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另一只鞋》观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另一只鞋》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另一只鞋》观后感1
一部埃及短片《另一只鞋子》,看后,我深受感动。
故事讲的是,一名叫赛义德的穷人孩子走在人来人往的车站旁,衣服很脏,很旧,脚上破烂不堪的拖鞋坏了。男孩把它脱下走到一个小角落去休鞋,鞋子下面的底面已经磨出了一个大洞,怎么补也补不上,赛义德十分扫兴。就在这时,德拉——一个穿着体面的男孩进入了赛义德的视野。赛义德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擦得一尘不染的黑皮鞋,心里十分羡慕。德拉像宝贝一样用纸巾擦着那双黑皮鞋,几乎每走一步都会擦几下,一直到上车。可是,左脚上的鞋被拥挤的人群挤掉了,这使他伤心不已。
一直躲在角落的赛义德看见了,跑过去,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拿起那只他梦寐以求的皮鞋,做了一个思想斗争,最后决定还给男孩!他以最快的速度跑向德拉乘的那列火车,但火车一直在加速,怎么也追不上。他挺了下来,用力把鞋抛向男孩,却差了一点儿,赛义德失望地把手放了下来。德拉看着赛义德,做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举动——将另一只鞋也抛给了男孩……
看完后,我想到了一篇《渔夫之网》。它讲的是一位渔夫织的网很小,没有捕到鱼,后来听从邻居的劝告后,将网织大一些,捕到了很多鱼。最后,他贪得无厌,想:既然这样,就把网再织大一些吧。结果,渔网太大,捕到的鱼太多,把渔船拉翻了。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影片《另一只鞋子》中,男孩们没有私心,而是心存善念,为别人着想。赛义德得到了最需要的鞋子,德拉虽然失去了鞋,却收获了美德,他们的行为感动了世界。而渔夫呢,贪得无厌的结局便是葬身鱼腹。
《另一只鞋》观后感2
如果不是我的,我会把我得到的还给你。如果我无法得到,我会把我有的`送给你。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简短的八个字,却韵含了友善,给予,关爱他人的无穷快乐。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播下一粒真善美的种子,收获的将是灵魂的闪光,温馨的花香。
一个贫苦男孩儿的鞋子坏了,他到了路边修鞋,课鞋子怎么也修不好,他无奈,将鞋子一甩。抬头看见了一双崭新的皮鞋,鞋子的主人不停的擦拭着小皮鞋,穷男孩看着小皮鞋开心地笑了。火车要出发了,由于人太多,小主人的一只鞋被挤掉了,他想去拿,可是来不及了,只剩了一只小皮鞋在那里。穷男孩看到了,拿起小皮鞋向火车的方向跑去,他想把鞋还给他的主人,可火车越开越快,在最后一刻,小男孩用力把鞋朝车门的方向扔去,可并没有扔进去。车上的男孩沉默了一会,脱下了另一只鞋向贫苦男孩扔去,两个人挥手告别。
这个微电影没有一句话,却深刻感人,诠释了人间最美的部分,穷孩子的追鞋相送正是君子固穷的体现,富孩子的脱鞋相赠正是君子成人之美的体现,仅仅四分钟多的视频却捕捉到了人类最崇高,最善良的一面,人世间的大德莫过于成全对方,有时候成全对方就是成全自己。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如果每个人都懂得给予一点,还怕这世界不够美好?
《另一只鞋》观后感3
今天,我们看了一个微电影,电影的名字叫《另一只鞋》这个视频主要进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贫穷的小男孩穿着一身破烂不堪的衣服和一双拖鞋。他走着走着,突然鞋子坏了,他拖下鞋子躲在一边修理自己的鞋子,可是鞋子始终没有修好,小男孩有点生气了,使劲的将自己的那只拖鞋摔在了地上,无助地坐在火车站旁边的椅子上四处张望,这时,他看到了一个穿着漆黑油亮的黑皮鞋的男孩从他旁边经过,还不时地用纸擦自己心爱的鞋子。小男孩心想:我要是能有这么一双皮鞋,那该多好啊!这时火车鸣笛了,穿黑皮鞋的男孩被他的爸爸拉着上了火车,小男孩随着人群上了火车后发现自己的一只鞋被挤掉在了地上,小男孩想下去拿,可火车已经发车了,他无法捡回自己心爱的鞋子了。那个没有鞋穿的小男孩,拿起鞋子犹豫了一会儿后,拿着鞋子去追那辆火车了,小男孩想把鞋还给他,可火车越开越快,紧急之下,小男孩将鞋子扔了出去。可惜火车上的那个小男孩并没有接住,鞋子又掉在了地上。火车上的小男孩看见他没有鞋穿不还帮自己,于是就把自己脚上的另一只鞋扔了下去。故事就这样结束了!
