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巨制 » 电影大宋侠女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电影大宋侠女

发布时间: 2023-02-26 20:27:57

Ⅰ 八仙过海龙女是谁演的

《八仙全传之八仙过海》中龙女艳彩公主的扮演者是贾青。

1、角色简介:

艳彩公主

演员贾青 (龙女)

东海龙女艳彩公主,她为了寻找自己十六年未见过的真命天子悄悄来到人间,寻找数年一直未有结果。但冥冥中自有安排,在机缘巧合下和自己的真命天子相遇了。而他正是他们龙族的死对头——八仙之一的韩湘子。为了韩湘子艳彩一次又一次地以身犯险、违背龙王,最终为韩湘子牺牲。

2、演员简介:

贾青,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歌手,1986年11月2日出生于陕西西安 。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2005年因参选上海东方卫视《我型我秀》歌唱节目而出道,2008年出演神话剧《八仙全传》中的女一号艳彩而受到关注。2009年主演红色偶像剧《战火中青春》和民国爱情剧《多情女人痴情男》。2010年凭借古装神话剧《聊斋3之江城》获得上海东方电影频道年度收视颁奖典礼最受欢迎女演员奖。2011年首次触电大荧幕在电影《鸿门宴》中出演侠女女罗刹。2013年因金庸武侠剧《天龙八部》而走红。2015年贾青参演古装剧《武神赵子龙》剧中饰演公孙宝月。同年参演电视剧《怒江之战》。3月主演的谍战剧《劫中劫》,古装魔幻剧《少年四大名捕》、家庭情感剧《妻子的谎言》陆续登陆湖南卫视晚间档和黄金档开播。2016年2月,由贾青主演的《妻子的谎言》姐妹篇《爱人的谎言》在浙江卫视黄金档播出。

3、电视剧简介:

《八仙全传之八仙过海》是由上海东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打造的一部古装神话电视连续剧。由罗福执导,郭晋安、贾青、何中华、康华、郭羡妮、施羽、吴岱融等联袂主演。

该剧讲述的是北宋建隆年间,东海一带瘟疫肆虐,八仙中的汉钟离和铁拐为解救百姓,前往东海之东的药岛采药,受到花龙太子阻挠,双方大打出手,花龙太子被伤。东海龙王告上天庭,因不满玉帝裁决,誓言封锁东海,不论仙凡两界,无人可达药岛采药。太白金星概言只有八仙俱全,方能安然过海,玉帝遂遣汉钟离和铁拐李两仙下凡,找寻尚未成仙的其余六仙,合八仙之力,渡过东海,采药以济苍生的故事。

Ⅱ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电影真实吗

[1]关于梁祝传说,有众多权威专家学者考证历史上确实真实存在过,而且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也是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的真实事件,并有众多历史资料及文物古迹可供佐证。
1、 明代崇祯版《元氏县志》里明确记载“在南佐村西北隅,书院路所经由也,桥西南塔有古冢,山水涨溢,冲击略不赛移,若有阴为封护者,相传为梁山伯祝英氏之墓。”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民间文学研究学者陈连山认为,该记载无疑是元氏产生“梁祝传说”最有利的史料证明。
初建于宋初的封龙书院到目前为止仍然保留着相传梁祝二人一起读书的读书洞,同时,在宋代石桥“吴桥”旁边有一处古墓,被誉为古代元氏八景之一的“吴桥古冢”,相传是梁祝二人合葬之墓。在考察了位于元氏封龙山上的封龙书院以及查看相关史料后,陈连山认为,“‘梁祝传说’基本能够和本地名胜古迹联系在一起,有充分的史料来源和民间资料。”
令陈连山颇为激动的是,当地农村的秧歌小戏也有关于梁祝故事的演绎。戏中梁山伯和祝英台在书院打蹬脚睡在一盘炕上,忠厚老实的山伯对英台的女儿身毫无觉察,倒头便睡。祝英台唱到:“教你攥你不攥,教你摸你不摸,一脚踹到你胳肢窝……”地方语言朴实生动,很有地方特色。
据元代钟嗣成的《录鬼簿》记载,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创作的15部元杂剧中就有一部名为《祝英台死嫁梁山伯》。元氏县地方志办公室工作人员杨夕群说,据考证,白朴曾师从元好问,因着有多种杂剧而成为戏剧家。据史料记载,元好问长期活动在封龙山一带。杨夕群表示,白朴的这篇杂剧很可能是取材于当地传说,遗憾的是该剧本已失传。
“元氏的‘梁祝传说’版本有明显的本地特色,可以充分说明其在当地流传广泛。”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研究学者岳永逸说。与梁祝的现有版本不同,元氏县口口相传的“梁祝传说”有很多不同于现有版本的细节。在元氏“梁祝传说”版本中,马文才被称为马世龙(音),祝英台是撞碑而死,之后与梁山伯合葬,“如此更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表现得更真实可信。”岳永逸补充说。[2]
2、据魏晋史学家考证,“梁祝”故事发源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梁祝镇,故里遗址现有梁祝墓、梁庄、祝庄、马庄、红罗山书院、鸳鸯池、十八里相送故道、曹桥(草桥)及梁祝师父葬地邹佟墓等。
这一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多少年以来就流传在河南省汝南县梁祝(马乡)镇。相传,

