤等。半岛西部和南部沿海地带属地中海型气候 ,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和湿润。半岛内部属温和大陆性气候 ,夏热冬冷。除多瑙河、萨瓦河外,其他河流多短小湍急 。较大湖泊有斯库台湖、奥赫里德湖、普雷斯帕湖 。土壤以山地褐色土和褐色土分布最广,在石灰岩区有红色石灰土。
问题二:巴尔干半岛有哪些国家 巴尔干半岛(Balkan)是一个历史和地理上的名词,用以描述欧洲的东南隅位于亚得里亚海和黑海之间的陆地,详细的范围依照定义不同有许多种说法。巴尔干一词是由土耳其语的“山脉”一词派生出来的。
该地约有550000平方公里和近5500万人口。在古典希腊时代的巴尔干半岛指的是Haemus半岛。该地区采用其名称套用到通过保加利亚中心到东部塞尔维亚的巴尔干山脉上。
巴尔干半岛与西班牙、葡萄牙所在的伊比利亚半岛及意大利所在的亚平宁半岛并称为南欧三大半岛。
塞尔维亚,黑山,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马其顿,希腊,土耳其在欧洲的部分位于巴尔干半岛上。
问题三:东欧,西欧,南欧,北欧分别有哪些国家 东欧,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摩尔多瓦、保加利雀码亚、塞尔维亚、马其顿、阿尔巴尼亚、黑山、波黑、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其中前南斯拉夫六家(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黑、黑山、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有时也被视为南欧国家。
西欧, 狭义上指欧洲西部濒临大西洋的地区和附近岛屿,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摩纳哥。广义则还包括德国、意大利、奥地利、瑞士、西班牙、葡萄牙、瑞典、丹麦、挪威、冰岛、芬兰、希腊等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南欧,包括巴尔干半岛上的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黑山、银岁贺科索沃、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阿尔巴尼亚和希腊;亚平宁半岛上的意大利、马耳他、圣马力诺和梵蒂冈;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除以上国家和地区外,还包括马耳他和土耳其的西北角。
北欧,包括欧洲北部的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和冰岛 5个国家,以及实行内部自治的法罗群岛。
问题四:巴尔干半岛属于哪国 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东南部,三面被水环绕:西邻亚德里亚海、南面是地中海(包括爱奥尼亚海和爱琴海)和马尔马拉海、东边是黑海。其北部边界通常被定为多瑙河、萨瓦河和库帕河。[2][3]巴尔干半岛包括49万平方公里土地。
国土完全在巴尔干半岛范围内的国家(不包括离岛)
阿尔巴尼亚 、波黑 、保加利亚 、希腊、科索沃、马其顿、黑山
大部分国土在巴尔干半岛范围内的国家
克罗地亚、塞尔维亚
一小部分国土在巴尔干半岛范围内的国家
意大利、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土耳其
问题五:巴尔干半岛包含哪些国家 塞尔维亚,黑山,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马其顿,希腊,土耳其在欧洲的部分位于巴尔干半岛上。
问题六:巴尔半岛包括哪些国家有谁知道巴尔干半岛包括哪些国 巴尔干半岛包括阿尔巴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希腊、马其顿等国家的全部国土,以及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摩尔多瓦、乌克兰与土耳其的部分土地。
