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关于飞机空难的电影
3月15日,当地时间下午1时30分,一架属于俄罗斯弗努科夫航空公司的图-154客机从伊斯坦布尔国际机场起飞,半小时后被两名持刀歹徒劫持。这架飞机原定是飞往莫斯科。机上共有162人,其中大部分是土耳其人。直到3月16日中午12时40分,沙特特种部队在麦地那机场对劫机者采取突袭行动,人质全部获救,劫机事件结束。像这样的惊险曲折的故事,其实在好莱坞的影片中早有描述,现在就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有30年历史的好莱坞空难影片。
空难电影始祖———《国际机场》
追本溯源,改编自阿瑟希利原着畅销小说的《国际机场》(Airport,1970),是一切空难电影的始祖。本片采用《大饭店》建立的“全明星电影”结构模式,借着一宗空难事件将飞机上的组员、乘客以及机场上的安全人员牵引在一起,共同为一宗可能发生的飞机撞毁灾难而努力,从而制造出令人捏一把冷汗的紧张气氛和人们面对生死关头表现出来的人性众生相。
由于此片面世于70年代初期,当时的电影特技还未进入电脑化,所以影片采取传统的戏剧手法来铺陈故事,着重众多人物之间的人际关系和人情味。导演乔治薛顿与享利哈塞威的表现虽然只是四平八稳,但是本片的灾难题材在当年的好莱坞却是创新之举,因而获得最佳影片等十项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公映时更创下4500万美元的票房佳绩,成为年度最卖座电影亚军。
七十年代续集拍不停
由于《国际机场》的叫好叫座,因此掀起了70年代的灾难片热潮,海难(《海神号》、《大白鲨》)、火灾(《火烧摩天楼》)、地震(《大地震》)等影片陆续出现。始作俑者当然不甘后人,于是出品《国际机场》的环球公司在4年后推出了续集《国际机场1975》(Airport1975)。本片除了上集的救难英雄乔治肯尼迪继续演出之外,其余的幕前幕后都换上了新组合。不过由杰克史密特导演的这部续集剧情比较松散,机上乘客的角色设计和演员选角亦不算成功,整体成绩比不上第一集,公映时票房也下降至2500万美元,但它的制片费只有300万美元而已,因此仍然是一项划得来的投资。
三年后推出的第三集《航爆死亡角》(Airport’77),在故事取向上改走一个新路线———空难不再源于意外,而是因为歹徒劫机;飞机没有平安降落机场,而是沉到海底,灾难的解决是让机上乘客在停止呼吸之前浮上水面。由杰瑞詹姆森导演的这一集空难片娱乐性不俗,而且在故事和视觉设计上都比较有看头,“劫机+空难+海滩”的设计完全符合了续集电影“越拍越大”的制作模式,所以此片虽已第三度出击,仍然有2600万美元的不错票房。
第四集的《惊爆九重天》(TheConcorde-Airport’79)换上协和式客机当主角。此片另一创新之处是加入国际化的元素来扩大影片的视野,在故事方面描写飞机后美国华盛顿飞到法国巴黎途中被人刻意攻击破坏,在演员上则加入不少欧洲明星与美国明星合演,借以增加这个系列电影在欧洲市场上的吸引力。
八十年代戏谑版满天飞
由于灾难片在70年代的制作过于泛滥,使观众开始感到倒胃口,再加上《星际大战》在电影市场上石破天惊的表现,制作主流转向了以特技为主的科幻电影。因此,《国际机场》系列电影便在第四集推出后告一段落,而催生了另一种新的类型电影———以戏谑卖座电影为主要内容的无厘头喜剧。第一部先锋之作《空前绝后满天飞》(Airport1980),便是以《国际机场》系列为主要的搞笑对象。
本片描述一架从洛杉矶飞往芝加哥的巨无霸飞机上,坐着各式各样有奇怪毛病的乘客。在晚餐时,选择吃鱼的人全部倒了下来,包括正副机长和飞机工程师。乘客中唯一有飞行经验的人是在六年前飞过战斗机的泰德,加上吓得半死的空中小姐当副手,一场空难随时都会发生。
三名没有什么导演经验的年轻人杰瑞祖克、大卫祖克和吉姆亚伯拉罕,抱着好玩的心态拍摄了这部讽刺空难电影的《空前绝后满天飞》,竟因风格创新和笑料丰富而大受欢迎,以8000万美元的票房高踞当年卖座电影的第四位,成绩远胜被它嘲弄的《国际机场》系列。
