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电影 » 第7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海报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第7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海报

发布时间: 2023-01-13 00:27:08

‘壹’ 史上首次!柏林电影节将不再按性别颁发表演奖

第70届柏林电影节现场

1905电影网讯 8月24日,柏林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宣布从2021年起,柏林电影节将不再设置“最佳男、女演员”奖项,而是合并成一个综合的“最佳主角”银熊奖,并增设一个“最佳配色”银熊奖。这两个奖项均不再区分男女,这也是该奖史上首次不以性别区分和定义的演技类奖项。

第71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将颁发8个奖项,分别为金熊奖、评审团大奖、最佳导演、评审团奖、最佳主角奖、最佳配角奖、最佳剧本奖、最佳技术成就奖。

组委会总监表示:“我们相信,在表演领域不按性别来划分奖项,意味着在电影行业中需要有更敏感的性别意识。”

据悉,第71届柏林电影节将于2021年2月11日-21日举行。

‘贰’ 第72届柏林电影节获奖名单公布,都有哪些艺人获得奖项

每一届的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都会受到大家的关注,在2月16号,这次第七十二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各大奖项也随之公开

西班牙女导演卡拉西蒙在柏林电影节夺得最佳影片的金熊奖,所凭借的是她拍摄的这部影片阿尔卡拉斯,这部电影主要描写的是西班牙加泰罗尼亚一个果农家庭,由于土地被征用,而被驱逐威胁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女性电影人接连在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获得的最高奖项,卡拉西蒙是一位80后,年纪轻轻,未来不可限量

另外,还有非常多的奖项,法国导演克莱尔德尼他拍摄的影片双刃剑获得最佳导演奖,柬埔寨的潘礼德凭借他的影片一切安好,获得艺术贡献奖,我值得一提的是,库尔勒资诉小布什的编剧莱拉斯蒂勒最佳剧本奖

除了这些奖外,还有一些没有获奖的导演和影片,并不是因为不好,也许是当时评委的喜好或者各方面的因素,那么我们也期待以后会有更多好的影片呈现给全世界

‘叁’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电影讲的什么故事

链接:https://pan..com/s/1BVZMmp1a5io3W_yNizR4xA

提取码:yfvu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是伊丽莎·希特曼执导的剧情电影,由茜德尼·弗拉尼根、塔莉娅·莱德主演,于2020年2月25日在德国柏林电影节上映。该片讲述了少女奥顿意外怀孕后,在表妹陪伴下踏上堕胎之旅的故事。

该片获得第7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大奖。

‘肆’ 柏林国际电影节的介绍

柏林国际电影节(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与戛纳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并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是“金熊奖”。20世纪50年代初由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筹划,得到了当时的联邦德国政府和电影界的支持和帮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举行第一届。每年一次,原在6-7月间举行,后为与戛纳国际电影节竞争,提前至2-3月间举行,为期两周。其目的在于加强世界各国电影工作者的交流,促进电影艺术水平的提高。是柏林国际电影节(德语:Internationale Filmfestspiele Berlin,又称Berlinale),和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并列为国际三大电影节,是世界四大艺术电影节之一(德国柏林电影节、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法国戛纳电影节、俄国莫斯科电影节)。柏林电影节也是各大传媒的盛事,每年大约有15,000名的专业参与人员,其中来自世界76个不同国家的记者多达3,500名。2004年2月5日到15日举行的第54届柏林电影节参展影片有3,117部。从2002年开始柏林电影节隶属于商业性质的“柏林艺术展出有限公司”。

‘伍’ 2022年柏林电影节获奖名单

《阿尔卡拉斯》《小说家的电影》《双刃剑》等。

北京时间2022年1月19日,第72届柏林电影节公布主竞赛单元入围名单,本次入围影片有18部。弗朗索瓦·欧容、克莱尔·德尼、洪常秀、保罗·塔维亚尼、德尼·科泰、尤里西·赛德尔、潘礼德等名导们的新片都纷纷入围。

第7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72届柏林电影节颁奖典礼于2022年2月16日举行,本届回归以线下活动为主的活动和放映形式。

2021年10月,柏林电影节官方宣布,导演、编剧、制片人M·奈特·沙马兰担任第72届柏林主竞赛评委会主席。[2]2022年2月15日,伊莎贝尔·于佩尔获第72届柏林电影节终身成就奖“荣誉金熊奖”。

2022年2月,第7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获奖名单出炉。卡拉·西蒙凭借《阿尔卡拉斯》获得最佳影片金熊奖,洪尚秀凭借《小说家的电影》获得评审团大奖银熊奖,克莱尔·德尼凭借《双刃剑》斩获最佳导演银熊奖,唯一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华语影片李睿珺《隐入尘烟》遗憾落选。

‘陆’ 北京电影节海报设计师:“我们也没想到会被骂成这样”

Film Festival /

对于这一切,这张掀起轩然大波的海报背后的设计师们又是怎么看的?

