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获国际大奖的中国电影有哪些
1、《霸王别姬》是汤臣电影有限公司出品的文艺片,该片改编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由陈凯歌执导,李碧华、芦苇编剧;张国荣、巩俐、张丰毅领衔主演。
影片围绕两位京剧伶人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展现了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1993年该片在中国内地以及中国香港上映,此后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公映,并且打破中国内地文艺片在美国的票房纪录。1993年该片荣获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棕榈大奖,成为首部获此殊荣的中国影片。
2、《大红灯笼高高挂》是由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出品的剧情片,由张艺谋执导,巩俐、何赛飞、曹翠芬、金淑媛等主演。
该片改编自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影片围绕封建礼教展开话题,讲述了民国年间一个大户人家的几房姨太太争风吃醋,并引发一系列悲剧的故事。1992年3月13日,该片在北美上映,以260万美元的票房创下当时华语电影在北美的最高票房纪录。1991年,该片获得第4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1992年,提名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
3、《一个都不能少》是1999年上映的一部剧情片,根据施祥生小说《天上有个太阳》改编,由导演张艺谋拍摄。该片使用一班非专业演员制作一出像纪录片的电影,故事主题是关于农村、贫穷及文盲的问题,在该片中张艺谋保留了演员本身的名字。本片获得十项国际电影奖项,包括金鸡奖、圣保罗国际电影节和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
4、1987年,在加拿大第11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上,《大阅兵》获评委奖。
5、《红高粱》是由西安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文艺片,由张艺谋执导,姜文、巩俐、滕汝骏等主演,于1987年在中国上映。影片改编自莫言的同名小说,以抗战时期的山东高密为背景,讲述了男女主人公历经曲折后一起经营一家高梁酒坊,但是在日军侵略战争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计均因参与抵抗运动而被日本军虐杀的故事。1988年,该片获得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成为首部获得此奖的亚洲电影。
㈡ 近年来在国外获奖的国产影片有哪些
第56届柏林电影节获奖名单
主竞赛单元
杰出电影艺术创新 张元《看上去很美》
“第57届戛纳电影节”
金摄影机奖提名奖:中国导演杨超《旅程》(中国)
“第58届戛纳电影节”
评委会奖 王小帅 中国(《青红》)
第59届戛纳电影节获奖名单
“一种关注”单元 最佳影片 《江城夏日》导演:王超 中国
2000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获奖
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卧虎藏龙(台湾地区)
2000年 张艺谋 《我的父亲母亲》获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2000年,香港导演王家卫执导的《花样年华》获第53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梁朝伟)及技术大奖;姜文执导的《鬼子来了》获评委会大奖;台湾导演杨德昌执导的《一一》获最佳导演奖。
2001年 林电影节评审团大奖银熊奖 王小帅 《十七岁单车》
2001年 林正盛导演的《爱你爱我》获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2001年 法国恺撒电影节 王家卫导演的《花样年华》获“最佳外语片”奖
2003年 李杨导演的《盲井》 获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2004年9月第二十八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看车人的七月》获得评委会特别奖,主演范伟获得最佳男演员奖。
2004年 陆川导演的《可可西里》东京电影节的评委特别奖
2005年 王小帅导演的影片《青红》获嘎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2005年 顾长卫导演的《孔雀》获柏林电影节评委会大奖银熊奖
还有最近 王全安导演的《图雅的婚事》获得了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㈢ 谁知道历年在国外获奖的中国电影急!
