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的3D电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2010年,阿甘导演“大作”《魔侠传之唐吉可德》
《魔侠传之唐吉可德》是2010年8月上映的国语电影,导演阿甘。是中国也是亚洲的首部全片3D立体电影,由阿甘执导,郭涛主演,
于英国完成后期制作工作。脱胎于西班牙作家作家米盖尔·塞万提斯的代表作《唐吉可德》
票房约3000万,制作成本7000万。评价基本上是负面,剧情烂到极点,从头到尾不知所云,看不出导演想说点什么,如果你只是想看热闹、看场面,对不起,你也会失望,技术成不成熟倒在其次,感觉摄制人员根本还没搞懂3D的概念,压根不会表现画面,只能说是一个3D电影的尝试吧。唯一值得一提的是演员表演黑卖力,只是从全局来看,卖力也成了吃力。
《龙门飞甲》
徐克导演2010年作品
《龙门飞甲》是中国第一部用3d技术拍摄的imax3d电影,徐克导演2010年拍摄的作品,是《新龙门客栈》的续集,是中国大陆继香港后大中华区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3D武侠电影。影片投资3500万美金,是导演徐克与动作巨星李连杰继《黄飞鸿》系列之后再度合作的电影作品,并汇聚周迅、陈坤、李宇春、桂纶镁及范晓萱等实力影星倾情加盟。出品方博纳影业集团已与IMAX公司正式签约,《龙门飞甲》也成为了继粤语后华语电影史上第一部获得官方认证的IMAX 3D电影。该片于2011年12月15日上映。徐克坦言,其实3D的计划原本应在《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实现的,但当时的技术并没有完全成熟。《龙门飞甲》如果只是作为普通效果来看没什么出彩的,要到影院里去体验imax3d的震撼效果
附注:
IMAX-3D的立体效果确实强于数字3D,
现在世界上3D技术有很多种,而IMAX-3D采用的是目前公认的最好的3D立体技术,这种3D技术,可以呈现更为立体的效果,但代价就是用来播放的3D设备价格非常昂贵,不是所有电影院都能拥有的,因此导致IMAX-3D的票价居高不下。如果看普通电影,IMAX巨幕可能不划算,但看3D立体电影,虽然票价仍然很高,但更为逼真的3D立体影像,倒也物有所值
2. 3D电影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中国第一部3D电影是哪部
中国第一部3D电影是《定军山》,在1905年,不过那时候大多数人连电影都没看过,更不用说3D电影了,所以其实3D电影并不普及。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在北京的丰泰照相馆诞生,着名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谭鑫培在镜头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几个片断。片子随后被拿到前门大观楼熙攘的人群中放映,万人空巷。这是有记载的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
1905,适逢谭鑫培60寿辰。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庆泰获得了拍摄中国人自己的电影的灵感。这一年,离狄克逊发明电影放映机过了16年,离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放映《火车到站》过了10年。
《定军山》取材于《三国演义》第70和71回,是讲三国时期蜀魏用兵的故事。建安廿年,即公元215年,曹操平汉中,并派大将夏侯渊、张郃等留守,驻兵定军山和天荡山各隘口。刘备趁曹操立足未定,同年率将进兵汉中,老将黄忠打败了驻守天荡山的张郃后,又奋勇取定军山,经法正指点,夺得定军山以西的挡箭牌山的山头,踞高临下,直取夏侯渊,夏措手不及,被黄忠腰斩,从而夺得了定军山。
中国3D电影什么时候开始的
