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巨制 » 电影大咖拍电视剧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电影大咖拍电视剧

发布时间: 2023-02-20 22:29:47

A. 从大银幕走向小荧屏,电影大咖回流电视剧,是为名还是利

事件

按照通常的思维,作为"雕刻时光的艺术"的电影行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地位都高于电视行业。而一批长期拍摄电影作品或者获得了重要电影奖项的演员,也始终坚持活跃在大银幕上。而如今,这些跻身电影圈、甚至在电影行业获得重要奖项的演员却频频回归电视剧行业。

我们尝试对电影演员回归电视剧现象进行梳理,探究背后的原因,并进一步对比美国影视剧行业,分析未来电视剧行业发展趋势。

电视剧:“名利双收”,确定性高

1、计费模式:电视剧按单集付片酬,收入可观

与电影的计费模式不同,电视剧按单集付片酬。虽然大牌的演员在电影上也可以获得行业内顶尖的片酬,但电视剧按集计算酬劳则更具“性价比”。这与国内电视剧行业的定价与播出模式也密切相关。国内电视剧按集向电视台或视频网站进行销售,因此制片方更倾向于把电视剧拍得更长。通常而言,国内电视剧的集数在30-50集之间,而一些邀请大演员的IP剧,长度则更长,例如鹿晗主演的《择天记》有55集,而几部大女主角的电视剧《甄嬛传》、《芈月传》、《如懿传》的片长则达到70-90集。

以周迅为例,电影的片酬为700万,按照其电视剧片酬,一部电影的片酬仅仅只够拍摄10集电视剧。而周迅拍摄的电视剧《如懿传》总长度90集,总片酬9000万。是其拍摄一部电影片酬的10倍以上。

2、短制作周期与长播出周期

电视剧拍摄“性价比”高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一般难情况下,电视剧的制作周期不会比电影长,即使是超长篇电视剧,其制作周期仍然可控。大多数电视剧拍摄周期不到一年,于采用边拍摄边剪辑的制作方式,杀青后的后期制作时间较短,顺利通过审查后很快就能播出。而电影的拍摄制作不可控因素则更多,尤其是导演的个人工作风格,一些大导演通常制作周期较长,王家卫的一部电影通常制作周期约2-3年。

在播出周期上,一部优秀的电影,其上映档期通常不超过1个月,下映后观众则主要在视频网站上进行点播。而电视剧目前的播出模式更加多样化,电视剧在同一时间内既可以上星播出,也能在网络上点播。受众范围大,常常会引发话题成为热点。《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在播出期间网络累计播放量达到361亿。同期,微博数据显示微博主话题阅读量103亿、短视频播放量58亿、电视剧热词提及量220万次,在6项数据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刷新了微博国产剧数据之最。除主话题#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外,还产生了25个剧情类子话题,吸引了127万人参与讨论、讨论量达到610.3万次,阅读量达到53亿。

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之后,正剧《人民的名义》也同样引起了全民的热议。随着剧情的不断推进,观众对剧集的讨论达到高潮。一部电视剧可以在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内形成关注和讨论,头部电视剧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3、电视剧市场爆发,电影增速放缓

目前,国内的电影市场尤其是国产电影在2015年的大步迈进之后,正在进入转型期。

2017年第一季度,国产电影总票房为66亿占整体票房的46%,尚能与进口电影平分秋色。而到了4月的前20天,随着《速度与激情8》等一批进口大片的逐渐上映,国产电影与进口片的实力悬殊逐渐显现。

而随着2017年中美进口分账片谈判的重启,国产电影则需要面临更多强大的对手。

反观电视剧市场,产值增速突飞猛进,根据艺恩数据显示,仅监测的47家上市公司2016年中报电视剧交易额营收就超过了60亿元,同比增幅24%,毛利率40%,均高于同期电影市场。从电视剧制作机构看,2016年共10232家公司获得《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其中132家获得电视剧甲种证),相较2010年机构数量增长152%。根据第三方研究报告,2016年我国电视剧市场规模为882亿元,其中电视广告429亿元,版权收益222亿元,海外销售5亿元,网络电视剧广告收入200亿元,用户付费收入25.6亿元。

国产电影在票房和口碑上的不确定性,让许多一线电影演员在选片上更加谨慎,比起拍一些不温不火的电影,超级IP电视剧更有吸引力。

4、大制作带来影响力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与顶级的电影导演合作,是许多演员身价与知名度上升的重要通道。而随着一批国产“良心剧”的出现,一批电视导演也逐渐成为收视率的保证获得了如大电影导演一样的声誉。如《琅琊榜》导演孔笙、《走向共和》导演张黎、《甄嬛传》导演郑晓龙等。他们通过一批高质量的电视剧,建立起自己在电视剧行业的声誉,让很多电影演员可以在保证制作水准的前提下回归电视荧幕。

纵然,有声望的导演数量较少,其每年的产量也是有限。但随着2015年影视剧领域的IP热,由热门大IP改编的电视剧,不仅会获得更多的资源和资金,以高片酬吸引电影演员的加入,其开播后对观众基础也更加可观,这不仅为演员带来了高额酬劳,也更能帮助电影演员获得很高的人气。吸引了众多电影演员参与的电视剧作品,如《凰权•弈天下》《帝王业》《择天记》《如懿传》《春风十里不如你》《斗破苍穹》《海上牧云记》《特工皇妃楚乔传》《时间都知道》《佳期如梦之海上繁花》等都是根据热门IP改编。