看完这个视频后,我感受到了:我们应该学习这两个男孩的所作所为,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别人。既然自己得不到,成人之美,帮助别人。自己不需要的,那就给需要的人去用。善良,就是人生最耀眼的太阳。
《另一只鞋》观后感4
善良的人总会有好报,你给予别人一分,别人也回报你十倍,有个视频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贫穷的小男孩儿在人来人往的街上走着,一不小心,他穿的拖鞋坏了一只,用尽全部的办法,可最终还没能修好。这时他看见了一个男孩儿,他穿着一双闪闪发亮的黑皮鞋,边走边擦拭着上面的灰尘,小男孩儿十分羡慕,很喜欢那双黑色的皮鞋。火车来了,穿黑皮鞋的小男孩儿被他的爸爸拉上了车。由于人群拥挤,所以他掉了一只皮鞋。火车启动了,他却不能去捡那只鞋。
这时贫穷的小男孩儿捡起那只鞋,赤着脚丫追赶火车,可他跑不动了,于是决定把鞋子扔进车里,可惜没有扔进去。火车上的男孩儿看到这一幕,把自己另一只鞋子也扔给了贫穷的小男孩儿,并朝他感激地挥了挥手。
看完这个视频后,我心里大有感触,文中的那个贫穷的小男孩儿是我真正的明白了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一件东西,即使自己再喜欢不是自己的,也不可以去碰,人生的道路上必定也会有坎坷,可我们要永远相信好人有好报这句话!
《另一只鞋》观后感5
这是一位年仅二十岁的埃及青年,捕捉到了人类最崇高、最善良的一颗纯朴童心,并制作出了这部四分钟的微电影。
车站的时钟马上就要到点了,火车马上就要进站了,这时一个小男孩步履蹒跚的走来,他的一只拖鞋坏掉了,他走到车站旁的一个小石墩坐下修理他的拖鞋,但是他的拖鞋已经无法再修补了,他用渴望的眼神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都穿着的鞋很是羡慕。
这时车站的进站铃想起,有一个小男孩正在系他的黑皮鞋鞋带,他的家人催促他赶紧上车,就在他上车期间,一只脚的鞋子跟掉了,小男孩看到了,捡起落在地上的鞋子,他拿着鞋子奔跑想追上火车上的小男孩递给他,但是始终跑得慢了一步,火车速度越来越快,小男孩光着脚拿着鞋想追却追不上,后来他想不行就将鞋子扔给他,他扔了出去,但是火车上的小男孩没有接住,这时火车越来越远,火车上的小男孩做了一个举动,他脱下自己脚上的鞋,朝着小男孩扔了过去,并且朝他挥了挥手,冲他笑了笑,小男孩也看到了他的举动,会心的一笑,看到这里让我很感动。
剧中没有一句台词却感动了世界上不同种族、文化的人,荣获埃及卢克索电影节大奖。它告诫我们:贫苦时要坚守底线,富有时要学会给予和成全。没有一句说教,却胜过无数句说教!当善良遇见善良,就会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朵。如果不是我的,我会把我的到的,还给你。如果我无法得到,我会把我有的给你。两个善良的小男孩,做出了让人感动的举动。有时候有太多事我们面对却没有他们做得那么好,是我们想得太多了,还是我们心里缺少了什么想不到这些,所以看完这个微电影,让我深思了一会儿。
Ⅱ 关于一双鞋子的电影
中文名:天堂之子/天堂的孩子/小鞋子
·剧情介绍
主角是贫家小孩阿里,因为他把妹妹拿去修理的鞋子弄丢了,为了体谅父亲无力添购新鞋,于是央求妹妹跟他轮流穿着他的旧球鞋去上学,后来他发现参加跑步比赛的季军可以获得一双新球鞋作奖品,于是出尽办法参赛,并且只想得第三名,不料却跑了个第一。本片藉着一个简单故事将儿童世界的纯真可爱发挥得淋漓尽致,导演技法圆熟,细节铺陈深具趣味性,赛跑高潮尤其令人激赏。
伊朗导演马吉德·马吉迪在《天堂的颜色》之前执导的代表作,标志着儿童电影的最高艺术水准,尤其适合父母子女一齐观赏,因为它可以令人由衷地感受到亲情的可贵。
Ⅲ 讲鞋子的电影
小鞋子
小鞋子,1997年伊朗电影,别名:天堂的孩子。马基德·马基迪导演,由Mohammad Amir Naji、Amir Farrokh Hashemian等主演。曾荣获1998年蒙特利尔电影节最佳影片、2000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Ⅳ 有一部电影叫什么鞋
《小鞋子》
剧情简介 :
家境贫寒的男孩Ali(Amir Farrokh Hashemian)帮妹妹Zahra(Bahare Seddiqi)取修补好的鞋子时,不慎将鞋子弄丢,为了不被父(Mohammad Amir Naji)、母(Fereshte Sarabandi )责罚,他央求Zahra暂时保密,说两人可以替换着穿他的鞋子上学,并答应一定会帮她买双新鞋子。
Ali原本指望用他和父亲衫孝进城打工挣的钱帮Zahra买双新鞋,父亲的意外受伤打消了他的美梦。看到全市长跑或握稿比赛季军的奖品是一双运动鞋时,Ali决定参加比赛,但是他错过了报名日期。几经哀求,老师(Dariush Mokhtari )破例让实力出众的Ali参加了比赛。比赛场上皮蚂,Ali不断提醒自己,一定要得第三名!
