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电影 » 国内主流电影的国际传播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国内主流电影的国际传播

发布时间: 2023-02-02 15:29:00

⑴ 全世界被观众认可度最高的中国电影类型是什么

第四届成龙国际动作电影周评委会主席、香港着名电影人吴思远表示:“功夫电影是中国的名片。如果我们中国的动作片不仅能展现动作打斗,还能把中国文化传承、武德放在电影里面,对中国文化的推广将发挥极大的作用。”

中国功夫跟儒释道文化都有内在联系,高小立说:“功夫电影具有强大的基因优势,同时与中国东方道家、儒家、佛教思想水乳交融,体现了东方哲学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对世界观众有天然的吸引力。比如我们熟知的《卧虎藏龙》,它的成功不是功夫的成功,而是功夫电影背后东方哲学思想体系对于背叛、宽恕和自我牺牲的力量感染了奥斯卡的评委,也打动了观众。我想这也是未来功夫电影发展的方向。”

功夫电影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钟大丰说:“功夫能够走向世界,能够被世界认同,用动作片的独特方式赢得西方观众,是因为武侠当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不仅仅属于传统中国,也属于现代世界,现代世界仍然需要自强自立,爱人、爱世界、爱自然等各种各样的文化精神。”

⑵ 通过电影向国外输出中国文化,还需走多远的路

道路很漫长,毕竟很坎坷。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很大,即便是现在的科技和网络的不断进步,世界愈加紧密,但由于各种原因,诸如政治,地域,甚至不实的宣传。西方世界始终对东方文明保有谨慎的态度,有的地区甚至是抵触不接受。而对于我们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度来说,古代的一些事物通过电影来展示时,国人有的都不明白,更别提及国外了,这也是我们近代历史的一些因素导致的,使得我们更适于接受西方的先进文明,却对本国历史的曾经的事物的陈旧无法接受的一个现象之一。其实这也是相对的,西方毕竟要比东方发展的早,文明进步的脚步也要比东方的快,我们也是偏向于新鲜事物的吸引,对西方从前的历史也是兴趣斐然。而电影中想体验中国的文化,也是应证了这一现象,古老不代表创新,所以想输出中国的文化,任重而道远!

⑶ 中国电影有什么特点

中国电影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

1、坚持和发展革命的现实主义道路,坚决执行双百方针,题材广泛,反映生活中各类矛盾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如《天云山传奇》、《喜盈门》、《人到中年》、《高山下的花环》、《血,总是热的》、《伤逝》、《骆驼祥子》等影片。

2、尊重艺术的客观规律,创造出各种真实生动的银幕形象,塑造了各类不同的典型性格。如《南昌起义》、《西安事变》、《廖仲恺》等影片对革命领导人进行了多角度的刻画,对蒋介石等历史人物能实事求是地按照历史本来面目表现。

3、在风格与样式上趋于多样化。由于题材领域的扩展,使艺术家们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特长,探索自己最适宜的风格、样式,表现最完美的内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一批中青年编导拍摄了一批有一定实验意义的探索性影片,如《黄土地》、《青春祭》、《良家妇女》、《黑炮事件》、《猎场札撒》、《老井》、《红高粱》、《秋菊打官司》、《香魂女》、《霸王别姬》等。在电影创作繁荣的同时,电影理论研究也空前活跃,并在相当多的创作人员中发生影响。

⑷ 在中国什么样的电影可以走出国外并获得一致好评

听说精心译制的电视剧《木府风云》在东南亚掀起“中国风”,译制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用地道的中国美食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征服了大批海外“粉丝”,动画片《熊出没》让中国的卡通形象登上了全球知名的迪斯尼儿童频道……

毋庸讳言,影视作品是传播文化和价值观、塑造国家和民族形象的绝佳窗口。席卷全球的好莱坞大片让世界感受到“美国精神”,“中国故事”正在突破“语言瓶颈”跨出国门,展现中国当代主流价值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全世界讲述美丽的中国梦。

⑸ 国产哪些影视作品受海外市场欢迎

国产电视剧在海外的热播,早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13年,《媳妇的美好时代》在非洲热播,受到当地观众追捧。随后,《琅琊榜》《甄嬛传》《金太狼的幸福生活》等国产优秀电视剧作品走出国门,在北美、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印尼、非洲等国家和地区播出。2016年,由华策克顿制作的电视剧《亲爱的翻译官》在美国视频网站Dramafever首播时,取得排名第一的好成绩;与此同时,《谈判官》实现了在马来西亚的播出,并在播出后进入北美、日本、越南、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获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前不久,电视剧《南方有乔木》也在海外掀起了一股观剧热潮,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随着这些高质量的国产影视剧纷纷“出海”,中国制造的影视作品身价也在逐年上升。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国产影视剧已经迎来“出海”黄金期。