1、1978年
《小蝌蚪找妈妈》获“南斯拉夫1978年国际美术电影一等奖。
㈣ 柏林电影节获奖的中国电影
柏林电影节获奖的中国电影有:三个和尚、鹬蚌相争、红高粱、晚钟、本命年、阮玲玉、香魂女、喜宴、红粉、女人四十等。
1. 三个和尚
导演:徐景达/马克宣
片长:20分
参赛时间:1982年
荣誉:第32届柏林电影节短片竞赛最佳编剧银熊奖。
2.鹬蚌相争
导演:胡进庆
参赛时间:1984年
荣誉:第34届柏林电影节最佳短片奖银熊奖。
3.红高粱
导演:张艺谋
片长:91分
参赛时间:1988年
荣誉: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4.晚钟
导演:吴子牛
片长:90分
参赛时间:1989年
荣誉:第3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特别奖银熊奖。
5.本命年
导演:谢飞
片长:107分
参赛时间:1990年
荣誉:第4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杰出个人成就奖银熊奖。
6.阮玲玉
导演:关锦鹏
片长:154分钟
参赛时间:1992年
荣誉:第42届柏林国际电影届最佳女演员奖银熊奖(张曼玉)。
7.香魂女
导演:谢飞
片长:105分
参赛时间:1993年
荣誉: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8.喜宴
导演:李安
片长:106分
参赛时间:1993年
荣誉: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9.红粉
导演:李少红
片长:110分钟
参赛时间:1995年
荣誉:第4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视觉效果奖银熊奖。
10.女人四十
导演:许鞍华
片长:101分钟
参赛时间:1995年
荣誉:第45届柏林国际电影届最佳女演员奖银熊奖(萧芳芳)。
㈤ 第一部在国外获奖的中国电影是哪部
据了解新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是根据八位抗日女英雄投江故事创作的《中华儿女》。
《卧虎藏龙》是第一部获得多项奥斯卡提名的外语影片,也是第一部获得最佳影片提名的亚洲电影。 渔民徐福和妻子有一对孪生子女小猴、小猫。一场暴风雨夺去了徐福的生命,徐妻只得撇下刚生下的儿女,只身到了船王何家做了奶妈。 这个电影很是经典。
㈥ 从二〇〇〇年到现在我国有哪些电影在国外获奖
马背上的法庭(刘杰)、刺青、三峡好人、苹果、图雅的婚事
另外,还有其他获奖影片
《李莲英》获第41届柏林电影节特别鼓励奖。
《哦,香雪》获国际儿童和青少年电影中心艺术大奖。
《中国岩溶》获西班牙巴塞罗那国家地质学电影节大奖——最高艺术质量奖。
加拿大、香港、中影合拍故事片《秦俑〉获法国巴黎奇情动作电影展大奖——最受欢迎影片;第1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配乐。
《高产紧凑型玉米》获捷克斯洛伐克尼特拉第8届国际农业电影节教学片类二等奖。
《壁蜂》获捷克斯洛伐克尼特拉第8届国际农业电影节通俗科学类二等奖。
西影厂和台湾合拍故事片《大红灯笼高高挂》获第48届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金格利造型特别奖、国际影评人奖和艾维拉诺莉特别奖。
《马路骑士》获法国马赛国际女性电影节公众大奖。
北影厂香香港合拍故事片《过年》获第4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特别奖;赵丽蓉获最佳女演员奖。
《屠城血证》获东京世界和平电影节故事片一等奖。
1992年《双旗镇刀客》获第三届日本夕张国际探险与幻想电影节“最佳影片大奖”。
《来自火焰山的鼓手》获第四十二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儿童影片奖”。
《大红灯笼高高挂》获意大利大卫奖评选活动“最佳外语片奖”。
《四十不惑》获第四十五届瑞士洛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评奖”。
《狂》获第三届不结盟国家电影节(朝鲜)“最佳摄影奖”。
《高朋满座》获蒙古第一届喜剧电影节一等奖。
《秋菊打官司》(导演:张艺谋)获第十四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和“最佳女演员奖”。
《血色清晨》获法国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金球奖”。
《留守女士》获第十六届开罗国际电影“金字塔金像大奖”和“最佳女演员奖”。
《心香》获夏威夷国际电影节“评委特别奖”。
1993年《香魂女》(导演:谢飞)、《喜宴》(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获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血色清晨》、《四十不惑》、《双旗镇刀客》、《妈妈》获第四十三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电影论坛奖。
《天堂回信》(导演:王君正)获第43届柏林电影节“国际儿童青年电影中心奖”;荷兰第7届国际儿童电影电视节最高奖“儿童电影节奖”;美国芝加哥第10届国际儿童电影节成人评委和儿童评委两项最佳影片奖;伊朗第9届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杂嘴子》(导演:刘苗苗)获第50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参议院特别奖”。
