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电影 » 中国第一位国际电影节女影后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中国第一位国际电影节女影后

发布时间: 2023-01-14 07:15:05

① 中国首位国际影后,到底是53岁巩俐,还是54岁张曼玉

巩俐和张曼玉两人的演技都是无可挑剔的,否则也不会赢得那么多的奖项,但是如果说中国首位国际影后,那么我认为应该是53岁的巩俐。巩俐被称为巩皇并且截至到现在还准备出演《中国女排》。

巩俐演了一系列的电视剧和电影之后已经成为了一个皇的存在,但是当她演起来《秋菊打官司》中一个满身怨气的农村妇女时,依然惟妙惟肖。她的穿着、举止、神情,任谁看了都觉得这是个倔强的农村妇女。

巩俐不说别的,就说她的演技,她是妥妥的国际影后。再加上她无人能及的气质让人对她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② 国际电影节中,首位获得影后的女演员是谁你觉得赵丽蓉老师是位怎样的人

赵丽蓉老师是在1991年,凭《过年》中的“母亲”一角获该年度东京国际电影节影后。

赵老师小品看遍数多了,尤为感动于赵老师的敬业

几十年的艺术实践,赵丽蓉逐步形成了自己自然、风趣的艺术风格。“妙在水到渠成,天机自露。我本无心说笑话,谁知笑语逼人来。”人们在笑声中受到启发,得到教育,而对于给观众以欢乐的演员赵丽蓉,人们则更加喜爱、敬爱她。

③ 巩俐简介

巩俐(Gong Li),电影演员,联合国促进和平艺术家,被誉为“第五代电影的缪斯女神”;1987年首次与导演张艺谋合作而一举成名,随后主演的多部电影均获得国际大奖,巩俐被海内外广为关注,并成为首位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华人明星。巩俐于1992年荣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成为内地唯一一位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影后,2000年荣获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成为第一位两度荣获国际A类电影节影后的华人演员。其主演的电影《红高粱》、《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分别获得金熊奖、金狮奖、金棕榈奖,是唯一一位主演影片包揽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的华人演员。巩俐曾多次受邀担任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或成员,她是中国第一位柏林电影节主席、第一位威尼斯电影节主席和第一位戛纳电影节评委。
巩俐主演经典影片如《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活着》等均被载入世界电影史册,1998年被法国文化部授予“艺术与文学勋章”军官勋位,2010年晋升为司令勋位,曾荣获柏林电影节金摄影机奖、蒙特利尔电影节艺术成就奖、戛纳电影节纪念大奖,并上榜《时代周刊》60年亚洲英雄、《君子》史上75位最伟大女性、《首映》百大伟大表演、CNN最伟大25位亚洲演员等。

④ 放眼国际影坛,国产电影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

我想题主这个排名应该不是让我们给出国际电影节的排名,毕竟有好多国际电影节,排名太多,题主应该是想要一些能在国际电影节上出名的中国好电影吧?以下为大家介绍一些出现在国际电影节上的中国电影。

首先是张艺谋导演的电影。1991年,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银狮奖。一年后,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获得电影节最高奖——金狮奖,女主角巩俐获得最佳女演员奖。巩俐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位国际电影节影后。

1999年,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再次获得金狮大奖,威尼斯可谓张艺谋的“福地”,两尊金狮,一尊银狮,巩俐最佳女演员……张艺谋成为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奖最多的导演之一。

此外在国际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上,还有许多大家熟悉的电影。比如《阳光灿烂的日子》。虽然影片本身没有获奖,却造就了华人影坛第一位威尼斯影帝——夏雨。当时夏雨还不满21周岁。

此外还有戛纳电影节。最着名的中国电影应该就是霸王别姬了。


1993年,第46届戛纳电影节上,陈凯歌的《霸王别姬》惊艳世界,一举夺得金棕榈大奖。
那届戛纳电影节上,台湾导演侯孝贤的《戏梦人生》还获得了评委会奖。


《霸王别姬》在戛纳,还流传着一个说法:当年张国荣仅以一票之差落选最佳男演员,因为一位意大利评委给他投了“最佳女演员”一票。

⑤ 赵丽蓉为何是中国第一位国际影后呢

1995年春节,一位叫“麻辣鸡丝”的女演员,用一场10分钟的演出,让至少6亿中国人认识了什么叫RAP。

“春季里开花十四五六,六月六我看谷秀它春打六九头这么包装简直太难受,我张不开嘴,我跟不上溜你说难受不难受,你说难受不难受”

