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世纪战争的重要战役
亚尔莫克战役 (636年) 瓜达莱特战役 (711年) 君士坦丁堡攻城战(718年)图尔战役 (732年) 普利斯卡战役 (811年) 阿克俄罗斯战役 (917年) 克罗地亚—保加利亚战役(927年)布鲁南伯尔战役 (937年) 莱希费德战役 (955年) 克雷迪昂战役 (1014年) 福尔福德战役 (1066年) 斯坦姆福德桥战役 (1066年) 黑斯廷斯战役 (1066年) 曼齐刻尔特战役 (1071年) 底尔哈琴会战(1081年)耶路撒冷攻城战(1099年)坦什布赖战役 (1106年) 迪德格里战役 (1121年) 里斯本攻城战 (1147年) 塞尔曼战役 (1167年) 莱尼亚诺战役 (1176年) 密列奥塞法隆战役 (1176年) 哈丁战役 (1187年) 阿德里安堡战役(1205年)托洛萨的那瓦斯战役 (1212年) 布汶战役 (1214年) 迦勒迦河之战 (1223年) 科洛克尼察战役 (1230年) 列格尼卡战役 (1241年) 蒂萨河之战 (1241年) 阿音札鲁特战役 (1260年) 玛彻菲尔德战役 (1278年) 斯特灵桥之役 (1297年) 福尔柯克战役 (1298年) 金马刺战役 (1302年) 班诺克本之战 (1314年) 福格哈特战役 (1318年) 克雷西会战 (1346年) 普瓦捷战役(1356年)马里查战役 (1371年) 库里科沃战役 (1380年) 阿勒祖巴洛特战役 (1385年) 科索沃战役(1389年) (1389年) 尼克波利斯战役 (1396年) 格伦瓦德之战 (1410年) 阿金库尔战役 (1415年) 帕提战役 (1429年) 瓦尔纳战役 (1444年)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1453年) 贝尔格莱德之围 (1456年) 陶顿战役 (1461年) 瓦斯卢伊战役 (1475年) 南锡战役 (1477年) 博斯沃思原野战役 (1485年)
② 乌克兰曾经是俄罗斯领土,是真的吗
是的,乌克兰曾经是俄罗斯领土
一、乌克兰跟俄罗斯的关系及由来
俄罗斯跟乌克兰都同属东斯拉夫民族,东斯拉夫人是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的共同祖先,相近的血缘、相近的文化、相近的习俗、相同的宗教信仰,地缘关系和长期的共同生活,为这三个国家奠定了历史、语言、文化和血缘上亲近的基础。
在9-12世纪的基辅罗斯时期他们和俄罗斯族一样被称为罗斯人,而“乌克兰”一词最早出现于《罗斯史记》(1187年)中意为“边陲之地”,“边陲之地”指的是南罗斯加利西亚沃伦地区,生活在“边陲之地”的罗斯人,随着“乌克兰”这一称谓逐渐的扩展,也逐渐将地理概念演变成语言概念和民族概念,到15世纪乌克兰民族已经形成了单独的民族特性——有自己的语言、生活地域并形成经济、政治和宗教特征。
乌克兰与俄罗斯一直是分分合合,乌克兰在狭缝中艰难生存,为抵抗波兰入侵,1654年通过《佩列亚斯拉夫协议》,乌克兰并入俄罗斯帝国版图,此后300多年乌克兰的文化逐渐和俄罗斯统一,1922年乌克兰加入苏联(西部乌克兰1939年加入),
历史上的分分合合,使乌克兰先后受到不同帝国的统治,身份认同分裂,安全感脆弱,乌克兰西部亲近欧洲西方国家,东部倾向俄罗斯。