网剧走出去赢得市场和口碑

去年底,一部豆瓣评分9.0的国产剧《白夜追兇》在国内引发追捧,同时也引起了全球最大收费视频网站Netflix的关注。优酷自制网剧《白夜追兇》《反黑》海外发行权被Netflix买下,在全球195个国家和地区播出,其中《白夜追兇》是首部通过正规渠道在海外大范围落地的国产网剧。无独有偶,今年2月,爱奇艺平台上独播的《河神》《无证之罪》也双双登陆Netflix。

中国在线视频平台的原创能力,正得到国际市场和国际专业奖项双重认证。在前不久结束的2018纽约国际电视电影节上,由爱奇艺独播的《河神》获得了“最佳视觉特效银奖”“最佳导演铜奖”和“最佳剧集入围奖”,《无证之罪》则获得了“最佳犯罪剧集铜奖”及“最佳原创音乐入围奖”。在4月法国举行的戛纳电视节上,阿里文娱集团轮值总裁兼大优酷总裁杨伟东获颁戛纳电视节荣誉勋章。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中国互联网新媒体参与内容生产的发展势头强劲,付费用户迅速攀升,应利用市场规模,抓住目前市场对优质内容的需求,提升中国内容生产行业整体水准。”

据爱奇艺副总裁陈潇介绍:“在Netflix购买版权之前,《河神》已在马来西亚当地最大电视台Astro上独家播出,在新加坡收费电视频道StarHub上也已有发行覆盖。”谈及为何《河神》和《无证之罪》受Netflix青睐时,陈潇告诉记者:“《河神》和《无证之罪》自开播以来,以高品质赢得了市场和口碑。这两部剧集的题材、制作及拍摄质量均与国际市场高水平作品接轨,我们相信这是吸引国外顶级内容发行商的最重要因素。”

原创能力和质量是一部剧集征服观众的最基本要素。从全球权威影视数据库IMDB的数据来看,《白夜追兇》和《河神》海外观众评分分别达到8.8分和7.8分,这是很多美剧都做不到的口碑。就播放量而言,两部剧集相关内容在海外主流视频播放平台YouTube的播放量均表现不俗,形成了一定的关注度和粉丝基础。对此,杨伟东说:“一个精品剧集本身还是要平衡内容投入和创作,其生产创作要非常严谨,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讲好故事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如今,国产网剧走出去的步伐正在加快,这些作品不仅在国内获得了好评,在国外也赢得了市场与口碑。全球排名第一的收费视频网站愿意砸下真金白银将《白夜追兇》《反黑》《河神》《无证之罪》推向全球观众,表明未来中国网剧大有可为,未来网剧将成为我国影视作品“出海”的重要组成部分。

走出去引进来,增进文化交流。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⑹ 中国电影应如何走向世界

一、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借助国家战略

目前世界电影产业的主要增量来自中国华语电影,中国电影发展的空间仍然很大。因为电影城镇化还在不断推进,城镇化带来的观影人口将不断增长,三四五线城市的增量仍然会带来红利,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力依然停滞不前。中国电影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应该借助于国家战略,为中国电影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多新的活力,最终在一定程度上打造世界电影的新秩序。”

二、好莱坞电影人马丁·基斯特勒:打造全球化故事

在本届北影节“好莱坞工匠·中美电影交流高峰论坛”上,IG创始人、CEO马丁·基斯特勒认为电影要想走出去,就必须讲述一个全球化故事。“讲故事是以新的方式阐述故事,要不聚焦本地的故事,要不聚焦全球的故事,这个取决于你想捕捉什么观众。”马丁·基斯特勒认为50%中国电影像好莱坞电影,《战狼》风格跟好莱坞的风格非常类似,但是可以打动中国观众。最重要是内容、故事的呈现和讲述方式。故事的讲述方式一定要捕捉全球的观众。”这位好莱坞电影人认为故事首先要好,然后才是营销手段层面的问题。“最重要是你的故事原生态,看一下你这个故事是不是被全球的观众所认可或者能打动全球的观众。”我们现在做电影是让全球的观众来看,我们会把中国好的电影带给全球观众,我认为这个时代已经到来了。”

