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关于吸血鬼的电影、小说、图片、西方漂亮的棺材图片、百科
现在最火的其实是《吸血鬼日记》,不过是美剧;如果电影的话,《暮光之城》也是很火的,而且风景比较好。小说的话也是《吸血鬼日记》,比较经典,不过剧情跟电视剧里的有差异。图片可以到网络搜比较多。(*^__^*)
㈡ 国际影视文学作品有什么
国际影视文学作品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电影、电视剧和小说,这些作品来自世界各地,涵盖了各种主题和风格。例如,可以提到经典电影《教父》、《肖申克的救赎》和《楚门的世界》,这些作品来自美国;也可以提到电视剧《绝命毒师》和《黑镜》,这些作品来自英国;或者提到小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和《悲惨世界》,这些作品来自英国和法国。这些作品中的许多都已经成为世界文化的经典,并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㈢ 观看或阅读国际影视文学作品包括什么
小说散文戏剧诗歌四类。观看或阅读国际影视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散文戏剧诗歌四类,影视作品是包括电影电视剧在内的以影像为表达方式的艺术形式(不包括摄影),文学作品中只有小说可以改编为影视作品(但是现在出现的电视散文也算其中一种新创),文学影视作品多指剧本或者写出供改编为电影电视剧的小说(比如蜗居),影视文学作品则是某电影电视剧放映后随之创作的小说,也叫影视同期书(非同人)。
㈣ 我想要一场注定没有结果的爱——你不熟悉的十部外国名着改编电影
春节即将来到,难得的团圆。家里人在一起喝茶、读书、看电影、嗑瓜子……其乐融融。以下十部由外国经典名着改编的电影,可能有些你熟悉,有些你不熟悉,爱读书的可以品品原着,读不下去原着的可以看看电影,同样收获颇丰。
1.《蝴蝶梦》
“幸福并不是一件值得珍藏的占有物,而是一种思想状态,一种心境。时间不再由钟摆来计量,而是连绵地伸向永恒。”
根据达夫妮·杜·穆里埃的同名小说《蝴蝶梦》改编,是英国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赴美后拍的第一部影片,也是希区柯克的成名代表作,该片荣获了1940年第1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摄影(黑白)两项大奖。影片的男女主角劳伦斯·奥利弗和琼·芳登也因此片双双荣获奥斯卡最佳男女主角提名。
为了保持原着小说中的黑暗气氛,希区柯克坚持把《蝴蝶梦》拍成黑白片,在选角期间,该片男主角的扮演者劳伦斯·奥利弗推荐了英国演员费雯·丽,但是希区柯克不喜欢费雯·丽的黑发,于是选择了有金色头发的琼·芳登。
2.《安娜·卡列尼娜》
“我的爱情越来越热,越来越希望爱情专有,他却越来越冷,所以我们相离越来越远。”
根据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小说改编,由伯纳德·罗斯执导,苏菲·玛索、肖恩·宾等主演。影片全部在俄罗斯实地拍摄,场景宏大,19世纪俄罗斯上流社会奢华的生活场面以及美人靓衫,都给人以视觉上的直观美感,让令人心动的安娜被所有精美细节烘托着,讲述一个凄美无限的动人爱情故事。
苏菲·玛索外形上比较吃亏,具有东方特质的苏菲看起来实在不像一个俄国人,但在众多客观原因之下,她的表演仍具可观性。
3.《英国病人》
“人们认为炸弹是一种机械的东西,一个机器敌人,但是制造它的却是人类。”
根据着名作家迈克尔·翁达杰的小说《英国病人》改编,安东尼·明格拉执导,拉尔夫·费因斯、科林·费斯、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朱丽叶·比诺什等联袂主演,影片于1996年11月6日在美国上映。
据说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给导演明格拉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我就是你电影中的K(凯瑟琳)”,之后她得到了这个角色。
4.《日瓦戈医生》
“同一个千篇一律的生命永远充塞着宇宙,它每时每刻都在不计其数的相互结合和转换之中获得再生。”
根据195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斯捷尔纳克的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改编,大卫·利恩执导,奥马尔·沙里夫、朱莉·克里斯蒂领衔主演的影片。该片获奥斯卡十项提名,最终收获其中五个大奖。
日瓦戈医生的妻子冬妮娅扮演者是查里·卓别林之女杰拉尔丁·卓别林。而作者由于受到苏联赫鲁晓夫当局的压力,被迫拒绝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5.《乱世佳人》
“世界上唯有土地与明天同在!”