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先导海报

最近几天一张北京电影节的海报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激烈讨论。相比对上一届北京电影节海报一边倒的批判,这一次大众对这张海报的意见却呈现出极端的两极分化。

人群像摩西分红海一样分为泾渭分明的两派:一派认为,这张海报的设计语言非常当下,甚至代表平面设计的未来;另一派则认为这张海报未经雕琢,简直像业余的学生作品。

Voicer在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采访了北京电影节先导海报背后的设计师团队“立入禁止”,意外爆红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刘治治 & 迷盒

刘治治 / 着名平面设计师,立入禁止&拂一个山坡联合创始人。200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平面设计系。2010年至今任中央美术学院讲师。2003年与广煜、何君建立 MEWE设计联盟,2007年与广煜重组吐毛球工作室,2015年重组立入禁止。设计作品曾获东京字体指导俱乐部提名奖(2004—2009年),纽约国际艺术指导俱乐部优异奖(2005—2006 年)。2010年成为 AGI(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会员。

迷盒 / 曾担任《新视线》资深设计师及编辑、The New York Times Science Times中文版创意总监、The New York Times中国区艺术总监。2011年创办独立杂志《Cover》。2013年加入吐毛球平面设计,2015年与刘治治重组立入禁止工作室。Editorial design偏好者,极尽以设计传达更多信息。

立入禁止 / 于2015年重组,成员由设计取向完全不同的创意人组成,他们从事平面设计、插图、交互界面、出版、策划展览……几乎涵盖了平面设计的所能接触到的方方面面,艺术、 时尚 、产品、建筑、媒体、互联网、音乐、文学、教育等, 具有极强的跨域性。

立入禁止官网:studionaeo.com

Q&A

VOICER x 立入禁止

Voicer:你们当时接到北京电影节项目的时候,官方的要求是什么样的?

立入禁止: 首先要先明确一点,现在这张海报是先导海报,不是主海报。 虽然我们当时是按照主海报来做的,但是电影节可能还是希望有一个在视觉上更受官方认可的主海报。所以大家在微博上特别踊跃地评价我们做的这张先导海报,其实有点儿把劲儿使过了,希望大家可以等到主海报出来的时候再踊跃。

其实北京电影节主办方对我们很尊重,在设计过程中也没有太多的修改。在做设计之前,他们提出一定要有风车,因为他们的主标是风车;希望有天坛,因为风车和天坛有风调雨顺的含义;另外希望光感、色彩上能够有电影的感觉。

所以基本上他们没有什么太大的修改,尤其动态海报上,没有提什么具体的意见。网上有的设计师朋友们帮我们说话:“哎呀,肯定是被甲方欺负了!”,但其实也没有。甲方有要求,我们作为成熟设计师,肯定不能忽略他们的要求。所以网上说这次的海报是电影节甲方“逼迫”的结果,是完全不实的。

立入禁止设计的 北京电影节海报室外效果图

Voicer:有没有预料到这张海报会掀起巨大的讨论?

立入禁止: 谁也没有预计到一张先导海报会上热搜,我们也没想到能被骂成这样,“公共领域的冒险竟然是如此危险”。我们就在想,大家的反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两极分裂?

设计圈的朋友们都说耳目一新,今天还有设计师朋友说我们是跨时代的设计,这张海报会变成一个新时代的设计标准,但其实并没有。

骂不骂其实无所谓,你做的东西是一个进入公共领域的东西,被骂不是很正常吗?没有引起争论的话也挺没意思的。但我们会去想这些争议的原因。 好多人都没有意识到,电影海报其实有一个特定的范式。

许多电影海报的字体都做成书法体或者金属效果

就拿别人攻击这张海报最多的部分来说,很多人说这个字怎么没有设计,怎么就用了黑体字,排版也很奇怪。为什么他们会说这话,是因为他们看到的大多数电影海报字体都是书法体;不然就是古装大片海报里常见的那种经过制作的三维字体,把文字都设计成金属质感。他们会认为这样才算是设计,如果你只用了黑体字,那就是没有设计。