③ 描写库里科沃战役的俄国古代文学作品是()
描写库里科沃战役的俄国古代文学作品是《塞瓦斯托波尔的故事》。库里科沃战役,1380年9月8日,弗拉基米尔和莫斯科大公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率罗斯军队同蒙古军队于在库里科沃原野进行的一次战役,是中世纪最大的会战之一,是俄罗斯人民反抗蒙古压迫的斗争的转折点。
④ 中世纪最大的那场战役叫什么名字来着
库里科沃战役,此战也叫顿河之战。
公元1380年9月8日,由莫斯科公国的季米特里率领的罗斯各邦联军与由金帐汗国的马麦汗率领的金帐汗国鞑靼军(包含一定数量的热那亚佣兵)于顿河畔的库里科沃原野上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交战。在这次战斗中,季米特里率领罗斯一方以少胜多,击溃了鞑靼的大军。这场战斗被认为是罗斯走向完全独立的一次重要标志。罗斯联盟的司令季米特里在这次会战之后被加上了“顿斯科伊”的荣誉称号。是中世纪最大的会战之一,是俄罗斯人民反抗蒙古压迫的斗争的转折点。
在很多的俄罗斯史书上,都将这场战役描写为俄罗斯民族求独立、求解放的关键性一战。认为这一战打破了鞑靼蒙古人的不败神话,也使得被奴役上百年的罗斯民族第一次在世人面前扬眉吐气。
更有一些俄罗斯史学家和其他国家的史学家将这场会战的历史意义上升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认为这一战既是基督教的文明世界对鞑靼野蛮人的一次完胜,因此体现出了基督教文明的优越性;俄罗斯帝国时代的一些历史学家也籍此将俄罗斯描述为基督教世界的守护者和灯塔的形象,如俄国史官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便将沙隆战役、图尔战役和库里科沃战役并称为欧洲基督教史上的“三大战役”。
也有一些较理性的史学家认为这一场战争对于俄罗斯民族确实有重大意义,但是被大幅度夸大了。
⑤ 俄罗斯人怎样清算蒙古人的统治
1257年金帐汗国别儿哥继位后开始在俄罗斯推行类似其他征服地区的“八思哈”制度,往每一个城市派驻蒙古人达鲁花赤;同时清点户口,准备派遣蒙古人和突厥人担任由万户长,千户长,百户长和十户长,以期对俄罗斯人严密控制;另外还计划在重要地点以蒙古人和突厥人进行殖民。
金帐汗国的军事统帅马麦汗勃然大怒,发誓要亲率大军讨伐俄罗斯人,于莫斯科大公决一死战。马麦汗说到:“我要处死那固执而任性的俄罗斯奴隶!金帐汗大军所到之处,要把俄罗斯的城市,所有的教堂化为灰烬!我们要靠俄罗斯的金子发财。我们要向拔都时代那样向俄罗斯王公进军,全力进攻俄罗斯。我们再也看不到----,我们将焚毁上帝的教堂。俄罗斯人将为之流血,他们的法律将被彻底毁灭”。
1380年夏,马麦汗率领20万大军越过伏尔加河,同时派出使节游说俄罗斯的敌人——立陶宛与金帐汗国结盟,联合出兵。
结果,蒙古兵团伤亡惨重,无法重新进攻,加之刚刚的败退,致使全线崩溃。罗斯军队占领可汗大本营,追击了将近50公里(至克拉西瓦亚梅恰河),沿途歼灭马迈军队残部。双方损失惨重(死伤约20万人)。其中,俄罗斯战死6万人,金帐汗国战死7万人。库利科沃大决战结束了。不久,莫斯科大公季米特里被元老会议授予“顿斯科依”的称号(就是顿河的主人)。
蒙古失败,主要源于内部衰败
