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电影 » 国外电影字幕翻译技术指标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国外电影字幕翻译技术指标

发布时间: 2023-01-22 07:42:54

❶ 哪些人在翻译电影字幕专业翻译的流程是什么(比如有脚本吗)要多长时间呢

一般字幕翻译都是由伊甸园、影视帝国等影视论坛的字幕组翻译完成,另外也有热心网友进行翻译。一部完整的剧目或节目,包括翻译、字幕、时间轴、校对、压制等一系列的复杂工作。翻译要看3遍以上,对比分析确定最佳译文,按照时间轴排列,进行校对,通常要校对3遍,最后压制。九十分钟的电影一个4人字幕组大概要用到10个小时。曾经试过,不过能力不够,很难进行下去。
下面是网上找到的一篇与字幕翻译有关的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随着宽带在中国的普及,mpeg4技术的广泛应用,很多由DVD压缩的DVDRIP影片以惊人的速度在互联网间传播。事实上,在中国,大部分人都不具备直接欣赏外语影片的能力,而很多DVDRIP影片却恰恰是原声发音、外语字幕。电影字幕的翻译作为DVDRIP影片的一个关键部分,正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这其中包括正版或盗版DVD盘片上rip下来的vobsub字幕,以及由网友自发翻译的srt格式字幕。

中文字幕翻译的特点

中文字幕和中文配音在翻译要求上是不一样的。比如我们所熟知的上译厂,配音要求讲究口型一致,句子符合中国的口语规范,其优势是方便观众看电影,直接就能听懂,而不用费力看字幕。其缺点也显而易见:由于口型上的要求,不得不对句子进行缩减或扩充;由于外国历史文化的差异,很多双关、幽默的意思难以表达,不得不舍弃这些句子的翻译。

以《魔羯星一号》中英双语版为例,可以明显看出中文配音和中文字幕的差异。其中有一段剧情是母亲给孩子说英语绕口令,如果配音直接翻译的话,很难做到押韵,于是改为讲故事。另一段剧情是一个宇航员边爬山边讲笑话,这个笑话是有寓意的,直接翻译成配音的话,很多观众会感觉莫名其妙,于是配音版改为宇航员边爬山边呼救。该片配音版中很多幽默的成分都改掉了,这样就损失了很多欣赏电影的乐趣。

电影字幕就较好处理这些问题。首先,没有口型限制,字幕可以按原文直接翻译,而幽默和一语双关的意思可以使用注释来解决。当然,最好的方法还是学好外语,直接观看外语字幕的影片。而在个人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字幕翻译还是最大限度表达英文意思的最佳方法。

没有硝烟的战场

经常看DVDRIP影片的网友都知道,公开的中文字幕库有几大网站。射手网稳坐字幕网站的头把交椅,其特点是:允许上传,字幕多而杂。正因为字幕多,同一影片有好几个版本的字幕,造成网友下载时无所适从,网站设有的评分系统基本上形同虚设,因为大部分网友为下载字幕而来,而等到看完影片,早就把给字幕打分的事忘到九霄云外了。射手网设有TLF、汉风、新视界、牛过四大字幕网站的友情搜索链接,射手网上没有的字幕,可以在这些字幕网站上继续搜索。这四大字幕网站均是以论坛为依托的,各自有较强翻译能力字幕小组。除以上提到的四个论坛,更有伊甸园、行星等影视论坛的字幕组,虽没有独立的字幕网站,但也具备很强的字幕翻译能力,实力不容小视。

同行是冤家,这话一点不假,在字幕界尤为显着。字幕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就是:每个字幕组成员不允许加入其他字幕组,或者以其他字幕组的名义发布自己的翻译作品。曾有个别成员以身试法,均被开除组籍。每个字幕组在各自论坛都有专门的活动版块,这些版块是仅有小组成员才能进入的,这已经是半公开的秘密。每逢热门大片上市,这些秘密基地里顿觉杀气腾腾。各字幕组紧锣密鼓,召开工作会议,分配任务,争取在第一时间发布字幕。领到任务的小组成员常常会为此通宵达旦,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而几天后,各论坛出品字幕质量的比较,又成为各字幕小组讨论的热点。更有好十人,通过随机挑选句子进行比较的方式,评价各论坛出品字幕的优劣。所以,热门大片的翻译无异于一场激烈的战斗,而连年战争的结果,使得几大字幕小组和所在的论坛人气飙升,翻译人员欢欣鼓舞,最终形成N赢的局面。

几块意的砖头

不客气地说,现在中文字幕的翻译状况相当混乱,由于没有一个类似rip字幕的统一标准加以规范,加上不少翻译人员带着急近利的心理,把翻译字幕当作得到积分的手段来应付差使,造成字幕质量参差不齐。单兵作战,除了个别翻译质量很高外,非字幕组的散兵游勇普遍缺乏翻译经验,字幕存在不少问题。而有些字幕组只求数量,根本不论质量,只要翻完就皆大欢喜,而没有一个较完备的质量监管机制来进行约束。不用仔细核对,仅一遍影片看下来,平均每部影片的明显错误(比如错别字、格式错)都在10个以上。近期汉风HTS的字幕出得不多,仅从看到的几个来说(其中有些还是很早以前翻译的字幕),错误还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概括起来,个人认为,字幕界存在以下四大弊病(发现标题起得居然很押韵,嘿嘿):

1、一人包揽翻译校对

初期的牛过论坛字幕组(即汉风HTS字幕组的前身)曾一度辉煌,并定下专门的翻译、校对制度,在字幕头尾标明翻译、校对人员,并规定翻译、校对不能是同一个人。其他论坛的字幕组也纷纷采用这种形式,但遗憾的是,只学到了形式,却没有实质,大部分字幕组出品的字幕,翻译、校对都是一个人。

我如果说,一人既翻译又校对,一定比翻译、校对分别由两人作的字幕质量差,这话肯定是不负责任的。有些个人独立翻译校对的字幕甚至比两人翻译校对的字幕质量上高很多。但大家想一想,有多少人翻译完字幕后会真的自己进行校对?校对自己的字幕,又能找到多少错误?以我以往翻译的经验来说,仅翻译过程就反反复复看了N遍的电影,已经是心力交瘁,翻译完成后很难会有心情再看一遍寻找错误。而且自己翻译中的错误,自己也很难找得到。这就是为什么要?/span>

二、翻译时常出现的一些错误(其中很多例子就是我校对时和看片时发现的,具有普遍性)

1、格式错误

仅用通常所见的srt格式为例,可以用系统自带的记事本打开,它的格式是这样的:

180
00:14:53,962 --> 00:14:56,362
我能跟你的朋友谈一会儿吗?

