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巨制 » 大汇合电影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大汇合电影

发布时间: 2022-06-09 17:26:44

‘壹’ 请大家推荐几部对学习历史有帮助的电影,谢谢。

跟历史相关的电影太多了,在我印象比较深的主要有下面这些电影,也推荐你去看,对学习历史能够起到辅助的作用!
《鸦片战争》、《林则徐》、《甲午风云》、《谭嗣同》、《垂帘听政》、《火烧圆明园》
、《孙中山》、《末代皇帝》、 《我的1919》、《长征》、《南京南京》、《东京审判》《太行山上》、《淮海战役》、《建国大业》、《开国大典》
希望能帮到你,谢谢!

‘贰’ 超级恶搞的外国电影

逢凶化吉满天飞系列(2部,此类电影的祖师爷级作品)
白头神探系列(3部)
反斗神鹰系列(2部)
惊声尖笑系列(6部)
约会电影 Date Movie 恶搞当年最着名的一些浪漫爱情喜剧
史诗电影 Epic Movie (2007)4.6 (主要恶搞对象:纳尼亚传奇、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灾难大电影 Disaster Movie (2008)4.0 (主要恶搞对象:科洛佛档案)
跳舞大电影 Dance Flick (2009)5.9 (主要恶搞对象:歌舞青春)
这不是斯巴达 Meet the Spartans (2008)5.6 (主要恶搞对象:斯巴达300勇士)
蜻蜓侠英文名: Superhero Movie(主要恶搞对象:蜘蛛侠)
吸血鬼复仇记 Transylmania (2009)5.4 (恶搞多部吸血鬼影片)
斯坦·海尔辛 Stan Helsing (2009)5.7 (主要恶搞对象:范海辛)
大战外星人 Monsters vs. Aliens (2009)7.0 (很多着名的怪兽形象大汇合)
暮色大电影 Vampires Suck (2010)6.3 (主要恶搞对象:暮光之城)

波拉特 Borat: Cultural Learnings of America for Make Benefit Glorious Nation of Kazakhstan (2006)7.0 伪记录片,纯搞笑
鲍莱特 | 宝拉西游记 | 波叔出城:哈萨克乡下佬去美国揾着数 | 芭乐特:哈萨克青年必修(理)美国文化 | 波拉特:为建设伟大的祖国哈萨克斯坦而学习美国文化
导演:拉里·查尔斯 主演:萨莎·拜伦·科恩 帕米拉·安德森 肯·戴维蒂安 ...
影片讲述了一个在美国的哈萨克斯坦主持人的搞笑经历。这部打着哈美两国文化友好交流旗号的片子实际是一道恶搞大餐。

洋葱电影 The Onion Movie (2008)7.5
导演:汤姆·肯特兹 主演:兰·卡琉 史蒂文·席格 莎拉·迈克埃利戈特 ...
作为全球最没有事实依据的传媒,“洋葱新闻”所杜撰的那些虚假新闻,全部被收罗到了一起变成了这部很有“洋葱”味道的电影。

‘叁’ 就像惊声尖笑一样的超级搞笑的电影

恶搞类
逢凶化吉满天飞系列(2部,此类电影的祖师爷级作品)
白头神探系列(3部)
反斗神鹰系列(2部)
惊声尖笑系列(6部)
约会电影 Date Movie 恶搞当年最着名的一些浪漫爱情喜剧
史诗电影 Epic Movie (2007)4.6 (主要恶搞对象:纳尼亚传奇、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灾难大电影 Disaster Movie (2008)4.0 (主要恶搞对象:科洛佛档案)
跳舞大电影 Dance Flick (2009)5.9 (主要恶搞对象:歌舞青春)
蜻蜓侠英文名: Superhero Movie(主要恶搞对象:蜘蛛侠)
吸血鬼复仇记 Transylmania (2009)5.4 (恶搞多部吸血鬼影片)
斯坦·海尔辛 Stan Helsing (2009)5.7 (主要恶搞对象:范海辛)
大战外星人 Monsters vs. Aliens (2009)7.0 (很多着名的怪兽形象大汇合)
暮色大电影 Vampires Suck (2010)6.3 (主要恶搞对象:暮光之城)

其他
波拉特 Borat: Cultural Learnings of America for Make Benefit Glorious Nation of Kazakhstan (2006)7.0 伪记录片,纯搞笑
洋葱电影 The Onion Movie (2008)7.5 全部中我推荐的NO.1

◆还有几部搞笑类的连续剧不错
生活大爆炸 The Big Bang Theory (2007)9.3 美剧,四个高智商宅男和一个无脑美女,对话经典
IT狂人 The IT Crowd (2006)9.1 英剧,讲办公室it宅男,笑料非常新颖,有些地方能让你笑到面部扭曲的地步
小不列颠 Little Britain (2003)9.1英剧,超级无厘头,2人分饰很多角色的情景恶搞剧