动作片做为华语电影的主力类型,这么多年来,华影在国际市场也都靠着它抢滩登陆,有远见的华语电影人知道3D是必经之路,早早谋求着抢占先机。华语电影人花了50多年的时光,一步一步地在实现着华语3D电影的脱胎换骨。
红蓝立体是最早期最传统的3D电影技术,1960年代就已经诞生。这种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利用两部摄影机拍摄,然后再用两部放映机放映,从不同位置投射红蓝两色画面到幕布上形成重迭,再透过红蓝眼镜观看就能产生“视差”,从而让观众眼前出现立体效果。
在我国,196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利用这种技术拍摄的影片。1962年,由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桑弧导演、陈强主演的《魔术师的奇遇》,算是国内第一部3D立体电影。将3D电影技术运用到武打片拍摄,是由台湾电影人首创。
在1970年代末,因功夫片题材抄袭成风,已逐现衰落迹象。为了挽留日益减少的观众,台湾富华影业公司尝试用红蓝技术拍摄立体武打片,先后推出了由导演张美君执导的3D立体功夫片《千刀万里追》及《十三女尼》。
这两部立体电影虽好看,但看着看着观众总会有晕眩呕心的感觉,这便是当时3D技术最大缺陷之一:红蓝立体最早大都用于黑白电影画面。比如《魔术师的奇遇》就是,对画面品质没什么影响,然而用在彩色电影画面,便有了色彩不清晰、不自然的问题,加之两色影像迭合很不稳定,很容易会让观众适应不良。
虽然观众会感觉不舒服,但效果新奇刺激,还是具有相当高的吸引力。事后也证明,3D立体技术确实适合拍功夫片,因为其中的动作、兵器的出现频率很高,“剑指观众”、“万箭穿心”的立体效果让银幕外的观众避闪不及,震撼无比。
立体武打片在台湾成功后,也相继在日本及香港上映,轰动一时,当年还参加法国戛纳影展会外市场展览,获得影展大会金箭奖等五项荣誉。可惜的是,在一次视察外景场地时,两部影片的制片人被直升机螺旋桨击毙。
当时一部立体电影所用的胶片,至少是普通影片的两倍。因为投资实在太大,3D立体电影逐渐在影院消失了。
3. 中国最早的3D电影是那一年
1962年,《魔术师的奇遇》。是新中国第一部立体电影。
主要故事情节为:被反动派逼出国外的魔术师陆幻奇回到上海,寻找失散二十多年的儿子阿毛和老友王小六。他不知道阿毛已改名为张志诚,在公共汽车上做了售票员,王小六也早已不耍猴现已当上了动物园的主任。
在寻找过程中祖国的种种新气象给了他深刻的感受。老魔术师万万没有想到他不仅找到了儿子而且找到孙子,陆幻奇决定不再离开祖国了;本片是第一部彩色立体宽银幕影片。
(3)3d电影什么开始的扩展阅读
主要创作人员:
1、桑弧
四十年代初,在老一辈电影导演朱石麟帮助和指点下,开始电影编导和创作。五十多年来,编剧、导演了三十多部影片: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在1957年获文化部优秀影片金奖、1954年第八届卡罗维伐利国际电影节音乐片奖和1955年第9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映主奖。
《祝福》获1957年第十届卡罗维发利电影节特别奖和1958年墨西哥国际电影节银帽奖;担任编剧的水墨动画片《鹿铃》获1983年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和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终动画片奖;《她俩和他俩》、《邮缘》获文化部1979年和1984年优秀影片奖。
2、陈强
1936年在太原并州中学读书时参加业余剧团。1937年随战地总动员会宣传团在晋西北演出。1938年至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学习。1939年毕业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文工团演员。1942年主演喜剧《二大伯》受到欢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4年任鲁迅艺术学院文工团演员,1945年因在歌剧《白毛女》中饰演恶霸地主黄世仁而知名。1947年任东北电影制片厂演员。后在《留下他打老蒋》、《桥》等影片中饰演角色。1953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1955年入北京电影学校表演专修班学习。
