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巨制 » 第一小分队电影豆瓣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第一小分队电影豆瓣

发布时间: 2022-06-08 01:50:22

⑴ 经典悬疑电影排行榜

正好整理了一些悬疑片,除了剧情介绍有借鉴豆瓣电影以外其他纯属原创,花了好几个小时整理得,希望能对你有帮助!还没整理完,后面的我会尽快补上!这是地址看看吧!http://user.qzone.qq.com/1069854278/blog/1308417821 http://user.qzone.qq.com/1069854278/blog/1310556798有空讨论讨论!!!!

⑵ 智取威虎山影评。 800-1000字。 谢谢。

1.很长时间以来,批评界和媒体太过弱势,由于眼球经济的原因,对大牌只能要么依附要么谄媚。那些大腕们接受你采访算是给你资源,自觉把你算作乙方的地位。要临幸时临幸,要赐死时赐死。临幸的时候还要你做出各种匪夷所思的姿势;要赐死时,扔几尺白绫,你还得撅着谢主隆恩。实在不想再看他们装大师,写几句真话,人家作为国际级大腕,平时颐指气使,现在马上屈尊碾压你,不指名道姓但指着只有你文章里才有的细节一一反攻。然后豆瓣上出现一篇篇赞美人家电影的帖子,回帖的很多却都是刚刚注册、只看过这一部电影的诡异ID。看给人家逼的,国际大导都得用这本土化地道战了。总体而言,人家永远不会错。错的都是我们。这很像那个卖牛腩的。
2.比如说姜文老师那部《一步之遥》,口碑确实不怎么样,豆瓣评分稍高于《我的早更女友》低于《撒娇的女人最好命》。但导演仍然绝不反思,这样很好!这是真心的,艺术家么,真的得有点硬气范儿。可他这一次却又到处主动找人解释。这样就不好了。很像暖男。和一贯的高冷范儿一中和就变得很温吞。这是个贺岁档期,几部电影都白热化竞争,也包括一直打着贺岁名头的《一步之遥》,你绝对没说这是一部飞着拍的自嗨电影。你既然把他送入这个档期,又以如此粗暴的规模进行排片,就显然把它当做生意来看,而非孤冷的艺术品。那么你就应该尊重市场的基本反馈。而不能像雕爷那样,别人说你的牛腩不好吃,你非赖我们味蕾没打开。别以为谁“看不懂”《一步之遥》,这故事哪有什么深层结构,那些致敬的电影也不是什么冷僻的片子,大家不是看不懂,是根本中途离场!和对《一步之遥》的预期断崖相反,人们原本对于《智取威虎山》一度忽视,但突然间,点映口碑爆棚。但这部电影真的有那么好吗?我真的想以毫不要脸的表情和奋不顾身的姿势歌颂一部国产电影,但这是一个互联网时代,我们不能自欺欺人的在矬子里拔将军。就像你每天都能看到英超德甲的,就别非自己骗自己说中超踢得也很有自己的风格了。
3.客观地讲,和之前那几部上映的国产“雷片”相比,《智取威虎山》中雷人的桥段是最少的。其中俯拍的雪景与松林,阴森的城堡、邪恶的鹰和凶猛的虎都给人惊喜,更何况还有那些被张涵予的磁性嗓音喊出的黑话。是的,《智取威虎山》中的黑话和大场景,真的很起范儿!有些地方值得轻声赞叹。但是除此之外,真的也就没什么了。媒体看到这一点点惊喜,就给予无尚的口碑,我们到底有多可怜?
4.作为徐克执导的贺岁档期影片。这部改编自样板戏的故事必须增加一个与当下年轻观众拉近距离的帽子。至少徐克和投资者是这么想的。所以目前这个首尾呼应的,由韩庚出演的这条现实线就顺理成章成了整部电影中最差的部分。韩庚的表演风格就不分析了,他的存在毕竟还可以反衬合作的其他男演员么。也算舍己为人吧。他出演一个特别装逼的美国大学的华裔学生,即将去硅谷工作的那种。毕业party上,看到《林海雪原》的MV,于是突然请假回到东北老家寻亲。应届毕业生,华人在美国,刚找到工作就请假跨国回家。这就是传说中想走就走的旅行吧?这段开头目的只有两个,一是对21.5岁的主要电影受众象征性地表示一下诚意,第二就是为了植入广告,比如某酷视频那么大的logo,就算徐克再是老怪,也不能让它出现在杨子荣的手机屏幕上吧?相比开头,更离奇的是与之呼应的结尾,暂且不表。那个结尾混杂超现实主义和中国式恐怖片的那种让人闪黑线的幽默感。说早了,一般人接受不了。
5.总体而言,《智取威虎山》确实不算雷片,所以并没有那么多值得条分缕析进行分析的槽点。尽量不剧透太多地随便聊聊。其实,它就是一部还算工整的爆米花电影。主要受众应该是年轻男性。打斗、枪战、黑帮什么的,充满雄性荷尔蒙和爆炸的火光。但也正是因为这点,在中国这个以年轻女性掌握观影权的世界里,《智取威虎山》票房如何并不好说。
6.电影的正片是从一场真人CS式的枪战开始的,八路和扮成八路的土匪各自端着挂满冰凌的步枪射来射去,这些具有冷峻感的画面持续了几分钟之后,就被台词彻底毁了。不知道是不是出于技术不成熟的原因,除了张涵予和极个别的一两个配角之外,所有演员都用的是配音。而且选用的是那种端庄到产生了德艺双馨感的播音员腔调。就算片头闪耀着八一厂的logo,也不至于非要这个样子啊。
7.林更新主演的八路军首长出现了。其实吧,只会歪嘴坏笑的更新老师更适合做平面模特,当他一旦进入三维世界,任何角色就都会被演绎出不正经的气息。这个鼻梁挺直,估计长期使用面膜的男星非要让人们相信自己是个把脑袋挂在裤腰带上的糙老爷们,这个事情近乎诈骗。当他操着一口普通话交代任务的时候,我们只能强迫自己相信这一切。不然又能怎么办呢?总不能每次他说台词我们就跑出去,说完再进来吧。这是个很悲哀的事,你不用明星谁又来看呢?可是,人们都只能记住明星本人的名字,没谁真的记得住角色。话说回来,如果你给政委的配音选择标准普通话,我也认了。问题是接下来给一帮东北土匪配音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找几个东北人呢?那种外地人倒口还自以为native speaker的自以为是的即视感永远挥之不去。
8.有了林更新这样的小鲜肉款式的八路军欧巴做铺垫,佟丽娅出现的时候仍然会让你震惊。唇红齿白描着眉,顾盼流芳地站在雪地里,像拍BB霜广告似的。有一种所谓的文工团内才有的“英姿飒爽”的感觉。不知道她在东北的深山老林里是从通过什么地下渠道海淘的化妆品。跟着她出现的是张涵予。张涵予真的是一个优秀的演员,他扮演的杨子荣像个铅坠一样瞬间定住了这个一直飘拂着的气场。