ps如果你喜欢老片,建议看看路易·德·菲耐斯(louis de funès)的片子,部部都经典,我现在也时常翻出来看看,很好笑

‘肆’ 欧美经典搞笑电影,类似《惊声尖笑》系列和《超级英雄》系列的搞笑电影

逢凶化吉满天飞系列(2部,此类电影的祖师爷级作品)
白头神探系列(3部)
反斗神鹰系列(2部)
惊声尖笑系列(6部)
约会电影 Date Movie 恶搞当年最着名的一些浪漫爱情喜剧
史诗电影 Epic Movie (2007)4.6 (主要恶搞对象:纳尼亚传奇、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灾难大电影 Disaster Movie (2008)4.0 (主要恶搞对象:科洛佛档案)
跳舞大电影 Dance Flick (2009)5.9 (主要恶搞对象:歌舞青春)
这不是斯巴达 Meet the Spartans (2008)5.6 (主要恶搞对象:斯巴达300勇士)
蜻蜓侠英文名: Superhero Movie(主要恶搞对象:蜘蛛侠)
吸血鬼复仇记 Transylmania (2009)5.4 (恶搞多部吸血鬼影片)
斯坦·海尔辛 Stan Helsing (2009)5.7 (主要恶搞对象:范海辛)
大战外星人 Monsters vs. Aliens (2009)7.0 (很多着名的怪兽形象大汇合)
暮色大电影 Vampires Suck (2010)6.3 (主要恶搞对象:暮光之城)

这些都是

‘伍’ 2017年上映电影有哪些

1、《健忘村》

影片讲述了在一片世外桃源般的村落里,因为一名不速之客的到访和一个神秘宝物的出现而引发了一系列喜剧故事。

2、《西游 伏妖篇》

影片讲述了唐三藏在上集感化了杀死段小姐的齐天大圣,并收其为徒后,与孙悟空、猪八戒及沙僧,师徒一行四人踏上西天取经之旅的故事。

3、《功夫瑜伽》

影片讲述了一位考古学家被一张千年前的地图所吸引,在中印两国间寻找“神秘宝石”的冒险故事。

4、《乘风破浪》

影片讲述了不被父亲理解的赛车手阿浪意外经历一场奇妙冒险的故事。

5、《熊出没》

影片讲述熊大、熊二和光头强与金鹿角守护者——鹿族女孩协力保护金鹿角,击垮反派,最终让森林复苏的故事。

(5)大汇合电影扩展阅读

《乘风破浪》是由上海亭东影业有限公司出品的文艺轻喜剧,由韩寒执导兼编剧,邓超、彭于晏、赵丽颖领衔主演。该片致敬了《回到未来》、《新难兄难弟》、《时光倒流七十年》等片,讲述了不被父亲理解的赛车手徐太浪意外经历一场奇妙冒险的故事。该片于2017年1月28日在中国上映。

‘陆’ 有哪些多条故事线交叉又巧妙地互相影响的电影分享下吧

《两杆大烟枪》《偷拐抢骗》《11:14》《撞车》《通天塔》《遇人不熟》这些是典型的公认的多线叙事电影。再推荐几部个人理解的多线叙事类型。《三傻大闹宝莱坞》通过当前故事的走向产生回忆,现实与回忆互相结合推进,完善整个故事。一气呵成,设置巧妙。

‘柒’ 美国的一部电影,讲述的是一群渔民,海上打鱼,再回来的路上,遇上飓风,船毁人亡

完美风暴 The Perfect Storm (2000)
导演: 沃尔夫冈·彼德森
编剧: 威廉·D·威特利夫 / 塞巴斯蒂安·荣格尔
主演: 乔治·克鲁尼 / 马克·沃尔伯格 / 约翰·C·赖利 / 戴安·琳恩 / 威廉·菲德内尔
类型: 剧情 / 灾难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00-06-30
片长: 130 分钟