14世纪末,金帐汗国呈现衰败局面,花剌子模、克里木、保加尔逐渐从金帐汗国中分裂出去,金帐汗国同时又遭到中亚帖木儿帝国的侵袭。到15世纪时,钦察汗国先后分裂出了西伯利亚汗国、喀山汗国、克里木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等独立国,钦察汗国中央直辖的只剩下有限的疆土,被称为大帐汗国,钦察汗国的正统汗位由大帐汗国继承,但他的实际地位同于其他汗国。
1472年,阿合马汗发动了与莫斯科公国的战争,战争以阿合马的战败而告终。1480年,阿合马再次出兵进攻莫斯科公国,强迫其纳贡,由于阿合马的同盟军立陶宛大公未能如期出兵援助,致使阿合马到乌格拉河后撤兵,回到伏尔加河下游时,被诺该帐汗国人杀死,蒙古人对罗斯公国的统治到此结束(统治时间长达238年)。1502年,末代大汗赛克赫阿里被克里米亚汗国击败,钦察汗国灭亡。
16世纪初期,卡马河沿岸和乌拉尔地区被莫斯科公国占领。16世纪50年代,沙皇伊万四世统治时期先后占领了喀山、阿斯特拉罕、克里木三个汗国,金帐汗国领土全部并入莫斯科公国领地。
钦察汗国从建立之初就分裂成斡儿答家族、拔都家族、昔班家族、莫斡勒家族、脱花帖木儿家族,只是拔都家族实力最大,一般提到钦察汗国,都是拿拔都家族来代表。
明朝推翻元朝的同时,钦察汗国拔都系主要分支被新兴起的白帐汗国所取代,而后俄罗斯开始崛起,蒙古人在中、东欧、西、北亚逐渐失去了影响力。
⑥ 俄罗斯人高度评价朱元璋推翻元朝的战争,这是为什么呢
在东亚,蒙古人残暴的统治激起了元末农民起义,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朱元璋笑到了最后,建立明朝取而代之。而几乎是同时,在东北欧,俄罗斯军队也取得了反抗蒙古人(金帐汗国,又称钦察汗国)统治的辉煌胜利,俄罗斯与前苏联 历史 学家(如前苏联 历史 学家密尔彼尔德、帕舒托、契列普宁等人)认为他们的这一胜利在意义上可以与明朝灭亡元朝相提并论。(实则遥相呼应!)
他们在共同撰写的《成吉思汗及其遗产》一文中称:“(明军攻克大都之后)伟大的中国人民 历史 上的这些具有决定意义的事件与1380年伟大的俄罗斯人民在库里科沃之野击溃马买汗大军,为东欧人民奠定了摆脱鞑靼蒙古压迫获得解放的基础的 历史 性胜利仅相隔十二年(从明军攻克大都计起),这不是偶然的。在残暴的帝国东西两端,俄国和中国领导各族人民反对成吉思汗遗产的必胜的解放战争表现出俄罗斯人民真正英雄主义的库里科沃战役,具有重大的 历史 意义。库里科沃战役后,(金帐)汗国从此一蹶不振。它的行将到来的毁灭成为不可避免的了!”
然而,俄国人或许有些自大了!在明朝开国战争期间,向明朝投降以及被明军俘虏的元军人数达到七八十万之多(根据当代学者王雄的考证),这个数据还不包括战死与受伤的元军。相对而言,俄罗斯的战绩则逊色得多,即使是俄罗斯最出名的“库里科沃之战”,也未能对金帐汗国的主力造成重大打击,甚至连“库里科沃之战”是否真实存在也是有争议的,如日本的 历史 学者宫珕淳子就认为:“库里科沃之战’仅在俄罗斯东正教大主教所写的编年史中有记载,而在同时代各国可交往的外交文书中一点都没有言及。”更加扑朔迷离的是,“库里科沃之战”的两年之后,金帐汗国军队在新大汗脱脱迷失的带领下卷土重来进攻带头反抗的莫斯科公国,并占领了莫斯科。这表明,俄罗斯人要想彻庶摆脱“鞑靼的桎梏”还有待时日,要等到十五世纪中后期,俄罗斯各公国才逐步摆脱衰弱的金帐汗国的控制,这比明朝收复中原晚了一百多年!
