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巨制 » 唐县大电影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唐县大电影

发布时间: 2023-02-09 09:45:19

‘壹’ 唐县有什么旅游景点

导读:唐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唐县旅游景点大全有哪些?唐县历史悠久,为古唐侯尧之封地,其名肇于上古,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下面是我整理的唐县的旅游景点,希望对你有用!

1、大茂山

大茂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河北省唐县西北部,最高峰海拔1898.4米,距北京市市区250公里,公园总面积1353.33公顷,其中天然次生林333.33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6.5%。该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1℃,无霜期150天。据初步调查,公园内约有高等植物120科357属532种,陆生脊椎动物144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16种。 大茂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唐县西北70公里,古为北岳恒山,又称神仙山,海拔1898米,以雄、险、奇、秀闻名于世。是通天河的发源地,距县城75公里,与唐川线相连,距北京、石家庄、保定分别为250公里、150公里、130公里,交通便利。举目远眺,其山势清秀挺拔,云缠雾绕。临近仰望,奇石林立,怪石峥嵘。万亩原始森林苍翠欲滴,七十二眼天井变幻莫测。山上野兽奔突,林间百鸟争鸣。

2、西胜沟风景区

西胜沟风景区位于唐县城北38公里处,是一条7公里的峡谷,峡谷内飞泉瀑布,一年四季溪水常流,九处秀丽的龙潭巧点其中。峡谷怪石嶙峋,狼牙交错,陡峭的悬崖上到处是千姿仙人峡百态的钟乳石,满沟的杜鹃、海棠和葛藤、灌木,构成一派南国风光。到西胜沟旅游,首先看到的是矗立在左右山崖上的斩龙剑和自来碑。进入山门,龙潭首先映入眼帘,一泓碧水清澈见底。鱼虾、水草相映成趣。前行不远,绿荫深处是幽静的龙泉山庄。往里有一条千米深谷,两侧峭壁似刀劈,长满了石花、石笋和石乳。再往里是二龙潭,这里峭壁交错倒垂,活象数十米深的洞穴,两股水形成二龙飞瀑从十几米高的悬崖上直泻而下,轰鸣着流入右侧能容纳三、四无果殿十人的大半洞。钟乳倒挂,淋水成线。撩几掌水,吸几口凉气,顿感心旷神怡。越过二龙潭不远便是三龙潭,三龙潭更是神秘莫测,泰山压顶般的悬崖峭壁和三瀑双潭让你着实体会一下心跳。闯过龙潭,经过虎落堂,前行不远是龙门湖,内有一亩石……[详细]

3、唐尧文化园

唐尧文化园坐落在唐县城东北5公里处的高昌镇庆都山上,是一个“靠山不进山,近城不进城,山水风光好,人文景观多”的好去处。唐县,是中华民族始祖之一唐尧的祖籍,是唐尧文化的发祥地。为纪念唐尧,建县名“唐县”,改河名为“唐河”,取山名为“尧山”,修尧庙、挖尧井多处。至今,“古唐侯国碑”、“唐帝碑”仍竖立在县城。庆都山,是一座三面高山环绕,东临大平原的凸出高地,唐尧的童年随母庆都在这里度过。现在,山上古柏苍翠,尧泉常年流水,“供奉帝誉皇后庆都之灵位”的唐朝灵源寺殿基还在,“大唐天后供养”的巨型佛经碑犹存。山下有万亩果园,千亩山林,三百亩湖水。唐县政府于2000年3月2日决定,依托名人名山在庆都山修建“唐尧文化园”。唐尧文化园的主体部分设在山顶东半部,约20万平方米,所有景点突出表现尧文化、龙文化、石文化和唐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先进文化。

4、古北岳国家森林公园

推荐 古北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唐县县城西北75公里处、石门乡境内,公园由原大茂山森林公园、大石峪景区和秀水峪景区所组成,总面积4873.33公顷,被誉为“华北碧珠”。这里,林涛云海,翠峰耸立,树密草丰,向泉飞瀑,山顶草原环抱道观,崖上溶洞秘藏林间,冬春积雪皑皑,夏秋紫气升腾,是一处人间仙境。古北岳国家森林公园有数以百计的天然景观,北沟山泉汩汩溪水瀑布为野沟增添了无限生机;南端绝壁上,有一神秘莫测的黄龙洞洞内碧水常年不断,盛夏水冷刺骨;还有黑龙洞、无底洞等72眼天井隐藏在悬崖峭壁中,顶峰南侧的跑马梁上,有数百亩的开阔地,人称山顶大草原;蓝天白云下,绿草如毯,各色山花一月一变,在大茂山顶观日出,别有一番韵味。落叶阔叶林分布在海拔1500m以下,天然次生林分布在公园南部,主要建群树种有:桦木、山杨、栎树、椴树,各树种混交不均,多呈块状混交,有的地段还混有槭树、核桃揪、鹅耳栎、山榆……

5、秀水峪

秀水峪景区位于倒马关乡南上沟村,是河北古北岳国家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秀水峪景区总面积10平方公里,规划面积为8250亩。景区由十几道山谷组成万亩松林,郁郁葱葱,遮天蔽日,绿意盎然。松林里,生长着多种中草药。特别是一到夏季,郁郁葱葱的松林中,长满了香气诱人的松蘑,置身凉气袭人的松荫下,采松菇,挖野菜,真是别有一番情趣。由于山林茂密,这里蕴含了充沛的水,道道山谷中,泉水叮咚,溪流不断。饮一口山泉水,清凉爽快,沁人心脾。群山环绕中的小村庄,炊烟袅袅,恬静悠然,野味十足世人罕知的深山峡谷,青松掩隐,叠瀑潺潺,被旅游专家喻为最佳生态之谷,天然氧吧。景区中最着名的飞龙瀑,落差达20米,从高处悬崖落下的白练落在碧绿的溪水潭中,白的瀑,绿的潭,哗哗的流水声,这一切和周围形态万千的鹅卵石,形成了天然的一幅水墨画卷。

