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戛纳电影节是什么
戛纳电影节即康城(坎城)国际电影节,创立于1939年,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最顶尖的国际电影节之一,与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并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其最高奖项为“金棕榈奖”。
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宗旨在于推动法国电影节发展,振兴世界电影行业,为世界电影人提供国际舞台。戛纳国际电影节在保有其核心价值的基础上,也一直在进步发展,致力于发现电影行业新人,为电影节创造一个交流与创作的平台。
戛纳电影节最高奖项
金棕榈奖是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项,创立于1957年,每年颁发一次。金棕榈奖与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均为电影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金棕榈奖是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影片奖,一般仅颁发给一部电影作品。
1993年,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获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是华语电影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获得金棕榈奖。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戛纳国际电影节
㈡ 柏林电影节 戛纳电影节 奥斯卡 区别
柏林电影节、戛纳电影节、奥斯卡区别是柏林电影节目的是促进电影艺术水平的提高,戛纳电影节目的为振兴世界电影行业,奥斯卡是鼓励优秀电影的创作与发展。
柏林国际电影节
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51年,与戛纳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并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世界三大电影节),最高奖项是“金熊奖”。其目的在于加强世界各国电影工作者的交流,促进电影艺术水平的提高。
戛纳国际电影节
亦译作坎城国际电影节,创立于1946年,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最顶尖的国际电影节。
与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并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也称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是“金棕榈奖”。
奥斯卡金像奖
正式名称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世界着名电影奖项。奥斯卡金像奖是美国一项表彰电影业成就的年度奖项,旨在鼓励优秀电影的创作与发展,囊括了各种电影类型,有20多个不同的奖项,也是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媒体奖项,已成为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奖项。
㈢ 国际电影节分为几大类 分为4大类
1、国际电影分A、B、C、D四大类。国际电影节(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是世界各国电影艺术和技术成就展览的盛会。其主要目的是交流经验、互相学习、促进各国电影事业的发展。
2、通常都设立一个国际评选委员会,对正式参展的影片进行评选,对优秀影片和它们的作者(包括导演、编剧、演员、摄影、作曲、剪辑、服装、美工、特技等)授予奖品或奖状等,也有只参展不评奖的国际电影节。它的举行对世界电影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FIAPF)把电影节分为四类,即A、B、C、D类,电影节具体分类方式是:
A类:竞赛型非专门类电影节。(电影节以竞赛为主,但没有具体的主题)
B类:竞赛型专门类电影节。(电影节以竞赛为主,有具体的主题)
C类:非竞赛型电影节。(不以竞赛为主,以电影展映为主)
D类:纪录片与短片电影节。
㈣ 北京国际电影节闭幕式
8月20日,由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圆满落幕。十二年,正青春,初心未改。北影节在12年的时间中不断迭代与升级,成为中国电影与国际电影对话交流的重要平台,成为首都的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颁奖现场,张艺谋、李雪健作为颁奖嘉宾,为最佳影片颁奖,彰显了“天坛奖”经典传承的期望。最终,最佳影片奖的荣誉由《一个不愿观看<泰坦尼克号>的盲人》摘得;获得最佳摄影的《摆动》西尔万·希尔曼由导演柯文思、陈嘉上颁出。
李少红、吴京为最佳导演《真正的家人》法比安·古尔吉特颁奖;郭帆、张颂文为首度设置的最佳艺术贡献开奖,获得该奖的影片是《摆动》;胡玫、秦海璐为最佳女配角《珍妮热线》西格妮·韦弗颁奖。