出演热门电视IP之后,主演往往会进入新的事业上升周期。以赵又廷为例,其虽然在台湾地区成名较早,但是在内地的知名度始终有限。而借助IP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热播,赵又廷增长粉丝384.8万,成为“新晋国民老公”。其电视剧片酬从小几千万迅速上涨。同时又有多部新戏找到赵又廷希望其担当男主角,并成为包括阿迪达斯在内的多个品牌的最新代言人。电视剧中其他的演员也纷纷“涨粉”:杨幂粉丝增长312.1万;迪丽热巴粉丝增长263.8万;即便是剧中的配角张彬彬和于朦胧的粉丝量也分别增长了187.1万和118.6万。

另一个案例是景甜。虽然景甜已经拍摄了多部电影大片,但却一直没有热度。在出演《大唐荣耀》后,景甜却赢得了不少观众的好感,其前不久确定加盟北京电视台新型真人秀节目《我想见到你》。

由此可以看到,对大牌演员而言,电视剧为他们带来的是一个正向的循环,不仅是高片酬,而是增加人气和观众好感度,从而为后续的影视作品接拍,商业价值提升都提供了良好的铺垫。

5、国内电视剧制作费用持续提升

近年来,电视剧制作成本持续走高。过去,一部电视剧制作成本过亿就会被大肆宣扬报道,而现在称得上大制作的电视剧制作成本均超过亿元。尤其是近几年来,热播电视剧多为古装玄幻剧,由于服装道具特效等需要加之人力费用,古装剧制作成本过亿较为普遍。今年大火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制作费用高达3亿;未播先火的《如懿传》、《赢天下》和《武动干坤》都是斥巨资拍摄,制作成本分别是3亿、5亿和6亿。

6、电视剧版权价格上涨

电视剧制作成本提高的同时,也带来高额的版权收入。与电影需要先在影院上映,再由视频网站播出不同,电视剧可以在电视台与网络同步播出。《赢天下》采取先网后台的播出方式,网络版权收入5.6亿,电视台版权收入3亿。周迅主演的《如懿传》制作成本3亿,在网络和电视端共获得13亿的版权收入,高成本与明星投入,最后也为这些电视剧带来高收益。

2010年,热播剧《宫》的网络版权价格仅35万元/集,到如今,《如懿传》网络版权价格已达到900万元/集,短短7年时间,网络版权价格上涨25倍。再加上电视台购买支付的版权价格,一部电视剧的收入可观。而这种增长趋势会吸引电影大咖回流到电视圈。

过去几年,电视剧版权价格的上涨,主要体现在网络版权费用上,而电视台的版权采购价格仅为小幅度上涨。

相比于视频网站,电视台在内容变现模式上受到了更多限制,主要表现在既无法“开源”也难以“节流”。电视台购剧费用的天花板被视频网站不断打破。

首先,一剧两星使得单家电视台对头部内容需要付出的成本上升:从2015年1月1日起,广电总局开始执行一剧两星政策——每一部电视剧每晚在黄金时段联播的上星卫视综合频道不得超过两家,且每晚不能超过2集。这一政策从政策原意上是希望上星频道的电视剧内容内容百花齐放,同一时段有更多的电视剧可以登陆卫视频道进行播出。但对电视台而言,两家电视台需要承担起过去4家电视台支付的版权费用,采购成本增加。尤其是非顶级的一线卫视,难以通过联合其他三家共同采购头部剧的模式,来获得头部内容资源。

在购剧成本上升的背景下,电视台仍要严格执行电视剧不能中插广告的规定:早在2011年广电总局就发文规定,要求每集电视剧中间不得再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因此,目前电视台在电视剧上的广告收入主要表现在前后贴片广告、硬广以及栏目冠名权。

相比于电视台,视频网站的变现模式则更加多样。除电视台完全不具备的付费会员收入外,视频网站在广告变现上,也更有创新空间。

付费会员收入:正在成为视频网站的重要收入来源。从用户来看,2015年到2016年,中国视频付费用户规模上升了109.7%,目前付费用户达到6130万。预计到2019年,国内视频付费用户将达到1亿人。从收入来看,从2015年到2016年,互联网视频行业付费市场的收入增长124.9%,整体市场规模超过100亿。

多样化的广告变现:随着技术发展,视频网站在广告变现上也更加丰富。首先,通过技术手段,可以对用户群进行地域、性别、喜好、年龄等各种定义,广告主可以进行分人群投放。其次,视频网站广告投放的方式也更加多样化,不只停留在传统贴片、暂停广告的模式,还出现了多种新型广告模式。例如,互动贴片广告(在普通视频广告基础上添加动画、交互按钮、表单等元素,可通过互动操作提升用户的参与感)、视频情景互动、移动多屏互动(二维码或摇一摇进入品牌互动页面,通过抢红包、互动游戏等形式增加活动的互动性与参与性)等多种创新广告模式。而随着网络剧与视频网站自制剧的数量增加,过去在播出阶段投放的广告,可以向上延伸,成为植入广告。虽然在一些非现代题材的剧集中,并不适合植入现代的产品,但视频网站推出的“创意中插”,也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老九门》、《暗黑者》以及《鬼吹灯·精绝古城》这些网络剧,均启用了创意中插的广告模式——在剧情中插入一个约1分钟的有完整故事的小剧场,邀请剧中演员出演。小剧场故事可能与剧情有关,也可能是一个创意的故事。根据媒体报道,现在创意中插的价格从最初的50万/条逐渐上涨,甚至达到100-150万的单价。