根据小说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小说《飘》改编的一部美国电影。由维克多·弗莱明 、乔治·库克、山姆·伍德导演。克拉克·盖博、费雯·丽等人主演。本片于 1940年1月17日(美国)上映,在世界各地文化与商业上都获得极大的成功和轰动,成为了电影史上的不朽名作。1940年的奥斯卡奖中,本片独得包括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等十项,并在1998年美国电影协会评选的20世纪最伟大100部电影排名第四。
据说影片在上映前,制片方找来剧院经理,要求在影片上映前不向观众透露任何影片信息,观众可以因连片名都不知道而退场,但将无法重新入场。当影片开演时,观众们纷纷因兴奋而喝彩,他们没料到《飘》被搬上了银幕。
6.《罗生门》
“最聪明的处世术是:既对社会陋习投以白眼,又与其同流合污。”
根据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筱竹丛中》改编而,由黑泽明执导,芥川龙之介,桥本忍联合编剧,三船敏郎、京町子、森雅之、志村乔等领衔主演。该影片于1951年荣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以及第2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并入选日本名片200部。
7.《断背山》
“我希望我能知道该如何戒掉你。”
根据安妮·普露所着的短篇小说《断背山》改编,由华人导演李安执导,好莱坞着名影星杰克·吉伦哈尔、希斯·莱杰、米歇尔·威廉姆斯和安妮·海瑟薇等倾情出演。影片于2005年12月9日在美国上映。该片在威尼斯电影节夺得金狮奖,在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中获得八项提名,并夺得了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与最佳电影配乐三项大奖。影片上映时形成一阵席卷全球的文化现象,对学术、时装和乡村音乐等不同文化领域产生广泛影响。
据说在拍摄期间李安同绵羊展开了不懈的斗争。他一整天都试图使羊群去饮用溪流中的水,但绵羊除了池塘和水坝中的水以外不会饮用任何活水,最后只得放弃了这一镜头的拍摄。而在香港乃至华人文化圈中,因为此片的影响“断背山”或“断背”遂成为成为同性恋(尤指男性同性恋)的代称。
8.《法国中尉的女人》
“责任只不过是一个盆,你往里面放什么都行,从最大的罪恶到最大的善行。”
根据英国作家约翰·福尔斯的代表作《法国中尉的女人》改编。1981年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将其改编成电影剧本搬上银幕,导演卡洛尔·赖兹拍摄,采取了戏中戏结构的双线并进叙事方式,将古代爱情与现代爱情互相对照,探讨了时代的发展与人们情感生活的变化。电影由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和杰瑞米·艾恩斯主演。成为世界文艺片中的经典之作。
在1982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在美国电影《金色池塘》和英国电影《火战车》的夹杀下,同样卓越的《法国中尉的女人》被牺牲了。
9.《发条橙》
“彻底善和彻底恶一样没有人性,恶必须与善共存,以便道德选择权的行驶。人生是由道德实体的尖锐对立所维持的。”
根据安东尼·伯吉斯的小说《发条橙》,斯坦利·库布里克所执导,马尔科姆·麦克道威尔领衔主演。该片讲述了一位无恶不作的少年阿历克斯,在入狱之后为了提前重获自由自愿接受特殊的人格治疗,却在“痊愈”后遭到正义的迫害的故事。该片获得了奥斯卡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电影剪辑四项提名。
在上映初期,美国电影审查会将其定为x级,也因此使它成为继《午夜牛郎》后的第二部得到奥斯卡提名的X级电影。电影上映一年后,库布里克删剪掉了电影里的部分镜头,才使评级改为了R级。在英国的上映比在美国更为艰难,它甚至被归为几件谋杀暴力事件的元兇,以至于库布里克不得不请求华纳公司停止《发条橙》在英国的发行。英国国内也禁止了影片的放映,直到2000年解禁前,影片只能出现在一些艺术影院和非公开的交易中。
10.《时时刻刻》
“我想要一场注定没有未来的爱。我想要黑夜里的街道,任风吹雨打,没有人会奇怪我身在何处。”
根据美国着名作家迈克尔·坎宁安的代表作《时时刻刻》改编,由史蒂芬·戴德利执导,戴维·黑尔、迈克尔·坎宁安担任编剧,妮可·基德曼、朱丽安·摩尔、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该片于2002年12月18日在美国上映,获2002年奥斯卡奖。
妮可·基德曼为了扮演着名的英国女作家弗吉妮娅·伍尔芙,造型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尤其对鼻子下了很大的功夫。当时由于她和汤姆·克鲁斯的离婚案一直引来大批狗仔队的注意。令她很得意的是,要是戴上她的假鼻子出去,就很容易躲避摄影记者的镜头,因为他们无法认出她来。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
您想读什么,请来读什么。请关注公众帐号:shenme_app
书友交流群:431384963
㈤ 有哪些好看的科幻小说和电影谢谢
电影:漫威系列 DC系列 黑夜传说1-4 生化危机系列 最新的谍影重重5 和星际迷航
㈥ 求 经典国外的文学作品 最好是有电影版的
