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电影 » 先在国外电影节获奖再回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先在国外电影节获奖再回

发布时间: 2022-12-25 09:02:25

⑴ 第一部在国外获奖的中国电影是哪部

据了解新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是根据八位抗日女英雄投江故事创作的《中华儿女》



《卧虎藏龙》是第一部获得多项奥斯卡提名的外语影片,也是第一部获得最佳影片提名的亚洲电影。 渔民徐福和妻子有一对孪生子女小猴、小猫。一场暴风雨夺去了徐福的生命,徐妻只得撇下刚生下的儿女,只身到了船王何家做了奶妈。 这个电影很是经典。

⑵ 谁知道历年在国外获奖的中国电影急!

1、1978年

《小蝌蚪找妈妈》获“南斯拉夫1978年国际美术电影一等奖。

⑶ 有很多内地的电影在国内都没上映,但是导演和演员都去国外颁奖去了!这怎么回事详细、。

国内未上映是因为没有通过评审,大部分片子都是因诋毁社会主义形象,诋毁政党形象,诋毁中国官员形象,宣传腐化思维,或是有暴露镜头等原因。导演贾樟柯走国际融资与发行的道路,基本与本土电影市场不发生任何关系。在国内,《小武》及其他类似的电影作品,因诋毁政党形象,涉嫌煽动都是通过盗版VCD的形式与观众见面。

⑷ 为什么有些电影在国内冷门在国外却获奖呢

虽然有这样的情况一般是国外评奖的都是这方面的专家组啊什么的,但是其实我觉得很大部分应该是因为文化差异,因为一个国家的文化、风俗、甚至最近流行的语言,国人看就能理解,外国人看可能就觉得不懂,反之,外国人觉得好的,可能国人就觉得没什么特别或则怎么样啊,那大多是因为影片的题材要嘛离国内的现实生活有点远,要嘛就是反映太纯朴的东西。

⑸ 我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是什么

《渔光曲》中国首部获国际电影节的电影。

中国在国际电影节上荣获奖项的第一部影片,是1934年上映的《渔光曲》。

在1935年的莫斯科电影展览会上,各国代表分组观看了参展影片,并有评判委员会详加评论、评判。评选结果,共有10部电影得奖,其中的一部便是中国选送的《渔光曲》,荣获相当于第四等的荣誉奖,评判委员会的评语是以其勇敢的现实主义精神,生动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的现实生活。

当中国代表、联华公司制片人陶伯逊上台接受奖状时,台上台下热烈掌声响起。这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电影节奖项的影片。

《渔光曲》介绍:

《渔光曲》由上海联华影片公司摄制,蔡楚生执导,歌舞影剧全能女明星王人美扮演女主角小猫,头号喜剧明星韩兰根扮演男主角小猴。任光创作的主题曲旋律优美又显委婉惆怅,歌词质朴真实,唱出了渔民的无尽凄凉与哀怨。

1934年6月14日,《渔光曲》在上海金城大戏院开始公映。这年,上海地区盛夏早来,且是60年来少见的酷热,气温高达39.9度,各式人等观看《渔光曲》的热情却持久如新,连映84天场场爆满,创国产影片最高上座纪录,诚如《申报》记载:在盛暑中能如此持久挺拔,的确空前未见,堪称奇谈。

⑹ 为什么有的电影先拿奖再上映而有的电影先上映再拿奖

主要有两个原因:

1、评奖方式不一样

有些奖是拿到电影节上参赛评奖的。如我国电影《白日焰火》于2014年参加柏林电影节获得金熊奖。为了保持在参赛中的“新鲜感”,一些参赛作品会等到参赛时才首次上映。有些奖是根据观众反映评选的,如国内的百花奖。不上映就不会有观众反映,所以必须先上映,后评奖。

今年10月28日举行的颁奖典礼将表彰13项不同的电影技术成果,而《双子杀手》仅仅凭借一次超前试映就已经锁定了一座娱乐科技领域的卢米埃尔小金人。

《双子杀手》定于10月11日在北美上映,并于10月17日正式登陆大陆院线,届时它将可以以每秒24、60和120帧的格式观看,也可以以2K和4K以及2D和3D的格式进行播放,这些选项为没有条件以最高配置播放影片的电影院提供了放映的机会。

⑺ 有哪些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或者口碑很好的国产电影

1962年李翰祥执导的《杨贵妃》获最高技术大奖。该片改编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主要讲述杨贵妃深得唐明皇的宠爱,贵妃之兄杨国忠凭妹显贵,位居丞相,却因为贪赃枉法,引起军民共愤。最终贵妃走到梨花树下投缳自尽,整部电影相当悲情。1975年胡金铨执导的《侠女》夺得第28届戛纳电影节最高综合技术奖。该片根据蒲松龄所着《聊斋志异》中同名小说《侠女》改编,讲述明代书生顾省斋为了妻子,与东厂交锋对决的故事。《侠女》的武侠题材、戏曲美学和东方思考的完美结合,被后世的武侠电影模仿与借鉴。

⑻ 我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是

《渔光曲》

《渔光曲》是20世纪30年代,也就是1934年6月14日上映的一部剧情片,该部电影由蔡楚生编剧和执导,王人美、韩兰根等主演,该片在上海金城大戏院首次上映时,正赶上当时上海市60多年来未遇的酷暑高温,却场场爆满,连续上映了84天。

当时由厉麟似等推介参加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并在1935年2月份获得了莫斯科国际电影节第九名的奖项,被誉为中国首部获得国际荣誉的电影。

(8)先在国外电影节获奖再回扩展阅读:

电影简介:

影片的故事发生在东海边,在“渔光曲”的歌声中展开了一个渔民家庭的悲惨故事。渔民徐福一家生活艰难,一对孪生子女小猫、小猴的出生更是加重了家庭负担。随后徐福死于海上,徐妈只好到船王何家做奶妈。小猫、小猴和何家少爷子英自小一起长大,感情要好。

十年后,长大成人的小猫(王人美 饰)、小猴(韩兰根 饰)继承父业,以捕鱼为生;子英则被父亲安排出国攻读渔业,他一心希望学成归来能改良中国渔业。此后,盗匪猖獗,以及渔业公司的兴办,都使渔民的生活更加艰难。

小猫、小猴难以维持生计,于是携着失明的母亲到上海找舅舅另谋出路。跟着舅舅卖唱的小猫、小猴在上海重遇了回国的子英,随后小猫、小猴却遭受了牢狱之灾,舅舅和徐妈也在一场火灾中丧生。经历了多番波折的三人,重新回海捕鱼。然而,命运弄人,那首熟悉的《渔光曲》再次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