9.如果说林更新所饰演的领导代表着集体主义的风貌,一个政委的形象,负责展现纪律,那么张涵予出演的杨子荣就负责表现个人英雄主义,一个穿着土匪马甲的八路军,他表演叛逆。这个角色之所以吸引人,无非因为中国的正面角色长期保持着剔除欲望的表现方式,那些由特殊材料制成的正面人物在出厂时就自动内置了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不然就自毁的模式,而张涵予饰演的这个杨子荣像个人样。但是,杨子荣和小鲜肉之间的心理冲突却根本没有呈现出来,干脆说吧,表现得太差了。从杨子荣乘坐火车头连夜赶到这里报道的时候,林更新的脸上就闪烁着一层不忿儿的表情。在那之后,杨子荣很快让自己成为了小分队的核心,林更新站在旁边的眼神就像争风吃醋的小妃子,这也不怪他,这坨小鲜肉最多只经历过娱乐圈的勾心斗角,怎么能要求他演出几十年前的生与死、铁和血呢?杨子荣的到来根本没有对这个小队伍产生任何负面影响,无非是带着他们唱唱二人转,这哪算扰乱军心呢?这种铺垫要么干脆省略,要么交代充足。这样的敷衍也出现在杨子荣要求假扮土匪上山时与上级发生冲突的时候,那段过家家一样的桥段实在太不负责。作为导演,徐克应该承担责任。更何况编剧团队那么强大,除了黄建新,还有拍出过《盲井》的李杨,怎么能允许自己写成这样呢?
10.最诡异的一个角色出现了,栓子。这个小孩是一种近乎狼孩的形象出场的。毛发蓬乱,只会无意义地长啸和哀嚎。但这一队军人仍然把他养了下来。最初,他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为了体现这一队军人的人道主义以及唯佟丽娅扮演的小白茹的母性。但对于这个孩子的塑造确实太失败了。他饿得要死,但却像一个渣滓洞里的革命英雄一样,对所有好心送来的食物不屑一顾,砸碗摔盆,这种不吃嗟来之食的角色设定到底是要说明什么呢?更离奇的是,这种性格突然间就翻转了,栓子突然变成了一个热情开朗的孩子,有着坚毅的品格和勇敢的心,这一切都发生在剃去一头乱发之后,你以为这是沙和尚归顺唐僧么?但这仍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在电影的结尾,这个孩子竟然部分担任着彩蛋功能……
11.《智取威虎山》的前戏过多了。这部由徐克执导、由黄建新监制的电影,很明显,前者负责特效动作打斗和戏剧冲突,后者负责历史背景、政/治安全以及他熟稔的气氛营造。其实,他们所取的部分只不过就是《智取威虎山》中双方对决死磕的故事。徐克很聪明,抛开历史背景和政/ 治气氛不谈,《智取》本身就是一个黑白对决的标准主流故事片。正派反派分明,故事斗智斗勇,最终正义战胜邪恶。但问题是,这部电影用了太长的篇幅描述一些没有意义的细枝末节。别的就不说了,佟丽娅多次满脸怀春状羞涩地瞟向林更新,后者一副柳下惠的样子故意视而不见,这到底有什么用?你要是能安排俩人的感情线,趁早明着写,要是根本安排不了,就别在这逗咳嗽。你又不是拍《匆匆那年》。
12.梁家辉能出演座山雕确实很难得。因为这个版本中的座山雕根本看不出脸,梁家辉作为一个明星的作用被彻底消解了。这一点很勇敢。但问题是,座山雕就是座山雕,你再当代化、漫画化、好莱坞化,你也不能把他打扮成格格巫啊,弄个弯钩鼻子是干吗呢?这种具有神秘性的反派大Boss,在设定上有一个无法解决的忌讳,就是见光死。如果你决定最终让他露脸,你干脆就别用那么夸张的造型,从一开始就让他以稍微正常的面目出现,如果你觉得驾驭不了这种邪典角色,你干脆就一直神秘化,用背影、侧影和声音呈现。像现在这样,最初几组镜头都是背影和气氛,最终露出来一个近乎二度烧伤后遗症患者的脸,时不时还蹲人家房门口听听手下兄弟到底跟自己老婆有没有一腿,这样就很low,曾经刷上去的格儿唰唰往下掉,从一个法力无边的魔头坍塌成一个长相丑陋,身材臃肿、嫉妒心极强的中国直男癌患者。
13.群众演员不算,这部电影中一共只有两个女性角色。除了佟丽娅还有一个余男——被座山雕抢来的压寨夫人。相比于佟丽娅跟淘宝爆款模特似的造型,余男的表现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余男似乎是一个特别需要导演调教的演员,与不同的导演合作总会出现不同的效果,无论王全安早期的作品还是宁浩的《无人区》,余男的表现都优异得超乎想象,但你看看《全城目击》却发现她像个不敬业的女鬼一样出现的银幕上,这一次,她的出场扮相算是那一版女鬼的续集。这个女鬼范儿的夫人到处找各头领们约炮,那些约了的相继被处死。不知道徐克老师的这种安排是不是为了政治正确地表达这个角色进行非暴力不合作的一种战略。这个角色的加入有几重功能,第一,可以表达大boss座山雕的暴虐;第二,这部男性戏阳气太足,缺乏最基本的感情线索进行舒缓,必须在一片黑白粗粝的背景下融入一点艳红;第三,可以与潜伏进来的杨子荣有互动和配合,先制造一点香艳,再流露一点悬疑,最后成为从堡垒内部消灭敌人的一根引线,表现敌人最终还是会陷入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对于一部商业片来讲,徐克设定这个角色没有错。但问题是,你得让她担下一部分戏。现在余男主要的功能,要么就是被捆绑着吊起来,要么就是被捆绑着放在床上,再或者就是捆绑在架子上被座山雕抽打……徐克老师这是还特意从日本请了个束缚师做顾问?
14.《智取威虎山》一些俯拍军火库的镜头总令人想起《风声》中那座孤绝的城堡。其实,徐克真的还是应该学习一下《风声》中如何营造悬疑的感觉和氛围,《智取》太缺少内心戏支撑,这使得它在之后高潮部分的枪战戏中几乎变成了一款夸张的网络游戏。除了由于东北气候条件天然造成的高冷范儿之外,这部戏最重头的部分被徐克彻底打造成了一个多人在线战争格斗热血网游。浓重的色彩,夸张的武器,震撼的音效、漫画化的反派人物设定——有些男土匪画着眼线,有些从脖子到脸上都有精致的纹身!!时不时的,座山雕的那只鹰还上下翻飞充当个邪恶的配角。打到最后,座山雕的寨子整个成了魂斗罗游戏中终极大boss的基地,各种造型魔幻的重武器纷纷出场,他的王座前段还能出现可升降的机枪,自己的座位还可以翻入地下……这样一来,这部戏就会彻底抽离时代背景,成为变形版的与美国英雄联盟类似的黑白对决。所以杨子荣也不会被人看作具有说教意义的教科书英雄,而变成了蝙蝠侠之类的变体。这种偷换很聪明,但却又无法彻底脱离故事的基座,所以有时就会卡在这中间的缝隙中尴尬摇摆。
15.所以说,这部戏所有的看点就是打!打!打!以及杨子荣上山时与那只CG画出的老虎缠斗的几分钟。相比于前一段泛滥于中国院线的“小妞电影”,《智取威虎山》基本就是一部“小伙电影”。满足青春期男孩血液中奔腾的暴力基因。如果你奔着这个目的去就不会太失望,但如果还有哪怕一点点稍高的要求,这部电影就再无法满足你。
16.好了,说说那个令人石化的结尾,那个栓子的故事。韩庚回到了家,奶奶准备了一桌团圆饭。屋子里只有一老一小。韩庚问,奶奶,这是哪个客人要来?奶奶说,没有啊,就是每年过年都是自家人聚聚。然后,屋子中,一个个穿着当年军装的牺牲的战士们陆续鱼贯而入,团团围坐,最后,那个栓子落座。这个七八岁的孩子以一种领导干部的身体语言招呼大家。这个时候,20多的韩庚对着七八岁的栓子,亲切地叫道“爷爷!”这一幕最初让人脊背发凉,之后迅速感到被愚弄,面对这样的奇葩结尾,我们到底该以怎样的表情面对中国电影呢?

