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柏林电影节获奖文学作品改编电影大盘点!
2月19号柏林电影节刚刚落幕,趁着这个热乎劲我来盘点一下,曾在柏林电影节获奖的国内文学作品改编电影。
01.《红高粱》
第38届西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1988年,根据莫言中篇小说改编、张艺谋导演《红高粱》在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登顶金熊奖,成为首部荣获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的华语电影。电影由姜文、巩俐主演,是老谋子的导演处女作。
电影以回忆“我爷爷”余占鳌和“我奶奶”九儿的视角,叙述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曲悲歌。此片中张艺谋对黄色和红色的运用是片中的一大看点,同时也表明了人物的身份给整个影片一个一气呵成的基调。
而莫言也成为这部电影背后的功臣。《红高粱》是对深厚沉淀的文化肯定,也是对生命赞美传统文化的共鸣。作为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小说中“寻根”元素着重体现在中国劳动人民那种传统的坚韧的“生命意识上。通过文物个性的塑造来赞美生命的那种喷涌不尽的勃勃生机,赞美生命的自由和舒展。
02.《本命年》
第40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杰出个人成就奖)
由谢飞执导,根据刘恒小说《黑的雪》改编,姜文、程琳、蔡鸿翔等人主演的《本命年》获1990年第4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杰出个人成就奖)。影片讲述了姜文扮演的亡命青年李慧泉在本命年,遭遇爱情、友情和生活等多方面挫折,最终在街边被少年抢劫刺死的悲惨经历。
它是中国现实主义题材的代表作,其中长镜头跟拍、还原真实的布景和黑色电影似的布光十分鲜明,反映了一代年轻人心中对没有归宿感的焦虑和挣扎。
03.《香魂女》
第43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中国第四代导演谢飞继《本命年》后的又一力作,改编自周大新的同名中篇小说,斯琴高娃、伍宇娟、雷恪生、陈保国等实力派演员出演,塑造了围绕在事业、家庭和情人间的传统妇女香二嫂的悲情故事。电影蕴含了浓厚的东方神韵,同时流露出对传统女性的同情,它和《喜宴》一起夺得了第43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04.《红粉》
第45届柏林电影节最佳视觉银熊奖
根据苏童同名小说改编,由中国第五代导演中独具特色的女将李少红导演。讲述了由王姬和何赛飞饰演的一对青楼姐妹花,因为王志文饰演的男主角的缘故,阴差阳错地衍生出不同的人物命运。通过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勾勒出一个时代的轮廓,电影获第4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视觉成就银熊奖,李少红同时凭借此片获得第3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05.《太阳有耳》
第46届柏林电影节导演银熊奖
香港导演严浩执导《太阳有耳》,根据莫言的作品《姑奶奶披红绸》改编,由尤勇、张瑜主演,这也是张瑜归国后第一次投资制作并主演的影片。它讲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黄土高原上,被黄埔军校除名后当上土匪头子的潘好和年轻农妇油油间爱恨交织的往事。在第4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太阳有耳》在众多参赛影片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导演银熊奖”和“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同年获得金熊奖的电影是李安的《理智与情感》。
06.《我的父亲母亲》
第50届柏林电影节导演银熊奖
张艺谋执导的《我的父亲母亲》根据鲍十小说《纪念》改编,由章子怡、郑昊、孙红雷主演。影片通过优美的乡土画面,诉说了一段难以割舍、跨越年代的爱情故事,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导演用黑白表现现实,用彩色代表回忆,将残酷的现实和美好的回忆区分开来。这也是章子怡登上国际舞台的开山之作,她在片中梳着辫子、穿着棉袄一路小跑的镜头十分经典。电影获得了第5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导演银熊奖,还在金鸡奖、百花奖中有所斩获。
07.《盲井》
第53届柏林电影艺术贡献银熊奖
海归导演李杨的处女作,根据刘庆邦的小说《神木》改编,讲述了两个靠骗人赚钱的矿区闲人,因对谋杀一个小男孩产生异议,最终反目成仇自相残杀。剧组条件十分艰苦,甚至会连续在地下工作二十余个小时。李杨几乎用纪录片的方式去叙述故事,获得了第53届柏林国际电影艺术贡献银熊奖的肯定。被导演戏称为“原生态”的憨头憨脑的王宝强,摘得当年金马奖的最佳新人奖。
08.《白鹿原》
第62届柏林电影节杰出艺术贡献摄影银熊奖
根据茅盾文学奖力作、陈忠实的同名小说改编,在王全安的再创作下,电影变得乡土味十足,而且欲望横流。不管是段奕宏与张雨绮的偷情戏,还是张丰毅、刘威及吴刚等一众老戏骨飙演技的桥段,都让这部灾难味道浓厚史诗之作显示出香艳感。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对传统中华文化秦腔的展示十分独特。2012年,《白鹿原》获得第62届柏林电影节杰出艺术贡献摄影银熊奖。
根据以上文学和电影的关系总结了以下几条,仅供参考。
1、经典小说为影视提供了创作蓝本
将当下备受关注的经典小说搬上荧幕是如今众多电影制作人乐于做的事,有很多作家兼职编剧、制作人、导演等,同时很多导演、编剧也都在写小说,这正是反映了小说等文学作品与影视剧越来越密切的关系。
