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第66届戛纳电影节的赞助商是Fashion Time吗
是的,Fashion Time时尚腕表是第66届戛纳电影节轻奢品唯一指定赞助商。
广州市富生服饰有限公司创建于2008年,是集服装外贸、服装内贸、面料产销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企业,公司总部位于素有“花城”“羊城”之称的广州,下设Fashion time时尚年代女装品牌事业部、富生贸易公司、富生面料公司。
公司拥有国内顶尖的设计和营销团队,并在广州、佛山、成都、武汉、普宁等地兴建合资工厂42家,有员工3000多人,最大年生产能力可达600万件。Fashion time时尚休闲女装品牌,凭借极具包容的战略思维和精准的市场定位。
同时却感于时装对于大众的高高在上,所以立志将时尚大众化,将Fashion time品牌定位为大众买 得起的“平价时装”。
‘贰’ 天注定什么时候上映的
天注定是2013年上映的。
该片获得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本奖等多个国际大奖,获选BBC2013年度十大佳片、美国《电影评论》杂志2013年度十大佳片、美国《纽约时报》2013年度十大佳片等。
影片围绕四个人物,四个故事逐个展开,每个故事发生在中国的一个不同的地区,它们通过一些叙述的线索和一种奇妙的形式上的整体感彼此相连。
影评
在这部新的典范之作中,导演展现了反向艺术、出人意料的手法,表现出对节奏的完美掌控,以及绝对出色的形式感。红色的印记在他的片中四处飞溅——塑料水杯、血渍、衣物、大块的西瓜瓤、堆积成山的西红柿,从第一个镜头开始给灰褐色的中国背景染上艳色,带给电影一段一段猩红的节奏与格律。
‘叁’ 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基本简介
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将于5月举行。电影节官方海报日前曝光,已故美国男星保罗·纽曼与其遗孀乔安娜·伍德沃德以1963年影片《新恋爱经》中的经典颠倒接吻造型亮相。
戛纳电影节官方网站表示,这样做一是表达对2008年辞世的保罗·纽曼的缅怀,同时也旨在纪念这位为电影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男星与妻子之间的爱情。
保罗·纽曼与乔安娜·伍德沃德夫妻与戛纳电影节颇有渊源。1958年,两人主演的《漫长的炎夏》入围影展主竞赛单元,纽曼夺影帝。两人不久喜结连理。在1973年举办的第2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乔安娜·伍德沃德凭《雏凤吟》夺影后,而该片导演正是丈夫保罗·纽曼。1987年,纽曼执导、主演的《玻璃动物园》入围影展主竞赛单元。 法国当地时间2013年5月26日晚,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正式闭幕。突尼斯导演阿布戴·柯西胥的《阿黛尔的人生》众望所归,获得最佳电影金棕榈奖。中国导演贾樟柯凭借《天注定》拿到最佳编剧奖。
《阿黛尔的生活》登顶,李安最爱
阿布戴·柯西胥是突尼斯人,他6岁随父母移居法国尼斯。《阿黛尔的人生》讲述了北非移民世界一个年轻的女孩,在发现自己的同性恋身份,并和自己的同性爱人在一起又分开后,逐渐寻找心理上的自我认同。本片同时拿到了今影评人费比西奖。获得了奖项和评论的大丰收。
往年多届戛纳电影节都遵循“大热必死”的原则,场刊评分最高的电影,和各方评论最好的电影,往往都会和金棕榈失之交臂。这次的情况非常特殊,自从《阿黛尔的人生》在戛纳放映以来,大家对本片的评价几乎是一边倒的好评,场刊给出了3.6分(满分4分)的超高分,《法国电影》影评人评分极高,几乎所有影评人都评价本片是他们心目中的金棕榈。在大家纷纷猜测本片会否失手奖项,延续历史上多部大热门影片的厄运时,斯皮尔伯格领衔的评审团将金棕榈发给了《阿黛尔的人生》,算是一个众望所归的结果。而之后评审团导演李安在与新浪娱乐对话时也称,该片是他在本届的最爱。
《天注定》获最佳编剧,华语片再夺编剧奖
贾樟柯的《天注定》是唯一一部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华语电影。在此之前,娄烨导演的《春风沉醉的夜晚》为编剧梅峰也在戛纳拿到了最佳编剧奖。本片剧本由4个省份发生的4个故事拼成,故事具有争议性,暴力镜头也超越了贾樟柯的一贯尺度。放映后,记者们对它的评价好坏不一,而场刊的评分则很高,达到了3分。斯皮尔伯格和评委河濑直美都提到了电影剧本的结构,认为导演敢于拍摄现实题材很有勇气。