181
00:14:56,598 --> 00:14:58,828
你是他的律师吗?

格式错误主要有三种情况:

A、翻译时误删了时间码,仅剩序号和句子。如:

180
我能跟你的朋友谈一会儿吗?

这样的字幕是无法在影片中载入的,会有XXX(错误行数)错误的提示。

B、翻译时英文字幕没有删净。如:

180
00:14:53,962 --> 00:14:56,362
那是他的拿手好戏rd.

C、两句话中间没有空行,即上一句连着下一句的序号。这样的后果是把下一句的序号、时间码和主句都当作字幕内容显示。应该说,这种错误在一半以上网友翻译的字幕中都会出现,而从DVD上rip的字幕里几乎没有,原因估计是音像公司有专门的制作工具,可以很好避免此类现象。曾见过一个翻译很好的字幕,但其中C的这种情况多达20句,严重影响了观看。

2、标点混乱

标点看似可有可无,却直接影响字幕的质量,有时甚至会影响对剧情的理解。对于加不加标点,HST小组内部还曾经有过相关讨论,讨论的结果是:要么统一都使用中文标点,要么仅保留?“”《》!等影响理解的标点,而不用逗号和句号。我个人更偏向于全部使用中文标点。我不能容的是翻译好的字幕里带有英文句号.,以及用,,,来代替省略号,这使得整个字幕非常难看而不专业。我相信“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说法,认真不认真,关键看细节。通常校对一个字幕,先看标点,如果随意混用,时而英文标点,时而中文标点,那么字幕内容的翻译也好不到哪儿去。
如果说我对关于中英文标点的要求有点过分,那么下面两个标点的使用就直接影响剧情理解了。

-的使用:-在字幕中通常用于区分不同人的对话,比如:

-别动!
-我要开枪了!

这明显是两个不同人的对话,如果删除-,就成为一个人在说话,就偏离剧情了。

...的使用:...通常出现在上一句的末尾和下一句的开头,表示一句话内容没有完,下一句是和上面连在一起的。有些网友不了解,把它看作是单独的两句话,以至翻译的意思产生偏差,甚至会看起来莫名其妙。比如:

180
00:14:53,962 --> 00:14:56,362
He is the man...

181
00:14:56,598 --> 00:14:58,828
...who killed Bill.

有人会错误地翻成:

180
00:14:53,962 --> 00:14:56,362
他是一个男人...

181
00:14:56,598 --> 00:14:58,828
...谁杀了比尔?

还顺便帮忙把句号改了问号!这在理解上是完全错误的。

3、译名不统一

按照HTS的惯例,人名、地名都是需要翻译的,WTO,CIA,FBI等大家都知道的缩写,可以翻译或是直接引用。译名要按照约定俗成的标准,比如美国总统Kennedy,翻译成“肯尼迪”,大家一看就知道是总统的名字,你非要翻成“克妮帝”,别人就不明白了。这些名称的译法可以参照辞典的标准,词典上没有的,可以用google、网络等搜索引擎查找,通常网页上会有相关译名。实在找不到的,可以自己按照音标翻译,但要注意男女性别差异。比如一个男人,名叫Kyle,音标是[ kail ],你可以翻译成“凯尔”,硬要翻成“凯利”也凑合,但绝对不能翻译成“凯莉”,因为在中国,“莉”、“娜”、等字是用于女生名的。看这部影片时,就因为这个人名,让我迷糊了半天,搞不清到底指的是谁。

当然,除了人名、地名,其他还有众人皆知的书名、电影名、物品名称等的译法,都需要按照这一标准。多人翻译的弊病之一,就是译名难以统一。比如《sex and the city》系列,有个主要人物,叫Mr. Big,前面几集译作“大人物”,到后面忽然冒出个“比格先生”、“彼格先生”,而且里面很多人物的译名都发生了变化,观众就会一时难以适应。所以,对于电影和电视剧集的多人翻译,需要一个完的翻译校对机制来进行规范。通常,很多字幕组会图省事不翻译这些人名、地名,但我还坚持认为应该翻译。不只因为中文名称好记好认,更是由于父母辈的高龄观众观看英文人名的影片会非常吃力,不翻译的话,他们会搞不清楚人物关系。

4、句子太长

这一条应该算是经验方面的知识,很多新手都不会注意。srt字幕在播放时可以调整字体大小,这都是根据各人习惯自行设置。句子太长的话,有些网友字体设置稍大,一行就显示不出来,看到的字幕就不完整。一行句子的长度可以参照英文字幕的句子长度,一行最多不要超过20个中文字。字数太多的话,可以分成2行,最多不超过3行。如果再讲究一些的话,在字数不多的情况下,应该按句子内容分行,而不要按字数对半划分。比如:

这是他的错,不是我的!你们不能这么抓我!

你可以分成:

这是他的错,不是我的!
你们不能抓我!
但不要分成:

这是他的错,不是我
的!你们不能抓我!

5、句子绕口

字幕的一句话在屏幕上显示仅几秒钟,翻译人员需要用最简单的语言来传达必要的信息,千万不要出现“绕口令”的现象。一句话可以有很多种表达方式,不一定非要照原句翻译,你需要在保证最大限度维持本意的基础上,组织语言来挑出最容易理解的。比如:

But he's afraid if she finds out he's gonna
pay all that dough, she won't let him.

但他担心是否她已经发现他能支付所有的钱,她不会的。

英文原句出现了3个“他”和2个“她”,我相信很多人看这句英语要费点脑子,看中文就更会莫名其妙。翻译人员需要做的就是把意思分层,然后重新表达:

他准备支付所有的钱,
但担心她发现后不允许这么做。

6、理解错误

有些英语单词有很多种意思,你所了解的未必是合适的解释。甚至有些很简单的单词,单凭自己所知的解释去翻译,也会出错。比如:

Why, it's nearly nine o'clock.

“Why”一词,当后面是问号时,通常我们都会翻译成“为什么”。但是看这个句子,why后面是逗号,而且翻译成“为什么”意思明显不通,这时,你需要做的就是借助辞典和翻译软件,挑出合适的解释。通过金山词霸,我们发现如下解释:

int.
[表示惊奇, 怀疑, 异议, 承认, 发现, 停顿, 思考等的感叹词]

该句可以翻译为:

啊, 快要九点了。

又如:
-And right away you turned yellow.
-Yellow?

