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这个是法国葡萄酒什么获奖标志
您发送的图片上显示的是(从上至下):XXX国际酒节,法国 2009年,银牌。也就是说该酒获得一个2009年在法国举办的国际酒节的银奖。
B. 在法国葡萄酒的得奖有多少个级别,哪些奖项权威性高。越详细越好!
目前,法国葡萄酒分为4个级别(从低到高):
日常餐酒(VDT),用来自法国单一产区或数个产区的酒调配而成;
地区餐酒(VDP),由最好的普通餐酒升级而成;
优良地区酒(VDQS),等级位于餐酒和法定地区葡萄酒之间;
法定产区酒(AOC),其使用的葡萄酒品种、最低酒精含量、最高产量、培植方式、修剪及酿酒方法等都受到最严格的监控。
而沿袭法国的以原产地控制命名葡萄酒的做法,意大利自1963年起把葡萄酒按质量分成四类,从低到高的四个等级是:
1.VINI DA TAVOLA,即佐餐葡萄酒, 意大利语里简称为:VDT。
2.INDICAZIONE GEOGRAFICA TIPICA酒,即典型产区葡萄酒, 意大利语里简称为IGT。它与法国的VINS DE PAYS(地方名酒)相同。
3.D.O.C酒(DENOMINAZIóNE DI ORIGINE CONTROLLATA)。即“控制原产地命名生产的葡萄酒”。D.O.C酒为国家名酒。
4.D.O.C.G酒(DENOMINAZIóNE DI ORIGINE CONTROLLATA E GARANTITA)即:保证控制原产地命名生产的葡萄酒。这是对DOC酒的补充,以保证优质的DOC葡萄酒的可靠。目前仅有33种获此殊荣,如丽碧香蒂葡萄酒、圣都香蒂干红葡萄酒。
法国葡萄酒等级制度在2010年进行了修改,具体变更如下:
AOC葡萄酒(法定产地葡萄酒)变成AOP葡萄酒(法定地区的标示和保护)。
VDP葡萄酒(地区餐酒)变成IGP葡萄酒(地区性的标示和保护)。
VDT葡萄酒(餐桌酒)变成VDF葡萄酒(标示地域)。
补充:
AOP是欧盟原产地命名保护的标志,欧盟成员国生产的农产品,如高级橄榄油、水果、蔬菜、奶制品等都有这个标识,而IGP是受保护的地域标志。两个标识的区别在于AOP是指其产品的原料、生产、包装等都是在原产地完成的,IGP是指其产品的原料、生产、包装等只有一部分是在原产地完成的。
法国的葡萄酒奖项简介
法国各地每年都举办各种各样的葡萄酒评比赛,内容非常丰富。
每个赛事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相应参赛者。当然了,这里的参赛者不是人,而是代表法国各地的不同酒庄的不同葡萄酒。而且,如果同一个酒庄有两个以上品种的葡萄酒参赛,各自之间也有竞争。所以有一点很重要,奖项,大多数是对某一种葡萄酒的肯定。很少数是对酒庄的肯定。
有个很简单的经验:如果葡萄酒瓶标签上贴有奖项标志,就说明此酒受到这个评比赛的肯定。
每一项评比赛,其影响力都不相同。其决定因素主要取决于赛事主办者的影响力和品酒者的客观性。有影响力的评比赛,一般会邀请社会各界不同阶层的有经验品酒者做品尝评判,力求客观公正。
每一个不同的奖项,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标志。从标志上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赛事举办者和赛事年份,及相应的独特标识。
金 银 铜
所有不同的赛事奖项,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每个赛事的奖项分三等:金,银,铜。根据经验,个人的理解是:金为优秀,银为较好。如果没有明显的缺陷,正常话应该都给铜了。一般来说,金,银,铜各等级的得奖数并非如我们想象的呈金字塔形,而是相当接近。
那么,酒标上没有贴奖项的酒就不好吗?不是的,因为不是每个酒庄都参加评比。参赛完全是自愿报名,而且还要交费。
每个奖说明的重点都不一样,所以别以奖项笼统的概括酒好或不好。不要横向比,只有在同一年的同一赛事下纵向比,才能将酒分出高下。
一个奖项,它就象很多人站在那里对你说:“这瓶酒是值得称赞的,你掏腰包是值得的,不要犹豫了,买它吧……”。事实也是如此,如果你对自己的舌头没有特别要求的话,这确实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参考信息。