国内头部电视剧的国际化步伐展开

随着互联网上信息的快速传播,一批优质的国产电视剧影响力已不再局限于内地。《甄嬛传》《琅琊榜》《微微一笑很倾城》《步步惊心》《我可能不会爱你》等优质国产剧同样受到海外观众的追捧,主演孙俪、胡歌、刘诗诗、林依晨、陈柏霖等聚集了众多外国粉丝。

《甄嬛传》配英语并重新剪切后在美国播出,登陆Netflix,播出过程中曾有13620人在Netflix网站上为《甄嬛传》评分,得到3.8分的较高分,同时,美版《甄嬛传》在Netflix上的评价超过4星,导演郑晓龙对此很满意,称“在美国3星就是‘我喜欢’,4星就是‘我非常喜欢’。我们现在已到了‘非常喜欢’的程度。

《琅琊榜》不仅在中国引起网络极大的关注度,也出口海外,并且在韩国日本播出,韩国的中央日报还曾发布一则长文评价《琅琊榜》。韩国甚至推出了琅琊榜取景地的旅游项目,吸引韩国粉丝前往。

2017年国内热播剧《人民的名义》《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再次掀起海外热潮。

除了向海外输出成片,近几年国产的电视剧开始了IP的“反向输出”。竞争激烈的韩国电视剧市场,开始引进中国电视剧版权,翻拍成韩剧。《五星大饭店》《中国式离婚》《何以笙箫默》等都在翻拍计划中,有报道称韩国版《何以笙箫默》的男女主分别是李钟硕和朴信惠。《步步惊心》《我可能不会爱你》等热播电视剧已经被韩国翻拍,《步步惊心丽》于2016年中韩同步上映,一改中国单方面翻拍韩剧的现象。

流媒体快速发展支撑好莱坞电影演员回归电视荧幕

1、好莱坞电影演员进军美剧

电影演员回流电视剧并非只出现在国内,近年来好莱坞演员同样“扎堆”美剧。相较于国内,美国的影视娱乐行业中,电影演员地位高于电视剧明星的“鄙视链”一直存在。

2013年,《纸牌屋》成为当年风靡全球的美剧,其主演曾两度获得奥斯卡。他出演电视剧,被认为是好莱坞电影明星向电视屏幕回流的一个开端。

2017年2月首播的电视剧《大小谎言》由HBO出品,根据同名畅销书改编。2017年3月在福克斯电视台播出的《宿敌:贝蒂和琼》、4月在AMC电视台开播的新剧《德州长子》都邀请了老牌好莱坞电影演员出演。

2、高额片酬与特效增强成为美剧吸引力,流媒体异军突起成美剧新载体

(1)片酬提高吸引大批明星回流美剧

与国内的情况类似,电视剧能吸引到更多资本,成本回收渠道更多,演员明星片酬也陆续上涨。《大小谎言》的主演单集达到35万美元的片酬,虽然该剧第一季只有7集,但整部剧的片酬就达到1500万人民币以上;Netflix出品的喜剧《疯子》将于8月开拍,给女主角开出的片酬也达到35万美元/集。

(2)特效加强,美剧拥有电影质感

随着电视剧制作成本的增加,以前只能用在电影中的技术,已经开始可以越来越广泛地用在电视剧中了。《权力的游戏》中惟妙惟肖的特效,增强了视觉体验,将电影品质带入电视剧。对于好莱坞大牌电影演员来说,特效加强后的电视剧行业能给他们带来更好的作品表现并更加吸引观众。

(3)美剧为电影演员事业转型提供平台

有国外电影人认为电视正在经历最好的时代。近几年,美剧精品频出,短小精悍的剧集越来越容易获得观众的青睐。一些演员在拍摄了一些续集电影,或者到达职业顶峰后,也会选择参演电视剧,为自己事业的转型取得突破。

(4)电视网不断丰富内容,流媒体异军突起

美国共有5家商业性质的公共电视网,分别为CBS、ABC、NBC、FOX、CW,依靠广告收入及DVD销售生存。五大电视网为观众呈现许多经典美剧。

此外,美国还有有线电视网络,分为基本有线电视网和付费有线电视网。有线电视网的剧集内容相对公共电视网来说,尺度更大,投资更大,精彩程度也有所提升。美国基本有线电视网包括USA、TNT、AMC、FX、A&E等较为知名的电视网/频道,也包括SyFy、MTV、History等专门频道;HBO、Showtime、Starz是三大付费电视网,其中,HBO及其旗下的Cinemax占据了美国付费电视频道市场份额的90%。作为电视网络的HBO以大投资拍摄了众多在全球具有影响力的美剧。早在,2001年,HBO投资1.25亿美元,制作了10集电视剧《兄弟连》,单集的单集制作成本高达125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8750万元)。通过高额的投资,HBO让电影中的大片视觉效果在电视荧屏上得到呈现。2011年HBO推出的美剧《权力的游戏》,平均单集制作成本达到600万美金,后期甚至达到单集1000万美金的制作成本。

