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七宗罪》每个人的死法是什么
《七宗罪》每个人的死法是如下:
1、暴食:胖子被迫进食过多撑破血管而死。
2、贪婪:律师割下自己的肉而死。
3、懒惰:毒贩在被发现时,一息尚存,慢慢死去。
4、嫉妒:兇手自称犯下“嫉妒”的罪行,他杀了警察米尔斯的漂亮女友。
5、傲慢:模特只被割下鼻子,因为她太过骄傲,不肯打电话报警,所以流血过多而死。
6、淫欲:妓女是直接被嫖客所杀。
7、愤怒:警察米尔斯被迫成了狂暴的对象,他一心要报复兇手。
作品相关信息:
《七宗罪》是一部由大卫·芬奇执导,布拉德·皮特、摩根·弗里曼、格温妮丝·帕特洛、凯文·史派西等人主演的惊悚悬疑片。
该片以罪犯约翰·杜制造的连环杀人案件为线索,从警员沙摩塞和米尔斯的视角出发,讲述了“七宗罪”系列谋杀案的故事。1995年该片在美国上映。1996年该片获得了第5届MTV电影奖最佳影片等奖项。
Ⅱ 七大罪天空的囚人什么时候上映的
已经上映了。
一、简介
《七大罪 天空的囚人》是由阿部记之担任总监督,西片康人负责执导,A-1 Pictures负责制作的《七大罪》剧场版动画,于2017年7月16日宣布了制作决定的消息。该作是以原作者铃木央所画的剧场版分镜所展开的原创故事,讲述的是以梅利奥达斯为首的“七大罪”在天空岛上的冒险谭。
电影于2018年8月18日在日本上映,中国台湾由车库娱乐代理,于同年11月23日上映,中国香港由羚邦代理,于同年11月29日上映。
二、剧情
这里是妖精族、女神族和魔神族存在的世界。由于魔神族的暗中活跃而濒临灭亡的大国·里欧涅丝王国,拯救了它的是身为大罪人的传说中的骑士团“七大罪”,以及一位公主。之后,里欧涅丝王国获得了平稳,自那以来过了一段时间。
为了庆祝国王的生日,寻找传说中的食材·天空鱼而来到边境之地的“七大罪”。团长梅利奥达斯与会说人话的小猪霍克,在寻找天空鱼的途中飞向了存在于云层之上的天空世界“天空宫”。
拥有翅膀的“天翼人”居住在天空宫中。梅利奥达斯被误认作是打破规矩的天翼人少年,而被关进了牢房。天空宫为了防止被封印了三千年的凶恶魔兽被解放,而准备了仪式。
但企图解开封印、夺取天翼人性命的“贝利昂”所率领的强悍魔神族集团“黑之六骑士”现身了。为了从残忍无情的他们手中保护大家,梅利奥达斯等人与“黑之六骑士”激烈交锋。
Ⅲ 怎么评价电影《七宗罪》的
有人说《七宗罪》是对人性的警示,也有人认为《七宗罪》是对现实生活中美国持续不断发生的连环变态杀手事件的反映和体现。对我们来说,重视人性的健康发展,宣扬积极的人文思想,形成和谐的社会,才是我们工作奋斗的最终目的。人性,不应该被淹没在机械的工作中;人,不应该是无感情无思想无人性的机器;人与人之间也不应该只有相互攻击、相互伤害的关系。或许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完全做到不犯七宗罪的任何一种,但是保持着一份健康的心态、热爱生活、尊重生命是我们能努力做到的。世界是美好的,我们应该为此奋斗!
