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国着名武打明星王羽去世,他演绎过的影视作品有哪些
王羽是六十年代香港武打明星,参演第一部武侠电影是《虎侠歼仇》。当时制作方向大众征选男主角,王羽以优越条件当选。随后又在1965年出演《江湖奇侠》,因为在拍摄当中从来不用替身,而深受电影界同仁敬佩。而真正让王羽红极一时影片是《独臂刀》,电影上映后刷新了当时票房记录。王羽和很多男演员比起来,身材高大显得十分有阳刚味道,使得他成为了在李小龙之前武打明星当中片酬最高,票房最好的一位。1970年王羽拍摄了《龙虎金刚》与《四大天王》,并且在1971年参演了《独臂刀大战盲侠》。70年代中期时,成龙等武打明星逐渐出道,王羽曾与成龙联合出演过《风雨双流星》、《墨水台道》、《直捣黄龙》等影片。
1、走红于六十年代
70年代时香港武侠电影开始快速发展,除了王羽之外,李小龙也开始逐渐走红。而王羽是李小龙之前票房最好片酬最高的武打明星。后来成龙等人逐渐受到人们认可,王羽与成龙联合出演了多部影片,比如《风雨双流星》、《墨水台道》、《直捣黄龙》等。
‘贰’ 邵氏经典武侠电影系列有哪些作品
1,独臂刀,王羽 2,十三太保,狄龙,姜大卫,谷峰,王钟3,上海滩十三太保4,报仇,姜大卫5,马永贞,陈观泰6,仇连环,陈观泰7,刺马,狄龙,陈观泰,姜大卫8,大哥成,陈观泰9,楚留香之幽灵山庄,无翼蝙蝠系列,狄龙+楚原+古龙10,锦衣卫,梁家仁,谷峰11,三少爷的剑,尔冬升12,神腿铁扇功,刘忠良,黄正利13,鹿鼎记,汪禹14,螳螂,姜大卫,刘家荣15,咸鱼翻身,洪金宝,麦嘉,午马,石天16,白玉老虎,狄龙,岳华,井莉,罗烈17,吉祥赌坊,岳华,何灵芝18,鹰爪铁布衫,刘忠良,黄正利19,天蚕变,徐少强20,明月刀雪夜歼仇,狄龙21,大杀四方,五毒,残缺,张彻+郭追+鹿峰+孙建+罗莽+韦白系列22,唐人街小子,傅声23,博尽,刘家辉24,御猫三戏锦毛鼠,郑少秋,傅声,惠英红25,水月门,姜大卫26,密宗威圣手,谭道良,陈星27,侠骨英雄传,狄龙,午马,谭道良,王钟28,神打,汪禹29,天官赐福,尔冬升30,四大门派,陈星31.少林搭棚大师32,流星蝴蝶剑33,大刀王五34,书剑恩仇录35,风流断剑小小刀36,叉手37,少林三十六房38,英雄无泪39,三少爷的剑40,影子神鞭41,五毒天,42,武林圣火,43,疯,44,血滴子45,清宫大刺杀46,浣花洗,47,双侠48,碧血剑49,鹰王50,冷血十三鹰51,决杀令52,孔雀王朝53,侠客行54,背叛师门...