除了追求收视率的有线电视网以外,近几年异军突起的流媒体网站也成为了电视剧重要的生产者。包括Netflix、Hulu等,都推出了自己的自制剧。尤其是行业领先者的Netflix制作了一大批经典剧集,包括《纸牌屋》《女子监狱》《毒枭》《超感猎杀》《超胆侠》等。

美国的电视网与流媒体在相互竞争中不断发展,让更多观众开始从大银幕回到小荧屏前,再加上正在不断完善的电视剧制作体系,这也是吸引好莱坞一线大咖纷纷回归电视剧的原因之一。

电视剧质量有望提升,吸引力或超电影

1、电视剧整体质量上升

(1)电影演员颜值演技在线

目前,电视剧的质量还有待提高,存在剧情烂俗、演员演技尴尬等问题。而电影比电视剧更加考验演员的演技,能够活跃于大荧幕的电影明星通常演技不俗,因此,电影演员出演电视剧本身也是一种对电视剧表演质量的保证。

(2)电影人投身电视剧幕后,资源整合

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不少电影演员看中了电视剧行业的机会,开始在电视剧中任投资人、制片人等角色。根据报道,《帝王业》将吸引到知名演员作为投资方,虽然其目前还未确认出演女主角,但将以投资人的身份正式跨足电视剧行业。电影演员个人的此种转型,在电影市场上相对较难实现。电影作品投资风险大,即使是大牌演员参与了前期制作和演出,在资本回收和利润获取上也仍然有着非常大的不确定性。

此外,还有不少电影界的老牌幕后加入到电视剧制作中,多位在电影领域知名的武术指导、美术指导、服装造型等专业技术人才都开始活跃在电视剧制作团队。如今年播出的玄幻大剧《择天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

2、制作费用尚未触及天花板,期待质量影响力俱佳国产电视大剧

虽然国产剧制作成本近5年大幅度提升,但是与美剧1000万美金/集的制作成本相比,国产电视剧制作费用仍未达到天花板。

2012年,76集的《甄嬛传》,制作成本只有7000万,平均一集成本不足100万。2015年,电视剧市场才真正迈入“亿”元时代。《花千骨》、《琅琊榜》的热播背后1亿左右的制作成本分别支撑着两部剧的服饰道具和造景搭棚。随后,古装玄幻剧的制作成本上涨至500万-600万/集,相比2014年直接提升2.5-3倍。从2016年开始,古装电视剧制作节节攀升。《择天记》、《那时花开月正圆》、《军事联盟》成本4亿;新剧《赢天下》成本5亿。

虽然国产剧投资成本增长快速,但远低于美剧制作成本,尚未达到天花板。国产剧目前的制作成本不到1000万元/集,而美剧制作成本最高的是《王冠》,1300万美元/集,相比而言,国产剧制作成本仍然有提升空间。增长的成本,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大牌的电影演员向电视剧领域回流,另一方面也可以将更优质的特效从电影大银幕带入电视小屏幕,过去电视剧中出现的“五毛特效”或将逐渐消失。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国产大电视剧时代已经开始来临,后续随着制作成本持续推高,特效制作、服装、武打、配乐等环节更加专业化,国产电视剧的影响力和商业价值将进一步提升。推荐关注有头部精品剧制作能力的公司。

1、慈文传媒

根据公司2016年业绩快报,公司2016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8.31亿元,同比增长113.9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92亿元,同比增长47.06,%,实现每股收益0.93元,同比增长22.37%。公司曾经投资拍摄了《花千骨》、《老九门》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电视剧、网络剧作品,形成了在电视剧领域良好的慈文品牌。根据湖南卫视公布的编播计划,2017年慈文传媒的三部作品《特工皇妃》、《凉生,可不可以不忧伤》《特勤精英》都将在湖南卫视播出。除此之外,公司还储备了《致青春》《左耳》《三体》等知名IP,为公司后续电视剧作品的开发提供动力。

2、欢瑞世纪

公司已发布2016年年报。2016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38亿元,同比增长 55.69%;实现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 2.65亿元,同比增长54.74%;实现扣非后净利润2.54亿元,同比增长61.71%,超过公司业绩承诺的2.23亿元。实现每股收益0.62元,同比增加40.91%。2016年,电视剧投资制作发行及其衍生品业务占公司整体营业收入的91.51%,主要由三部精品电视剧贡献,包括《麻雀》、《青云志》、《大唐荣耀》。根据公司年报披露,2017年公司已有《天乩之白蛇传说》和《天下长安》进入了拍摄,《封神之天启》、《秋蝉》进入拍摄筹备阶段。除此之外,公司在2016年还增加了《霹雳布袋戏》《长恨宫》等多个IP的储备。这与公司之前已有的《昆仑》等超级IP一起,构成了公司丰富的IP储备,为公司后续的影视剧拍摄制作打下了基础,保证了公司每年300集以上的精品电视剧生产能力。公司2017-2018年EPS分别为0.25、0.30元,对应PE为42.8x、35x。

