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调整来临,网络大电影或将不只是网络大电影
文 |孟永辉
作为衍生于互联网与影视行业的孪生体,网络大电影从一出现便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在影视用户逐步从线下的影院向线上的视频网站转移的过程中,网络大电影的出现丰富了原本已经形成的影视类型,并用一种新奇的表现方式获得了很多年轻用户的青睐。
门槛低、成本少、周期短是网络大电影比较显着的特征。正是这种特征让网络大电影从一开始就能够与互联网产生密切联系,借助视频网站能够轻松实现传播。在经历了井喷式的发展之后,网络大电影的发展开始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很多人将网络大电影的飞速发展归因于互联网飞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上,互联网与传统行业不断产生联系,在颠覆原有思维逻辑和产品逻辑的同时,同样让它与传统行业衍生出更多新奇的产品类型。尽管这种说法并不是特别全面,但是至少能够说明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改造能力。
正如前文所说,尽管网络大电影经历了一个井喷式发展的过程,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确定网络大电影的未来还会继续呈现这样一种发展态势。和所有事物一样,网络大电影同样需要一个深度调整的过程。
井喷式发展过后,调整在所难免
网络大电影的飞速发展期正是互联网行业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期,在这段时间里,只要能够发现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结合点,找到用户感兴趣的地方,就能够获得一次不错的发展机遇。网络大电影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传统院线电影的供给能力无法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不断提升最终让院线电影有断档期,而作为一种周期性短的产品类型,网络大电影能够填补院线电影的空档期,满足用户在观影方面的需求。
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来改变原有的影视产品供给逻辑,通过增加影视产品在互联网端的供给来满足人们不断提升的精神文化需求。这种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影视产品供给思路在迎合了广大年轻用户群体的同时,同样为我们思考当前的影视产品类型提供了好的方向。
网络大电影正是因为与互联网有这样一种天然的联系,所以在它出现之后的很短时间内就获得了飞速发展。根据爱奇艺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网络大电影的数量为450部,2015年的数量增长到700部,而在2016年则突破了2200部。这样的发展速度完全可以用井喷在形容,而在这些井喷式发展的背后,我们又能够看到一些其他现象。
第一,互联网用户不断增多导致的需求量不断增大。有多少需求就有多少供给,网络大电影数量的飞速增长从另外一个侧面恰恰反映出整个市场对于网络大电影需求的不断增加,而需求增加的背后则是用户群体的不断扩大。网络大电影用户群体的来源则是我国不断壮大的网民群体,可以说正是由于我国不断壮大的网民群体才为网络大电影输送了源源不断的用户。
第二,参与网络大电影创作的人员不断增加。其实,网络大电影市场与之前火爆的网络小说市场有着几分相似之处,那个时候的网络小说市场之所以异常火爆是因为不断有人加入到网络小说的创作过程当中,为网络小说市场不断输送新的作品。网络大电影也是如此。网络大电影数量的不断增长的背后正是网络大电影参与人数的不断增加。其实,网络大电影参与人数的不断增加主要是因为很多人,特别是青年导演将网络大电影看作是实现自己电影梦想的一个有效途径,壁垒深重的传统电影市场让很多青年导演想要加入到导演的行业中,但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网络大电影这种新奇的表达方式让青年导演能够借助一个小团队,一个好剧本等要素就能够轻松参与到网络大电影的拍摄过程当中来。广大青年导演的参与让网络大电影的产出数量获得了巨大提升,最终实现了飞速发展。
第三,网络大电影的更新速度很快。各种类型的网络大电影涌入到市场内部最终让市场本身从蓝海变成了红海,想要获得足够多的推荐位和用户关注,网络大电影的创作者们就必须不断快速地生产作品,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作品不会被其他作品所取代,并最终更多与用户见面的机会。网络大电影创作者不断输出作品让网络大电影的数量呈现出一种飞速发展的状态,并让更多的创作者进入其中。
在这些原因的共同作用下,网络大电影出现了飞速发展的势头。网络大电影这种繁荣的发展势头同样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围绕着网络大电影的一些衍生产业开始出现和发展起来。为解决创作者的资金难题而出现的影视众筹的飞速发展正是这种势头的真实写照,以京东众筹、聚米众筹、苏宁众筹为代表的众筹平台,通过众筹的方式帮助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实现网络电影梦,正是网络大电影井喷式发展的正是写照。
井喷式的发展背后总是蕴藏着调整的力量,网络大电影行业也不例外。尽管网络大电影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就获得了飞速发展,但是我们依然不能确认这个行业已经发展非常成熟。随着国家监管的加剧以及用户消费方式的转变,网络大电影发生深度调整机会正在一步步增大。
网络大电影未来调整的方向在哪?