乐朗酒庄(CHATEAU LAULAN DUCOS)位于法国最负盛名的葡萄酒产地——波尔多左岸梅多克地区,占地面积30公顷,以酿造高品质的葡萄酒着称,1784年被载入法国历史文献。
近10年来,乐朗酒庄已经获得30多项国际大奖,17次荣膺法国HACHETTE最权威葡萄酒手册推荐品牌,并被波尔多贵族名庄协会授为贵族名庄(Cru Bourgeois),该称号是法国政府认可的顶级酒标志。
传统酿造,受各国名人青睐
乐朗酒庄聘请法国顶级的团队,遵循传统的酿造方式,保持乐朗葡萄酒的梅多克风味。所有葡萄都采摘于25-40年老藤,经过15道工序, 造就了乐朗酒。即使在名酒林立的波尔多,乐朗古堡酒也是个中翘楚。
法国吉洛酒庄于1869年由皮埃尔﹒吉洛先生创立,是法国具有百年历史的着名酒庄之一。
吉洛酒庄葡萄园占地350多公顷,年产量3百万瓶,是拥有一支葡萄种植,酿造,储藏,运输及销售,产销一体专业化的一流服务团队,优越的地理环境,专业的种植技术,传统的手工酿造技术,精良的酿造设备和地窖仓储条件,严格贯彻国际质量体系和法国相关规定的标准,确保了每一瓶葡萄酒的质量。
法国吉洛酒庄不仅在法国国内多次获得大奖,如获得“法国最受欢迎的葡萄酒之一”等国内性大奖,并获得法国纯手工操作葡萄酒酿造者协会授权使用“纯手工酿造”标志,而且多次获得“国际葡萄酒大奖”“欧洲葡萄酒大奖”“世界葡萄酒大奖”“法国葡萄酒大奖”等国际性大奖。
目前酒庄产品50%出口到世界各国,客户遍及世界各大洲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一个古典传统与现代完美衔接的强势典范,吉洛酒庄始终以为世界各地提供最优质法国葡萄酒的为奋斗目标。法国吉洛酒庄为您提供最优秀的葡萄酒服务,为您带来象征着品味和时尚的法国手工葡萄酒。
法国吉洛酒庄的酿酒师是路易·克鲁斯,其祖父路易·劳克斯和父亲路易·拉格斯都是法国着名的酿酒师,祖父曾是法国八大酒庄之一拉图酒庄(latour)的酿酒师,克鲁斯不仅多次获得法国“独立酿酒大师”的荣誉称号,并在2003年获得“欧洲葡萄酒酿酒师”的金奖。在庄主吉洛先生和酿酒师克鲁斯先生的共同努力经营下,2005年吉洛酒庄获得“法国最受欢迎的葡萄酒之一”,成为法国人喜爱的葡萄酒庄园之一。
1869年以来,吉洛酒庄一直采用传统的手工采摘和手工酿造,在法国葡萄酒酿造者协会(VigneronIndependent)的严格验证下,不仅成为“纯手工酿造协会”的成员,并且授权使用“纯手工酿造”标志。
C. 关于酒的国际性赛事有哪些
1、巴黎大赛(Concours Général Agricole)世界农产品最高级别大赛之一,法国农业水产部举办的官方赛事。
2、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赛(Concours Mondial de Bruxelles)——世界最巨影响力的葡萄酒大赛之一,每年有6000余种葡萄酒参赛。
3、马贡大赛(Concours des Grands Vins de France de Macon)——法国着名葡萄酒大赛之一,历史悠久,1989年曾因一次展出试饮10520瓶葡萄酒而被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
4、国际葡萄酒挑战赛(International Wine Challenge)——世界最大的葡萄酒竞赛,每年有超过9000种酒参赛。 简称IWC
5、Vinalies品评赛(Vinalies International)——法国酿酒师联盟举办的国际级的赛事,每年一届,已经成为世界葡萄酒酿造领域的盛会。
6、波尔多葡萄酒大赛(又称阿基坦大赛,Concours de Bordeaux --vin d'Aquitaine)——始于1957年,只有阿基坦大区内葡萄园可以参赛,虽然是区域性竞赛,但是享誉全球。
7、 品醇客葡萄酒国际大奖赛(Decanter World Wine Awards,着名葡萄酒杂志《decanter》举办的年度赛事,影响力大。简称DWWA)
8、日本国际葡萄酒挑战赛(Japan Wine Challenge)——新兴葡萄酒比赛的代表之一,每年有超过1700种葡萄酒参赛。