风险提示

电视剧作品质量低于预期;演员成本高企。(完)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供受众参考,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任何参考本文所作的投资决策皆为受众自行独立作出,造成的经济、财务或其他风险均由受众自担。

B. 从周迅到张震,为何不少电影咖都进军了电视剧呢

看了张震演的神尊才知道真正的战神是什么样他!有担当,有责任感,肩负庇护苍生的使命。只有张震诠释出了这种感觉。

后期动情后对灵汐的爱护又让人非常感动!我喜欢她,我就要守护她!不管她是仙是魔,不管别人怎么看她,守护苍生更要守护她。这就是张震的战神。也只有张震这种成熟男人能诠释出这种感觉!

C. 很多电影大咖都开始拍起了电视剧,这是因为什么

电影达人结局拍电视剧早已变成一种发展趋势,喜爱坐着电视前的粉丝们可以一饱眼福,可是她们的电视机着作并不都是会品质上等,有的乃至会是烂片,你是电影咖,电视剧是一个很低等的地区么,什么人都需要来分一杯羹。 全过程演出就一副做模样,谁都惹恼不了的模样。只有说投资者富有,这一部剧项目投资许多花草树木都被电影咖取走了, 可是那样的水平,确实不是太好, 演出缺陷一大堆, 电视剧硬改过多全是为了更好地凑各种各样白莲花情怀, 确实吃不消!

一样是电影咖的秦昊,在转型发展演电视剧时,基本上没有翻越车,每一个人物角色都是会被“看好”。因此不意味着电影咖就不可以转型发展电视剧,都不意味着她们转到电视剧就一定会“嗝屁”,也许挑选和机会很重要。对于巩俐这名“谋女郎”是会和前两位一样,深陷车翻的局势,依然会和秦昊一样,获得成千上万称赞,就只有使我们翘首以待了。

D. 汤唯作为一名电影大咖,为什么会去拍电视剧

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因为一个好的演员出演什么都可以的,作为一个演员不管电影还是电视剧都需要拍的,这两样都能拍好的才是一个号演员。

E. 电影咖转战小荧幕,章子怡的《上阳赋》能掀起水花吗

《上阳赋》有两位导演侯咏、程源海执导。章子怡、周一围、杨祐宁领衔主演的古装剧。

章子怡没有坚持张艺谋的告诫,在电视剧《上阳赋》中暴露了自己最大的“短板”。纪饰演一个十几岁的少女确实太出戏了。看章子怡的电视剧有一种看十面埋伏的感觉?在剧中章子怡扮演的少女,故作娇羞,撒娇卖萌,完全撑不起少女这个角色。选角色失败,出演电视剧差评不断,影响往后电影事业得不偿失。电影咖来到电视剧有时候也拿不住“角色”,当少女长大成人后,望迎来高光时刻。

总结

“什么样的年纪就该演什么年纪的戏”。如今的娱乐圈“奶奶演少女以司空见惯”,不想将来看到少女去演奶奶,这种怪想该“整顿整顿了”。

F. 今年最强剧!16位导演,王劲松王凯等33位大咖都有参演,你怎么看

在《人民的名义》《大江大河》等出色影视作品颇具备时代风貌,不喊什么是空头宣传口号,坚持不懈和粉丝们同理心,不但做到了观念内容上的提升,还完成了艺术价值和主流文化的散播。这种的影视剧应当多一些。

G. 像成龙和李连杰等这样的超级巨星为什么几乎不拍电视剧

知道了电影和电视剧的区别,就明白了为什么成龙,李连杰等超级明星不拍电视剧。首先,电影是大屏幕。大屏幕自然要求精制作,分辨率差一点的机器,到了大屏幕就是千差万别。电视剧里的穿帮,过去也就过去了。但是电影里的穿帮,可能一个很小的点都有人头那么大。所以,各方面都在要求精良的制作。

另外,时间上,电影总共就是两个多小时,如何在这两个多小时里让观众跌宕起伏,既要将事情完整的交代,又要让事情有个完美的起伏与发展,甚至结束。这很考察一个剧本的功力。观众看电影是看刺激去了,抱着极大的兴趣。而看电视剧基本上都是抱着无聊打发时间。

再说收益,电影的票房,现在不上一个亿,你都不好意思称自己是电影。可电视剧呢?真正能卖到一个亿的,寥寥无几。

同时电影具有很强的传播力,电影无国界,国际电影节,各国都拿着自己的作品屁颠屁颠跑去,但是电视剧,基本上都是画地为牢,自己在自己的市场上横行霸道而已。

最直白的说就是怕掉了大腕的面子。

成龙大家都特别熟悉了吧!从出道距今已经有40多年来,每年拍电影无数,票房遥遥领先,但是迄今为止却从来没有电视剧,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成龙透露,拍电视剧钱少不说还浪费很多时间,不过想想确实如此 这样耿直的回答也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其实拍电影比电视剧更需要演员的实力,无论是从表情、动作还是其他的方面,电影都是需要很真实的演技的。不像现在的电视剧那样,就跟闹着玩的一样,穿着所谓的充满了现代色彩的古装,就连台词也是很现代化,根本没有一点经典的韵味。

真觉得电影跟电视的差距不是一般大!就像章子怡说的张艺谋警告她说别为了钱而去拍电视剧,她照做了!也许你不喜欢章子怡,但你必须承认她的咖位在整个中国女演员中首屈一指,中国除了巩俐,在国际知名度上她更是第一人!