网络大电影的供给方式和基本运作逻辑最终决定了其在未来将会面临调整。一味地为用户提供网络大电影,而忽视了用户需求的改变;单纯地依靠视频网站的流量获取用户的关注;缺少技术和质量的提升,一味地博取用户眼球……这些网络大电影当前的发展模式都在告诉我们调整就在未来的不远处。既然网络大电影的调整在所难免,那么,未来网络大电影究竟有哪些调整的方向呢?
深度IP化将成网络大电影未来发展主流。我们都知道,检验一部网络大电影是否能够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这部网络大电影的播放量。而决定网络大电影播放量的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网络大电影本身,第二是视频网站平台。而一部网络大电影能够获得视频网站平台的流量,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考量标准就在网络大电影本身上。
深度IP化无疑是决定一部网络大电影质量的先决条件。这里所说的深度IP化,其实很很多含义。它包括剧本的IP、题材的IP、演员的IP、制作团队的IP等诸多方面。这些IP化共同汇聚在一起形成的深度IP化,最终决定了这部网络大电影能否吸引足够多的用户,能否让视频网站心甘情愿地将流量输送给这部网络大电影。
因此,在未来,深度IP化将会成为所有网络大电影都会努力一个主要方向,因为只有抓住了头部内容的深度IP化,才能保证创作者们生产出来的网络大电影足够优质,足够有爆点,足够有吸引力,足够让更多的用户进行关注。抓住了头部内容的IP化就能够抓住了网络大电影成败与否的真正命脉。
制作精细化能让网络大电影走得更加长远。粗制滥造是当下人们对于网络大电影的既定印象,这同样让很多网络大电影仅仅只是充当了数量而已,并不能给用户带来真正的情感触动。尽管2016年的网络大电影数量超过了2200部,但是又有几部网络大电影真正被用户记住呢?可以说很少吧。那么,为什么网络大电影拍了这么多,被用户记住,或者是给用户带来触动的作品却这么少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网络大电影的作品本身的制作并不够精细,存在粗制滥造的情况,如果网络大电影的制作水平不提高的话,势必会失去在互联网红利下积累起来的用户,陷入到用户不断流失的负面循环当中。
网络大电影在未来必须走精细化发展的道路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它在人们心目当中的既定印象,通过作品来赢得用户,获得流量才是网络大电影未来发展的一条正道。随着网络大电影草创期的结束,单单靠博取眼球的方式来获取用户的方式必然无以为继,真正精细化制作的内容才是网络大电影持续获得用户的杀手锏。尽管当前网络大电影业内对于制作精细化的方向有一个较为一致的认识,但是由于网络大电影成本方面的限制,可以预见在网络大电影精细化的过程中必然还会遭遇到资金、人才等方面的诸多问题。
工业化输出将让网络大电影与院线电影殊途同归。当前,网络大电影的产出模式依然是以小团队、小制作的形式来展开,这种产出方式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网络大电影行业当中来。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它能够让很多青年导演借助网络大电影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电影梦想,并因此在极短的时间里生产出了足够多的网络大电影作品,让网络大电影成为一个十分火热的行业。
除了这些优势之外,当前网络大电影的产出模式无法形成一个有机顺畅的输出通道,对于网络大电影的质量缺少一个相对科学合理的标准,最终导致网络大电影行业内部内容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这种产出逻辑不仅不利于网络大电影的发展,而且对于参与其中的创作者们同样得不到提升。网络大电影想要获得更大的发展必然会走向工业化输出的道路,最终达到和院线电影相类似的殊途同归的效果。