9、“国际葡萄酒暨烈酒大赛”International Wine & Spirits Competition(简称IWSC)是业界公认的全球顶级葡萄酒竞赛,也是全球最盛大、最尊贵的醇酒美食盛宴。
D. 求法国风俗文化 多多益善 越多越详细最好
【民间风俗】
一、社交礼仪
与英国人和德国人相比,法国人在待人接物上表现是大不相同的。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爱好社交,善于交际。对于法国人来说社交是人生的重要内容,没有社交活 动的生活是难以想象的。
第二,诙谐幽默天性浪漫。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大都爽朗热情。善于雄辩高谈阔论,好开玩笑,讨厌不爱讲话的人,对愁眉苦脸者难以接受。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法国人不仅爱冒险,而且喜欢浪漫的经历。
第三,渴求自由,纪律较差。在世界上法国人是最着名的“自由主义者”。“自由、 平等、博爱”不仅被法国宪法定为本国的国家箴言,而且在国徽上明文写出。 他们虽然讲究法制,但是一般纪律较差,,不大喜欢集体行动与法国人打交道,约会必须事先约定,并且准时赴约,但是也要对他们可能的姗姗来迟事先有所准备。
第四,自尊心强,偏爱“国货”。法国的时装、美食和艺术是世人有口皆碑的,再此影响之下,法国人拥有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在他们看来,世间的一切都是法国最棒。与法国人交谈时,如能讲几句法语,一定会使对方热情有加。
第五,骑士风度,尊重妇女。在人际交往中法国人所采取的礼节主要有握手礼、拥抱礼和吻面礼。
二、服饰礼仪
法国人对于衣饰的讲究,在世界上是最为有名的。所谓“巴黎式样”,在世人耳中即与时尚、流行含意相同。
在正式场合:法国人通常要穿西装、套裙或连衣裙,颜色多为蓝色、灰色或黑色,质地则多为纯毛。出席庆典仪式时:一般要穿礼服。男士所穿的多为配以蝴蝶结的的燕尾服,或是黑色西装套装;女士所穿的则多为连衣裙式的单色大礼服或小礼服。对于穿着打扮,法国人认为重在搭配是否得法。在选择发型、手袋、帽子、鞋子、手表、眼镜时,都十分强调要使之与自己着装相协调相一致。
三、餐饮礼仪
作为举世皆知的世界三大烹饪王国之一,法国人十分讲究饮食。在西餐之中,法国菜可以说是最讲究的。
法国人爱吃面食,面包的种类很多;他们大都爱吃奶酪;在肉食方面,他们爱吃牛肉、猪肉、鸡肉、鱼子酱、鹅肝,不吃肥肉、宠物、肝脏之外的动物内脏、无鳞鱼和带刺骨的鱼。
法国人特别善饮,他们几乎餐餐必喝,而且讲究在餐桌上要以不同品种的酒水搭配不同的菜肴;除酒水之外,法国人平时还爱喝生水和咖啡。
法国人用餐时,两手允许放在餐桌上,但却不许将两肘支在桌子上。在放下刀叉时,他们习惯于将其一半放在碟子上,一半放在餐桌上。
法国饮食颇具特色,因之久负盛名。其烹调技术在西餐中首屈一指,故许多法国人常以此感到自豪。欧洲第一流大饭店的大厨师大半是法国人。法国是香槟酒、白兰地酒的故乡。人们认为除夕之夜家中若有剩酒,来年便要交厄运。法国人最爱吃蜗牛和青蛙腿,如果你点这两道菜,陪你的法国朋友定会十分高兴。如今,巴黎对蜗牛的消费逐日扩大,全市有 40 多家出售蜗牛的食品店。法国最名贵的菜是鹅肝,家常菜是炸牛排外加薯仔丝。世界饮酒冠军法国人,尤其爱饮葡萄酒。她们吃饭很讲究菜肴和酒的搭配,如:吃鱼饮白葡萄酒,吃肉饮红葡萄酒。香槟在葡萄酒中,是一种最美好的酒,因为它制造费时,过程繁杂,所以在价格上就不会很便宜,而且被称为最富魅力的酒。在婚礼,接待,或正式餐会中固然必需,其他方面的用途也很广,诸如佐食蚝、火腿、点心等。不过一般人都是以食物的类别,来决定其所该饮用何种味道的香槟。一杯冰凉的香槟,也是开胃的圣品,如果需要,可在酒里加块糖和数滴苦精( BITTERS ),再加一片柠檬皮,就成了一杯香槟鸡尾酒。此外,香槟还可以用于烹饪。法国人还特别爱吃奶酪,不同色味的奶酷多达 400 多种,其肖费量也居全球之首,有 “ 奶酪王国 ” 之称。
【习俗禁忌】
1、法国的国花是鸢尾花。对于菊花、牡丹、玫瑰、杜鹃、水仙、金盏花和纸花,一般不宜随意送给法国人。忌送菊花、康乃馨等黄色花,认为黄花象征不忠诚,玫瑰花只能送单数,除了表达爱情外,不能送红色花。
2、法国的国鸟是公鸡,他们认为它是勇敢、顽强的直接化身。 法国的国石是珍珠。
