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多数人的五大临终遗憾
记得多年前看过一篇关于五大临终遗憾的文章,当时自己刚毕业,正在憧憬着美好的生活,对于文中所列遗憾嗤之以鼻。最近又读到相关的文章,却又是一番滋味。
澳大利亚女作家 Bronnie Ware 2011年出版桥举自传《The Top Five Regrets of the Dying》据说这本书的是作家系列博客文章收到世界读者关注和好评后演化而成的着作。书中素材来自作者在照看多位临死前的客户过程中的感受和感慨,结合自己多年的流浪生活的体验而成。
Regret 1: I wish I'd had the courage to live a life true to myself, not the life others expected of me.
这个临终的老人Grace,一生是个好母亲,妻子和女儿。为家庭操劳了一辈子,但是她并不开心,丈夫对她不好。为了家庭,她隐忍了一辈子。只有最后到了临终看护,才第一次感觉到属于自己的时间,她后悔没有早点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总是顾及别人的感受而忽略了自己内心真正的意愿。旅消改
这样的故事实际上天天都在上演,太多的人从来就没有真正为自己活过。从小就听父母老师的话,甚至恋爱,结婚和工作都是尊重家庭和社会的所谓套路。一句话“都是为你好”拆判就击败了你的内心拒绝和渴望。
很开心自己目前的一切选择都是自己作出来的,也算是为自己活过了。只是,最近不太愿意给父母打电话,最怕妈妈电话最后的那句婚姻大事怎么样了,有没有对象。
Regret 2: I wish I hadn't worked so hard
这个是一位很成功的公司管理人员John的临终故事。John有个很美丽爱他的妻子Margaret,天天期望John能多陪她一些,本来John已经到了退休年纪,可是他还是放不下他的工作,终于在妻子的祈求下答应退休,可是一个大的项目又把期限拖延,很不幸等到项目快完成的时候,妻子诊断出绝症并且很快去世。John临终前后悔自己把工作放在了第一位,忽视了自己亲人的需要。这个悔恨伴随了妻子去世后他的余生。
希望自己以后不要犯John的错误。
Regret 3: I wish I'd had the courage to express my feelings
Jozsef 是一位90多岁的临终老人。老人临终前很悲伤,他觉得包括他的子女在内的人没有人真正理解他。作者试图让他把真正的自己告诉大家,可是他觉得太晚了。在遗憾中离开人世。在他看来,这一生没有真正了解明白自己的人是一个极大的遗憾。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觉和情感造成这种局面。
以前以为老外都是很open的,没有想到国外的父母也和中国父母一样不善于在子女面前表达真实的自己。有时候想想,自己的父母是如此。
Regret 4: I wish I had stayed in touch with my friends
Doris是这个遗憾的主人公。家人把她送到养老院。她只有一个远在日本的女儿,不能在身边陪她。Doris告诉作者这个时候最想念她的那些老朋友们,可是不知道他/她们都在哪里是否还健在。作者自告奋勇帮助老人去联系她的那些老朋友,陆陆续续都找到了,但是很多人已经去世。当她终于和一个老朋友通电话的时候,她像孩子一样开心。在朋友的祝福中,老人很平和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工作之后,发现最常联系的竟然多数都是自己的同事,而老朋友们则极少联系,即使是在同一个城市。
大概我们的教育告诉我们,尽量不要麻烦别人,因此我们不太会主动的毫无目的的去联系一些朋友。
你这样想,他也这样想,结果大家就越来越疏远。
Regret 5: I wish I had let myself be happier
Rosemary早期婚姻很不幸,她又是一个很要强的人。职场非常成功,早已经习惯给别人下命令把人支的团团转。但是她总是很刻薄,几乎从来没有笑脸。用她的话讲,生活没什么值得开心的。即使到了临终,还在安排各种事情,终于有一天她问作者一个问题:你为什么总是很开心,我为什么无法开心?作者回答很简单:happiness is a state of mind. 如果你每天早晨起来总是去想那些正能量开心的事情,你就会开心,如果你整天都是抱怨,考虑那些不如人意的事情,就会总不开心。Rosemary意识到自己早期的不幸给她的眼睛蒙上一副滤镜,她不相信别人,认为这个世界就是滤镜中看到的。确实她是个悲剧,令人遗憾。不过临终的日子,她开心欣赏花园里的鲜花和暖暖的阳光,也算带着一丝幸福去了另外一个世界。
幸福是一种精神状态,当你开始接受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知晓你将来如何发展,并已做好准备享受这过程中的每个瞬间时,幸福便已悄悄来到你身边。如果你想幸福,就必须去选择它。你需要专注于幸福这件事本身,以使幸福降临。但如果你总是想着,你若能完成某件事就会变得很幸福,那么你将永远无法得到幸福,因为你没有学会“闻闻身边的玫瑰”。而讽刺的是,当你感到幸福美满,你将不可避免地更加富有成就,并更有可能比那些“执着于得到一切的人”拥有更多。怎么突然有种王阳明龙场悟道的感觉呢。