千年古县汝南---中国梁祝之乡 (10张)
在中国西晋时期,青年学子梁山伯辞家攻读,途遇女扮男装的学子祝英台,两人一见如故,志趣相投,遂于草桥结拜为兄弟,后同到红罗山书院就读。在书院两人朝夕相处,感情日深。三年后,英台返家,山伯十八里相送,二人依依惜别。山伯经师母指点,带上英台留下的蝴蝶玉扇坠到祝家求婚遭拒绝,回家后悲愤交加,一病不起,不治身亡。英台闻山伯为己而死,悲痛欲绝。不久,马家前来迎娶,英台被迫含愤上轿。行至山伯墓前,英台执意下轿,哭拜亡灵,因过度悲痛而死亡,后被葬在山伯墓东侧。

3、据山东省济宁市文物局副局长、济宁市梁祝研究会会长、着名的梁祝文化专家樊存常先生考证,梁山伯与祝英台包括马文才,历史上确有其人,他们之间的故事为历史真实事件,而且他们的籍地都在孔孟之乡。马坡是祝、马的故里,在古邹邑西邻微山湖北岸,唐武德年间(公元618-626年)济宁市邹县(今邹城市)马坡,有梁祝合葬墓,并立有“梁山伯祝英台之墓”的石碑,元代济宁市梁祝读书处邹县峄山上有梁祝石像,陈云琴游峄山写有七绝《万寿宫梁祝像》云:“信是荣情两未终,闲花野草尽成空。人心到此偏酸眼,小像一双万寿宫”,明朝皇帝钦差大臣、南京工部右侍郎、前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崔文奎巡视济宁马坡时发现唐朝修建的老梁祝墓破旧不堪,奉旨重修梁祝墓,墓碑历经淤积长期深埋,2003年10月27日,山东省济宁市梁祝文化研究会和微山县人民政府,隆重举行了“重修梁山伯祝英台墓记碑”的复出仪式,这是全国现有九处梁祝墓中,唯一的一块墓碑,立碑人崔文奎身份为明朝皇帝钦差大臣、南京工部右侍郎、前督察院右副都御史,为中国历史上见证梁祝故里官方人物之中官位最高、职位最重、权威性最大的一位。而且从碑文中反映出非常重要的一个事实是:从崔文奎向明朝皇帝“书以奏名”、而至得到当朝皇帝应允“奉敕”到“丁酉贡士前知都昌县事古邾赵廷麟撰;文林郎知邹县事古卫扬环书;亚圣五十七代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孟元额”。可以说重新修缮梁祝墓此事上至当朝皇帝、中央官员,下到江西都昌县事、邹县地方县事及其他当朝名士都参与了此事。由此足以可见:梁祝故事发源地及梁祝二人故里究竟在何处在明朝官方乃至朝廷早已得到确认并达成共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贺学君女士,山东省民俗学会原会长李万鹏先生,山东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山东大学民俗研究所所长叶涛先生等专家学者参加了出土仪式。此碑的出土,引起了新闻媒体的极大关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大众日报》、《齐鲁晚报》等众多的国内新闻媒体与韩国、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外国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在很短的时间内,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轰动,引起了世人的极大关注。这是全国现有九处梁祝墓中,唯一的一块墓碑,全文843个字,与神话传说戏曲截然不同,不仅载明了二人合葬的地方,还点明了地方官员指令二人合葬的原因。根据碑文记载得知,作为独生女的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到邹城峄山求学读书,自九曲村过吴桥东遇梁山伯,二人偕同,峄山授业,昼则同窗,夜则同寝,三年衣不解,可谓笃信好学者。一日英台思乡回家,山伯得知真相,往其门拜访,别后不一载,疾终于家,葬于吴桥东(据邹县志载此桥在明隆庆年间被淹没),英台眼见马家迎亲将至,苦思山伯,情深意切,遂舍身取义,悲伤而死,乡党士夫谓其令节,从葬山伯之墓。
根据碑文记载和实地考察,传说中的梁祝故事原地为济宁市微山县。其理由是:在时间上马坡石碑是记录梁祝故事最早的。不要说该碑根据外纪所记,即便是立于正德十一年,也大大早于晚清时期的《宁波府志》、《宜兴志》;从地理方位来看符合实际,梁祝合葬墓位于马坡村西南,距北面祝英台所在的九曲村约三公里,而距东南梁山伯所在的薄梁村约十公里,如果祝英台到峄山求学过吴桥与山伯相遇是合情合理的。
关于梁祝故事的产生年代问题,樊存常认为,根据梁祝墓祭碑碑文推测,此故事最早应产生于汉代。三国魏