3、法国人大多喜爱蓝色、白色与红色,他们所忌讳的色彩主要是黄色与墨绿色。
4、法国人所忌讳的数字是“13”与“星期五”,认为这些数字隐含着凶险。
5、在人际交往之中,法国人对礼物十分看重,但又有其特别的讲究。宜选具有艺术品味和纪念意义的物品,不宜以刀、剑、剪、餐具或是带有明显的广告标志的物品。男士向关系一般的女士赠送香水,也是不合适的。在接受礼品时若不当着送礼者的面打开其包装,则是一种无礼的表现。
E. 有关红酒的电影
●《芭贝特的盛宴》
(Babette's Feast)1987
这是一部轰动世界影坛的饮食电影,它带动了西方近十几年的饮食电影风潮。葡萄酒作为西方餐桌上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部电影中的地位表现得极其突出。电影中,流落于丹麦渔村的巴黎着名餐厅Café Anglai主厨芭贝特被当地清教徒教区神甫的两个善良的女儿收留,为报答十几年收留之恩,芭贝特用买彩票获得的一万法郎为当地的清教徒做了一顿丰盛的法国大餐。不论是菜色还是配酒都堪称经典。现在一些西方的顶尖餐厅还会有人仿效这些菜式与配酒,带领饕客重温芭贝特的盛宴。正如片中将军的一句话:“美酒和美食足以使平凡的一餐变成一场恋爱。”
●《云中漫步》
(A Walk in the Clouds)1995
影片《云中漫步》是一部充满了拉丁风情的爱情影片。影片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浪漫温馨的爱情故事。在影片中那薄雾笼罩的葡萄园宛如仙境般使人迷醉。美丽如梦的景色和诗一般的表现技巧使观众不由得深深沉入浪漫的气氛之中。在这般美妙的田园风光中发生的爱情故 事,自然也格外地浪漫感人。为了寻找一个带有梦幻般色彩的葡萄园,该片导演曾亲赴欧洲、澳洲和南美各地挑选,最后才选定了空气朦胧恬静的美国加州纳帕山谷。影片中,人们在深夜点着火,如蝴蝶展翅般将葡萄催熟,如诗如画般的美景使观众沉浸在无尽的遐想与浪漫的气氛之中,此景堪称“电影酿酒史”上最华美的一幕。
●《失乐园》(Paradise Lost)1997
渡边淳一原作的小说《失乐园》曾经也引起了不少的风潮,他小说中对于道德观念的反叛与反思值得很多人去讨论与考虑,后来这部小说被搬上了大银幕。电影中只在末尾出现一款酒,这就是波尔多玛歌地区的顶级酒庄玛歌庄(Chateau Margaux)1984年份的红葡萄酒。1984年份并非是一个好年份,但是这一年的玛歌庄易饮,富于果香,也有绚烂的一刻,只是不同于那些好年份,能够持续一个世纪以上。或许作者是想通过这瓶酒,告诉大家,两个人的感情关系,是片刻的但是绚烂诱人。
●《秋天的故事》
(Conte D' Automne)1998
这是法国导演埃里克·侯麦在76岁高龄时的一部作品。45岁的女主人公Magali经营着一小片葡萄园,因为怕影响酒质而坚持不用除草剂,导致葡萄园杂乱无比。她宁愿以减产为代价,也要证明她酿的酒与布根地酒一样味道醇厚。举起一杯红酒,面对丰美的葡萄园,方能领悟:只有心灵与葡萄酒一样醇美持久,才是深谙酒道的种植者。
●《沉默的羔羊2-汉尼拔》
(Hannibal)2001
这部电影并非一部饮食电影,但是,通过对饮食的挑剔,也从侧面反映了杀人魔王汉尼拔的性格。从他对美食的态度,也可以看到他对生活的热爱。他对于酒的挑剔程度可谓极致,为小提琴手选了价值700美金一瓶的Montrachet顶级白葡萄酒;在街头露天咖啡厅小憩时,喝的是Castello Banfi酒厂的Chianti Classico Riserva红葡萄酒,生煎Paul的脑前叶的时候,旁边放的是阿尔萨斯着名酒厂Trimbach稀有的Clos St. Hune。就算是在飞机上,也自己带上自己的每餐和一瓶1995年份波尔多圣使提芬(St. Estephe)地区飞龙世家(Chateau Phelan Segur)的红葡萄酒。主人公的赏酒品位,似乎让观众对杀人狂魔多了几分同情与怜悯。
●《007系列》
007系列是一部长盛不衰的电影剧集。能像007詹姆斯·邦德一样,与香车美人醇酒相伴,游历世界各地去冒险是每个男人的梦想。最近,金钟庄(Chateau Angelus)成了新007的专宠。每次出现在007电影里的葡萄酒都价格不菲,这也隐含着他是皇家大特务的特殊身份,不然,他怎么能够调动所有国家机器为他泡妞服务呢?
