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巨制 » 中国第一位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电影是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中国第一位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电影是

发布时间: 2023-03-05 12:57:07

‘壹’ 我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是什么

我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是《渔光曲》。

《渔光曲》由民国着名电影人厉麟似等审定并推介参加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获第九名,被誉为中国首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渔光曲》无论是在艺术结构与镜头运用上,都突破了早期中国电影的影戏观念,格调凄婉而压抑,节奏缓慢而抒情。在保持了蔡楚生前几部作品中的故事感人、情节曲折、悲喜交织、情趣盎然、观赏性强等特点外,又突出了真实与细腻。

《渔光曲》的现实意义

影片以渔民徐家的家庭悲剧为主线,描绘了在经济恐慌、民生凋敝的社会状况下,渔民灾难重重的生活,表现出作者对穷苦渔民的无限同情,贯穿了1930年代中国的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

同时,也围绕着这个渔民家庭的悲惨遭遇,深刻揭示了造成渔民深重苦难的原因,真实地反映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渔村的社会面貌。又通过船主之子何子英这位新工商从业者的形象,探讨了“实业救国”的理想问题。

影片上映之后,观众对农民的凄惨生活深表同情,对实业人士的认识也发生了巨大转变。

‘贰’ 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奖的电影是什么

《渔光曲》。

1934年摄制的《渔光曲》,是第一部获国际奖的中国影片。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在国际上荣获奖项的影片,则更值得浓墨重彩一书。它就是上海电影制片厂1951年摄制的经典黑白故事片《翠岗红旗》,它的摄制过程和问世前后充满艰辛、独创、有趣的元素,许多内幕是鲜为人知的。

《渔光曲》由上海联华影片公司摄制,蔡楚生执导,歌舞影剧全能女明星王人美扮演女主角小猫,头号喜剧明星韩兰根扮演男主角小猴。任光创作的主题曲旋律优美又显委婉惆怅,歌词质朴真实,唱出了渔民的无尽凄凉与哀怨。

基本信息

《渔光曲》是1934年由蔡楚生编剧和执导的剧情影片,王人美、韩兰根等主演,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影片代表作之一。该影片由民国着名电影人厉麟似等审定并推介参加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获第九名,被誉为中国首部获得国际荣誉的电影。

影片讲述了渔家子弟徐小猫、徐小猴和船王何家继承人子英之间的悲欢离合,两代人之间的故事折射出旧中国各阶层人民生活的飘零动荡。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渔光曲

‘叁’ 我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是什么

《渔光曲》中国首部获国际电影节的电影。

中国在国际电影节上荣获奖项的第一部影片,是1934年上映的《渔光曲》。

在1935年的莫斯科电影展览会上,各国代表分组观看了参展影片,并有评判委员会详加评论、评判。评选结果,共有10部电影得奖,其中的一部便是中国选送的《渔光曲》,荣获相当于第四等的荣誉奖,评判委员会的评语是以其勇敢的现实主义精神,生动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的现实生活。

当中国代表、联华公司制片人陶伯逊上台接受奖状时,台上台下热烈掌声响起。这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电影节奖项的影片。

《渔光曲》介绍:

《渔光曲》由上海联华影片公司摄制,蔡楚生执导,歌舞影剧全能女明星王人美扮演女主角小猫,头号喜剧明星韩兰根扮演男主角小猴。任光创作的主题曲旋律优美又显委婉惆怅,歌词质朴真实,唱出了渔民的无尽凄凉与哀怨。

1934年6月14日,《渔光曲》在上海金城大戏院开始公映。这年,上海地区盛夏早来,且是60年来少见的酷热,气温高达39.9度,各式人等观看《渔光曲》的热情却持久如新,连映84天场场爆满,创国产影片最高上座纪录,诚如《申报》记载:在盛暑中能如此持久挺拔,的确空前未见,堪称奇谈。

‘肆’ 《赵一曼》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是

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是《渔光曲》。

《渔光曲》是1934年由蔡楚生编剧和执导的剧情影片,王人美、韩兰根等主演,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影片代表作之一。该影片由民国着名电影人厉麟似等审定并推介参加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获第九名,被誉为中国首部获得国际荣誉的电影。

影片讲述了渔家子弟徐小猫、徐小猴和船王何家继承人子英之间的悲欢离合,两代人之间的故事折射出旧中国各阶层人民生活的飘零动荡。

艺术价值

《渔光曲》无论是在艺术结构与镜头运用上,都突破了早期中国电影的影戏观念,格调凄婉而压抑,节奏缓慢而抒情。在保持了蔡楚生前几部作品中的故事感人、情节曲折、悲喜交织、情趣盎然、观赏性强等特点外,又突出了真实与细腻。

通过贫苦渔民的悲惨遭遇,以凄婉的笔调描写了当时居民的苦难生活,显示了导演艺术技巧的成熟。作为配音片,《渔光曲》可以看作默片向有声时代转变的特殊时期的产物,既保持了中国默片视觉表现上的高水准,也体现出一些对于声音手段的有益探索。

影片以现实的题材、动人的情节、通俗的手法和精炼的技巧,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在故事性和抒情性的结合上,画面造型的美感追求上以及对待意境界的营造上,都有所探索和创新。影片表现手法质朴,却有很大的艺术感染力,开头和结尾尤为动人,前后对应配以清新真挚的主题歌,达到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中国网)。