链接:
收集多部《呼啸山庄》《大卫·科波菲尔》《双城记》《雾都孤儿》《鲁滨孙漂流记》《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等等。
㈦ 世界公认排名前十的名着小说,被拍成影视作品的有哪些
世界公认排名前十的名着小说,被拍成影视作品的有这十部:《战争与和平》《巴黎圣母院》、《童年》、《呼啸山庄》《大卫·科波菲尔》《红与黑》《悲惨世界》《安娜·卡列尼娜》《约翰·克利斯朵夫》《飘》。
第十名:《飘》
《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历经十年完成的作品,也是惟一的作品。这部作品被称为有史以来最经典的爱情巨着之一。1939年,美国导演维克多·弗莱明将其拍摄成电影,中文影片名为《乱世佳人》。由英国演员费雯·丽,克拉克·盖博饰演男女主角。1940年,该影片在第十二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上获得了在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在内的十个奖项。
㈧ 求分享,小说电影图片都可以,,谢谢
平凡的世界
㈨ 外国小说改编为电影的,有哪些
飘 玛格丽特 (Margaret Mitchell)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
经典台词:
斯佳丽站在台阶上,在绝望之余又燃起了希望:“塔拉庄园,我的家!我要回家。总有一天我会让他回来的!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Tara! Home. I'll go home, and I'll think of some way to get him back! After all,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是好莱坞影史上最值得骄傲的一部旷世巨片,影片放映时间长达4小时,观者如潮。其魅力贯穿整个20世纪,因此有好莱坞“第一巨片”之称。影片当年耗资400多万美元,历时三年半完成(挑选演员+拍摄),其间数换导演,银幕上出现了60多位主要演员和9000多名配角演员。在1939年的第12届奥斯卡奖中一举夺得八项金像奖,轰动美国影坛。这部耗资巨大,场景豪华,战争场面宏大逼真的历史巨片,以它令人称道的艺术成就成为美国电影史上一部经典作品,令人百看不厌。
呼啸山庄 艾米丽 勃朗特 呼啸山庄WutheringHeights(1970)
本片讲述了一个爱情与复仇的离奇故事。19世纪,在英国约克郡一个阴沉的荒原边上,名叫希斯克利夫的一个吉普赛男孩,被迪恩先生带到咆哮山庄。他得到主人之女凯西的钟爱,凯西在爱的同时,又无法拒绝自己想过优裕生活的愿望,而能提供这种生活条件的,却是邻居艾德加·林顿。希斯克利夫无意中得知后,悄然离去,凯西在愁苦心情中嫁给了林顿。
几年后希斯克利夫风度翩翩地回来了,林顿的妹妹伊贝拉爱上了他,他买下了咆哮山庄,他与伊莎贝拉结婚以后,希斯克利夫的冷淡无情使伊莎贝拉很快枯萎掉谢,凯西也因为悲伤过度而濒临死亡。希斯克利夫在凯西弥留之际来到她身边,把她抱到窗前姚望那方岩石——童年时代那曾是他们的“城堡”凯西说她等待着,总有一天他们会团圆,然后死去。
希斯克利夫心神错乱,在哀悼凯、期待死亡中捱过了20年。他对周围一切人都极端轻蔑、百般折磨,直到凯西的幽灵在一个严冬的雪夜把他召唤到他们最喜爱的荒原上某个地方,在死亡中重新聚
㈩ 柏林电影节获奖文学作品改编电影大盘点!
2月19号柏林电影节刚刚落幕,趁着这个热乎劲我来盘点一下,曾在柏林电影节获奖的国内文学作品改编电影。
01.《红高粱》
第38届西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1988年,根据莫言中篇小说改编、张艺谋导演《红高粱》在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登顶金熊奖,成为首部荣获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的华语电影。电影由姜文、巩俐主演,是老谋子的导演处女作。
电影以回忆“我爷爷”余占鳌和“我奶奶”九儿的视角,叙述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曲悲歌。此片中张艺谋对黄色和红色的运用是片中的一大看点,同时也表明了人物的身份给整个影片一个一气呵成的基调。
而莫言也成为这部电影背后的功臣。《红高粱》是对深厚沉淀的文化肯定,也是对生命赞美传统文化的共鸣。作为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小说中“寻根”元素着重体现在中国劳动人民那种传统的坚韧的“生命意识上。通过文物个性的塑造来赞美生命的那种喷涌不尽的勃勃生机,赞美生命的自由和舒展。
02.《本命年》
第40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杰出个人成就奖)
由谢飞执导,根据刘恒小说《黑的雪》改编,姜文、程琳、蔡鸿翔等人主演的《本命年》获1990年第4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杰出个人成就奖)。影片讲述了姜文扮演的亡命青年李慧泉在本命年,遭遇爱情、友情和生活等多方面挫折,最终在街边被少年抢劫刺死的悲惨经历。
它是中国现实主义题材的代表作,其中长镜头跟拍、还原真实的布景和黑色电影似的布光十分鲜明,反映了一代年轻人心中对没有归宿感的焦虑和挣扎。