《找乐》(导演:宁瀛)获第四十三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电影论坛奖和特别荣誉奖;第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青年导演竞赛项目金樱花奖和东京都知事奖;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青年导演大奖”首奖,奖金35万美元;第十五届法国南特亚非拉三大洲电影节金热气球奖,男主角黄宗洛获最佳男演员奖。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动画片《森林、小鸟和我》获第四届开罗国际儿童电影节动画、儿童电视节目组开罗金奖。
由田壮壮执导、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蓝风筝》获第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大奖,最优秀女演员奖(吕丽萍)、新人特别推荐奖和东京都知事奖。
《霸王别姬》(导演:陈凯歌)获法国第4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金棕榈奖”和国际影评联盟大奖;洛杉矶影评家协会最佳外语片奖;日本福冈第38届亚太电影节最佳导演和最佳剪辑奖。
《菊豆》(导演:张艺谋)获保加利亚瓦尔纳市首届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巩俐),巩俐还获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荣誉奖。
《秋菊打官司》(导演:张艺谋)获法国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奖,并名列香港第12届电影金像奖最佳十大华语片之冠。
《大红灯笼高高挂》(导演:张艺谋)获英国影视艺术学院最佳外语片奖、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奖、比利时电影评论家协会大奖。
《心香》(导演:孙周)获第9届法国蒙彼利埃中国电影节最高奖——“金熊猫奖”。
《随风而去》(导演:肖锋)获第2届东京国际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和最佳结尾奖。
《爱在东京)获法国第14届电影节最佳男主角(留学生吴晓东)金奖。
台湾的《无言的山丘》获首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日本福冈第38届亚太电影节最佳剧本吉最佳美术指导奖。
台湾的《戏梦人生》获第46届戛纳电影节评委奖。
台湾的《暗恋桃花源》获第43届柏林电影节特别荣誉奖。
台湾的《青少年哪咤》获第6届东京电影节青年导演竞赛项目铜奖,第15届法国三大洲电影节最佳处女作奖。
香港的《笼民》获首届上海电影节评委特别奖,日本第38届亚太电影节最佳影片和摄影奖。
中国教育电视片《水》获得第二十届“日本赏”国际教育节目大赛学前教育类银牌奖。
吉林电视台摄制的电视纪录片《远离的愿望》在挪威特罗姆索举办的自然纪录片电影节上,获特别荣誉奖;在意大利桑迪欧国际自然纪录片电影节上,获特别奖。
动画片:上海美影厂《12只蚊子和5个人》获法国第19届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教育奖。《悍牛与牧童》获第3届伊斯梅利亚国际纪录片、短片电影节塔胡特银像奖。
电视片:中央台《最后的山神》获“亚广联”电视大奖。《远在北京的家》获四川国际电视节纪录片大奖,《老磨坊》获最佳男主角奖(吴京安)。
谢晋导演获法国首届《轩尼诗》创意和成就奖。
1994年《火狐》(导演:吴子牛)获第四十四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特别推荐奖”和在法国蒙彼利埃举行的中国电影节金熊猫奖。
中国辽宁电视台拍摄的电视纪录片《两个孤儿的故事》获第二届亚洲电视映像节最高奖赏——最优秀奖,中国中央电视台的电视片《姊妹溪》获优秀奖。
《大气层消失》(导演:冯小宁)在南斯拉夫金松岭获“金松岭—94”国际环保、体育和旅游电影节“银松奖”。
《炮打双灯》获第42届西班牙圣塞瓦斯蒂安电影节评委特别提名奖。女主角宁静获最佳女演员奖。
《凤凰琴》获第四次不结盟运动及发展中国家平壤电影节火炬铜奖。
《黄土高原径流林业》在第11届国际农业电影上,获联合国粮农组织奖。
1995年《红粉》(导演:李少红)获第4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优秀单项奖视觉效果“银熊奖”。
《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红玫瑰的扮演者陈冲获香港电影评论学会“最佳女主角奖”。
《黄沙 青草 红太阳》(导演:周友朝)获首届金色布拉格电影节金人大奖。
《战争子午线》(导演:冯小宁)获第4届东京国际儿童电影节“日本电影评论家奖”。这是中国抗战影片首次在日本获奖。
《黑骏马》(导演:谢飞)获第19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艺术节最佳导演奖,男主角腾格尔获最佳艺术奖。
《民警故事》(导演:宁瀛)获西班牙第43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和国际影评人大奖。
《红樱桃》(导演:叶大鹰)获第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轩尼诗记者杯——最佳创意奖”。女主角郭柯宇获最佳女演员奖。
《母亲,没有选择》获第5届国际青年电视节大奖及最佳观众奖。