还有一点就是大家觉得这张海报里没有高 科技 的炫技感,也没有很多电影海报里会出现的明星大头、剧照之类的图像。所以他们就会觉得:这个海报怎么和我期盼的电影节海报不一样?人们就会因为这种不一样而产生排斥、恐惧、厌恶、焦虑……也就说其实这并不是一个美不美的问题。虽然电影海报设计是平面设计的一个分支,但它们确实是两种语言。平面设计的语言和电影海报设计的语言之间的不对位才造成了这一次的争论。不在对位关系之中,就无法构成讨论。

字母和天坛宝顶上的交叠细节

很多人说:“这海报做得跟学生作业一样,不会排版,天坛宝顶上的圆球和Film的字都叠到一起了,也不好好处理一下,我们强迫症看着很难受。”难受那就对了。我们的平面设计就是让强迫症看得特别难受,来 探索 视觉的可能性,这本来就是我们的设计语言。你会发现别的地方是没有重叠的,这其实是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做的一个小心思,只是在这两套语言的不对位之下,这种小心思变得无效了。

设计师们看到这种重叠就会觉得这肯定是故意为之,但是没有受过设计训练的人就会觉得别扭,这个交叠就变成一个攻击点了。网友说我们不专业,空出位置都不会吗?我们会呀,我们这些人当年都是做文字设计出身的呀。十几年前我们就做过这么多标题字体的设计了。

但是这种潮流和电影海报这个领域之间是有很大的鸿沟的。在电影海报设计的领域大家就觉得你没有做金属字,没有做特效,你就是个骗子。我们也没有办法辩解,不可能去微博上和网友一个一个解释吧。

打个比方, 时尚 界已经穿老爹鞋穿了五六年了,但是你到了一个地方,那里的人们还在流行穿小白鞋。我们如果在这样的地方设计老爹鞋,他们肯定会说你们怎么设计了一双1980年代流行的鞋子?

虽然我们一直想在公共层面上和大家展开讨论,但是中国现在的状况是:每一拨人都守着这一拨人能理解的范式来排他。人群不应该自我封闭。我们做了一个试探,能不能把平面设计最当下的语言运用到其他行业呢?结果是我们发现:在当代艺术界、音乐界,媒体界、 时尚 界都没问题,到了电影界,就遇到问题了。

北京电影节系列海报

Voicer:设计行业的审美标准和普通大众的平均审美一直以来都是有很大差异的,这一次在公共领域的讨论可能会把这种差异无限放大了。你觉得这样的脱节是一种可以改变的状态吗?或者说你们有意要改变这种脱节吗?

立入禁止: 就是要有脱节呀,要不然怎么改变呢?如果我们现在做出一个大众都觉得喜闻乐见的东西,那就没有任何的可能性了,我们就全被淹没了。

而且何为“大众喜闻乐见”?这也不好说,这块大众和那块大众还不一样呢。罗素说“须知参差百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参差百态才是万物该有的形态。所以这个脱节,反而是提出了一个问题。

大家起码愿意为了一张海报去讨论、去思考,这是一件挺好的事儿,总比讨论一些莫名其妙的八卦要好吧。比如我现在解释说宝顶的球被字压着其实是一个概念,这个解释说出来之后,如果有一两个人恍然大悟,那就是一件很好的事。

立入禁止为海报设计了许多衍生方向

Voicer:当时设计天坛的时候,是为什么会设计成这样一层一层的形式?

立入禁止: 今年是北京电影节十周年,我们的概念就是主打“十”这个汉字,拿这个汉字做成风车,风车转得比较快的时候,就会变成一个圆,然后我们就拿十个圆形“镜片”去组成了天坛。十个镜片堆叠在一起,其实是镜头里的结构。比如说徕卡曾经出过一个非常着名的镜头Summicron 35mm F2,这个镜头在日本就被称为“八枚玉”。所以说我们设计的天坛就是由一堆镜片组成的,从天坛望出去就相当于拍电影,是这个意思。

立入禁止将汉字“十”做成风车

我们在做的时候不仅有动态的,还把它做成了三维静态,现在发布的这张海报,只是截取了动态海报其中一帧,并不是我们最终的静态海报。动态海报motion graphic在国际上是一种趋势。

Voicer:北京电影节的主办方是怎么会找到立入禁止的?