Ⅳ 七宗罪有国语吗
有。根据相关影视剧集公开资料查询显示,其余1995年由大陆东影上译,译制配音普通话版,配音演员为吴磊。七宗罪是美国1995年大卫芬奇执导电影。
Ⅳ 求电影《七宗罪》的基本信息加简介,及男女主角的个人信息
七宗罪(Seven deadly sins),13世纪道明会神父圣多玛斯·阿奎纳列举出各种恶行的表现。天主教教义中提出“按若望格西安和教宗额我略一世的见解,分辨出教徒常遇到的重大恶行”。
“重大”在这里的意思在于这些恶行属于原罪,例如盗贼的欲望源于贪婪。
这些恶行最初是由希腊神学修道士庞义伐草撰出8种损害个人灵性的恶行,分别是贪食、色欲、贪婪、伤悲、暴怒、懒惰、自负及傲慢。庞义伐观察到当时的人们逐渐变得自我中心,尤以骄傲为甚。懒惰在这里是指“精神上懒惰”。
六世纪后期,教宗额我略一世将那8种罪行减至7项,将自负并归入骄傲,伤悲并归入懒惰,并加入妒忌。他的排序准则在于对爱的违背程度。其顺次序为: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饕餮(暴食)及色欲。较后期的神学家如圣多玛斯·阿奎纳则对这个排序方式抱有不同的意见。
“重大恶行”与不可饶恕的大罪是不可混而一谈。
天主教中有七种死罪,然而一场离奇的连环杀人案,受害者都是死于这七宗罪其中的一种。经验十足的警探Somerset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将这些看似没有联系的命案捋出头绪,五桩命案过后,兇手下一个目标是谁?在何处?没有人可以预见。正当警方不知所措之际,兇手奇迹般的自首了,此时兇手的“七宗罪”还差两宗,难道他会就此罢手?他又为何会自投罗网?兇手宣称自己的“伟大杰作”仍会完成,在警方的严密看管下,插翅难飞的杀人犯又能做什么呢?结局大大出乎人的意料
-----------------------------------------------------------------------------------------------
主演:
布拉德·皮特Brad Pitt
摩根·弗里曼Morgan Freeman
格温妮斯·帕特洛Gwyneth Paltrow …..Tracy Mills
凯文·史派西Kevin Spacey
2个男主角和那个反面角色非常有分量,都是影帝级人物
女主角这部戏里虽然不出彩,但也适影后
布拉德·皮特,美国电影演员及制片人,曾经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提名、金球奖最佳男配角奖,并于2007年凭《神枪手之死》一片一举拿下威尼斯电影节影帝。2009年凭《本杰明巴顿》一片首次提名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前妻为《六人行》中的演员詹妮弗·安妮斯顿,现任伴侣为被称为性感女神的安吉丽娜·朱莉,皮特和女友朱莉均为目前好莱坞最为着名的影星。
摩根·弗里曼 (Morgan Freeman),美国黑人男演员、导演。1989年凭借着在《为戴西小姐开车》中的忠厚诚实、善良勇敢的老司机形象为他赢得了金球奖和全美影评奖。2005年凭借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导演的《百万美元宝贝》获得第77届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摩根·弗里曼于1990年代成名,并演出过许多着名的好莱坞电影。
格温妮丝·帕特罗(英语:Gwyneth Paltrow,1972年9月28日-)美国女演员,曾获第71届(1998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凯文·斯贝西
目录
简介
奖项
主要作品
人物介绍
人物作品简介
现实生活中的凯文-斯贝西
展开
[凯文·西贝斯]
凯文·西贝斯
编辑本段简介
本名:Kevin Spacey
更多译名:凯文史派西、凯文斯派西、凯文斯帕西、奇云史帕西
生日:1959年7月26日
出生地:美国新泽西州South Orange
身高:180CM
编辑本段奖项
两获奥斯卡
1995年 第6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非常嫌疑犯》
[凯文获奖]
凯文获奖