三、中美电影节、中美电视节主席苏彦韬:搭建文化交流平台

除了作品的输出,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也是中国电影走出去的一个有效途径。在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中美双节”主席苏彦韬宣布第十四届“中美双节”将于10月27日至11月30日在美国好莱坞、洛杉矶、旧金山、达拉斯、拉斯维加斯等全美各地举办影视盛典、影视高峰论坛、“金天使奖”颁奖典礼以及电影合拍论坛、电视剧合拍论坛等数十场各具特色的大型电影专场、研讨活动和200多场次的影片展映活动,为中美影视业界的合作搭建更广阔的平台。近期的《战狼》《红海行动》都是非常了不起的电影,这些电影振奋了人心之余,大家对于影片话题的热爱造就了一个更好的主旋律电影的发展契机

⑺ 从战略选择方面讨论中国电影如何走向国际化

从战略选择方面说,电影走向国际化,目的就是要达到传播中华文化、扩大中国国际影响、增进民族间理解。不能进行说教式宣传,而是要贴近生活实际,做到更加人性化,使人能够接受,在生活情节的展现中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在默默之中让人产生心理体验。也就是要在质量上下工夫。

⑻ 如何提高我国电影贸易国际竞争力

中国电影在2012年不断开拓进取,绘就了新的历史篇章。据统计,2012年国内共生产故事影片745部,全年各类电影总量达893部,全国电影总票房达170.73亿元,同比增长30.18%。而国产影片票房,则达82.73亿元,约占总票房的48.46%。其中,类型片创作趋向活跃,电影票房创下纪录。国产影片创作在2012年的变奏、转折与发展,和其它重要艺术现象一样,是其所处的时代、现实和社会的创造物。中国电影创作及市场的内容和形式上的变革,很显然已经融入所处的时代和社会新语境的表现内涵、形式呈现出的交织关系中,中国电影的成就、矛盾与丰富性,蕴涵其中。
但是,就在国内市场快速崛起的同时,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的海外市场在逐年急剧萎缩,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在本土市场上大获全胜,却无法开拓海外市场。《赤壁》、《投名状》、《泰囧》等都成为败走西方主流电影市场的典型例证。中国电影在海外市场上的弱势地位,亟待改变。
2012年2月中旬,中美间达成了一项扩大中国进口好莱坞3D等特种电影的协议,显示中国电影市场进一步开放的趋向。显然,政策由充分发挥护航作用改变为更为开放的情况,类型电影生产、电影产业、市场及技术发展势头不减,迅猛异常。但与此同时,真正实现中国电影和海外市场的无缝对接,却缺乏有效性和持久力的政策举措与策略。
我们看到,一方面,进口大片数量的增加对国产影片和中国的电影市场在票房、技术、艺术以至文化内容上的冲击明显。另一方面,中国电影“走出去”又面临好莱坞的强势话语。好莱坞对国产片创作无疑形成了巨大的挑战。以美国好莱坞为代表的国外商业电影,构成了全球化的市场竞争、艺术、技术与文化语境。
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竞争策略及其实现的关键,是如何实现中国电影的国际化转型。它包括对内通过华语电影的深度融合,打造新型中国电影;对外采取区域化市场开拓的方式,针对不同区域的特性制订不同的竞争对策。电影在当代社会中的影响力,有力地证明了电影在时代文化复兴与文化建设中的位置。中国电影海外竞争策略可行性所涉议题内容丰富,有着很强的开放性和广阔的探索空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现实针对性和面向未来的前瞻性,回望有史以来中国电影在海外发行、海外推广以及两岸多地积极开展合作、推进中国电影实现国际化转型和提升传播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进程,系统、全面、深入探讨其在商业经营、内容、生产、融资、推广及大中华地区的合作与融合诸方面新的发展、互动与创新,努力为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尤其实现全球化语境中的当代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竞争,意义重大。
2012年11月中旬上映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前四天的票房即达1.01亿元,截至12月31日,获得5.71亿元票房。但是李安的这部影片的成功,并非仅仅反映在票房上。影片中,碧海蓝天、发光的鱼、斑斓老虎以至人与虎的离奇故事,它们的故事意涵、影像和被美丽画面所包蕴的人性、神性和东方文化问题,都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东西,成为美妙观影的记忆。
李安的电影创作给我们提出重要的参照与警醒。很显然,顺应时代发展需要,改变中国电影内容生产的短板和总体竞争乏力的现状,在世界电影市场形成强有力的竞争态势,体现了强烈、鲜明的时代特征。如果说实现中国电影的国际化转型是开拓海外市场的总体战略,那么明确区域化市场开拓、在内容生产、数字技术、投融资及推广等方面实现国际化转型则是具体战术。中国电影需要积极应对社会、产业和文化发展挑战,把握社会和文化发展,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确立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竞争的坐标。面对好莱坞的全球化战略,中国电影要在学习好莱坞国际化的经验的同时开辟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化不断发展的今天,电影海外拓展与责任又该如何把握?在电影观念与电影实践发生巨变的当下,如何更好地进行中国电影的生产、经营、融资与推广,华语电影需要做怎样的合作与融合?这些都是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竞争策略建构中重要的时代性命题。