03.《香魂女》
第43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中国第四代导演谢飞继《本命年》后的又一力作,改编自周大新的同名中篇小说,斯琴高娃、伍宇娟、雷恪生、陈保国等实力派演员出演,塑造了围绕在事业、家庭和情人间的传统妇女香二嫂的悲情故事。电影蕴含了浓厚的东方神韵,同时流露出对传统女性的同情,它和《喜宴》一起夺得了第43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04.《红粉》
第45届柏林电影节最佳视觉银熊奖
根据苏童同名小说改编,由中国第五代导演中独具特色的女将李少红导演。讲述了由王姬和何赛飞饰演的一对青楼姐妹花,因为王志文饰演的男主角的缘故,阴差阳错地衍生出不同的人物命运。通过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勾勒出一个时代的轮廓,电影获第4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视觉成就银熊奖,李少红同时凭借此片获得第3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05.《太阳有耳》
第46届柏林电影节导演银熊奖
香港导演严浩执导《太阳有耳》,根据莫言的作品《姑奶奶披红绸》改编,由尤勇、张瑜主演,这也是张瑜归国后第一次投资制作并主演的影片。它讲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黄土高原上,被黄埔军校除名后当上土匪头子的潘好和年轻农妇油油间爱恨交织的往事。在第4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太阳有耳》在众多参赛影片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导演银熊奖”和“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同年获得金熊奖的电影是李安的《理智与情感》。
06.《我的父亲母亲》
第50届柏林电影节导演银熊奖
张艺谋执导的《我的父亲母亲》根据鲍十小说《纪念》改编,由章子怡、郑昊、孙红雷主演。影片通过优美的乡土画面,诉说了一段难以割舍、跨越年代的爱情故事,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导演用黑白表现现实,用彩色代表回忆,将残酷的现实和美好的回忆区分开来。这也是章子怡登上国际舞台的开山之作,她在片中梳着辫子、穿着棉袄一路小跑的镜头十分经典。电影获得了第5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导演银熊奖,还在金鸡奖、百花奖中有所斩获。
07.《盲井》
第53届柏林电影艺术贡献银熊奖
海归导演李杨的处女作,根据刘庆邦的小说《神木》改编,讲述了两个靠骗人赚钱的矿区闲人,因对谋杀一个小男孩产生异议,最终反目成仇自相残杀。剧组条件十分艰苦,甚至会连续在地下工作二十余个小时。李杨几乎用纪录片的方式去叙述故事,获得了第53届柏林国际电影艺术贡献银熊奖的肯定。被导演戏称为“原生态”的憨头憨脑的王宝强,摘得当年金马奖的最佳新人奖。
08.《白鹿原》
第62届柏林电影节杰出艺术贡献摄影银熊奖
根据茅盾文学奖力作、陈忠实的同名小说改编,在王全安的再创作下,电影变得乡土味十足,而且欲望横流。不管是段奕宏与张雨绮的偷情戏,还是张丰毅、刘威及吴刚等一众老戏骨飙演技的桥段,都让这部灾难味道浓厚史诗之作显示出香艳感。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对传统中华文化秦腔的展示十分独特。2012年,《白鹿原》获得第62届柏林电影节杰出艺术贡献摄影银熊奖。
根据以上文学和电影的关系总结了以下几条,仅供参考。
1、经典小说为影视提供了创作蓝本
将当下备受关注的经典小说搬上荧幕是如今众多电影制作人乐于做的事,有很多作家兼职编剧、制作人、导演等,同时很多导演、编剧也都在写小说,这正是反映了小说等文学作品与影视剧越来越密切的关系。
2010年—2014年《盗墓笔记》、《鬼吹灯》以连载的形式在80、90年的心中确立了地位。随后,2014年——2016年其电影、电视剧等以不同形式相继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2017年,这两部小说转化势能还在持续上升。电影技术的发展也同步促进了文学作品转化为电影的范围,在形式上呈现内容的多样性。
2、影视作品有着文学反思的作用
这里的文学反思指的是对小说文学中一些不合理的情节、感情或理念的一种反思。小说与影视剧的相互作用,小说为影视剧提供了素材,影视剧也为小说充当了一个反省思考的媒介。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较快,影视作品相对于文学作品更有群众性,它对画面的表现和对情感的震撼突破了小说文字的限制,影视剧可以结合现实社会,比小说等文学更精准和敏锐,能合理的反映复杂的生活现象。影视剧的拍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小说的关注度。
俗话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影视剧就是把能被广大观众接受的一个“哈姆雷特”展现出来。期待未来会有更多的文学改编的电影不仅获奖更多的是给大众带来身心灵各不同的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