6、唐县全胜峡

推荐6 全胜峡,因全胜庄大峡谷而得名。传说丘处机曾在青虚山修全真教住此,故名全真庄。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来此“扫荡”,八路军打败日军,取得胜利,然后改为全胜庄。全胜峡景区位于河北省唐县齐家佐乡境内。距京昆高速和保阜高速白合出口13公里,距保涞公路线15公里,地处保阜高速公路引线附近。景区属华北道教圣地青虚山的`阳面,面积10平方公里,海拔180--1046米。因其为北方罕见的喀斯特地貌,所以独具三大特点:一是涧深峡幽,钟乳美石遍布,峡谷遮天蔽日,酷暑犹凉;二是溶洞星罗奇野,共有九九八十一洞,洞洞异奇;三是丰水多瀑,峡内溪流淙淙,潭瀑飞纵,素有四湖十六潭七十二瀑百泉之称。景区座北朝南,崇岭环抱,耸峰林立,玉峡腰系。区内松柏滴翠,山花烂漫,泉溪叠潭,悬水飞瀑,溶岩钟乳,洞穴涧峡,历史遗迹,古寺旧观。现已开放的景点有:南湖,三胜泉,护泉金钢,西龙门爽,北龙门,风水砚,北湖三维涧,天长瀑,马钰瀑,小龙头长城……

7、大石峪景区

推荐 大石峪景区大石峪景区位于保定市唐县北部紧邻涞源,景区总面积18平方公里,由潭瀑峪、寨石峪、双瀑峪三条沟谷和雄窝子自然保护区组成。景区内温泉、潭瀑、奇石、森林等旅游资源丰富。峰、石、水、关、寨构成了景区独特的文化和自然景观。景区内险峰,石寨,瀑布,温泉,溪流,水潭巧点其中,有京南第一瀑之称。造型奇特的花岗岩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另外,大宋忠良杨家将镇守的倒马关和唐代名将樊梨花驻守的樊家寨更为景区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内涵。2006年以来,保定市河北百世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开始独资开发大石峪景区,成立了河北大石峪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两年来共投资1800多万元,使景区的基础设施得到逐步完善,景区知名度大大提高,吸引了众多京、津、冀游客前来观光。去年接待游客6万多人,今年已接待游客10万多人。大石峪地处唐县涞源县交界处,有很多高达三层楼的巨石,故得此名――大石峪。山中水质清澈,水量充沛,

8、倒马关长城

倒马关,地处河北省唐县西北,因山路险峻,战马到此经常要摔倒而得名。倒马关置关较早,《战国策》称其为鸿上关,汉称常山关。但目前可见到的关于建筑倒马关城的记载,都是明朝的。倒马关又分上城和下城,上城是明洪武初年修建的,后改名上城口,今城已毁。下城即今倒马关城。据《倒马关志》载:“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因上城狭小,官军居处不便,乃于城南二里相度地势,复筑城一座,二面濒河,一面跨山,规制弘备,是为下关”。现倒马关乡政府保存着一块已从中折断的汉白玉石碑,为《倒马关建城碑》。碑文记载了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修建倒马关的情况。由此可知倒马关城,始建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后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建。倒马关同居庸关、紫荆关合称内三关,地势极其险要,关城建筑亦很独特,一半在沟谷,一半在山上,整座关城依地势而建,唐河水由西、北、东三面环绕关城而流。

9、晋察冀烈士陵园

晋察冀烈士陵园位于唐县军城镇南关村。所处位置相传宋代名将杨六郎阅兵教场。总占地面积67亩,这里背靠高耸的古城遗址,东临古老的通天河,四周群山环绕,园内绿树掩映,墓碑林立,风景异常秀美。晋察冀烈士陵园原为晋察冀边区抗战烈士公墓,始建于1940年2月,那时战火纷飞,物资缺乏,敌人骚扰,边区军民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先后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完成。可是1941年却两次遭到敌人的严重破坏,炸毁了纪念塔等主要建筑,1942年边区军民又利用间隙进行修复。建国后党和政府又拨专款多次组织修缮和扩建,使陵园结构完整,建筑协调,墓林相间,相得益彰,定名为晋察冀烈士陵园。陵园坐西朝东,以中间的白求恩墓为中轴线,南侧是柯隶华墓,北侧是琼尤恩墓,拾线而上的是烈士公墓和晋察冀边区抗战烈士纪念塔遗址。晋察冀烈士陵园是一处埋葬忠骨的圣地,也是人们祭奠英灵的场所,前来祭扫,拜谒和参加纪念活动的人络绎不绝。

10、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

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位于唐县城北2公里处,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两馆展出珍贵历史图片300多幅,实物100多件。详细介绍了白求恩、柯棣华大夫光辉的一生。该馆建筑气势辉宏,与加拿大白求恩纪念馆是姊妹馆。

‘贰’ 1955年解放军授衔时一共有72名女将校,有一人2019年还在主演电影

作者兰台

众所周知,所谓的开国将校,并不仅仅指的是1955年授衔,在20世纪60年代取消军衔制之前获得少校以上军衔的军官都可以称之为开国将校。


在20世纪60年代取消军衔制之前,解放军一共有72名女军官获得了少校以上军衔。


这72名开国女将校里一共有三名女将校是从事的电影行业。


其中军衔最高的是胡朋上校,她于1938年进入延安抗大学习,曾任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戏剧队副队长。


新中国成立后,她又先后任东北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她参加拍摄的影片主要有《钢铁战士》、《白毛女》、《智取华山》、《回民支队》、《战上海》、《烈火中永生》《槐树庄》、《山重水复》。


1958年,胡朋调任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编导、艺术指导;同年,她被授予了上校军校。


其次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王苹,她在1955年被授予了少校军衔。


王苹,原名王光珍,1916年出生于南京,毕业于南京中等高中师范科,是新中国第一位电影女导演。


王苹1950年进入总政文化部电影处,曾参演《无限生涯》、《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影视作品,之后开始担任导演,执导了《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柳堡的故事》、《我们是八路军》等影视作品,并凭借《槐树庄》获第2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导演奖等奖项。


最后这一位可了不得,她不但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是家喻户晓的大明星,而且至今她依然活跃在中国电影舞台上,一直到2019年,已经91岁高龄了,她还出演了电影,还是女主角之一哦。