‘叁’ 香港武侠第一头牌,片酬远高李小龙,但他的一生比电影更传奇
7月26日,王羽先生成为第56届金马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一代独臂刀传奇终于得到了最好的褒奖。
获奖时,王羽已经年满75岁,而王羽这个名字,对现代观众而言,却显得无比陌生。然而纵观华语电影史,王羽才是最不能忘却的存在。
王羽出生于1944年,少年在上海滩也是一方神圣,好动的他在年幼时便积累良好的武术根基。
16岁随着家人一起赴港之后,他的演员人生才算真正的开启。
王羽算是上海南下香港的第二代精英,海派文化的教养配上天生的 时尚 感气息, 少年心性配上强健的体魄,也让他在同龄人中卓尔不群。
随着60年代香港武侠文化的兴起,民众对于武侠电影的需求是极其迫切的。
王羽出生上海,会沪、国粤三地方言,自然成为了邵氏公司向亚洲华人地区主打的王牌明星。
1965年王羽签约邵氏之后,由他主演的第一部武侠片《江湖奇侠》开启了国语武侠片的先河。
在粤语残片主导武侠电影的60年代初,国语武侠片凤毛麟角。
《江湖奇侠》的诞生,也算是海派武侠《火烧红莲寺》南下香火的延续。
《江湖奇侠》改编自平江不肖生小说的《江湖奇侠传》,电影与民国大片《火烧红莲寺》成为一脉。
1965年,老板邵逸夫以年轻导演徐增宏为帅,王羽、凌波、田丰等大腕皆参与其中,两年间,产出了《江湖奇侠》《鸳鸯剑侠》《琴剑恩仇》的三部曲。
或许,王羽在《江湖奇侠》的表演,远没有《独臂刀》来得丰富深刻。
但少年侠客的装扮儒雅刚烈,极具少年气;眉宇之间的英气仿佛如画中走出的侠客一般。
就连徐增宏导演本人也承认,王羽是荧幕中当之无愧的大侠。
一年后,张彻导演在对《独臂刀》选角时,拥有少侠光环的王羽,成为了主角的不二之选。
王羽幸不辱命,让《独臂刀》成为当时爆款的武侠片。在电影票价低廉的1967年,《独臂刀》大破百万元大关,成为当年最卖座的现象级影片。
《独臂刀》用极具浪漫的方式,诠释了个人英雄主义;而断臂复仇让格调显得悲壮和惨烈。
比起风花雪月和隔靴搔痒,《独臂刀》带来的震撼是具有持续性的。
《独臂刀》一改当时电影中的靡靡之音,复仇类武侠片占据了市场的主流。
王羽饰演的独臂刀方刚自带英雄属性,血性阳刚的肃杀英雄,成为了当年最好的银幕神话。
王羽是那个年代大侠的代名词。他在戏内行侠仗义、斩杀奸邪,戏外却我行我素、风光无限。
因为《独臂刀》,王羽身价迅速攀升,片酬全港最高;而他树立的这座独臂侠丰碑,无人可以超越。
顺着独臂刀的武侠宇宙的王羽,张彻为王羽量身定做,他主演了《大刺客》《独臂刀王》《神刀》和《金燕子》等作品。
王羽大哥自导自演功夫片《龙虎斗》,个人英雄形象在银幕中进一步巩固。
其实比起同期演员,王羽极具反叛精神,高傲的他始终不愿寄人篱下。
同时,一以贯之的强大气场和桀骜不驯的心性,终究让王羽与邵氏公司不欢而散。
1971年邹文怀的嘉禾创立,王羽与邹文怀合伙,他的独臂刀情怀得以进一步延伸。
此次,嘉禾与日本东宝合作,独臂刀和座头市两大超级英雄,在电影中首次同框。
独臂刀远赴东洋惩奸除恶,与盲侠上演了一场火星撞地球的好戏。 史无前例的双侠设定,把王羽的前半生做成了一段真正的传奇。
李小龙之前,王羽是香港独一无二的巨星。王羽的强大影响力也左右了一代港人关于武侠的认知。
尤其荧幕中不怒而威的侠者风范,也成为了许多少年关于英雄的完美臆想。
徐克、陈可辛、李仁港和狄龙等一批香港明星,皆得到王羽电影的恩惠。他们在后面的导演生涯中,或致敬、或翻拍的,正是放不下儿时的武侠情结。
天生对侠的热爱,对于英雄的重复演绎王羽始终乐此不疲。
与李小龙类似,王羽电影满是个人化的标签, 在后面的多部作品,个人英雄主义得到持续大密度的释放。
台湾才是王羽真正的福地,1971脱离香港大公司约束的王羽,带上徐增宏于台湾自立门户、大展拳脚,并主演了《黑白道》、《追命枪》、《独臂拳王》等英雄名作。
得益于王羽在港台的持续影响力,凡是他参演的电影,皆表现出十分强劲的票房势头。