至于出品本片的派拉蒙公司当然会打铁趁热推出续集,可惜这部由肯分克尔曼编导并率领一群过气明星主演的《瞒天过海飞飞飞》(Airplanell:theseguel,1982),却显然是一部为了抢钱而拍的狗尾续貂之作。但全片令人在观赏时味同嚼蜡。
九十年代重现真实事件
除了这两个系列性的空难电影之外,也有一些根据真正空难事件拍摄的影片留下一些值得讨论的作品。
在1972年10月13日,一架载有45名乘客的乌拉圭客机在南美安第斯山坠毁,幸存的16名乘客为了活下去,被迫分食死人的尸体。墨西哥的电影公司在这个空难事件曝光之后,马上买下克莱布莱尔的报道,并用低成本的抢拍方式完成了这部空难电影。但编导雷尼卡登勒二世把煽情的焦点放在恐怖呕心的吃人镜头上,以至这部名为《求生》的影片在1977年于美国上映时劣评如潮,很多人指责此片利用一宗人类大悲剧来剥削观众的感情。
十多年后,这一件空难才终于被好莱坞正视,以认真的制作和严肃的态度在银幕上重现这宗空难惨剧的始末,这就是法兰克马歇尔导演,伊森霍克等年轻演员主演的《我们要活着回去》(Alive1993)。影片拍出了人类在艰苦环境下挣扎求生存的潜力,以及年轻人之间的互爱互助精神,是一部具有正面意义的灾难片,娱乐效果也不错。
此外,最近几年在国内上映由寇特罗素主演的《747绝地悍将》(ExecutiveDecision,1995),将恐怖分子劫机,霹雳小组潜入客机内互相对抗的空中冒险动作片模式发挥至最高峰,以及由雷李欧塔主演,用较低成本摄制但却利用劫机者的变态心理制造紧张对峙气氛的《危机任务》(Turbulence,1996),都是娱乐性不俗的空难电影。(摘自:广州日报)
⑵ 有部是一架俄罗斯的飞机和美国的飞机在空中相撞的电影,叫什么
片名:《空难疑云》
又名:不可饶恕 / Unforgiven / Neproshchennyy
主演:德米特里·纳吉耶夫 / 罗扎·哈伊鲁林娜
上映日期: 2018-09-27(俄罗斯)
导演:
萨里·奥德赛耶
编剧:
萨里·奥德赛耶
制片国家/地区:
俄罗斯
剧情简介:电影根据真实的悲剧事件改编。维塔利·卡罗耶夫是一名来自奥塞梯共和国的建筑师,非常热爱自己的家庭。2002年,维塔利的妻子和孩子当晚在俄罗斯机场乘坐飞机前往巴塞罗那看望他的途中,在经过德国南部上空时与另一架美国飞机相撞,造成两家飞机上70多人全部遇难,而其中大部门都是孩子。
维塔利是最先到达现场的人之一,并自己找到了家人的遗体。关于事故的指责声不断,接着提起诉讼,但最终人们发现,撞机事件发生时值班的空管员以及其所属公司有重大责任。事故发生后的两年之间,维塔利一直努力从责任方获得解释和道歉,但始终没有成功...
(2)俄罗斯客机进入美国电影扩展阅读:
角色介绍——
1、维塔利·卡罗耶夫
一个建筑师,非常热爱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并对自己的家庭全方面的负责,是一个很好的丈夫,听闻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在空中遇难后,非常痛苦,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要让事故的责任方给自己一个解释,但不如意的是并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后来他通过私家侦探找到了空管员,并将害死自己家人的罪归祸首杀死。
2、罗扎·哈伊鲁林娜
是个美丽高傲的女飞行员,坚强、成熟,女飞行员总是难以获得一视同仁的认可,但是她用行动告诉别人,男飞行员能做到的,她一样可以,在关键时刻大显身手,赢得了机组与乘客的尊重。后来在空难后,因为同情维塔利的遭遇,所以期间不断的帮助维塔利。
⑶ 我想知道一部电影俄罗斯间谍进入美国
《特工邵特》《夺宝奇兵4》,,,涉及到美俄的间谍片这类题材的电影比较多..