其下一句是:Yellow is a color you figure on in a murder.

turn yellow连起来是个词组,意思是“胆怯[害怕]起来”,这句直接翻译成:

-紧接着你就变黄了。
-黄了?

但这样翻译,观众会看不懂,但如果改为:

-紧接着你就胆怯了。
-胆怯?

这样又与下一句脱节。最后,我采用了注释的方法:

-紧接着你就变“黄”(指胆怯)了。
-黄了?

字幕发布后,我又想,其实改成这样,也许更好些:

-你立刻吓得脸都黄了。
-黄了?

我的意思并不是说每个单词、词组都要用辞典查,那样也太费事了!不过在明显单词的解释不符合剧情时,希望翻译人员还是能核对一下。

7、盲译

HTS把不看影片,直接用英文字幕和中文字幕对照的校对方法称作“盲校”,我就引用过来,把脱离剧情的翻译称作“盲译”。在我看来,这两样都是不可取的。电影字幕翻译与文章翻译最大的不同,就是和影片情节紧密相连。比如下面这个句子:

Then it was Cora who crowned Nick
那就是科拉协助尼克搞的。

crown一词有“使圆满完成”的意思,不看影片,仅从字幕上看,意思上也说得过去。但联系影片,科拉和尼克之间并非协助关系,而是科拉加害尼克的。这样看来,意思就完全错误了,观众看了也会很困惑。根据金山词霸的解释,crown一词在美国俚语里是“打脑门顶”的意思,这一解释就完全符合剧情了,因为尼克就是被人砸了脑袋。

还有经常出现的是you一词,比如下面这个句子:

why don't you

究竟翻成“你为什么不”还是“你们为什么不”?这只有从影片中寻找答案了。

前一段时间看《24小时反恐》,快要被气死,翻译人员根本是不看剧情乱翻一气。pentagon一词,在该片里应做“五角大楼、 美国国防部”解,我想有点常识的人都该知道,翻译人员竟然直接译作“五角星”,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翻译与影片剧情脱节的现象十分普遍,应该说,这些翻译人员并非真是完全不看影片就翻译字幕,只是看得不够仔细而已。说白了,就是翻译不动脑子,只图省事。尽管翻译出来的句子与剧情是驴头不对马尾,但我通常不会把其归为“白痴翻译型”,认为英语水平很差,而会认为根本就是对观众不负责任。

8、多人翻译

多人翻译本不算是错误,但前提必须是每个翻译人员都要看完整个影片,了解全部剧情。因为有些句子的翻译需要对整个剧情有所了解,管中窥豹、盲人摸象,得到的解释也许就会出错。比如sister一词,你可以翻译成“姐妹, 姐, 女会员, 修女, 妹”,其中“女会员、修女”,当时就可以判断。但究竟是姐姐还是妹妹呢?你总不能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翻成“姐妹”吧?观看影片,有的年龄差别可以从相貌上看出来,但还有年龄接近的,就很难判断了。有的影片分为两人翻译,一个cd1、一个cd2,而这个关于年龄的提示是在cd1中的,那么负责翻译cd2的,如果没有看过cd1,就无法作出正确判断。而胡乱翻译的结果就是会影响观众理解。

多人翻译还有容易出错的地方,就是人名、地名、称呼等不好统一。比如district attorney一词,在影片中多次出现。可以合并翻译成“公诉人”、“检查官”,或者把两词分别翻译,解释为“地方律师”、“地方检查官”、“地方检查长”,这些人称的译法对剧情影响不太大。如果多人翻译,肯定翻成什么的都有。观众看到会以为是好几个人。

在HTS,为赶时间,很多热门大片的翻译都采取多人方式,每人负责几百句,先统一所有人名、地名,最后还有专人负责英文字幕校对和中文字幕校对。照理说,人多力量大,这样出来的字幕应该很完美了。但当我在射手网下载《指环王3》的字幕时,面对好多论坛的翻译版本,作为HTS的成员,我最终还是选择了网友“Do My Best”制作的字幕。我之所以这么选择,并非是认为“Do My Best”英语水平比HTS这么多强人还要高。关键是他的翻译态度极其认真,而且是一人独立翻译的,可以从大局上把握每个细节,保证翻译语言风格的统一。

我这里提到语言风格,的确,每个人翻译时的表达方式都是不一样的。有人喜欢用平实的语言表达,有人喜欢用些成语;有人喜欢把所有拟声词都翻译出来,有人喜欢只捡句子主要意思翻译;有人喜欢直译,有人喜欢用自己的话来表达……好比经常看论坛网友的文章,有的不用看作者,看几段话就知道是谁的文章。翻译也是这样,多人翻译,多人校对可以保证字幕错误减少,翻译时间缩短,但无法保证整个翻译语言风格的统一。

9、过于死板和过于灵活

翻译的最高程度,就是“信、达、雅”。英语句子自己能看懂,但如何用比较好的方式表达出来,使其符合中文语法的规范,这并非人人都能做到。尤其是动词的翻译,像是take、get等有很多种意思的,很多时候需要仔细推敲。应该说,翻译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是用在思考如何表达上面的。比如:

I'll get the car 句子本意是“我去开车,我去把车开过来。”

翻译人员翻成“我去拿车。”,汽车几吨重,人怎么可能“拿”得动嘛!不过据说这是南方人的说法,我们北方佬就不太清楚了。

还有To saddle a horse. 意思是“给马装上马鞍”,翻译成“去鞍上马”,虽然可以让人看懂,但不符合中文说话习惯。中国人中译英容易出现“中式英语”,这还可以理解。但作为中国人,英译中会出现“英式中文”,岂不让外国人笑话。

还有翻译死板的,比如一些连词,虽然对理解影响不大,但却关系到句子的通顺程度。

and可以翻译成“然后”、“和”、“而且”、“如果”等,有些情况甚至可以忽略不翻。每个and都要翻译成“和”,那就太死板了。
还有Then,可以翻成“当时, 在那时, 那么, 因而, 然后, 于是”等,不要每个then都翻成“然后”。

语言是很灵活的,适当的直译或者意译都是可以的,但也不要太过分。建议以普通话为标准,尽量少用网络语言和地方土话,一些成语、谚语的使用也要慎重。比如:

That was his trump card
那是他的拿手好戏。

trump card是“王牌”的意思,翻成“拿手好戏”就很不错。又如girl一词,翻成“女孩”就可以,有人非要翻译成“MM”、“美眉”或者“马子”,尤其是在比较正规的情节剧中,显得不伦不类。再如“你们都被骗了”,尽量不要翻成“你们都栽了”或者“你们都被缺了”。有些字幕翻译者很有幽默感,使用“扑街”、“NB”、“TMD”等词,虽然不是很影响观看,但多少让人觉得像非法兵武装,而非正规部队。

10、错别字、病句严重

通常校对字幕,只注意有无错别字,以及句子是否通顺。这本来是很基础的,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在训练错别字和病句,不应犯这种低级错误。但由于大部分人使用拼音输入法,翻译过于仓促,使得很少人能够避免。一个字幕,不管翻译有多出色,只要错别字多到影响观看,就会被认为是“字幕很烂”。翻译中应该尽量细心,少出现这类问题。经常出现的错误有:“那儿”和“哪儿”不分,一字之差,就是问句和陈述句的区别。还有“的、地、得”乱用,有些甚至影响理解,比如:“你得到”,不能使用“你的到”,“土块的颜色”不能换作“土块地颜色”。

❷ 成为一名美剧字幕翻译人员的条件

1.中级笔译
2.200部以上美剧或美国电影观看并熟悉字幕翻译经验
3.语言组织能力方言口语能力等

❸ 华语电影英文字幕翻译的基本原则

华语电影英文字幕翻译的基本原则:开门见山原则、音意结合原则、一见钟情原则、内容等价原则、文化体现原则、审美体现原则、票房效应原则。

华语电影简介:

华语电影是指用华语制作的电影, 是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 其开始于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第一部黑白无声电影《定军山》,中国人随后在上海与香港拍摄了更多华语电影;随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变动,华语电影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中国澳门等地渐次形成各自的系统。

其中中国香港更是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出口基地、世界第三大的电影制作中心,被称为"东方好莱坞"、"华语梦工场"、"东方之珠"。随着国际及两岸三地间交流的日益密切,各地的华语电影也在不断地融合、互补、发展之中。

而为了表扬大中华的电影工作者,两岸三地每年都举办多个电影奖项,其中中国大陆金鸡百花奖、香港电影金像奖、台湾电影金马奖被视为华人电影界的三大最高荣誉。

从文化角度来讲,华语电影包括中国大陆电影、香港电影和台湾电影。由于两岸三地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政治模式缔造岀风格各异的电影思维方式,也形成不一样的电影制作流程和电影理念。历经沧桑,随着大中华圈的影响力不断加大,两岸三地的电影文化也在世界电影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并且不断改进,不断升华,继续为各阶层的华语电影文化爱好者带来惊喜。

❹ 英语影视字幕翻译的原则

中国的翻译标准:
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
彦琮的“十条八备”,
玄奘的“五不翻”,
赞宁的译经“六例”,
马建忠的“善译”,
严复的“信达雅”
傅雷的“形似、神似”说
钱种书的“化境”说,
许渊冲先生则从诗学的视角提出“意美、形美、音美”的翻译标准(具体内容你可以具体查一下)
国外的以奈达的翻译理论最具代表性,英国翻译理论家泰特勒(Tytler)也提出了三条翻译原则:一是要将原作的意思全部转移到译上来;二是译文应当具备原作的风格和文体,而且要保全原作的真实;三是译文和原作要同样的流利自如。

在翻译学领域,研究者提出不少翻译的原则,对翻译实践提供了有效的指导。然而,针对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的原则却不多,导致片名翻译不统一局面的出现。以现有的翻译原则为基础,再把电影作品自身的特殊性考虑进来,英文电影作品片名应遵循七个翻译原则:
开门见山原则、
音意结合原则、
一见钟情原则、
内容等价原则、
文化体现原则、
审美体现原则、
票房效应原则,
以期对英文电影作品片名的汉译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❺ 欧美电影的字幕翻译如何制作

要学会做时间轴和压制
你可以去人人影视的网站上下载 时间机器 软件

❻ 电影字幕翻译有哪些技巧策略

大体分四步,
一是先弄懂原文,
二是翻译成通顺的汉语,
三是结合语境(上下文、历史背景、语气甚至口音。。。)进一步修改汉语,如果是口语还要注意要做到口语化,你看《伟大的卫国战争》里做的就不好:同一个德国将军,有一集译作:范 梅勒廷,另一集译作:冯 梅林金,同一个苏联飞行员一集译作阔日杜布,另一集译作科杰杜博。这种情况力求避免。
四是更高的要求,对口型,只在配音时用,不多说了
希望能帮到你

❼ 电影字幕翻译参考论文

电影字幕翻译是多媒体翻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翻译领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电影字幕翻译参考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电影字幕翻译参考论文篇1

浅析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差额翻译

一、引言

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它独具魅力的艺术表现力赢得了广大观众的青睐。在信息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影视作品更是以直观与便捷的优势成为了解异域 文化 与学习外语的重要途径之一。影视翻译因此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字幕翻译(subtitling)较之译制(bbing),以其制作成本低、周期短的特点成为影视翻译最为常用的 方法 之一。

然而,正如Birgit Nedergaard-Larsen所言,字幕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转换,并非单一地从源语言到目 标语 言的转换过程,期间涉及诸多文本以外因素的处理,如声音、图像、画面的融合等因素[1]。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电影字幕翻译通常采用浓缩、删减、添加等方法来尽可能保持画面、声音与字幕的统一,超额与欠额翻译在所难免。同时,超额与欠额翻译一直以来是翻译学术界讨论的 热点 错误类型。因此,如何看待字幕翻译中的超额、欠额翻译便迫在眉睫且具有现实意义。

二、超额翻译与欠额翻译

彼得·纽马克在《翻译问题探讨》(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提出了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和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的概念。交际翻译倾向于流畅、简单、清晰、直接的翻译方法,遵守某一特定的语域,是一种“欠额翻译”;语义翻译则倾向于细致、繁复、晦涩难懂的翻译方法,较之译者的意图,翻译更侧重思维过程的再现,因而是一种“超额翻译”[2]。超额翻译是对所译材料进行补充加工,进行超出翻译范围的改造,而欠额翻译则是在某些方面不符合翻译规范的语言中介类型,是缩写或节译。简言之,超额翻译是指译语文本承载了比源语文本更多的信息量,表述方式相对具体;而欠额翻译是指译语文本承载的信息量小于源语文本,译语文本更加概括[3]。超额与欠额翻译都是在翻译过程中的信息增减,因此可以统称为差额翻译。

三、字幕翻译中的超额与欠额翻译

Georg-Michael Luyken在Overcoming Language Barriers in Television:Dubbing and Subtitling for the European Audience一书中提出,区别于文学翻译与口译,影视制作的特点使字幕翻译受到来自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字幕所占用的屏幕空间;字幕显示时间;字幕间切换的时间及字幕的显示与形式。同时,受文化因素的制约,文化缺省(cultural vacancy)也经常是翻译过程中的拦路虎。译者为了避免以上限制而进行的浓缩、删减和添加等翻译方法,将不可避免地引起差额翻译。请看以下三则示例:

例1.I supervised 5 officers.That’s 5 personalities,5 sets of problems.You could be number 6 if you act right.But I ain’t holding no hand,you understand?I ain’t babysitting you.