她就是中国女说唱的开山鼻祖、货真价实不识字书法家、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当之无愧的第一位小品王,赵丽蓉老师。

01 中国第一位国际影后

事实上,在六十岁之前,赵丽蓉都和小品舞台没有太多关系,那时候她的主业是评剧演员。

赵丽蓉老师在春晚舞台和影视上的表演,是基于她在评剧舞台多年历练所得来的,她把自己的大半生都献给了评剧舞台。

15岁时以主演身份登台,17岁成为主角。之后出演了大量的经典评剧:例如《小二黑结婚》里面的三仙姑。

赵丽蓉的儿子曾接受采访时也说,赵丽蓉生前从不请助理,有一回她侄女看老太太太累,自告奋勇跟随老太太帮忙,提提包拿拿东西,结果一天功夫就被赵丽蓉轰回来了。

理由很简单:不能让别人觉得赵丽蓉有多大架子。

写到这,真的忍不住想用赵丽蓉的敬业和厚道来提醒一下现在演员,之前有人说“明星是高危职业”,就像台词之念“123”,你们在老艺术家面前,真的没什么资格卖惨。

还是陈道明说得对,“你要尊重这个行业,这个行业才能尊重你”。

04 最后一次登春晚舞台

好了,吐槽完了接着说。

1998年春晚的《功夫令》里,赵丽蓉用一曲《心太软》唱出了当时社会对独生子女溺爱教育的思考。

不仅逗笑了电视机前的观众,更是让《心太软》大热了一把,直接捧红了当年进军大陆不顺的任贤齐。

后来在采访中,任贤齐说自己能在大陆成为一线歌手,最感谢的便是两个女人——王菲和赵丽蓉。

她曾说,“演员不能对不起观众,干咱这行讲究的是不能将就。”

为了不将就,每次表演赵丽蓉老师都在挑战自己。

1999年的春晚小品《老将出马》里,赵丽蓉用一段“点头yes摇头no,来是come去是go,要打招呼喊hello”帮全国的少年儿童完成了英语学习的启蒙。

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小品尾声赵丽蓉盘腿坐在椅子上,用老太太唠嗑的姿势唱出的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泰坦尼克号》主题曲《我心永恒》。

这一曲直接惊艳了电视机前数以亿计的观众。

而就当观众们沉醉于赵丽蓉为这个人间所带来的快乐时,却少人知赵丽蓉学歌的过程。

为了能把这一曲英语的《我心永恒》唱好,连汉字都认不了几个的赵丽蓉便请人把英语歌词谐音成汉语读音录到磁带上,每天对着录音机逐字逐词钻研发音,然后和原唱做对比,日复一日的练习。

但这些努力付出背后,也让她在最后一次登台彩排时,累到咳出了血!就是这一年,她被确诊肺癌晚期。

舞台上这一曲《我心永恒》也成了赵丽蓉在这个世间的绝唱。

曲终,赵丽蓉老师说出了人生的最后一句台词 —— Welcome to China。

写在最后

当她知道自己剩下的时间不多时,她很平静。

“我都七十多了,我什么都见过,也什么都尝过,我知道是什么病,你们可别着急……”“别哭,别让人以为我真的病了”。

她亲手给自己缝制寿衣,在几百张照片中挑选用作遗像的照片,照片里的她笑得特别开心。

2000年7月17日,赵丽蓉老师过世。

“我就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平凡的来,也要平凡的走。”这是赵丽蓉老师留下来的最后一句话。