梁祝化蝶(16张)
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没有产生此类故事的社会背景,选官制度也不可能让梁祝去追求读书做官之路,唯有社会安定,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汉代才有梁祝故事产生的土壤。济宁为中国汉代碑文出土文物最多的城市,全国大部分汉碑出自济宁,作为孔孟故里的济宁,汉墓众多、规模之大,陪葬品之多在全国闻名,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嘉祥武氏家族墓群、曲阜九龙山汉墓群、任城王汉墓群等,这些都是当时注重厚葬的社会风俗的反映,另外,而且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关考古专家在对梁祝墓周围的墓地进行勘探发掘时,发现有很多汉代墓葬,并出土有陶罐、泥人、动物兽等。据此,可进一步推断此墓为梁祝汉代合葬墓。以上均为“梁祝觅踪”节目组电视台采访马坡梁祝墓的真实现场视频报道。
2003年3月17日,由济宁市文物局考古研究室组织的专业考古人员进驻马坡,对“梁祝”墓进行了小范围的实物取证,勘探结果是:在“梁祝墓记碑”座,东6米,深1.8米,发现东西长4米的大石板一块,分析认为为明代重建梁祝祠庙的香案桌。在“梁祝墓记碑”座,西1米处,深2.0米处发现与“梁祝墓记碑”尺寸相等的石板一块,分析为明“梁山伯之墓”墓碑。根据马坡教委办主任肖广营回忆:1968年的时候,他与邹城的几个同学去看“梁祝”碑,发现有被人掘出的一个碑头,他们就找了铁锨朝下挖,发现碑前面有楷书“梁山伯之墓”五个大字,背面有林界、祠庙、立碑、厢房等内容的记载。当时他们看的不是墓记碑,而是墓碑。在“梁祝墓记碑”座,北10米,2米深处发现大批建筑物砖、石等。在“梁祝墓记碑”座的其他方位,深4.3米处,发现硬地表及早于明代的砖、瓦片等。在“梁祝墓记碑”后,深4.3米处发现石板、古土等。
同时祝英台所在村庄九曲村发现了大量汉代石碑,微山县马坡乡政府党委宣传干事吴琦,是梁祝文化研究的发烧友,一直在当地民间探访搜集梁祝的有关材料,至今已经有10多年。就在“梁山伯祝英台墓记”碑出土后,吴琦又发现了新的重要线索,他从九曲村找到了一小块残破的汉代石碑,上面刻有几个祝姓字样。这块小碑令他很兴奋,这说明汉代九曲村的确曾经有祝姓人氏生活过。这是梁祝为济宁汉代人极为有利的证明。
通过对“梁祝”传说内容及碑文记载的古代村落、古代交通、故事发生地点、姓氏习俗等的考证结果与传说、碑文内容全部吻合,可谓天衣无缝。因此,笔者认为:“梁山伯与祝英台”在现“梁祝墓地”已沉睡2000多年,确凿有据。梁山伯与祝英台包括马文才,历史上确有其人,而且他们的籍地都在孔孟之乡。马坡是祝、马的故里,两城是梁的故乡。
4、江苏宜兴的梁祝文化研究者长路晓农则认为,从历史记载看,梁祝故事的文字记载最早在宜兴。江苏学术界、史志界、旅游界的多位专家认为:从宋咸淳《毗陵志》至明代冯梦龙的传奇小说中,都有文字及其他证据显示,梁山伯和祝英台系宜兴人氏。
5、梁祝文化研究专家、宁波市鄞州区文联主席麻承照说,根据他对《鄞县志》的研究,梁山伯应是鄞州人,祝英台应是上虞人。
6、其实,“梁祝”的故事在宁波与汝南有着不同的版本。汝南传说:在晋代,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3年,却未能看出祝英台是女儿身,后来祝英台被许配马家。梁山伯求婚不成,一病不起,临死前,要求家人把自己葬在祝英台婚轿经过的路边,让自己死后可以看到祝英台出嫁,祝英台得知后,身穿孝服出嫁,轿子经过梁山伯坟时,下轿拜祭撞死在柳树前。宁波传说:梁山伯是晋代鄞县县令,是个清廉的好官,由于得罪了权贵,被残害致死,老百姓为他修了一座大墓。而祝英台是明代来自上虞的侠女,劫富济贫,后来被权贵杀害。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他们,就把两个人合葬在一起,结“阴婚”,据查证,此“两朝说”最初版本为82年报刊山海经搜集的浙东民间百姓口头故事,并非历史资料记录,而事实上根据晋代谢安有感于梁祝故事上报朝廷,封祝英台墓为“义妇冢”的历史事实,以及早在唐朝、宋朝、元朝均有史籍明文记载两人姓名及生平事迹,且梁祝传说早已于唐宋年间传入高丽,宋朝高丽史籍中明文记录两人姓名及生平故事的情况看来,此“两朝说”是民间百姓的主观臆想,可信度有待商榷。在汝南县,至今留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墓,分列于梁祝镇古官道两侧,出土的墓墙证明两座均为晋代墓。梁山伯与祝英台并没有订婚,二人不可能合葬,这种分葬墓符合当时的风俗习惯。而在宁波,至今留有梁祝二人合葬墓。
7、现存较早、也较完整的是宋代明州(今宁波)知府李茂诚的《义忠王庙记》,文中说梁山伯生于公元352年农历三月初一,死于373年农历八月十六,终年21岁,未曾婚配;祝英台出嫁在374年暮春;梁山伯庙(又名“义忠王庙”)修建于397年。如记载可靠,“梁祝传说”当产生在公元374年至397年这20多年内,完全角成则在宋代到清末。此后比较重要的文献记载,还有明代冯梦龙的《李秀卿义结黄贞女》,出现了化蝶的结局。
8、1997年7月,宁波的梁山伯庙出土一座晋代墓葬,墓的位置、规格和随葬器物与志书记载的梁山伯鄞县县令身份和埋葬地相吻合,被认为是可信的实物资料。