我有五个手下,性格南辕北辙。你表现得好就是第六个。但我不会特别照顾你,懂吗?(《训练日》)

例2.Mail has come today and a friend writes this to me:...

今天收到一位朋友的来信,信上说:……(《走出非洲》)

在以上示例中,原文 句子 较长,如果逐字翻译,势必会影响画面、声音与字幕的融合。因此,译者对整句进行了改译,删减了斜体部分。

例3.What about your staying longer?

怎么回事?你还要再待几天吗?(《爵士歌手》)

例4.Terrified.Mortified,petrified,stupefied...by you.

怕极了。怕得发抖,怕得发呆,怕得发神经!但不是怕你!(《美丽心灵》)

例3中,原文语速很慢,因此译者加入“怎么回事?”配合声音的行进。例4中,原文是肯定语气,使用了尾韵“ied”。译者将尾韵“ied”翻译为头韵“怕”,并且直接将否定语气译出。

从以上示例不难看出,信息在翻译的过程中有所增加或删减。例1的翻译虽然保证了画面与字幕的一致,也基本保留了原文的信息,但将主角试图示威的气势削弱了。例4中译者对尾韵的处理可谓是绞尽脑汁,但是如果将原文中隐含的否定语气直接翻译出来,观众也无法体会到源语文字的精妙之处,那么观众对字幕片的反应与源语观众对源语影片的反应也会略显不同。

字幕翻译时常受到画面、声音等非文学因素的影响,如果说文学翻译是“戴着脚镣跳舞”,那么字幕翻译就是“戴着手镣与脚镣跳舞”。译者只能在不影响画面、声音与字幕呼应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影片所要传达的信息和思想,翻译的超额与欠额也就在所难免。

四、如何看待字幕翻译中的差额翻译

由于不同的语言结构和文化差异,翻译始终无法做到绝对的等值。字幕翻译既是文学翻译,又是多媒体翻译:一方面要处理台词文本中所涉及的文化因素,另一方面还要兼顾技术层面的限制因素,信息的增加和删减已是必然,等值也就无从谈起。我国着名翻译家傅雷指出:“即使最优秀的译文,其韵味较之原文仍不免过或不及。翻译时只能尽量缩短这个距离,过则求其勿太过,不及则求其勿过于不及。”傅雷所说的“过”与“不及”就是本文所探讨的超额与欠额翻译。然而,超额与欠额虽是翻译中不可避免地普遍存在,但是只要将“过”与“不及”的度降至最低,尽可能地将原文的韵味贴切地表达出来,字幕翻译又何尝不是对“一箭双雕”之美差?我提出以下两点看法,旨在字幕翻译过程中帮助译者从新的角度看待超额与欠额翻译。

1.无论是文学翻译,还是字幕翻译,超额与欠额翻译都无可避免。译语文本与源语文本的鸿沟自译事产生之时已然存在,加之字幕翻译又时常受到技术等非文学因素的影响,因此我认为,在不影响正常欣赏影片的前提下,适当的超额与欠额翻译是可以接受的。许崇信教授有过这样一个比喻:在列车行进的过程中,几乎无法避免车体的上下抖动和左右摇摆,但这种摇摆和抖动只要在一定的范围内都不会影响列车的顺利运行,超出了一定的范围才会发生事故。翻译就是列车的运行,“抖动”和“摇摆”不可避免。如在《成长的烦恼》中的这段对话:

例5.Teacher:ahhhh Mike.Can you explain for u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ea,in Moby Dick?

Mike:Ah,sure,sure.It’s the letter between the I and the K.

这段对话的幽默之处在于“sea”和“c”这对同音异义的双关语,但是中文中没有与之对应的双关语,因此译者必须使用变通的差额译法,保证“列车”的顺利“运行”。以下为可行的中文译本: 老师:啊……迈克,你能否给我们解释一下,《白鲸》这本书里的大海有什么意义。

迈克:哦,当然,当然,就是大海不同于大河。

译者将原文中的双关语转换成中 文的头韵实属无奈之举,但原文的幽默感却保留了下来。如果要忠实地将原文译出,注释和加注必不可少,非但幽默尽失,字幕的空间和时间因素也不容许。相对于注释和加注,同类属性之间,如修辞手法的转换可能更为有效地降低“抖动”和“摇摆”的度。

例5的译本对所译材料进行补充加工,进行超出翻译范围的改造,属于超额翻译。但正是这样的处理达到了源语影片的预期目的,因此,此处的超额翻译是可以接受且行之有效的处理方式。例1中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得不进行缩译,源语文本所传达的信息量减少在所难免。但如果将例1的信息完整译出,势必会影响字幕的可读性与连贯性。所以,由于受到 文学因素和非文学因素的影响时而进行的适度的超额与欠额翻译是可以接受的。

2.字幕翻译中度的掌握应以电影类型为依据。电影类型不同,目的观众不同,预期效果也不同。便于本文的分析,我将电影分为严肃型和娱乐型两种。严肃型电影包括纪录片、科教片等用于提供和传达专业知识信息的电影;娱乐型电影供观众娱乐消遣,陶冶情操,诸如喜剧片、惊悚片、动作片、文艺片等。针对不同电影类型而进行的字幕翻译,所采取的翻译方法也不同。比如上述例5中,《成长的烦恼》是一部喜剧,它的目的就是使观众发笑,双关语就是笑料之一,如果采取直译的方法,观众反倒不知其所然,喜剧效果大打折扣。又如惊悚片和恐怖片,观众会将重点放在画面、声音和剧情的 发展上,如果采取意译的方法,将台词翻译的颇具文采,那么观众也会因为与剧情的格格不入而哭笑不得。