问题七:欧洲主要有哪些国家? 欧洲有44个国家和地区。在地理上习惯分为南欧、西欧、中欧、北欧和东欧五个地区。南欧指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和附近岛屿,包括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希腊、意大利、订蒂冈、圣马力诺、马耳他、西班牙、葡萄牙和安道尔。西欧狭义上指欧洲西部濒大西洋地区和附近岛屿,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摩纳哥。中欧指波罗的海以南、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欧洲中部地区。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国、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北欧指欧洲北部的日德兰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一带。包括冰岛、法罗群岛(丹)、丹麦、挪威、瑞典和芬兰。东欧指欧洲东部地区,在地理上指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和俄罗斯西部。
最近南欧多了一个国家:科索沃;现未获通过
问题八:巴尔干半岛有哪些国家 巴尔干半岛与西班牙、葡萄牙所在的伊比利亚半岛、意大利所在的亚平宁半岛并称为欧洲三大半岛。
【地理概述】
欧洲南部三大半岛之一。位于南欧东部。西临亚得里亚海,东濒黑海,南滨伊奥尼亚海和爱琴海,东南隔黑海与亚洲相望,北以多瑙河、萨瓦河为界,西至的里雅斯特。面积约50.5万平方千米。包括阿尔巴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希腊、马其顿等国家的全部国土,以及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摩尔多瓦、乌克兰与土耳其的部分土地。半岛地处欧、亚、非三大陆之间,是欧、亚联系的陆桥,南临地中海重要航线,东有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扼黑海的咽喉,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地形以山地为主。半岛西部有迪纳拉-品都斯山脉,中东部有喀尔巴阡-老山(巴尔干)山脉。老山山脉是阿尔卑斯、喀尔巴亥山的延伸,经南斯拉夫东部,横贯保加利亚中部,直临黑海。东西两列山脉之间是古老的罗多彼山脉和马其顿山丛, 最高峰穆萨拉峰 ,海拔2925米。半岛上平原分布零散,仅萨瓦河、多瑙河、马里查河谷较宽广 。矿产有铜、汞、铬、铅、锌 、石油以及铁、煤等。半岛西部和南部沿海地带属地中海型气候 ,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和湿润。半岛内部属温和大陆性气候 ,夏热冬冷。除多瑙河、萨瓦河外,其他河流多短小湍急 。较大湖泊有斯库台湖、奥赫里德湖、普雷斯帕湖 。土壤以山地褐色土和褐色土分布最广,在石灰岩区有红色石灰土。
问题九:东欧,西欧,南欧,北欧分别有哪些国家 东欧,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摩尔多瓦、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马其顿、阿尔巴尼亚、黑山、波黑、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其中前南斯拉夫六家(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黑、黑山、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有时也被视为南欧国家。
西欧, 狭义上指欧洲西部濒临大西洋的地区和附近岛屿,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摩纳哥。广义则还包括德国、意大利、奥地利、瑞士、西班牙、葡萄牙、瑞典、丹麦、挪威、冰岛、芬兰、希腊等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南欧,包括巴尔干半岛上的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黑山、科索沃、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阿尔巴尼亚和希腊;亚平宁半岛上的意大利、马耳他、圣马力诺和梵蒂冈;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除以上国家和地区外,还包括马耳他和土耳其的西北角。
北欧,包括欧洲北部的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和冰岛 5个国家,以及实行内部自治的法罗群岛。
问题十:巴尔干半岛有哪些国家 巴尔干半岛(Balkan)是一个历史和地理上的名词,用以描述欧洲的东南隅位于亚得里亚海和黑海之间的陆地,详细的范围依照定义不同有许多种说法。巴尔干一词是由土耳其语的“山脉”一词派生出来的。