我们从电视上看到的郑少秋黄日华,当年红的发紫,但现在你排明星排行榜前几位上哪有他俩的名字?女演员赵雅芝,我一直认为神级女演员的存在,但比起林青霞张曼玉等等总觉得差了一点!

而已成龙李连杰的身份来说,更不可能拍电视剧,太费时间!电影的爆发力在电视剧中却要更多更多的呈现,大部分却是细节的传递,这也是电视明星拍电影大多失败,电影进电视也失败的原因,做的好的也有,我认为周迅是两者之间做的最好的一个!

大熊看电影,我也来说两句,不要喷我哦!



成龙李连杰都是我们熟知的功夫巨星,两人都是香港电影开始起步进入演艺圈。

成龙做为香港早起的龙虎武师,是较早一批在电影中出现的特技演员,表演各种高难度的镜头,在很多节目中都有提起。

同时李连杰出道要相对较晚,以获得多界的武术冠军,过硬的武术功底开始进入香港的演艺圈,但相比成龙的演义之路要平稳的多。

从两个人的出道就可以看出都是以电影出道,最早也是从电影开始演义自己。

同时这个时期的香港电影也开始进入一个黄金的发展时期,也是爆发期,两人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表演方式。成龙 搞笑 滑稽的武打和李连杰一招一式酷酷的风格形成对比。两个人也开始大火。在表演风格形成之后如果是去让两位演电视剧这是不可能的。

我们再来看电视剧,电视剧首先时间周期太久,剧情多而复杂,演员表现多是演了几场后才开始慢慢进入角色,对演员演技上相对要求要低一点,因此那时的无线演艺班出来的学生多从电视剧开始。

其次在香港电视剧快速发展时期,成龙李连杰两人已经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如果去演电视剧是很难再有发挥的,因此两人也不会去。

最后就是电视表现和电影表现方式不一样,电影要求快速吸引观众,而电视剧是比较缓慢的去讲述演艺,就像一个跑百米的,你去让他跑长跑,那不是难为他吗!

成龙和李连杰不拍电视剧的原因分析:

一:风格决定 。这两个人的风格基本上都是“打打打”,这种武打的风格放在大屏幕,惊险刺激,有一定的质感,而小屏幕呈现不出;另外,如果让他们去拍电视剧,少则10几集,多则50多集,从第一集到结局都在大部分镜头都在打打打,谁看得下去啊?他们本身的身体素质也受不了啊;只有电影这种2个小时左右,才刚刚好。

二:拍电影没有拍电视剧时间长,相对来说赚钱快。 像他们这种巨星拍一部电影,就可以停下来休息很长时间了。

三:能演好电影的不一定能演好电视剧,能演好电视剧的不一定能演好电影。

四:行业内普通认为演电影的地位高于演电视剧的。

五:不愁没电影拍。 综上二、三、四点,像成龙和李连杰这样的超级巨星,都不愁没电影拍,何必去拍电视剧呢?

1、成龙,1971年以武师身份进入电影圈,之后就有警察故事、醉拳、尖峰时刻、A计划、十二生肖、宝贝计划等多部影视剧作出现观众眼前。然而,就是这么强大的人物从出道以来一直都是涉及电影界,因为电视剧片酬少的问题而没有拍过电视剧。

2.李连杰,出演过少林寺、中华英雄、方世玉、太极张三丰、精武英雄、霍元甲等多部影片,武术技艺高强的他加上坚毅刚强的性格魅力,给他带来了良好的口碑,也正因为他的优秀,片酬高到飞起,电视剧的投资很多都没有很高,请不起他

总的来说应用电视剧在他们两个成名之后因为片酬的原因请不了,国际巨星多少都会都电影业而不是电视剧。

今天在这美好时光里十分感激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希望以下为大家分享一这个问题对大家有所帮助,我希望我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能够帮助到大家,也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

一:风格决定。这两个人的风格基本上都是“打打打”,这种武打的风格放在大屏幕,惊险刺激,有一定的质感,而小屏幕呈现不出;另外,如果让他们去拍电视剧,少则10几集,多则50多集,从第一集到结局都在大部分镜头都在打打打,谁看得下去啊?他们本身的身体素质也受不了啊;只有电影这种2个小时左右,才刚刚好。

二:拍电影没有拍电视剧时间长,相对来说赚钱快。像他们这种巨星拍一部电影,就可以停下来休息很长时间了。

三:能演好电影的不一定能演好电视剧,能演好电视剧的不一定能演好电影。

四:行业内普通认为演电影的地位高于演电视剧的。

五:不愁没电影拍。综上二、三、四点,像成龙和李连杰这样的超级巨星,都不愁没电影拍,何必去拍电视剧呢?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个话题。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 健康 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