9、20世纪50年代,着名作家张恨水在创作长篇小说《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曾根据民间传说,考证出10处起源地:浙江宁波、江苏宜兴、山东曲阜、甘肃清水、安徽舒城、河北河间、山东嘉祥、江苏江都、山西蒲州、江苏苏州。
10、有关梁祝的古迹,现已发现17处包括读书处6个,坟墓10处,庙1座。专家普遍认为,梁祝读书处是受梁祝传说的影响后形成的,不能反证其源头。
其他史籍记载:
1.唐初(公元705-732年)梁载言《十道四番志》记载:“义妇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
2.南朝梁元帝时(公元552-554年)《金楼子》一书中有记载。明代徐树丕《识小录》中记叙:“按,梁祝事异矣!《金楼子》及《会稽异闻》皆载之”。(二书已失传)
3.晚唐(公元851年)张读《宣室志》记载:“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字处仁。……问知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忍自裂陷,祝氏遂并埋焉。晋丞相谢安表其墓曰‘义妇冢’”。
4.北宋徽宗大观年间(公元1107-1110年)明州(今宁波)郡守李茂城写的《义忠王庙记》记载:“神喟然叹曰:‘生当封候,死当庙食,区区何足论也。’后简文帝举贤,郡以神应君,诏为鄮令。”
5.南宋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张津《乾道四明图经》称:“义妇冢,即为梁山伯祝英台同葬之地也。在县西十里接待院之后,有庙存焉。……按《十道四蕃志》云:‘义妇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
6.南朝齐武帝时(公元483-493年)《善卷崇记》:“齐武帝赎英台旧产建寺”
7.唐初(公元705-732年)梁载言《十道志》记载:“善权山南,上有石刻曰‘祝英台读书处’。”
8.北宋咸淳四年(公元1268年)《咸淳毗陵志》记载:“祝英台读书处,号‘碧鲜庵’。皆有诗云:‘蝴蝶满园飞不见,碧鲜空有读书坛。’俗传英台本女子,幼与梁山伯共学,后化为蝶。然考《寺记》,谓齐武帝赎英台旧产建,意必有人第,恐非女子耳”。
9.明代作家冯梦龙(公元1574-1646年)《古今小说》记载:祝英台为宜兴人,梁山伯为苏州人。并说祝英台是哥嫂将其许于马家,文中还有地裂、入坟、化蝶之说。
10.明朝着名文学家张岱(浙江绍兴人)在其着作集《陶庵梦忆》第二卷《孔庙桧》一文中写道:“己巳,至曲阜谒孔庙,买门者门以入。宫墙上有楼耸出,匾曰‘梁山伯祝英台读书处’,骇异之。”据济宁市文物局副局长、着名的梁祝文化研究专家樊存常先生考证:梁祝二人在济宁市邹县峄山读书,曾慕名而至济宁市曲阜孔庙拜祭过孔子,并参阅过孔庙的经文藏书,后梁祝二人因相互思恋而死,惊天动地,曲阜孔庙为了表彰纪念他们忠义精神,特地于二人在曲阜孔庙读书的地方标以牌匾,以示纪念。
11.中国的梁祝故事,流传到国外至今发现的最早要属近邻朝鲜、韩国了。新近研究发现,在五代十国至宋代(918一1200年)时期,唐代着名诗人浙江余杭人罗邺的七律诗《蛱蝶》,已被高丽王国时代人辑人了《十抄诗》,其中有“俗说义妻衣化状”的诗句,指的就是梁祝的故事,并且衣化为蝶。到中国宋代,高丽人编辑的《夹注名贤十抄诗》,不但收入了罗邺的《蛱蝶》诗,而且在注释中加上了一段《梁山伯祝英台传》。这是至今看到的最早流传到国外的梁祝故事,而且从“女扮男装”到衣裳“片片化为蝴蝶子”,比较全面完整地叙述了梁祝传奇故事。可见,梁祝文化走向世界,历史久远。而且以后几乎传遍了整个朝鲜半岛。
12.此外,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两个人,有其他版本传言:梁是明代人,祝是南北朝人,两者相隔千年。祝本是侠女,劫富济贫,曾三去马太守家盗银,最后中马之子马文才埋伏死于乱刀之下。百姓将其厚葬并在坟前立碑,年久,该碑下沉于地下。梁为浙江宁波府鄞县县官,清正廉洁,中年丧妻,无子,死后入葬时刨出祝之墓碑,众惋惜之余又不忍拆除祝墓,可是,为梁择地而葬又似不妥,故合葬,立碑,黑者为梁,红者为祝……从此敷衍出动人的传说,据查证,此记载最初版本为82年报刊山海经搜集的浙东民间百姓口头故事,并非历史资料记录,该文作者曾于86年从慈溪给编者来信说:“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两个朝代的人,祝英台是女侠,梁山伯是清官,两者墓穴碰巧在一块的传说故事”是年轻时曾做小贩的同村的民间医生讲给他听的,而这位乡村医生又是从宁波中山公园听一位老人讲的这个故事。当时公园内有好几个人在讲梁祝爱情故事,这个鄞县老翁摇摇头说:‘都是乱话!'这位乡村医生便上前动问:' 老伯,他们讲的是乱话,那真话究竟是怎样的呢?'鄞县老翁便讲了这个故事。”,因此该文作者将这位宁波公园老翁讲述的故事刊登在了报刊山海经上,而事实上根据晋代谢安有感于梁祝故事上报朝廷,封祝英台墓为“义妇冢”的历史事实以及早在唐朝、宋朝、元朝均有众多权威史籍及名家的文学着作明文记载两人姓名及生平事迹来看,此“梁祝属于两个朝代”的说法并不是历史文献记载,而是民间百姓的主观臆想,因为如若梁祝二人之一出生于明朝,唐、宋、元三朝文学着作不可能对明朝发生的事情有记载,由此可见,所谓“梁祝属于两个朝代”的民间传言是错误的。
故事内容