2010年—2014年《盗墓笔记》、《鬼吹灯》以连载的形式在80、90年的心中确立了地位。随后,2014年——2016年其电影、电视剧等以不同形式相继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2017年,这两部小说转化势能还在持续上升。电影技术的发展也同步促进了文学作品转化为电影的范围,在形式上呈现内容的多样性。
2、影视作品有着文学反思的作用
这里的文学反思指的是对小说文学中一些不合理的情节、感情或理念的一种反思。小说与影视剧的相互作用,小说为影视剧提供了素材,影视剧也为小说充当了一个反省思考的媒介。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较快,影视作品相对于文学作品更有群众性,它对画面的表现和对情感的震撼突破了小说文字的限制,影视剧可以结合现实社会,比小说等文学更精准和敏锐,能合理的反映复杂的生活现象。影视剧的拍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小说的关注度。
俗话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影视剧就是把能被广大观众接受的一个“哈姆雷特”展现出来。期待未来会有更多的文学改编的电影不仅获奖更多的是给大众带来身心灵各不同的观感。
2. 柏林国际电影节的奖项设置
主奖有“金熊奖”和“银熊奖”。“金熊奖”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银熊奖”授予最佳导演、男女演员、编剧、音乐、摄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别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还有国际评论奖、评委会特别奖等。80年代,每年30到4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放映影片200—300部。
柏林国际电影节于1951年在美国或者从更宽泛意义上说在三个西方盟国的倡议下创立。这以后的十年内,电影节已经确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玛·伯格曼、萨蒂亚吉特·雷伊、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罗曼·波兰斯基和法国“新浪潮”导演让-吕克·戈达尔、弗朗索瓦·特吕弗、克罗德·夏布罗尔都以他们的影片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了巨大的国际性的成功。
柏林国际电影节的标志物是一只抬起手臂向人们致意的柏林熊。
金熊像雏形是女雕像家雷尼·辛特尼斯于1932年设计而成的,自1951年开始为获奖者颁发的的金银熊像,正是在她的原创基础上制作而成并一直沿用到1959年。从1961年开始,原先柏林熊抬起致意的右臂变为左臂,和其他各处那些欢迎来到柏林的大熊塑像一致起来。电影节的熊像原铸制模型由在弗雷德诺的诺阿克铸制厂所拥有。他们曾与辛特尼斯有过密切的合作,至今仍在为电影节提供熊像。
金熊奖 金熊奖最佳影片-自1951年起开始颁发 终身成就奖/荣誉金熊奖(Honorary Golden Bear)-自1982年起颁发 银熊奖 评审团大奖银熊奖-自1965年起 最佳导演银熊奖-自1956年起 最佳男演员银熊奖-自1956年起 最佳女演员银熊奖-自1956年起 最佳剧本银熊奖-自2008年起 最佳短片银熊奖-自1956年起 杰出艺术成就奖-自1978年起 最佳电影配乐-自2002年起 其他奖项 水晶熊奖(Crystal Bear) 泰迪熊奖-最佳同志电影 流星奖(Shooting Stars Award)-颁给有才华的年轻欧洲演员 阿弗雷鲍尔奖(Alfred Bauer)-纪念创立电影节的阿弗雷·鲍尔
3. "陆小千"李滨:凭魔幻手机爆火,为何如今却无戏可拍了
其实李滨刚出道的时候可谓是一鸣惊人,可惜的是,之后却再无李滨的作品了,而对此,李滨也说过:“没什么好的剧本,我宁愿不做演员,不拍戏。”,并且在2017年也表示:“演员成了我的副业”。
4. 柏林国际电影节都有哪些奖项
金熊奖
金熊奖最佳影片-自1951年起开始颁发
终身成就奖/荣誉金熊奖(Honorary Golden Bear)-自1982年起颁发
银熊奖
评审团大奖银熊奖-自1965年起
最佳导演银熊奖-自1956年起
最佳男演员银熊奖-自1956年起
最佳女演员银熊奖-自1956年起
最佳剧本银熊奖-自2008年起
最佳短片银熊奖-自1956年起
杰出艺术成就奖-自1978年起
最佳电影配乐-自2002年起
其他奖项
水晶熊奖(Crystal Bear)
泰迪熊奖-最佳同志电影
流星奖(Shooting Stars Award)-颁给有才华的年轻欧洲演员
阿弗雷鲍尔奖(Alfred Bauer)-纪念创立电影节的阿弗雷·鲍尔
5. 大型国际电影节奖金情况介绍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号称“国际电影节之父”。1932年8月6日在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创办。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电影艺术水平。1934年举办第2届后每年8月底至9月初举行一次,为期两周。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度停办。大战结束后于1946年恢复举行。1932年至1942年,奖项分为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短片、意大利影片、外国影片,以及最佳导演、编剧、男女演员、摄影、音乐等奖。此外,还有特别奖、综合奖、“墨索里尼杯”、“双年节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1949年增设“圣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圣马克铜狮奖”等。