‘伍’ 第一位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影片是什么

中国第一个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演员是影片《赵一曼》的主演石联星,该片由东北电影制片厂(今长影)1950年出品。

《赵一曼》是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剧情片,由沙蒙执导,石联星主演,于1950年上映;该片讲述了讲述了东北抗联女英雄赵一曼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和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斗争,最后英勇献身的故事。

石联星先后在北京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北京电影学院教表、导演课。尤其是她创造的赵一曼的形象,轰动了新中国,曾给予亿万人民群众以巨大的鼓舞。

在1950年第五届国际电影比赛大会上,《赵一曼》受到热烈欢迎,石联星也因此荣获了“优秀表演奖”,为新中国的电影事业争得了荣誉。1950年至1960年参加北影,担任演员,电影学校教员等职务。

赵一曼

赵一曼(1905年10月25日 -1936年8月2日),女,汉族。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称李姐。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今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白花镇)。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

赵一曼1935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1935年11月被捕,1936年8月就义。赵一曼留有诗篇《滨江述怀》,其故里宜宾有“赵一曼纪念馆”,相关电影有《赵一曼》《我的母亲赵一曼》等。

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赵一曼

‘陆’ 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演员是影片什么

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是石联星饰演的《赵一曼》,1949年在“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影片《赵一曼》,成功地塑造了革命战士赵一曼的英雄形象。

此后,她又主演了《湖上的斗争》等影片,参加了中苏合拍的《风从东方来》的导演工作。先后在北京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北京电影学院教表、导演课。

(6)中国第一位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电影是扩展阅读:

人物生平:

石联星同志是苏区红色红剧运动的开拓者之一,她因主演话剧《武装起来》、《海上十月》、《沈阳号炮》及参演《我—红军》、《女英雄》等话剧,在瑞金苏区进行艺术活动,与李伯钊、刘月华被广大红军和苏区群众誉为苏区“三大赤色红星之一”。

之后她在《疯了的母亲》、《水车转了》、《大地回春》、《日出》、《大雷雨》等剧目又中塑造了许多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

‘柒’ 我国首次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是什么

渔光曲。

上世纪20年代和40年代,共有18部国产影片进军世界各国和香港、澳门地区,其中1934年由着名导演蔡楚生拍摄的故事片《渔光曲》,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电影节上获奖。这是我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故事片,蔡楚生也成为我国第一位获得国际奖的电影艺术家。

影片介绍

《渔光曲》由上海联华影片公司摄制,蔡楚生执导,歌舞影剧全能女明星王人美扮演女主角小猫,头号喜剧明星韩兰根扮演男主角小猴。任光创作的主题曲旋律优美又显委婉惆怅,歌词质朴真实,唱出了渔民的无尽凄凉与哀怨。

1934年6月14日,《渔光曲》在上海金城大戏院开始公映。这年,上海地区盛夏早来,且是60年来少见的酷热,气温高达39.9度,各式人等观看《渔光曲》的热情却持久如新,连映84天场场爆满,创国产影片最高上座纪录,诚如《申报》记载:“在盛暑中能如此持久挺拔,的确空前未见,堪称奇谈。”据说这还“打破了世界影片映期最高纪录”。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渔光曲

‘捌’ 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上获奖的演员是谁

是石联星。

1949年在“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影片《赵一曼》,成功地塑造了赵一曼的英雄形象。

石联星先后在北京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北京电影学院教表、导演课。尤其是她创造的赵一曼的形象,轰动了新中国,曾给予亿万人民群众以巨大的鼓舞。

在1950年第五届国际电影比赛大会上,《赵一曼》受到热烈欢迎,石联星也因此荣获了“优秀表演奖”,为新中国的电影事业争得了荣誉。1950年至1960年参加北影,担任演员,电影学校教员等职务。

相关介绍:

石联星积极献身于年轻的人民电影事业。

1950年至1960年参加北影,担任演员,电影学校教员等职务。

1961年至1979年进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担任导演。重返话剧舞台,在北京人艺先后与欧阳山尊等同志合作导演了《渔人之家》、《红岩》、《年轻的一代》、《生活的彩练》等多幕剧。

十年浩劫之后,她带病深入生活、写剧本,一直没有停止艺术创作。

‘玖’ 中国第一位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演员是什么影片

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演员是影片《赵一曼》的主演石联星。


《赵一曼》是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剧情片,由沙蒙执导,石联星主演,于1950年上映。

该片讲述了讲述了东北抗联女英雄赵一曼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和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斗争,最后英勇献身的故事。

石联星以此片获1950年第五届捷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新中国成立后,石联星积极献身于年轻的人民电影事业。

1949年在“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影片《赵一曼》,成功地塑造了革命战士赵一曼的英雄形象。此后,她又主演了《湖上的斗争》等影片,参加了中苏合拍的《风从东方来》的导演工作。

先后在北京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北京电影学院教表、导演课。

尤其是她创造的赵一曼的形象,轰动了新中国,曾给予亿万人民群众以巨大的鼓舞。在1950年第五届国际电影比赛大会上,《赵一曼》受到热烈欢迎,石联星也因此荣获了“优秀表演奖”。

为新中国的电影事业争得了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