‘捌’ 求《挥着翅膀的女孩》电影,不是歌曲,会给很多财富值

卡农Canon——复调音乐的一种,原意为“规律”。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逐着另一声部,直到最后……最后的一个小结,最后的一个和弦,它们会融合在一起,永不分离。缠绵极至的音乐,就像两个人生死追随。
卡农Canon是一种曲式的名称,这种曲式的特征是间隔数音节不停重复同一段乐曲。一般的演奏法是以大提琴启奏,三把小提琴间隔八拍先后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后也只有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更是仅有两小节的旋律供重复拉奏;大提琴的调子从头到尾只有两小节,重复达廿八次之多,可是听者却陶醉在这旋律之中,丝毫不会感到单调。能御简如繁,作者可说已臻化境。作者是德国人 Johann Pachelbel ( ~ 1706),曾是巴哈的老师。不过有人说是当时某位不知名的作曲家,为了售出此曲而冒称是当时享有盛名的帕卡贝尔的作品。
最出名的卡农是十七世纪德国作曲家Johann Pachelbel (帕海贝尔, -1706)的卡农,全名是《Canon and Gigue in D》(D大调卡农)。因为有一部被提名为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电影《凡夫俗子》采用它作为电影配乐,这首曲子便广为人知,《我的野蛮女友》同样也在场景中运用了这首作品。
这是个德国作曲家,但德国实在很难让他产生如此美丽的灵感。这是作者在意大利威尼斯时写的音乐,用了回旋曲曲式,有无穷动音乐的元素在里面。而这个音乐之所以在所有卡侬里面特别有名,因为它带着一丝意大利式的忧伤,甜蜜宁静的忧伤。
卡农是什么?
卡农 最受全世界乐迷喜爱的古典曲目
“卡农(Canon)”这个词原意是指教规、宗教法规、规则或者经典之意,在音乐上是指复调音乐的一种写作技法:各个声部有规则地互相模仿,也就是后面的声部按一定的时间距离依次模仿前一声部的旋律。用卡农手法写成的乐曲叫做“卡农曲”。我们经常听到的轮唱曲就是卡农曲的一种。
《卡农》是现今为止最受全世界人们喜爱的古典音乐作品,被改编成现代乐曲后,曾称霸美国公告牌流行音乐排行榜长达百周以上。据吉尼斯世界纪录统计,到目前为止世界上重新演绎并出版的《卡农》版本达2000余种!而实际上,《卡农》仅仅是一首全长仅5分钟左右的音乐小品,但它却带来了327年的奇迹,而且还会经久弥新。
《卡农》最原始的版本今天已无缘听到,但后世名家的不断演绎却不时推出《卡农》的绝美乐章。
许多交响作品里都会用《卡农》的技巧部分,比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巴赫的《五首卡农变奏曲》等。1966年的维也纳音乐节上,大指挥家卡拉扬带来的《卡农》版本加入了一把小提琴。1985年,钢琴名家George Winston的《December》问世,带来了他独自改编的钢琴版本《Variations on the Kanon by Pachelbel》,使得钢琴演奏《卡农》的浪漫风广为流行。 1987年,吉他天皇Nicolas Angeles演绎的现代版本轰动一时。1992年,大竖琴家Mask和长笛演奏家共同在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周年仪式会上演奏了极其优雅的《卡农》新版,甚受推崇。 1995年,日本明星深田恭子在自己的专辑中也亲自演绎了亲手改编的《卡农》。1997年,全智贤推出的专辑《Pure apple》中,第6首便是她亲自演绎的《Canon Flying In The Sky》(容祖儿将之演绎成中文歌曲《挥着翅膀的女孩》)。其他还有童声版、饶舌版、佛拉门戈版、爵士版等各种《卡农》。无论忧伤还是快乐,总有适合各种情绪的《卡农》版本能满足双耳与心灵的需要。
但在历史上所有的卡农曲当中,帕海贝尔《卡农》最为着名,一般人说起《卡农》都是指这首。这首曲,一般的演奏法是以大提琴启奏,三把小提琴间隔八拍先后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后也只有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更是仅有两个小节的旋律供重复拉奏;大提琴的调子从头到尾只有两个小节,重复达二十八次之多,可是听者却陶醉在这旋律之中,丝毫不会感到单调。能御简如繁,作者可以说已臻化境。
帕海贝尔是谁?
巴赫的老师-----帕海贝尔
“一位非常有天分和多才多艺的德国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他的教堂礼拜音乐和键盘音乐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作曲家,包括他自己的孩子。”
听到这样的评述,熟悉古典音乐的人一定会断定这说的就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然而,这话所指的却是比巴赫早30年出生的约翰.帕海贝尔。
约翰.帕海贝尔(?1706),是巴洛克时期相当重要的作曲家,他的音乐深深影响了音乐之父巴赫。他出生于德国的纽伦堡,早年随施韦默尔学习音乐,但因支付不起学费,次年转学。1673年至维也纳。1677年至爱森纳赫,担任了一年的宫廷管风琴师。爱森纳赫也是德国音乐的故乡,巴赫在这里诞生,在巴赫双亲去世后帕海贝尔成为巴赫兄弟的监护人和老师。
帕海贝尔《卡农》创作于他27岁时,当时他正与芭芭拉?盖布勒热恋,因此据推测《卡农》很可能是爱情促成的音乐灵感。1681年,他娶芭芭拉为妻,但两年后芭芭拉难产过世。隔年后再婚,这次婚姻为他带来了7个子女。帕海贝尔的子女中,有两个儿子都是成功的作曲家。
帕海贝尔《卡农》是一首精美的古典音乐小品,全长5分钟左右,与其他很多旋律复杂、篇幅冗长或者内涵深奥的古典名曲相比,它因简单明朗轻快悦耳的旋律而普遍被应用,更是乐迷票选最喜爱的古典入门曲目。
帕海贝尔被保留下来的室内乐为数不多------所以他也许对那个领域并未专注太多。19世纪20年代的一位专家发现并出版了帕海贝尔的伴有通奏低音的D大调三小提琴卡农与吉格,给帕海贝尔的作品添上了色彩的一笔,使他更为公众所知,而“卡农”也随即成为古典发烧音乐行列中的最热主题。
卡农与我们的生活
《卡农》离我们这么近
几乎对每个人而言,《卡农》都不陌生,只是在心醉情迷的刹那,听者往往忽略了这首抒情诗一般的音乐小品的曲名而已。 看过电影《我的野蛮女友》的人应该都会记得,影片中美丽而率性的女主角,大方的要求男主角在上课中途闯入,手捧玫瑰花向她示爱,而那首她在舞台上弹奏的钢琴曲,就是帕海贝尔的《卡农》。容祖儿的中文歌曲《挥着翅膀的女孩》也借鉴了《卡农》。这是一首让人兴奋不已的曲子,一时间,几乎所有品牌的手机上都安排了这个铃声,网上提供下载的也比比皆是。
其实早在 1980 年,好莱坞导演执导的电影《凡夫俗子》里,就曾用《卡农》作为配乐,该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这首曲子也首次进入流行文化和大众视野,至今魅力不减,成为最受现代人喜爱的器乐作品,不过树大招风,它却也因此被美国作家保罗?福塞尔在其名作《恶俗》中列为恶俗音乐。
广告、手机铃声、婚庆音乐……处处皆回响着《卡农》熟悉动人、百听不厌的旋律。如果帕海贝尔还在世的话,可能是全世界版税收入最高的音乐家。
《卡农》之经典演绎
那页厚厚的音乐史
有很多“卡农迷”都以收藏不同的《卡农》版本为乐事和骄傲,不少人收藏的《卡农》版本多达数百个,他们还创建了多个卡农QQ群、卡农论坛用作彼此交流和交换版本。《卡农》已经不是一首简单的乐曲了,它成为了“卡农迷”们情感的载体,生活的一部分,因此这5分钟的小曲不但遨游了327年的时间长河,也举重若轻地跨越了古典与流行的界限,在人类情感的悸动中走向不朽。
近期BMG公司推出的《最好的帕海贝尔卡农》专辑,用15种版本重新演绎《卡农》,可以被视为《卡农》大汇合,各种风格的演绎都在这里绽放,每一首都各具独特韵味。15个世界顶尖乐手和乐团用管弦乐、钢琴、长笛、吉他、美声、电子、东方乐器等15种方式,对这5分钟的旋律进行了令人惊叹的不凡演绎。其实,多达2000多种的演奏版本,已经让《卡农》成为了一部拥有300多年历史的音乐巨着的集结者。