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杭州访师求学。祝员外拒绝了女儿的请求,祝英台求学心切,伪装卖卜者,对祝员外说:"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好。"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一无破绽,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英台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学的会稽(今绍兴)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不一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尼山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贸阝城(今鄞县)的太守之子马文才。美满姻缘,已成沧影。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后梁山伯被朝廷沼为鄞县(今鄞州区)令。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遗命葬于忘情破。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时,要求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英台悲痛伤心咬破手指在墓碑上写上“祝英台”,最好的遗言;我俩生不同时,但却死而同穴,这里便是我葬身之地。在英台悲痛叫嚷山伯带她走时,在雷电交加情况下梁山伯的墓离开裂开了,英台看见是山伯的魂魄激动而喜极而泣的心情纵然爬起身向坟中跑去跃跳入坟中,英台一跃墓中瞬间墓合拢,不一会儿墓碑上一道光彩就飞出两只蝴蝶,飞着围着墓一圈便飞上了天空,一道彩虹中梁山伯与祝英台便在上天团聚。梁山伯与祝英台真情撼天动地,玉帝感念两人情义节烈,赐封天官结为永世夫妻,于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缠绵悱恻,动人心弦的情史流传千古。

Ⅲ 十大无法超越的经典港片

十大无法超越的经典港片:

1、《英雄本色》

《英雄本色》是新艺城影业有限公司投资拍摄的一部枪战电影,由吴宇森执导,狄龙、张国荣、周润发主演。该片讲述了宋子豪、Mark、宋子杰三人之间的江湖情以及三个主人公各自的挫折、失败、忏悔和报复。

《英雄本色》中所触及的男人的父子情、兄弟情、朋友情、男女情、冤屈受害之情和报仇雪恨之情等,将男人心中的情义刻画的淋漓尽致。影片1986年在香港上映,是当年香港电影票房冠军。1987年,该片在第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礼上获得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等奖项。

Ⅳ 周星驰演的一部电影:他每打一个官司就要死一个儿子。的那部电影叫什么名字、

《审死官》. 这部《审死官》是星哥早期作品中比较独特的一部,居然偏离开他正在疯狂卖座的赌片和喜剧武打片,而拍出一部喜剧“法庭片”。而且,星哥在片中的角色居然是个有学问的秀才,这样的“文角”在星哥的作品史上算不得绝后——后有“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但绝对算得空前。可能是星哥希望在最红的时候探一探戏路的变化吧。可谁知这么一探居然票房赢得当年第一名,而且还为星哥赢得了亚太影展的最佳男主角,据说获奖原因是主人公宋世杰在打赢一场糊涂官司之后流下的一滴戏剧性的眼泪。 影片的故事取自民间戏曲故事,京剧中就有《宋世杰》(又名“四进士”),讲的就是这段故事,是京剧界所谓“南麒北马”中“南麒”的代表作。“南麒”就是周信芳,星哥的表演甚至还有“麒派”的痕迹,只不过化入“星派”表演风格之内了,尤其是那一句“官呐!”,十足是夸张以后的“麒派”道白风格。但一部传统戏剧的故事还远远不能满足电影的需要,于是影片中又延伸出很多相关情节和笑料,于是乎梅艳芳饰演的宋夫人成了侠女式的角色,而且宋世杰认杨素贞为干女儿也演化为连死十二个儿子的夸张情节,并引发出若干相关笑料。 虽然主角的身份已经是秀才了,但相对于朝廷官员来说,还是小人物,并没有脱离星哥的角色轨迹。而且就智谋多端一项,也是星哥的拿手好戏,演来自然游刃有余。而影片还故意强调星哥的矮小孱弱与梅大姐的高大英武的对比效果,不仅制造出很多温馨的笑料,而且使星哥的角色形象更加丰富。影片很多情节和笑料取自各种民间流传的故事,像宋世杰装疯、衙门斗智等很多都是老“桥段”。虽然戏闹成分很多,甚至很多情节根本没有现实性,但看起来很亲切,也没有超出观众的智力水平,象是一场熟人间的玩笑。这种达成默契的幽默感和玩笑方式一直是星哥与观众平等交流、共同游戏的最佳手段。 公堂之上的斗智戏是整部电影的“戏眼”,也是星哥独特个人风格的展示。清代“严肃威武”的公堂,成了小市民戏闹、斗嘴的场所,谋杀案件也失去了本身的恐怖和悲剧性质。前面的几场“公堂戏”纯属胡闹,正经的成分极少,尤其是把梅大姐的“情书”中“叉叉叉叉到天亮”之类的语句当堂读出,只是简单地追求喜剧效果,别无其他。而梅大姐的另外一份状纸更是令人“忍无可忍”,满纸“圈圈叉叉”不说,最后一句居然是“叉叉大老爷你的圈圈”,怎不把人笑倒。最后一场“四堂会审”才是花了点脑筋的场面,原本《宋世杰》故事中偷看公文发配充军的情节,在影片中变为挖眼刑罚,而且是当堂执行,且没有原本故事里的回旋余地。星哥似乎被逼到绝境,但最后的结果出人意料而又合情合理,比原本中的手段要高出一筹。但逼迫县令认罪的蒙骗手法略显牵强,而星哥居然在以后的《九品芝麻官》里还又再用了一次,看来他还是很满意自己的这种特色手法。

