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电影 » 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是什么电影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是什么电影

发布时间: 2023-01-08 10:48:12

⑴ 我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是什么

我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是《渔光曲》。

《渔光曲》由民国着名电影人厉麟似等审定并推介参加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获第九名,被誉为中国首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渔光曲》无论是在艺术结构与镜头运用上,都突破了早期中国电影的影戏观念,格调凄婉而压抑,节奏缓慢而抒情。在保持了蔡楚生前几部作品中的故事感人、情节曲折、悲喜交织、情趣盎然、观赏性强等特点外,又突出了真实与细腻。

《渔光曲》的现实意义

影片以渔民徐家的家庭悲剧为主线,描绘了在经济恐慌、民生凋敝的社会状况下,渔民灾难重重的生活,表现出作者对穷苦渔民的无限同情,贯穿了1930年代中国的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

同时,也围绕着这个渔民家庭的悲惨遭遇,深刻揭示了造成渔民深重苦难的原因,真实地反映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渔村的社会面貌。又通过船主之子何子英这位新工商从业者的形象,探讨了“实业救国”的理想问题。

影片上映之后,观众对农民的凄惨生活深表同情,对实业人士的认识也发生了巨大转变。

⑵ 《赵一曼》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是

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是《渔光曲》。

《渔光曲》是1934年由蔡楚生编剧和执导的剧情影片,王人美、韩兰根等主演,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影片代表作之一。该影片由民国着名电影人厉麟似等审定并推介参加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获第九名,被誉为中国首部获得国际荣誉的电影。

影片讲述了渔家子弟徐小猫、徐小猴和船王何家继承人子英之间的悲欢离合,两代人之间的故事折射出旧中国各阶层人民生活的飘零动荡。

艺术价值

《渔光曲》无论是在艺术结构与镜头运用上,都突破了早期中国电影的影戏观念,格调凄婉而压抑,节奏缓慢而抒情。在保持了蔡楚生前几部作品中的故事感人、情节曲折、悲喜交织、情趣盎然、观赏性强等特点外,又突出了真实与细腻。

通过贫苦渔民的悲惨遭遇,以凄婉的笔调描写了当时居民的苦难生活,显示了导演艺术技巧的成熟。作为配音片,《渔光曲》可以看作默片向有声时代转变的特殊时期的产物,既保持了中国默片视觉表现上的高水准,也体现出一些对于声音手段的有益探索。

影片以现实的题材、动人的情节、通俗的手法和精炼的技巧,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在故事性和抒情性的结合上,画面造型的美感追求上以及对待意境界的营造上,都有所探索和创新。影片表现手法质朴,却有很大的艺术感染力,开头和结尾尤为动人,前后对应配以清新真挚的主题歌,达到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中国网)。

⑶ 中国第一位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演员是什么影片

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演员是影片《赵一曼》的主演石联星。


《赵一曼》是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剧情片,由沙蒙执导,石联星主演,于1950年上映。

该片讲述了讲述了东北抗联女英雄赵一曼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和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斗争,最后英勇献身的故事。

石联星以此片获1950年第五届捷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新中国成立后,石联星积极献身于年轻的人民电影事业。

1949年在“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影片《赵一曼》,成功地塑造了革命战士赵一曼的英雄形象。此后,她又主演了《湖上的斗争》等影片,参加了中苏合拍的《风从东方来》的导演工作。

先后在北京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北京电影学院教表、导演课。

尤其是她创造的赵一曼的形象,轰动了新中国,曾给予亿万人民群众以巨大的鼓舞。在1950年第五届国际电影比赛大会上,《赵一曼》受到热烈欢迎,石联星也因此荣获了“优秀表演奖”。

为新中国的电影事业争得了荣誉。

⑷ 第一部在国外获奖的中国电影是哪部

据了解新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是根据八位抗日女英雄投江故事创作的《中华儿女》



《卧虎藏龙》是第一部获得多项奥斯卡提名的外语影片,也是第一部获得最佳影片提名的亚洲电影。 渔民徐福和妻子有一对孪生子女小猴、小猫。一场暴风雨夺去了徐福的生命,徐妻只得撇下刚生下的儿女,只身到了船王何家做了奶妈。 这个电影很是经典。

⑸ 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演员是影片什么

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是石联星饰演的《赵一曼》,1949年在“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影片《赵一曼》,成功地塑造了革命战士赵一曼的英雄形象。

此后,她又主演了《湖上的斗争》等影片,参加了中苏合拍的《风从东方来》的导演工作。先后在北京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北京电影学院教表、导演课。

(5)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是什么电影扩展阅读:

人物生平:

石联星同志是苏区红色红剧运动的开拓者之一,她因主演话剧《武装起来》、《海上十月》、《沈阳号炮》及参演《我—红军》、《女英雄》等话剧,在瑞金苏区进行艺术活动,与李伯钊、刘月华被广大红军和苏区群众誉为苏区“三大赤色红星之一”。