《独臂刀》衍生出的独臂拳系列,也为王羽“独臂宇宙”拓展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独臂拳王》由王羽自导自演,上映于1971年。电影对于磨难的刻画,比《独臂刀》精细了三分。
似海深仇之下,电影的冲突和打斗显得极其强烈且合情合理。
毕竟王羽的阳刚美,才是武侠世界应有的魂魄,他眉眼如刀、凌厉叛逆。
《独臂拳王》的惨烈、《断魂枪》的悲壮、《剑》的高洁气质,皆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王羽的武侠人生。
在台湾,王羽和古龙的武侠世界是共通的。之后二人情投意合、一见如故。
因为二人都性格豪爽、不拘小节,致使在罗维改编古龙电影时,由王羽出面协调解决,古龙爽快答应。
对于后辈,王羽甘愿提携的。20岁于嘉禾坐够冷板凳的成龙,随罗维导演远赴台湾拜谒古龙时,更由王羽出面促成了成龙的好事。
摆脱了喽啰角色的成龙,化身为古龙电影中新一代男主角。 之后的《风雨双流星》,王羽和成龙同框主演,成为不多见的名场面。
包括80年代的《迷你特工队》和90年代的《火烧岛》,皆可看为成龙献给王羽大哥的两份贺礼。
70年代后期,王羽已有隐退之心,演了半生的大侠,早已深藏功与名。 在武侠天地中独霸一方,可戏外的江湖或比电影更为真实。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王羽进入台湾后,个人逞勇斗很的性格于银幕外展现;冤冤相报仇家不断,王羽逐渐与黑道扯上了关系。
狠辣尚武的特性,逐渐让王羽打进黑 社会 内部。加上王羽自身的名气和地位,他逐步成为了台湾竹联帮的核心成员。
于真实的江湖,王羽风生水起、派头十足。
善恶终有报。随着“三大血案“的东窗事发,王羽被四海帮仇家追杀,一身是伤且饱受官司之苦,王羽的黑道生涯于1981年走向了终结。
80年代后期王羽选择卸甲归田,90年代初淡出于影视, 中年人生于台湾惬意且潇洒。电影之外,王羽大哥忙于地产和实业投资。
直至在陈可辛的力邀之下,王羽复出影坛,重塑自己的大侠传奇。
2011年上映的《武侠》更如对王羽和《独臂刀》的致敬,片 中王羽的气场不减当年。随着时间的沉淀,更见王羽稳如泰山、动如烈火的气魄。
因身体原因,近70岁时因为中风,王羽只能暂别影坛。 而他身后留下的侠义传奇,却成为了武侠电影最好的见证。
‘肆’ 跪求邵氏电影动作,【在线观看】免费百度云资源
https://pan..com/s/1p02gcdpnLvtD-ewfeYswLA?pwd=wjps
一帮土匪带着劫来的保险箱到某小镇,迫铁匠韦明辉开箱,韦明辉却逃走报官。匪帮滥杀村民,毒打卖艺汉姚广,三名义士──陈登,方一飞和马刀闻讯,联手对抗众匪;饭店老板娘三娘子风骚美艳,色诱匪帮头目,计划来个里应外合。岂料,韦明辉竟误将路上遇到的土匪带回小镇,令歼敌计划横生枝节。
‘伍’ 邵氏电影大和尚刀枪不入是什么电影
火烧红莲寺之江湖奇侠。
导演:徐增宏,编剧:申江,主演:王羽/秦萍/冯宝宝/高宝树/凌波,类型:剧情/动作制片,语言:汉语普通话,上映日期:1965-10-01,片长:95分钟。
又名:江湖奇侠
‘陆’ 求香港6,7十年代着名武打演员王羽的一部古装武侠片
江湖奇侠 (1965) 饰 少年桂武
鸳鸯剑侠 (1965)
欢乐青春 (1966)
虎侠歼仇 (1966)
边城三侠 (1966)
亚洲秘密警察 (1967)
断肠剑 (1967)
大刺客 (1967)
琴剑恩仇 (1967)
独臂刀 (1967)
兰姨 (1967)
神刀 (1968)
金燕子 (1968) 饰 萧鹏(银鹏)
独臂刀王 (1969)
春火 (1970)
龙虎斗 (1970)
剑 (1971)
黑白道 (1971)
独臂拳王 (1971) 饰 俞天龙
大煞星 (1971)
一夫官闻 (1971)
独臂刀大战盲侠 (1971)
追命枪 (1971)
独行大镖客 (1971)
天王拳 (1972)
马素贞报兄仇 (1972)
英雄胆 (1972)
一身是胆 (1972)
狂风沙 (1972)
惊天动地 (1972)
大盗 (1972)