审美的螺旋。帕赫贝尔D大调卡农
基诺 发表于 2005-12-15 0:49:00
卡农的影响
美国作家保罗.福塞尔的着名作品《恶俗》把这部作品列入了恶俗音乐的行列,如果现在我在这里讨论它,想必至少说明了我的音乐鉴赏能力也是很平庸得近乎与俗了。
但我仍想说一下,或许这是候鸟症侯病在这季节转变之时在我身上的表现之一——想切切实实将心情寄托到某样东西上呢。
帕赫贝尔卡农似乎是从被选入由罗伯特.雷德福主演的电影《凡夫俗子》的配乐开始,始为大众惊艳,由古典落入通俗,然后各种版本相继出现,有以Sanctus《圣哉经》形式吟诵的卡农,也有被英美摇滚乐团以金属形式唱出的Glay,更被许多电影争相引用。如着名的《福音EVA》里真治的提琴独奏和EVA残破的沉思两段,深田恭子在自己的专辑中也亲自演绎了亲手改变的Canon。还有电影如《如果爱有天意》等等等等等.........一部《我的野蛮女友》使得帕赫贝尔的卡农开始让人疯狂,于是玫瑰,全智贤MM和戴鸭舌帽的傻小子和着乔治·温斯顿的《卡农变奏曲》让人三月不知肉味,各种版本的下载和评论在网上如雨后春笋。
何谓卡农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canon呢,作为一种巴诺克式的古典曲格,出现于13、14世纪,是复调音乐的一种。原意为“规律”,“宗教法规”或者“经典”之意,在音乐上是指复调音乐的一种写作技法。它的特点是:各个声部有规则地互相模仿。也就是后面的声部按一定的时间距离依次模仿前一声部的旋律,先后进入的各个声部自始至终在相同或不同的音高上演奏(唱)同一旋律时,用卡农手法写成的乐曲叫做“卡农曲”。我们平时经常听到的轮唱曲就是卡农曲的一种(比如黄河大合唱,一及起它同主题的多声部重唱)。其主要类型有:1正格卡农,2变格卡农,3二重或多重卡农、4无终卡农、有终卡农等其他形式。着名的(我个人愿意给它加上“伟大”的)帕赫贝尔D大调卡农当属于正格卡农和二重卡农两种形式。
卡农的作者
约翰·帕赫贝尔(Pachelbel, Johann, 又译作巴海贝尔,巴切贝尔,巴黑倍尔,伯奇贝尔,帕奇贝尔,帕海贝尔等等)德国巴洛克古典时代的伟大的管风琴家,宫庭作曲家,宗教音乐作曲家。年9月1日出生于德国的纽伦堡,1669年进入阿尔特多夫的一所学校接受音乐教育,1673年至维也纳,成为圣斯蒂芬大教堂管风琴师克尔的学生和助手。1677年至德国音乐的故乡爱森纳赫,担任了一年的宫廷管风琴师。8年之后,J.S.巴赫 在这里诞生。1678年至爱尔福特担任管风琴师,1683年,他的第一位妻子和儿子不幸死于瘟疫,次年再婚。1690年之后在斯图加特和哥达担任管风琴师。1695年回到家乡纽伦堡,担任圣泽巴尔德教堂的管风琴师,自此一直到1706年3月3日逝世。帕赫尔贝尔是巴赫之前伟大的管风琴家之一,也是中德学派的代表人物。由于求学自赖因肯和布克斯特胡德等北德大师,又钻研过弗雷斯科巴尔迪的管风琴曲集。他的圣咏众赞歌集南北之大成,寓宗教于抒情之中,自成一体,对JS.巴赫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如巴赫的《五首卡农变奏曲》)另外其作品有简朴的对位风格,同时显示出他对意大利曲式的精通。他最重要的作品是风琴曲,特别是他的圣咏前奏曲。他的作品,以对圣咏旋律的高度装饰见长。代表作除 Pachelbel卡农外还有名为[阿波尼六声音阶之六组变奏曲]
卡农的演奏
帕赫贝尔卡农全称为《D大调三把小提琴和巴松管的卡农和吉格》,约作于1680-1690年,是其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因怀恋家庭的温馨而作的即兴家庭小品,用了回旋曲曲式,有无穷动音乐的元素在里面。而这个音乐之所以在所有卡侬里面特别有名,也是它带着一丝意大利式的忧伤,甜蜜宁静的忧伤。其正统演奏方式是以三部提琴配通奏低音乐器演奏,即大提琴启奏,三把小提琴间隔八拍先后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后也只有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更是仅有两小节的旋律供重复拉奏;大提琴的调子从头到尾只有两小节,重复达廿八次,颇有贵族小型家庭沙龙的优雅和精妙。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日本动漫经典《新福音战士EVA》,其中锭真治拉低音提琴的一段,古色古香,原汁原味儿,零和乐团三人组的小提琴随后加入,配和默契,充分调起了我们的情绪,由此看见日本人对艺术的严谨和细致。