威尼斯国际电影设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电影节,它始办于1932年,被誉为"国际电影节之父",参加该电影节第一届活动的只有几个国家,二十几部影片参赛。意大利政府拨款资助,还专门为电影节建造了电影宫,所以规模逐渐扩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意大利政府走上法西斯道路,使其评奖活动附上法西斯色彩,让德国和意大利的影片频频得奖,引起英、美、法等国家电影界的强烈不满。反法西斯国家的电影工作者纷纷拒绝参赛。电影节不得不停办。直到1946年才恢复。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和其它大型国际电影节一样,都有自己的宗旨:奖励世界各地有价值的、有创造性的、并且适合进行国际发行放映的优秀影片,促进世界各地电影工作者之间的交往和合作,并为发展电影贸易提供方便。同时根据形势的不同,每届还提出不同的口号。
电影节的大致内容如下:第一,评奖活动。威尼斯电影节设立的奖项很多,有"圣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圣马克铜狮奖"、意大利电影评论家奖、国际电影评论家奖、国际天主教组织奖、国际电影新闻协会奖、记录片奖,等等。评奖之前要组成有权威性的评审委员会,我国导演谢晋、陈凯歌都当过评委。中国电影自八十年代以来频频在威尼斯得奖。
=============================================
圣丹斯国际电影节
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独立制片电影节。圣丹斯电影节是专为没有名气的电影人和影片设立的电影节。由罗伯特·雷德福于1984年一手创办,经过这些年的积累,这个美国本土的小电影节已成为独立制片业的重要精神支柱,许多好莱坞的新锐导演都视其为执导主流商业大片的跳板。而好莱坞大制片公司要找新秀,“圣丹斯电影节”又是不容错过的人力资源库。一年一度的圣丹斯电影节每年1月18日-28日在美国犹他州的帕克城举行,为期11天。
=============================================
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始于1985年的东京国际电影节(T.I.F.F)是当今世界9大A级电影节之一。由东京国际映像文化振兴会和东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主办。电影节定于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举行。 旨在发掘新人和奖励青年导演,要求正式参赛片导演的作品不能超过三部。因而入围导演多为新生代影人。已是一个获得国际电影节联盟承认,和夏纳、威尼斯等着名电影节齐名的、亚洲最大的电影节。从1992年起改为每年举办一次。
=============================================
柏林国际电影节
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欧洲第一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筹划,得到了当时的联邦德国政府和电影界的支持和帮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举行第一届。
主奖有"金熊奖"和"银熊奖"。"金熊奖"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银熊奖"授予最佳导演、男女演员、编剧、音乐、摄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别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还有国际评论奖、评委会特别奖等。80年代,每年30~4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放映影片200~300部。电影节每年举行一次。1978年起,为了和法国的戛纳国际电影节竞争,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举行,为期两周。
柏林国际电影节于1951年在美国或者从更宽泛意义上说在三个西方盟国的倡议下创立。这以后的十年内,电影节已经确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玛·伯格曼、萨蒂亚吉特·雷伊、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安东尼奥尼、罗曼·波兰斯基和法国"新浪潮"导演让-吕克·戈达尔、弗朗索瓦·特吕弗、克洛德·夏布罗尔都以他们的影片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了巨大的国际性的成功。
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了一个明显的停滞时期。1971年,在传统的影片竞赛之外创立了新电影国际论坛。1974年,电影节上出现了第一部苏联影片,一年后,东德影片也加入进来。政治气候发生了变化,西德和东德签署了条约。从此,柏林电影节把自己重新定位为国际电影生产的一面镜子,使电影节在东西方之间的汇合与调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如今,柏林国际电影节已与戛纳、威尼斯等电影节一道成为最主要的国际电影节。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吸引了大量观众,而且还吸引了许多电影制作人。超过60个国家的报纸、杂志、互联网、电台、电视台的将近3000名新闻记者蜂拥而来,每年仅公开的电影放映就吸引了超过35万宾客。
柏林电影节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围电影参与的竞赛单元,在竞赛结束,由国际性的评委会颁发电影节主要奖项。