⑶ 十佳战争片影评

评全部我就不敢当了..
就评评拯救大兵瑞恩吧..
第一次看是9岁的时候..到现在已经看不下10次了..那张DVD碟还保留着..
怎么说呢..每看完一次都有着深刻的体会..
人物刻画的相当鲜明..就像你说的..是放映人性和战争的巨作...
印象最深刻是的老雷恩的眼泪.二楼阁楼的刀战..狙击手在塔楼上冒死掩护..主角拧着手枪打坦克.一架野马战机呼啸而过..胆小鬼的爆发..

呵呵...经典...算了.我再去看一次..

⑷ 《拯救大兵瑞恩》的影评

《拯救大兵瑞恩》之结构•人物•艺术特色浅谈《拯救大兵瑞恩》是一部描写二战时期的影片,讲述了盟军一只八人小分队潜入德军后方,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成功找到并带回一位名叫瑞恩士兵,把他送还给他那已失去四个儿子中三个的母亲的故事。 比照以往,战争题材的影片往往节奏紧凑,而这部影片却是个例外,挥毫泼墨用了整整40分钟描写诺曼底登陆的血腥场面,以至许多观众都因受不了这样的视觉刺激而提前退场。作为一个“极热”的热开场,导演无疑为屏幕前的观众们制造了与电影内容极为相符的情境,战争是惨烈而血腥的,人在彼时显得如此脆弱,枪林弹雨穿透头盔、撕裂身体;士兵在滩头上寻找自己的残肢断臂;一声炸响过后,米勒拖着的伤员只剩半截……战争场面的还原达到罕见的真实。而气氛烘托浓烈之余,导演也精明地埋了铺垫,即为日后把人小分队深入德军的巨大危险性作了全面预告,先让观众在自己心里有了对比,当然也就更迫切地想知道艰巨的任务如何完成。情境这座平台的成功设置,开拓了日后情节冲突发展的空间。四十分钟漫长视听刺激过后,本片节奏的功力开始凸现:导演仅用了五分钟的胶片,八人小分队就已走在了寻找大兵瑞恩的路上,情节交待简洁明了。一行人行军的过程可算开端单元的句号,到此为止,每个成员的性格都已有所体现,小翻译厄本跑前跑后问这问那既松弛了气氛,又为下文揭开“米勒战前的职业”打下伏笔。全片也进入带入过程。带入单元的第一个小高潮发生在第56分钟,列兵卡帕佐被狙击手击中,不幸牺牲;第二个高潮仅在两分钟后的58分,双方无意间产生对峙,最后以敌方被击毙告终。两个高潮连接得如此紧密,仿佛预示着本该得到休息的精神并不可放松,置身战争,理当如此,但一味强调警惕、危险不但不符合观众的审美需求,也难免把自己的门槛垫高,于是新因素介入——第一个瑞恩带着搞笑的蠢气上场,一点失望过后,留给观众更多的是希望。第三个高潮来临,以数铭牌为过渡,小分队的又一名成员——军医迪克•魏德死在攻击伞兵的堡垒前;紧接着厄本放走德国人引发了第四个动作性不强,却更为重要的高潮:列兵鲁宾扬言离开,军士豪沃兹举枪阻拦。这个高潮的人物关系开始发生变化,不单单是小分队里的上下级,还有队员之间的分歧,以及最终极的矛盾——此次行动到底值不值得的点题,导演代米勒作了最机智的回答。这个高潮也可以看作发展部的内容。真正的瑞恩出现,是在影片过半,可见导演的目的很明确——救谁并不要紧,重要的是救人这项行动。个人认为接下来守桥战斗的开始就已是高潮的部分了,发展部只有十几分钟,完成一个任务的转移——救瑞恩到守桥。有趣的是,守桥阶段的战斗与开头诺曼底登陆的长度相仿,都是四十分钟左右,可见本片叙述的轻重缓急,导演拿捏的大胆而准确。作为高潮,这部分本该是情感最强烈、最紧张的时刻,主人公命运的高潮,主题的高潮,性格的高潮,但又由于战争题材的缘故而变为视听等感官刺激的高潮,所以可以说这部影片的视觉高潮和主题高潮在时间上是相一致的,便于观众体悟电影的主题。高潮与结局连接紧密,而实际高潮的结束也就意味着表达的完结,最后老瑞恩在陵园的一场戏更多是为结构的完整性服务,而非情节上的必然连贯。继结构合理之外,影片的人物塑造亦非常成功。八人小分队,人皆迥异。军士豪沃斯是米勒上尉的忠实下属;下士厄本是连短兵相接时都会用敌国语言喊“放下枪” 的小翻译;军医迪克•魏德事业心强烈,常为自己无法担负与身份相符的职责而自责;其他四人都是列兵,鲁宾对米勒上尉来说不是省油的灯,这个机智刻薄的纽约客毫不掩饰对此项行动的愤慨和质疑;卡帕佐是个心地善良的澳大利亚人;利施很有正义感,他为纳粹对犹太人的所作所为义愤填膺;狙击手杰克逊长着一幅桀骜不驯的面孔,却是个虔诚的教徒,把每一个狙击对象当作上帝赐予他的礼物。 而我想详谈的是主人公米勒上尉,和他所拯救的大兵——瑞恩。 米勒。米勒是个英雄,却不是唯一的英雄。如果当面跟他这么说,他一定会笑着让言者滚蛋。毕竟,“英雄”这个词只对活着的人有意义,只对在乎他的人有意义。颤抖的右手、倒下的战友、失聪、指挥战斗、抢滩成功,与其说这是性格的铺开,毋宁说是对米勒能力的首肯。可以说到军医死前,他都可被任意一部战争片中的长官所代替。服从命令,宽容下级,所有的抱怨照单全收,所有的任务漂亮完成。可以说导演塑造了一个真正立体的分队长,他不是靠等级威信、军人责任感支在下属面前的,他想妻子、想回家,他会把袒露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当作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羞于与人分享却又自豪而甜美的经历。当然,他决不会忘记身为军人的职责,和那个待他拯救的孩子的幸福。这部影片的美国色彩浓郁,家庭对美国人来说,几乎等同于信仰,我想米勒在执行任务的同时,一定也无数次在心里抱怨再自我安慰,或许每次说服自己的,除了“救了瑞恩,就离家近了一步”之外,还有“救瑞恩的家,也是救我自己”吧。军医下葬时,那个男人独自一人的哭泣突然很动人。 瑞恩。大兵瑞恩并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即便处于事件的核心,他的重要性也早被这次行动本身的意义所掩盖。但是,略去拯救对象的额外身份,他,又是观众了解美国最普通士兵的途径。瑞恩就像一扇窗,透过他,不难看到那些平凡的美国年轻人在没有被社会赋予特殊关照时应有的战争经历,那些跟瑞恩一道守桥的战士们,甚至包括去拯救瑞恩的小分队。被拯救,这是外界不为他所掌控的因素赋予他的义务,与他无关,因而影片的视角扩大了,在守桥之役前瑞恩根米勒讲述自己兄弟的趣事一场戏,导演并非在试图说服观众,力证这次行动是在拯救一个多么值得怜悯的家庭,而是通过瑞恩的嘴,说出每一个美国士兵的故事——战前,谁都有美好的生活,每个人都有他们被子弹击中时要为之感伤和不舍的东西,那究竟是什么?可能在美国,那是家庭的回忆,在别的地方又是别的什么,总之是一些值得珍藏和怀恋的,却又远离的东西。战争的作用在这里仅仅是毁灭所能毁灭一切,战斗者们便是要夺回他们能夺回的部分。瑞恩的性格体现相对于其他人来说,更为类型化,同样更具有现实意义。 就艺术特色而言,这部影片的镜头运用很见功底,导演的意图在镜头中往往表现得十分明确,并有出色的感染力和表达能力。在影片的前40分钟里,与其他人也一样,小分队队员抢滩时平行蒙太奇利落的切来切去要传达给观众的不只是“脸熟”(对第二次看片的人是),更多的是战争的高强度视听施压,导演在这里要表现的是人类成片死去的过程,还有一些未死之人争取活下来的过程,在这里没有英雄没有猛将,所有人的生命都微若草芥,随时可能化为冰冷的统计数字中的一个,没人相信“理智”,正如没人会有意识的试着躲一颗子弹。又如卡巴佐牺牲的一场戏,镜头大部分时间对着敌方的高楼上的狙击手,主观镜头与脸部特写频繁切换,显示出人物内心的犹豫不决,琢磨不定,而当镜头里的准星终于辨认出狙击手杰克逊的影子,却也是自己命丧黄泉之时。一个反视角的运用告诉我们,在战场上一对一的决斗中根本没有正义和非正义的言论必要,因为那时除了生,就是死。镜头的内容完全与所要表达的主旨一致,厄本最后开枪打死他曾放走的德国人时,摄影师并没拍尸体,可见死的是谁并不重要,重要强调的是,他终于敢杀一个该死的人了。影片结尾米勒死去,贺信的声音作为画外音响起,那是美国政府在宣读给瑞恩母亲的贺信,硝烟尚未散去的战场上,空镜头缓缓移动,杰克逊炸黑了的高塔,战坑,破碎的桥面和尸体,每个行动着的人的表情都沉静而安详,他们还活着,他们在聆听,那些军方赞美瑞恩的语言那么美,那同样是赞扬所有军士的语言,所有活着的人包括厄本,和那些死去的,更加无畏的人们。 战争与生命一旦被放在同一架天平的两侧,那么就注定了“毁灭”二字的分量沉重。真正的战争片从不避讳人类为自己留下的创伤,而在战争阴霾的背后,同样折射出人性灿烂的光芒。

《拯救大兵瑞恩》影评~!