帕赫贝尔卡农美到骨子里的艺术价值
卡农,特别是帕赫贝尔卡农的“顽固音型主题”长达二十八次,八分钟加长版更是达到了空前的四十六次,主句和答句丝丝入扣,严密细致,可听者却陶醉在这旋律之中,丝毫不会感到烦腻。如此御简如繁,可见此曲的艺术价值。同时,此曲注重对位、编排,如同自然、数学公式般以演绎的方式,纺织永无止境的理性之路,给人以宁静、平和和鼓舞,被称为“人类理性在音乐上的代表作”。在编曲形式上,主句和答句相互攀援而上,交替轮错,暗合人体遗传物质DNA双螺旋结构,如无尽的阶梯,通向感性美的殿堂,而这一美的骨子里的古典音乐形式,适合不同层面爱好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下以不同形式聆听。忧郁的,你可欣赏长笛版的;平和的,你可欣赏竖琴版的;浪漫的,有乔治·温斯顿的钢琴;轻快的有尼科拉斯的吉它;自然的,我们可以坐在家里听海洋混音版的卡农;狂野的,有金属卡农让你嘶吼;古典的,不妨在家庭聚会上听卡农的原汁原味;通俗的,你可以将卡农痛快的唱出来;宏大的,维也纳音乐节又演奏了大指挥家卡拉扬先生的Canon版本;幽微的,全智贤MM可一随手一曲就能俘虏人心。喜欢Cannon的人知道,现在网络上有上百种卡农的版本,包含有各种乐器演奏的版本和各种曲风。我在博客里放的是古典版本,分别以中音提琴、小提琴演奏。同一首曲子在不同的乐器演奏起来却有不同的韵味,这体现了卡农严格的曲风中蕴含的随意性,我想这也是Canon这首曲子的魅力所在。
帕海贝尔的这首卡农由于太过着名,以代表人类文明的标志,被美国宇航署通过卫星送入太空,同时上太空的音乐还包括贝多芬、德彪西、莫扎特的作品。
其它卡农
除伟大的 帕赫贝尔卡农以外,还有形形色色的卡农,起中不乏名家,如:巴赫写过一首古钢琴变奏曲,叫做《戈尔德堡变奏曲》,包含一首咏叹调和三十个变奏,其中第3,6,9,12,15,18,21,24和27变奏都是卡农,除了第3变奏是同度卡农外,其余八个变奏,依次把旋律移高或移低2度到9度进行模仿。比才作曲的《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中的《洛朗多尔舞曲》第一部分,构成了两声部的八度卡农,旋律先由双簧管、单簧管和小提琴齐奏,两拍以后,大管、圆号、中提琴和大提琴把旋律移低八度进行模仿。近代歌剧中的重唱曲和合唱曲,也常采用卡农的形式。如贝多芬的歌剧《费台里奥》第一幕中的四重唱,就是一首四部卡农。在柴可夫斯基的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第二幕第二景中,一对朋友连斯基和奥涅金变成了仇人,他们在决斗之前,也唱了一首卡农。在古典音乐常识中,卡农和赋格一样是一种复调形式。
帕赫贝尔卡农的恶俗意味
我承认我爱上卡农的动机很俗,既不是帕赫贝尔的原作,也不是卡拉扬的交响,全是初中迷上了哪位着名的长笛美女赖英里同志------在她的《今天,等一下》的专辑里,就有《雨和泪》这首帕赫贝尔卡农的改编曲,那时正是我欲加冠,佳人好逑的年龄,自然死去活来,后来在新华书店的CD台上才明白,心动并不是只为了青春发育的风雪幻想。只是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保罗.福塞尔一口咬定帕赫贝尔卡农是恶俗。直到前几个月,看《汉武大帝》时,又在他老人家的宫廷宴会上听到了这熟悉的乐声,一分多钟内,看着浓妆艳抹的汉宫仕女们翩翩起舞,我心内烦闷欲死,不由得从内心服了保罗.福塞尔的论断。
总之,卡农可雅可俗,要怎么着,全看听者的你们了。但不管雅也好俗也好,我们都将迷失在螺旋的阶梯上,拥抱那渗入骨子中的美。