Ⅱ 人临死前的5大遗憾 (Top Five Regrets of the Dying)
在李开复老师的一个课程中提到了他患癌后的感悟,其中提到一篇互联网上广泛传播的博客文章叫做“人临死前的5大遗憾”(Top Five Regrets of the Dying)。作者是澳大利亚的一位护士名叫Bronnie Ware,她在工作中陪伴和照顾了许多临死的老人,在与这些人交流时总结了五条他们对人生的最大遗憾。她把这5条写成了一篇博客,至今已经被几百万人浏览过。
博客原文: https://bronnieware.com/blog/regrets-of-the-dying
让我们来看看这五条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作者解释道,这是所有遗憾中最普遍的一个。当人们快要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候,回顾一生,就会清晰的发现有多少梦想没有实现。大部分的人实际上连自己一半的梦想都没有实现。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要及时去尝试并实现自己的一些梦想。因为当你开始失去健康时,就太晚了。很少有人认识到健康给人生带来自由,直到失去健康才追悔莫及。
几乎每一位即将离世的男性都有这个遗憾。他们错失了他们孩子的成长过程,还有与他们的配偶相处的时间。他们都深深的遗憾把人生的大把时洞宏衫光花在了永无止境的工作中。
其实简化我们的生活方式,同时做一些明智的选择,我们有可能并不需要我们认为的那么多的收入。为我们的人生流出空余的时间,我们会更纳腔快乐,也会碰到更多的适合简单生活方式的新机会。
很多人为了避免与周围的人发生冲突压抑了自己的情感。因此,他们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最后只能平庸的度过一生。也有人因为这种情感的压抑得了病。如果你改变自己的处事方式,真诚的去表达你的情感,也许人们刚开始会有抵触,但最后一定会把你们的关系提升到一个更高更健康的水平。
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和老朋友保持联系的重要性,直到他们快要去世的时候,往往很难再找到他们。很多人都深深的后悔没有花时间和经理去维护与老朋友的友谊。每个人在临死时都很想念他们的朋友。
在忙碌的生活中和老朋友失去联系是很常见的。在人生最后的几周里,对于即将离世的人来所,最重要的还是爱情、亲情和友情。
令人惊讶的是,很多人知道临死绝羡才意识到幸福其实就是一种选择。人生也是一种选择,因为这是你的人生,所以你要用心的去选,明智的去选,真诚的去选,选择你自己的幸福。
Ⅲ 临终前最后悔的5件事原版
临终前最后悔的5件事原版澳大利亚作家邦妮·韦尔在《临终前最后悔的五件事》一书中说,她在八年临终关怀的经验里发现,人们滑桐桐一生最遗憾的事,只有五件:
01.没勇气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因为父母的期待,因为别人的眼光和评价,或者被自己的怯懦和害怕打败,我们明明有自己的想法,却总是没有勇气迈出那一步。
人生没有plan A和plan B供我们选择,如果生活要如别人所愿,就不能如自己所愿。
我们最大的遗轮岩憾,就是为别人而活,没有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02. 不应该那么拼命地工作
年轻时,我们总想着一心扑在工作上,创造更多的价值,赚更多的钱,到头来发现,这就是本末倒置。
一生的时间有限,拼命把时间耗在工作上,那就意味着失去了陪伴家人、享受生活的快乐。
03. 没有足够的勇气表达自己的感受
想说却因为各种原因,说不出口,那些没说出口的话,最终变成情绪,堵塞在我们身体里,变成懊丧、后悔、愤怒……
如果大胆地说“我认为……”“我不要……”“我反对……”,我们的人生会不会不一样,我们的生活会不会容易一些?
04. 没有和朋友们保持联系
年纪越大,能说真心话、能玩到一起的人越少,我们跟自己说,这是成长路上必然的取舍,但等发现自己真的形信坦单影只,才意识到措手不及的孤独和悲凉。
别等到老了,才后悔没有维护好友情。
05. 没有让自己活得更快乐
快乐这种能力,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失去。我们总是和自己作对,总想着现在吃点苦没关系,未来总会越来越好的。
但一天天过去,空耗了人生,发现自己都在为别人服务,自己真正得到的快乐,少之又少。
Ⅳ 有哪些电影的”临终遗言“最让你难忘
令人唏嘘的不止是“向我开炮”、“替我交党费”等临终遗言,很多电影角色的临终遗言都让人印象深刻,经久难忘,成了经典的电影标签,现在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些经典电影角色他们死前都说了些什么~
有关于电影教科书中最经典的角色“公民凯恩”临死前如是说:“玫瑰花蕾。(Rosebud.)”——《公民凯恩》
凯恩临死前的最后一句话只有这四个字,就是”玫瑰花蕾。“人们关于这句话的争论从1941年影片上映直至现今,而这四个字留给了人们对于这位报业大亨的无尽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