严肃型电影既然是以信息传递为目的,清晰明了才是关键,因此也就倾向于简单、清晰、直接的翻译方法,倾向于欠额翻译;娱乐型电影可以根据上下文进行适当的“加工”和“改造”,即超额翻译。但是,两种翻译不是以差额为出发点,试图不忠实于源语文本。在不与技术限制相冲突的情况下,依然尽可能与源语文本保持“零度”差额。

五、结语

综上所述,字幕翻译是一项繁复的 工作,受到来自文学因素与技术因素两方面的限制,超额与欠额翻译不可避免。翻译学术界一直将超额与欠额翻译认定为典型的错误类型而争论不休。我认为,在与时间、空间等技术因素相冲突的情况下,适度的超额或是欠额翻译不失为一种折中的处理方法。针对不同的电影类型而采取的适度超额或欠额翻译不仅摆脱了来自技术层面的限制,而且达到了影片的预期目的。

<<<下页带来更多的电影字幕翻译参考论文

❽ 英语影视剧汉语字幕翻译分析

英语影视剧汉语字幕翻译分析

随着国内电影的发展,传统应用汉语进行翻译英语字幕一直占有统治地位,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英语影视剧汉语字幕翻译分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英语影视剧汉语字幕翻译分析 篇1

1.引言

随着世界文化的传播发展,英语影视作品已经成为我国社会文化的重要表现方式,并且在我国人民文化教育发展过程中,英语教学也在我国获得了全面的普及,这就为英语影视剧作品在我国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支持[1]。然而,英语影视剧欣赏中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根据原版掌握剧情,汉语字幕就为人们深入获取英语影视剧信息提供了保障[2]。因此,研究汉语字幕翻译对于推动英语影视剧作品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西方影视文化在我国推广打下坚实基础[3]。本文就是在此背景下探索当前英语影视剧汉语字幕研究现状,结合现代国内文化发展指出英语影视剧汉语字幕翻译的技巧,为提升英语影视剧汉语字幕翻译技能提供支持。

2.英语影视作品字幕汉语翻译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国影视作品由于其先进性也快速进入我国文化市场,这对于大部分国内观众都要求提供翻译支持[4],通过分析近些年来英语影视作品字幕汉语翻译的发展可知:

(1)翻译强调与国内文化的融合性

在英语影剧进入中国初期,字幕翻译主要是按照对应原则,在翻译中强调译文的转换。然而,发展到今天英语影视作品翻译更多的贴合国内文化,并且在某些场合开始出现中国特色语言,同时,越来越多作品翻译也开始引用中国文化流行的网络语言和流行语。因此,英语影视作品字幕汉语翻译呈现贴合国内文化的发展趋势[5]。

(2)出现了汉语转英文的翻译现象

随着国内电影的发展,传统应用汉语进行翻译英语字幕一直占有统治地位,但是中国电影走出国门从而导致汉译英字幕的翻译慢慢形成了主流,而且由原先的国产外语影片发展到了出现以英语原创的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片[6]。

(3)影视翻译以规划策略为主

在现代英语影视作品的翻译发展中,规划策略仍然占有主导地位,这与国内观众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有关,并且在国内影视文化影响下也需要进行归化翻译,保证让观众能够掌握与电影最为接近的翻译概述。

(4)英语影视作品发展迅速

在国内存在大量专业从事英语影视作品的公司及团队,这就能够直接推动英语影视作品汉语翻译的快速发展,同时,在我国英语教育水平的发展下,也为英语影视作品翻译提供了支持,为字幕翻译提供了大量专业人才,促使英语影视作品汉语字幕翻译获得发展动力。

3.英语影视作品汉语翻译存在问题分析

影视字幕翻译发展之所以会呈现这样的趋势,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与社会各个方面的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英语影视作品发展中也存在大量问题[7],具体包括:

(1)翻译质量存在差异

译作中间也夹杂着很多劣质的译作,不但让人无法正确理解原作的意思,有的时候甚至还误导人们,更可怕的是对于那些外语学习者来说,这些粗制滥造的东西,都成了他们学习外语道路上的杀手,严重阻碍了他们英语学习的进步。

(2)文化差异造成翻译错误

在英语影视作品中,字幕的翻译与作品的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存在部分作品翻译过程中缺乏对作品文化背景的理解,导致翻译的字幕只是表面含义,不能传达作品的中心思想,误导观众的欣赏思路。

(3)对语言环境掌握不清

英语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需要结合语言使用环境,能够按照翻译目标的表达形式提供翻译内容,这就是要求字幕翻译需要融入影视作品,不能按照表面进行一一对应翻译。实际上,在英语影视作品字幕汉语翻译中,语言环境掌握不清就说明了翻译能力不足,缺乏对整个影视作品的整体把握。

4.英语影视剧汉语字幕翻译探究

4.1 互联网文化发展的字幕翻译分析

传统的字幕翻译,受制于影视作品中对白时间和画面呈现时间的限制,很多时候不得不舍弃原语语言和文化所特有的表达,损失了原对白的修辞效果,进而影响观影视效果基于互联网传播的影视作品,其字幕翻译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区别于影院观影,受众在通过电脑和手机观看时享有较大的自主权,可通过暂停 拖拽等功能键控制影片观看进度和速度,这一特点使字幕译者在表达上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影视对白中的很多修辞效果以观众具有理解该表达所需的特定语言文化背景知识为预设,而这种预设在译语受众中的存在状态有存在、部分存在和缺失三种预设缺失或部分存在是翻译这类表达的难点,字幕译者通常用直译加注释的译法。

通过分析可知,文化上过度归化、表达过度网络化、译者过度介入和多义词词义选择忽视语境等问题亦日益凸显,译者选用翻译策略时,在文化层面上应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 在网络语言使用上,要注意把握网络语言的信度、雅俗度与通用度; 在介入的必要性与方式上,应充分考虑相应语言文化背景知识预设在翻译受众中的存在状态; 在多义词词义选择上,要综合考虑言内语境和言外语境。

4.2字幕翻译的全面性分析

影视作品的翻译不仅仅是原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语言转换,影片的图像表演音响等因素实际上都参与了翻译过程并起着制约作用。在影视翻译中,尽管字幕占据了图像的部分,但除了语言本身,其他因素都没有改变字幕。译文是随着影视剧的播放同时插入的,影视剧视觉听觉上的内容,如演员的`动作表情语音语调语速等,场景画面背景音乐故事情节等,都是认知环境的一部分,为观众提供相关的语境信息,帮助其理解欣赏字幕翻译所进行的语义传递仅仅替代了信息的一个方面,即人物说的话,类似于常见的语义翻译字幕还要与图像表演音响等其他因素有机结合,以便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观众能够准确理解作品的内容这些视觉听觉的因素都能增加关联度,有助于字幕译者根据关联原则进行有效的经济翻译。