一、 结构分析(系表)
开端部
1、 开场 老瑞恩带着一家人来到米勒上校的坟前
2、 俄马哈抢滩成功

发展部
总部收到瑞恩家三兄弟牺牲的消息,上校决定拯救瑞恩家的小儿子——詹姆斯·瑞恩;
米勒一行人雨中协助同盟破敌,卡帕佐死;
错认他人为詹姆斯·瑞恩
在途中休息两小时,米勒和手下暗夜聊天
第二天继续前行,得知瑞恩在兰姆勒;
又一次小规模战斗,魏德死;
放掉德国俘虏;
找到大兵瑞恩,米勒告诉他来意。

高潮部
米勒一行人决定不走,帮助瑞恩保住桥,等待救援。
整个战役

结尾部
米勒死,临死叮咛瑞恩要好好活下去。
尾声
老瑞恩在米勒坟前对他诉说自己的生活。

二、 人物分析
瑞恩——瑞恩并不是一个功能性人物,但是他却是一种象征。是胜利的象征,他对于米勒一行人意味着任务的终结,对美国意味着国家人性化、人权化、民主化的象征。他从简单的符号人物,变成了一个具有深远意义且空泛的标志。但剧本赋予他的却很少,他只是一个二等兵、没有比别人更多的勇气、战绩和故事,是一个普通的,年少轻狂,拥有拳拳报国心的男子。这就更引发人们对这次任务的思考,思考它是否值得,是否劳师动众、是否像剧中米勒一行人所议论的:只是因为他有三个同样骁勇,战死沙场的兄弟吗?只是因为怕他的妈妈伤心吗?试问:谁没有父母?谁的死对于家人又是一件好事呢?凭什么他能享受到这样的幸运待遇?凭什么要为他去浪费那些珍贵的军用物资呢?难道只是为了美国的那些小小的虚荣心?为了高呼民主,人权吗?米勒说过:“为了一项任务,死掉两三个人是值得的,但是可以换取二十、三十、甚至成百上千人的姓名。这样死是值得的。”但是为了区区一个二等兵瑞恩,却死了三条人命,这看起来并不值得。但是幸好我们的瑞恩是个视死如归的硬汉,试想:如果他只是个软弱怕死的孬种,这次任务还是否具备他的意义?还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瑞恩只是美国人概念中的士兵群像,是他们憧憬的士兵的形象,是他们心目中的英雄,至少值得用生命去换取的人,是一个理想化的士兵。是弘扬英雄主义的一个最好的典范。他的形象不见的高大,但是平凡中却显出不平凡,并不需要多少另类,也足以讴歌美国兵士对国家的忠诚、对信仰的致死不逾。另外:瑞恩有一个完美的家庭,儿孙成群,看上去他真地按照米勒说的那样,“好好地活下去”,但是他的家庭美满与坟冢排列整齐的白色墓碑相比是最大的反差;以至于在影片的结尾,瑞恩不禁问自己的太太:“我是不是一个好人?” 这是发自本源的一种疑问?他确实使得很多人为他而死,虽然他是无辜的,他是不知情的,但是在无形中,他背上了一个包袱,三条人命的包袱,这是国家赋予它的,是生活赋予它的。他必须被动接受,比起那些死去的人,瑞恩活得艰难许多,他虽然活着,但是永远不能放下包袱轻松的活着,他的生命不掌握在自己手里,他是为国家、为责任、为了三条人命活着,甚至为了米勒临死的那句话活着;战争中,他的生命掌握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听天由命;战争结束了,他的生命掌握在强烈的责任感里,身不由己。瑞恩没有自由,他不能掌握自己的生死,这是他极度可悲的一面。战争泯灭人性,只要踏在战争边沿,或者涉足其中的人,从那天起,生死就永远不属于自己,就永远要背负着包袱沉重地走下去。这是战争带给人们最深刻最可怕的痛楚。

厄本——厄本在多数人眼中是个孬种的形象,在他的反衬下,米勒一行的其他人显得如此的高大伟岸;但是厄本只是个小小的翻译官,从来没有参加过战斗,在他眼里,面对敌人,他并不确切知道什么是仇恨,并不知道应该冲上去将他的头颅打爆。他只是一个大多数百姓的象征,他只是个平凡普通的人。他表现出的躲闪,懦弱、不敢面对死亡、不敢冲出重围挽救同盟…… 这一切都是人之常情,是一个普通人面对战争的态度。在普通人眼里,面对战场上的血腥,躲闪逃跑是第一个念头,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怎么可能神话般地冲上去将敌军的头颅打爆呢?这里片子想告诉我们,不是谁拿起枪都能独当一面,不是谁面对敌人就能英勇在前,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削薯仔皮那样简单的事情。战士都是英雄,他们都是超人,从肢体的力量,到心理的承受力,方方面面都不是一般人能及的。也从一个侧面告诉观众,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面对那些逃跑怯懦的士兵,也应该给予一些理解,毕竟在死亡面前,真正能够做到视死如归的人实在是微乎其微。但厄本也有另一面,他在最后枪杀了害死梅利西的德国士兵,在最后一个镜头里,他手握长枪,从硝烟中走来。这个形象简直就是在讴歌他就是英雄,他才是最后的胜利者,他没有死,没有伤亡,他还替同伴报了仇,他才是值得歌颂的人,他才是最伟大的人。我想,这也是对高级官员的一种讽刺。毕竟他们才是最终活下来授勋的人,他们肩膀上的每一颗星都是用无数的战士鲜血换来的,他们在享受美馔佳肴的时候,因为他而死去的战士却在地下呜音哭泣,这是一个小小的讽刺,对高层,对那些腆着硕大啤酒肚,晃悠着一身肥油,享受着和平带个他们的高薪、厚禄、美女、香车的日子,但是谁有知道在杀场上,他们是否在敌人面前哭泣,是否高歌自己的国家总统该死,在敌人面前投降,给敌军舔屁股呢?

米勒——无疑,他是一个英雄。在美国人眼里,英雄的种类很多,只要是涉及“拯救”的,都是英雄。他们不一定十分高大,不一定作出很多丰功伟绩,但是起码要独挡一方,起码要聪明睿智。但是伴随着英雄的往往是灾难,没有灾难哪儿会有英雄呢?这就好比哪里有反抗,哪里就往往有压迫。米勒是英雄,但是英雄却死了。却带领着同伴兄弟去送死,难道英雄连保护自己的能力都没有吗?这未必要求太高,毕竟英雄不是超人,英雄也是有血有肉有心有肺的真人,他们也会有喜怒哀乐,也会有七情六欲,不是神仙。米勒颤抖的手告诉我们,他和普通人一样,也会受到疾病的困扰,也会痛;在兄弟死去之后,他躲在废墟上偷偷地哭,泣不成声,这也告诉我们,米勒是个有感情的人。这些细节无疑让英雄这个钢铁之躯更加贴近平凡的人。英雄并不是高处不胜寒的稀罕物件;同伴问起他为什么要这么拼命的时候,他不是说:“我是为了国家”“为了家园”或者什么其它的让地球人听着都觉得虚假的理由。他为的是早一天见到自己的妻子,和她团圆,“每杀一个人,这就意味着离家又远了”仔细想来,确实如此,敌人永远不可能完全歼灭,只能是越杀越多,无穷无尽。在米勒眼里战争并不像一场瘟疫,人慢慢一点一点死去,等到最后一个人死掉,战争就结束了;在他眼里战争是一场大火,越是煽动就越厉害,越蔓延,不断死去的人,总会引发更多的战争,引发更多的人死去。这又告诉我们,英雄并不是好战者,发动战争的都不是真正的英雄。英雄应该学会怎么样去平息战争,不让更多的人死去。从概念化的英雄,到了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具体的英雄,影片无疑将米勒的多面性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但是这里也有不少概念化的成分,比如:“不救儿童”无疑,这是英雄米勒冷酷理智的一面,他经验丰富知道这样做的后果,这和后面的为朋友哭泣是一种对比,但是却显得非常刻意。

魏德——在魏德身上充满了人文关怀。他是一个战地医生,既是战士又是医生,他可以在医疗条件极其恶劣的情况下为病人缝合,竭力挽救他们的生命。他对生命的态度和米勒一行的其他人都不相同。在开端部里,他的出场是在帮一名士兵止血,但是一枚飞弹袭来,士兵当场死亡。“为什么不给我个机会救他”飞弹就在他身边滑过,在那一瞬间,他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不同常人的生气,一种愤恨,这不能仅仅概念化地说成是医生的一种天职,但是影片却让观众感觉到了这种刻意。在卡帕佐中抢躺在雨中的时候,他不顾生命危险要冲上去,只是为了看清卡上在哪儿?这种行为,无疑是英雄主义的,无疑是夸大的,是脱离现实的,有些符号化;但是另一方面,在暗夜中,他替卡帕佐抄写信件、讲述自己儿童时代和母亲的情感经历,却又觉得这个人物并不是高不可攀,也有自己的具体情感,不十分概念化。但情感上过于片面,对职业的热爱,对朋友的关怀。甚至到最后,他看到伙伴们当着伞兵的面玩弄识别牌,过去组织的时候,也只是让观众觉得,他是个很善解人意,极度善良的人,但正是这个有些符号化,有些理想化的人物,在他死时,却感动得我落泪了。他的死真正让我觉得生命的淡薄和脆弱,身为医生的人却不能挽救自己的生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去死,完全无能为力。死的时候他一个劲儿地喊着“妈妈,妈妈”。那是一种最本源的做法,是一种本能的表现。这样的情感冲击,又让人觉得他并不十分符号化,片子将魏德善解人意,善良淳厚的一面渲染到了及至,并且加以美化,使他变成了一个塑像人物。但却能让人感动,让人觉得完美却真实可信。