2000年 第7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获奖-《美国丽人》
2000年第6届美国演员工会奖最佳男主角获奖-《美国丽人》
2000年 第57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剧情类最佳男主角提名-《美国丽人》
2000年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最佳男演员奖项-《美国丽人》
Ⅵ 《七宗罪》深度解析是什么
《七宗罪》具备所有一流电影的必备要素,精妙的故事、流畅的结构、复杂的艺术、深刻的哲思,当然,那个石破天惊的结尾使得它超过一流,当之无愧地成为真正的经典。具体如下:
七宗罪的完成,意味着两次身份的转变。第一次,约翰的身份,从惩罚者转变为了犯罪者。第二次,米尔斯的身份,当约翰成为了犯罪者以后,米尔斯也按照约翰所设计地成为了新的惩罚者。当米尔斯实施完惩罚的一瞬间,他也自动变为了犯罪者,而法律背后的公众则成了新的惩罚者。
暴食,贪婪,懒惰,色欲,骄傲,嫉妒,愤怒。这七种罪行如同跗骨之蛆,存在于每一个人的身上,并不是后天染上的恶习,而是与生俱来的品性。约翰不怕死,甚至渴望死在米尔斯的手里,他也只想要证明一件事:我们都是一样的,我们的罪过是一样多的。
在某种程度上,米尔斯和萨默赛特是一个人。米尔斯就像一个人的青年时期,稚嫩无知、冲动莽撞,但是心有理想,坚信正义。萨摩萨特就像一个人的老年时期,经验丰富、不急不躁,但是认清现实,承认黑暗。
在影片结尾,约翰杀死了翠西的同时,也杀死了这个还没来到世界的生命。而这个没来到世界的生命,米尔斯,萨默赛特才构成了完整的生与死的循环。你可以理解为成这样一种逻辑:对一切无知(未出生的孩子)→相信理想(米尔斯)→屈服现实(萨默赛特)。
也可以理解为这样的逻辑:热爱世界(米尔斯)→认清世界(萨默赛特)→放弃世界(未出生的孩子),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这两对父母做出了同样的选择:没有让他们的后代来到人间。
简介
《七宗罪》是一部由大卫·芬奇执导,布拉德·皮特、摩根·弗里曼、格温妮丝·帕特洛、凯文·史派西等人主演的惊悚悬疑片。该片以罪犯约翰·杜制造的连环杀人案件为线索,从警员沙摩塞和米尔斯的视角出发,讲述了“七宗罪”系列谋杀案的故事。
1995年该片在美国上映。1996年该片获得了第5届MTV电影奖最佳影片等奖项。
Ⅶ 七宗罪 影评
天主教明言七宗罪:“饕餮”、“贪婪”、“懒惰”、“嫉妒”、“骄傲”、“愤怒”、“淫欲”。沙摩塞是承办凶杀案的资深员警,即将退休,而米尔斯是新手,一付兴致高昂,自愿请调至这一分局。星期一上午,一件凶杀案发生,兇手在冰箱后写着“饕餮”,星期二,是一位律师,现场写着“贪婪”,一天一个,依七宗罪而死。面对此案,沙摩塞心中有诸多挣札,住在这城市已久的他,早已习惯,冷眼看事情,本想不接此案,几经考虑又留下来帮米尔斯,米尔斯血气方刚,冲动易怒,故弄玄虚的兇手因而选上他做为七宗罪的最后一人-“愤怒”。强竟杀了米的妻子崔西来激怒他。让自己成为“嫉妒”,米尔斯成为“愤怒”,强也赢得了这场游戏。沙可以退休了,但看着囚车中的米尔斯,究竟是社会始终如此不堪,或者天真单纯也是一种罪。
这部出色的惊险悬疑影片对犯罪心理学也作了详尽的描述,而罪犯通过圣经的道德审判来杀人,更具社会意义。一个警察最后却成为兇手计划的执行者,这是对社会和人生的讽刺,是对茫茫之中天主那七大信条的不可抗拒,还是象征了这多罪该罚的人世间的混乱的生活秩序?正象影片结束时斯班瑟说的那句话“海明威说:这个世界如此美好,值得人们为它奋斗。我只同意后半句。”
在电影里,七罪、七罚、七次下雨、故事发生在七天,甚至结局也由罪犯定在第七天的下午七时,无处不在的“7”暗示观众:它是宿命的罪与罚。既然如此,宿命的悲剧是必定要属于人间的,“上帝”作为“授意者”和“观望者”,参与了整个事件。冷血杀手作为传道者莅临人间,最终以身殉道。从某种角度看,悲剧中没有正邪的区分,作为渺小的人类,只能接受宿命的审判。
然而《七宗罪》恰好利用观众对玄学的神秘感和不理解,剑出偏锋的讲一个连环谋杀的故事。 “Seven”在宗教上是个神秘的数字,这一点在旧约中有最充分的表现。上帝用七天造亚当,取出亚当的第七根肋骨造了夏娃。撒旦的原身是有七个头的火龙(《启示录》第十二章第三节写道:“有一条大红龙,七头,也戴着冠冕......