1961年在影片《红色娘子军》中饰演地主南霸天,于1962年获第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1964年获印度尼西亚第三届亚非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不仅擅演反派角色,还参加拍摄多部喜剧片。如《三年早知道》、《父与子》、《瞧这一家子》等。
4. 中国3d电影从哪一年开始流行
1922年第一部3D电影诞生;1962年中国的3D电影第一部‘魔术师的奇遇’诞生
5. 3D电影的由来
立体电影简介
利用人双眼的视角差和会聚功能制作的可产生立体效果的电影。出现于1922年。这种电影放映时两幅画面重叠在银幕上,通过观众的特制眼镜或幕前辐射状半锥形透镜光栅,使观众左眼看到从左视角拍摄的画面,右眼看到从右视角拍摄的画面,通过双眼的会聚功能,合成为立体视觉影像。3D与4D立体电影
3D立体影院——在普通投影数字电影基础上,在片源制作时,片源画面使用左右眼错位2路显示,每通道投影画面使用2台投影机投射相关画面,通过偏振镜片与偏振眼镜,片源左右眼画面分别对映投射到观众左右眼球,从而产生立体临场效果。
3D立体影院一般设计成弧幕形式,立体感更强。
3D立体影院的设备构成上主要由片源播放设备,多通道融合处理设备,投影机(左右通道数×2),投影弧幕,偏振镜片,偏振影片,音响等其他设备。
4D影院——4D影院是相对3D立体影院而言的,就是在3D立体影院基础上,加上观众周边环境的各种特效,称之为4D。环境特效一般是指 闪电模拟/下雨模拟/降雪模拟/烟雾模拟/泡泡模拟/降热水滴/振动/喷雾模拟/喷气/喷雾/扫腿/ 耳风/耳音/刮风等其中的多项。
4D影院的设备构成相对较为复杂,在3D立体设备基础上,增加特效座椅以及其他特效辅助设备。
4D动感影院——与4D影院的概念比较接近,区别起来比较模糊。4D动感影院主要强调“动感”二字,体现在座椅更具多自由度,更强的动感效果,而不仅仅是4D影院的简单颠簸震动效果。
4D动感影院需要专业动感座椅。立体电影解析
人以左右眼看同样的对象,两眼所见角度不同,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像并不完全相同,这两个像经过大脑综合以后就能区分物体的前后、远近,从而产生立体视觉。立体电影的原理即为以两台摄影机仿照人眼睛的视角同时拍摄,在放映时亦以两台投影机同步放映至同一面银幕上,以供左右眼观看,从而产生立体效果。
拍摄立体电影时需将两台摄影机架在一具可调角度的特制云台上,并以特定的夹角来拍摄。两台摄影机的同步性非常重要,因为哪怕是几十分之一秒的误差都会让左右眼觉得不协调;所以拍片时必须打板,这样在剪辑时才能找得到同步点。
放映立体电影时,两台投影机以一定方式放置,并将两个画面点对点完全一致地、同步地投射在同一个银幕内。在每台投影机的镜头前都必须加一片偏光镜,一台是横向偏振片,一台是纵向偏振片(或斜角交叉),这样银幕就将不同的偏振光反射到观众的眼睛里。观众观看电影时亦要戴上偏振光眼镜,左右镜片的偏振方向必须与投影机搭配,如此左右眼就可以各自过滤掉不合偏振方向的画面,只看到相应的偏振光图象,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机放映的画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机放映的画面。这些画面经过大脑综合后,就产生了立体视觉。