柏林电影节"发现"了一大批电影导演,如今他们的地位已经写进了电影史。柏林国际电影节的获奖者包括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安东尼奥尼、让-吕克·戈达尔、英格玛·伯格曼、西德尼·吕美特、克洛德·夏布罗尔、罗曼·波兰斯基、萨蒂亚吉特·雷伊、卡洛斯·绍拉、李安、张艺谋、罗伯特·阿尔特曼、约翰·卡萨维茨和其他许多人。
=============================================
戛纳电影节
戛纳电影节成立于1939年夏天,而其间因二次世界大战及1968年“五月革命”的财务因素等,曾断断续续进行数年,1969年后的影展活动服日渐稳定,且增设了“导演双周”,到1971年后,市场交易就愈来愈热门了…。
在短短双周之内,影展的活动分为了六个项目:“正式竞赛”、“导演双周”、“一种注视”、“影评人周”、“法国电影新貌”、“会外市场展”。有两组的评审委员分别评审长片和短片,“正式竞赛”的部分由各国电影文化界人士组成,其人选都是颇有声望的导演、演员、编剧、影评人、配乐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担任主席,然而,主席常会影响到大奖评审的客观性,所以,最近几年常遭人诟病。另外,在非竞赛的部分,主要则是提拔新人,以及让杰出的非商业影片有机会公开映演,且“导演双周”及“一种注视”几乎已发掘了不少有潜力或已成功的导演。
有关奖项部分,则分为“金棕榈奖”、“评委会特别奖”,第一个奖属于大奖,算是最佳影片,象征了导演的最高荣誉,第二个奖常选一到三部优良作品颁发,另外则有一些名目不少的个人奖,如:“最佳导演奖”、“最佳演技奖”、“国际青年批评家奖”等不一。竞赛部分通常从世界各地挑出二十四部影片,且作为开幕或闭幕的影片,不参与竞赛
=============================================
中国长春电影节
中国长春电影节创办于1992年,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举办的具有国际性的国家级电影节。每两年举办一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吉林省人民政府、长春市人民政府主办;长春市人民政府、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事业管理局、吉林省文化厅、中国电影发行放映输出输入公司、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和长春电影制片厂联合承办 。本届电影节的宗旨是:友谊、交流、发展。电影节组委会将聘请电影界各方面专家组成评委会。本届电影节设下列奖项:1、最佳华语故事片奖(包括合拍故事片);2、最佳外语故事片奖;3、优秀华语故事片奖;4、优秀外语故事片奖;5、最佳编剧奖;6、最佳导演奖;7、最佳男主角奖;8、最佳女主角奖;9、最佳男配角奖;10、最佳女配角奖;对获奖者,电影节组委会分别颁发金鹿杯、银鹿杯,证书和奖金。
=============================================
中国珠海电影节
中国珠海电影节创办于1994年,原名“中国珠海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节”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从1996年的第二届起改为现名,电影节本着加强内地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电影界的交流与合作,而且将跨出两岸四地的范围,逐步接纳评选海内外由华人担任主创人员的影片,朝着“国际华语电影节”的目标发展。
=============================================
中国台北电影节
由台北市政府主办、台北市文化局承办,台湾电影文化协会、台湾艺术大学执办。始于1998年,每年一届。 是台湾地区重要的电影盛会,从第四届开始把主题定位于“城市、市民、学生”,并由以国际城市为主题的“城市影展”、以“台北电影奖”“台北主题奖”为况赛单元的“市民影展”、以及以国内外学生作品为主的“国际学生电影金狮奖”三部分级成。
=============================================
上海国际电影节
创办于1993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次年获得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的认证,被归于A类即非专门类竞赛型电影节。至今,上海国际电影节已举办了7届。每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最高荣誉“金爵奖”的8个奖项,都是由来自世界各国的国际评委评审产生的。Oshima,Oliver Stone,Alan Parker,Assayas,IM Kwon-taek等都曾经担任过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国际评委。为了鼓励亚洲新人创作、为亚洲电影向世界的扩张搭建平台,电影节于2004年在金爵国际电影论坛下,设立了亚洲新人奖,并资金重奖亚洲电影新人。
上海国际电影节由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承办。当时国家广电总局将中国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定在上海还有很深的涵义:上海作为中国电影的发祥地,在相当长的一段岁月里,它几乎就是中国电影的代名词。上海文化为中国的民族电影工业带来了最初的繁华;上海,曾经为中国电影长廊奉献了最丰富的影像。上海国际电影节可以说是上海这个城市对电影情结的一个还愿。