她就是新中国着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中国人民心目中永远的“白毛女”田华中校。


田华中校,是河北唐县人。她于1940年参加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开始演艺生涯。1950年在长春电影制片厂主演处女作影片《白毛女》,获得文化部颁发的金质奖章。


也就是这部电影让田华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大明星。


根据田华老师后来回忆,最开始电影版《白毛女》“喜儿”的扮演者并不是她,而是另一位女演员,原因是田华面部特征缺少电影演员所需要的“立体感“;但是最后还是导演王滨拍板决定选择田华为“喜儿”的扮演者。


原因是王滨觉得田华本人农村出身,身上有“喜儿”的那股子劲儿。


田华老师回忆起这件往事的时候还爆出了一个小八卦,就是当时扮演黄世仁的陈强老师(陈佩斯的父亲)也投了田华一票。


随后,田华在《党的女儿》中,扮演的李玉梅也非常富有感染力,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大家亲切地称呼田华为“党的女儿”。


1955年授衔时,田华老师被授予了少校军衔,20世纪60年代,田华老师又被晋升为中校。


田华老师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舞台,在2019年,91岁高龄的她还参演了旨在体现年轻人与自己爷爷奶奶如何相处的《一切如你》。


91岁的田华老师从上午8点钟一直拍到了晚上10点多,这十几个小时里,除了中午吃饭以外,老人从没有要求过休息。她跟摄制组说:“给我两杯咖啡,我就可以保证拍摄。”


田华老师也因此成为开国女将校里,唯一一位工作到2019年的女军官。


END

‘叁’ 关于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少年小英雄小故事
少年英雄——谢荣策

谢荣策,1931年11月13日,诞生在辽中县茨榆坨镇茨榆坨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小时候因生活所迫,9岁就给地主放猪、放牛,受尽了地主老财的百般虐待。在他幼年的心灵里,就埋下了对地主老财仇恨的种子。因此,谢荣策少年时期就参加革命活动,担任茨榆坨村儿童团长。
谢荣策的童年是在苦水里度过的。社会的黑暗,生活的艰难,使荣策幼小心灵上萌发了反抗压迫的信念和力量。
1947年冬,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战场开始战略性反攻。尤其是东北各线进军更是神速,打得国民党部队丢盔卸甲,溃不成军。村里地主老财纷纷逃往沈阳。乡亲们如久旱盼甘露一样的心情,盼望着共产、解放军的到来。12月18日,解放军主力部队开进了茨榆坨村,谢荣策在小伙伴们的推选下当上了村儿童团长。
1948年春天,驻辽中一带的我人民解放军,根据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战略部署,陆续开往前线。龟缩在沈阳城里的国民党军队,妄图打通沈辽要道,命令一个骑兵团,乘机对辽中东部四方台、茨榆坨一带进行骚扰。在这严峻时刻,刚满16岁的谢荣策经过斗争的锻炼,更加成熟起来。他不顾疲劳,日夜坚守战斗岗位,同敌人进行英勇斗争。
一天,谢荣策和武装队长肖洪义正在农会屋里擦枪,突然听到远处传来阵阵枪声。不一会儿,有人向农会报告说,从沈阳城窜出来的那股骑兵已经到了四方台,正沿着公路向茨榆坨村扑来。荣策和肖洪义不顾个人安危,掩护农会干部、土改积极分子和儿童团员安全撤出农会后,俩人才分头走出。与荣策同时离开农会大院的还有他的叔伯哥哥谢荣环,哥俩直奔谢家坟走去。当走到村西一座小土岗时,被国民党骑兵发现,敌人追上后,枪口对准他们凶狠地叫嚷:“你们是不是儿童团?快说!不说实话就崩了你们!”荣策不谎不忙地说:“我们是学生。”一个国民党骑兵不耐烦地说:“学生?管他妈干什么的,带走。”于是,荣策和荣环被敌人捆绑着拴在马缰上,带到村子里。
地主宋四环,听说国民党军队进村的消息后,穿上长袍,得意洋洋地走出了家门。当他看见荣策被匪军捆绑着时,幸灾乐祸地走了过去,提高嗓门对院子里的匪兵说:“唉呀?这不是我们茨榆坨村大名鼎鼎的儿童团长谢荣策吗?”宋四环的一句话,惊动了那些正在院子里、屋子里抢东西的匪兵,一个个象恶狼似的向荣策扑来。一个敌军官疯狂地叫嚷:“把这小子带进来,给我打!”几个匪兵把荣策推进屋,抽一阵皮鞭。荣策怒不可遏,咬牙切齿地大骂敌人。当天下午,这伙骑兵押着荣策回到团部驻地四方台村。
国民党骑兵团长尚其悦以为荣策年纪小,只要稍用严刑就可以从荣策口中得到我军情报,酷刑一招接一招,“你们的部队上哪去了?你们那帮穷人头子都跑到哪去了?”敌副官恶狠狠地追问。荣策瞪着愤怒的眼睛:“不知道!不知道!”敌人咆哮着:“来人,夹他手指头!”敌人用竹筷子狠狠地夹住荣策的十指,荣策用尽全力反抗着。一会儿工夫,荣策的脸变得苍白,但他还是咬紧牙关,宁死不屈。敌副官一遍又一遍吼叫:“谢荣策,你到底是说还是不说?”“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接着又是一阵皮鞭落在荣策身上。残暴的国民党骑兵团长见荣策不怯硬,便耍起软招。当天晚上,狡诈的副官假惺惺地装出一副笑脸,拍着荣策的肩膀说:“受苦了吧?小小的年纪应该放聪明点,干嘛要跟共产党跑呢?”荣策理直气壮地大声说:“是共产党救了我,我就要永远跟着共产党,死也不向你们投降。”
3月12日早晨,敌副官假惺惺地要请荣策吃饭,被荣策严词拒绝了。但敌人没有死心,晚上,他们把荣策带到团部,荣策虽遍体鳞伤、疼痛难忍,但他仍坚强地挺着腰板走。一进屋,那个副官假献殷勤,对荣策说:“请坐!请坐!”荣策理也不理,怒目环视四周。国民党骑兵团长尚其悦来到荣策面前,哈哈大笑说,“好啊,你这个小孩长得确实不错啊,这样吧,我看你年纪小,又聪明能干,以后就给我当个勤务兵吧。”荣策满腔怒火,他猛地闯到尚其悦跟前说:“呸!我是共产党儿童团长,死也不给国民党干事。你这个团长当不多久了!等我们大部队回来抓到你,我还要审讯你呢!”尚其悦的脸刷地变了,凶相毕露地尖叫着:“好厉害的小兔崽子!你不想活了吗?”荣策正言厉色地回答:“为什么不想活?是你们不让我活!”尚其悦气急败坏,歇斯底里地对士兵下令道:“把这个穷人头拉出去,枪毙!”
3月13日早晨,荣策见到了荣环哥说:“我不回去了,你回去告诉我妈妈,不要难过,革命是胜利的。”
1948年3月13日,天空突变,乌云压顶,北风怒吼,古老的四方台大庙前变得杀气腾腾。人们立刻意识到刽子手要行兇了。敌人押着荣策和肖洪义,谢荣策和肖洪义昂起头,神色自若,步履坚定地登上广场中的一个小土台上。尚其悦骑着马来到荣策面前说:“怎么样,谢团长,你不怕死吗?”荣策慷慨激昂地说:“怕死就不参加儿童团!我们的军队一定会打回来,共产党一定会给我报仇!”敌人无计可施,凶残地下了毒手,罪恶的子弹打响了,年仅16岁的谢荣策和肖洪义,为人民的解放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1949年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辽中县委员会追认谢荣策为革命烈士,将他的遗体安葬在茨榆坨烈士陵园,并为谢荣策立了纪念碑,碑上刻着:“谢荣策小烈士千古!”
1984年3月,中共沈阳市委决定,进一步修建谢荣策烈士陵园。10月13日,谢荣策烈士像塑成,在塑像基座正面大理石上,原中共沈阳市委第一书记李涛同志题写的“少年英雄谢荣策”七个大字,寄托着人们对烈士的怀念和哀思!