立入禁止: 很多年前北京电影节举办了一个海报征集的活动,在征集前就请刘治治办了一场讲座,讲一讲海报设计,就这样和北京电影节主办方认识了。他们就一直希望我们来给他们做海报,负责人特别诚恳地邀请了我们很多年,我们一直推脱,直到去年实在是有点儿不好意思了才接了下来。

去年的海报被骂成这样,所以我们当时也就做好准备,今年的海报不管做成什么样都是会招来评论的。

人如果想参与到讨论里,或者是宣泄情绪,那就不会去序列地想问题。比去年海报做得好,太容易了。如果有人夸我们这个海报做得比去年那个好,听着也像骂人。

北京电影节海报衍生品效果图

Voicer:你们给自己的这次海报设计打几分?

立入禁止: 百分制吗?那就难了,93.5吧。我觉得这张海报在我们所有的作品里面也能打到在80分以上。因为它的限制其实在那儿,又要风车又要天坛,在一个画面里我们无法表达,那就只能做动态的,动态怎么变,怎么转场,其实背后有很多思考。这张海报在我们以往的作品里可能不能算是最好的,但它是非常符合要求的。

Voicer:有人说你们这次做的海报特别亚(文化),你们怎么看?

立入禁止: 这个可真不算亚,我们做得亚的可亚了。再说了亚不是挺好的吗?北京电影节本来高高在上,我们就是要亚它一下。

北京电影节系列海报衍生效果图

Voicer:这么多评论里你觉得最可笑的一条是什么?

立入禁止: “这是拿PPT做的吗?”

大家还是在关心所谓的“技术”使用的时长和费工程度。如果一张海报看上去非常简单,他们就觉得不行,没使劲。其实客户也是这个问题,我们最早做的动态海报特别简单,没有五彩缤纷的颜色,就是特别简单的纯色,也给他们看了柏林电影节今年70周年的主视觉,他们还是觉得没有技术含量,所以我们才慢慢地引入了这些色彩变换。

我们还看到一条评论特逗,说海报最关键的是要留白,周边的文字要围绕图形,尤其右上角文字压图,更是大忌!这还弄出平面设计风水学了吗?

Voicer:这件事情出来之后,Voicer的设计师就有一个感慨:如果大众看不懂设计师们做的设计,那很多时候就不知道自己工作的意义在哪里了,她会觉得有一点困惑。

立入禁止: 真正的公众其实和你无关,你仔细想一下,你做一个设计只是服务于两部分人,一个是实的,你的甲方;一个是虚的,也就是可能的观众。不会再有第三个人。

就像广煜说的:“高品质是稀缺的,低品质是常态。挑衅是几乎不可能被接受的,会被理解为比低品质还要低。”

比如说这张海报,在局部上我们解决了几个问题。风车?有了。十年?有了。天坛?有了。镜片暗示镜头?有了。动态海报里,风车是白色的,底色是彩色的,转换之后天坛是彩色的,底色是黑白的,象征电影从黑白到彩色的技术转变。我们解决了所有这些问题,就问心无愧了。

‘柒’ 柏林电影节获奖的中国电影

柏林电影节获奖的中国电影有:三个和尚、鹬蚌相争、红高粱、晚钟、本命年、阮玲玉、香魂女、喜宴、红粉、女人四十等。

1. 三个和尚

导演:徐景达/马克宣

片长:20分

参赛时间:1982年

荣誉:第32届柏林电影节短片竞赛最佳编剧银熊奖。

2.鹬蚌相争

导演:胡进庆

参赛时间:1984年

荣誉:第34届柏林电影节最佳短片奖银熊奖。

3.红高粱

导演:张艺谋

片长:91分

参赛时间:1988年

荣誉: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4.晚钟

导演:吴子牛

片长:90分

参赛时间:1989年

荣誉:第3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特别奖银熊奖。

5.本命年

导演:谢飞

片长:107分

参赛时间:1990年

荣誉:第4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杰出个人成就奖银熊奖。

6.阮玲玉

导演:关锦鹏

片长:154分钟

参赛时间:1992年

荣誉:第42届柏林国际电影届最佳女演员奖银熊奖(张曼玉)。

7.香魂女

导演:谢飞

片长:105分

参赛时间:1993年

荣誉: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8.喜宴

导演:李安

片长:106分

参赛时间:1993年

荣誉: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9.红粉

导演:李少红

片长:110分钟

参赛时间:1995年

荣誉:第4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视觉效果奖银熊奖。

10.女人四十

导演:许鞍华

片长:101分钟

参赛时间:1995年

荣誉:第45届柏林国际电影届最佳女演员奖银熊奖(萧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