戛纳电影节,只有娄烨的《浮城谜事》一部华语片入围了官方单元,当时它是“一种关注”单元的开幕片,最后毫无斩获。除了《天注定》外,香港导演刘韵文的《过界》进入“一种关注”单元,杜琪峰的《盲探》进入午夜展映,中国电影在戛纳的表现稳中有升。
家庭题材,分享影帝影后
这次获得影帝和影后的电影,都来自家庭题材电影,两部电影又各不相同。获得影帝的布鲁斯·邓恩是一位老演员,在亚历山大·佩恩导演的电影《内布拉斯加》里,他所扮演的老人轻信一张假的中奖广告,一定要去内布拉斯加“领奖”。在儿子的陪伴下,这对父子重新意识到了亲子之情对于双方的意义,对于当今很多年轻人来说,面对逐渐老去的父母,这部电影起到了心灵鸡汤一样的作用。
影后贝雷尼斯·贝乔凭借阿斯哈·法赫蒂的电影《过往》拿到影后。影片讲述了女主角与前夫的再次相遇,在一次又一次的争执中,两个人对过往生活的思索逐渐浮出水面。电影一经放映,评价反响非常好,特别是贝乔在影片中的表演被大家一致称赞,作为戏份最重的演员,她成功撑住了台面,获得影后也是对她和电影本身最合适的奖励。
群星闪耀,遗珠可惜
本届戛纳电影节,无论评委阵容还是主竞赛阵容,都堪称群星闪耀。评委阵容一共拿到6座奥斯卡奖和1座金棕榈奖,并且全部由导演和演员组成。主竞赛荟萃了各路大师,是最近几年最强的一届。但是另有一些获得好评的电影没能得奖,比如波兰斯基的《穿裘皮的维纳斯》,索伦蒂诺的《绝美之城》等等。不过,任何影展都难免遗珠的,错过奖项并不会减弱优秀电影本身的光芒。 第66届戛纳电影节组委会5日宣布,新西兰女导演简·坎皮恩将担任第66届戛纳电影节电影基金与短片单元评委会主席。坎皮恩曾因执导影片《钢琴课》获得1993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
戛纳电影节主席吉尔·雅各布在当天声明中表达了对坎皮恩的艺术风格与追求的赞赏,称其善于通过戏剧冲突塑造女性群像,创造出如同抒情诗般炽热的世界。
坎皮恩与戛纳电影节渊源深厚,雅各布称之为“戛纳的孩子”。坎皮恩1954年4月出生于新西兰惠灵顿市,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电影制作。她的处女作短片《剥/果皮》获得1986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短片奖。1989年,坎皮恩携其首部剧情长片《甜妹妹》亮相戛纳电影节。1993年,坎皮恩自编自导的《钢琴课》摘得戛纳金棕榈奖。
第66届戛纳电影节电影基金与短片单元评委会共将包括5名来自电影业与文学界的知名人物,决定金棕榈最佳短片奖和电影基金奖的归属。其中,电影基金奖创立于1998年,旨在支持世界范围内新一代电影导演的成长。
第66届戛纳电影节将于5月15日至26日在法国南部海滨城市戛纳举行。
‘肆’ 天注定中四个人物结局
《天注定》中四个人物结局:大海踏上了快意恩仇之路,三儿踏上了游走的旅程,小玉为情所困,小辉跳楼自尽。
大海一直对村里的煤矿被富豪侵占,感到非常愤怒。他试图挑衅曾是自己同学的富豪,却又被人用铁锹像打高尔夫球一样打得头破血流,戏台上,林冲被高衙内逼上梁山,戏台下,大海拿出了自己的猎枪,踏上了快意恩仇之路,将那些不把自己的维权当回事的人一一枪杀。
三儿在过年时回到了家乡,在外,他一把手枪走遍大江南北,“听到枪声才觉得不无聊”。家里人对他的回归并没有太大反应,母子、兄弟之情也逐渐淡漠,老婆希望他能留在家中过安稳日子,但他不愿意。接下来,他毫不犹豫地又踏上了游走的旅程。
小玉的工作是桑拿店的前台,在一日值班结束后,两个客人非要她来做按摩,谁知,两个男人疯狂地暴打她,忍无可忍之下,她拔出水果刀,杀死了其中一人。
湖南人小辉做工人时害同事割破了手,于是跑到东莞打工,认识了一个女人。小辉又来到一家工厂打工,而之前割破手的同事也找上门来寻仇。最终小辉捡起了地上的武器,却不知向谁出手,绝望的他爬上阳台跳了下去。
《天注定》简介
《天注定》,是由贾樟柯编剧并执导,姜武、王宝强、赵涛、罗蓝山主演的剧情片。影片围绕四个人物,四个故事逐个展开,每个故事发生在中国的一个不同的地区,它们通过一些叙述的线索和一种奇妙的形式上的整体感彼此相连。
该片获得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本奖,获选BBC2013年度十大佳片、美国《电影评论》杂志2013年度十大佳片、美国《纽约时报》2013年度十大佳片等。
‘伍’ 坎皮恩是什么电影
坎皮恩是一位导演、编剧。
简·坎皮恩(Jane Campion),1954年4月30日出生于新西兰惠灵顿,新西兰导演、编剧、制片人,毕业于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人类学、悉尼大学艺术学院绘画专业。