小宣传员——石宝芹

石宝芹,1932年11月生,江苏响水县陈家港南林人。1947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再次占领陈家港后,严密封锁,大镇区内生活资料严重匮乏。石宝芹为谋生计,经常用火油,火柴等到王集(今南河)头甲一带去换些玉米,面粉,山芋干等,回去充饥度日,在频繁的往来中.她们与南河区民主政府逐渐取得了联系。1947年秋,开始将南河区民主政府的油印宣传品带进被敌人侵占的陈家港,宣传土地改革,全国解放战争形式等提高群众觉悟。
农历腊月末的一天拂晓前,在新民街巷内挨户地把传单塞进门。天亮后,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发现了共产党的传单,立即进行追查。由于叛徒告密,当天晚上,石宝芹等四人落入敌手。在牢中,敌人威逼利诱,但她们众口一词;“不晓得”,“不知道什么传单、小报”。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她们坚贞不屈。翌年2月16日,四个姑娘被国民党军队押往南潮河闸堤内,反动军官对她们说:“还有最后机会,谁交待了谁就可以回家。”而四个姑娘齐声说说“你们要杀就动手吧,没有什么可讲的。”最后国民党军队残忍地将她们四人全部杀害。石宝芹英勇就义年仅16岁。

苏中少年英雄——周银海
周银海,1933年生,江苏靖江侯河乡幸福村人。家境贫困,主要靠父母种地主的租田糊口,生活朝不保夕。幼小的周银海不得不帮大人干活,有时挖点野菜充饥。
1940年新四军东进,周银海的家乡获得解放,从而使他有机会入学读书,接受革命教育。1943年,乡里成立农抗会和儿童团,周银海高兴地报了名,成为一名儿童团员。从此,他白天上课,晚上到村头、路口站岗放哨,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一天傍晚,周银海扛着红缨枪在路口站岗,突然村外来了一人。此人身穿长袍,头戴礼帽,腋下夹着一只小布包,像是教书先生。周银海想:“怎么从来没有见过这个人?”于是便举起红缨枪,拦住来人要路条。那人见此情况,连忙掏出路条给周银海看。这时,乡农抗会吴会长正好路过此地,一看来人是县委的陈部长,两人不禁哈哈大笑。陈部长见周银海办事认真,表扬了他,并鼓励他好好学习,跟共产党干一辈子革命。从此,周银海在儿童团干得更出色了,不久当上了儿童团团长。此后,他经常带领儿童团员在村里唱歌、上操,在路口站岗、放哨,还多次配合民兵破路拆桥,常常受到区乡干部和村民的赞扬。
1946年,土地改革运动在周银海的家乡展开。那里有8家大地主,都是远近闻名的吸血鬼,剥削农民心狠手毒。运动中,周银海带着儿童团员,配合民兵监视地主的行动。在一次斗争地主的大会上,他领着儿童团不时高呼口号,使斗争大会开得十分热烈。这年冬天,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大举进攻解放区。国民党军队对靖江实行重点“清剿”。因为靖江是苏中解放区南部的“门户”,侯河区是靖江县的老解放区,迎祥乡又是靖江的土改实验乡,所以国民党反动派决心要将这里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干部斩尽杀绝。
1947年1月18日清晨,国民党整编第四师对侯河地区进行“扫荡”。周银海发现敌情后,立即通知正在准提庵小学开会的乡干部,要他们迅速转移。为了掩护这些乡干部撤退,周银海挺身而出,将敌人引开,自己却英勇被捕。
敌人将周银海押进团部,逼他供出谁是共产党干部和干部家属,周银海坚定地说:“我不知道!”。敌营长命令士兵把周银海按倒跪在地上,一边压杠子,一边要周银海说出谁是共产党,直至把周银海压昏过去。敌人又舀来一盆冷水泼向周银海。周银海透了口气,一字一句地说:“你们这些狗东西,就是打死我,我还是不知道!”敌人又搬出老虎凳,把周银海绑在凳上,脚后跟下塞进一块块大砖,上到四块,他又一次晕厥过去。从上午直到深夜,敌人还在对这个钢铁般的少年不断用刑。在敌人的酷刑下,周银海一次次昏迷过去,但是始终没有屈服。。
第二天,敌人将全村乡亲集合在晒场上,把周银海带到人群面前,要他当场指认谁是共产党干部和干部家属。周银海环视四周,大声喊:“乡亲们,解放军一定会打败反动派!”敌人见无计可施,就放出狼犬,将周银海身上的肉一块一块地咬下来……周银海始终没有屈服。敌人一无所获,就将周银海拖到晒场枪杀。刚满14周岁的周银海壮烈牺牲!
解放后,靖江文教科曾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编入《儿童团长周银海》一文,以他的光辉事迹教育全县青少年。