侠义双雄 (1972)
忠义门 (1972)
霸王拳 (1972)
纵横天下 (1972)
威震四方 (1972)
海员七号 (1973)
冷面虎 (1973)
战神滩 (1973)
何日再吻君 (1973)
唐人票客 (1973)
英雄本色 (1973)
龙虎金刚 (1973)
黑色星期五 (1973)
双龙出海 (1973)
我父我夫我子 (1974)
四大天王 (1974)
铁汉 (1974)
猎人 (1975)
避孕大全 (1975)
大千世界 (1975)
直捣黄龙 (1975)
独臂拳王大破血滴子 (1976)
大江南北 (1976)
独臂拳王勇战楚门九子 (1976)
独臂双雄 (1976)
鳄潭群英会 (1976)
风雨双流星 (1976)
虎鹤双形 (1976)
手足情深 (1977)
判决 (1977)
大脚娘子 (1977)
神拳大战快枪手 (1977)
血连环 (1977)
灯笼街 (1977)
独臂侠大战独臂侠 (1977)
大跃进 (1978)
古宁头大战 (1979)
迷你特攻队 (1983)
上海滩十三太保 (1984)
闯将 (1985)
富贵列车 (1986)
火烧岛 (1990)
黄飞鸿 (1991)
五湖四海 (1992)
伙头福星 (1992)
千人斩 (1994)
你自己根据时间找吧
‘柒’ 港片中的内地打星们:见证了香港影坛的兴衰,其中4人已经去世
上个世纪的华语大银幕上,港片凭借鲜明的“动作”特色,风靡整个亚洲电影市场。而在港片大银幕中,不少身手灵活的实力派打星,也成为了影迷们的目光焦点。
有趣的是,那些在港片作品中活跃不断的打星们,其实有不少都来自内地。可以说,正是因为内地动作演员们的不懈努力,才造就了上个世纪,动作港片的时代辉煌。
本期我们就来聊一聊,活跃在港片银幕中的那些内地打星们。
1975年, 刘家良 在“邵氏”的支持之下,开启了自导自演的电影之路。而硬桥硬马的拳脚打斗风格,也让“刘家班”的功夫片作品,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港片标志。
因为长期活跃在港片作品之中,不少观众都以为刘家良是土生土长的香港艺人。但其实,刘家良生在广东,长在广东。11岁时,他跟随父亲刘湛,来到了香港,之后投身到了动作指导的行业之中。
当然,跟随刘家良一同来到香港的,还有他的两个弟弟 刘家荣、刘家辉 。
70年代中期,刘家良坐上了导演的位置,在自导自演的同时,他也不忘提携两位弟弟,走入港片大银幕。《少林三十六房》、《少林搭棚大师》、《陆阿采与黄飞鸿》、《武馆》、《茅山僵尸拳》里, 刘家荣、刘家辉 都呈现了精彩的拳脚表演。
70年代末80年代初, 成龙、洪金宝 的崛起,一步步威胁到了“刘家班”的市场地位。为了应对成龙、洪金宝,1982年时的刘氏三兄弟,携手拍摄了《十八般武艺》。
在这部作品中,三兄弟各显其能,可惜,还是没能敌得过成龙的《龙少爷》、洪金宝的《提防小手》。刘家班的功夫片时代,也在这部《十八般武艺》之后,走向落幕。
虽然刘家班的功夫片时代,在80年代初走向落幕,但在八、九十年代的港片大银幕上,刘氏三兄弟的身影,却一直活跃不断。
导演事业陷入低谷的 刘家良 ,开始以打星的身份,活跃于各类港片作品之中。《群龙戏凤》里,刘家良与洪金宝那场“拳怕少壮、棍怕老狼”的打斗,成为了诸多影迷心中的经典桥段。而《醉拳2》里,成龙、刘家良的“刀枪对决”也成就了功夫港片的一座高峰。
“刘家班”衰落之后, 刘家荣 投入了洪金宝的旗下,还参与拍摄了《奇谋妙计五福星》、《福星高照》、《夏日福星》、《富贵列车》、《瘦虎肥龙》等经典作品。
而 刘家辉 则趁着90年代“无厘头喜剧”的市场热潮,凭借《笑侠楚留香》、《唐伯虎点秋香》、《花旗少林》、《伦文叙老点柳先开》等作品,迎来事业新峰。
昔日的刘氏三兄弟,在港片大银幕上生龙活虎。可是在时光的洗礼之下,三人最终还是败给了岁月。
刘家荣因为年老体衰,淡出了动作大银幕。刘家良因为癌症,于2013年去世。而刘家辉也因为中风、半身不遂,消失在了大众的视野之中。