工业化输出的一个很大的特点是电影工业的制作、发行、衍生品开发等诸多领域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备的输出模式,每一个工种之间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运作标准和方式方法。网络大电影未来想要形成规模,必然要走向这样一条类似院线电影的发展道路,从当前我国影视行业发展的水平来看,这种工业化输出的美好愿景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实现。尽管路途比较曲折,但是我们坚信这将会是网络大电影未来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生态化运作让网路大电影不只是网络大电影。当前网络大电影的盈利点依然停留在网络大电影本身上,对于网络大电影衍生品的开发以及衍生体系的开发都停留在一个相对初级的阶段,未来随着互联网对网络大电影的推动作用逐渐减弱,网络大电影想要获得更大发展,必然需要探索新的盈利模式。而对网络大电影进行生态化运作,从不同的点找到盈利点则能够让网络大电影真正摆脱单单靠播放量进行盈利的单一模式,获得更多的赢利空间。
在对网络大电影进行生态化运作之后,网络大电影或许不再是现在意义上的网络大电影,它具有了更多的内容和意义。比如,我们能够借助网络大电影的拍摄场景与当前比较火爆的新零售结合在一起,将网络大电影看作是一个线上的渠道,将网络大电影的拍摄场景看作是一个线下的渠道,通过两者之间的结合来实现相关商品的销售,达成网络大电影的多点变现。
网络大电影在经历了井喷式发展后,必然要经历一个调整的过程。网络大电影的调整是对现有发展思路和逻辑的一种梳理,更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一种探索。正如所有互联网的产物一样,当互联网对于它们的拉动作用逐渐变小,新模式、新方法或许将会成为接下来发展的主题,网络大电影同样如此。
⑵ 怎样看待“网络大电影”的兴起
如今的社会对于精神娱乐的需求越来越强,因此对于影视作品的需求就越来越高,我们在希望影视作品保持生产速度的同时还要有较高的质量,这本身就不容易。院线电影作品的制作周期过长,这显然不能满足人们对于精神文化娱乐的需求,所以网络大电影应运兴起。
目前来看网络大电影有着十足的活力,原因是相较于筹备到上线在一年以上的院线电影,网络大电影系列化开发可以在短期内实现,同时能够对社会热点进行紧密追踪。此外网络大电影所受到的审批限制较小,题材、内容具有“新、奇、怪”特征,能够对观众有较强吸引。而且互联网日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也让人们观影的习惯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人的观影习惯从传统的电视机转移到互联网。
但应该值得注意的另一方面是,从网络大电影的发展情况来看,很多网络大电影的题材为了吸引眼球,提升播放量,通常会选择惊悚、恐怖、血腥的题材。如果网络大电影单纯地将吸引眼球当做是网络大电影市场未来的发展主流,那么这势必会极大地影响到网络大电影题材的丰富性,从而对于网络大电影的长远发展造成消极影响。
只有从根本上改变网络大电影市场题材单一的状态,才能减少网络大电影因组成成分失衡造成的发展“失序”的情况,最终能让网络大电影的组成成分更加多元化,更具丰富性。所以网络大电影未来想要成为影视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不短的一段路要走。
⑶ 受目前的社会环境影响,网络大电影会不会成为未来行业的新趋势
受目前的社会环境影响,网络大电影会不会成为未来行业的新趋势?
网络电影的受众群体加制作周期等,已经绝对了这类影片的上限,注定只是一个类别,不会成为新趋势!
个人预测影视行业未来的新趋势是:短剧!
疫情三年都知道,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尤其是电影院。而网络电影由于投资相对少,制作周期短,播出平台不受影响等几个原因,依然还能“存活”
只是,无论哪种形式的影视作品,故事内容始终是吸引观众的第一标准。由于短视频的崛起,移动客户端加上大众在疫情的冲击下,人们需要精神食粮,但需要的是哪种?
谁知道?谁能创造出来?能否贴近生活?作品出现后能否带去收益,可以持续生产,这不是一部影片跟一个行业可以决定的!
所以,个人认为,未来短剧会是一个非常好的赛道!但会不会成为新趋势,也要看市场!
基于目前电影市场现状,什么样的电影会吸引观众走入电影院?
时隔数月,再次前往影院观看了一部电影,除了听觉以外,人物故事并没有很吸引到我,最后二十多分钟,直接睡着了!
关于,什么样的电影会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我发表一些个人看法!