--------------------------------------------------------------------------------------------------------------------------------------------------------------------
部分由卡农改编的曲子:
钢琴名家George Winston的《December》中的《Variations on the Kanon by Pachelbel》
我的野蛮女友中的插曲
EVA-came sweet death
Canon Flying In The Sky(容祖儿将之演绎成中文歌曲《挥着翅膀的女孩》)
sweetbox-Life Is Cool
胡清蓝 - 两个世界
--------------------------------------------------------------------------------------------------------------------------------------------------------------------
作品里用到《卡农》技巧的曲子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巴赫-《五首卡农变奏曲》

‘玖’ 世界几大电影节以及对应的电影奖项的名称,解释,由来

柏林国际电影节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1951年创办于当时的西柏林,每年一次,原在6~7月间举行,后为与戛纳国际电影节竞争,提前至 2~3 月间举行,为期两周。其目的在于加强世界各国电影工作者的交流 ,促进电影艺术水平的提高。
柏林国际电影节的主要活动有 :① 举行影片比赛评奖,设有金熊、银熊奖,评委会特别奖,分别授予最佳影片、导演、男女演员、编剧、摄影等;②举行会外放映;③举办回顾展;④开设电影市场;⑤举办宣传品展览。80年代后,平均每年有30~40个国家参加,放映影片近 300 部。1988年,中国影片《红高粱》获金熊奖。2006年,中国导演王全安的《图雅的婚事》再获金熊奖;2008年,中国王小帅导演凭《左右》斩获银熊。
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欧洲第一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筹划,得到了当时的联邦德国政府和电影界的支持和帮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举行第一届。
主奖有“金熊奖”和“银熊奖”。“金熊奖”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银熊奖”授予最佳导演、男女演员、编剧、音乐、摄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别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还有国际评论奖、评委会特别奖等。80年代,每年30~4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放映影片200~300部。电影节每年举行一次。1978年起,为了和法国的戛纳国际电影节竞争,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举行,为期两周。
柏林国际电影节于1951年在美国或者从更宽泛意义上说在三个西方盟国的倡议下创立。这以后的十年内,电影节已经确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玛·伯格曼、萨蒂亚吉特·雷伊、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罗曼·波兰斯基和法国“新浪潮”导演让-吕克·戈达尔、弗朗索瓦·特吕弗、克洛德·夏布罗尔都以他们的影片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了巨大的国际性的成功。
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了一个明显的停滞时期。1971年,在传统的影片竞赛之外创立了新电影国际论坛。1974年,电影节上出现了第一部苏联影片,一年后,东德影片也加入进来。政治气候发生了变化,西德和东德签署了条约。从此,柏林电影节把自己重新定位为国际电影生产的一面镜子,使电影节在东西方之间的汇合与调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如今,柏林国际电影节已与戛纳、威尼斯等电影节一道成为最主要的国际电影节。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吸引了大量观众,而且还吸引了许多电影制作人。超过60个国家的报纸、杂志、互联网、电台、电视台的将近3000名新闻记者蜂拥而来,每年仅公开的电影放映就吸引了超过35万宾客。
柏林电影节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围电影参与的竞赛单元,在竞赛结束,由国际性的评委会颁发电影节主要奖项。
柏林电影节“发现”了一大批电影导演,如今他们的地位已经写进了电影史。柏林国际电影节的获奖者包括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让-吕克·戈达尔、英格玛·伯格曼、西德尼·吕美特、克洛德·夏布罗尔、罗曼·波兰斯基、萨蒂亚吉特·雷伊、卡洛斯·绍拉、李安、张艺谋、罗伯特·阿尔特曼、约翰·卡萨维茨和其他许多人。

戛纳国际电影节
Festival De Cannes
亦译作康城或坎城电影节,世界最大、最重要的电影节之一。1939年,法国为了对抗当时受意大利法西斯政权控制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决定创办法国自己的国际电影节。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使筹备工作停顿下来。大战结束后,于1946年9月20日在法国南部旅游胜地戛纳举办了首届电影节。自创办以来,除1948年、1950年停办和1968年中途停断外,每年举行一次,为期两周左右。原来每年9月举行。1951年起,为了在时间上争取早于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改在5月举行。1956年最高奖为“金鸭奖”,1957年起改为“金棕榈奖”,分别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等。此外,历年来还先后颁发过爱情心理电影、冒险侦探电影、音乐电影、传记片、娱乐片、处女作、导演、男女演员、编剧、摄影、剪辑等奖。
戛纳电影节因大海、美女和阳光(Sea Sex Sun)而被称为3S电影节。每年盛事期间,在着名的海滨大道及附近的海滩上都会有众多美女云集,期待着影界大腕、星探们的发掘,一圆她们的明星梦。
电影节的活动分为六个单元:“正式竞赛”、“导演双周”、“一种注视”、“影评人周”、“法国电影新貌”、“会外市场展”。有两组评审委员分别评审长片和短片,“正式竞赛”的部分由各国电影文化界人士组成,其人选都是颇有声望的导演、演员、编剧、影评人、配乐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担任主席。非竞赛部分以提拔新人为主,其中“导演双周”及“一种注视”发掘了不少颇具潜力或业有成就的导演。
戛纳电影节自创办之日起,就得到法国外交部、教育部、国家电影中心的支持和资助。除了1981年第34届电影节,因法国政局变动以及教皇保罗二世在电影节开幕这天遇刺的原因,法国政府当局无人参加开幕式外,一般每届电影节的开幕式上,都有一名法国部长级的官员亲自出席并致辞。在戛纳50岁的大典上,法国总统希拉克专程从巴黎飞抵戛纳致贺。这是戛纳半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有总统大驾光临。
1993年陈凯歌导演的中国电影《霸王别姬》获金棕榈奖。
1997年香港导演王家卫执导的电影《春光乍泄》,入选影展竞赛单元,王家卫并夺得最佳导演奖,成为首位获得此奖项的华人导演。
2002年伍仕贤导演的电影短片《车四十四》成了入选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的首部华语短片。
第60届法国戛纳电影节将于5月16日开幕,组委会19日公布了角逐“金棕榈奖”竞赛单元的21部入围影片名单,王家卫导演的英语新片《蓝莓之夜》成为唯一入围的华人导演作品,这部影片也同时获邀作为电影节开幕影片在16日举行全球首映,这是戛纳电影节60年来第一次由华人导演的电影作为开幕影片。遗憾的是,在今年这份大牌导演作品云集的参赛名单上,曾经热炒有望入围的姜文新作《太阳再次升起》,以及侯孝贤的《红气球》均抱憾出局,华语影片提前告别本届“金棕榈”竞逐。