在语义翻译中,任何改变和删减都是绝对禁止的,否则就会影响译文的准确性,但影视作品的图像音响等因素已经向观众传递了部分必要的信息,通过语言重复同样的信息不仅是多余的,而且会干扰观众欣赏。因此,影视作品中的部分原语信息在字幕中需要删减。字幕翻译人员只需要翻译图像和声音渠道没有表达清楚缺省空白的信息,而且只需要翻译这些信息,翻译的东西越少越好,观众从图像中可以看到的信息即使在原语脚本中有所提及,但在翻译字幕时因为时间和空间等技术因素的限制都必须省略。译者在将其翻译成另一国文字时,便不能不考虑语言风格的传译问题,以使他国的电影观众充分感受到影片语言的魅力,否则会因译入语的晦涩难懂矫揉造作失去大部分观众。

4.3字幕翻译的美学特征分析

英语影视作品翻译应符合源语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及性格。译者在进行影视翻译时,以自身的审美情感贯穿于对整部作品的“观、品、悟、译”四个阶段。只有理解并欣赏原片,融入于不同人物角色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想角色所想,抒角色之情,言如其人,体现角色鲜明的个性,才能让译制再创作活灵活现,与源语对白及画面完美结合,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同时,英语影视作品翻译应符合源语作品的风格。影视作品的风格包括:民族风格(反映某一特定民族生活的较为稳定的艺术特征), 时代风格(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活),导演风格(由于主客观因素而形成的不同导演各自在题材选取、影视语言、手法等方面的特点),审美风格(如戏剧、纪实、浪漫等风格)。译者在翻译中应抛弃自身的创作风格,在对源语对白进行增译、删减、变化等处理的同时,尽可能克服众多的限制因素,最大化贴近源语影视作品的风格。

4.4字幕翻译的忠实性分析

英语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要以原作品为主线,按照忠实于原作品的原则展开翻译工作,能够体现原作品艺术内容。其中,字幕翻译中重点关注对核心表现点的翻译。例如,影视作品的人物台词和旁白最能体现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字幕翻译绝对不能脱离影视作品本身。在翻译时,一定要紧扣人物的性格,紧扣人物当时的心情,在遣词造句和语气表达上多下功夫,力求性格化和口语化,同时还要兼顾外国人和中国人的说话习惯,尽力用翻译的力量将作品中人物的精髓准确体现出来,让观众能够深刻领会。

5.总结

英语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应结合语言环境和意识形态提供最为贴切的翻译,保证英语影视作品能够原滋原味的转换成汉语字幕作用,让广大观众能够领略到西方英语国家的文化精神发展,从而丰富我国人们的精神生活。因此,这就要求我国英语影视作品翻译中强化技术内涵,体现翻译的专业性,促进英文影视作品翻译的发展。

英语影视剧汉语字幕翻译分析 篇2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吸收外国文化,近年来,国外的影视剧作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并且受到了广大中国观众的喜爱。电影电视作为文化交流的一种主要方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了能更好地了解外国文化,影视剧字幕翻译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影视剧字幕翻译的基本特征入手,选取两段《白雪公主》字幕翻译实战进行批评赏析,总结出作为一个成功的字幕译者应该具备的修养。

一.影视剧字幕翻译的基本特征

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将英语影视剧翻译成中文,就像是译者建了一座桥梁,促进中外文化的沟通交流。本质上,影视剧翻译与其他文本翻译相同,目的都是将源语的意义用译语予以再现。但影视剧翻译之所以为影视剧翻译,正是基于其特殊性,也就是影视剧字幕翻译的基本特征。

1.1声画统一性

首先,字幕翻译不是独立的,我们在欣赏一部影视作品的时候,不仅要看字幕,更重要的是看画面,听声音。画面、声音、字幕三者是不可分离的统一体。所以,译者在翻译字幕的时候,要将字幕与故事情节,画面动作,人物特点等要素结合起来,使各要素和谐融为一体。此外,由于屏幕是有限的,所以译者在翻译字幕的时候也要受到限制,字幕的内容既要表达出说话人的全部内容,也要控制译文的长度,用最简练的语言,传达最准确的信息,以减轻观众的负担,让观众把关注的重点放在画面和情节上,更好地享受影视剧带来的快乐。

1.2文学魅力性

观众看剧,就是要放松,投入,享受,作为字幕译者,应该使观众了解基本信息的前提下,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也就是说,译者的译文要美,要有文学性,要有审美价值,让观众在看了字幕之后能在情感上引发强烈的反应,这种反应能够在人们心中引起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等各种感觉,能让观众对剧情更加投入,对人物有更深刻的体会,因此,字幕翻译的语言文采不可忽视,这一点又与文学翻译相同,所以,译者在翻译字幕时,可以运用文学翻译的理论,充分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情景语境,文化语境等要素.

二.影视剧字幕翻译批评与赏析

2.1动画片《白雪公主》片段1

Queen: Take her far into the forest. Find some secluded place where she can pick wildflowers

Huntsman: Yes, Your Majesty.

Queen: And there, my faithful huntsman, you will kill her!

Huntsman: But Your Majesty, the little Princess!

Queen: Silence! You know the penalty if you fail.

Huntsman: Yes, Your Majesty.

Queen: But to make doubly sure you do not fail, bring back her heart in this.

网络译文

王后:把她带进森林深处。找一块她可以摘野花的僻静的开阔地。

猎手:是,陛下。

王后:在那里,我的忠诚的猎手,你把她杀了。

猎手:可是,陛下,小公主——

王后:安静!如果失手,你知道受什么罚。

猎手:是,陛下。

王后:不过,为了加倍保证你不失手,把她的心放在这个盒子里。

评析:

在译这段对白时,译者应充分考虑该情节发生的背景, 谈话的场合,要注意到两位谈话者的身份地位以及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说话语气。

该情节是王后命令猎人杀死白雪公主,对话是在宫廷私密进行的,王后是统治者,心肠歹毒、心狠手辣。猎人是王后的仆人,心存善念,不忍下手,王后语气是凶狠命令的,猎人心理畏惧王后,不得不听命。

译文虽然正确传达了信息,但毫无美感可言,完全是消极地逐字翻译。译文译痕十分明显,读起来生硬别扭,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整段译文也没有体现出人物特征,此外首句和尾句很长,放在屏幕上会加重观众的视觉负担。以下是笔者的译文:

王后:带她到森林里,找个僻静的地方,让她摘野花。

猎手:是,陛下。

王后:在那,给我把她杀了,证明你的忠心。

猎手:可是,陛下,小公主她——

王后:住嘴!你知道抗旨的后果是什么!

