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第52届韩国电影大钟奖的获奖名单
奖项获奖者最佳电影奖 《国际市场》 最佳剧本奖尹济均《国际市场》最佳导演奖 尹济均《国际市场》 最佳男主角奖 黄政民《国际市场》 最佳女主角奖 全智贤《暗杀》 最佳男配角奖 吴达秀 《国际市场》 最佳女配角奖 金海淑《思悼》 最佳新人男演员奖 李敏镐《江南1970》 最佳新人女演员奖 李宥英《晚春》 最佳新人导演奖 白宗烈《Beauty Inside》 最佳海外男演员奖 孙红雷 最佳海外女演员奖 高圆圆 最佳企划奖 《国际市场》 最佳摄影奖 柳成熙《国际市场》 最佳灯光奖 《京城学校:消失的少女们》 最佳剪辑奖 李镇《国际市场》 最佳录音奖 《国际市场》 原创配乐奖 《抒情男高音》 最佳美术奖 《尚衣院》 最佳服装设计奖 《尚衣院》 尖端技术特别奖 《国际市场》 人气奖 金秀贤、孔孝真 (以上资料来源 )
Ⅱ 影迷必看的韩国十大经典犯罪电影
《黄海》《追击者》《新世界》《金福南杀人事件》《杀人回忆》《亲切的金子》《犯罪都市》《共同警备区》《杀人者的记忆法》《嫌疑人x的献身》
Ⅲ 获四座奥斯卡的韩国电影《寄生虫》,究竟优秀在哪里
哈喽大家好,8月21日,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宣布,由奉俊昊执导的《寄生虫》将代表韩国竞争新一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这届开始改名“最佳国际影片”奖)。此前,自韩国电影开始选送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19年来,未曾入围,去年大热的《燃烧》也落选了。
今年5月,《寄生虫》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并成为首次拿到该奖的韩国电影。其后《寄生虫》已经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并将会在北美上映。《寄生虫》这部电影算是近年来韩国最有实力竞争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电影之一了,之前参赛的电影全部落选,那今年有可能突破吗?今天小编就谈谈个人观点。
《寄生虫》影片讲述了生活在贫富两极的两家人的故事,一边是全是无业游民的一家四口,一边是生活在富人区的IT人才。导演用他擅长的悲喜剧、讽刺剧形式,辛辣的讽刺了韩国社会和对阶级社会的尖锐批判。作为一部横扫戛纳的佳作,它拍得通俗易懂,将商业和艺术完美融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小编觉得实至名归。
但有人说能拿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说实话不看好,它太像一部韩国导演拍出来的法国电影,奥斯卡外语片最看重的是本土化风格鲜不鲜明。毕竟奥斯卡比戛纳电影节高了不少档次,对电影的规格要求更严,更标准。
总结:就算在亚洲《寄生虫》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面对世界舞台,尤其是奥斯卡这种世界顶级的电影评选舞台。《寄生虫》想从那么多优秀的作品中脱颖而出难度还是很大的。对韩国电影在奥斯卡的突破,小编还是不抱太大希望。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评论。谢谢
Ⅳ 韩国获得奥斯卡的电影有哪些
北京时间2020年2月10日,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在美国洛杉矶杜比剧院举办。
最大赢家非《寄生虫》和导演奉俊昊莫属。该片不仅打破了韩国电影在奥斯卡金像奖上的零记录,也成为奥斯卡成立92年以来,第一部获得最佳影片的非英语电影,也是唯一一部包揽最佳导演 、最佳影片 、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国际影片(原“最佳外语片”)四大重量级奖项的影片。
Ⅳ 神奇的电影奖!韩国影帝影后和新生力量都在这里上演爱恨情仇
这篇文章来自友邻公众号[最最最韩流]
这届百想艺术大赏电影部分的得奖结果,真是让人想起古装电影中常出现的一个情节: 报仇雪恨和后生可畏。
宋康昊终于不再被李秉宪压制,凭借《密探》拿下影帝。
柳俊烈拿下了最佳新人男演员,正式为他进军忠武路做了铺垫。
李相熙击败大热的金泰梨夺下最佳新人女演员,这也可以看做韩国小众电影的胜利和被认同。
都暻秀和林允儿分获男女最佳人气奖,说起来这两位也已经成为了SM演员Line里的中坚力量。
总的来说,这是一场皆大欢喜的分猪肉盛宴。因为去年几部公认最好的韩国电影在本届百想上都有收获:
为韩国电影再度扬威国际的《小姐》获得全场大奖。
话题电影《哭声》获得最佳影片奖。
而为宋康昊摘下影帝的《密探》还为金知云拿下了最佳导演奖。
至于让孔刘成为千万级演员的《釜山行》也没有空手而归。它拿下了最佳新人导演(延相昊)和最佳男配角奖(金意成)。
每一届百想,韩国电影的势力版图都会悄然发生变化。
只是从这次的百想看来,韩国电影内部的地壳变动似乎比以往来得更猛烈,因为一股新生力量正在悄然崛起,并有可能深深改变韩国电影和它的颁奖游戏。
为什么说本届百想是一出关于复仇的戏剧?