《七宗罪》向人们呈现了一个变态的宗教杀手。芬奇无意用血淋淋的感官刺激和大量的追逐场景来达到使人恐怖的效果。他并非对杀戮场面进行简单的电影图解,而意在揭示这种杀戮后后面的东西。这部电影塑了与以往电影中截然不同的一类杀手。《七宗罪》中的杀手杀人并非是因为嗜血,而是有着强大的理论信条加上妄念来实施他自以为的通过"审判"和布道来拯救的目的。这才是最可怕的。这个杀手也许平时连一只鸡也不杀,但是他找到了依据来实施对人的毛骨悚然的谋杀。这种恐怖并非是亲眼看到某种可怕场面时感官的自然反应,而是心理上的恐怖。这使得《七宗罪》这部看起来像是侦探片或类型化恐怖片的电影脱离了这些窠臼,而与美国社会现实生活建立起了心理上的联系。
一个不正常的社会是产生这样的杀手的根源。现实生活中美国持续不断发生的连环变态杀手事件也在电影中不断有所反映和体现。然而,现实中以完全相同的手段进行残害的杀手虽然还没有发现,但却有很多在精神气质和思想观念上和他十分接近的人,让我们想想世界各地近年来出现的邪教组织和连环杀手:太阳圣殿教、奥姆真理教、吉姆·琼斯、邮包连环杀手大卫·卡钦斯基……最终都是以悲剧收场。
《七宗罪》使人们接触的是最黑暗的人性的一面,尽管它是虚构的,可是它的气息已经进入了现实的思绪和情感之中。正像片中老侦探说:"如果我们抓住了John Doe (杀手),而他本人就是魔鬼和撒旦的话,那也许是我们所期望的。但他不是魔鬼,他只是一个人……"有什么能比一个人做魔鬼的行径更为恐怖的吗?但更为恐怖的是,杀手的动机是以宗教为名义的。在杀手的彻底疯狂里似乎还有某种理智,这是最恐怖的事情。这部电影并非是关于杀戮,并非是关于一个人如何干出魔鬼般的行径的,而是关于那种杀戮的动机,以及这个动机的由来和它后面的东西。
剧情阴暗、主题悲观、手法低调的警匪片,却因为剧本结构的新奇、演员表现的优异以及导演别具一格的叙事风格而变成了一部叫好叫座之作。故事背景是一个整天下雨的不知名城市,摩根·弗里曼饰演一名即将退休的老刑警,而布拉德·皮特则是怀抱理想热情来这里上任的新人。他们碰到了一连串离奇的凶杀案,兇手故意在现场留下人类的七个罪诫“暴食、贪婪、懒惰、淫欲、骄傲、嫉妒和愤怒”,跟警方大玩心理战。一冷一热的警探组合终于逼到兇手投案自首,却无法改变既定的悲剧命运。导演戴维·芬彻在银幕上呈现出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社会黑暗面,由凯文·史派西饰演的兇手在终场前发表了一段自辩之词,更具高度的反社会煽动力。
让观众希望他活着的人在结局死掉,这永远是让你的电影被人们记住的有效手段之一.于是,年轻警察米尔斯的妻子翠西死了.事实上导演并没有让我们看到翠西被兇手割下来的头,可是我们都明白,处于极度悲愤下的米尔斯开枪打死了兇手------这是一个智慧,坚忍,疯狂的罪犯.于是,罪犯完成了他的罪恶的艺术品.最后两种原罪------罪犯死于嫉妒,而米尔斯因为愤怒杀了罪犯,也背上了原罪,等待审判(来自人间...).