该地约有550000平方公里和近5500万人口。在古典希腊时代的巴尔干半岛指的是Haemus半岛。该地区采用其名称套用到通过保加利亚中心到东部塞尔维亚的巴尔干山脉上。
巴尔干半岛与西班牙、葡萄牙所在的伊比利亚半岛及意大利所在的亚平宁半岛并称为南欧三大半岛。
塞尔维亚,黑山,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马其顿,希腊,土耳其在欧洲的部分位于巴尔干半岛上。
⑥ 点解巴尔干半岛一向被为''欧洲火药库''有史实根据吗
巴尔干半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地点。巴尔干半岛地形崎岖,粮食不足,政治上动荡不安,因此有“欧洲火药库”之称。 巴尔干半岛一向有"火药库"之称,原因是这里有极为复杂的宗教和种族关系,更有国际上巨大势力的角力。第一次世界大战便是在这里引发的。那时波斯尼亚脱离正在衰落中的奥托曼帝国(土耳其前身),塞尔维亚满以为可以与波斯尼亚合并,却不料被北方强大的奥匈帝国(奥地利为主,加上匈牙利及捷克斯拉夫等)所取去,使塞搜雀尔维亚告简人心有不甘。 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的东南部,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汇合处,既控制着地中海和黑海的门户,也控制着通往印度洋的航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自14世纪以来,这一地区一直处于土耳其殖民统治和奴役之下。自14世纪以来,这一地区一直处于土耳其殖民统治和奴役之下。 因而巴尔干各族人民迫切要求摆脱土耳其的奴役,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因而巴尔干各族人民迫切要求摆脱土耳其的奴役,建立的民族国家。 加上20世纪初,随着土耳其帝国的日益衰落,尚未被瓜分的土耳其及其统治下的巴尔干半岛,成为帝国主义瓜分的重要目标。加上20世纪初,随着土耳其帝国的日益衰落,尚未被瓜分的土耳其及其统治下的巴尔干半岛,成为帝国主义瓜分的重要目标。 所以这里一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所以这里一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 其中既有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也有巴尔干各族人民与帝国主义矛盾,还有巴尔干人民同土耳其封建统治者的矛盾,以及巴尔干各国和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其中既有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也有巴尔干各族人民与帝国主义矛盾,还有巴尔干人民同土耳其封建统治者的矛盾,以及巴尔干各国和各民族之间的矛盾。 所有这些矛盾、特别是列强之间的矛盾使巴尔干半岛地区经常发生纠纷、冲突和战争。所有这些矛盾、特别是列强之间的矛盾使巴尔干半岛地区经常发生纠纷、冲突和战争。 1912年3月至8月间,已经的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4国先后结成反土同盟,即巴尔干同盟。随后帝国主义各国出于自己的侵略目的,都插了进来。 俄、英、法站在巴尔干同盟一边,德、奥则支持土耳其。 这样巴尔干的局势更加复杂化。 10月,同盟各国相继对上宣战,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 战争结束,土耳其战败求和。同年12月巴尔干同盟四国与土耳其在伦敦举行谈判,由于两大帝国主义集团的插手,使交战双方的谈判断断续续地拖了好几个月,直到1913年5月30日,才签订了《伦敦和约》:土耳其在欧洲的领土除保留伊斯坦布尔及附近的一小块地区外,其余部分分割给巴尔干同盟各国;承认阿尔巴尼亚。 对于巴尔干各国来说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是一次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 欧洲的首脑们企图压下巴尔干危机,然而,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后,由于各帝国主义的挑拨,在分配战果时巴尔干同盟内部产生于严重分歧。 塞尔维亚和希腊对保加利亚获得马其顿和色雷斯的大部分土地非常不满,于是塞尔维亚和希腊于1913年6月1日签订了反保加利亚同盟条约,随后罗马尼亚也加入其中。 