苏北少年女英雄——马秀英

马秀英,1929年6月生。江苏淮安县石塘区南涧乡近采桥镇(今,淮安市朱桥镇洼圩村)人,出身于穷苦农民家庭。1945年10月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l946年2月担任石塘区黄卢(南)村妇女会长。
1946年12月,一天下午,石塘圩子的五六个还乡团分子来抓马秀英和妇女会成员。此时,秀英和几个妇女会员正在黄卢村为联防队做军鞋。秀英接到村民报告,即分头转移。她扮成回娘家的小媳妇向东南方走,在洼圩北门遇上黄兆云带领的“还乡团”。黄兆云一眼认出秀英,一群还乡团分子像疯狗似的窜上来,一拥而上扭住她的胳膊,把她押到周庄圩子里。
在周庄圩子里,黄兆云妄图从她的口中得知我地方党组织的秘密以及妇女会成员的名单,对她软硬兼施,逼问共产党组织和妇女会员名单。秀英被肆意凌辱,严刑拷打:鞭子抽,杠子压,灌辣椒水,坐老虎凳……
面对酷刑,秀英斩钉截铁地回答:“要人头有一颗,要名单办不到!”
最后,黄兆云把她押到仇夏庄残杀。马秀英牺牲时年仅17岁。

英雄群体:十二小英雄的故事

土地革命时期,在陕甘黄土高原上,有一支神出鬼没的少年武装——红军少年先锋队。他们在党的领导下,跟随红军打土豪,分粮食,发动群众,消灭白军,创造了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1931年的冬天,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刘志丹带领一支红军游击队,在陕甘交界的桥山中行进。雪已经下了几天,山川白茫茫的一片。刘志丹正带领队伍走下一座山,突然发现雪地里躺着两个孩子。他急忙跑过去摸了摸,又趴在一个孩子的胸口上听了听,然后向后摆手说:“有救!”说着,他解开老羊皮大衣,把一个冻僵了的孩子暖在了怀里。
经过刘志丹和游击队员们的抢救,两个孩子苏醒了。刘志丹一问,才知道那个胖墩墩的少年叫王有福,15岁,是地主家的小羊倌。那个低矮黑瘦的少年,名叫赵玉杰,是小乞丐,因为他爱蹦爱跳,外号叫虼蚤。他们俩受不了地主的压迫和剥削,凭着半张革命的传单,到山里去找穷人的队伍。因冻饿交加,坡陟路滑,滚下山坡,差点冻死。幸好碰上了红军的队伍。
从此,王有福和虼蚤就跟着红军游击队活动。后来,又有十多个穷孩子,也陆续来到游击队里。他们大都十三四岁,最小的小柱子只有11岁。刘志丹、谢子长同志见他们年纪小、体力差,而游击队要经常行军,生活太艰苦,就劝他们回去,可是他们不干,死缠活赖地要当游击队员。
游击队准备出发了。突然,从队伍的尾部,传来了一声“立正”的口令。王有福和小伙伴们端端正正地站在队伍的排尾,一个个双脚并拢,胸脯挺起,神气十足地注视着前方。王有福跑到刘志丹面前立正敬礼,大声报告:“娃娃班应到11人,实到11人,一个不短!” 刘志丹望着这些可爱的孩子,和谢子长交换了一下眼色,温和地说:“好吧,等指挥部讨论一下,看是不是可以成立个娃娃班!”
第二天,娃娃班就正式成立了,王有福任班长。总指挥部还派来了一位指导员——边德荣(他是陕西耀县交王村人,矿工出身,后任陕甘边骑兵连连长,1936年在战斗中牺牲)。边指导员每天领着娃娃班操练,还教给他们唱歌,说故事,很受孩子们爱戴。
有一天晚上,部队驻在艾蒿洼。娃娃班住在离村二里多路的小窑科。孩子们正在睡觉,突然,从艾蒿洼传来了激烈的枪声。王有福一骨碌爬起来,叫醒小伙伴,大家提起小马枪、梭标、大刀、小木枪,赶忙跑出村,朝西北的一条驴巴梁上爬去。等爬到了高高的石崖上边,发现在崖下不远处的村庄,硝烟弥漫,黑压压的敌人,正在机枪的掩护下,向村子里进攻。游击队的处境十分危险。
孩子们十分焦急。忽然他们发现石崖下边的小沟渠里,驻着一群敌人。王有福立刻命令:“狠狠地打!”原来这是陕北有名的大土豪张廷芝的队伍。接着,子弹、手榴弹、石头块,居高临下,向敌人的头上飞去。崖下的敌人万没想到石崖顶上会有游击队从背后袭击,结果敌人倒的倒,逃的逃,指挥一下子失灵了。
村子里被围困的游击队,趁敌人慌乱的机会,猛冲猛打,反败为胜,把敌人打跑了。 战斗结束后,游击队员们知道是娃娃班出奇兵,捣敌营,解了围,都夸他们机智、勇敢,人小志气大!
1932年2月22日,在甘肃省正宁县三泉原,举行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支队授旗典礼大会。会上,游击队总指挥谢子长宣布娃娃班改名为红军少先队。刘志丹把一面绣着“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支队少年先锋队”的旗帜,授给了少先队队长王有福。红军少先队成立后,跟随红军游击队打土豪,分粮食,学文化,学军事,宣传革命,还打过几次胜仗。少先队员们渐渐地都成了能打仗、能站岗,又会做群众工作的战士了。
当年旧历正月初二,少先队决定到财主的城堡何姑绅去“拜年”。太阳刚露头,在通往耀县何姑绅的路上,走着一群化装拜年的少年人:虼蚤引着一条大黄狗,边走边玩;七石子戴着学生帽,穿着黑制服,提着一个马头琴盒子,走在虼蚤后边;余免娃扮个新媳妇,骑在黄马上;王有福装个揽工汉,牵着马;边德荣手里拿个旱烟袋,走在后边。城门前,民团哨兵检查行人,对这一家来拜年的没有注意。虼蚤大摇大摆地走到哨兵跟前,伸腿将他绊倒,被边德荣和王有福一人一刀,结果了哨兵的性命。埋伏在后边的游击队员,立刻冲进城去,干净、利落地收拾了城里的敌兵和土豪。