1978年,动作指导 袁和平 ,在制片人吴思远的支持之下,转型导演。在港片大银幕上,袁和平导演了不少佳片,也设计了不少经典的动作场景。
然而,这位在港片作品中活跃不断的电影人,也并非是香港本土艺人。
袁和平的经历,与刘家良颇为相似。袁和平的父亲袁小田,早年是北京的一位京剧武生,之后加入了“粤剧红伶”薛觉先的剧团,来到广州发展。 袁和平、袁祥仁、袁振洋、袁信义、袁日初等人,也都是在广州出生 。
随着港片的逐渐壮大,袁小田投身到了动作指导的行业之中。而袁和平、袁祥仁、袁振洋、袁信义、袁日初等人,也跟随父亲来到了香港。
受到父亲的影响,袁氏兄弟纷纷走上了动作指导的道路,而袁和平更是得到机会,坐上了导演的位子。
与刘家良不同,袁和平不喜欢自导自演,他喜欢将镜头聚焦在自己的父亲、兄弟身上。而 袁小田、袁祥仁、袁信义、袁日初 也都在袁和平的电影镜头之下,一步步开启了打星之路。
最先在袁和平电影中走红的,是父亲 袁小田 。早年的袁小田,在幕后干了一辈子动作指导,但一直都没遇到机会转型幕前、成为打星。
1978年,袁和平坐上导演的位子,策划拍摄了功夫片《蛇形刁手》。在挑选演员时,袁和平希望找一个上了年纪的、身手灵活的老头儿,出演片中“白长天”的角色。可是,这样的演员并不好找。毕竟,上年纪的老头,没有几个是腿脚利索的。
为了支持儿子的事业,袁小田接下了“白长天”一角。电影中,诙谐的表演、灵活的身手,让袁小田获得了不少观众的喜爱。
《蛇形刁手》之后,袁和平又导演了《醉拳》。在这部作品中,袁小田饰演的“苏花子”一角,风靡整个亚洲电影市场。日本 游戏 公司SNK,还根据袁小田的造型,在格斗 游戏 《拳皇》中,设计了 游戏 人物“镇元斋”。
《醉拳》之后,袁小田迎来了自己打星事业的高峰期,而《醉猫师父》、《中华丈夫》、《双马连环》、《南北醉拳》、《睡拳怪招》里,他的表现也获得了大批观众的喜爱。
不过,袁老爷子的打星事业来得快,结束得也快。1980年,袁小田因为肺癌去世,他短暂的打星之路,也就此结束。
父亲去世后, 袁祥仁、袁日初、袁信义 三个弟弟,开始成为袁和平力捧的对象。在《佛掌罗汉拳》、《勇者无惧》、《奇门遁甲》、《天师撞邪》、《笑太极》、《鬼马天师》、《特警屠龙》、《皇家师姐4》、《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等作品中,袁氏三兄弟都有不错的表现。
袁祥仁、袁日初、袁信义三人,虽然未能像成龙、洪金宝那样,在打星之路上大红大紫,但在动作港片中的活跃表现,还是让一大批观众,记住了这三兄弟。
在六、七十年代的港片大银幕上,“邵氏电影”拥有着极强的市场统治力。
从《死角》、《保镖》、《双侠》、《十三太保》到《拳击》、《新独臂刀》、《大决斗》、《刺马》,这些作品承载了一个时代的港片特色。而作为“邵氏双子星”的 狄龙、姜大卫 ,也承载了一代人的动作港片记忆。
有意思的是,狄龙、姜大卫二人,也是出生于内地、红于香港。
狄龙出生于广东,姜大卫则出生于上海。二人都是儿时跟随父母,来到了香港。姜大卫自幼便是童星,长大后被张彻看中,走上了打星的道路。而狄龙则是因为参加“邵氏”的演员训练班,逐渐成为了一名动作影星。
1969年的《死角》、《保镖》里,姜大卫、狄龙首次展开合作。而后的《十三太保》、《新独臂刀》、《无名英雄》、《大决斗》、《拳击》、《双侠》、《恶客》、《水浒传》、《四骑士》、《叛逆》、《大海盗》、《五虎将》等作品,则一步步稳定了狄、姜这对“双子组合”的市场效果、票房地位。
不光是狄龙、姜大卫,在“邵氏武侠片”中表现活跃的 王羽、李修贤 ,也都来自于内地。
王羽 生于上海、长于上海,曾就读于上海 体育 学院。1961年,王羽进入香港“珠海学院”求学。之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王羽参与了“邵氏”的演员选拔,结果被张彻导演看中,出演了《虎侠锄奸》、《边城三侠》两部作品。