在上届百想中,宋康昊就凭借《思悼》和李秉宪的《局内人》角逐影帝,结果宋康昊败给了李秉宪。
而在此前的青龙奖和大钟奖上,宋康昊两次凭借《密探》和李秉宪《局内人》争影帝,结果…都输了 ┑( ̄Д  ̄)┍
可是这一次,当李秉宪用电影《金融决战》再战宋康昊的《密探》时,我们饼叔终于凭借前两次对决中的《密探》里的同一个角色…赢了。
宋康昊和李秉宪的对决恰好为我们展示了韩国三大电影节的游戏规则:
一部从上年5月1日起到当年3月31日为止出炉的大热电影首先会参加百想,然后是年底的青龙,最后是大钟。
但如果这部电影出现在4月,那么这个顺序就会倒过来:从青龙走到大钟,最后一站是百想。
熟悉韩国三大电影节游戏规则的人应该很清楚,每年的大热电影就那么几部,所以几位老对手往往会转换阵地继续厮杀。
对于宋康昊这样的老戏骨来说,就算连输李秉宪三次也没啥可怕的,因为他依然有机会报一箭之仇。
当然也可以不用等这么久。
孙艺珍虽然在去年青龙电影节上输给了《小姐》中的金敏喜。
但她却凭借《德惠翁主》中突破过往的史诗性演出,在大钟和百想连下两城,成功晋升韩国影坛的最新影后。
这样的爱恨情仇同样会发生在最佳影片或者最佳导演这样的争夺上。
比如青龙和大钟最佳影片都是《局内人》,而那些被《局内人》压得透不过气的大师们终于可以在百想赢回属于自己的荣光。
柳俊烈李相熙林允儿都暻秀金泰梨把百想变成了最残酷的新人战场
百想的新人奖往往意味着两个战场: 新人与新人的战场,以及新人冲击王者的战场。
对于初出茅庐的演技新人们来说…能在百想上获得提名,就已经等于正式对忠武路宣告了自己的到来。
今年的新人奖争夺 激烈程度,可以说达到了百想近十年之最:
-
都暻秀的《哥哥》,柳俊烈的《The King》,禹棹奂 《Master》,池昌旭的《被操纵的城市》和韩在英的《再审》将竞逐最佳新人男演员。
-
金泰梨的《小姐》,金焕熙 《哭声》,林允儿的《共助》,李相熙的《恋爱谈》和崔秀仁《我们》将争夺最佳新人女演员。
这期间,男子部门呼声最高的是有着高超打戏的池昌旭和演出复杂角色的柳俊烈。
而女子部门的全部呼声几乎都集结在了金泰梨身上…这个凭借《小姐》里的精湛演技一鸣惊人的姑娘已经拿下了八座含金量颇高的新人奖杯。
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下,没有人可以肯定的说自己可以站到最后。
新人王大热柳俊烈最大的对手是都暻秀和池昌旭。
都暻秀在《哥哥》中演了个生活一夜跌到谷底的国家柔道选手,和曹政奭朴信惠的对手戏丝毫不落下风,演技成熟的完全不像个爱豆。
别的不说…就这场淋漓畅快的哭戏足够为他演员的身份正名。
而池昌旭在《被操纵的城市》里也展现了高明的打戏技巧,所有动作场面皆亲身上阵不找替身。
就在国内的鲜肉小花让替身对戏自己在一旁玩手机的时候,都暻秀用毫不含糊的文戏,池昌旭用彻底不要命的武戏演绎了鲜肉演员的正确打开方式。
可惜他们的对手是《The King》里的柳俊烈。
柳俊烈在《The King》中的演出细腻走心,他将一个野心勃勃的小混混演出了暴戾与人情味兼具的丰富层次。
尤其是最后一场绝命戏演得气势十足,甚至被许多观众认为演技艳压了同场演出的郑雨盛和赵寅成。
女新人的竞争更加激烈。
就像上面说的那样,金泰梨在《小姐》里的演出早已赢尽口碑,她更是在前几天有拿下了11届亚洲电影大奖的最佳新人奖。
金焕熙在《哭声》中游走于天使与魔鬼之间,她的演技不仅层次清晰,爆发力更是十足,妹子的关键戏份如同邪魔上身令人不寒而栗。
仅金焕熙一人的表演就已经成为电影鬼魅气氛最重要的部分。
林允儿在《共助》中的演出同样夺目抢眼。
作为电影小新人的她用充满喜感的突破性演出,将一个粘人的小姨子演出丰富喜感,更一人撑起全片最大笑点,被网民评为国民小姨子。
可她们最终都输给了李相熙在同性爱情片《恋爱谈》中生活化的演出…不能不说,这才是本届百想最大反转剧情啊!