卡罗维法利国际电影节
官方网站:http://www.iffkv.cz/
捷克斯洛伐克第一个国际电影节,世界上历史最久的电影节之一。1946年(第1届)至1949年(第4届)在捷克斯洛伐克的马里安温泉举行。 1950年(第5届)起改在疗养地卡罗维发利举行。1958年以前,除1953年和1955年未举行外,每年举行一次。1959年苏联创办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后,为了与之交替举行,便改为两年一次,在6~7月之间举行,为期两周。电影节的主要目的是为和平、为人类幸福、为各国自由而斗争,同不道德的影片作斗争。1948年起正式授奖。最高奖为“水晶地球仪”(分为大奖和主要奖),其次有评委会特别奖、“利迪策玫瑰奖”。此外,还有导演奖、男女演员奖,编剧奖、摄影奖、荣誉奖、世界进步奖、为新人斗争奖、自由斗争奖、国际友谊奖等。

莫斯科国际电影节:

俄罗斯(前苏联)最大的国际电影节,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由前苏联电影委员会和前苏联电影工作者协会创办于一九五九年,两年一次,一九九九年起改为一年一届,原定七月举行。一九七九年为了纪念苏联电影事业诞生六十周年,改为八月举行,为期两周左右,地点在莫斯科市。电影节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放映具有艺术价值和思想内容的影片,促进各国电影工作者交流经验和相互合作。最高奖名称为“圣 乔治奖”,靠政府拨款。该电影节向来是规模大,参加国多,而且东西方客人并重,亚非拉国家也很踊跃,七十至八十年代,常有一百多个国家,五百至六百多部电影参展或参赛。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主要活动项目有:一由三个评委会分别对故事片、儿童片、短片进行评奖。二举行会外演映和专场演映;三分别召开各种专题讨论会;四举办回顾展;五开设电影市场。故事片奖项原来分为大奖、金质奖、银质奖三种。一九六九年起取消大奖,相应增加金质奖和银质奖的数量。以上奖项授予最佳故事片、儿童片、短片。此外,还有最佳导演奖、男女演员奖、评委会特别奖、荣誉奖、纪念奖等。

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创办于一九七七年,于每年的八月二十五日至九月四日举行。最高 奖名称为“美洲大奖”。蒙特利尔世界电影节于每年八月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举行。主办者希望从电影中看世界,所以称谓“世界电影节”。此电影节的活动有很多。有故事片和短片的比赛;而且奖项名目繁多,但每一届实际评出颁奖的项目不多。电影节每年对本国参赛的影片都要颁发“国际电影评论奖”。除比赛外还有各种专题展映和研讨会。一九九五年为了纪念世界电影诞生一百周年,该电影节邀请全世界最具影响的一批影评人评出本世纪世界十大最具成就的电影导演给予表彰,举行表彰大会,在这十名导演中我国着名导演张艺谋名列第七,也是亚洲唯一获此殊荣的电影导演。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号称“国际电影节之父”。一九三二年八月六日在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创办。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电影艺术水平。一九三四年举办第二届后每年八月底至九月初举行一次,为期两周。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五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度停办。大战结束后于一九四六年恢复举行。一九三二至一九四五年奖项分为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短片、意大利影片、外国影片、以及最佳导演、编剧、男女演员、摄影、音乐等奖。此外,还有特别奖、综合奖、“墨索里尼杯”、“双年节杯”等。一九四六年至一九四八年,取消了“墨杯”。一九四九年增设“圣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圣马克铜狮奖”等。参加该电影节第一届活动的只有几个国家,二十几部电影参赛。意大利政府拨款资助,还专门为电影建造了电影宫,所以规模逐渐扩大。二战始,意大利政府走上法西斯道路,使其评奖活动附上法西斯色彩,让德国和意大利的影片频频得奖,引起英、美、法等国家电影界的强烈不满。反法西斯国家的电影工作者纷纷拒绝参赛。电影节不得不停办。直到一九四六年才恢复。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和其它大型电影节一样,都有自己的宗旨:奖励世界各地有价值的、有创造性的、并且适合进行国际发行放映的优秀影片,促进世界各地电影工作者之间的交往和合作,并为发展电影贸易提供方便。同时根据形势的不同,每届电影节还提出不同的口号。

