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巨制 » 三大天王电影学霸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三大天王电影学霸

发布时间: 2023-03-10 02:35:13

⑴ 差一点聚齐四大天王的香港电影,《超级学校霸王》真的无法超越

​【《超级学校霸王》:最接近聚齐四大天王的香港电影,真的无法超越】

香港四大天王是香港重要的一个文化名片 ,从1992年开始,影响几代中国人。从四大天王的称号推出开始,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曾经有过多次的同台合作的机会,包括无线的台庆表演、十大劲歌金曲十大中文金曲等乐坛颁奖礼,还有各种晚会节目。

四大天王每位都还是影视巨星,出演过很多电影;然而,四大天王从来没有在同一部电影中合作过。只有 1993年的《超级学校霸王》,差一点实现了四大天王的电影合体,云集了刘德华张学友郭富城三大天王,就差黎明。

《超级学校霸王》又名《街头霸王电影版》,由王晶编剧执导,张卫健、刘德华、张学友、邱淑贞、郑伊健、任达华、杨采妮等领衔主演,郭富城客串出演。

从片名就知道,这是一部街头霸王街机 游戏 的改编电影。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在1993年初的《城市猎人》中,王晶已经让成龙玩了一次街头霸王,成龙连续试了几个 游戏 中的人物,最后是由穿着超短旗袍的肌肉版春丽,完成对反派的绝杀。

在《超级学校霸王》中,王晶再度把街头霸王 游戏 运用到电影中,并且用得最彻底,全片主角都是街霸人物的故事。【《超级学校霸王》在香港汉基国际学校取景拍摄。】

张卫健饰演未来大法官余铁雄,最后变身为超级赛亚人悟空;邱淑贞饰演张卫健的妹妹,最后变身春丽;石榴姐饰演张卫健的老妈,变身后是老版春丽春代;吴耀汉饰演张卫健的后爸,变身后是狮王。

刘德华饰演忍者铁面,张学友饰演美国大兵扫把头,任达华饰演印度长手发达星,郑伊健饰演红衣肯金毛王,郭富城客串的是郑伊健的师弟白衣隆。 卢惠光饰演大BOSS将军,周比利饰演泰王,段伟伦饰演TOYOTA。另外,杨采妮和刘小慧饰演两个学校的校花,许志安饰演校霸忌安。

这个阵容在当时看来是星光灿烂,在现在看来更是巨星璀璨,无法重现!

1993年是香港电影武侠年,也是香港电影最百花齐放的一年,票房榜上除了武侠片,还在周星驰的喜剧、成龙的动作片、还有文艺片、和各种其他风格的喜剧电影。《超级学校霸王》上映两周就取得了1829万港元的票房,在当年是个很不错的成绩。

1992年,香港 娱乐 圈最大的事件就是四大天王正式推出。 四大天王中,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都是独立的全能巨星,也有各种的粉丝群体。虽然有各种合作,但互相间的竞争关系也是很激烈的。

除了歌坛上的同台表演,能把四大天王聚齐到一部电影里,在当年就是一个很轰动的 娱乐 大事。最有商业头脑的导演王晶,很清楚这样做的价值,于是他成为第一个行动的人。

在《超级学校霸王》中,聚齐了刘德华张学友和郭富城三大天王,已经是极大的成功了。黎明没能参演确实遗憾,但也无可奈何。 【1991年的一部赈灾义演的大片《豪门夜宴》中,四大天王都有出演,不过当时四大天王还没推出。】

1993年,黎明只主演了一部电影《飞狐外传》,一部电视剧《原振侠》,另外就是客串了成龙的《城市猎人》,也有街霸元素。大部分精力放在歌坛,他开了几十场演唱会,出了5张唱片,在十大劲歌金曲颁奖礼上,首次获得了最受欢迎男歌手大奖。