当然,都暻秀和林允儿的努力并没有被辜负,这两位爱豆出身的新晋演员双双拿下人气奖。
怎么说呢…百想之所以是百想,就在于百想的人气奖也只会颁给真正的演员。
看到这里,你们也许已经了解了韩国电影是怎样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从当年的孔刘到今天的柳俊烈林允儿都暻秀…这些在电视圈或爱豆圈已经很有名气的艺人们要经历近乎残酷的考验重新证明自己,才会获得在电影圈发展的许可证。
韩国电影打磨出了像都暻秀柳俊烈林允儿这样愿意学习真正演技并抛弃偶像包袱从零开始的新人,而这些新人也不负众望的接过了韩国电影的火把。
百想上演的爱恨情仇与新老交替造就了韩国电影
一个热闹的电影奖背后一定有一个热闹的电影行业。
从2012年以来,韩国电影票房一直呈现稳定高速增长的状态。到了2016年,韩国电影票房达到了14.4亿美元。
跟2015年的14.1亿美元相比,虽然增幅只有2.1%,但是考虑到过去一年韩国国内风云变幻的局势,这样的提升已经难能可贵。
在去年韩国票房排名前10的电影中,只有两部来自好莱坞——《美国队长3》和《奇异博士》,韩国电影依然延续着本土电影对抗好莱坞的票房传奇。
这个画面要归功于韩国电影良好的整体品质,也得益于韩国电影的百花齐放。
从百想的热门电影候选里就能看出,韩国史上第14部千万观众电影《釜山行》是僵尸片,《密探》是动作剧情片,《小姐》是情色爱情片,而《德惠翁主》则是韩国电影中少有的女性传记传奇电影。
大概也许是因为韩国电影人从来不知道墨守成规是什么,韩国类型片才能不断突破并且高速发展吧。
另一个推动韩国电影不断前行的是源源不断的电影人才的涌入。
两部独立佳片《恋爱谈》和《我们》分别贡献出最佳新人女演员奖(李相熙)和最佳编剧奖(尹嘉恩)。
有些明星演员过去在电影圈籍籍无名,但凭借在电视圈积累的演技初登大荧幕就有让人眼前一亮的表现。
在被百想这种级别的颁奖礼盖章演技之后,他们接下来的韩国三大电影颁奖礼的征程或许会有更广阔的天地。
在这个故事里,韩国电视业成为韩国电影的血液工厂,但与国内不同的是,韩国的流量们即使拥有了高人气,也必须经受电影圈残酷的演技考验。
因为泡菜观众绝不会仅仅为了支持偶像就走进影院。
某种意义上说,韩国电影观众是世界上最好的电影观众。
韩国平均每人年观影4.3次,首尔地区更高达每年人均6次,更重要的是,他们大量的观影也大大提升了韩国观众的观影水平。
百想大赏上争奖的大热电影都取得了很不错的票房成绩。
最好的《釜山行》破了千万人次,《德惠翁主》近六百万人次,《哭声》超过六百万人次,《密探》则突破了七百万人次。
能够将商业性和艺术性结合的这么好,有韩国电影人的功劳,也有韩国观众的功劳。
当很多中国观众还在拼命追捧好莱坞的视效大片的时候,韩国观众却已经在《德惠翁主》这样的历史片或是《哭声》这种的高概念惊悚片中体会着民族历史的沉重。
于是当中国商业电影成为服务低龄化观众的游戏的时候,韩国电影却保持了电影类型的多样性。
这推动着韩国电影在良性轨道上继续前行,也为韩国影坛的爱恨情仇提供了最好的舞台。
本届百想,宋康昊报了三次败给李秉宪的一箭之仇,孙艺珍将与金敏喜的三大电影节比分改写成了2:1,而一群新人正在沿着百想递给他们的阶梯向忠武路更高处攀登。
在他们的角逐与较量背后都有同一个前缀——韩国电影。
说到底,韩国影帝影后们和后生可畏的新生力量所有在百想上演的爱恨情仇,都共同创造着属于韩国电影昨天今天和明日的荣光。
-------
大家对本届百想电影部门的奖项满意嘛?