因为早年曾在体校学习,所以王羽的身体素质,十分出众。他在《虎侠锄奸》、《边城三侠》里的动作表演,也让导演张彻十分青睐。1967年,张彻为王羽策划了电影《独臂刀》。这部作品上映后,引发了一阵观影狂潮,成为了华语影视上“首部票房破百万”的电影作品,而王羽也成为了当时“百万武侠小生”。
《独臂刀》之后,王羽又接连拍摄了《大刺客》、《神刀》、《独臂刀王》等作品。70年代初,王羽因为不满邵氏的薪资制度,与邵氏解约。失去了制片大厂的支持,王羽的电影之路,也很快走入低谷。
李修贤 和王羽一样,生于上海。不过,李修贤幼年时就跟随父母,来到了香港。成年后的李修贤,考入了邵氏的“演员训练班”,自此开始了自己的演艺之路。
功夫片、武侠片一直都是邵氏主打的商业片类型。早年的李修贤,也在邵氏的安排之下,走上了打星道路,相继出演了《五虎将》、《大刀王五》、《恶霸》、《荡寇志》、《射雕英雄传》、《刺客列传》等作品。
进入80年代之后,李修贤离开邵氏,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并尝试自导自演。随着事业的独立,他的电影之路也再上高峰。
1984年,李修贤因为自导自演《公仆》,成为了金像、金马“双料影帝”。而他与周润发合作的《龙虎风云》、《喋血双雄》,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港片经典。
80年代初,黄元申、梁小龙合作的《大侠霍元甲》引入内地电视台,并引发了一股“收视热潮”。出演“陈真”的 梁小龙 、出演“霍元甲”的 黄元申 ,被不少观众认为是香港本土演员,但其实这二人,也都来自内地。
黄元申 生于上海,幼年时跟随父母来到了香港。1971年,23岁的黄元申,参加了邵氏的“演员训练班”,毕业后顺利走入了影坛,还凭借《饿虎狂龙》、《猛虎下山》等功夫片作品,获得了不少导演的青睐。
70年代中期,黄元申看到港片市场大有可为,于是也组建了一家电影公司,打算独立发展自己的事业。可是,自主创业并不容易,经历了几部作品的亏损之后,黄元申的电影公司走向了倒闭。
为了偿还债务,70年代末的黄元申,走入了电视荧幕。78版《小李飞刀》、79版《绝代双骄》、81版《大侠霍元甲》等作品,也在其后相继诞生。
80年代的黄元申,在港剧市场之上顺风顺水。然而在80年代末,事业顺利的他,却突然选择了剃度出家,就此结束了自己的演艺事业。
梁小龙 出生在广东,和黄元申一样,他也是幼年时跟随父母,来到了香港。梁小龙的叔叔,在邵氏片场做过武术指导。而梁小龙也从叔叔身上,学到了不少拳脚功夫。
70年代初,梁小龙被制片人吴思远看中,出演了《鬼旋风》、《香港小教父》、《生龙活虎小英雄》等功夫片作品,并取得了不错的市场效果。
1978年,梁小龙还与成龙来了一场“双龙会”,共同合作了武侠片《飞渡卷云山》。值得一提的是,该片还是港片影史上,首部3D武侠片。
70年代末,功夫喜剧开始风靡,传统功夫片快速衰落。梁小龙的电影事业,也随之陷入低谷。之后的他,选择转型电视剧市场,拍摄了《大侠霍元甲》、《陈真》等电视剧作品。
80年代末,梁小龙尝试回归影坛,先后出演了《五郎八卦棍》、《猛鬼佛跳墙》等作品,但市场反响都十分平淡。直到2004年出演了《功夫》,梁小龙的电影之路,才真正“起死回生”。
进入80年代之后,“合拍片”的风潮开始兴起,不少港片导演也开始进入内地寻找合作机会。而此时的不少内地动作演员,也都乘着这股风潮,走入了港片大银幕中。 李连杰 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80年代初,张鑫炎导演来到内地拍摄《少林寺》。刚从“北京武术队”退役的李连杰,顺利通过面试,出演了片中的男一号“觉远”。
这部戏上映后,不光在内地好评如潮,在港片市场也表现出色。随后,李连杰被邵氏拉入旗下,还与刘家良合作了《南北少林》。
90年代初,徐克的《黄飞鸿》系列,让李连杰的电影之路再上高峰。而《方世玉》、《中南海保镖》、《给爸爸的信》、《精武英雄》、《黑侠》等作品,也都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动作港片经典。