最根本原因是,黎明一直很抗拒四大天王的名号, 加上王晶早早的就用四大天王作为噱头来宣传这部《超级学校霸王》,让黎明更觉尴尬,所以没有出演。

缺少黎明确实非常遗憾,但是《超级学校霸王》仍然有无数的看点,而且现在看来,《超级学校霸王》绝对是一部经典的商业喜剧,虽然票房成绩只是不错。

《超级学校霸王》除了改编自电子 游戏 《街头霸王》 ,更融合了日本漫画《七龙珠》的元素,抄袭了好莱坞科幻大片《终结者》的故事蓝本,把故事设定在当时的1993年,刘德华等3个主角却是从50年后穿越回来的飞龙特警。【香港电影的拿来主义,在王晶这早已运用得出神入化。】

很明显, 刘德华的戏份最多,加上和女主角邱淑贞组成CP,是真正的男一号。 在电影上,刘德华是王晶的爱将和福将,互相合作了很多年,关系也非常好。特别是王晶也很关照刘德华,所以王晶要拍什么电影,他是有叫必到,而在王晶电影里,刘德华永远是男主角。

邱淑贞是最美晶女郎,更是王晶的女朋友,所以在《超级学校霸王》她是绝对的女一号。邱淑贞的电影处女作,男主角就是刘德华,所以这次再和刘德华组CP,也是顺理成章。在电影中,他们也谈了一场效率极高的恋爱。【这段,还用了 游戏 《超级玛丽》的元素,刘德华和邱淑贞进到 游戏 中,玩真人版。】

张学友是四大天王中的老大哥, 在歌坛出道最早,影坛的影响力就不如刘德华了,多次和刘德华合作,都是做配角。这次,正是四大天王最鼎盛时期,作为四大天王之一的 张学友,不用做配角了,但还是屈居男二号。

虽然是男二号,张学友的表现一点不输刘德华,而且角色相当有突破,相当有看头。首先是扫把头这个造型,就极具喜剧效果,而且还能在电影中表现歌艺。为了任务,张学友和刘德华双双到学校卧底,张学友变身全能教师,上了一堂精彩的音乐课,唱了主题曲《总有一天等到你》,把刘小慧饰演的校花当场迷晕。

郭富城在四大天王中也是小字辈, 在电影中也多次给刘德华做配角,而且在台湾混过几年,在香港 娱乐 圈的根基尚浅,比较难像刘德华张学友那样双线开花,所以事业重心也侧重在歌坛。

1993年,郭富城被国家体委邀请担任第七届全运会全运之星,又当选华东五省一市最受欢迎男歌手,然后在内地各大城市开了17场个人巡回演唱会。当年,郭富城最火的就是他经典的四六分发型,在内地都有无数粉丝。

张卫健饰演的大雄,是《超级学校霸王》故事中的主角 ,但更像个影子前锋,因为当时张卫健出道不久,资历尚浅。1992年,张卫健主演了一部《逃学外传》,让王晶看到了他身上的喜剧天分,有心想捧他做周星驰接班人。

1993年张卫健连续出演了《黄飞鸿之铁鸡斗蜈蚣》、《武侠七公主》、《正牌韦小宝之奉旨沟女》、《一本漫画闯天涯2》等片,加上《超级学校霸王》超过10部,已经到了准一线的地位。

不过,《超级学校霸王》中大雄这个角色,也最适合张卫健,几乎是量身订制。

和张卫健组CP的杨采妮当时只有19岁, 1992年签约成为EMI唱片公司的歌手,发行第一张唱片《爱的感觉》,就夺得十大劲歌金曲“最佳新人金奖”。

1993年,杨采妮参演电影处女作,就是王家卫导演的电影《东邪西毒》,当初看中她是因为长得像林青霞。在《超级学校霸王》中,杨采妮饰演的校花采妮,对大雄一片真诚。而且在王晶的镜头下,美得甜过初恋,完全不输邱淑贞。