Ⅳ 洪金宝演的电影。

2016 战神戚继光
俞大猷
陈嘉上
赵文卓,万茜

2014

上海滩马永贞

黄精甫

伍允龙,安志杰,毛俊杰

2014 我的特工爷爷 洪金宝 刘德华

2014 黄飞鸿之英雄有梦
雷公
周显扬
王珞丹,井柏然,王祖蓝

2013
笑功震武林
林国栋
王晶姜国民
曾志伟,吴君如,郑中基

2012
大上海
洪寿亭
王晶
周润发,黄晓明,吴镇宇

2012 绝色武器 龙志强 麦子善
谢婷婷, 陈雅伦

2011

蔡李佛:极限拳速

陈天来
黄明升
杜宇航,元华,洪天照

2010
锦衣卫
庆亲王
李仁港
甄子丹,赵薇,,徐子珊

2010 叶问2
洪震南
叶伟信
熊黛林,释小龙,樊少皇

2010 叶问前传
邱礼涛
杜宇航,黄奕,樊少皇

2009
功夫厨神
黄秉义
叶永健
吴建豪,应采儿,樊少皇

2008
三国志之见龙卸甲
罗平安
李仁港
刘德华,李美琪,濮存昕

2008
夺帅
连浩龙 罗守耀
李修贤,任达华,吴京

2008 武术之少年行
李魁
司徒永华
王文杰,毛俊杰,张晋

2007
双龙记
黄华宝
张晓枫李绍源
谢霆锋,元彪,胡可

2007
双子神偷
刘曦父亲
江道海
钟欣桐,吴京,蔡卓妍

2005 杀破狼
王宝
叶伟信
甄子丹, 任达华 ,吴京

2005 龙威父子
祁龙
李炯凯
洪天明,邓肇欣,吴嘉龙

2005 猛龙
江龙
李仁港 吴建豪,余文乐,黄圣依

2004 大阪挞一餐
周仁奇
罗惠德
洪天明,李灿森

2004

80天环游地球

弗兰克·克拉斯
成龙

2004 惊心动魄
邱礼涛
方中信,钟丽缇

2003
卧底威龙
华飞龙
洪金宝
洪天照

2003
大丈夫
咖啡店客人
彭浩翔
曾志伟,陈小春,杜汶泽

2003

钻石大盗

范冰冰

2002
龙腾虎跃
陆正阳
蓝海瀚
郑佩佩,乔振宇,许戈

2002

夏日杀手

孟金
南燕
陈松伶

2001 蜀山传
白眉
徐克
郑伊健,张柏芝,古天乐

2001 拳神
Dark
刘伟强
王力宏,冯德伦,杨恭如

1999

无问题

孟海

冈村隆史,佐藤康惠,宋新妮

1998 没有小鸟的天空
杨逸德
罗兰,许绍雄,周志辉

1997 一个好人
电单车手
洪金宝
成龙,理乍得·诺顿,李婷宜

1996 运财五福星
鹧鸪菜
陈勋奇
苗侨伟,曾志伟,吴耀汉

1996 阿金
霹雳
许鞍华
杨紫琼,黄家诺,孟海

1996 致命浪漫
郭富城,李若彤

1995 摩登笑探
警员Pierre
洪金宝
金城武,苗侨伟,梁家仁

1993 画皮之阴阳法王
太乙上人
胡金铨
王祖贤,午马,林正英

1993 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
张三丰
王晶
李连杰,张敏,邱淑贞

1993 一刀倾城
余万山
洪金宝 狄龙,关之琳,杨丽菁

1993 龙父虎子
朱延平 吴君如,廖峻,庹宗华

1992 五福星撞鬼
鹧鸪菜
洪金宝
陈百祥,冯淬帆,吴耀汉

1992 誓不忘情
张之亮
利智,林正英邹兆龙

1991 豪门夜宴
洪大宝
徐克
吴耀汉,林子祥,张学友

1991
洪福齐天
高志森
孟海,利智,黄沾

1991
黐线枕边人
洪成功
洪金宝 郑裕玲,高丽虹,叶荣祖

1991
密宗威龙
赤飞师父
孟海
午马,林正英,钱嘉乐

1991
猛鬼入侵黑社会
柯星沛
张耀扬,何家驹,袁洁莹

1991
老豆唔怕多
亚宝
高志森
黄百鸣,毛舜筠,廖伟雄

1991

一触即发

Fat Goose
林岭东
刘江,温碧霞,周比利

1990 皇家女将
警官
元奎
梁家辉,高丽虹,刘嘉玲

1990
乱世儿女
金爷
泰迪罗宾
元彪,孟海,郑丹瑞

1990
脂粉双雄
脂粉刘
洪金宝 谭咏麟,唐丽球,朱慧珊

1990
龙凤贼捉贼
陈会毅
元彪,吴耀汉,邹兆龙

1990
富贵兵团
特务天字一号
郑则仕
刘德华,梅艳芳,谭咏麟

1990
鬼咬鬼
肥宝
刘观伟
林敏聪,龚慈恩,王文君

1990
火烧岛
刘世杰
朱延平
梁家辉,庹宗华,王羽

1990
瘦虎肥龙
刘家荣
麦嘉,吴家丽,翁慧德

1989
群龙戏凤
罗通
洪金宝 利智,莫少聪,袁洁莹

1989
八两金
张婉婷
张艾嘉

1989
忠义群英
洪金宝 梁朝伟,张学友,郑少秋