因为《少林寺》走入港片市场的内地动作演员,不只李连杰一位。 计春华、于海、于承惠 ,也都在港片大银幕上,有过出色的表现。
《少林寺》里的“秃鹰”一角,让 计春华 开启了自己的反派打星之路。作为李连杰的老搭档,计春华在港片大银幕上,也有不少经典反派形象。比如:《方世玉2》里的“于镇海”、《新少林五祖》里的“马宁儿”、《功夫小子闯情关》里的“大不良”。
当然,除了这些反派角色,计春华在港片银幕中,也诠释过正面人物。比如,《僵尸大时代》里的“师父”。2018年,计春华因病去世,他绚丽的电影人生,也在此时戛然而止。
在《少林寺》里出演“王仁则”的 于承惠 ,也有过一段短暂的港片岁月。1986年,“邵氏”为李连杰拍摄《南北少林》,而于承惠也受邀,出演了片中的“大反派”。
值得一提的是,拍完了这部《南北少林》之后,于承惠选择了回归内地影坛,并一直在内地大银幕上活跃,直至2015年去世。
在《少林寺》里出演“师父”的 于海 ,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走入了港片大银幕。1986年的《南北少林》里,于海就出演了南少林高僧“释忍”的角色。而1993年的《太极张三丰》里,于海出演了“师伯”的角色,并与钱小豪上演了一场拳脚打斗。
1982年的《少林寺》取得成功之后,张鑫炎导演又拍了一部《少林小子》。在这部作品中,来自于北京武术队的 黄秋燕 ,被张导看中,正式开启了自己的演艺之路。
《少林小子》之后,黄秋燕也走入港片大银幕。1986年,她与李连杰合作了《南北少林》,而1993年时的黄秋燕,还与杨丽菁合作了武侠片《天山玉女剑》。
值得一提的是,拍摄《少林小子》、《南北少林》时,黄秋燕、李连杰因戏生情,登记结婚。而90年代初,李、黄二人婚姻破裂,黄秋燕也在拍完了《天山玉女剑》之后,淡出影坛。
80年代初,《少林寺》的火热、李连杰的成名,引来了无数的跟风者。1984年,徐小明导演就跟风拍摄了《木棉袈裟》,而 于荣光 也在这股“少林跟风”热潮中,开启了自己的打星之路。
于荣光生于北京,是京剧大师于鸣魁之子。早年在戏台上练就的灵活身手,让他获得了徐小明导演的青睐。80年代中后期,《木棉袈裟》、《海市蜃楼》两部作品,成功将于荣光推向了港片市场。
而后的《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给爸爸的信》、《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冲锋队之怒火街头》、《的士判官》、《僵尸大时代》、《新警察故事》等作品中,于荣光精彩的表现,也获得了一大批动作影迷的喜爱。
1982年的《少林寺》票房大卖之后,内地导演孙沙大受启发,拍摄了电影《武当》。与李连杰齐名的“武坛名宿” 赵长军 ,也因为这部《武当》开启了自己的打星之路。
《武当》上映后,虽然不像《少林寺》那样反响火爆,但也让担任男主角的赵长军,获得了不少港片导演的注意,其中就包括 洪金宝 。
90年代初,洪金宝策划拍了武侠片《一刀倾城》,并邀请赵长军出演了片中的大反派“袁世凯”。赵长军在片中精彩的长剑表演,也让观众们见识到了这位“全能武术冠军”的实力。
在《一刀倾城》里,赵长军的打斗表演出色,而内地演员 杨凡 的表现也不差。
出生于内蒙古的杨凡,自80年代起,便开始在内地的电影、电视作品中活跃。《三国演义》里的“赵云”、《水浒传》里的“石秀”,也成为了杨凡极为经典的影视形象。
1993年的这部《一刀倾城》里,杨凡受到洪金宝的邀请,出演了男主角“大刀王五”,他精彩的动作表演,让诸多影迷印象深刻,而他出色的演技,更是为影片增添了不少悲壮气息。
只可惜,这部《一刀倾城》在1993年上映时,意外爆冷,成为了港片影史上的一颗遗珠。
1992年,元奎、李连杰拍摄了“正东电影”的创业作《方世玉》。在1991年拿下全国武术冠军的 赵文卓 ,也被元奎看中,自此开启了自己的打星之路。
赵文卓在港片大银幕上,也塑造了不少经典作品。除了接手徐克的《黄飞鸿》系列,他在《青蛇》、《刀》、《碧血蓝天》、《麻雀飞龙》等作品中,也都有精彩表现。