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西班牙第一个,也是该国最大的电影节(全称为多诺斯蒂亚 圣 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被称为“西班牙国际电影节之父”。创办于一九五三年,于每年的9月21-30日举行,最高奖为“金贝壳奖”。电影节的主要目的是支持世界各国电影界人士进行合作,以促进世界电影艺术和电影事业的发展。电影节规定,凡参赛或参展影片都要打上西班牙字幕,并经电影节主席及选片委员会批准。奖项设正式奖和非正式奖二种。正式奖以“贝壳”命名,分金贝壳奖(大奖)、银贝壳;非正式奖有雅典娜奖、西班牙旅馆奖、堂 吉诃德奖等。

东京国际电影节:

创办于一九八五年,于每年的10月28日至11月5日在日本东京举行最高奖名称为“东京大奖”。它起步较晚,但是由于财大气粗的日本财团和政府的资助,电影节的经费富足,所以规模大,起点高。每两年举行一届,活动内容丰富,仅电影节大赛就有二种:国际电影节大赛和青年导演作品大赛。国际电影大赛设:电影节大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女演员等。而表年导演作品奖设:金樱花奖、银樱花奖、铜樱花奖。获此三奖同时还颁发巨额奖金。由于奖金丰厚,青年导演作品大赛更具吸引力。但此项大奖规定,凡参加比赛的导演年龄要在三十五周岁以下,作品不满五部。所以青年作品大赛在发掘青年导演人才方面,作出了贡献。

洛迦诺国际电影节:

瑞士第一个国际电影节,世界上最早的国际电影节之一。创办于一九四六年(另一说是一九四八年),每年七至八月间举行,为期两周。每年有二三十个国家参加,放映几十部影片。电影节的主要目的是放映瑞士从来没有看过的外国影片,鼓励各国青年导演或新导演拍摄具有新风格的新内容的影片。

英国电影学院大奖(BAFTA):

在英国的地位等同于好莱坞的“奥斯卡”,故此亦被称为“英国奥斯卡”地位同样崇高。英国电影学院创建于一九四七年,一九五九年与电影制片人和导演公会合并,改名为电影和电视学会,一九七五年又改名为英国电影与电视艺术学院(British Academy of Flim and Television Arts,BAFTA).一九四七年开始评奖,每年一次,2月25日开奖。首届设最佳影片、最佳英国片、最佳纪录片等。第二届增设最佳专题片奖。第三届增设联合国奖。第六届增设最佳英国男女演员、最佳外国男女演员奖,最有前途新人奖等五项。第八届增设最佳动画片、最佳电影剧作(英国)两项奖。第十三届增设最佳短片奖。第十七届增设最佳英国片摄影奖。第十八届增设了最佳英国片艺术指导、最佳英国片服装设计两项奖。第二十由增设最佳英国片剪辑奖。第二十二届增设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最佳男女配角;一九六七年前,电影和电视分开授奖,一九六八年起,每届同时授奖。原主要表彰对象是英国电影及由英国籍演员演出的外国影片,但近年来提名较开放,只要在英国正式上映的影片都可获得提名,奖项敢改为面向世界各国的影片进行评奖,使之产生了更大的影响。现在的奖项设置已与奥斯卡类似。

欧洲电影奖:

一九八八年在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倡议下设立的欧洲电影奖。其宗旨是永久树立欧洲各国都遵循的电影的艺术精神。当时柏林是电影奖的永久举行地。进入九十年代后期,欧洲电影奖打破了地域限制,把十年庆典移师伦敦。2000年欧洲电影奖在法国的巴黎举行。

开罗国际电影节:
由埃及电影作家与评论家协会主办,创办于一九七六年,于每年的11月七日至18日举行,最高奖名称为“金字塔奖”。该电影节的宗旨是:发展世界电影事业,促进各国之间的互相了解和经验交流。它规定,凡是不带政治色彩的纯艺术性的故事片、纪录片、短片均可参展、参赛。电影节设立的奖项以古埃及阿米诺菲斯国王的王后娜菲蒂蒂命名,娜菲蒂蒂以美貌着称,开罗博物馆里至今仍保存着她的塑像。此金奖为大奖,授予最佳故事片、最佳短片。最近开罗又把大奖改为金字塔金像奖。金字塔银像奖分别授予最佳导演、最佳男女演员等。

上海国际电影节:

电影节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创办于一九九三年十月,成为中国唯一的一个国际A类电影节,即非专门类竞赛电影节。最高奖名称为“金爵奖”。根据国际制片人协会的章程,每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由四个主要活动组成:“金爵奖”国际电影评选、国际影片展映,国际电影交易市场以及国际电影学术研讨会。电影节的口号是:团结、友谊、进步

‘拾’ 求一部超搞笑电影·中外的都可以

逢凶化吉满天飞系列(2部,此类电影的祖师爷级作品)
白头神探系列(3部)
反斗神鹰系列(2部)
惊声尖笑系列(6部)
约会电影 Date Movie 恶搞当年最着名的一些浪漫爱情喜剧
史诗大电影(主要恶搞对象:纳尼亚传奇、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灾难大电影(主要恶搞对象:科洛佛档案)
跳舞大电影(主要恶搞对象:歌舞青春)
这不是斯巴达(主要恶搞对象:斯巴达300勇士)
蜻蜓侠英文名: Superhero Movie(主要恶搞对象:蜘蛛侠)
吸血鬼复仇记(恶搞多部吸血鬼影片)
斯坦海尔辛(主要恶搞对象:范海辛)
怪兽大战外星人(很多着名的怪兽形象大汇合)
暮色大电影(主要恶搞对象:暮光之城)

这些片子都很搞笑、纯粹恶搞,很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