和张学友组CP的刘小慧也是个歌坛新人, 当时只有22岁。1991年,刘小慧签约宝丽金唱片公司,算是张学友的师妹;1992年,又获香港十大金曲最有前途女新人奖。

在电影中,刘小慧和角色也和杨采妮一样,用自己的本名小慧,也是学校的校花之一,不过有点花。开始是校霸许志安的人,还对张卫健放过电,不久又被英雄救美的郑伊健拐走,最后才回归张学友的怀抱。

郑伊健也是和张卫健一样参加歌唱比赛, 然后进入TVB出道的,演了几年电视剧一直没大红。1992年,郑伊健出演第一部电影《现代应召女郎》,获得第11届香港金像奖最佳新人奖提名。从此被王晶看中,开始受捧,不过要等到1996年的《古惑仔》才红。

在《超级学校霸王》中,郑伊健饰演的肯原来是将军手下的第一打手,最后才反戈,保持住了一个年轻偶像的正面银幕形象。【如果黎明参演,这个角色应该就是黎明的了,大把耍帅秀颜值的机会。】

任达华在影坛的资历够高,不过更多是演配角和一些小制作的烂片,显得和实力不符,但他仍是来者不拒。剩下的许志安、吴耀汉、石榴姐、李兆基、周比利、卢惠光、陈国新、黎汉持等都是合格的绿叶,各有风采。

特别要提一下的是客串的陈百祥,在运动场上输赌,把麦克风和桌子都吃了, 搞笑 效果相当好。

虽然《超级学校霸王》有很多商业宣传的噱头,有故事剧情和视觉特效上的很多硬伤,票房成绩还一般,但就凭汇聚了四大天王中的三位,它已经无法超越!

⑵ 港影:天王之争,谁是演技之王


华语 娱乐 圈,以王、皇为号的艺人很多。

但得到最大程度认可,与影响力最大的始终都只有“香港四大天王”。

这是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

与之相较的包括“天皇巨星”谭咏麟、张国荣,“小天王”周杰伦,“台湾四大天王”周华健、齐秦、王杰以及童安格,也包括“台湾四小天王”林志颖、金城武、吴奇隆和苏有朋。

无一例外,这些称号都只是一时之选,在影响力上始终不及“香港四大天王”。

或许有人会说,因为四大率先封王,大家先入为主。

但根本的原因并不在这里。

香港 娱乐 圈的这四位,并非单纯的或创作、或流行歌手的概念。

上次一篇文章就讲过,他们几乎涉及到 娱乐 圈的所有层面,能力综合之下,就无可匹敌。

以谭张而论,谭咏麟一则年代较早,此外亦主要在歌坛发力,电影圈略有涉足,张国荣能算多栖巨头,但独木难支,加之过早辞世,也无谓再去更多争执。

周杰伦新一代华语乐坛霸主地位牢不可破,但综合影坛等其他领域而言,差之甚远。

台湾四大,以创作型歌手而论实力强大,但若以流行乐坛标准衡量,颜值、舞台、星光都与香港四大相差太远,更遑论综合;四小天王实力参差不齐,不论歌、舞、影,均无人可与香港四大抗衡,林志颖旋风之后渐行渐远,金城武在香港影坛短暂发光,地位高于实绩,吴奇隆曾经一飞冲天而后一头扎进电视圈,苏有朋早就离开歌坛,影坛浅尝辄止。

#

封王彼时,已过去二十九年。

即便如此,今日任何一人在任一场合出现,都必然是最璀璨的那颗星。

在后浪汹涌的 娱乐 圈,他们就是真正的传奇。

过去的岁月里,都留下为数颇多的作品。

本文将针对几人不同阶段的电影作品略做分析。

重点是作品与演技的鉴赏与评析。

决出“演技之王”,非官方,接受反驳,但务必结合作品与表现。

1981年,刘德华参与电影《彩云曲》的拍摄,这部影片也被视作刘德华电影处女作。

电影里的徐杰很有魅力,刘德华作为路人群演角色出现,虽出镜颇多,但表演基本就是 电视剧模式的走位和表达,看得出明显的稚嫩与粗糙, 另外片头片尾都没有出现刘德华的名字。