⑦ 莫斯科公国崛起的原因是什么揭秘莫斯科公国兴起的过程
早在13世纪的时候,日进的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还仅仅只是河边的一座小镇,期初仅仅只是一个很小的封建公国的莫斯科公国。依靠着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和平安定的自然环境等一些因素,长期的发展使得奠定了深厚的物质保障基础以及劳动力资源,借助有利的背景一跃坐上全罗斯“霸主地位”。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经济条件,为河边小镇和封建公国的崛起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1147年,莫斯科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史册上。根据史册上,莫斯科河边的小镇即是莫斯科公国的前身,是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封建公国。
就是这样的河边小镇、封建公国,在蒙古人金帐汗国的统治期间,巧妙运用各种优势顺利兴起,一跃成为当时欧洲国家中领土面积最大的封建公国。
地理位置上,莫斯科城位于莫斯科河边,整个莫斯科公国就是建立在这样一个水系发达、没有高山阻挡的平原中心地区。这也为它后期取得了独立之后迅速扩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经济上,处于平原地区的莫斯科公国充分利用它的地理位置,运河的优势,很快将莫斯科成功打造成为一个商品集散中心,几乎罗斯各个公国的商品聚集与此。
在这样的有利环境下,商品聚集、流转、贩卖等过程中,莫斯科从这中间,获取了大量的“油水”,这也成为了它相对稳定、大额的财政来源。这时的莫斯科公国,相比较其罗斯公国始终是相对和平和安全的。
这样的和平安稳定环境,这对常年经历战争苦难的非莫斯科人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莫斯科公国人,熟知这样思想的,开始利用其优势,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此来吸引外国农民前来定居生活。
外来移民对于莫斯科公国的经济发展是有利而无一弊的,大量的荒地得到了开垦,商品经济发展瞬间十分的活跃。
经济上的活跃,社会经济逐渐走向了稳定的发展趋势,这些都为莫斯科公国的崛起奠定了深厚的物质保障基础和劳动力资源。
军事上,以平原中心,这样的地理优势,为莫斯科公国提供了天然的军事屏障。每当战争爆发时,莫斯科公国周围的各公国,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其提供战略上的缓冲地带。
政治上,莫斯科王公的崛起在莫斯科公国发展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新兴小公国的莫斯科,没有办法按照长幼顺序接替王位。
莫斯科王公长期处于自己家族中没有权利的地位,甚至是压抑的状态。
在这种无法倚靠长幼顺序和可靠关系保障王位的状态下,莫斯科王公并不因循守旧,相较于其他王公更容易找到发展途径。
他们开始倚靠自己敏锐的直觉,观察自己周围的风起云涌,一旦让他们发现有利于他们自身发展的情形就大胆的夺取丝毫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
莫斯科王公在继承方面,可以称得上是十分的幸运了,连续好几代的莫斯科王公都有自己的男性继承人。
瓦西里二世时期,其他王公都在为了叔侄关系闹起纠纷,由父亲到儿子的直系继承关系,已然在莫斯科取得了足够的名分并且形成了自己的传统来应对挑战。
莫斯科王公政策,对于莫斯科公国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今天的史学界已经得到认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手段,领土上的不断扩大。
就这样,莫斯科公国的领土范围超过了当时罗斯的任何一个公国。
二、全力讨好、称臣纳贡的策略加之善于抓住机会使得莫斯科公国化身为全罗斯英雄,莫斯科公国真正崛起
13世纪,金帐汗国统治时期,莫斯科公国开始发展兴起。金帐汗国作为蒙古人建立的四大汗国之一,建立与1243年。
萨莱,地处于伏尔加河流域,对历史上的各个罗斯公国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基于蒙古人对基辅罗斯统治时期,莫斯科公国一开始巧妙地运用策略成功实行自身崛起。
莫斯科公国对于蒙古人使用了称臣纳贡的策略,全力讨好。