猎手:明白,陛下。

王后:为保证万无一失,挖出她的心,用这个带回来。(盒子不用译出,观众看画面一看便知)

2.2动画片《白雪公主》片段2

Witch: All alone, my pet?

Snow White: Why, why, yes, I am. But——

Witch: The ,the little men are not here?

Snow White: No, they are not, but——

Witch: Mm-hmm Making pies?

Snow White: Yes, gooseberry pies.endprint

Witch: It is apple pies that make the menfolks mouths water. Pies made from apples like these.

Snow White: Oh, they do look delicious.

Witch: Yes! But wait till you taste one, dearie. Like to try one? Hmm?

Witch: Go on. Go on, have a bite.

巫婆:只有你一个人在家?

白雪公主:是啊,不过……

巫婆:那几个小矮人都不在?

白雪公主:不,不在。

巫婆:做派啊!

白雪公主:对啊,草莓派。

巫婆:只有苹果派,才能叫人垂涎三尺,而且最好是用这种苹果。

白雪公主:看起来好像很好吃。

巫婆:对啊,你为什么不先尝一口呢,亲爱的,试试看。

巫婆:快啊,快咬一口。

评析:这段对话的背景是王后发现白雪公主还活着,歹毒的王后决定亲自杀掉白雪公主,她化装成一个老妇人,谋划着用毒苹果毒死白雪公主。整体来说这段译文无疑是成功的,译者突破了源语语言形式的束缚,句式简短,意思表达明确,对原文适当地进行了删减、曾译,语言也进行口语化处理,多处采用意译处理,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十分地道!此外,该译文也展现了王后的阴险狡诈,对话中逐步取得白雪公主的信任,引诱白雪公主吃毒苹果以达到她的目的,心机之深令人恨恶,与白雪公主的单纯善良形成强烈的反差,译文恰到好处,与故事情节及画面动作,人物语言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足以激起观众紧张气愤的情绪。

三.字幕翻译者应具备的修养

中外影视剧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译者是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之间的桥梁。译者的语言文化修养直接决定着翻译作品的质量。译者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在翻译时应当以高度的跨文化意识和责任感、积极主动地调动各种语言转换艺术手段,充分发挥译者的桥梁作用。因此,字幕翻译的过程中对译者的修养也有较高的要求。

3.1译者的语言修养

首先,要具备扎实的双语能力,对英汉两种语言都能够正确的理解并且熟练运用,这是作为一名合格译者最为基本的要求。有些人英语很好,但是汉语表达能力差,有些人汉语表达能力很好,可是缺乏英语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这两种译者都不能成为合格的译者。只有做到掌握并熟练运用两种语言,译文的质量才能过关。并且,影视剧题材广泛,涉及各行各业,剧中也会包含丰富的知识信息,这就对译者有了更高的要求,译者不仅要有过硬的双语能力,还要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才能忠实的译出有专业性的信息。译者译得准确,观众就能获得正确的知识,译者译得不好,就有可能误导观众。以电影《律政俏佳人》为例,这是一部涉及法律专业题材的电影,里面有很多的法言法语,此时译者如果缺少相关的法律专业知识,就会犯很多低级错误,严重了甚至会误导观众。一位译者在翻译这部电影时就严重颠覆了亚里士多德的一句名言,“The law is reason free from passion”,原意应该是“法是理智而不是激情”,影片译成“法是从激情中解放出来的”,该译文则大大曲解了原意。作为一位具有高度责任感的译员,应该避免这样的错误。

3.2译者的文化修养

说到语言,就不得不提语言背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的载体,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不同文化之间一定存在差异,这是客观不可避免的事实,译者作为一名文化的传播者,要起到扩大交流,消除妨碍的作用。因此,译者在翻译英语影视剧时,要了解英美社会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传统习惯、宗教信仰等基本要素,以便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和作品内涵,只有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用对等的地道的汉语表达方式,将文化“移植”过来,促成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沟通和交流。以美剧《生活大爆炸》里一句台词为例 “You may actually believe youre in a comedy club.” “Comedy club ”是喜剧俱乐部的意思,在美国,那些擅长脱口秀的人在台上滔滔不绝的进行演讲,针砭时弊。这刚好与中国的相声相似,因此译文“你都会觉得自己是在德云社听相声”着实成功,试问有几个中国人不知道德云社呢,如果将Comedy club译作喜剧俱乐部,中国观众可能就体会不到语言中的讽刺意味了。

3.3译者的艺术修养

艺术修养指的是掌握语言转换的艺术手段。我们常说,翻译是作品再创作的一种艺术,译者要充分发挥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用译语完美再现作品本身的艺术美。字幕翻译也是一样,译者要让观众体会到影视剧的艺术魅力,将作品风格和人物特色生动再现在观众面前。同样一段台词,用不同的方法去译,效果一定是不同的。字幕译者要积极调动艺术细胞,在充分理解源语人物话语艺术特征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修辞手段等多种手段,用译语再现源语语言的艺术魅力。优秀的译制片中常有名言佳句被人们记住并运用。例如,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

A strong man can save himself, a great man can save another.

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hope can set you free.

怯懦囚禁灵魂, 希望还你自由。

四.结语

电影和电视剧就是老百姓的生活, 外来影视剧进入中国,有利于我们了解外来的语言文化,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也有助于我们学习一些西方的知识。译者作为文化的桥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翻译得好,观众就看得舒心享受,了解正确的信息,翻译得不好,会弄得观众一头雾水,享受不到看剧的快乐,严重的话还会误解观众。因此,字幕翻译质量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

❾ 英语电影字幕翻译需要什么技巧

要注意语境,也就是说话的场所和说话人的脾气。电影里面的翻译肯定不能像书面翻译那样死板,需要多角度,多层次地翻译,特别是对省略句、俚语等的翻译时更应注意说话人的口吻。
其次我认为应该注意同步性和协调性,比如说说话人讲地很快,那么就可以翻译稍微短一点, 有些东西就不翻译出来。
我知道的就这么多,你可以多看看中英文对照的电影,那样对你会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