还有一次,少先队按照刘志丹的命令撤退隐蔽。少先队跑了100多里路,连饥带渴,早就疲惫不堪。天黑了,王有福带领少先队员们进村子歇息,在孙老汉的家里,大家一坐下,就呼噜呼噜地打起鼾声。突然,哨兵跑来报告:敌人包围了村庄。王有福忙叫醒队员,组织突围。敌人用机关枪封锁了门口,密集的子弹,直往土窑里扫射。少先队员们扔出几棵手榴弹,把敌人炸死一大片,其余的都退了下去。
敌人从烟囱里丢下来两颗手榴弹,把土炕炸塌了。孙老汉抱来一大卷羊毛毡,挡住破烟囱,说:“快,往毡上浇水培土。”队员们依法加固了两个烟囱。敌人又往窑里冲锋。队员们用长枪、刺刀、手榴弹,一次又一次地消灭敌人。打退了敌人的第八次冲锋之后,子弹快完了。手榴弹也快完了。少先队员们准备和敌人作最后拚搏。孙大爷却拉着王有福的手说:“不行啊,孩子,那么多的敌人,你们一伙娃娃,怎么冲得出去?我想起一条路:在中窖下边,有个地窨子。窨子里边,有二里多长的地道,直通后沟。这是早年跑土匪时打的,你们从这里出去。”说着,老人和有福揭开了窨子口,让队员们快下去。王有福就领着少先队员钻进窨子,穿过地道,来到后沟,又顺坡向上,离开了村子。
敌人抓住了孙老汉,问红军少年先锋队到哪里去了。孙老汉说他亲眼看见双方打得正紧火的时候,忽然一阵旋风,满窑的娃娃都不见了!“那是神兵呀,怎么抓得着?你们没有听人说;‘先锋队,是旋风,来无影,去无踪吗?说打你鼻梁,不撞你眼睛,靠你凡人,怎能胜神兵?”说得神乎其神。从此以后,红军少年先锋队便被称作“旋风队”,说成“神兵”了。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红军游击队迅速地扩大,先后组织了红26军,红27军,每个军下边都有几个团,每个团都有一个少先队或先锋连。到1935年秋,红军少先队员发展到二三百人,成为红军中一支活跃的战斗力量。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陕北的红15军团(包括红25军、红26军、红27军)配合中央红军在直罗镇打了个大胜仗。直罗镇战役,战斗异常激烈,红军向敌人猛扑,决心攻下直罗镇,敌人以猛烈的火力,密集的机枪子弹,阻挡红军前进,许多红军中弹牺牲。
山梁上有12个少先队员看得真切,急得哭了。小队长小柱子见西北风刮得很猛,他想出了主意,叫队员们准备了一些麦子土,用干粮袋和衣裳包着,绕过山头,向敌人的机枪阵地扑去。乘敌人不备,他们用手榴弹炸毁了敌人三挺机枪。小柱子指挥队员居高临下,把细面子土向空中扬洒。西北风吹着尘土,象是雾团,搞得敌人睁不开眼,打不准枪。少先队员们乘机冲入机枪阵地,一阵子手榴弹,打得敌人机枪阵地大乱。红军趁机攻上山梁,拔了敌人的机枪火力点。可是在战斗中,王芽、小柱子等12位少先队员被敌人俘虏了。
敌人把12位小战士押送到师部审问。一个白军军官,提着明晃晃的马刀,指着小柱子问:“你是干什么的?”
“干革命的,干打倒反动派的!”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红军战士,我叫少年先锋队员!”
白军军官又追问“包围我们的红军有多少?快说!”
“我是红军宣传员,打起竹板才能说,你给我竹板。” 小柱子说。
白军军官不懂竹板,只好答应自己用刺刀敲枪筒,叫小柱子说快板。
小柱子说: “猫头鹰眼,先别转,包围你的红军你看不见,满西北、遍江南,人数好有几万万。……”
猫头鹰眼气得发了疯,命令士兵在隔壁房间准备好刑具。小柱子临危不畏惧,继续说着快板,其他11个少先队员一齐和着他的调子:
“同志们,齐步走,红彤彤的太阳在前头。少年先锋队真英勇,不怕受刑,不怕杀头,永远跟着共产党,向前走呵,向前走! ……”
几十个气急败坏的敌人涌进来,把12个少先队员推进刑讯室。一连好几天,敌人对这12位小战士用了种种酷刑:鞭打、吊拷、压杠子、坐老虎凳、上夹棍、竹签钉指头、烙铁烫……他们一次次晕厥,又一次次被凉水泼醒,却始终没有一个人投降、变节,没有一个人向敌人暴露红军的机密。 敌人又恨又怕,把这12个英勇不屈的小战士分别用木棍痛打,用马刀乱砍……
就这样,12位少先队员被敌人凶残地杀害了。人们把他们称为12小英雄。
第二天深夜,少先队员王有福,领着一支由18名少先队员组成的小分队,向直罗镇飞奔。他们端着手提冲锋枪,从四面八方向敌人射击。正在“围剿”游击队的敌人,腹背受敌,以为红军主力又来消灭他们,夹着尾巴逃跑了。
直罗战役后,少先队进行了整编。300多名红军少先队员,编成了三个少先连,一个少共营。不久,英雄的少先队员们,高举红旗,唱着《抗日少年先锋队歌》,雄赳赳地奔赴抗日战场。

‘肆’ 唐县最大的小区

丽景花园。唐县国防西路南北两侧,唐县汽车站北行200米,是唐县最大的生态宜居社区,丽景花园。小区采用集体供暖,地板辐射式采暖,取暖效果显着,设计绿化率在40%左右,容积率仅为1.2%,是唐县容积率,居住舒适度的宜居生态城。