建立初期,金帐汗国是一个非常强大的蒙古汗国。这一时期的莫斯科公国大公,对待金帐大汗可以说是百依百顺,说什么就是什么。称臣纳贡,全力讨好。
如此殷勤的莫斯科公国大公,逐渐地获得了金帐大汗的信任,金帐大汗甚至把全罗斯大公的称号给了莫斯科公国大公。
莫斯科公国开始渐渐树立起了其在全罗斯的霸主地位,这也是后面莫斯科公国充当全罗斯反对金帐汗国统治的领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莫斯科公国在金帐汗国衰落时期,借助机会化身为全罗斯英雄。众所周知,凡是一个国家的兴起发展必然经历兴起、发展、辉煌、衰落时期。
金帐汗国也不例外,金帐汗国中后期,由于种种原因,很快地便衰落下去了。
当金帐汗国发生内乱的时候,莫斯科公国便开始借助这样的大好时机,一反往常对金帐汗国的百依百顺姿势,开始充当起全罗斯人民的急先锋。
他们开始反对蒙古人的残暴统治,化身民族英雄的莫斯科公国人,号召全罗斯人站起来打破蒙古人的残暴统治的枷锁。
1378年,金帐汗国的马麦汗出兵进攻莫斯科的时候,在沃查河遭遇惨败,“这是罗斯人第一次打败蒙古人”。
1380年,马麦汗又一次地率领了蒙古军队进攻莫斯科,然而却又一次地失败了,在库里科沃平原狠狠地被季米特里击败。
因为这一场的斗争的胜利,季米特里还获得“顿河英雄”的称号。同时,这场战役还是蒙古人自从进入了东欧以来的第一次失败经历。
在经过了将近100多年的反对金帐汗国的斗争之后,紧接着,在1840年,莫斯科公国大公伊凡三世突然宣布莫斯科公国彻底的脱离了残暴的蒙古人的统治。
取得了独立地位后的莫斯科公国,由此,最终结束了蒙古人对莫斯科公国将近200多年的统治,此时莫斯科公国已然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封建专制国家。
三、莫斯科公国的快速兴起发展,涌现出一群出色杰出的公国领导人,全体罗斯民族文化得到更进一步发展
莫斯科公国独立后,倚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等优势,迅速得到发展。
莫斯科公国的兴起,促进了东正教会文化的发展。约988年,东正教文化开始流入。
从拜占庭帝国传入基辅罗斯,由此,开始了原始的斯文化与拜占庭文化的渐渐融合过程。
经济的发展基础以及政治的稳定发展为宗教文化发展奠定了深厚基础,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对全体罗斯民族文化起到一定纽带作用。
经济高速发展、政治稳定为民族文化发展奠定基础,宗教文化的纽带更是巩固了民族人民的凝聚力。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莫斯科公国在发展过程中,持续稳定的国家政策一直决定着这个国家的发展进步。
然而自莫斯科公国大公雅罗斯拉夫大公瓦里三世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莫斯科公国大公的继承一直都比较的顺利,充分的保障了莫斯科公国最高权利的平稳运行。
权利在更换替代的时候,莫斯科公国还没有到出现动荡的局面。公国的各项政策,开始慢慢地顺利实施。
在这一时间段,莫斯科公国大公,才能杰出的人如雨后春笋一般相继涌出。
伊凡二世、伊凡三世、瓦西里三世等都可以称得上是出色杰出的公国领导人。
在他们的努力下,莫斯科公国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得以很好的建立,国内经济取得了迅速的发展。
这也为之后的莫斯科公国成功战胜蒙古人之后的继续的向外扩张提供了稳定的国内政治环境和强大的经济上的保障。
莫斯科公国的兴起,进一步促进了其分封制的进一步发展。
受到当时中世纪欧洲分封制度的影响,各位莫斯科公国大众在处理分封制度问题的时候,也很有意识地将其自己的封地尽可能的多留给自己的长子。
比如,季米特里顿斯科伊大公,他就将自己的领地的三分之一都分给了自己的长子瓦西里季米特里。
随之,大公瓦西里二世也将自己的领地的一半都留给了自己的长子伊凡三世;大公伊凡三世去世时则将其领地的四分之三封给了自己的长孙季米特里。
在这样的分封制度下,莫斯科公国保证了莫斯科公国大公的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使其在其他各个罗斯大公之中始终都处在强势的领导地位。
在这样分封制度发展下,莫斯科公国对于全罗斯的统治地位不至于轻易的让与他人。
莫斯科公国兴起发展过程中,分封制度的发展促进了其统治地位,其余各个罗斯公国相互之间的不团结的敌对的状态也无意之间地帮助了莫斯科公国强大势力的成长。
综合以上,从13世纪的金帐汗国时期开始,莫斯科公国在各种因素下逐步顺利的实现了兴起。
崛起后的莫斯科公国对于其国家的经济、文化等发展各个方面都起到了奠基和发展作用。
⑧ 俄罗斯从15世纪以来的一项发展史实 急急!!