而次年的《投奔怒海》,由夏梦监制、许鞍华执导,刘德华排名第三为大歌星林子祥配戏,这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作品,虽凭此片提名金像最佳新演员,若与《彩云曲》相较, 表演有明显进步,但仍显生涩。 这部影片故事较多,因担心被台湾封杀,严浩辞导、周润发辞演,而后变成许鞍华、林子祥和刘德华的组合。

1985年,张学友在歌坛走红,也开始了电影拍摄。

第一部影片是舒琪执导、叶德娴和侯孝贤主演的《老娘够骚》,在其中饰演了一个配角,然后才是第二部与洪金宝一起主演的《霹雳大喇叭》。

张学友 甫一开始就显露出极强的表演天赋,他并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培训,却因之没有当时尤为普遍的“TVB”式框架表演而自成一格, 自此开始,“学友式”微表情就提上日程,几年后在王家卫的《旺角卡门》里发扬光大。

1985年开始,黎明连续在多部电影中跑龙套。

但与其选择只有十几秒戏份的《猪仔出更》,还不如拿1987年姜大卫导演的《美男子》来做其电影首秀更为恰当,看得出 模式化的影子与青春的生涩。

1989年,郭富城以排名第三的戏份出演了《飞越危墙》。

在片中给莫少聪配戏,亦是 中规中矩的“TVB”演法, 其实和电视剧表演不会有什么差异, 这都是艺员训练班带来的结果,而在此前的1988年,已在杜琪峰执导的《城市特警》中跑了个龙套。

所以若以电影首秀及天赋崭露而论,张学友堪称以一敌三,尚有余力。

1985年,刘德华《夏日福星》这部电影中,脱去了此前的拘谨和生涩。

他的演技进入稳定期,亦即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表演模式,一颦一笑、行走坐卧皆有相当的“华氏风格”,开始变得自信,譬如《法内情》与《法外情》这两部姊妹篇,上映时间仅相差三年,但演技表现判若两人,后一部明显流畅自若。

而此期间的诸如《毁灭号地车》、《停不了的爱》都是过渡之作,以八部作品结束新手期。

2000年凭 《暗战》 晋升金像影帝之前,有代表作包括 《法内情》、《旺角卡门》、《狱中龙》、《天若有情》、《五亿探长雷洛传》、《新上海滩》以及《龙在边缘》

1991年,连同《豪门夜宴》在内,黎明一共拍了五部电影。

从《豪门夜宴》开始,不再是此前一板一眼表演方式,也不像在《城市猎人》中故作成熟却显生涩,也就是一个阶段过去了,开始表现得挥洒自如,以或硬朗、或含蓄内敛风格为特征,前期九部电影练手,但多数龙套。

在2002年以 《三更》 拿金马影帝之前,其代表作包括 《都市情缘》、《堕落天使》、《甜蜜蜜》、《半生缘》、《玻璃之城》以及《真心英雄》

1991年,郭富城出演了刘德华自组天幕的创业作《九一神雕侠侣》。

影片大获成功,郭富城以片中角色“银狐”提名金像最佳男配,这也是他脱离TVB模式影响的一部标志性电影,开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银幕张力,同时亦开启了“以角色替代自身”这一模式的表演路径,仅以三部作品历练即脱离新手期。

于2005年以 《三岔口》 登临金马影帝之前,有 《伴我纵横》、《赤脚小子》、《浪漫风暴》、《安娜玛德莲娜》、《风云之雄霸天下》以及《柔道龙虎榜》 六部代表作。

张学友没有新手期,一开始就在稳定期。

在黎郭二人进入演技稳定期之前,张学友已经将金马、金像的最佳男配奖项收入囊中。

2002年以 《男人四十》 获得第32届印度国际电影节影帝之前,计有 《旺角卡门》、《咖喱辣椒》、《喋血街头》、《太子传说》、《新边缘人》以及《鼠胆龙威》 六部代表作。

