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电影 » 傲视国际影城电影票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傲视国际影城电影票

发布时间: 2022-02-13 15:37:29

1. 急,急,急!《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观后感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每逢周末的傍晚,到月城广场跳舞的人要多得多。

印象里尤其深刻的,是一个五十岁上下的老者,鬓角虽已斑白,但腰板挺直,精神矍铄。他常常穿一白背心,裤兜里揣着手帕,只要天气允许,几乎都在。他跳得也很有意思,很投入、很自我,从不受围观人的多少和旁边左右共舞者的影响,不时拿手帕来揩把鬓角的汗。

到我注意他时,发现闲看者最喜欢围观他所在的那个跳舞小群体,有时甚至造成水泄不通的热闹场面。爱秀身材的少女和激情澎湃的男生,以及一部分坚持锻炼身体的人,也许是不自觉的,都爱以他为中心跳。时间久了,渐渐感觉他就像是这个临时小团体的精神领袖。

前段时间看央视播的《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讲的是东北短跑名将刘长春拒绝日本资助,历经艰险,一个人代表四亿中国人,参加1932年的洛杉矶奥运会的事。虽然有事耽搁电影没看完,但刘长春这个名字,和“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的精神却深深地印在脑里,与其说那是种傲视强权的可贵勇气,不如说是一种对独立人生情节的追求。

人之处世,往往要受到各种冲击、诱惑、排挤……这些合力妄图一点点磨蚀、震荡、弯曲我们的人生。在这些外力中保持内心的完整,实在是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而类似那位老者和刘长春所向我们展示出的精神的高蹈和人格的不屈,就如同身体的脊梁,支撑住一个“自己”。

端午佳节,喜庆之余我们又会习惯性的对屈原作一番怀想。我想,屈原在经历了二千三百来年仍然让我们缅怀的唯一理由,就是他身上散发出来的那种文人的独立气节和爱国风骨,泽被中华。

对这样一种独立人生的追求,正在日益形成“围观”和缅怀的距离,不能说不是一种心痛。

2.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观后感的作文

观众善待与善待观众

——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观后感

一部以中国人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为题材的电影,又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前夕公映,不仅应该跟家国运命的宏大主题联系在一起,而且必须呈现出鼓舞民族士气的励志动机。这是影片本身决定的,也是中国观众期待的。只要达到了这一目标,善良的观众便不会期待得更多。

作为观众,我选择了5月22日UME北京华星国际影城22:25放映的一场《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在此之前,我已经被华星国际影城的排片计划所打动,除了好莱坞的《钢铁侠》、《奇幻精灵历险记》,韩美合拍的《龙之战》与波兰的《盗走达芬奇》之外,影院方面仍以一天4场的频次排上了《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但我更加迫切地想要知道:在接近深夜这样的一个时间段里,到底是什么样的观众,会主动地花费60元票价,走进电影院观看这样一部奥运题材的国产励志电影。

加上我自己,这一场放映共有7个观众。当镜头定格在主人公刘长春从洛杉矶奥运会的200米预赛跑道上冲出的那一瞬间时,7个人的电影院里响起了掌声。观众是极为可爱的,他们从各个方面都善待了这部影片。

但这部影片还可以更好地善待它的观众。

我这样表述的目的,不是为了否定《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的成绩。事实上,创作者已在各个方面克服了巨大的困难,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我在想,如果影片更好地善待它的观众,这一场放映的票房或许会上升到现在的10倍甚至100倍。这是所有的中国人都会更加满意的数字。

在我看来,善待观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始至终都要去了解观众想看的到底是什么。诚然,观众不会拒绝影片的宏大主题和励志动机;相反,在当前的国际国内情势之下,这样的宏大主题和励志动机更能为观众感同身受并产生强烈的共鸣。但即便如此,了解观众的心理并根据观众的需要讲述这个故事,仍然比满足其他各个方面的意志重要得多。从根本上看,是观众的数量决定着影片的命运。

站在善待观众的立场上,《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可以更进一步地聚焦在刘长春的体育天赋和个性魅力。这样,影片所讲述的,就不仅仅只是“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而且同样会是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其实,观众早就知道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只有刘长春“一个人”,但真正渴望弄明白的是,为什么是刘长春“这一个”而不是其他的运动员代表了中国。现在的影片也在这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尝试,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或许是拍摄条件的限制,或者必须为尊者讳,影片既没有充分展现刘长春在国内外各种比赛中脱颖而出的跑步才能,也没有通过独特的细节和有效的情节挖掘人物的性格特质及其丰富的精神世界。李兆林饰演的刘长春,已经具备观众想象的、作为一个民族英雄所需的俊朗的外形与坚执的品格,但还缺乏作为一个大学生、作为一个儿子以及作为一个丈夫,尤其是作为一个中国选手必须禀赋的个性魅力。在观众心目中,这样一个胸怀大志、百折不挠的民族英雄,除了必须是一个传奇之外,还应该拥有更多的常人的特质。在电影中,英雄是可敬的,但走向观众的品质是可爱。

站在善待观众的立场上,《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既可以在传奇性上走得更远,也可以在纪实性上开动脑筋。在传奇性上走得更远,便可以博采中外体育影片之众长,杂糅刘长春时代中外运动员之性情,打造一个接近于关东大侠的刘长春。体育题材的电影,原本就跟动作片具有不可分割的亲缘性。这样,刘长春在东北大学的训练,便可不必安排如此之多的情节,展现德国教练的谆谆教诲与危机解困;刘长春在战乱频仍的大地上追求理想、奋力前行,也可不必表现得如此落魄与悲愤;尤其是大可不必详述邮轮上的一切,那个狭小的空间,无法让刘长春及他的观众快意恩仇、纵横驰骋。而在纪实性上开动脑筋,意味着《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还需要在各个方面捕捉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风貌,努力还原那种更能为观众所认同的环境和氛围,甚至需要在历史文献上进行更有价值的解密和揭密,让刘长春及他的观众最大限度地回到那样的时间和空间,潜心体会一个民族、一个中国人身陷危难之中的遭遇和命运。

观众善待是电影人的运气和福气,善待观众则是电影人的职责和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