开头提到的这部影片是《扫黑行动》,刚刚看到的消息:
新京报讯 12月10日,电影《扫黑行动》宣布延长上映至2023年1月11日。影片由林德禄执导,周一围、秦海璐、张智霖、王劲松、曾志伟领衔主演,于11月11日正式上映,目前上映30天,票房累计1.58亿元。
这部影片阵容确实可以,故事还行,但为什么最后阶段我会睡着,这里我们来聊一下电影受大家喜爱的一个关键因素:满足幻想,贴近生活,激发潜力,引发共鸣!
这部影片,在结合某音的“叶婷”事件,显得是多么的“无聊”。其实将直白一点,疫情三年,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大,脱离现实生活的影片,今后不会再有真正的“观众缘”。
虽然这部电影质量不错,但由于台词剧情等审核原因,从后期配音这块,其实非常影响观感。因为演员都是我们大众熟知的,比如周一围,那一句“得加钱”深入“人心”!换做这种题材的剧,配音全换了,但故事在叙事结构上其实,看过一些电影的人都知道。
当教授第一次去反派家时,与秦海璐饰演的反派一号,之间有一个近景互动时,就知道了最终的结局。
而在目前的大环境下,我们那部电影的观众只有6个人。而我个人之所以还去影院看电影,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的职业特性:职业影视剪辑师!
我个人认为,无论怎样的电影都有他固定的受众群体,这部电影也是,其实很不错。但是,我不喜欢,因为题材在现实环境下是多么的无力!
但有这类题材,总比没有强,电影总能在你不起眼的地方发挥它强大的作用!
但我坚信,只要影院开门,中国不缺好电影,一切都是时间问题。
⑷ 影迷对“进影院看电影”的需求高涨,影院还能抢得过网播吗
可以抢过。去电影院看电影还是好于在家看的,而且电影院也有3d效果,家里是没有的。
⑸ 网络大电影和院线大电影有什么差距吗
首先从两者的名字之间就可以明白,网大主要是以网络作为播放平台,而院线电影是以电影院作为主要播放平台的。其次两者的审查机构以及审查标准也有所不同,因为院线电影的发展及正规程度更高,所以审查会更严格,要求更多。另外网大作为一个新兴的项目,没有特别好的成功模式及盈利模式。所以目前大部分网大都是以小演员以及傍大IP为主。而院线电影虽然目前也是有编剧创新危机,但总体来说因为投资还是比较可观的,而且还能够获得很多艺术类的奖项,所以规模开封比网大要高很多。
⑹ 网络大电影发展迅速,与传统电影相比有什么区别
网络大电影与传统电影的差别,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播出平台不同。
网络大电影主要的播出平台是各大视频网站,而传统电影的播出平台主要是线下的各大影院,当然了,当一些传统电影播出很久之后,也会陆续的在各个视频网站播出。
二、盈利方式不同。
网络大电影主要是通过广告和付费观看来盈利、回收资本的,而传统电影,主要是靠票价来盈利,去电影院观看的人越多,票房越高,票价越高,传统电影的盈利能力、吸金能力也就越高,当然了,传统电影也有广告植入的现象,也会通过广告来获得一部分的利润。
三、成本的投入量不相同。
一般而言,拍摄传统电影的成本要比较高,主要是人员的费用、服装、道具等的费用占的比例比较高,特别是请某些大腕的费用较高。而网络大电影一般都是一些“小演员”、或者只请一两个名角出演。不过现在由于网络大电影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网络大电影的演员等问题也得到了改善。我想随着网络大电影时代的到来,以后它的成本也会逐渐增加的,质量也会越来越好的。
网络大电影虽然现在越来越火了,看得人也越来越多了,但是它的质量是参差不齐的,盈利能力、推广能力都是有限的。传统电影往往会通过发布会等方式来做推广,在这一点上,我觉得网络大电影还是比较欠缺的,有待提高。不过网络大电影的数据比较公平、透明,这一点是传统电影没法比较的,传统电影虚假票房的事情太多了。对于投资者来说,信息透明是一大优势。
网络大电影发展迅速,如果传统电影也是如此就好了 ,如果两大形式的电影齐头并进是不是会更好呢?期待我国电影行业发生质的改变。
⑺ 大ip现象对电影产业利大于弊吗
大IP现象对电影产业是利大于弊。
对影视业本身来讲,大IP现象是对影视行业资源的整合,更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发挥大IP的积极作用,形成一整套开发、制作、宣传的流程化体系,推动电影工业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大IP所形成的标准化流程和IP本身的热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电影制作成本和宣发成本。
简介