‘伍’ 唐县电视台的《欢乐时光》节目播放过一首女生唱的歌曲,mv是宋承宪主演的,为了女主角和别人打架

01 对抗命运 SG Wannabe /SG Wannabe/金钟旭02 Crazy Woman SEEYA/ Davichi
03 告白 SG Wannabe 04 红豆 I Davichi
05 渴 金钟旭
06 水瓶 Davichi
07 在暴风中 M To M 08 红豆 II SEEYA
09 小爱 M To M
10 Remember M To M
不知道你说的是哪首

‘陆’ 六十年前评选出来的新中国二十二大电影明星,如今还剩下几人

六十年前的1961年,经历过那个时代或者熟识 历史 的朋友应该知道,那时候新中国面临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我们称之为“三年困难时期”,又称“三年自然灾害”的最后一年。越是艰难的时候,我们越是需要文化艺术支撑和鼓舞着我们的前进。这个时候,国家提出评选中国电影界自己的明星的事宜, 最后确定赵丹、白杨、张瑞芳、上官云珠、孙道临、秦怡、王丹凤、谢添、陈强、张平、于蓝、崔嵬、于洋、谢芳、李亚林、张圆、庞学勤、金迪、田华、王心刚、王晓棠、祝希娟等22人。他们被定名为“新中国人民演员”,俗称“二十二大电影明星”。

六十年过去了,这些老一辈的艺术家大多都已经永远离开我们了。 如今仍然健在的仅剩下八人 ,他们早已是耄耋老人,最老的已经将近一百岁。他们对于我们年轻一代人来说也许感到有点陌生,然而对于曾经抱着对艺术、对国家、对人们的满腔热情,先后深入山区、灾区、农村、厂矿、部队、学校、甚至战场等演出,在新中国影坛树立可歌可泣的银幕画廊高耸的丰碑的这些老艺术家,我们应该记住他们。

仍然健在的8位老艺术家当中,年龄最大的是秦怡。1922年1月,刚刚过完99周岁生日的秦怡出生在上海浦东的一个封建大家庭。 1938年,当时16岁的她为了参加抗日宣传活动而从上海中华职业学校肄业。她在中国银幕上以塑造端庄秀美、温柔贤淑的女性形象着称,被人们称为美了一生的女性。

年龄第二老的是田华,她于1928年出生于河北省唐县,今年也已经是93岁高龄。 田华在1950年电影《白毛女》当中饰演的白毛女喜儿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个十分经典的银幕形象,她在1958年《党的儿女》当中塑造的李玉梅形象同样是十分卓越。年过90的她身体十分硬朗,在不久前的央视元宵晚会当中她仍然出场表演。

年龄排第三的是于洋,1930年生于山东省黄县的他今年91岁。 于洋早在14岁的时候就跟随哥哥投身于八路军当中,走上了革命道路。因此,于洋在以后的影视作品当中也基本上都是一身正气的军人首长形象。于洋的太太杨静同时是电影明星,尽管她没有入选二十二大电影明星当中,但是当时还是十分知名。杨静比于洋大差不多两岁,如今他们夫妻俩仍然十分 健康 。

年龄排第四的是王心刚,1932年1月1日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的他已经将近90岁。 帅气阳光的王心刚是当年银幕第一小生,他与王晓棠这对银幕情侣是那个时代不折不扣的第一男神女神。曾说过“我甘愿做一个普通老头儿”的他如今很少在公众面前露脸,他的妻子杨绍采也曾经是演员,结婚后饰演。帅气的王心刚和妻子结婚六十多年一直都十分恩爱。

年纪排第五的是金迪。金迪原名金慧琴,原籍江苏苏州,1933年2月25日生于上海,今年88岁。 1959年,金迪在《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中成功地饰演农村女青年孔淑贞成为了当时的优秀女青年典范。1987年调往深圳电视台工作,任导演。2020年,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电影艺术家表彰。 金迪还是香港歌手甄妮的亲阿姨。

年龄排第六的是王晓棠。王晓棠,1934年1月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今年87岁。 王晓棠是那个年代的“美丽女神”,传神的眼睛,奔放的热情,感染了观众。《野火春风斗古城》里的金环、银环,《海鹰》里的玉芬,《英雄虎胆》中的阿兰等都成了那个年代深入人心的银幕形象。2020年9月,王晓棠获得新时代国际电影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国十佳电影女演员奖。

年龄排第七的是谢芳。谢芳,原名谢怀复,1935年出生于湖北省黄陂县,今年86岁。 1959年,谢芳参演个人首部电影《青春之歌》,从此步入影坛,优雅大方,擅长扮演知识分子的她是新中国第一代知性女性的银幕代言人。如今的谢芳仍然活跃在影视圈当中,不久前,她与田华、李光羲在央视元宵晚会当中演唱歌曲《到人民中去》。

在仍然健在的8位新中国二十二大电影明星当中,年纪最小的是祝希娟。祝希娟,1938年1月17日出生于江西省赣州市,今年83岁。 1961年,祝希娟凭借战争电影《红色娘子军》获得首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因此入选为新中国二十二大电影明星。如今的祝希娟在演艺圈同样十分活跃。

‘柒’ 400字作文:电影《白求恩大夫》观有感

看完《白求恩大夫》这部电影,我深深地被白求恩大夫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品质打动了。

一次,战士们打了个大胜仗。他们从敌人手里夺回了很多食品和武器,并把这些战利品送一些给了白求恩大夫。白求恩接过箱子,首先寻找的是药品,最后,他找出了两瓶炼乳。

“啊!这次我有奶油吃了!”白求恩见了自己最喜欢吃的炼乳高兴地大笑,是啊,他离开自己的祖国那么久了,每天和八路军一起吃山药蛋,这两瓶炼乳真是令他太高兴了。只见白大夫又想了一会儿,连鞋子也没穿就打着赤脚,踩着石头跑了。翻译和卫士都不解地望着他。白求恩跑到厨房,吧炼乳倒进杯子里放在火上煮热,在把鸡蛋加进去,用勺子搅拌一会儿。

老厨师见了,劝他说:“要吃东西就说嘛!老是自己搞,真拿你没办法!唉!”白求恩也没说什么,拿着杯子走出去了。老厨师觉得有点不对头,便悄悄地跟在白求恩的后面。只见白求恩,推开病房的门走进去。去厨房站在窗下,透过玻璃清楚地看见白求恩吧炼乳一口一口的为给一个姓徐的战士吃,他感动地热泪盈眶。这时,我的眼泪也在眼眶里打转,感觉马上就要落下来一样,这实在是太感人了。白大夫呀!你日日夜夜地操劳,你更需要营养啊!