赵丽蓉老师的舞台就此散场。

她用自己的方式,向所有深爱她的观众做最后的告别,最后留给观众她那最为标志性的慈祥笑容。

时代在变,每年的春晚也在变,中国人面前的这个备受期待的春晚大舞台,总是人来人往。

但时至今日,我们都没有忘记赵丽蓉老师。这位慈祥的老太太将欢喜带给观众,将悲伤留给自己。

⑥ 巩俐的获奖记录

备注:
1、巩俐是华语影坛唯一一位在国际影展上担任评委会主席的演员,同是也是(以下均指主竞赛单元):
第一位担任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的华人:1997年
第一位担任柏林国际电影节主席的华人:2000年
第一位担任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席的华人:2002年
第一位担任东京国际电影节主席的华人:2003年
第一位上海国际电影节女性主席:2014年
2、巩俐是华语影坛唯一在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均获得过个人殊荣的演员,分别为:
1992年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1993年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金摄影机荣誉奖
2004年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纪念大奖
3、巩俐是第一位两度获得国际A类电影节影后和第一位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影后的华语女星,分别为:
1992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2000年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4、巩俐是世界影坛第二位主演影片获得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的演员,分别为:
1988年《红高粱》获金熊奖
1992年《秋菊打官司》获金狮奖
1993年《霸王别姬》获金棕榈奖
5、巩俐是华语影坛主演影片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和获得英国学院奖最佳外语片最多的演员,分别为:
《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霸王别姬》3部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大红灯笼高高挂》《霸王别姬》《活着》3部获得英国学院奖最佳外语片
6、巩俐是主演影片入围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多的华人女演员,总计11部:
《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活着》《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风月》《中国匣》《荆轲刺秦王》《2046》
7、巩俐是唯一一位授勋法国艺术与文学勋章司令级勋位的华人演员
8、巩俐是金鸡百花电影节获奖最多的女演员之一:
获得两届金鸡影后、两届百花影后、一届百花女配奖、一届百花最受欢迎女演员奖

⑦ 拿过国际影后的中国女星都有谁

赵涛
赵涛(1978年1月28日- ),中国着名电影演员。1996年考入北京舞蹈学院民舞系。2000年起开始与第六代着名导演贾樟柯开始合作,主演其多部电影,在国际多项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其中包括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狮奖。赵涛也被誉为即巩俐之后最被国际了解的中国电影女演员。2006年被美国林肯中心评选为全球年度最佳女演员五十佳之一。2007年担任纪录片《无用》监制。2010年出演艾萨克·朱利安导演的电影《Better life》,与张曼玉共同演出东方韵味。

巩俐(大陆)/《秋菊打官司》/第四十九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最佳女主角(1992)
张曼玉(香港)/《阮玲玉》/第四十二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1992)
萧芳芳(香港)/《女人,四十》/第四十五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 (1995)
张曼玉(香港)/《清洁》/第五十七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2004

其中张曼玉一人同时获得过戛纳影后和柏林影后,为当前中国第一人。

巩俐,赵丽蓉,吕丽萍第二位柏林影后,第三第四位东京影后——刘若英、曾静,大马士革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潘虹),周迅 巴黎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其实还有很多,但都是比较老的明星,近几年中国的影后没有很多。

⑧ 首位在戛纳电影节封后的华人女演员是巩俐还是张曼玉

首位在戛纳电影节封后的华人女演员是张曼玉。

2004年5月22日张曼玉凭借《清洁》获得第57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成为亚洲影史首位戛纳国际电影节影后。

张曼玉是获得演员荣誉最多的华语电影演员,个人荣誉涵盖十一个国际电影节,并以五届金像影后和电影《甜蜜蜜》九项奖保持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后荣誉及主演影片获奖项目最高记录,四届金马影后和电影《人在纽约》八项奖保持台湾电影金马奖影后荣誉及主演影片获奖项目最高记录。

1992年凭借《阮玲玉》夺得柏林国际电影节影后,成为中国影史首位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最佳演员,2004年凭借《清洁》成为亚洲影史首位戛纳国际电影节影后,曾出任五个国际电影节的评审。




⑨ 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演员是

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女演员是石联星,她主演的影片《赵一曼》不但轰动了新中国,还让她获得了1950年第五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优秀女演员表演奖”,为新中国的电影事业发展争得了荣誉。

石联星(1914年5月18日~1984年8月1日),演员、导演。1932年参加革命后不久即奔中央苏区先后在列宁师范、红军学校看护连、高尔基戏剧学校、中央苏区星火剧团任文化教员、演员。代表作品有《赵一曼》、《湖上的斗争》等影片。

石联星同志是苏区红色红剧运动的开拓者之一,她因主演话剧《武装起来》、《海上十月》、《沈阳号炮》及参演《我—红军》、《女英雄》等话剧,在瑞金苏区进行艺术活动,与李伯钊、刘月华被广大红军和苏区群众誉为苏区“三大赤色红星之一”。

之后她在《疯了的母亲》、《水车转了》、《大地回春》、《日出》、《大雷雨》等剧目又中塑造了许多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 新中国成立后,石联星积极献身于年轻的人民电影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