电影的发展比电视剧火爆,现在也是如此,香港号称东方的好莱坞,每年的电影量产出是惊人的,许多演员四处出演电影自然没时间花在电视剧的拍摄上面。

除了时间就是片酬的问题了,电视剧的投资几乎不会超过亿元,然而许多电影明星的单人片酬动辄就是亿元以上,试问有几个剧组舍得下这个血本?况且如今竞争激烈,有那么大的投资也不一定有那么多的收获。

再一个问题就是电影和电视剧的区别了,用张艺谋的话说就是:电视剧制作粗糙,演员演技浮夸,而电影要求精细,能够激发演员一些个性化的东西。

1、成龙,1971年以武师身份进入电影圈,之后就有警察故事、醉拳、尖峰时刻、A计划、十二生肖、宝贝计划等多部影视剧作出现观众眼前。然而,就是这么强大的人物从出道以来一直都是涉及电影界,因为电视剧片酬少的问题而没有拍过电视剧

2、巩俐,1987年因主演张艺谋电影《红高粱》成名,到如今30年的演绎生涯都奉献给了电影,张艺谋曾说过,电影相对电视剧来说,要求比较精细,拍摄电影能够激发演员一些比较个性化的东西。

3、林青霞,1973年出演电影《窗外》,年轻时长得清纯可爱,凭借着《八百壮士》、《滚滚红尘》、《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白发魔女传》映入观众眼帘,后来告别影坛,相继推出散文集《窗里窗外》和《云去云来》。拍戏独具自己风格特点的她,也是纵横在电影界中,没有拍摄涉及电视剧。

4、李连杰,出演过少林寺、中华英雄、方世玉、太极张三丰、精武英雄、霍元甲等多部影片,武术技艺高强的他加上坚毅刚强的性格魅力,给他带来了良好的口碑,也正因为他的优秀,片酬高到飞起,电视剧的投资很多都没有很高,请不起他

1)电影的投资和影响力 远远大于电视剧作为动作明星,谁都想拍电影,无论是片酬还是影响力,都不是电视剧动作明星能够比拟所以有电影拍,一般不太会选择电视剧。


2)李连杰/成龙 成名成腕的年代背景成龙比较早,那时风靡全球的动作明星是:李小龙,成龙的成功在于,李小龙的离世, 香港动作电影明星匮乏,需要新鲜血液, 而成龙开创了幽默动作喜剧的表演先河,一炮走红, 彻底摆脱了只能为李小龙作替身/动作跟随的套路。李连杰, 中国香港1980年开始物色大陆动作演员, 出身上海武术学校的李连杰进入视野。他以全国第一的成绩,选为《少林寺》的主演,也是人生的第一部电影,伴随着电影票房热卖和香港观众的认可, 随后的黄飞鸿系列,更加奠定了功夫皇帝的地位.所以有更好的选择他们又怎么会选择电视剧呢

为什么有的只演电影不演电视剧?

第一 主要是成本原因。只演电影不演电视剧的,都是电影大咖,一线明星。比如成龙,黄渤,葛优,章子怡,黄宝强,周润发这些。片酬很高,电视剧的制作成本承受不了。他们成名之初可能也演过电视剧,但一旦跻身电影大咖,也就意味着跨入了演艺圈金字塔的最顶层,没有必要再自降身价来出演电视剧。

第二 新人或者小演员需要电视剧去混个脸熟,积攒人气。但真正的电影大咖,他不需要电视剧这种东西来达到目的。电视剧对于观众来说是免费的,可能大家在家一边玩着手机一边看,甚至一边洗脚一边看,它是属于快餐型的,电视剧所获得的“人气”它不是绝对的,它不具有绝对的参考价值。而电影则不同,它是需要你花真金白银去电影院观看的,看电影它具有某种“仪式感”,你愿意花钱坐在电影院里在大荧幕下观看某个电影演员的表演,听电影讲述某个故事。当一个演员在电影中具备了号召力,这种人气就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它不是电视剧这种免费快餐的人气可以比拟的,因为有人愿意花钱去电影院看你的电影,这种心理意义和看电视剧是完全不同的,这某种程度上说明了这个演员真正在观众的心理具备了某种份量。

为什么有的明星只演电视剧不演电影?

这个原因基本是第一个问题的反面。为什么有的演员只演电视剧不演电影,绝大多数情况一定是没有投资方愿意或者敢请他们来演电影。

第一 主要是成本原因。电视剧它投入成本小,而且它的盈利方式不是直接和观众的关系,而是把版权卖给电视台就可以收回资金,基本上不大可能亏本。而电影则完全不同,没人愿意买票,你就亏钱,而且电影的投资远远高于电视剧,它风险更大,所以在电影演员尤其是主角的选角上,投资方相对来说,就会更加慎重和保守。