白求恩是一位外国医生,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抗日,为的是什么?他宁愿自己饿着,把自己最喜欢,最需要的食品给伤员吃,这又为的是什么?这是一种高尚的国际主义精神,这是一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奉献精神!

看完这部电影,我深受感动,这位白求恩大夫真的很伟大,以后我也要向他学习,多做一些对别人有利的事情,以后也多为祖国做一些贡献!

最近,我观看了电影《白求恩大夫》,一个外国人,一位高尚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毫无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深深的感动了我。

白求恩全名诺尔曼.白求恩,1890年3月4日出生于加拿大略省的格雷文赫斯特镇。1938年来到中国革命根据地延安,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他将一生都贡献给了革命事业,并为医学界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从加拿大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在当时的医学落后的中国,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毅然决定上战场,当一名战地医生,并把自己的余生都献给了中国。他对伤员极其负责,当护士碰疼伤员时,白求恩很生气地说:“这不是木头。”推开了护士,自己小心地给伤员解绷带,一面问“孩子,疼吗?”。当病人急需输血时,他毫不犹豫挽起袖子,“抽我的吧,我是O型血。”他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学习是我的本职工作,我一定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努力学好本领,为祖国、为社会做出贡献。

白求恩最后死于为战士手术中,手指受伤感染,却坚持工作,因败血症而逝世。他认真工作到了忘我的境界,他无私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正是我们现代人所缺少的,我们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没有吃过苦,一直都是被呵护着长大,起码的关心身边的家人的行动都没有,怎么会关心家人以外的人呢?

“他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做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主席的这番评论,深刻精辟的总结了白求恩的精神是永不陨落,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他离当下已经很远很远了,他离当下的中国人又很近很近......

当我看了《白求恩大夫》的时候,我才知道白求恩是一个非常伟大高尚的人,我们要学习他那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他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品质.
白求恩对工作是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是极端的热忱,对技术又是精益求精,白求恩的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出了他对人民对同志都是无微不至.
他不像有些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别人,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自己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像现在的社会,大多数都是这样的人,我从小到大,从来都没有见到过像白求恩这样的大好人,除了自己的家人之外.
就拿我班的同学来和他相比的话,我班像白求恩这样的人真是寥寥无几,我班的每个同学都是为了自己过的好就可以了,根本不会去管别人,我也是其中的一个,都是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我们的老师常常教我们要助人为乐,我们帮助了别人的忙,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当我读了这篇《白求恩大夫》的时候,我在想,我们根本就不能和白求恩相比.
我们学习了这篇《白求恩大夫》时,有很多同学都要学习白求恩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这种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这种高尚的品质.
白求恩五十多岁了,他还为人民为同志做了这么多的事,白求恩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技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像白求恩这种高尚的人格,纯粹的品质,真是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大家还要学习白求恩那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你根据这个参考参考吧

‘捌’ 早期中国彩色电影

中国电影诞生于1895年,次年即被输入。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是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粉碎四人帮后,电影事业获得发展。1979年10月邓小平代表党中央肯定了文化大革命前17年的文艺路线基本是正确的,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纠正了过去提出的“文艺服从政治 、文艺从属政治”的偏颇提法 ,重申执行双百方针。1977年电影生产开始复苏,1980~1984年平均年产量达120部左右,每年观众人次平均在250亿左右,中国电影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中国第一部电影是戏曲片京剧《定军山》,内有《请缨》《舞刀》等片断,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由北京丰泰照相馆摄制。无声片,长约半小时。
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是《难夫难妻》,1913年在上海拍摄,无声片,郑正秋编剧,郑正秋和张石川联合导演。
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歌女红牡丹》,明星影片公司1931年摄制。
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大奖的影片是20世纪30年代由蔡楚生导演的《渔光曲》,它在1935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荣誉奖”。
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是1948年拍摄于上海的戏曲片《生死恨》,由华艺影片公司出品。费穆导演,主演梅兰芳,着名摄影师黄绍芬为摄影指导,李生伟任摄影师。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故事片是《桥》,编剧于敏,导演王滨,东北电影制片厂1949年摄制。
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是1957年拍的《祝福》(鲁迅着,夏衍改编,桑弧导演),北京电视制片厂摄制。
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故事片是1959年拍的《老兵新传》,编剧李准,导演沈浮,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摄制。
中国第一部彩色立体宽银幕故事片是1962年拍的《魔术师的奇遇》,编剧:王栋、陈恭敏、桑弧、,导演桑弧,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
中国第一部彩色舞台纪录片是1954年拍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编剧:徐进、桑弧,导演桑弧,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
中国第一部遮幅式宽银幕故事片是1977年拍的《青春》,李云官、王炼编剧,谢晋导演。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译制片是《团的儿子》,原译名《小英雄》,杨范、陈涓翻译翻译,周彦译制导演,上海电影制片厂1950年译制。
中国与外国合拍的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是1958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与法国加朗斯公司合摄的《风筝》,导演王家乙、罗歇·比果。
1948年,为了消除这种语言上的障碍,经东北电影制片厂(后长春电影制片厂)与苏联影片输出公司驻东北代表处协商,由该公司提供一部影片交由东影厂试验译制成汉语。这就是中国的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

郁闷 关于你后面问的qingse电影的问题 万恶的网络不让我发上来,你留个QQ吧 我传给你好了

‘玖’ 保定唐县电影院2017年1月31号播放什么电影

催命符之劫后重生
2.5
悬疑 / 惊悚 / 恐怖
年代:2016
地区:大陆
演员: 郑强 卢蒽洁 姜怡伊 陈伟栋
导演: 周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