莫斯科时期(15—17世纪)
莫斯科公国的兴起使俄国历史进入第三时期,准确地说沙皇俄国历史的起点就是这个莫斯科公国。此前只叫罗斯,还没有俄罗斯这个词(一直到1721年时莫斯科大公国才改称俄罗斯帝国。不过在中国史学界人们把1917年以前的历史都约定俗成地叫俄国史,没有罗斯史这一提法)。公元1250年左右,罗斯各地由于蒙古入侵呈现出一片悲惨景象:城市残垣断壁,处处废墟,耕地荒芜。这时,地处东北罗斯的莫斯科公国兴起发展,拯救了衰败的罗斯。
莫斯科公国的兴起使俄罗斯历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莫斯科位于涅格林纳河与莫斯科河之间的一块高地上,即现今克里姆林宫西南。此处原为一个贵族库利奇的一座庄园。后罗斯托夫王尤利曾以武力夺取了这块土地。公元1147年4月4日,尤利在莫斯科庄园宴请各罗斯王公,这一天就被看成是莫斯科历史的开端。1156—1158年,尤利在这块高地上围筑起一道木墙修建城堡,奠定了莫斯科的基础。到1997年4月4日是莫斯科建立850周年,俄罗斯隆重纪念了这个节日。
公元1237年,拔都率蒙古军从科洛纳姆向莫斯科进攻,莫斯科军民奋起反击,守将菲利普·尼扬克战死,居民被屠杀2.4万人,莫斯科被占。公元1252年,拔都任命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为莫斯科大公,并兼管诺夫哥罗德、弗拉基米尔、科斯特罗马等重要城镇。公元1263年,涅夫斯基病死,他的儿子丹尼尔继位,他就是莫斯科王朝的奠基者。1328年,伊凡·卡利达被封为“全罗斯大公。”
由于莫斯科地理位置优越,其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与发展。它位于东北罗斯中央,四周有纵深的林带保护,居民生活环境安全。莫斯科又是水运枢纽,莫斯科河、奥卡河从市内流过,与伏尔加河、顿河相连;几条主要商路都连着莫斯科,这些都促进了莫斯科公国经济的发展。14世纪时,莫斯科人口有3万多;到16世纪时已增长到20万人,成为当时欧洲最大的城市之一。
到莫斯科公国第三个王公伊凡·达尼洛维奇(1325—1340)时,它的经济突飞猛进。这个王公被人称为“钱袋”,它善于理财,使国库充实。他取得了代替金帐汗国收税的特权。他千方百计扣留了部分税金以充实本国国库。他内抓生产,外抓贸易,使公国有了一定实力。工商业者已是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莫斯科市内已建有400家呢绒工厂及商家。他们已平均拥有2万~10万卢布资产。这时,随着劳动工具的改良及先进耕种技术的采用,罗斯的农业生产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封建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统一的罗斯国。因为封建割据成了发展经济的重大障碍。各公国之间的疆界、边卡、关税,严重地妨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封建内讧也影响着城市的发展。经济上发展要求政治上联合,而政治上的联合又是取得国家独立的前提。莫斯科公国与金帐汗国决战的时刻到了。