⑷ 电影讲一个美国退役飞行员到俄罗斯偷飞机,要用俄语思维才能控制飞机,求电影名字,谢谢
电影《火狐狸》,好早的电影了,记得还是我上高中看到,片子不错。感觉里面提到的融化机身有点假,5马赫的速度貌似还不行。
⑸ 求一部俄罗斯电影,关于隐形飞机的,前不久(2011年3、4月份)CCTV-6可能播过。
俄罗斯电影《07隐形战机》
上校和他的三个伙伴在一次对美军事演习中,驾驶俄罗斯最新研制的07隐形战斗机飞行,并在美国人四艘航母的监视下如入无人之境,在这项技术在震惊美国白宫的同时也引起了X分子和美国军火商的注意,他们通过秘密发射的卫星和偷装在飞机上的控制装置改变了07的航道,并且设定了火箭发射的时间地点...
⑹ 一个美国人到俄罗斯那去抢飞机的那篇电影叫什么名字
火狐 Firefox (1982)
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Clint Eastwood
主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Clint Eastwood
Freddie Jones
David Huffman ...
国家/地区: 美国
对白语言:英语
发行公司: 华纳兄弟公司 ...
上映日期:1982年6月14日 美国 ...
更多中文片名:火狐狸
类型:动作/惊悚/科幻
片长:136 min
苏联在1982年开发了米格31喷气机时,全世界大为惊恐,唯一对策只有盗取这架超性能之飞机,而有能力担任此任务的就只有越战空中英雄甘德,甘德终于被说服由退休生涯中复出,接受一连串的特种训练后,前往俄国并与俄国特务数次交手,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激烈空战。
⑺ 求一部电影:貌似是在一航展上一架俄罗斯最新战机飞行表演结果飞行员是个叛徒架机要攻击美国总统专机
幻影一号,又名捕风捉影
哈,楼主我看过,本电影讲的是俄罗斯空军研制成功了“苏-35”型列战斗机,它具有最先进的技术和最卓越的功能,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其中也包括了恐怖分子,本片的主人公是一位出色的战斗机飞行员,他驾驶着最新型的苏式战斗机与他们展开战斗,为俄罗斯空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楼主,请采纳
⑻ 有一部关于劫机的电影,里面有与F117隐行飞机对接的镜头,看过的请告诉我这部叫什么名字,不胜感激
片 名:最高危机 / 英文:Executive Decision
◆ 导 演:Stuart Baird
◆ 主 演:库尔特·拉塞尔(Kurt Russell) 史蒂文·西格尔(Steven Seagal) 哈利·贝瑞(Halle Berry)
◆ 类 型:动作(Action) 冒险(Adventure) 惊悚(Thriller)
◆ 国家地区:美国 ◆ 语 言:
◆ 发行公司:华纳(Warner Bros.) ◆ 首映日期:1996年3月15日
◆ 制作公司:华纳(Warner Bros.) Silver ◆ 谱鞒杀荆?55 + $0 (单位:百万美元)
◆ 本站评分: ◆ 首映票房:$12,069,780.00 (单位:美元)
◆ MPAA定级:R 级 ◆ 全美票房:$56,679,192.00 (单位:美元)
◆ 片 长:134 分钟 ◆ 海外票房:暂无
◆ 官方网站:
◆ 专题网站:
◆ 影片简介:
一群恐怖分子劫持了一架波音747客机, 将机上的四百多人扣作人质,要求释放他们被捕的首领,然而,根据情报官格兰特的判断,他们的真正目的是想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引爆杀伤力极大的神经毒气弹。为了阻止这一阴谋,解救机上的人质,特别行动小组采取了极为冒险的行动计划,准备在空中登上波音客机,制止恐怖分子的行动,完成解救人质的任务。
行动小组登上了客机,但计划的开头就进行得极不顺利。行动组长遇难,小组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境地,而且糟糕的是,炸弹专家中尉也受了重伤,无法行动。毫无实战经验的格兰特只有临危受命,担负起了指挥的任务。