第二 某些演员在电视剧中可能人气很高,但上面说过了,电视剧的人气它没有绝对的参考价值,有人愿意一边洗脚一边看某个演员出演的电视剧,以博取一乐,但这并不代表这些人愿意花钱走出家门去电影院看这个演员所演出的电影,而且,电影的受众和电视剧的受众也是在很大程度上有所不同的。所以电影主角的选角,他一般来说,这个演员必须要在观众的心理中具备足够的份量,这种份量不是靠所谓的颜值,一些所谓的粉丝可以撑起来的。所以看那些电影大咖们尤其是男演员们,他们大部分都不是高颜值的帅哥或者小鲜肉,相反一些大叔级的或者在外型上具有某种鲜明的特点和识别性的演员,占据了大部分。一句话,就是他必须具备票房上的号召力,在票房上已经证明了自己的演员,尤其是在大制作电影的主角选角中。这是那些电视剧明星所不具备的。颜值,电视剧所谓的人气这种肤浅的快餐消费和电影的要求不能完全匹配,远远撑不起一部电影的需要。

——————————————————————————————

补充一下,上面主要是从电影的商业因素方面说的,补充下电影的艺术方面。

一部电影出来了,往往有口碑和票房两个方面的评价。比如往往会有一些正儿八经的所谓的影评人的评论,这些评论主要是针对电影的艺术价值的,尽管大多都是一些胡说八道,但就是有这么一批人就是靠嘴吃饭的。但这也从一方面说明,对一部电影的要求,不仅有商业因素,也有艺术方面的考量,就像某些偏向艺术类的导演,往往会在片头加上一段标注:XX作品,也就是说电影不仅是一种商业产品,也是一种艺术作品。但对于电视剧来说,艺术方面的考量就相对来说很少,我们总不能批评《还珠格格》的艺术价值不够高吧,因为电视剧本来就不是追求艺术的。所以北京电影学院叫北京电影学院,不叫北京电视剧学院,也是这个道理。也就是说,电影是艺术的一个门类,哪怕是纯粹的商业电影,可以不要求内容的深度,但你至少在外在的制作上,不能过于粗制滥造,否则就会别斥为烂片。同样,电影的本质其实就是讲故事,正因为此,你内容的深度可以不具备,但故事的内容起码在逻辑上能够自洽,在 情感 上能够共通,说白了,你起码要把一个故事给讲圆了。凡此种种,都是电视剧所不具备的,或者不是电视剧的主要要求。

近些年中国的商业电影大行其道,一些人斥责什么中国电影没有承担责任、堕落、烂片横行什么的,但好莱坞电影不都是商业电影吗?怎么不见有人斥责好莱坞电影呢?有人可能会说,好莱坞电影它制作精良啊,但制作精良的商业电影和粗制滥造的商业电影,它都是商业电影,实事求是的讲,中国电影的制作相比于上个世纪8.9十年代,可以说已经完全不在一个级别和一个层次了。可见,这些人对中国电影的不满主要不是在制作上。

可以说,中国电影它承担了一些西方国家所没有也不需要承担的东西,这是中国的特殊环境所决定的,中国电影或者说中国艺术它的责任更加沉重,就和摇滚乐一样,在西方就是一种流行文化,但在中国则不同,它在上个世纪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承担了文化启蒙的角色。

如果从这方面讲,电影和电视剧的不同就更加明显了。

H. 电影大咖张震,为何拍玄幻古装偶像剧《宸汐缘》

我觉得是因为想试一下不同的风格吧,作为一个演员要抓住每一次出境的机会,张震也是想做出一个改变吧,他和倪妮一起接了这部剧,都是为了更好地做出作品,而且以他们的演技一定很惊艳。

所以你要求他们拍一巴掌,当然,电影资源太差了,没必要拍。在看完这部戏之后,我真正意识到了所谓的表演是为了保全角象。他们真的太土了,土不是土,我受不了,抱歉,我可能打开了八级风扇过滤器来观看这出戏。我太爱张震倪妮了,他们都是敬业认真的好演员,希望自己的未来发展越来越好。

I. 为什么从周迅到张震,为何电影大咖进军电视剧纷纷跌落神坛

最近的娱乐圈有这样一个现象,越来越多的的电影咖开始回归电视圈。周迅的《如懿传》、张震的《宸汐缘》。后续还有汤唯的《大明皇妃》以及章子怡的《帝凰业》。电影咖都扎堆往电视圈混。主要是因为现在电影市场的好剧本越来越匮乏。好剧本叫好不叫座的情况也越来越多的,因此很多电影咖为了赚钱和口碑开始回归电视圈。

周迅、张震演技不好吗?并不然,他们都是无数大奖的得住,演技过硬。他们被人吐槽主要是因为他们都是电影咖,喜欢在作品中运用一些微表情,而这些微表情是不适应用电视剧中的。因此影视卡咖进入电视圈是没问题的,但是在选择剧本时一定要慎重挑选,爱惜自己的羽毛。

J. 为什么国内很多电影咖,现在也开始拍上电视剧了

就我个人而言,导致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其实无非就两点,第一点,全方位的发展,拓宽自己的发展道路,让自己发展的更好一点,第二点,当在电影圈达到一定层次的时候,会想着尝试去拍一些电视剧,或者是电影已经拍腻了,想去拍拍电视剧,无非就是这两点导致那些电影咖也开始拍上了电视剧。

所以,说到这里,我们就知道为何国内很多电影咖如今也拍上了电视剧,其实无非就是这两种原因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