脱离新手期,就意味着表演能力的基本成熟。

但刘郭相对张黎而言,略有不稳定状况,比如刘德华有《黑金》的失手,郭富城有《雷霆战警》的尴尬,这两部电影中,二人都表现出或角色塑造能力偏弱、或对电影的理解有所偏差等问题。

当然,总体来说,期间四人均在不断磨合与锤炼,集体向上。


刘德华从1989年至今,总计金像提名新演员一次、男配一次、影帝十三次;自2001年至今,金马提名影帝四次。

金像战绩为以《门徒》获得男配奖杯一座,凭《暗战》、《大只佬》及《桃姐》夺得影帝奖杯三座;金马结果是四提两中,分别是2004年的《无间道Ⅲ之终极无间》和2011年的《桃姐》。

郭富城自1992年至今,总计金像提名男配一次、影帝七次;自2005年至今,金马影帝提名四次。

金像成绩为以《踏血寻梅》夺得影帝奖杯一座,金马战绩亦为四提两中,获奖影片为2005年的《三岔口》及2006年的《父子》。

黎明三次金像影帝提名, 颗粒无收; 两次金马提名, 2002年凭《三更之回家》夺帝。

张学友从1989年至今,总计金像四次提名最佳男配,六度提名影帝;金马男配两次、影帝两次。

马像各夺得一次最佳男配,获奖影片为《旺角卡门》和《笑傲江湖》,影帝提名全数铩羽。

黎明率先拿到金马影帝奖。

刘德华金像大胜。

郭富城首提并连庄金马。

刘德华《大只佬》险胜吴镇宇《无间道2》。

黎明在金像表现欠佳,提名甚至少过主角运不佳的张学友。

郭富城《父子》惜败刘青云《我要成名》。

第三十五届金像聚齐三大天王。独缺黎明,郭富城夺帝。

奖杯仅作参考,并不正比定论演技高低。


他的影路走向其实颇为可惜。

进入演技稳定期之后,黎明的演技表现与口碑非常稳定。

从《神算》里的英姿勃发,到《龙腾四海》的忠义肝胆,再到《都市情缘》的叛逆轻狂,以及《堕落天使》、《甜蜜蜜》、《半生缘》、《玻璃之城》及《真心英雄》,确实堪称好片迭出;2000年之后,以《三更之回家》夺帝,从《双雄》、《无间道Ⅲ之终极无间》直到《心中有鬼》,其表演几近无可指摘。

滑铁卢来自2008年,亦是表演的转折点。

这一年,黎明拍了两部电影,《江山美人》和《梅兰芳》。

一部从剧情到表演都很莫名,另一部则明显无从驾驭。

演技自此开始逐渐滑坡。

《火龙对决》与《十月围城》两部试图以造型突破框架的作品,几乎可称作其表演生涯的最后荣光。

其后的连续四部作品《君子道》、《王朝的女人》、《消失的爱人》及《夜孔雀》,若与巅峰相较,真的叫做“过去有多灿烂,此刻就有多黯淡”,再到2017年自导自演《抢红》,给了自己最后一击。