关于罪犯:
贪吃,淫荡,贪婪,懒惰,高傲,嫉妒,愤怒---------这就是七宗原罪.影片中的罪犯在前半段一直没有露面,但是他作案的手法确实已经让所有的人感到震惊.他可以强迫一个人吃到胃涨裂和内出血;他可以花一年的时间精心"养育"他的受害人;为了完美的犯罪过程,他把自己手指头的皮肤剥去,以免日后留下指纹.全部的过程都在在这个罪犯的掌握之下,一步一步,我们随着罪犯的带领下,欣赏这他引以为豪的犯罪过程.七种原罪在时间横行,我们已经见怪不怪.但是,其实这才是最大的恶魔,而我们的兇手只是这些罪恶的一个化身.每天都有人因为贪婪而死;因为嫉妒而死,因为愤怒而死......我们天才的导演大卫芬奇也许就是想告诉我们: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上,太多的人已经迷失了自己.就连那个身为警察的米尔斯,最后也因为爱妻被害而失去理智,开枪杀死了罪犯.事实上,这也是我们自身无法控制的,也是我们无法抵抗的,这个完美强大的罪犯,已经把这些寓意都展现给我们.看着他心平气和得到警察局里自首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一切,刚刚开始......
关于影片:
大卫芬奇无疑是一个天才,这样的一部电影拍在我们面前,除了为他鼓掌,为他流泪,真的没有什么别的可作.这个题材的成功和演员的到位我就不想多说了.值得注意的是它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把握的那样完美.刚刚搬家过来,所以需要磨合,所以家里会体验到地铁的恐怖,所以兇手可以在家里找到他的妻子并杀害.我原以为拍电影很容易,现在才知道这和做饭一样,泡方便面也叫做饭,满汉全席也叫做饭,究竟你是什么样的厨师,看看你作的饭就知道了。
影片描述一个连环杀手和两个警探的故事。此君精通古典文学,他精心设计了一套向邪恶世界挑战的方法:根据西方古典文学的说法,人有七宗罪,分别是贪吃、懒惰、荒淫、愤怒、妒嫉等。他为每一宗罪找到一个代表人物,然后用以毒攻毒的方式置该人于死地。比如,他强迫一个贪吃的胖子不停地吃,直到撑死。
Ⅷ 七宗罪电影有何寓意,结尾有些看不懂啊
最后的画面:黄昏,威廉独自站立。对应最后的台词,就算世界永远不是美好的,也都值得为之奋斗。黄昏以后的黑暗和必然到来的黎明,必然永久对立。正是如此,威廉在黄昏中的身影,犹如黑暗中的守护者,让人可以安心在黑暗中奋斗,前行。这也是《七宗罪》最后的精华所在,虽然阴郁充斥全片,希望之光在最后一刻却如此的温暖。
七宗罪,其最初是由希腊神学修道士庞义伐草撰出8种损害个人灵性的恶行,包括暴食、色欲、贪婪、伤悲、愤怒、懒惰、妒忌和傲慢。六世纪后期,天主教将8项罪行减至7项,以对爱的违背程度为准则,将自负并归于傲慢,伤悲归于懒惰,并加入妒忌,将其顺序改为:傲慢、妒忌、愤怒、懒惰、贪婪、暴食及色,欲。
(8)七大罪美国电影扩展阅读
但丁在《神曲》里根据恶行的严重性顺序排列七宗罪,其次序为:
一)淫欲-不合法礼的性欲,例如通奸。(但丁的标准是“过分爱慕对方”,而这样便会贬低了神对人们的爱)
二)暴食-浪费食物,或是过度放纵食欲、酗酒或屯积过量的食物。(但丁的观点是“过分贪图逸乐”)
三)贪婪-希望占有比所需更多为之贪婪。(或是以但丁的观点,贪婪是“过度热衷于寻求金钱上或权力上的优越”)