1988 过端口新娘
钱宝
张坚庭
张曼玉,高丽虹,张坚庭

1988
神探父子兵
元奎
刘德华,萧红梅,钱小豪

1988
飞龙猛将
王飞雄
洪金宝 成龙,叶德娴,元彪

1988
七小福
于占元
罗启锐
郑佩佩,林正英,张文龙

1988
中国最后一个太监
张之亮
莫少聪,温碧霞,午马

1987 标错参
肥丁
张坚庭
钟镇涛,王祖贤,陈友

1987 东方秃鹰
童明辛
洪金宝 元彪,高丽虹,元华

1987 灵幻先生
买办洪
刘观伟
林正英,吴耀汉,吕方

1986 富贵列车
程放天
洪金宝
元彪,关之琳,曾志伟

1986 最佳福星
鹧鸪菜
曾志伟
麦嘉,谭咏麟,刘德华

1986 霹雳大喇叭
陈文俊
陈欣健
姜大卫,张学友,王祖贤

1985 皇家师姐
绘画大师
元奎
杨紫琼,姜大卫,元奎

1985
福星高照
鹧鸪菜
洪金宝
元彪,曾志伟,吴耀汉

1985
夏日福星
鹧鸪菜
洪金宝 成龙,元彪,曾志伟

1985
时来运转
导演
刘家荣
元彪,曾志伟,冯淬帆

1985
龙的心
哥哥
洪金宝
钱嘉乐,元华,林正英

1984
神勇双响炮
清洁员
张同祖
叶德娴,吴耀汉,陈龙

1984
猫头鹰与小飞象
陈初
洪金宝
林子祥,叶德娴

1984
快餐车
毛比
洪金宝
劳拉·福纳,吴耀汉,岑建勋

1983
新蜀山剑侠
长眉道人
徐克
郑少秋,元彪,李赛凤

1983
奇谋妙计五福星
茶壶
洪金宝
岑建勋,吴耀汉,秦祥林

1983
A计划
卓一飞
成龙 成龙,元彪,黄曼凝

1982
人吓人
朱宏利
午马
钟楚红,午马,钟发

1981
败家仔
洪金宝
张瑛,卢敦,白燕

1981
追女仔
麦嘉
曾志伟,刘蓝溪,张天爱

1980
咸鱼番生
胖子
麦嘉
林正英,麦嘉,石天

1980
甩牙老虎
刘观伟
钟发,太保,王龙威

1980
鬼打鬼
张大胆
洪金宝
钟发,林正英,午马

1980

身不由己

陈荣
洪金宝
薰妮

1979

醒目仔蛊惑招

张同祖

李海生,高飞,黄杏秀

1979
杂家小子
乞丐
洪金宝
元彪,梁家仁,刘家荣

1979
林世荣
林世荣
袁和平
关德兴,樊梅生,李海生

1979
搏命单刀夺命抢
林世荣
麦嘉,林正英,元彪

1978
臭头小子
徐天荣
岳华

1978
赞先生与找钱华
肥春 洪金宝
元彪,林正英,曾志伟

1978
死亡游戏
李小龙
金泰中,吉格·扬,考林·加普

1978
肥龙过江
洪金宝 林建明,刘香萍,乔宏

1978
老虎田鸡
麦嘉
白彪,林建明,石天

1977
四大门派
黄枫
陈星,田俊,卡萨伐

1977
破戒
郑昌和
茅瑛,梁小龙,陈慧敏

1977
三德和尚与春米六
舂米六
洪金宝 陈星,林正英,午马

1977

面懵心精

吴耀汉,石天

1976
鬼计双雄
郑昌华
陈惠敏,苏加诺,申一龙

1976
少林门
杜青
吴宇森
谭道良,田俊,成龙

1976
密宗圣手 高震一手下
黄枫
陈星

1976
大太监 东厂大挡头
宋廷美
上官灵凤

1975
艳窟神探
罗维
俞炳龙

1975
香港超人大破摧花党
丁善玺
梁小龙,冯淬帆,张艾嘉

1975
大千世界
丁善玺
狄波拉,黄沾,王琛

1975
忠烈图
博多津
胡金铨
白鹰,徐枫,乔宏

1975
直捣黄龙
王羽
元彪,元奎 ,安德鲁·摩根

1975

后生

狄龙
姜大卫

1975
花飞满城春 车夫
朱牧

1975
脂粉大煞星 曾志伟

1975

横冲直撞小福星

陈着

1974
恶虎村
岳枫
岳华,舒佩佩,李敏郎

1974
中泰拳坛生死战
黄枫
元彪,元奎,元华

1974
死亡挑战
叶荣祖
李锦坤,马海伦,龙震东

1974
鬼马双星
许冠文
许冠文,乔宏,何柏光

1974
七省拳王
打手
午马
午马,陶敏明,刘永

1974
铁金刚大破紫阳观
黄枫
乔治·拉扎贝,茅瑛,丁佩

1974
黄飞鸿少林拳
肥肥
郑昌和
关德兴,苗可秀

1974 北少林

1973
龙争虎斗
高乐诗
李小龙,石坚,尊萨逊

1973
黑夜怪客
郑昌和
苗可秀

1973
跆拳震九州
黄枫
陈会毅

1973

卖命

1973 老虎燕星

1972
铁掌旋风腿
黄枫
茅瑛

1972
风雷魔镜
舒佩佩,刘丹,井淼

1972
合气道
范威