几乎宣告了大银幕生涯的终结。

连续失利带来的并不只是商业价值的持续走低,更可怕的是对演员信心的打击。

他在访谈中开始谈“运气论”,认为运气可以左右一个人的事业。

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完全。

譬如斗心无匹的郭富城。

最晚红回香港的郭富城,不管在歌坛还是影坛,都受到最多的不公待遇。

但论资排辈亦份属正常。

所以郭富城自己也很能看开,他一向的态度是努力就好。

这就是郭富城的“斗心无匹”。

上文提到各人的代表作,其意指或演技的可圈可点、或有个人风格的独特性。

相对其他三人此阶段的代表作几近个人巅峰,对郭富城而言这只是开胃菜。

在《三岔口》和《父子》连庄金马之后,郭富城开始疯狂地追寻演技的提高,甚至将“角色是否有表演难度”视作接片的唯一标准。

侦探三部曲的小人物阿探,四面楚歌的高级督察凌光(《杀人犯》)与大时代变革之下的康三爷(《白银帝国》), 去繁华的陕西农民赵得意(《最爱》),励志内敛的“洋杂”布华泉(《百年浮城》),气场沉稳的警队一哥刘杰辉(《寒战》),老态尽责的差佬臧SIR,三重设定的超级角色李问(《无双》)以及落魄潦倒的阿博(《麦路人》)。

越靠近当下,他越是显得举重若轻,以第一次影帝为基点,曲线高扬。

二00九年的时候,郭富城曾因自称“艺术家”遭到群嘲,因区域文化隔阂,他并不懂得这三个字在内地的真实含义,而当时他的一本正经的解释,比如热爱、热情与天赋,也并不为多数人所接受。

但若回头看他这十年,这种专注与付出,以及所取得的进步和成就,艺术家头衔于他,也并非一定不合适。

不言败带来努力与不懈,天赋的逐渐解锁与经验的不断丰厚,帮助他登临演技巅峰。

以不重复自己和无定式表演为特征。

郭富城与梁家辉,或将是香港影史上两个角色塑造能力最强的演员。

而天王中,另一个人亦和郭富城很像。

铁人刘德华。

如果将待映影片一并计入,刘德华的作品总数达到了惊人的152部,而郭富城仅为62部、张学友75部、黎明58部,单论数量其他三人两两相加也及不上。

很多人说刘德华大量烂片,但其实这个问题应该见仁见智。

如果说在早期那种疯狂拍片模式下,确实有相当一部分粗制滥造的影片,但主要以满足 娱乐 性和商业性为主,也无须过度计较,这也是说香港演员作品中几乎都有一定比例烂片说法的由来。

刘德华真正被诟病烂片,其实应该 从2008年的《三国之见龙卸甲》与2010年的《未来警察》开始,这与黎明的轨迹有一点巧合, 前一部是李仁港的“飞碟帽”作品,后一部被刘德华解释为还人情,而后是 翻拍俗套的作品《我知女人心》和史上最低口碑的《天机·富春山居图》

步入2010年代之后,《桃姐》与《追龙》就是最高口碑的代表,其他影片都显乏力。

若论及《失孤》中农民,刘德华很用心力,影片中也有诸多细节的渲染和表达,但始终在情绪传导和细节处理上欠缺临门一脚,有形无神,殊为可惜。而更多的则是《澳门风云3》、《王牌逗王牌》、《长城》、《侠盗联盟》以及《扫毒2》这种商业快销制作类型电影,观赏性有余,口碑积淀不足。

但自2017年的《拆弹专家》之后,刘德华应该是 探索 到了一条适应职业生涯的路径,之前文章已讲过“拆弹两部曲”的进阶脉络,而《桃姐》之中的表演方式如果延续, 刘德华很有可能再度锻造职业生涯的巅峰,在商业类型片中,将个人魅力发挥到极致。

至于张学友,已经在另一篇关于金像提名的分析中详解其演技优劣,这里不再赘述。

综合而言,张学友胜在起步优势,但作品力度与表演深度略显不足。

当其他三人步入稳定期过后,中期作品及表现最强的是黎明,但戏路略窄,自2008年开始一路下跌。

刘德华一直偏重商业,至后期作品乏力,近年开始回稳。

郭富城自2005年开始一路走高,作品与演技双重爆发,还将有持续走高之势。

#

在风格各擅胜场之外,郭富城演技大成而无定式,亦胜在情绪张力与眼神运用的突出。

演技之王,郭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