利用人的双眼视角差和会聚功能等特性拍摄的放映时产生立体效果的电影。普通的电影或照片都是一个镜头从单一视角拍摄的,影像都在同一平面上,人只能根据生活经验(如近大远小、光线明暗)产生空间感。而立体电影则是由从类似人两眼的不同视角摄制的具有水平视角差的两幅画面组成的,放映时两幅画面重叠在幕上呈双影,通过特制眼镜或幕前辐射状半锥形透镜光栅,观众左眼看到的是从左视角拍摄的画面、右眼看到的是从右视角拍摄的画面,通过双眼的会聚功能,于是合成为立体视觉影像。观众看到的影像好像有的在幕后深处,有的脱框而出,似伸手可攀,给人以身临其境的逼真感。采用幕前辐射状半锥形透镜光栅的立体电影受观众厅座位区位置的严格限制,观众头部不能随便移动,否则立体效果消失,因此观众感到异常不便。在戴眼镜观看的立体电影中,广泛采用着彩色眼镜法和偏光眼镜法。彩色眼镜法是把左右两个视角拍摄的两个影像,分别以红色和青(或绿)色重叠印到同一画面上,制成一条电影胶片。放映时可用一般放映设备,但观众需戴一片为红另一片为青(或绿)色的眼镜。使通过红镜片的眼睛只能看到红色影像,通过青色镜片的眼睛只能看到青色影像。此法的缺点是观众两眼色觉不平衡,容易疲劳;优点是不需要改变放映设备。初期的立体电影常用这种方法。1985年日本筑波国际科技博览会上展出了采用这种方法的球幕黑白电影,效果更佳。偏光眼镜法的立体电影,从1922年开始一直为各国所重视,有些国家已和大视野的电影相结合,拍成质量更高、效果更好的彩色立体电影。这种电影在放映时,左右画面以偏振轴互为90°的偏振光放映在不会破坏偏振方向的金属幕上,成为重叠的双影,观看时观众戴上偏振轴互为90°、并与放映画面的偏振光相应的偏光眼镜,即可把双影分开获得立体效果。由于制作和放映工艺的不同,偏光立体电影有双机和单机之分。1985年的筑波博览会上展出了70毫米大银幕彩色立体电影。自60年代以来,中国拍摄的立体电影是偏光立体电影。
苏联在70年代研试了全息立体电影,观看时不必戴眼镜,有很大的影像亮度范围。由于观众眼睛的视觉调节和收敛是自然的,不会引起过分紧张和疲劳,观众只要转动头部,即可看到如同实物那样的位置变化,比普通电影有更大的深度感,就象真实物体那样。这种电影仍在研究试验阶段。立体电影和偏振
你看过立体电影吗?你知道它的道理吗?它就是应用光的偏振现象的一个例子。在观看立体电影时,观众要戴上一副特制的眼镜,这副眼镜就是一对透振方向互相垂直的偏振片。这样,从银幕上看到的景象才有立体感.如果不戴这副眼镜看,银幕上的图像就模糊不清了。这是为什么呢?
这要从人眼看物体说起。人的两只眼睛同时观察物体,不但能扩大视野,而且能判断物体的远近,产生立体感。这是由于人的两只眼睛同时观察物体时,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像并不完全相同,左眼看到物体的左侧面较多,右眼看到物体的右侧面较多,这两个像经过大脑综合以后就能区分物体的前后、远近,从而产生立体视觉。
立体电影是用两个镜头如人眼那样从两个不同方向同时拍摄下景物的像,制成电影胶片。在放映时,通过两个放映机,把用两个摄影机拍下的两组胶片同步放映,使这略有差别的两幅图像重叠在银幕上。这时如果用眼睛直接观看,看到的画面是模糊不清的,要看到立体电影,就要在每架电影机前装一块偏振片,它的作用相当于起偏器。从两架放映机射出的光,通过偏振片后,就成了偏振光。左右两架放映机前的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互相垂直,因而产生的两束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也互相垂直。这两束偏振光投射到银幕上再反射到观众处,偏振光方向不改变。观众用上述的偏振眼镜观看,每只眼睛只看到相应的偏振光图象,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机映出的画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机映出的画面,这样就会像直接观看那样产生立体感觉。这就是立体电影的原理。
当然,实际放映立体电影是用一个镜头,两套图象交替地印在同一电影胶片上,还需要一套复杂的装置.这里就不涉及了。立体电影照片
立体电影照片是经过360度自主研发的立体相机对人物、景物或产品等进行多镜头数码记录,然后经立体设备加工而成的照片即是立体电影照片,立体照片拥有立体电影般的立体真实效果,是当今欧美发达国家贵族领域最时尚的影像消费方式,照片图像景物远近不同、层次分明、人物呼之欲出逼真的三维空间感给人一种人在画中游的全新视觉感受。从不同角度能看到不同画面的精彩图像,并可设计产生出动画旋转.缩放.变幻等视觉效果!