梅利西——相比魏德,犹太人梅利西也是如此。片子着重渲染,他作为一个犹太人对德国法西斯的愤恨。在坑道里,他拿着德国阵亡士兵的刀说:“它曾经是希特勒青年团的小刀,现在是犹太面包刀”。说完这话,就坐在哪儿哽咽起来。这也不觉刻意,苦难深重的犹太人,手握着敌人的刀,作为一个战利品,成就感马上引起了一种悲痛的感觉,不用更多的语言交待,就能深深体会他曾经受的苦,和一种民族责任心。在德国俘虏队伍旁,他拿着自己的识别牌,炫耀着:“我是犹太人,我是犹太人!”那是一种骄傲,一种挑衅。实际上也是可悲的,可怜的。德国人并不能听懂他的语言,他这样做只是得到自己的一种宽慰,死去的犹太人不可能复活,他的伤痛也永远在心中烙下痕迹。这更增添了无数的辛酸和无奈。也告诉人们战争的极度残酷。

三、 中心思想
(一) 米勒的七次手抖
第一次:米勒的出场就是从他的手开始,一双颤抖的手,握着水壶;
第二次:俄马哈抢滩成功后,手颤抖着拿水壶;
第三次:暗夜中两小时的等待,手颤抖着拿水杯;
第四次:暗夜中两小时的等待,谈到卡帕佐,手颤抖。
第五次:得知瑞恩在兰姆勒,手颤抖着拿指南针;
第六次:魏德死后,米勒躲在岩石后哭泣,手颤抖着拿着卡帕佐的信。
第七次:等待敌军坦克车,和瑞恩谈天前,手颤抖谎称在为音乐打拍子。
米勒的颤抖表现的是对战争的态度,是一种精神的紧张,也同样是一种情绪的宣泄。他害怕、痛苦、紧张的时候手都会颤抖。影片借助米勒手的颤抖表现他情绪的变化,但是在外部看来,他面对一切的一切都那么泰然自若,甚至连他的身世都是个谜。但实际上,他只是个平凡得不能在平凡的高中老师,和普通人一样,也希望早日能看到自己的妻子,能和她团聚。并不是像他表现出来的那样冷静和理智。面对死亡他有自己的看法,他是一个队伍的首领,有着比别人更多的对死亡的冷静。他变得冷漠,是战争改变了他。
(二) 米勒的无声世界
片中,米勒常会进入无声的世界。炸弹在他身后爆炸的时候,耳朵会有短暂的失聪现象。在开端部里——
第一次无声的世界:米勒从海滩的血泊中爬出,炸弹在他身后爆炸。他进入了无声的世界,他眼前呈现出——
1、 一名瘫软哭泣的士兵;
2、 三个被弹药引着的士兵;
3、 断了一只臂膀的士兵,在尸体中寻找被炸断的手臂,用另一只手捡出那只手臂;
4、 几个燃烧着的士兵,在海滩上奔跑逃命;
5、 一个对他大声喊叫的士兵。
第二次无声的世界:米勒拖着负伤布格,炸弹在他身后引爆,他又一次进入无声的世界,恢复听力之后,再一次托起布格,他已经只剩下上半身了。
在结尾部——
第三次无声的世界:桥头,炸弹在米勒身后引爆,这一次他长时间进入了无声世界,看到了瑞恩的哭泣,看到了兵士的大声喊叫,看到了霍威的死,看到了近旁的手枪。
在开端部,这种手法很像《黑镜头》里面呈现的——平面的、瞬间的切割了战争。第一次无声世界,哭泣的士兵——这象征着一种对战争的恐惧,枪林弹雨中,不能自控地坐在地上哭泣,不知所措;断了手臂的士兵,用另一只手在尸体中寻找失去的手臂。提起它像提着自己的背包一样,那并不像是自己肢体的一部分,而单纯是个物件。战争带给人们的远远超过肢体上的痛楚,这完全是一种本能的表现,他脱离了理智,比起沉重的精神枷锁,肢体的疼痛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米勒死前无声的世界中,看到了瑞恩的哭和同伴的死,但是更多的是看到了身边的枪。他只是本能地去拾起那把枪,在他完全丧失了行为能力的时候——没有多余力量去思考、去分析,这种行为也是出于一种本能。他站起来去拿枪,中弹后,瘫在地上,还不停地瞄准正驶向他的坦克车,战争把人性都改变了,攻击敌人变成了一种本能。
(三) 死在米勒身边的七个人
在开端部
1、 头盔胸部中弹的战士
2、 104医队战士,胃部被打穿,内脏在体外;
3、 被炸掉下半身的布格
4、 坑道里身边的通讯员;
5、 坑道里脑部中两枪的战士。
这中惨烈的场面在米勒看来司空见惯,他的士兵就在自己身边死去,横尸遍野、血流成河,内脏横在尸体旁边、子弹打穿头颅,他依然往前冲,并不伤心,留恋或者惧怕。这除了表现战争的残酷外,还从一个侧面表现了米勒那“94”个兵士的死,带给他的是一种对生命透彻的看法,变成了视死如归。他曾对厄本说:“我怕我活不到堵住累计到一千,还是五百吧。”对生命,他知道他随时可能死去,所以当他死的时候才显得那是意料之中,没有多余的痛苦,像个活人一样坐在那儿死去,没有了大喊大叫也没有泪流满面,没有恐惧没有一切留恋,静静地死去。

夏树 2005-10-05 20:52

时光可以流逝,岁月可以飘过,但是经典永存。如果真的有一种情感可以使人回肠荡气。如果真的有一次行动可以让人感慨万千;那么这种情感一定是超越普通情感的伟大情义,这次行动也一定是一次伟大的行动——影片《拯救大兵瑞恩》所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情感,这样一次大无畏的行动。
《拯救大兵瑞恩》是着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执导的一部力作,重温经典,感觉依旧如此强烈,既慷慨又激昂。汤姆·汉克斯的实力表演使得影片更加精彩。
影片以着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惨烈的诺曼底登陆为背景,通过一系列的自然主义拍摄手法再现了上世纪那场为自由而战的战争的惨烈。以米勒上尉奉命率领士兵去敌战区寻找一位名叫瑞恩的士兵为线索,提出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用几个人的性命去换取一个人的生命是否值得?刻画了米勒为代表的一系列为自由而战的士兵的形象,影片的主题是鲜明和积极向上的。
抢滩行动中指挥出色的米勒上尉受命去敌战区寻找一位在101空降师服役的叫做詹姆斯·瑞恩的士兵,他的三个哥哥都相继在战场中阵亡,为了不使他的母亲失去这个最后的孩子,盟军总部决定将他寻找回来。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每向前一步,就离敌战区近了一步,危险也就增加了一分,他们面对的会是越来越多的德军和大量的坦克!出发的时候,就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这种近似荒唐的行动和与此引来的一系列伤亡是否值得去冒险?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战士的阵亡,在准备袭击德军雷达站的时候,生存和为此次行动付出巨大牺牲的问题再次摆在面前。米勒上尉最终说服了大家——在他看来这次意外袭击德军雷达站的行动和寻找瑞恩的行动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正义和自由而战的。终于,米勒上尉率领的弟兄历经艰险找到了瑞恩。而为了盟军的顺利挺进,他们又决定留了下来一起参加桥头保卫的战役。力量的对比是悬殊的。尽管他们进行了精心的部署,把有限的人力进行了最合理的布局,也曾一度阻止了德军的前进,但是面对不断涌来的德军和炮火威力很大的“虎式”坦克的进攻,他们只能且战且走,在桥头最后的防线,身负重伤的米勒上尉在冲锋枪枪弹打光的时候,无助地却很决然地向坦克连连发射手枪子弹,奇迹出现了——随着一声爆炸的声音,坦克被摧毁了——盟军的“野马式”轰炸机及时赶到!桥头保住了,援军陆续地赶到了。生命垂危的米勒上尉弥留之际对着俯身过来瑞恩只是轻声地说了一句;好好活着,不要辜负大家。
米勒上尉原本只是一位普通的上尉军官。这次任务也应该说只是一次特殊的任务,但是他的这句话使我动容。一句普普通通的话语是一位长官对士兵的殷切嘱托,也是为了寻找瑞恩而牺牲的士兵的共同心声和话语,米勒和他的战友都已经牺牲,但是瑞恩活下来了。他们的任务完成了,为了一个人的生命牺牲八个人的性命,这种牺牲的代价是否值得?从感性或者理性的角度而言,这是个错误甚至有些荒唐的任务,但是从道义和正义的角度来看,这绝对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拯救行动,一次大无畏的行动。一个人的命值得用八个人性命去冒险的,一句普通的嘱托便是最好的答案。一句很平实的语言,一种崇高的精神和高尚品格情操却跃然在心中。
盘片已经播放完。但是我的心情许久不能平静。米勒上尉最后说的话一直在我耳边回响,他的身影也越发令我肃然起敬。
拯救大兵是一次特殊光荣的任务,就是因为这一句普通的“好好活着,不要辜负大家”话语,我一直记得这部影片,记得了汤姆·汉克斯,记得了这次大无畏的行动!