根据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的章程,每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由四个主要活动组成:“金爵奖”国际影片评选、国际影片展映,国际电影交易市场以及金爵国际电影论坛暨“亚洲新人奖”评选。电影节举办至今,已经吸引了世界各洲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3823部影片的报名, 959部影片展映,累计票房2770万人民币。这是尚没有完全开放的中国电影市场每年度惟一的一次世界影片集萃,因此,每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对上海及周边城市的观众无疑是一次期待已久的电影朝圣,创办至今,已经有150多万人次融入这个中国重要的电影活动中。现在,每年六月期间九天的电影节已然成为上海文化生活一个重要的景观。
=============================================
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
1946年由前捷克斯洛伐克创办,每年6-7月间举办,为期2周,最高奖为“水晶地球仪奖”,简称“水晶球奖”。从1959年起又同前苏联举办的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交叉举行。
=============================================
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奖项名称: 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其他名称: San Sebasti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创办时间: 1953年
主办单位: 西班牙
奖项介绍
Title 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1953年创办,系西班牙举办的最早、也是最大的国际电影节,素有“西班牙国际电影节王后”之称。电影节得到西班牙政府有关部门及一些企业和私人的支持、赞助,并得到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联合会的承认。凡未参加过其他国际电影节的各国影片,不受数量限制,经电影节主席及选片委员会审定批准后,都可参加电影节的比赛或会外放映。电影节每年一次,历来在9月举行,1961年至1972年改在6月或7月举行,1973年又恢复在9月举行,为期10天左右。该电影节1959年至1979年间正式评奖,电影节设“金壳奖”、“银壳奖”等奖项。
=============================================
要搜集还真不容易,陆续会整理补充当中……
6. 柏林国际电影节简介及详细资料
历史沿革
柏林国际电影节柏林电影节始于1951年夏,1978年开始改为在每年的2月举行。
为了树立柏林“世界自由视窗”的形象,在三国盟军撤出柏林的同时,柏林电影节拉开帷幕了,当时的名字是“西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一届的柏林电影节由电影历史学家Dr. Alfred Bauer发起,并于1951年6月6日在柏林的泰坦尼克宫举行。第一届的金熊奖并不是由评审团选出而是由观众决定的。
1956年,柏林电影节与坎城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并列为A类电影节,从此获奖名单改由评审团决定。选举出的评审团来自世界各地,并设立了金熊奖和银熊奖两项大奖。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了一个明显的停滞时期。1971年,在传统的影片竞赛之外创立了新电影国际论坛。
1974年,电影节上出现了第一部苏联影片,一年后,东德影片也加入进来。政治气候发生了变化,西德和东德签署了条约。从此,柏林电影节把自己重新定位为国际电影生产的一面镜子,使电影节在东西方之间的汇合与调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从2002年开始,柏林电影节隶属于商业性质的“柏林艺术展出有限公司”。
奖项设定
金熊奖
金熊奖最佳影片-自1951年起开始颁发
终身成就奖/荣誉金熊奖(Honorary Golden Bear)-自1982年起颁发
银熊奖
评审团大奖银熊奖-自1965年起
最佳导演银熊奖-自1956年起
最佳男演员银熊奖-自1956年起
最佳女演员银熊奖-自1956年起
最佳剧本银熊奖-自2008年起
最佳短片银熊奖-自1956年起
杰出艺术成就奖-自1978年起
最佳电影配乐-自2002年起
其他奖项
水晶熊奖(Crystal Bear)
泰迪熊奖-最佳同志电影
流星奖(Shooting Stars Award)-颁给有才华的年轻欧洲演员
阿弗雷鲍尔奖(Alfred Bauer)-纪念创立电影节的阿弗雷·鲍尔
历届回顾
历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回顾
第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1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1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1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1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1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1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1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1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1