面对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的问题,需要进行系统、深层的研究,提出海外市场竞争策略的路径。海外电影市场现状与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深层问题联系紧密。随着中国国内电影产业的崛起,拥有海外市场已经成为中国电影从电影大国升级为电影强国的重要标志。拥有海外市场关键在于实现中国电影的国际化转型,以区域化市场开拓的方式把海外市场划分为北美、欧洲、俄罗斯、东亚及东南亚等地区。另外,从中国电影史的角度也可以看出走向海外市场的经验,比如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神怪片、武侠片对东南亚市场的占领以及七八十年代香港功夫片对国际市场的号召力。中国电影目前的海外市场状况相比历史上和好莱坞还有很大的差距,急需在内容生产、融资渠道、推广营销等环节上加强海外市场的观念。
国际化转型涉及电影的内容生产策略。内容生产中最重要的就是对观众情感的生产,观众看电影是为了体会他们自己的情感,因此电影作为一种娱乐形式,一定要与观众产生共鸣或被认同。中国电影在类型上比较单一,只有武侠和动作片能够走向海外,拥有较强的竞争力。新型中国电影将以武侠片、动作片为切入点,带动类型多元化实践,拓宽片种,积极进行电影类型美学创新。在影片叙事策略上也需要进一步国际化,用国际流行的电影语言、叙事惯例来讲述中国故事。此外,在商业类型片开拓海外市场的同时,也重视艺术片的国际化,进一步巩固艺术片在国际电影节中的位置。
电影的融资形式越来越丰富,电影的工程越来越庞大,这也就给推动、孵化这个产业留出了许多空间与可能。迅速发展的中国电影在融资方面的需求、对基金对金融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凸显,因此,研究中国电影业融资特点、总体投融资结构以及融资渠道和效果是必要的。推广模式包括政府主办、商业宣传、民间活动和媒体传播等,特别是以互联网为首的技术进步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技术创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中国电影应该在创作阶段就结合不同海外市场设定推广方案,用科学的方式来推广和宣传,这是中国电影开拓海外市场的关键所在。
无疑,电影转型中的产业交叉为海外市场竞争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和动力。随着新媒体、数字技术及业态的发展,传统电影正在走向“大电影”。无处不在的影像与数字科技互为因果,“大电影”的数字化趋势为其带来质的改变和提升。数字化的全面作用、互动技术的运用,使得胶片电影生产的格局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大电影”通过视觉形象、独特的数字化手段和视觉意义创造出共同的精神世界,进而通过数字化传播与放映使它对业界和社会发生更为广泛的影响。在“大电影”时代,传播形式的多元使电影形态多元化,微电影、手机电影等多种视频形式的兴起,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影院电影形态。与此相对应的是,电影产业也出现复合化趋势,电影与游戏、互联网等其他文化产业的紧密交叉,完全改变了电影的业态特征,这为中国电影的海外竞争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数字电影是新型中国电影的载体,也是中国电影走向海外市场的主要类型。
还需要看到,大中华地区电影的合作与融合,包括合拍片在海内外票房市场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份额,并进而成为全球电影产业发展的新方向。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内地电影产业的崛起,两岸三地平行发展的格局被打破,合作与融合成为主流趋势,华语电影无论作为一个文化发展共同体,还是经济产业复合体,在中国电影走向海外市场的过程中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华语电影的生存依赖于地域文化,要拍出有深度、吸引观众的作品,背后最重要的因素仍然是文化,是价值观的传播。从中国内地电影与香港电影、台湾电影的融合,再到与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携手合作、追求共赢的未来发展格局,这将是新型中国电影拥有海外市场的基本路径。
进一步推动中国电影的海外市场竞争与国际传播,促进中国电影业的发展与繁荣,把握中国电影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纬度,对推进中国电影国际化转型和市场竞争乃至世界电影的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竞争逐渐建立起新的多样性的创作格局及新的国际化转型趋向,为明天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业,借此推动文化进步,造福人类,受到人们更多瞩目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