俄国想利用这个同盟对抗德、奥,便对其表示支持。 奥匈帝国为了对付俄国,便支持保加利亚。 1913年6月29日,保加利亚在奥匈怂恿下,先发制人挑起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第二次巴尔于战争是一次非正义的争世友早夺领土的王朝战争。 结果,保加利亚被塞、希、罗、门、土五国联军打败。 8月10日,双方在布加勒斯特签订了和约,保加利亚不仅丧失了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从土耳其得到的大部分土地,而且还丧失了一部分原有土地。 两次巴尔干战争中,交战双方的背后都有帝国主义的支持,因此,巴尔于战争实际上反映了两大帝国主义侵略集团的矛盾斗争。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后,保加利亚为了伺机“复仇”积极投靠德、奥集团;塞尔维亚、希腊和罗马尼亚则加强了同协约国的联系。 这样,两大侵略集团对巴尔干的争夺和巴尔干各国之间的矛盾更加剧烈和复杂,终于成为帝国主义矛盾的焦点和欧洲的火药库。
1. 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的东南端,与小亚细亚(今土耳其所在地)只隔了个爱琴海及博斯普鲁斯海峡,自古以来是亚洲通往欧洲的必经之路,凡中东的强国想进攻欧洲(如古波斯、 *** 、土耳其),就先要攻下巴尔干,而欧洲的国家想进兵中东(如十字军),也要先把巴尔干作为前哨基地,可见巴尔干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2. 而巴尔干半岛北面,是横越欧亚大陆的草原的西端,这位草原由巴尔干北部一直通往蒙古以至中国东北,自古以来,亚洲的游牧民族由东向西入侵欧洲,巴尔干是首当其冲的地方。而由于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草原民族入侵巴尔干,使巴尔干民族是非常复杂。 3. 巴尔干半岛南瑞是希腊,是欧洲文明的起源地,所以欧洲各国对巴尔干有着深厚情意结。 4. 巴尔干半岛山多而地型复杂,不利于民族融合,反而复杂多山的地型令民族容易分割,以至巴尔干半岛有很多不同的少数民族。 了解完背景,就要了解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列强在巴尔干地区争逐形势。 自十六世纪,巴尔干地区由土耳其人建立的鄂图曼帝国统治,鄂图曼帝国在十八世纪末开始衰落,欧洲列强乘机入侵鄂图曼,以图取利益,以下是各国的立场 俄罗斯:希望乘机夺取在巴尔干半岛的全年不冻海港,扩展在东欧的霸权,由于巴尔干地区很多争取脱离鄂图曼的少数民族都与俄罗斯人同属斯拉夫族族血统,故俄罗斯打着照顾斯拉夫兄弟为名侵略鄂图曼,但其实只是以民族主义为借口向外扩张。众多斯拉夫民族中,以塞尔维亚最为亲俄,塞尔维亚在1878年后,成为俄罗斯在巴尔干地区最重要打手。 英国:英国在鄂曼图帝国野心不大,只也希望控制巴尔干以保障欧亚航道的畅通,以保障大英帝国命脉,故英国很长时间都支持鄂图曼对抗俄罗斯,直至二十世纪初英俄化敌为友,而鄂图曼转向支持英国敌人德国,英国才开始与鄂图曼敌对。 奥地利:德国及意大利在十九世纪中叶统一,令奥地利失去了中欧的势力,加强在巴尔干的侵略以作补偿,邻近奥地利的波斯尼亚就是奥地利首个目标。而且奥地利与鄂图曼一样,统治大量拥有斯拉夫族血统的少数民族,奥地利也担心一旦鄂图曼境内的少数民族会触发奥地利境内的民族运动,故奥地利虽像俄罗斯一般向巴尔干地区扩张,但却积极打压巴尔干地区的民族主义。这与俄罗斯煽动巴尔干民族运动完全相反,故奥地利打压波斯尼亚及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就开罪了背后支持的俄罗斯。 德国:本来德国在巴尔干地区没有甚么利益,立场也较为中立(要不然1878年讨论巴尔干危机的国际会议会选在德国首都柏林举行),但后来德皇威廉二世为增强与奥地利的军事联盟,以及扩展海外势力,修建柏林--巴格达铁路,支持奥地利与塞尔维亚及俄罗斯对抗,又打拢鄂图曼加入德奥同盟,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国在巴尔干地区的影响力已很大。 各大国在巴尔干半岛本身立场不同,关系复杂,但在1878年柏林会议后巴尔干地区很多小国纷纷脱离土耳其成功,反而增加更多变数。 1.由于各个小国亡国已久,以往的疆界不清,所以彼此都存在领土纠纷及历史宿怨在后就涌现。 2.土耳其虽在1878年允许巴尔干半岛很多国家,但仍然管治巴尔干半岛中部民族成份最多最杂的地区,如阿尔巴尼亚、马其顿以及科索沃,那些刚的巴尔干小国都认为他们的领土应扩展至巴尔干中部,再加上土耳其不断衰落下去,对巴尔干中部控制权越来越弱,各国又因争夺该地而互相敌视,故巴尔干形势更较以前混乱。 3.各小国不时又拉拢其他大国支持自己,如塞尔维亚得俄罗斯支持,希腊又靠陇英国,土耳其及保加利亚则想德国协助重振国威。而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后对巴尔干地区的介入越来越直接。以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巴尔干地区的情况又乱又复杂,最后因奥塞两国因波斯尼亚发生的冲突,触发世界大战。