●《杯酒人生》(Sideways) 2005
这是一个发生在葡萄园的爱情故事:明媚的加州阳光、醇香的葡萄酒把观众带入一个肆意享受的画面……虽然这是一部喜剧电影,但笑声过后,你一定会掌握一点关于葡萄酒品位和生产的知识。截至2005年1月15日前12周内,美国葡萄酒的销售量达到37万箱,比前一年同期增长了16%。在加州,增长达到33%。葡萄酒商们都认为这种增长明显受到《杯酒人生》的影响。这部片子是借酒来喻人生,关于葡萄酒的知识贯穿在整个戏里。对如何品尝,以及葡萄园的景色和采摘葡萄的场景进行了大幅拍摄。无疑这是一部非常好的葡萄酒知识教学片。
●《美好的一年》
(A Good Year) 2006
这是一部风格清新的爱情喜剧,出生在英国伦敦的银行家麦克斯·斯金纳在一次度假结束后成了失业者。就在麦克斯最懊丧的时候,他却收到了一份从天而降的财富:远在法国的叔叔亨利过世后给他留下了一块葡萄园。从伦敦逼仄的办公室出来,麦克斯投入了法国普罗旺斯的怀抱。虽然葡萄园风景如画,习惯了都市生活的麦克斯仍决定把葡萄园卖出去。在法国停留的期间,麦克斯重遇了小时的玩伴芳妮并萌生了情愫,也使得他有意保留葡萄园并在此生活。此时,一位美国女郎出现并自称是亨利的私生女。庄园的归属问题一时间还难以判定。于是麦克斯便以此为由,顺理成章地呆在庄园,享受难得的一年好时光。
●《酒瓶惊世》(Bottle Shock) 2008
《酒瓶惊世》于今年1月份在圣丹斯电影节(Sundance Film Festival)上首次公映,据说目前的票房收入看好。这部影片以发生在1976年的“巴黎品酒会”为时代背景和故事线索,叙述了美国加州纳帕葡萄酒工业的诞生以及发展历史,描写了加州纳帕葡萄酒是如何通过着名的巴黎品酒会这一历史事件而出现在世界葡萄酒版图上的。
背景资料:发生在1976年的“巴黎品酒会”是世界葡萄酒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因为在这次品酒会上,来自美国加州的葡萄酒以盲品的形式战胜了法国波尔多及布根地的葡萄酒,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的第一名都是由纳帕谷的庄园获得。从某种意义上说,“巴黎品酒会”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也标志着新世界葡萄酒由此而登上了世界葡萄酒舞台。
●《第一皇帝》(The First Emperor)
据《醒酒器》(Decanter)网站此前发布的爆料新闻说,一部片名暂定《第一皇帝》(The First Emperor)的名人传记片已经开拍,片子的主人公就是葡萄酒界大名鼎鼎的罗拔·帕克(Robert Parker)。电影将改编自美国美食作家艾琳·麦科伊(Elin McCoy)在2005年出版的帕克传记《葡萄酒皇帝》(The Emperor of Wine),首次披露帕克成长为葡萄酒大师历程中一些鲜为人知的一面。
背景资料:去年的愚人节里,《醒酒器》网站已将葡萄酒爱好者们忽悠了一回,说美国社交名媛、“话题大王”帕丽斯·希尔顿将成为波尔多葡萄酒新代言人,后来才知道这只是个恶作剧。今年,看来《醒酒器》也只是拿罗拔·帕克“开涮”,给世界葡萄酒同行开了一个国际玩笑罢了。 这也说明了娱乐精神和葡萄酒传递热爱生活的信息是一致的。
参考资料: http://www.taohongji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