Ⅳ 有一部印度电影讲的是鞋子的事叫什么名字
《小鞋子》小哈里取回为妹妹修理的小鞋子时,不慎把这双妹妹仅有的鞋子丢失了,为了免除父母的惩罚,他央求妹妹与他达成协议:每天妹妹上学时穿他的鞋子,然后下学后再换给他去上学。于是兄妹仅有的这双鞋子每天就在两个人的脚上交换着,能够找回丢失的鞋子或者再拥有一双鞋子的渴望在两个稚嫩的心中与日俱增地堆积着,因为他们既要逃避父母以及迟到可能带来的惩罚,又要承受换鞋带来的种种不便,还要躲避对于他人鞋子的羡慕所带来的折磨。哈里试图和父亲去城里打工挣钱,父亲却意外受伤,花去了本来答应给妹妹买鞋的钱治病。后来,哈里看到全市长跑比赛的通知时,终于哀求老师批准他参加比赛,因为比赛季军的奖品中有一双鞋子。在比赛中,哈里奔跑着,他的眼前晃动着妹妹放学后奔回来与他换鞋以及他换好鞋后奔向学校的脚步,他要取胜,他要获得那双鞋子,他在奔跑,在极度疲劳中奔跑,后来他跌倒了,为了胜利,他又不顾一切地爬起跑向终点并在混乱中率先撞线。当人们向小冠军表示祝贺时,哈里抬起的却是一双充满失望的泪眼。回到家中,妹妹难过地走开了,哈里脱下了自己的鞋子——它已经彻底地磨烂了,哈里把打满水疱的脚泡在院内的池中,一群鱼向他游来。而此时,他的父亲正在回家的途中,在他的自行车上,放着买给哈里和妹妹的新鞋子……
这就是伊朗电影《小鞋子》。二十世纪末,伊朗电影以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情结合现代的人文意识而在国际影坛引起注目。可以说,他们的电影是把西方电影意识和自己的民族传统结合的最为自然和成功的。《小鞋子》便是其中之一。
在很多情况下,这部电影都被当作一部儿童电影来看待,这是一种误读。让一个幼小的心灵去承受一个并不奢侈的渴望的沉重的折磨,这已经不是以童趣为主要特征的儿童电影所能承受的主题了。但是这种分类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部电影极其完美动人。
最感人的是电影里的人文关怀气息,导演以一种极其温情的目光关注了一个普通儿童去以一种挣扎的方式实现一个梦想的全过程,这种温情反映在导演以蹲下来的姿势在平视一个孩子的眼睛,倾听他的声音,所以哈里和妹妹的语言是幼稚的,思维是幼稚的,行为也是幼稚的,但又是最自然真实的,这种自然使他们的梦想呈现出最纯净的色彩,也使他们的渴望具有了灼人的力量,当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同哈里一起在渴望那双鞋子时,有一个念头会突然闯进你胸膛:我们不都在不同的境况下丢失过不同的“鞋子”吗?我们这样渴望过吗?我们这样不懈过吗?
这种温情还表现在对哈里这样一个在窘迫景况下生存的儿童,导演没有表现出廉价的同情,而是体现出了尊重,在哈里那双清澈的大眼睛中,始终有一种倔强的光芒,这种倔强使哈里始终保持着对目标不懈努力的激情,也诠释着他的许多品质,他对妹妹的关爱,对父母的体贴,对学习的热爱,对善良的尊重以及自己应有的聪明机智,无不发乎内心,出于自然。这种自然是如此的水到渠成,以至在结尾,导演可以大胆地把失望留给哈里,而把惊喜留给了观众。也正是这种结尾,我们才会让哈里在我们心中烫出了印记,也才能回味出导演对哈里最深处的温柔抚摩。
这种温情还表现在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肯定和如诗地赞美上,在哈里的背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决定这个故事发展的人文背景:他们对自己信仰的虔诚和知足,哈里父母的善良,周围老师和其他人的宽厚,都使这个故事充满了温暖的气息。即使是哈里兄妹在换鞋过程中的奔跑,导演也选择了许多充满本土风情的画面作为底衬,使你有时产生是在看一部纪录片的幻觉。这种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和自然的吟唱,才使得电影关于人文主题的表现有了最宽广而又厚实的舞台。而这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电影无疑都是一种启迪。
当然,电影的成功更离不开扮演哈里的小演员的出色表现。他的那双丰富的大眼睛俨然已经成为伊朗电影的一个经典性标志。
关于这部电影的获奖情况并不清楚,但这并不影响我把它作为世界一流的电影来看待。至少,它可以伸直腰骄傲地对好莱坞电影说:对于真正的电影来说,那些炫目的特技实在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