立体电影照片可应用到艺术人像写真、个性婚纱摄影、时尚儿童摄影、宠物宝贝摄影、商业产品摄影、室内装潢摄影、建筑雕塑立体展示、旅游风景摄影等等。立体电影家庭影院
利用PC播放立体影片,再戴上特殊眼镜,利用左右眼视差的特性,就可以看到立体的影像。用高级影音系统打立体电玩,的确是一种全新的享受。
相信您一定听过“立体电影”这个名词,我相信您也一定曾经有机会看过立体电影,甚至于也许您家中就有立体电影的相关产品。立体电影这个名词说来有点狭隘,它仅限制于“具有立体效果的电影”,不妨我们这么说,将定义放大一点,把“立体电影”改成“立体影像”,这是不是广义得多?
立体影像,顾名思义就是看影像有立体的感觉,这就不必我多说了,只要张开双眼,眼睛所见都是立体的影像。只不过平时看东西都是双眼看,对于立体的感觉早已经见怪不怪,没有人会因为张开双眼见到立体影像而兴高采烈的。不过,如果我们在看东西的同时闭上一支眼睛,马上就会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影像依旧,可是对于物体距离的判断力就尚失了一半。尝试将手伸出去拿东西,这个时候就不一定能够精确定位了。
是的,正常而言,我们所见到的Video节目全部是平面的,它没有真正的景深可言,用一支眼睛或一对眼睛观看影像,对于远近不会有任何感觉,但如果今天有机会能够借由家庭剧院的屏幕,看到具有立体效果的影像,那不是很新奇吗?这次采访的用家,在家中就拥有这样一套“制造”立体影像的设备,透过立体眼镜与三枪投影机,坐在沙发上就可以轻易的感觉到立体的影像,影像中的人物与环境,会产生立体的互动,仿如置身于现场之中。
先把立体影像的话题搁置一边,我们先来看看此视听室精心规划的环境设计,以及器材搭配情形。
使用器材:
屏幕:Draper
录放影机:Sharp VC-H988
录音卡座:Sherwood DS-7C
字幕机:Legitek DV-255
DVD光盘机:Kenwood DVF-9010
环绕前级:Sony TA-E9000ES
音响前级:ATC
效果器:STK VFX-256
VCD换片机:Pioneer PD-F1007
DVD换片机:Pioneer DV-F727
环绕喇叭:ATC 100Ax2、ATC 10x4
后级:Smart Audio SAD-10x2
投影机:Sony VPH-D50
其他:动态延展器x4、无线麦克风、Arcam电源开关器x2
立体电影播放器:专用PC一部
中央声道由一对ATC SCM-10并排构成,ATC的声音厚实,重现人声对白格外适合。就是所谓的“声音动态延展器”。
来源:233d.com
6. 3D电影的由来
最早的立体电影:19 世纪末,英国威廉姆·弗莱斯·格林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套放映和观看3D
的装置,他在银幕上同时放映两个画面,观众通过佩戴眼镜获得立体感。
最早正式的立体电影:1936 年米高梅公司根据红绿滤色透镜原理拍摄的《Audioscopiks》系列,给
观众派发了红绿眼镜,效果在当时机器震撼,该片还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
短片奖的提名。
后来:1962 年天马电影厂投资拍摄,着名喜剧演员陈强主演的《魔术师的奇遇》是
国内第一部3D 电影。只是3D 电影虽然有着多年历史,却一直未成成为受关
注的主流。
结果:直至2009 年一部全球狂卷26 亿票房的美国3D 大片《阿凡达》的出现,震撼
世人的同时也在全球掀起了一股3D 狂潮。
7. 哪部电影开创3D