行动队员们小心翼翼地进行着侦察工作。他们一面要准备用武力来消灭恐怖分子,另一方面,又要制止炸弹的爆炸,在美丽勇敢的空中小姐珍的帮助下,格兰特等人惊险万分地完成了侦察工作。而折除炸弹这一重大的任务就只有交给重伤不能行动的中尉和有些神经质的工程师凯奥来完成了。但更为麻烦的是,行动小组还要对付一位隐藏在乘客中间的炸弹引爆员,而且,更要设法制止军方将要对飞机发起的毁灭性攻击。
行动小组发起了攻击。在千钧一发之际,炸弹的爆炸被制止了,然而,恐怖分子的反抗却使飞机破了一个大洞,飞行员也不幸遇害。于是,只有过小型飞机驾驶经验的格兰特就只有背负起操纵飞机安全着陆的重任了。虽然显得十分狼狈,但飞机总算是安全地降到了地面上。一场重大的危机,终于顺利地解决了。
赏析
《最高危机》是一部颇为不错的影片。虽然是解决恐怖分子劫机问题的老套路,但却有着全新的故事构架。在这部影片中,导演将解决劫机事件的场所由地面移至空中,还动用了F-117隐形战机作运载工具,设计了空中进入的情节,颇为新奇。而在电影中更是设置了众多的悬念,来调动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效果也的确不错。在影片的一开头,一连串记录式的事件被处理得十分干净利落,交待出了影片后面所涉及的所有内容。这是一个优点,却也是一个缺点,交待清了影片的内容固然不错,但如此一来,细心的观众对影片的发展脉络便也清楚了。飞机一被劫持,就知道了匪徒的真正目的,并进而提出空中进入被劫飞机的方案。这样一来,影片不免有些无味,观众只剩下看“如何具体解决”的份了,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所幸导演在其后的一些情节处理上运用的手法都颇为巧妙,各种悬念一个连一个。先是让队长牺牲,让一个文官担负起了指挥任务;再是让炸弹专家动弹不得,只能靠一个有些神经质的工程师担当拆弹重任;又设置了一个炸弹引爆员让队员们寻找。
这其中自然也少不了千钧一发的场面屡屡出现,让观众自始自终都处于紧张之中。而最后影片结束,飞机安全着陆时,观众却也一时之间有些好笑,明明知道影片的结局必然是这样的,却还被导演牵着走!
在影片的整体剧情安排上虽然有这样的缺憾,但整部影片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其过程的处理手法十分老练,而摄影,配乐等也都十分不错,尤其是演员压低了声音的紧张交谈和若有若无的音乐配合得十分巧妙,极好地烘托出了一种紧张的气氛。而诸位演员在片中的表演也比较出色。如果不是过于苛求的话,这部影片应该说还是拍得不错的。
=================
不得不说的是...史蒂文·西格尔 出场30分钟就挂了. 后面大场的戏都没有他的份.
空军一号 里面有米格和F15 的战斗,拍得不错得
最后去救他们的是一架C130
最后结尾是这样的
"Liberty 2-4 " is changing call sings,
"Liberty 2-4 " is now ...
"Air Force One!"
=================
⑼ 有部电影是苏俄入侵美国的
中文片名:赤色黎明
外文片名:Red Dawn
剧情介绍
该片有浓厚的冷战气息,讲述了科罗拉多州的一所高中遭到前苏联和古巴军队的入侵,一群高中生联合起来组成游击队反抗,这个队伍的名称就以他们的足球队的名字命名,叫做“狼族”,为了保护家园、为了不被迫穿上衣服(裸体代表着美国人的信仰),他们拿起了武器准备战斗。
重拍计划
新版《赤色黎明》沿用老版的故事情节,只不过“入侵者”从苏联和古巴联军变成了俄罗斯与中国军队。在美国媒体刊载的剧照中,出现了很多“解放军入侵美国后张贴的宣传海报”,上面印有“八一”红星标志,标语写着“修复你们的经济、重建你们的声望、打击贪婪的公司(指华尔街)”,显然编剧得到了当前金融危机的启示。从剧情和布景上来看,这部电影冷战气息不减,宣扬的依旧是美国式民主和个人英雄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