1982年,执导个人首部短片《果皮》,该片获得第3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短片金棕榈奖。1989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甜妹妹》,该片入围第4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1990年,执导爱情传记电影《天使与我同桌》 ,该片获得第4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1993年,自编自导的爱情电影《钢琴课》获得第4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奖 。1997年,担任第5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会成员。
2007年,拍摄了“庆祝戛纳电影节60周年”的3分钟短片《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同年,担任第6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会成员 。2009年,执导爱情电影《明亮的星》,该片入围第6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
2013年,执导悬疑剧《谜湖之巅第一季》,该剧入围第65届黄金时段艾美奖最佳迷你剧奖 ;同年,担任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电影基金和短片单元”的评委会主席 。2014年,担任第6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2019年,执导电视剧《谜湖之巅第二季》。
‘陆’ 嘿~~~谁能告诉我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的历届获奖影片
“一种关注”的历届获奖影片如下:
1、第61届2008年,一种关注最佳影片 《Tulpan》 (哈萨克斯坦);
2、第63届2010年,"一种关注"大奖 洪尚秀《夏夏夏》(韩国) ;
3、第64届2011年,一种关注”大奖 《阿里郎》 导演:金基德(韩)、《停站间》 导演:安德里亚斯·德里森(法);
4、第65届2012年,“一种关注”最佳影片 《露西亚之后》 导演:米歇尔-弗兰克 墨西哥 ;
5、第66届2013年,“一种关注”最佳影片 《残缺影像》(柬埔寨) ;
6、第67届2014年,“一种关注”大奖 《白色上帝》(匈牙利)导演:凯内尔·穆德卢佐 ;
7、70届2017年, “一种关注”最佳影片 《谎言》导演:默罕默德·拉索罗夫;
(6)第66戛纳国际电影节扩展阅读
戛纳国际电影节(英文: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法文:Festival De Cannes),亦译作康城(坎城)国际电影节,创立于1939年,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最顶尖的国际电影节,与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并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是"金棕榈奖"。
戛纳电影节每年定在五月中旬举办,为期12天左右,通常于星期三开幕、隔周星期天闭幕。其间除影片竞赛外,市场展亦同时进行。电影节分为六个单元:"正式竞赛","导演双周","一种注视","影评人周","法国电影新貌"和"会外市场展"。
‘柒’ 天注定电影在国外都获得到哪些奖项呢
《天注定》 是贾樟柯导演,姜武、王宝强等人主演的一部经典电影。该片敢于直面阴暗社会现实,通过出人意料的手法,展现出了小人物对生活无奈和彷徨。这部电影一时间引发轰动与热议,并且获得了国内外多项大奖。这部电影在国外获得的奖项,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本奖戛纳国际电影节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国际电影节,能够获奖的电影必定是一部有独到之处优秀的影片。《天注定》就是这样一部影片。电影看似讲述了中国不同地方的四个人物的四个故事,却又仿佛通过一根无形的线将他们紧紧串联在了一起。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本奖,《天注定》可以说是实至名归,同时该奖也是该片获得的最大的奖项。