北影节“天坛奖”秉承“天人合一,美美与共”的理念,邀请了7位重量级中外嘉宾担任评委。入围影片的全球报名影片数量达到1450部,其中国外影片来自88个国家和地区共计1193部,创下历史新高,体现出北影节的多元融合。
配合着组委会为评委会主席李雪健特别制作的短片,演员何冰、主持人尼格买提、主持人蓝羽、焦裕禄外孙余音、观众代表陈雨琪一同献唱了《想把我唱给你听》,并由陈道明为李雪健颁发北影节纪念奖杯,以此表达敬意。
㈤ 柏林国际电影节和金鸡奖哪个好
柏林国际电影节是与戛纳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并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是金熊奖。而金鸡奖是中国大陆电影节权威、专业的电影奖。国际奖当然比金鸡奖名气更大一些。但能或金鸡奖也是真的实力派啊。
㈥ 北京国际电影节是干嘛的
北京国际电影节(英文:Beiji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简写:”BJIFF“),创办于2011年,是在国家电影局指导下,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大型国际电影活动。
电影节以“共享资源,共赢未来”为活动主旨,旨在汇聚世界电影优秀成果,增进国际电影交流合作,推动跨区域、跨文化的电影传播,实现电影人和电影资本的跨文化合作,拓展国产电影国际传播空间、推动中国电影“走出去”,是北京市建设世界城市、打造东方影视之都的重点文化活动。
相关说明
北京国际电影节在每年4月中旬举办,为期8天左右,其间影片竞赛、电影展映、市场会展等同时进行。北京国际电影节分为“天坛奖”主竞赛、“注目未来”、“北京展映”、“北京市场”、“北京策划·主题论坛”、“电影大师班”、“大学生电影节”、“短视频”等单元。
天坛奖是电影节的最高奖项,以“天人合一,美美与共”为核心价值理念,旨在发现全球最新佳作,鼓励电影多样性。
2022年4月9日,北京国际电影节宣布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将于8月13至20日举办。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新增“短视频”单元,本单元主办单位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电视学院。 2022年7月,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首次设立艺术主席,由再度携手的着名演员巩俐担任。 8月12日,电影节开幕红毯仪式在北京怀柔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进行。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北京国际电影节
㈦ 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历史沿革
1930年代末,法国有感于当时德国、意大利高涨的法西斯主义气焰,特别是德国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在1936年大力运作莱尼•里芬斯塔尔拍摄当年的柏林奥运,之后便成为1938年的纪录片《奥林匹亚》强势入围。
1938年的威尼斯电影节并还夺下最佳外国影片“穆索里尼奖”;于是法国公共行政及艺术部长尚•杰伊接受菲利普•艾蓝杰的建议,决定在戛纳创立新的国际电影节;第一届电影节全名为“国际电影节”。之所以选择戛纳是因为那边的气候相当舒适。
1939年六月,路易•卢米埃接受担任第一届“国际电影节”主席,第一届电影节预计自9月1日进行到9月30日。
1939年八月开始,美国片商“米高梅”用豪华邮轮载着好莱坞明星如 Tyrone Power、贾利•古柏(Gary Cooper)、Annabella、Norman Shearer、George Raft 来到戛纳办派对、庆宴,一时之间吸引不少影迷驻足。但是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电影节随即宣布取消。
1946年9月20日在戛纳电影节法国外交部、教育部、电影联合会支持下由法国艺术行动协会再办戛纳电影节,这是实实在在的第一届。第
自1946年第一届以来,1948年跟1950年因财政困难停止举办。但是在1949年,电影节在新的大楼“电影节大楼”举办;法国人亦称之为“红地毯大楼”。
1968年5月19日因为受到“五月风暴”的影响被迫中断。
自创办以来,除1948年、1950年停办和1968年中途停办外,每年举行一次,为期两周左右。原来每年9月举行。1951年起,为了在时间上争取早于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改在5月举行。1956年最高奖为“金鸭奖”,1957年起改为“金棕榈奖”,分别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等。
㈧ 国际电影节是什么
国际电影节是世界各国电影艺术和技术成就展览的盛会。其主要目的是交流经验、互相学习、促进各国电影事业的发展。通常都设立一个国际评选委员会,对正式参展的影片进行评选,对优秀影片和它们的作者(包括导演、编剧、演员、摄影、作曲、剪辑、服装、美工、特技等)授予奖品或奖状等,也有只参展不评奖的国际电影节。它的举行对世界电影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上共有700个左右的电影节,由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批准认可、并有着较高质量的国际性电影节大约有50个左右。上述300多个国际电影节就其性质而言,可分为3种类型:
综合性
综合性国际电影节有120多个,特点是规模大,各种类型的影片(包括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等)均可参加比赛或映出。举行的时间长,一般两个星期。主要的有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爱丁堡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印度国际电影节、墨尔本国际电影节、圣塞瓦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旧金山国际电影节、伦敦国际电影节、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卡塔赫纳国际电影节、纽约国际电影节、迦太基国际电影节。
专业性
专业性国际电影节有150多个,特点是规模小,举行的时间也短,最多一周,最少3~4天,一般只放映或主要放映某一专业题材的影片,包括政治、军事、科技、文教、卫生、工农业等30多种专业。历史最久的专业性电影节是1945年意大利创办的国际体育片电影节。自创办以来,先后在意大利的科蒂纳丹佩佐、圣万桑、都灵等城镇举行,每年一次,为期一周。
70年代以来,中国多次参加并获得了一些奖。其他重要的专业性国际电影节还有:国际科学电影协会轮流举办的国际科学普及电影节、法国创办的昂西国际动画片电影节、西班牙的希洪国际儿童片电影节、法国巴黎的国际军事电影节、保加利亚的瓦尔纳国际红十字会和卫生电影节、芬兰的坦佩雷国际短片电影节、联邦德国的弗里德堡宗教电影节、捷克斯洛伐克的伐斯特拉发国际生态学电影节、丹麦的欧登塞童话片电影节、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幻想片电影节、美国的纽约国际手工艺品电影节、瑞士的日内瓦国际自然影片电影节等。
地区性
地区性国际电影节,现有30多个,特点是规模大小不等,放映时间一般是一周,有的两周,只放映某一个地区、几个地区某些国家生产的影片。1954年由日本、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亚(今马来西亚)、新加坡、 泰国以及香港、 台湾等地共同创办的亚洲电影节(亚太影展)是最早的地区性国际电影节之一。其他主要的地区性国际电影节还有:苏联创办的专门放映亚、非、拉国家影片的塔什干国际电影节、布基纳法索(原名上沃尔特)举办的瓦加杜古泛非电影节、在古巴举办的拉丁美洲新电影国际电影节、法国的南特三大洲电影节以及东盟国家电影节、巴尔干国际电影节、法语区国际电影节、北欧电影节、地中海电影节、英联邦电影和电视节、撒哈拉地区国家电影节等。
以上3种不同性质的国际电影节在国际文化交流、政治活动、经济贸易、科技合作等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80年代每年有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各种不同类型的国际电影节。通过各国影片的放映和各国电影工作者的交流,促进各国的友好关系和相互了解,为发展各国电影事业作出重要的贡献。
㈨ 北京举办国际电影节有什么意义
北京举办国际电影节旨在汇聚世界电影优秀成果,增进国际电影交流合作,推动跨区域、跨文化的电影传播,实现电影人和电影资本的跨文化合作,拓展国产电影国际传播空间、推动中国电影“走出去”,是北京市建设世界城市、打造东方影视之都的重点文化活动。
电影节的标志是一枚有着七彩叶片的风车,七枚叶片代表电影是世界的第七大艺术。每枚叶片上都有胶片的齿孔,意为每枚叶片都是城市的一个剪影,代表城市的进步与电影文化的发展之间的某种关联性,“转动的风车寓意着吉祥如意,也预示着电影产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创办背景
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在北京诞生。从此,电影与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
北京市拥有全国80%的制片机构,拥有全国80%的导演、演员、摄影等创作人才和制片人才、管理人才和营销经纪人才,电影创作硕果累累。全国37条城市电影院线中有13条院线在京有所属影院。
2010年,北京的电影业快速发展,电影佳作精彩纷呈,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电影产业生机勃勃,北京地区故事片产量约占全国的50%,年观影人数超过2700万人次,电影票房收入接近12亿元。
北京要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打造“东方影视之都”,不仅需要文化的支撑,也需要文化资源的逐步积累。举办电影节,在促进电影国际化发展与“世界城市”建设中实现“双赢”。
“在北京举办国际电影节是我作为一个老电影人多年的愿望。”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李前宽。 在此背景下,2011年北京国际电影季正式创办,2012年2月,北京国际电影季更名为北京国际电影节,每年举办一届并设立评奖单元,2013年开始评奖,自此,主竞赛单元“天坛奖”正式设立。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北京国际电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