四)懒惰-懒惰及浪费时间。(懒惰被宣告为有罪是因为:其他人需更努力工作以填补缺失,但应该的事情还没有做好,对自己是百害而无一利)
均衡:一方比另一方付出更多。(从但丁的神学观念上去看,懒惰是“未能全心爱上帝,未能全副精神爱上帝,未能全人之心灵爱上帝”-具体来说包括懒惰、怯懦、缺乏想象力、满足及无责任心)
五)愤怒-源自憎恨而起的不适当(邪恶的)感觉,复仇或否定他人,在律法所赋予的权力以外,行使惩罚他人的意欲亦被归作愤怒。
六)嫉妒-因对方所拥有的资产比自己丰富而心怀怨怒(对自己资产的喜爱变质成了忌恨其他更美好事物的拥有者的欲望)
七)傲慢-期望他人注视自己或过度爱好自己。因拥有而感到比其他人优越、把自己定位成比上帝或他人更优秀的存在。
四世纪当时的埃及僧侣伊瓦格里厄斯·泊恩太格司(Evagrius Ponticus),把这些罪行定为八种“致命的激情”(8 deadly passions),而在东正教方面,这些冲动仍然被描述为“致命的激情”,而不是深藏在他们体内的罪孽。而主动迎接这些“激情”或拒绝与这些“激情”对抗的人在正统基督徒道德神学(Orthodox Christian moral theology)方面是被定位成有罪的。
Ⅸ 求电影《七宗罪》剧情简介以及故事结果。
一、剧情简介:
“暴食”、“贪婪”、“懒惰”、“嫉妒”、“骄傲”、“淫欲”、“愤怒”,这是天主教教义所指的人性七宗罪。城市中发生的连坏杀人案,死者恰好都是犯有这些教义的人。
兇手故弄玄虚的作案手法,令资深冷静的警员沙摩塞(摩根•弗里曼Morgan Freeman饰)和血气方刚的新扎警员米尔斯(布拉德•皮特Brad Pitt饰)都陷入了破案的谜团中。
他们去图书馆研读但丁的《神曲》,企图从人间地狱的描绘中找到线索,最后从宗教文学哲学的世界中找到了兇手作案计划和手段的蛛丝马迹。兇手前来投案自首,这令众人都松了一口气,以为案件就此结束,怎料还是逃不出七宗罪的杀人逻辑,这次兇手瞄准的目标,是那个犯了“愤怒”罪的人。
二、故事结果:
两个警探回到警局后,兇手John来自首了。他说他还藏了两个人的尸体,但是只能带Miils和William去,否则他会以精神疾病脱罪,于是俩警探答应了。
他们开车去了荒原,后来有个人送快递过来,William拆开看到里面的东西后很惊讶,让Mills放下枪,这时候John说自己就是嫉妒Envy,急怒之下Mills(John认为Mills是暴怒Wrath)知道了自己的妻子被他杀了,于是开枪打死了John。
《七宗罪》角色介绍:
1、大卫·密尔斯
密尔斯是一位从外地转调而来的警官,但是对于他所看到的社会乱象,心中仍然保留一丝的正义感,希望能一尽己力,来改善人们的罪恶以及黑暗面,但是他火爆、耐不住性子的急躁个性却是他的致命伤。
2、威廉·沙摩塞
任职几十年,拥有丰富的办案经验,对于人性的罪恶,他却感觉使不上力,多年来的执法,让他感到对于人们的冷漠与犯罪毫无改善,甚至日趋恶化,在面临退休的日子里,他只想尽快离开这个罪恶都市。
3、翠茜·密尔斯
她是密尔斯的妻子。跟密尔斯在高中时期相恋、交往,随着密尔斯的调职,对于新生活从一开始的期待转变为失望及沮丧,更甚至因为怀孕而害怕将来小孩子会受到环境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