关于电影《天注定》在国外获得的奖项,大家还有什么自己的观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捌’ 第66届戛纳电影节几号开幕
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于2013年5月15日在法国坎城开幕。
由华人明星李安、章子怡、范冰冰、陈坤、姜武、赵涛、王宝强、张雨绮等走上了开幕红毯。
2013年共有1858部电影报名戛纳,近80部入围影片将在两周内展映,其中包括中国导演贾璋柯的《天注定》、中国香港导演杜琪峰的《盲探》和中国香港导演刘韵文的《过界》。
本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获得者为阿布戴·柯西胥导演的《阿黛尔的生活》,评审团大奖为科恩兄弟的《醉乡民谣》。
在本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名单中,有两位新晋奥斯卡得主,分别是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斩获最佳导演的李安和精彩出演《被解救的姜戈》第二次夺得最佳男配角的克里斯托弗·瓦尔兹。
‘玖’ 阿黛尔的生活的获奖记录
奖项名称获奖主体获奖情况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2013)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阿黛尔的生活》获奖费比西奖-主竞赛费比西奖《阿黛尔的生活》获奖最佳电影金棕榈奖《阿黛尔的生活》获奖第79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2013)最佳外语片《阿黛尔的生活》获奖2013年法国路易·德吕克电影奖第71届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阿黛尔的生活》提名美国电影独立精神奖(The 29th Independent Spirit Awards)最佳国际电影《阿黛尔的生活》获奖[获奖记录来源 ]
‘拾’ 历届华人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记录
历届华人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记录:
一、主竞赛单元
1、评审团主席
2006年(第59届):王家卫
2、评审团成员
1997年(第50届):巩俐
1998年(第51届):陈凯歌
2001年(第54届):杨德昌
2002年(第55届):杨紫琼
2003年(第56届):姜文
2004年(第57届):徐克
2005年(第58届):吴宇森
2006年(第59届):章子怡
2007年(第60届):张曼玉
2009年(第62届):舒淇
2011年(第64届):杜琪峰、施南生
2013年(第66届):李安
2014年(第67届):贾樟柯
2017年(第70届):范冰冰
2018年(第71届):张震
二、一种关注单元
评审团成员
2013年(第66届):章子怡
三、短片单元
1、评审团主席
2005年(第58届):杨德昌
2007年(第60届):贾樟柯
2008年(第61届):侯孝贤
2、评审团成员
2009年(第62届):章子怡
四、电影基石单元
1、评审团主席
2007年(第60届):贾樟柯
2008年(第61届):侯孝贤
2、评审团成员
2009年(第62届):章子怡
戛纳电影节的创办初期
20世纪30年代末,法国有感于当时德国、意大利高涨的法西斯主义气焰。1936年,德国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大力运作莱尼·里芬斯塔尔(Leni Riefenstahl)拍摄当年的柏林奥运会。
1938年,德国纪录片《奥林匹亚》(Olympia)入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并夺下最佳外国影片“墨索里尼杯”。
于是法国公共行政及艺术部部长尚·杰伊(Jean Zay)接受菲利普·艾蓝杰(Philippe Erlanger)的建议,决定在戛纳创立新的国际电影节,全名为“国际电影节”(Festival International Du Film)。选择戛纳作为举办地点是因为气候舒适。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戛纳电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