可惜,90年代末的港片市场快速衰落,赵文卓最终也未能取得像李连杰那样的影坛成绩。
没能赶上好时代的不只赵文卓,还有 吴京 。1995年,袁和平看中了吴京,并为其拍摄了功夫片《功夫小子闯情关》,并希望其能成为“下一个李连杰”。
可惜,90年代末的港片市场一片颓势。吴京在港片大银幕上,未能闯出什么名堂。新千年之后,《黑拳》、《杀破狼》、《男儿本色》等作品,虽然让吴京积累了不错的观众基础,但却未能让其迎来事业高峰。直至2015年的《战狼》问世,吴京才正式迎来自己的影坛高光时刻。
1993年,王晶拍摄《新少林五祖》时,发掘了内地动作小演员 谢苗 。
在《新少林五祖》中,谢苗精彩的功夫表演、灵动的演技,震撼了一大批观众。而之后的《赌神2》、《给爸爸的信》里,谢苗的出色表现,也成功掀起了一股“童星动作片”的市场创作热潮。
可能是看到了谢苗的成功,台湾电影人朱延平,也在1994年发掘了内地动作童星 释小龙 ,并为其拍摄了《笑林小子》。
在“童星动作片”的市场风潮影响之下,《笑林小子》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而朱延平也乘胜追击,接连推出了《新乌龙院》、《中国龙》等作品。
1995年,谢苗拍完了《给爸爸的信》、《小飞侠》之后,选择了放弃演艺事业,返回学校,完成学业。为了弥补谢苗离开后的市场空白,1995年的王晶,将释小龙引入港片市场,策划了《赌圣2:街头赌圣》。
而李力持、邱礼涛也看准机会,先后为释小龙拍摄了《十兄弟》、《黄金岛历险记》。
不过,90年代末,港片市场快速衰落,释小龙的动作港片之路,也在此时走向落幕。
新千年之后,港片市场虽然一片困顿,但此时的不少港片创作者,依旧坚守着心中的那份炽热。
2006年,叶伟信、甄子丹合作了电影《龙虎门》,而内地动作演员 喻亢、严华 ,也开始在这部作品,逐渐崭露头角。而后的《导火线》、《武侠》、《一个人的武林》、《特殊身份》、《追龙》、《肥龙过江》等作品之中,喻亢、严华的表现,也吸引了越来越多观众的视线。
2013年,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也让内地动作演员 张晋、周小飞 ,走入大众的视线。凭借片中“马三”的角色,张晋拿下了一座“最佳男配”的奖杯。而周小飞饰演的“三姐”,也成为了不少观众的目光焦点。
《一代宗师》之后,张晋参与了《叶问3》的拍摄,还主演了“叶问”系列的外传电影《叶问外传:张天志》。而周小飞也加盟了之后的《叶问4》,出演了片中的“蒋师傅”。
内地动作演员 吴樾 ,近年来也在港片作品之中活跃不断。其实早在2001年,吴樾就已经开始与港片创作者们进行合作,拍摄了《蜀山传》、《老鼠爱上猫》等作品。不过,这些作品并没有让他取得什么成绩。
2016年,吴樾参与了《寒战2》的拍摄。这部作品,让他获得了不错的评价。而后的《杀破狼·贪狼》里,吴越精彩的打斗表现,征服了一大批动作影迷。2019年的《叶问4》,他与甄子丹的拳脚对决,也成为了不少动作影迷们心中的经典动作桥段。
当然,港片大银幕上的内地打星,并不止这几位。而在港片幕后的武指团队里,有不少武师,也都来自于内地。
其实,港片的发展,一直都与内地电影人有着密切的联系。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一直都是“华语电影”的创作中心。不过,随着抗战的爆发,大批电影人从上海流亡到香港,这才促成了港片的崛起与辉煌。
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之间,港片市场的蓬勃发展,吸引了大批内地电影人投身其中,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保证了港片的茁壮成长,这才有了“东方好莱坞”的辉煌光影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