IP,其实是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意思是知识产权(全称为: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近年来最先于网络文学领域被人熟知,随着互联网的介入,IP的产业链也逐渐衍生到影视、游戏、周边商品等领域。
2015年大热的《花千骨》、《琅琊榜》、《何以笙箫默》均改编自七八年前的热门网络小说,由于互联网力量的加入,使其传播渠道除了文学拓展到影视、游戏以及商品,并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益价值。
⑻ 互联网对电影发展的影响
一、电影网络收费市场将大于院线票房以上判断主要基于:第一个在美国dvd和电影市场远大于票房市场;第二、中国盗版dvd市场巨大,所以网络院线会形成类似于dvd市场一样的大市场,网络付费市场会大于电影的院线票房。二、网生导演中一定会出现一个斯皮尔伯格。三、越来越多院线级制作的电影,会只在网络发行,并且这种现象已在电视剧行业发生——该信息摘取于24帧app
⑼ 近40部网络电影分账破千万,网大的春天来了吗
客观地讲,一部电影的好坏,并不会因为它的播出形式而发生质的改变,而网络电影的回暖,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对整个行业抱有了更多的期待。网大的春天来了吗?确切地讲,网大的春天一直都在,只是人们对事物的感知程度不同罢了。
2021年的院线电影市场持续低迷,但与此同时,网络电影的发展势头正猛以往的网络电影常常与“劣质”“low”这样的贬义词相关联,流水线产品一般的网大不仅剧情毫无新意,演员的演技也是一言难尽,甚至大部分电影会用性感惹眼的宣传海报做噱头,这种低端的营销方式使人反感。
虽说目前的网络电影与院线电影仍存有一定的差距,毕竟在家观影与在影院观影的观感是不同的,影院的巨幕与收音给观众带来的视觉与听觉上的体验是网大无法取代的,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制作质量越来越精良,网大的发展正在更新换代,属于网络电影的春天,相信在不远之后就会到来了。
⑽ 网络电影会发展壮大到拯救国产电影吗
作者| 黎学鹏、周迪
2017年,广电总局对网络电影的监管进一步加强。6月1日,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视听节目创作播出管理的通知》,要求网络电影等视听节目要坚决反对不良风气、抵制传播不正确价值观;6月22日,《二龙湖浩哥》系列、《我的室友是狐仙》《打狼之我命由己》、《簋街的鬼》等40多部热门网络大电影因不符合政策规定而被下架;6月30日,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通则》,明确规定能拍什么、不能拍什么。
2017年,网络电影在发展过程中涌现了很多具有电影质感精品化网络电影。在影片类型上,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佣兵的战争》、《中华兵王》、《特种兵王2之使命抉择》等战争军事题材,以精良的制作、热血沸腾的战争场面俘获观众心灵;《寻龙契约》、《魔游纪》等奇幻类影片,带给观众超现实的非凡体验;8月11日,在爱奇艺独家上线的动漫电影《星游记之风暴法米拉》,又开创了首部网络付费动画电影的先河,并以精良的制作、重新制定的人设,吸引了众多新、老粉丝的加入,影片上线仅三天,在爱奇艺电影频道和动漫频道的累计播放量就轻松突破2000万。
在网络电影变革调整的新发展期,投机倒把、妄图通过网络电影挣快钱而轻视电影内容和品质本身的现象会被渐渐杜绝,精品化作品会不断增多。对网络电影的认识将回归正确,对网络电影市场的理解将回归理性。
艺术创作需要符合一定规律,网络电影的精品化需要团队的磨合和对内容进行深度开发,而这些都需要时间。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创作者和投资者都需要耐得住寂寞,懂得尊重艺术和艺术创作的规律。
进入2017年下半年后,随着我们对市场变革的适应性不断增强、对电影制作的专业性不断提高和各视频网站对网络电影市场的重新布局,相信网络电影市场在经历过这一轮变革所带来的“阵痛期”之后,一定会迎来更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局面。
面对新兴的网络电影市场,我们确实要更有耐心,正确面对成长过程中所必然要经历的挫折。调整思路,砥砺前行,再出发!
【转载请联系客服;未经授权,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