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电影院看电影为什么要戴3D眼镜,不戴为什么字都开不清
因为目前市场上的3D电影都要借助3D眼镜来达到最终效果。不戴眼镜就看不到3D效果,并且看到的图像会模糊重影之类的。但现在很多电视机厂家都在力推裸眼3D技术。比如东芝的裸眼3D电视,浙江天禄光电的裸眼3D广告机,裸眼3D电视机等等。无需戴眼镜便能看到3D效果。
㈡ 裸眼3D都那么厉害了,为什么去电影院还是得戴3D眼镜呢
裸眼3D的技术现在已经很厉害的,但是说我们去电影院看3D电影的时候,人要戴3D眼镜,因为裸眼3D所使用的技术和电影院的3D电影放映技术是不一样的,它自然是不能起到通用的效果的,而且成本上也不一样。
你在电影院用3D眼镜所看到的这种效果,它是利用了人一定视觉差的,所以说它并不存在太高的成本,但是裸眼3D技术它使用那个屏幕跟我们传统的电影屏幕,跟传统的电视上面的屏幕是完全不一样的,成本会高出很多,他现在技术还不足够成熟,不具备全面推广的可能性,可能说还要再等一段时间,等这个技术是真正成熟的,在各个角度看来都比较完善的那种才可以。
㈢ 电影院看电影为什么要戴3D眼镜,不戴为什么字都开不清
3D眼镜的原理是广大3D爱好者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关于3D眼镜的原理
的文章也有很多,但表述太过专业,一般人比较难理解,这里用比较清晰的示意图来阐释一下3D眼镜的原理,或许有助于您理解。
首先,了解一下我们的眼睛。我们的双眼一般相隔6厘米左右,这意味导致我们在看某个物体时,两只眼睛是从左右两个视点分别观看的。
左眼看到物体的左侧,而右眼则会看到她的中间或右侧。当两眼看到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时,左右两面的印象合起来,就会得到最后的立体
感觉。
3D电影和3D眼镜的原理就是利用我们眼睛的这种特性。首先,在拍摄3D电影时,导演用两台摄影机模拟人的左右眼,分别拍摄两条影片,同
时投放到屏幕上。这时,如果不戴3D眼镜,我们左右眼看到的都是两副画面的重叠效果。而戴上3D眼镜后,3D眼镜使左眼只看到左边的画面,
右眼只看到右边的画面,然后在视网膜上成像时,左右画面结合起来,产生三维立体感觉。
转自
http://wenku..com/view/a558b86c011ca300a6c3906a.html
㈣ 3D电影为什么不能裸眼看\
什么是3D电影?D是英文Dimension(线度、维)的字头,3D是指三维空间。国际上是以3D电影来表示立体电影。
人的视觉之所以能分辨远近,是靠两只眼睛的差距。人的两眼分开约5公分,两只眼睛除了瞄准正前方以外,看任何一样东西,两眼的角度都不会相同。虽然差距很小,但经视网膜传到大脑里,脑子就用这微小的差距,产生远近的深度,从而产生立体感。一只眼睛虽然能看到物体,但对物体远近的距离却不易分辨。根据这一原理,如果把同一景像,用两只眼睛视角的差距制造出两个影像,然后让两只眼睛一边一个,各看到自己一边的影像,透过视网膜就可以使大脑产生景深的立体感了。各式各样的立体演示技术,也多是运用这一原理,我们称其为“偏光原理”。
3D立体电影的制作有多种形式,其中较为广泛采用的是偏光眼镜法。它以人眼观察景物的方法,利用两台并列安置的电影摄影机,分别代表人的左、右眼,同步拍摄出两条略带水平视差的电影画面。放映时,将两条电影影片分别装入左、右电影放映机,并在放映镜头前分别装置两个偏振轴互成90度的偏振镜。两台放映机需同步运转,同时将画面投放在金属银幕上,形成左像右像双影。当观众戴上特制的偏光眼镜时,由于左、右两片偏光镜的偏振轴互相垂直,并与放映镜头前的偏振轴相一致;致使观众的左眼只能看到左像、右眼只能看到右像,通过双眼汇聚功能将左、右像叠和在视网膜上,由大脑神经产生三维立体的视觉效果。展现出一幅幅连贯的立体画面,使观众感到景物扑面而来、或进入银幕深凹处,能产生强烈的“身临其境”感。
㈤ 3D影像是如何实现无需眼镜就能看到的
以后看电影可以不用眼镜就能看到立体效果,3D影像无需眼镜就可以看到,目前的主流裸眼3D技术手段有几种,比如狭缝式液晶光栅、柱状透镜、还有指向光源和主动式背光。用激光照射三维透明的介质,通过激发介质发光去呈现出3D图像。用光驱动粒子,让粒子在空间内迅速运动,再用另一束光去照射,此刻三维空间就可成像。或者将电影采用实景拍摄结合三维特效的方式去制作,会有极强的立体感,就能达到不需要戴眼镜的裸眼3D效果。有学者接受采访时表示,裸眼3D如果能与5G合作,就可以在教育、医疗、广告、工业制造、游戏等领域大放异彩。不过,在更多学者们看来,目前裸眼3D技术如果想要走进生活广泛应用,或多或少都会面临着技术瓶颈。
㈥ 3D电影带眼镜吗
带啊,要带特制的3D眼镜,去电影院看3D电影的时候在进场的时候每个人都能领到一副3D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