⑸ 有关赏金猎人六百字的影评

志诚大厦十三楼 2016-06-30 23:02:06
这是一部全程控制不住洪荒之力看完的电影,这是一部我由衷建议片方开弹幕场的电影,这是一部除了钟汉良以外几乎再也找不出第二个看点的电影,当我忍着冲动从影院走出来的那一刻,我觉得天都亮了,呼吸都顺畅了。

啊,真实的世界真美妙!

我承认,我是疯了才相信了片方所谓的“高颜值大长腿”的宣传,而忽视了故事本身的内核和高估了自己对一些烂片代言人表演的忍耐力。整部电影好像来自于上个世纪,两个所谓刑警出身的拍档遇见了破案小分队,组成了赏金猎人战队,最后打败了大Boss,获得胜利的一个故事。套路低级,毫无逻辑,无意义打斗和满满的劣质“高科技”组成了这部看似跨国追兇,上天入地的“花架子”电影。

所有人之间的关系都是靠人设拉起来的,在本身角色就有着极大硬伤的前提之下,一些演员的表演简直是天怒人怨。中韩合拍的蜜汁尴尬感在李敏镐身上显露的淋漓尽致。完全对不上的口型显示的是来圈钱的0诚意和不敬业,一张面瘫毫无表情的脸很好奇导演在导戏的时候他是否带着脑子在上班,所有的打斗肢体僵硬的都仿佛一具提线木偶,和唐嫣仅有的所谓感情戏份也是各玩各的敷衍造作。以及为何现在如此油腻了?

一直以“中戏之耻”笑傲剧坛的唐嫣这次在电影中抛弃了她深爱的“傻白甜”形象,开始大凹造型扮起了御姐姿态,但其实根本上依旧和颠覆转型没有半点关系。装B浮夸的演技简直一再挑战人的忍耐底线!另外,这个只会绷着脸摆架子然后情绪转换莫名其妙时而哭时而笑时而冷脸时而腼腆的设定,编剧你真的觉得适合leader这个职位?

之所以一星给钟汉良,是因为当他出现的时候,简直属于片中毫无状态的众人里面唯一有亮点有笑点的清流啊!几乎电影院的每一次笑声都是他在抖包袱,微表情和动作神萌。不过也辛苦他对着装腔作势不入戏的两人奋力表演,让看似完全没有逻辑的电影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相当的合理性。钟汉良式的搞笑回归了香港喜剧的无厘头,在设计桥段上至少成为了走出电影院唯一还记得的part,甚至还相当有惊艳感。

当然,不管钟的这个角色怎样,《赏金猎人》依旧是一部烂片。建议想去电影院看的人,可以等资源见了。

⑹ 赫敏为什么不嫁给哈利 ——来自豆瓣:查令十字街84号的电影

哈利波特与死圣的电影版快到来了,借着这股东风,近期我把哈利波特前六部的书和电影都好好重温了一遍,思考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我犹记得哈利波特系列大结局刚出来的时候,很多朋友都找我叹息说,赫敏怎么就和罗恩结婚了呢,明明是哈利比较配赫敏嘛(仅代表当时我身边的朋友以及我的观点, 不具有普遍性)。当时我也义愤填膺了好一阵子,直到最近当我完整的看完整个哈利波特系列,又查阅了相关资料以后,我才发现,赫敏嫁给罗恩是J.K罗琳蓄谋已久的。本人下面所要阐述的论点比较凌乱,系下班回家路上突发灵感拼凑而成,望各位看客见谅,多包涵。 首先,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郎才女貌,天生冰雪聪明的赫敏,就应该嫁一个帅气多谋勇敢的男人,可惜这里其实是电影公司下的一个套。电影公司为了赚眼球,赢票房,选择了美女艾玛,来作为赫敏的演员。我不得不承认艾玛真得很漂亮,漂亮到什么程度?我大学同班的一个最聪明的男生,在我和他暑假同宿学校期间,天天朝我喊着要娶艾玛,要娶艾玛,他向来是对红颜没有什么感觉,让他都如此痴迷的女性,我想魅力肯定不小,但是大家仔细查阅哈利波特第一部中对赫敏的描写就会发现,电影里的赫敏和罗琳笔下的赫敏相差有点远了。凌乱的头发,不太修边幅的打扮,和电影里面,那个有着甜美笑容,时常穿着蕾丝花边的精致小毛衣,披着一头引领潮流金色卷发的赫敏,真的不太相像。与此同时,本来在书中形象不太好的罗恩,在电影里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形象概念加强(仅代表个人观点)。这一美一丑的强烈反差,就让大家觉得,赫敏配罗恩,糟蹋啊。(本人最喜欢的男角色,当然是斯内普当选,女角色是疯姑娘卢娜)其次,让我们从电影中找一些例证吧。大家有没有注意过,每个假期结束,当哈利,罗恩,赫敏相聚的时候,他们都会采用拥抱的招呼形式,你们见过赫敏拥抱过罗恩没?我是没有见过,我仔仔细细前前后后把6部电影都看透了,每次的假期聚首,赫敏都没有抱过罗恩,而且都是欲抱而止的,为什么?因为赫敏心里有罗恩,赫敏心里对罗恩有着顾忌,这一心理片段描写从第二部开始就很明显了。这其实很好理解,一个女生,如果她有一个很要好的男性朋友,那么有时候她会把他当哥们一样去对待,哈利对于她来说就是这么一个好哥们,好朋友,行为举止可以随便,但如果当她喜欢一个男生时,那么很多她的行为都只能受到限制。电影在处理这三个人之间关系时所用的手法不得不让人称赞,真的十分微妙。赫敏对罗恩的关心,对罗恩的爱,不能用肢体行为表现出来,那怎么办?如何打伏笔,导演很聪明的运用了眼神,大家注意去观察赫敏的眼神,给的最多的是谁?哈利?错,一定是罗恩,在罗恩受伤的时候,在罗恩危险的时候,甚至在罗恩竞选魁地奇队员的时候,赫敏那种焦急的,关切的眼神,给过哈利没有?没有,有的人可能会说赫敏对哈利也很关心啊,每次都表露出关怀的姿态,那么好,我再举一个细微点给大家。每次哈利受伤了,或者是坏了东西的时候,赫敏是什么表现?立马掏出魔杖,对着哈利咕噜咕噜一番,然后东西就修好了,留下一脸恍惚的哈利和在旁边称奇的罗恩,但是当第三部,罗恩被小天狼星咬伤,坐在打人柳下休息的时候,赫敏照顾罗恩时有没有马上对着罗恩念咒?没有,赫敏只是在罗恩旁边,为他擦拭伤口,并且非常关注地问道疼不疼?有没有伤到骨头,一定非常疼吧?,这可是哈利所没有的特别待遇啊啊。 赫敏对罗恩的特别待遇只有这点?不,多着呢,每次经历过险情,三人在一起的时候,和假期相聚不同,赫敏每次的拥抱都紧紧的给了罗恩。当哈利,罗恩,赫敏三人穿过黑暗通道的时候(具体哪部里面我忘记了),赫敏紧紧抱着的,是罗恩的胳膊。人们常说,人潜意识里做出来的行为,表达了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大家再注意看,电影中,我们三位英雄时常会坐在一起讨论一些问题,他们是怎么坐的?大多数时候,赫敏和罗恩是在一个平面的, 也就是哈利坐在外面, 一次也许只是导演安排的巧合,但是6部电影中大多数的镜头都是这么给的,我想也许就是导演的故意安排了。同样的,当三人平时走在一起时,也都是哈利稍稍在前,或者在左,留给另两人一点小空间。情节需要高潮,爱情也要助推剂,罗恩和赫敏的感情经历过两次飞跃,一次就是在火焰杯舞会上,赫敏最初的舞会伴侣留给的是谁?是罗恩,她曾多次用眼神示意,可是呆头呆脑,一直不确定自己感情的罗恩,偏偏把赫敏看做是自己最后无他可选才选择的人,这导致了赫敏直接选择了肌肉男作为自己的舞伴。在与肌肉男跳舞酣畅之时,她还不忘回到失落的哈利,罗恩旁边,刺激下罗恩,此举用意明显啊,在得不到意料之中的刺激效果之后,我们美轮美奂的小公主竟然一个人哭了,诶,杯具啊两人感情第二次的飞跃,是我今天才发现的。在酒吧中,哈利,罗恩和赫敏,看到金妮和她的男朋友在接吻,罗恩表示出不满,而赫敏表现出不削,她半开玩笑的和罗恩说如果金妮回头看到我和你在接吻,她会走开么?呵呵这一句话,对罗恩来说,那可是春天啊, 就好似凤姐对奥巴马的求婚得到了同意一样的效果。这一句话,从电影中来看,或者从书中来看,都坚定了罗恩对赫敏的感情,以及解决了罗恩对赫敏感情大部分的猜测。他在回霍格沃兹的路上,一直在和哈利嘀咕着这句话,当然后面就遇到了黑魔法项链事件。赫敏真的只是开玩笑似的,从坐在她对面的两个男孩中随意挑了一个,开玩笑么?显然不是的,这只是赫敏长期潜意识的小小爆发和佐证而已。当然我们从书中得知,有情人终成眷属,第七部的电影,应该会有罗恩和赫敏接吻的镜头。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可以越来越清晰地看到,很多时候,三人行动小组其实是两个小分队,从最初的罗恩和哈利一组,赫敏一组,慢慢演变到哈利一组,罗恩和赫敏一起。这其实也是顺应了剧情发展的需要,这里就不深入讨论了。 在回顾完了电影片段之后,让我们再从作者经历和人设方面来分析这场爱情的理论基础(装b了,见谅=。=)。罗琳给赫敏的定位是聪明,勇敢,美丽,果断,能干,有独断力,可谓是新时代的女强人,这里我想到一个问题,不知道是罗琳有意写进书中还是无意识的,大家有没有觉得赫敏和莉莉很像,麻瓜出身,但是成绩优异,天资很好,又努力上进,诚实正直,但是她们两位女强人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她们的区别正好是我们80后和我们的父母辈之间的区别,女性的自我意识的觉醒。莉莉很喜欢哈利的父亲