之后她在《疯了的母亲》、《水车转了》、《大地回春》、《日出》、《大雷雨》等剧目又中塑造了许多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

⑹ 中国影片第一次在国际上获的荣誉影片的是哪部呢

中国影片第一次在国际上获的荣誉影片的是《渔光曲》。

《渔光曲》讲述了渔民子女小猫、小猴的悲惨遭遇,正如该片首映时的广告词所说“连绵三十年的惨剧,惆怅两世代的恨史。” “沧海中渔民血泪语,人海中芸芸众生相。” 导演蔡楚生延续其师郑正秋的苦情戏风格,打造了一颗重磅催泪弹。而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狭路相逢弟子胜。

《渔光曲》上映时,上海正逢60年未遇的酷暑,人们照样端坐在没有空调的金城大戏院观看,该片连映了84天,创下票房奇迹。影片中由安娥作词、任光作曲的主题歌《渔光曲》十几万张唱片一抢而空。在《渔光曲》连映的日子里,金城大戏院门口天天挤得水泄不通,成为上海滩一大奇观

⑺ 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演员是影片

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演员是影片《赵一曼》的主演石联星,该片由东北电影制片厂(今长影)1950年出品。

《赵一曼》是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剧情片,由沙蒙执导,石联星主演,于1950年上映;该片讲述了讲述了东北抗联女英雄赵一曼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和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斗争,最后英勇献身的故事。

(7)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是什么电影扩展阅读:

1933年,女共产党员赵一曼与她的丈夫老曹,受命在日军占领下的哈尔滨市电车工人中开展工作,组织工人罢工。敌人慑于群众声威,表面上佯装让步,暗地里却加紧部署镇压。

赵一曼洞察此情,在罢工胜利后迅速组织转移。老曹不幸被捕,不久即被杀害。赵一曼转移到农村后,动员教育农民,组织起一支抗日队伍,活跃在珠河两岸。

⑻ 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演员是谁

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演员是石联星。1949年在“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影片《赵一曼》,成功地塑造了革命战士赵一曼的英雄形象。

石联星先后在北京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北京电影学院教表、导演课。尤其是她创造的赵一曼的形象,轰动了新中国,曾给予亿万人民群众以巨大的鼓舞。

在1950年第五届国际电影比赛大会上,《赵一曼》受到热烈欢迎,石联星也因此荣获了“优秀表演奖”,为新中国的电影事业争得了荣誉。1950年至1960年参加北影,担任演员,电影学校教员等职务。



人物经历

石联星1914年6月1日生于湖北黄梅县,1932年参加革命,1938年参加上海抗日救亡演剧二队(疑误,据颜一演《在救亡演剧二队的日子里》中全体队员名单,其中没有石联星)。

同年,参加抗敌演剧二队,1940年在广西担任广西省立艺术馆教员。1941年至1944年进入新中国剧社担任演员。1945年进入延安鲁艺。

1945年至1946年担任华北联大戏剧系教员。1948年参加河北石家庄宣传部工作,1948年7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⑼ 新中国在国际影坛上第一位获奖的演员是

新中国在国际影坛上第一位获奖的演员是石联星,获奖的影片是电影《赵一曼》。1949年在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影片《赵一曼》,成功地塑造了革命战士赵一曼的英雄形象。石联星先后在北京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北京电影学院教表、导演课。尤其是她创造的赵一曼的形象,轰动了新中国,曾给予亿万人民群众以巨大的鼓舞。

在1950年第五届国际电影比赛大会上,《赵一曼》受到热烈欢迎,石联星也因此荣获了优秀表演奖,为新中国的电影事业争得了荣誉。1950年至1960年参加北影,担任演员,电影学校教员等职务。

人物简介
石联星,演员、导演。文艺四级。曾用笔名、艺名:石莲馨。文化程度:专科。她参加革命后不久即奔中央苏区先后在列宁师范、红军学校看护连、高尔基戏剧学校、中央苏区星火剧团任文化教员、演员。代表作品有《赵一曼》、《湖上的斗争》等影片。

⑽ 中国电影第一次在国际上获的荣誉影片的是哪个

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渔光曲》在苏联举办的莫斯科国际电影展上获奖。这是中国电影第一次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渔光曲》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电影。《定军山》是中国第一部电影,《歌女红牡丹》是第一部有声电影,《风云儿女》被称为它的插曲《义勇军进行曲》,而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电影是《渔光曲》,它获得了1935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的荣誉奖。三大电影节都获得了演员荣誉。

中国电影市场逐渐开放,人们长久以来的观影欲望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和满足。最重要的是今年国内出现了很多口碑不错的电影,为一举超越北美市场奠定了基础。相信经过这一次,我们的电影事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