林正英、薛家燕、黄仁植

1972
山东响马
老五
黄枫
张翼

1972
大内高手
林福地
舒佩佩

1972

亡命徒

丁茜

1972

群英会

岳枫
岳华,施思

1971
血符门
黄枫
吴明才,杨泽霖,钱月笙

1971
萧十一郎
徐增宏
金霏,邢慧,韦弘

1971
鬼太监
叶荣祖
焦姣,宗华,白鹰

1971
鬼怒川
黄枫
白鹰,茅瑛,高远

1971
六刺客
郑昌和
尹一峰,李丽丽,南宫勋

1971
刀不留人
叶荣祖
苗可秀,谢贤,田俊

1971
侠女
胡金铨 石隽,徐枫,白鹰

1971
天龙八将
罗维
谢贤,张冲,沈殿霞

1971
影子神鞭
罗维
郑佩佩,岳华,田丰

1971
冰天侠女
罗维
李菁,岳华,张冲

1971
夺命金剑
黄枫
张翼,石隽,韩汝云

1971
钟馗娘子
黑金刚手下 何梦华 郑佩佩,罗烈,施思

1970 五虎屠龙
镖师 罗维
郑佩佩,罗烈,张翼,高远

1970
怒剑狂刀
午马
叶青,唐菁,舒佩佩

1970
铁罗汉
严俊
凌云

1970
金衣大侠
岳枫
高远,林正英

1970
武林风云
岳枫
陈鸿烈

1969
神经刀
王天林
田青

1969
飞燕金刀
何梦华
秦萍

1969
燕娘
张瑛
秦萍,王侠,黄宗迅

1969
一剑香
陈烈品
罗爱嫦,江文声,狄娜

1969
独臂神尼
陈烈品
雪妮,吕奇,石坚

1969
龙门金剑
罗维 郑佩佩,高远,高宝树

1969
毒龙潭
罗维 郑佩佩,岳华

1969
小魔侠

1968 断魂谷
罗维
李昆,陈鸿烈,岳华

1968
夺魂铃
岳枫
秦萍,张翼

1968
玉罗刹
何梦华
唐菁,樊梅生,谷峰

1968
怪侠
岳枫
黄宗迅,田丰,舒佩佩

1966

两湖十八镖(上集)

1966

两湖十八镖(下集)

1964

生死关头

杨晶

任玫

1962 大小黄天霸
龙图
成龙,李丽华

1962 岳飞出世
童年岳飞 胡鹏
张醒非,梁艺雄,陈天龙

1961 爱的教育
何寿全
钟启文
林翠,王引,雷震,王莱

展开

折叠参演电视剧

首播时间

剧名

扮演角色

导演

合作演员

2002

特警飞龙

华飞龙
李京
范冰冰,洪天照

2005

偷天换日

老 爹
柯宜勤
郭品超,关颖,唐以菲

2006

咏春

黄华宝
冯远文,成志超
刘梓妍,元彪,李彩桦

2009

少林僧兵

大脚僧
李惠民 黄祖权
崔林,李铭顺,李曼

2010

少林寺传奇之大漠英豪

万寿山
都晓
刘家辉,元华,高明,雷恪生

Ⅵ 90年代古装电影!

应该是1990年孙晨曦主演的《飞天神鼠》

飞天神鼠的剧情简介 · · · · · ·
北宋年间。金兵入侵中原,徽、钦二帝不敢抵抗,派九太子康王赵构出使金营屈膝求和。赵构被金扣为人质,宋朝百姓热盼收复失土的希望即将破灭。号称“飞天神鼠”的武林少侠黎马和抗金义士试图将赵构劫出金营未果,损失惨重。黎马寡不敌众只得离去,再失赵构行踪。为寻找赵构下落,黎马路经占邑镇时偶遇铁书大侠父女三人。铁书受于彬所害,临终将赵构被冈地点告知黎马。并将女儿大姗和小姗托付给他。助他营救赵构。姐妹对风流悄傥、声震江湖的黎马同牛爱慕。途中,三人被阻于宽阔的峡谷前。三人中只能过去两个,小姗抛开儿女情,说服姐姐与黎码一同前往。黎马大姗冒牛命危险飞越峡谷.被埋伏的金兵射出毒烟熏倒,双双被俘。金人欲借黎马之手杀死徽、钦二帝,以达到吞并中原目的,设下毒计以绝黎马后路。黎马身处敌营,智斗金人鹰犬陈飞雄、于彬.得与大姗相见,订下相救脱险之计。大姗为了不引起金人怀疑。以便黎马有饥会救出赵构。毅然扑向黎马长剑自戮。黎马强忍悲痛智斗群魔.以高超的武艺和才智赢得金太子的信任,巧妙地救出赵构,粉碎了金人的狂妄汁划。赵构吲京登基为帝.黎马谢绝封赏,回到民间寻找小姗。小姗误信谗占,对他恨之入骨,欲置他于死地。黎马并不还击。被打甭重伤,昏迷巾说出大姗所授暗语,小姗厅叫根由,恨意渐消、爱意币生。赵构移基后贪刚安逸、听信谗言,并不举疑伐金。黎马虽觉赵中句懦弱尢能,仍无法摆脱愚忠之心,被他巧言蒙犏.饮毒酒身亡。小姗以破赵构阴谋。毅然率领义军与再犯中原的金兵搏杀…

你可以上豆瓣电影搜索这个条目,这里不让发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