《二嫫》(导演:周晓文)获第四届国际电影节“玛雅美洲豹”金奖,女主角艾丽娅获最佳女演员奖。
《霸王别姬》(导演:陈凯歌)获日本东京东影评论家大奖、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张国荣获最佳男主角奖。同时该片还获得日本东京每日新闻电影大奖、最佳影片奖。
《阳光灿烂的日子》(导演:姜文)男主角夏雨获第一届新加坡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影片被美国《时新周刊》评为年度国际“十大最佳影片”第一名。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导演:张艺谋)获第4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电影技术奖”;被美国全美影评人联盟评为年度格里菲思电影奖“最佳外语片奖”;获美国第61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年度电影奖“最佳摄影奖”。
《女儿红》(导演:谢衍)女主角归亚蕾获捷克第30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女人花》(导演:王进执)获葡萄牙第24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故事片大奖和“妇女电影奖”。
《兰陵王》(导演:胡雪桦)获美国洛杉矶桑塔·克拉里德国际电影节最佳外语片奖;出品人郑凯南获荣誉奖状;摄影顾长卫获夏威夷国际电影节“摄影奖”。
《与往事干杯》(导演:夏钢)获葡萄牙第24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国际电影俱乐部联合荣誉奖。
《落河镇的兄弟》(导演:苏舟)获美国第12届芝加哥国际电影节“联合国儿童权益宣言”奖。
《人约黄昏》获马那基国际电影节“银摄影机大奖”。
《混在北京》中女主角剧雪获大马士革国际电影节“表演特别奖”。
《活着》获香港第14届电影金像奖评选“十大华语片”之一;男主角葛优获“第47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蓝风筝》获香港第14届电影金像奖评选“十大华语片”之一。
《东邪西毒》获香港第14届电影金像奖评选“十大华语片”之一。
《背靠背,脸对脸》获香港第14届电影金像奖评选“十大华语片”之一。
㈦ 获得国际大奖的中国电影有哪些
近三十年获国际大奖的中国电影:
《红高粱》(1987年),大导演张艺谋的成名作,为中国电影赢得了新时期以来的第一个国际大奖——金熊奖,同时捧红了国际巨星巩俐。
1987年,在加拿大第11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上,《大阅兵》获评委奖。
《大红灯笼高高挂》1991年获第48届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金格利造型特别奖、国际影评人奖和艾维拉诺莉特别奖。
《大红灯笼高高挂》1992年获意大利大卫奖评选活动“最佳外语片奖”。
《霸王别姬》(导演:陈凯歌)1993年获法国第4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金棕榈奖”和国际影评联盟大奖;洛杉矶影评家协会最佳外语片奖;日本福冈第38届亚太电影节最佳导演和最佳剪辑奖。
《一个都不能少》1999年获第五十六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㈧ 有哪些曾经获得国际奖项的中国影片
1、《杨贵妃》
1962年李翰祥执导的《杨贵妃》获最高技术大奖。该片改编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
1993年侯孝贤执导的《戏梦人生》获评委会大奖。它是一部记实性电影,以李天禄前半生的生活经历为叙事主线,李老本人的口述回忆与拍摄重塑的场面相互穿梭交织,以李天禄的个体经历呈现出台湾自清末至1945年日本投降五十年间的历史风貌。
㈨ 《李焕英》《奇迹》等入围意大利远东电影节,还有哪些电影走出了国门
尽管《你好,李焕英》、《奇迹·笨小孩》等影片都到国外“参加评选”了,但是这些作品并不算真正的走出国门,我认为以下五部影片才是真正走出国门了,1、《卧虎藏龙》;2、《霸王别姬》;3、《红高粱》;4、《地久天长》;5、《色·戒》。
5、《色·戒》
最后,李安导演的《色·戒》也是一部走出国门的影片,这部电影在亚洲电影大奖、英国电影学院奖、日本电影学院奖、金球奖和威尼斯电影节都拿到了非常多的提名,是深受外国人喜欢的一部中国影片。
㈩ 有哪些国内比较冷门的电影在国外却获奖
白日焰火在国内并没有获得太多的奖项认可,而且票房成绩也仅仅达到了1亿的水平,然而在国外白日焰火这部电影却获得了柏林电影节的最佳影片以及最佳男演员两项大奖。所以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白日焰火这部电影更受到影评人以及电影节的青睐。可以说白日焰火的观影门槛还是非常高的,可以说刁亦男并不是为了大众而拍摄的这部影片,因为白日焰火的艺术性以及故事的完成水平也是非常高的,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白日焰火的拍摄目的就是为了参加国际电影节拿到奖项。
其实艺术片和商业片都需要在电影市场上存在,因为像白日焰火这样的艺术片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国内电影的高度。而商业片在某种程度上也在养活一大批从事电影工作的人员。可以说两者是相互依存的,而并不是存在着某种隔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