公元1360—1380年间,金帐汗国内讧不断,20年里先后更换了14个汗。到1380年,蒙古一个军事长官马迈平息了内讧,集结大军准备与俄决战,以便消灭罗斯人独立的念头。1380年9月8日发生在顿河畔上的“马迈大战”,又称库里科沃原野大会战,使金帐汗国大伤元气。马迈纠集20万人马,并与立陶宛结盟,准备歼灭罗斯军队。这时,罗斯各公国都怯战,不敢出兵,只有莫斯科公国王公德米特里准备与马迈决一死战,不惜任何代价保卫罗斯。他组建起10万(一说15万)罗斯大军,迅速占领顿河河畔库里科沃原野大会战战场,选择了一个有利地形。这里罗斯军队两侧是顿河和涅普勒德瓦河,使鞑靼骑兵无法运用他们常用的侧面包抄战术。罗斯军队左侧顿河沿岸有一大片茂密丛林,一支几万人的罗斯军队埋伏在此。开战后鞑靼人猛攻罗斯军队阵地,战斗十分残酷。罗斯军人挡住了蒙古马队的猛攻,但最后还是马队厉害,他们冲开了罗斯人的防线。正在他们庆幸胜利时,几万伏兵四面围来,鞑靼人落荒而逃,抱头鼠窜。这一战役显示出罗斯人战胜蒙古入侵者的决心与能力,它巩固了罗斯统一的力量,促进了莫斯科公国的发展与影响,为建立统一的罗斯国———中央集权制国家打下了基础。此战之后马迈被杀,而莫斯科公国大公被人称为“顿河王”。他是罗斯史上一位杰出的统帅,也是一位睿智而有灼见的政治家。
罗斯人在抗击蒙古入侵的同时,还同来自西北方向上的瑞典人和来自西边的日耳曼人做过艰苦的斗争。公元1240年瑞典军队在涅瓦河登陆,年仅19岁的诺夫哥罗德大公亚历山大·雅罗斯拉夫率俄军猛攻尚未站稳的瑞典人,瑞军大败,为此该大公荣获“涅瓦王”的美称。与此同时,日耳曼骑士团(也称条顿骑士团)占领了罗斯的普斯科夫,涅瓦王又率俄军大败日耳曼骑士团于楚德河上,这就是着名的“冰湖大战”。这些英勇斗争使罗斯人民免遭北方列强的奴役和剥削。
在抗击外来入侵的斗争取得胜利的同时,莫斯科公国王公伊凡三世先后兼并了雅罗斯拉夫尔公国(1463年)、罗斯托夫公国(1463年)、诺夫哥罗德公国(1471—1478年)、特维尔公国(1483年),梁赞公国(1484年)。到公元1485年,莫斯科公国大公正式出任全罗斯大公,统一国家形成。它的疆界北达白海、南抵奥卡河、西及第聂伯河上游、东到乌拉尔山脉,其面积从1462年的43万平方公里扩大到1533年的280万平方公里,人口共有500多万。这样,到15世纪初,罗斯国(还不能叫俄罗斯)已变成欧洲一个幅员最大的国家。
15—16世纪俄罗斯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取得巨大成就而又不断出现悲剧的时代,是一个气势磅礴而又充满矛盾的时代。这个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开始形成,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使西方进入了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很可悲,俄罗斯没有与时俱进,没有跟上这个时代的变革步伐,被欧洲变革时代抛弃了。当然,这里边的因素很多,而蒙古入侵及占领是其中的主要因素。
伊凡三世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做了贡献。伊凡三世以拜占庭帝国的继承人自居,莫斯科公国也被人称为第三罗马帝国。然而俄罗斯帝国的最终形成是由伊凡四世完成的。伊凡四世聪明过人,从小接受良好教育。他生性残暴,17岁时杀死握有实权的摄政王,自立为帝。曾毫不留情地屠杀所有反对他的政敌,镇压叛乱、绞死主教,最终失手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但是从历史角度看,他在统一和治理国家等方面建有卓越功勋。这个政权是建立在恐怖基础上的,所以世称他为“伊凡雷帝”即“ 恐怖的伊凡”。