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1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2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2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2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2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2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2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2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2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2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2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3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3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3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3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3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3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3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3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3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4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4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4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4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4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4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4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4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5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5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5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5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5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5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5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5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5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5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6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6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6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6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6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6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6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6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历届之最
历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之最 获得金熊奖的女导演 亚斯米拉·兹巴尼奇 2006年第56届由前南斯拉夫女导演亚斯米拉·兹巴尼奇执导的《格巴维察》获最佳影片金熊奖。 克劳迪娅·略萨 2009年第59届由秘鲁女导演克劳迪娅·略萨执导的西班牙和秘鲁合拍影片《伤心的奶水》获电影节最高奖项金熊奖。本届电影节第二大奖评审团大奖获奖影片德国影片《其他人》的导演导演马伦·阿德也是一名青年女性。 第一部获得金熊奖的卡通片 《 千与千寻 》 日本影片《千与千寻》又名《神隐少女》,于2002年第52届获得金熊奖,是第一部获得最高奖的卡通片。 最年轻的柏林影帝 卢·泰勒·普奇 2005年第55届年仅20岁的卢·泰勒·普奇凭借《吸拇指的人》获得最佳男演员奖,这是柏林影史上最年轻的影帝。 最年轻的柏林影后 瑞秋·玛瓦赞 2012年第62届年仅14岁的黑人女孩瑞秋·玛瓦赞凭《战地巫师》获得最佳女演员,成为柏林影史上最年轻的影后。这是继第61届柏林电影节最佳男女演员成了集体奖后,今年的这个奖项又爆冷门,这是她第一次出演剧情长片的影坛新人,而本届最佳男演员米克尔·佛斯加德也年仅28岁,也是第一次出演剧情长片的影坛新人。亚洲获奖
华语影人获奖
时间 获奖情况 1982年 第32届西柏林电影节银熊奖(短片竞赛最佳编剧)阿达《三个和尚》 1983年 第33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特别奖许雷《陌生的朋友》 1988年 第38届最佳影片金熊奖张艺谋《红高粱》 1989年 第39届银熊奖吴子牛《晚钟》 1990年 第40届银熊奖谢飞《本命年》 1991年 第41届国际儿童青年中心大奖 *** 《喔,香雪》 1992年 第42届最佳女演员银熊奖张曼玉《阮玲玉》 1993年 第43最佳影片金熊奖李安《喜宴》、谢飞《香魂女》 1994年 第44届提名表彰奖吴子牛《火狐》 1995年 第45届最佳女演员萧芳芳《女人四十》 、银熊奖(最佳视觉成就)李少红《红粉》 1996年 第46届金熊奖李安《理智与情感》 、最佳导演:严浩《太阳有耳》 1997年 第47届银熊奖徐立功《河流》 2000年 第50届评审团大奖银熊奖张艺谋《我的父亲母亲》 2001年 第51届评审团大奖银熊奖王小帅《十七岁的脚踏车》,最佳导演:林正盛《爱你爱我》,最佳新进男演员:崔林、李滨《十七岁的脚踏车》,最佳新进女演员:李心洁《爱你爱我》 2003年 第53届阿尔弗雷 德·鲍尔特别创新奖张艺谋《英雄》,特别艺术贡献奖:李杨《盲井》 2005年 第55届评审团大奖银熊奖顾长卫《孔雀》,特别艺术贡献奖:蔡明亮《天边一朵云》,阿尔弗雷德·鲍尔特别创新奖:蔡明亮《天边一朵云》,青年论坛沃尔夫冈·斯陶特大奖:严宇/李一凡《淹没》,青年论坛卡里加利奖:刘佳茵《牛皮》,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蔡明亮《天边一朵云》,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青年论坛):刘佳茵《牛皮》 2006年 第56届最佳电影音乐银熊奖:金培达《伊莎贝拉》,杰出电影艺术创新:张元《看上去很美》 2007年 第57届最佳影片金熊奖:王全安《图雅的婚事》,评审团大奖银熊奖(短片):陈骏霖《美》(同美国一起),独立影评人(全景单元)最佳电影:张杨《落叶归根》 2008年 第58届最佳编剧银熊奖:王小帅《左右》 2010年 第60届最佳编剧银熊奖:王全安、金娜《团圆》,第60届柏林电影节最佳亚洲电影奖:《一页台北》,第60届新生代单元水晶熊最佳影片奖:《岁月神偷》(香港) 2014年 第64届《白日焰火》摘得最佳影片金熊奖(导演为刁亦男)和最佳男演员银熊奖(廖凡,第一位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的中国男演员),最佳艺术成就奖《推拿》(曾剑,摄影师),国际评审团特别提及奖曹保平《狗十三》中日韩入围
中日韩三国历年入围“主竞赛单元”影片 中国 1957:亡魂谷1981:燕归来1982:乡情1983:陌生的朋友1984:半边人、血,总是热的1988:红高粱1989:晚钟1990:本命年1991:大太监李莲英1992:阮玲玉1993:喜宴、香魂女1994:火狐1995:女人四十、红玫瑰白玫瑰、红粉、归土、日光峡谷1996:太阳有耳、麻将1997:色情男女、我爱厨房、河流、埋伏1998:愈快乐愈堕落、放浪、天浴1999:千言万语2000:我的父亲母亲、有时跳舞2001:十七岁的脚踏车、爱你爱我2003:英雄、盲井2004:20 30 402005:孔雀、天边一朵云2006:伊莎贝拉
2007:图雅的婚事、苹果2008:左右、文雀2009:梅兰芳2010:团圆、三枪拍案惊奇2012:白鹿原
2014:《白日焰火》、《推拿》、《无人区》
日本
1953:看得见烟囱的地方1954:生之欲1956:白蛇传1957:岚、大菩萨岭1958:纯爱物语1959:战国英豪1960:哥哥、女经1961:懒汉睡夫1962:小早川家之秋、Mitasareta seikatsu1963:武士道残酷物语1964:日本昆虫记、她和他1965:墙中秘事1967:Lost Spring1968:初恋:地狱篇1969:爱奴1970:大地的群像1971:再爱一次1972:约束1973:悲伤的颠茄1974:朝之诗1975:望乡1976:本阵杀人事件1978:遥遥长路1981:流浪者之歌1982:谋杀·下山事件、再见吧,可爱的大地1983:野獣刑事1984:南极物语1985:濑降物语1986:枪之权三1987:海与毒药1989:城市英雄1992:光藓1993:梦中的女人1996:梦之村1997:濑户内月光小夜曲1998:感官新世界1999:刑法第三十九条2000:独立少年合唱团2001:睡莲、狗神2002:千与千寻、绑架金大中2003:黄昏清卫兵2005:隐剑鬼爪2008:母亲2010:芋虫
2014:小小的家
韩国
1959:钟阁1960:云彩流动1961:马夫1962:直到生命尽头1963:烈女门1972:石花村1973:小岛的尊严1985:烈日骄阳1986:吉牛蓬1994:华严经1995:太白山脉1996:美丽青年全泰壹2001:共同警备区2002:坏小子2004:萨玛利亚女孩2007:机器人之恋、边界2008:夜与日2011:爱,不爱2013:惠媛
合作伙伴
宝马、欧莱雅、ZDF、Entega、GLASHÜTTE ORIGINAL、HUGO BOSS、通灵珠宝、ARRI Film 、BARCO、DEUTSCH-FRANZÖSISCHES JUGENDWERK 、GWFF、Kinoton、MOËT & CHANDON、rbb RUNDFUNK BERLIN-BRANDENBURG、SAMSUNG、TV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