⑦ 俄罗斯介绍(700来个字)
一、简介:
俄罗斯,当今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以斯拉夫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国家,信奉东正教。
国家大体发展顺序为:
罗斯―基辅罗斯―钦察汗国(蒙古统治)―莫斯科公国―沙皇俄国―俄罗斯帝国―苏联―俄联邦。
二、建国之前:
斯拉夫人称作叫维内德人、斯克拉文人和安特人。维内德人,居住在喀尔巴阡山脉东南到德涅斯特河之间的地区。斯克拉文人居住在西起萨瓦河、东到德涅斯特河、北抵维斯瓦河的地区。安特人在第涅伯河与德涅斯特河流域之间。
公元六至七世纪,斯克拉文人向巴尔干半岛迁移。(这些形成了现在南欧的国家,不属于本部分介绍范围,只提不讲。)公元7世纪,斯拉夫人已经分成了东、西、南三支。
三、东部斯拉夫人俄罗斯史上第一个国家――罗斯。
东部斯拉夫人在东欧平原以当地一条河(罗斯河)为名,建立起一个国家――罗斯。严格的说,罗斯是一些斯拉夫部落的总称,属于国家的雏形。
9世纪时,大部分东斯拉夫部落以基辅为中心联合起来。这时,东斯拉夫人建国的条件已经成熟。
四、基辅罗斯。
9世纪中叶,罗斯起了内乱,各部落征战不休,来自北欧的瓦良格人渡海南下,占领了基辅,基辅罗斯正式形成,俄罗斯史上第一个王朝――留里克王朝开始(此王朝结束于伊凡四世去世)。
五、皈依基督教:
与此同时,基辅罗斯与拜占庭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包括贸易和战争。10世纪末,基辅罗斯皈依基督教。
宗教大分裂之后,基辅罗斯逐渐接受东正教的熏陶。
六、异族统治――金帐汗国。
12世纪末期,亚洲一个强大民族――蒙古族逐渐崛起,1206年建立蒙古帝国,124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率蒙古大军攻占了基辅,建立了一个伊斯兰教国家,金帐汗国,从此,俄罗斯开始长达两个半世纪的异族统治时期。
七、莫斯科公国、沙皇俄国。
1328年,莫斯科王公伊凡卡利达得到了全俄罗斯大公的册封,成立莫斯科公国,首都莫斯科。开始了拜托异族统治的征程。直到伊凡三世时期,1480年脱离金帐汗国统治。
伊凡四世于1547年举行加冕典礼,自称沙皇,成立沙皇俄国,这是后来俄罗斯帝国的雏形。
八、罗曼诺夫王朝、俄罗斯帝国。
1、1613年米哈伊尔・罗曼诺夫即位沙皇,建立俄罗斯历史上第二个王朝――罗曼诺夫王朝。(时间段1613―1917年,历18帝,末代沙皇为尼古拉二世)
2、罗曼诺夫王朝的第五任沙皇――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建立俄罗斯帝国(1721―1917年),称彼得一世,国民尊称为彼得大帝,彼得大帝被认为是俄国最杰出的沙皇,他主张向西方学习,经过一系列、多方面的改革和战争,使俄罗斯强大起来。
罗曼诺夫王朝和俄罗斯帝国同时结束于1917年的二月革命。
九、彼得大帝、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
彼得一世刚即位的时候,还是个傀儡,通过政变夺回政权。
为人勤奋,刻苦学习,重视教育。改革上主张西化。
通过北方战争,打败瑞典手,夺得了波罗的海出海口。
枢密院授予彼得以大帝和祖国之父,国号改为俄罗斯帝国。
古代俄罗斯,有位女人,通过政变夺取皇位,她就是叶卡捷琳娜女皇。她对国家的贡献仅次于彼得大帝。
她的成绩主要集中在军事方面,大力发展海军,打败土耳其,瓜分波兰,获得黑海出海口。
成为人们心目中仅次于彼得大帝皇帝。尊称为叶卡捷琳娜女皇。
以上两位是俄罗斯史上神级的皇帝。
十、第三罗马。
基督教史上的大事,1453年,拜占庭帝国灭亡,罗斯接过正教衣钵,自称第三罗马。
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迎娶了拜占庭帝国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娅。说明其正统性。
到16世纪初,莫斯科公国进一步打出“第三罗马”的旗号。
十一、对外侵略扩张。
俄罗斯是一个非常热衷于侵略扩张的国家,而且对于土地有一种渴望感。从最初的东欧小国,到占据北亚,领土不知翻了多少倍!