1547年,年仅17岁伊凡四世当上莫斯科大公,并被大主教马卡里正式加冕为俄国第一个沙皇。马卡里在致词中宣布:莫斯科沙皇权力来自上帝,他的权威至高无上。这就大大地巩固了地主阶级的政权,对提高俄罗斯的国际地位也有作用。
伊凡四世使俄罗斯摆脱了动荡及危难,也开始了长达304年的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伊凡四世于1613年7月11日正式加冕,罗曼诺夫王朝于1917年2月寿终正寝)。但真正实现了俄罗斯人民强国宏愿的是米哈伊尔三世的皇孙、罗曼诺夫王朝的第四个沙皇彼得大帝,他也是俄国史上第一个称帝的人。
⑨ 俄罗斯帝国的前身是如何摆脱蒙古人统治的呢
十月革命的硝烟散尽已有百年,所有人在缅怀那段历史之时都会憧憬那个在群众面前激情澎湃的思想家,那个让我们耳熟能详的革命者——列宁。但是我们很少关注的是,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斗士居然拥有一半鞑靼人(俄罗斯对蒙古人的称呼)的血统。因为上百年的蒙古统治,俄罗斯的民族与文化中渗透着浓重的蒙古气息,他们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摆脱了这种状态,重新走上独立的道路呢?
图/库里科沃之战
1480年冬天,金帐汗国的末代可汗阿合马再次席卷而来,而这时的金帐汗国早已经四分五裂,莫斯科大公国的伊凡三世却踌躇满志。俄罗斯人和蒙古人再次相遇在乌格拉河的冰面上,在这场战斗中,俄罗斯人彻底击垮了蒙古人的斗志,将阿合马赶回了伏尔加河下游(阿合马最后死在了诺盖叛乱者的手中),赢得了光荣的独立。
俄罗斯人的独立不仅是莫斯科大公国的抗争成果,更是全体罗斯人的战斗功劳。人数稀少的蒙古人势必不能长时间统治这样一个拥有独立宗教信仰的民族,而俄罗斯人也因为与蒙古人的不断斗争,而在其后来的发展中不断彰显着蒙古式文化基因。
⑩ 库里科沃战役的战争影响
战后不久,莫斯科大公季米特里被元老会议授予“顿斯科依”的称号。(就是顿河的主人)
库里科沃会战对罗斯和东欧其他民族摆脱蒙古压迫的斗争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这次会战表明罗斯各公国渴求独立的愿望日益增长,并提高了莫斯科作为各公国联合中心的作用。库利科沃会战虽未结束蒙古统治,但却使金帐汗国遭到毁灭性打击,从而加速了金帐汗国的崩溃。库利科沃会战显示了罗斯人民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依靠为解放而战的罗斯士兵的高昂斗志,指挥主动果断。马迈也因此失去了自己的优势,被脱脱迷失所杀。
两年后脱脱迷失汗虽然再次攻陷莫斯科,蹂躏俄罗斯国土,但这不过是金帐汗国势力的回光返照而已。蒙古人和俄罗斯之间的朝贡关系只再维持了十年,1388年,脱脱迷失和帖木儿之间爆发战争,俄罗斯人站在帖木儿一边,脱脱迷失战败后,俄罗斯人于1495年趁机正式废除朝贡。十五世纪莫斯科持续扩张,兼并众多城邦,于1478年吞并诺夫哥罗德。阿合马汗做了最后努力试图恢复俄罗斯的贡赋,于1472年率军入侵,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陈大军于奥卡河畔,阿合马不敢接战,只得退兵。1480年阿合马再率大军联合立陶宛夹击莫斯科,但莫斯科早有防备,蒙古大军苦等立陶宛军不致,最后只得退兵。这支大军在归途中瓦解,阿合马被诺盖人击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