⑺ 求007系列电影的影评。

被索尼拯救后的MGM在最恰当的时候为我们准备了邦德的归来。

为什么说最恰当的时候,原因有三点:
a- 今年是007系列电影诞生50周年
b- 今年英国的秋天是狗屎一样的天,除了电影院,基本没有其他娱乐项目
c-今年 蝙蝠侠退休了,蜘蛛侠才上幼儿大班,在小儿科吸血鬼当道的时候,该是让一个真正的男人出场的时候了。
果然,人生第一次看到早上9:30的电影出现满场,第一次鉴证电影完毕后群众起立鼓掌,索尼大喜,今晚岛国将有超过两百万的群众在电影院度周末。

如果按照皇家赌场与量子危机的套路,这可能不是一部你想象中的邦德片。因为站在邦德电影50年之际,这是一部在转折点上的邦德:”面对新时代的各种挑战,邦德应该何去何从?” - 电影用一种流畅的风格转变给了我们答案。

这种转变首先体现在人物塑造上,山姆门德斯用很山姆门德斯的方式告诉我们:邦德首先是个人,然后才是个特工;M首先是个人,然后才是一个老板;Silva 首先是个人,然后才是一个恶人;Q 博士首先是个人,然后才是一个天才。

随后山姆大叔又说:既然都是人,那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人都是有过去的,人都是有情感的,人都是会犯错误的。

在007系列电影诞生50周年之际,山姆为我们揭开了邦德神秘的童年,那个宁谧幽静的地方叫做SKYFALL, 那地方在苏格兰偏远的山地(Buachaille Etive Mor),一片空谷幽冥的世界。冬天飘一场银雪,春天则是满山的树林传来揉叶子的声音,邦德的童年似乎在他成年的岁月里没有留下一点痕迹,但电影用很含蓄的方式告诉我们,邦德也是有过去的,他的父母葬在Skyfall 附近的礼拜堂,看门人还像当年对待小屁孩跟他亲昵,枪也是爸爸留下的,点的还是火柴。虽说邦德并不是传统意义上怀旧之人,岁月也可以渐渐把不愉快的过去撕去,但好的传统还是需要保留的。正如电影里重复的主题:Sometimes Old ways are the best! 果然邦德最后回到了小鬼当家的年代,连马丁车也是从康纳利那里借来的BMT216A 。

再说M,她才是这部影片真正的女主角,之前在GQ上攻势汹涌的邦德女郎,原来都是烟雾弹,法国香艳美女出场时间不到15分钟便冤死。而M呢,从始至终, 她才是真正的邦德女郎。她与Silva 的角色遥相呼应,显现出一种邦德与她的特殊关系:一个母权主义者,一个专横冷酷的女蜂王,一个让邦德心甘情愿的Sadist。一个母亲的角色,两个男孩,她都可以在关键时刻舍弃,不是吗?不同的是一个选择背叛,一个仍然坚持忠诚。最后,这个真正的邦德女郎流露出了她人性的一面,哪怕是一条臭着脸的狗,也多少是一种情感的暗示,那一种最隐秘晦涩的爱,一种英国人最能懂的迷雾重重的黑色幽默。我不懂山姆为什么最后让邦德流泪,他舍不得是母亲对他特殊的骄傲与信任还是母亲时代的结束?英国人本来就是一种特殊物种,腹黑的钱钟书一针见血:英国人承认顽固,丑陋,愚笨,肯把喇叭狗(bulldog)作为国徽,但这种坦白包含着袒护,是一种反面的骄傲。

至于Silva, 我觉得Javier Bardem 演得好极了。那种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坏人扮相与充满西班牙风情的挑逗,一白一黑,形成了一种强烈而有趣的对比。他从五十米开外的电梯有节奏地走来,优雅地描述那段关于老鼠的故事的时候,他缓慢地解开邦德洁白的衬衫钮扣,用指尖轻轻触摸着他,在肌肤上划来划去,一大一小的鼻孔里出着轻气,秋波流转, 莺声燕语,嘴巴里的吐出的台词基情四射, 靠!观众在下面乐呵呵地闷笑,我在一旁感叹,这个强大的时代啊,强大到能把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纯爷们也感化成基佬了。这真邦德电影里是一种颠覆性的转折。在Silva 人物塑造上,门德斯再一次苦口婆心地告诉我们,这个Silva,他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一个恶人,他的动机就是他的过去,他需要弑母复仇才能解除他对M的恨,以背叛还背叛,这家伙虽说嘴皮子圆滑,但做事一点也不马虎,去哪里都带着训练有素的小分队,各种大规模武器装备,大飞机,大警车,手榴弹,机关枪,飞檐走壁的,附带法国boom boom boom 的俏皮配乐,最后死得时候还不忘表现一声狮吼,一张狰狞又滑稽的鬼脸,呜呼哀哉....
他若和小丑对决还不知道要怎样火星撞地球呢!肯定的是,今年的恶人排行榜,他铁定甩了Tom熊扮演毫无情趣的Bane几条马路了。但唯一不符逻辑的是,英国人是不可能找一个西班牙人当特工的吧。