从15世纪起开始向亚洲扩张,在18世纪成为欧洲列强,对中国虎视眈眈,从中国抢夺了接近6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包括外东北、库页岛和新疆西部。
十二、俄罗斯帝国
由彼得大帝建立,结束于二月革命,处于罗曼诺夫王朝时期。
1、其中一部分已在第九部分(两帝)讲了,不重复了。
2、拿破仑战争:
1812年,拿破仑率领近60万军队侵入俄国。莫斯科一阵大火,剿灭了拿破仑的美梦,拿破仑兵败莫斯科,俄罗斯人创造了神话,欧洲历史被北极熊改写,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被视为欧洲的救世主。
3、着名皇帝及贡献。(彼得和叶卡已在第九部分讲述,不重复了。)
伊凡三世取得莫斯科公国独立
瓦西里三世完成了俄罗斯的统一
伊凡四世建立沙皇俄国,成为第一个沙皇,并开始对外扩张
沙皇亚力山大二世在1861年废除了农奴制。
十三、俄国侵华史。
19世纪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了大片中国领土。
《中俄瑷珲条约》俄国割去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只在瑷珲对岸精奇里江以南的一小块地区(后称江东六十四屯)仍保留中国方面的永久居住和管辖权;并把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
《中俄天津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签订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1900年7月,俄国参与八国联军侵华,出兵对中国在黑龙江东岸仅存的海兰泡和江东露丝屯居民进行了大屠杀,杀害了中国居民7000多人,强行占领了这些地区。
1911年时,俄国趁中国辛亥革命,策动外蒙古上层王公宣布独立,建立大蒙古国。中国政府极力抗议,于1915年和俄国签订了《恰克图条约》,规定外蒙古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承认外蒙古自治。
十四、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国内革命。
1904年,为和曰本争夺霸权,在中国境内爆发日俄战争,最后,1905年俄国战败,同年,爆发1905年革命,革命失败。
1914年俄国以协约国的身份参与一战。
1917年3月,俄历2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同年11月7日,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无产阶级证券,俄国退出一战。1918年―1922年,俄国内战,并反抗干涉革命的14国干涉军。
十五、苏联初期。
1922年,苏联成立。1924年,斯大林掌权。1934年,斯大林开展残酷的肃反运动,俗称大清洗。党政军数万人惨死。
十六、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卫国战争。
1939年与德国缔结互不侵犯条约,伙同德国瓜分波兰。
1941年,德国大规模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苏联卫国战争开始。
初期总是被动挨打,后经列宁格勒、莫斯科格勒、斯大林格勒三大保卫战扭转了战局。
1944年,又经斯大林式的十次打击,收复全部国土,将德军赶至境外。
1945年,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德国战败投降,二战欧洲部分结束,苏联是战胜德国的主力。
八月风暴:1945年8月,苏联百万大军开进东北,迅速击溃了强弩之末的关东军。
十七、冷战、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成立。
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大阵营进入冷战时期,就是除了直接开战以外,进行所有方面的对抗,其中也发生几场局部热战。最后苏联因自身水平不够,加之美国谍战之高效,被美国拖垮,于1991年解体。接着,俄联邦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