Ⅵ 韩国电影排行榜前十名+高票房经典电影
1、《熔炉》:促使韩国修正法律
香港电影对韩国的影响有目共睹,像是《兄弟本色》、《跟踪》、《无间道》都在潜移默化中成为韩国电影效仿的对象,前两部作品更直接被韩国翻拍。
长久的电影渊远让这部韩港合拍的《夺宝联盟》上映前就被热烈讨论,片中来自中韩的10名大盗联手抢夺稀世钻石的精彩故事,成功刷新韩国票房17项纪录,创下韩国电影史上最高的首映票房纪录(前一部创下此纪录的《汉江怪物》)。
Ⅶ 2010年韩国的电影有哪几部是获得国际奖的呀
推荐你看《诸神之战》和《敢死队》,这两个电影的预告都出来了,你可以去迅雷看看先看一下
Ⅷ 韩国电影在国际电影节获奖名单
第13届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
获奖名单
新浪潮奖
《稻草人之地》(韩国)
《Naked of Defenses》(日本)
最值得关注影片
《二东》(中国)
《葬礼的成员》(韩国)
短篇影片奖项
《儿子的女人》(韩国)
《Andong》(韩国)
纪录片影片奖项
《Old Partner》(韩国)
《Mental》(日本)
PPP计划最高奖釜山大奖
张元《死刑花园》
Rising star最佳男主演
何正宇《追击者》
Rising star最佳女主演
秀爱《您在远方》
Rising star最佳新人
郑丽媛和郑京浩
第11届釜山国际电影节各单元获奖名单
新浪潮奖(New Currents Award):《槟榔》(杨恒)、《爱情征服一切》(陈翠梅)
韩国电影功劳奖(Korean Cinema Award):Martial Knaebel、Terawaki Ken
今年的亚洲电影人奖(Asian Filmmaker of the Year Award):刘德华
国际电影评论家协会奖(Fipresci Award):《爱情征服一切》(陈翠梅)
亚洲电影振兴机构奖(Netpac Award):《最后的晚餐》(卢景泰)
KNN电影奖(KNN Award):《白丝裙》(Huynh Luu)
Sonje奖(Sonje Award):《吹风》(李振宇)、《毕业电影》(尹成浩)
Woonpa奖(Woonpa Award):《过河的人们》(金德哲)、《我们学校》
只找到这些 ,抱歉。
Ⅸ 2017釜山国际电影节获奖名单 2017釜山国际电影节影帝影后是谁
昨天,第22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正式开幕了,本次到场的明星有张东健、林允儿、宋家三胞胎、美国知名导演奥利弗·斯通、日本演员苍井优、中国导演贾樟柯、李霄峰、演员罗晋、谭卓等。他们都分别携带自己的电影作品参加这次电影节,不知道最终的获奖名单能否书写上他们的大名呢?
2017釜山国际电影节获奖名单 2017釜山国际电影节影帝影后是谁
入围片单
《西小河的夏天》导演:周全(中国)
《One Night on the Wharf》导演:Han Dong(中国台湾)
《The Last Verse》导演:曾英庭(中国台湾)
《Somewhere Beyond The Mist》导演:张经纬(中国)
《After My Death》:导演:Kim Uiseok(韩国)
《How to Breathe Underwater》导演:Ko Hyunseok(韩国)
《Last Child》导演:Shin Dongseok(韩国)
《Ajji》导演:Devanshish Makhija(印度)
《Ashwasshama》导演:Pushpendra Singh(印度)
《Blockage》导演:Mohsen Gharaei(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