最后再说说小试牛刀的Q, Ben Whishaw 向来是名好演员,他没有经过删选就直接上了剧组,可算是个门德斯的保送生。他出场的时候,我记得特别清楚,那是在 Trafalgar Square 的National Gallery 国家画廊,那幅画是Joseph William Turner 1839年的名画,一艘胜利归回的战船,象征着对凯旋英雄们的拜谒与敬意,同时隐喻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一个小青年穿着睡衣在家里进行间谍战的时代,显然邦德是不屑一顾的他说: Youth is no guarantee for innovation。果然, 小青年第一次荧幕任务就犯错误了,幸好他悔改得及时,没有让大叔在田野里白等。

其他元素的转变也同样精彩,Thomas Newman 接替了David Arnold成为新邦德的音乐人,他的灵感似乎被Han Zimmer 在The Dark Knight Rise在橄榄球场爆破场面的配乐激发,除了标志性的小号与圆号,鼓成为几段令人难以忘却打斗场面的配器:有一段是在上海高楼的蓝色霓虹里,还有一段是在苏格兰的冰湖下。可贵的是,无论怎样,新元素的融入并没有吞噬旧的经典。Adele 的歌声更是在典型邦德的调调里不露痕迹地流露出邦德阴霾的童年。

另外值得推荐是金像奖提名专业户Roger Deakins的灯光摄影效果,与近两部的007相比,显得迷离柔和许多:那007在游物体荧光里打斗的背影,与其说是在打斗不如说是在舞斗,那蓝色霓虹折射下的玻璃把镜像切成千百个碎片,让人头晕目眩。那千百盏灯笼照耀下流光飞舞的澳门湖面(其实不是澳门而是在英格兰叫Paddock Tank的摄影棚),那金色红光下007侧影跨过的龙头,美到至极。那苏格兰黑夜里火光染红的树林,朦胧惆怅,让人不得不怀疑摄影是不是张艺谋上身了。我本来觉得这在007片里显得很突兀而格格不入,一部纯爷们的片,需要这些吗?但细细一想,这何尝也不是一种新的转变,把主题衬托得恰到好处:一个老派的爷们,在新时代进逼之时,他该何去何从?从纯影像里我们就可以找到答案:他会以一种怀旧的方式来柔化新时代的棱角。

是的,这些苦心设计的转变中的元素,在不断地暗示着我们,时代在转变,世界在改变,像Looper所预示的那样未来应该在霓虹闪烁,高楼起伏的东方,那么老牌工业革命帝国应该怎么办,还要不要肉身特工,还搞不搞人肉情报?

门德斯用一种很007的方式告诉我们:许多辞旧迎新的东西要映衬的恰恰是一个怀旧的主题:车还是要开老的好,刀还是要比枪管用,特工也还是老的好,英国子民们请放心吧:时代在变,邦德却是万万不会变的,用最传统的方式面对新的未来或许也是一种革新。于是在片尾我们看到:未来的邦德回到了50年前的办公室,M 归回为男身,MoneyPenny 也从加勒比海的女妖穿越而来,克雷格哥也还有好些活要干。

或许再过50年,007系列电影100周年时,最受欢迎的邦德不再是肖恩康纳利而是克雷格大叔了。(注:英国Shortlist杂志最新的民意调查 Sean Connery 以45%荣居榜首,成为最佳邦德,Daniel Craig 27% 第二,可见英国人之念旧了)

P.S. 如果你好奇,为什么我没有给五星,请别见怪,原因很个人:我觉得邦德的西装没有前两集那么华丽到位了,虽说是Tom Ford,但那套澳门赌场中的Tuxedo少许 令人有些失望,剪裁不如从前那么天衣无缝,袖子褶皱很多。幸好大白天看还是很登眼的。希望Tom哥多多努力,赶上Brioni 。另外手表也不是最适合的,Omega 不是最好的,Ian Fleming 写的是Rolex。

P.S 又P.S 如果你和我一样,找遍浦江两岸都没有发现那屋顶上的泳池,那请允许我为你节省一点时间,那个碧光闪闪的泳池是不存在的。那是伦敦Canary Wharf,Virgin Active Canary Riverside Club 与上海夜景的数码结合。

PS.PS.又PS. 恭喜Skyfall 赢得邦德的第一个Bafta

⑻ 《悬崖之上》全是漏洞,豆瓣评分7.7,真的是最好的谍战片吗

五一档一部刚上映广受好评的电影,那肯定就是“悬崖之上”。我就怀着猎奇心,拿出半天时间去到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出来的时分我那个心情竟然是五味杂陈。

这部电影当初之所以能吸收我去电影院,那是由于我在网上看到了这部电影漫山遍野的好评。而且还有许多的“影评人”把这部电影吹捧成国产谍战电影的巅峰之作。还拿这部电影与“风声”相提并论!

作为一个埋伏多年的特工,他做事真的是不断这么激动吗?反合理时我在看到这里的时分就说了两个字“离谱”

但是在总体上来说《悬崖之上》这部电影还是一部十分好的电影,从导演、演员、拍摄这些中央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可是他最大的问题就是电影的剧本破绽太大,也就是由于这一点招致了我无法认真的来看这部戏,

⑼ 电影《感谢你抽烟》影评

如果你看过“Conversations with Other Women”就会明白Nick Naylor就是一个善于演说话的角色。而且他的形象完全符合职业说客的标准,英俊、面带笑容、幽默、善变、强词夺理、误导、总之利用一切手段来达到目的。
故事情节是说三个顶级职业说客每周聚餐,他们分别代表了烟草公司、酒类、枪支生产集团的利益。而他们自嘲于他们所代表的产业每天所导致的死亡数量。而职业说客的生活当然非常刺激:不断地面对挑战,嘲讽众议员,误导媒体,偶尔面对谋杀的危险。但是另一方面他们的生活又很乏味:没有任何人喜欢他们,有更多的人仇恨他。烟草公司最终倒台了,但是Nick靠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继续着职业说客的生涯。
从情节的主线来看,这是一种反烟草的讽刺型影片。将一个具有“道德灵活性”的说客表现地非常生动。但是另一方面,这个影片并不是一味的说教和批判。编剧并没有将所有的罪责都推到说客的身上,也没有把他丑化成妖魔鬼怪。相反,这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家庭,有烦恼。特别是安排了他的儿子了解他的工作的情节。这个小家伙明白了说客的手段,但是更重要的是他明白了自己分清真假的重要性。
这也反映了美国的个人价值观念: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危险和陷阱、你必须自己明白你的选择的后果、政府不可能包办你的一切、所以如果你落入了陷阱只能怪你自己。这也有一定的道理,一味地攻击烟草公司并不是最有效的方式(尽管看起来最有效),真正的解决方法是每个父母都负责任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吸烟的危害。当然这也是当今美国很多社会问题的根源,因为美国人没有时间教育自己的孩子。
这是一部很精彩的电影,要深刻理解需要分层切块
我看到了科学与伪科学,看到了公共自由和个人意志,看到了有关于大众喧嚣和社会引导。资本家的脸色,政治家的手段,都是你我乐意的玩法。
有些话记忆深刻
1.为什么要为无可争辩的事争辩
2.生活中需要的是辩论而不是谈判
3.这个世界上吸烟和不吸烟的人共同生活在一种完美的和谐之中
4.“你怎么能这样对我 ” “为了还贷啊~~”
5. 什么让美国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政权?是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没有的激情? 没错 我们可以叫他资本主义 自由市场 得天独厚的关税分解制度
6.一个人最想要什么 一个爱他的女人? 香脆的熏肉? 长达80念的平均寿命?
7.如果你的孩子到了18岁,你会给他烟抽吗?? 如果他真的想抽烟,我会给他买第一包烟
..............

大多时候,看这样的电影很容易和这两天火爆的“刘翔事件”联系起来
关于盈利机构,关于大众舆论,关于媒体机制,关于政策原则,关于个人得失等等

很开心看到片头各种漂亮的香烟包装,还有那种调调的男声独唱,还有我很喜欢那个叫做MDOd 小分队。merchants of death 死亡销售商
当然,死亡销售商的队伍将会越来越壮大,可是如果没有死亡销售商,生活将变得多么枯燥和乏味。并且,谁又敢言自己不是死亡销售商的一员

⑽ 电影《死神来了》系列值得一看吗

电影《死神来了》系列非常值得一看!在我心中,这个系列和《电锯惊魂》系列是好莱坞最成功的两个血腥片系列。《死神来了》看完之后会让你觉得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是安全的,和我们中国流传的一句俗语很相像:“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

嗨朋友,别沉醉于我的回答,快去下载电影观赏吧!别忘了,点个关注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