第一部3D电影是什么?绝大部分人都会告诉你——《阿凡达》。但绝非如此。2010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3D电影大奖”的评委会主席、日本着名恐怖片导演清水崇评价道:“《阿凡达》比以往任何一部影片都更能展现3D技术在商业和艺术上的价值。”可见,《阿凡达》并不是3D电影的鼻祖,但它是3D电影漫长进化史的关键转折点。
第一部3D电影
早在19世纪90年代,威廉·弗里斯·格林就已经有了关于3D电影的设想,并发明世界第一套3D电影放映和观看装置。但真正的第一部3D电影《The power of love》则是在1922年诞生的,不过并没有引起强烈反响。3D电影从技术到商业的路,依然漫长而艰辛。一直到1969年,丹尼尔·西姆斯用仅仅10万美元制作了3D电影《女乘务员》,赢得了高达2700万美元的利润,3D电影才引起了各大影业巨头的注意。
8. 3D电影是世界上的第一部电影吗
不是,第一部3D电影是《非洲历险记》。
3D技术在19世纪末就开始被发现,当时英国电影先驱威廉姆·弗莱斯·格林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套放映和观看3D电影的装置:在屏幕上同时制造两个画面,通过偏正眼睛使观众获得立体感。
到了1900年,弗雷德里克源键·尤金·艾维斯发明了立体摄像机,摄像机模仿了人体的眼睛,使两个镜头相距4.5厘米,相当于人类眼睛的瞳距。
1952年,讲述非洲探险的《非洲历险记》被认定为是史上第一部真正的3D电影。
(8)3d电影什么开始的扩展阅读
促进3D电影发展的因素
1、科技迅速发展
电影是科技创新的产物,科技的高速进步带动了电影产业的繁荣发展。以《阿凡达》为例,巨大的成功背后蕴含着强大的科技支撑。在《阿凡达》电影中有近60%的画橘袭面由计算机生成,先进的视觉效果雹伍巧以及全新发明的技术,用于实拍动作画面与CG 合成。
2、经济急速腾飞
纵观如今的电影市场,以“大制作、大投入”作为电影卖点的作品已经越来越多,数不胜数的电影制片公司开始加强对电影的投资,期待“高投入换来高质量”成为吸引消费者的最大亮点。
3、需求快速提高
在20世纪90年代看电影只是为了跟上潮流,而现在,随着人民生活水品日益提高,观众观念的更新,他们对电影的需求地不断提升也促使着更多的高技术高含量的3D和影视特效向前发展。
3D电影的面世,无疑给观众了一个新的感官体验,立体的视觉冲击,强有力的打斗场面,给影片增加了无数的刺激。
9. 世界上第一部3D电影是哪一部
不是阿凡达,是《爱情的力量》。
1922年,世界上第一部3D电影是《爱情的力量》,遗憾的是,影片很早之前就已经遗失了。早期的3D电影都销激是以展示立体效果为主,片中常以指向观众的枪、扔向观众的物体为噱头。
拓展资料:
立体电影是一种电影,将两影像重合,产生三维立体效果,当哗氏观众戴上立体眼镜观看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亦称“3D立体电影”。
1953年5月24日立体电影首次出现,好莱坞推出了一种电影。戴着特殊眼镜的观众像在观看《布瓦那魔鬼》及《蜡屋》这类惊险片那样,发现自己躲在逃跑的火车及魔鬼的后面。从而为我们带入了立体电影的时代。
1839年,英国科学家查理·惠斯顿爵士根据“人类两乱斗散只眼睛成像不同”的现象发明了一种立体眼镜,让人们的左眼和右眼在看同样图像时产生不同效果,这就是今天3D眼镜的原理。
10. 3d电影是从哪年开始的
3D电影是1953年5月24日首次出现。
3D电影一般指立体电影,立体电影是一种电影,是好莱坞推出的一种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