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巨制 » 电影东京大轰炸完整版mp4下载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电影东京大轰炸完整版mp4下载

发布时间: 2023-01-29 09:41:36

1. 为什么搜索不到轰炸东京的电影资源,真是笑话 。珍珠港轰炸都有,我也是醉了。心里挺不爽的,求给百度云

这个好像没有中文字幕,凑合看啊

http://dydh.tv/movie/dongjingshangkongsanshimiao/ 这是另外一个下载,里面好像有字幕,但你要选CD1 CD2啊

2. 有没有关于东京大轰炸的电影

估计不会有的,比南京大屠杀都悲惨,几十万吨燃烧弹分批次投在东京这样一个人口密集的城市,可以想象是怎样的后果。很多中国人可能主观的认为日本人活该,但是客观的看待不得不让人毛骨悚然。这样的事情想想都可怕,拍成电影那岂不是证明美国没有人性了吗。

3. 轰炸东京电影叫什么名字

轰炸东京电影叫《东京三十秒》。


它是一部 1944 年的美国战争电影,由Metro-Goldwyn-Mayer制作。道尔顿·特朗博的剧本改编自泰德·劳森上尉 1943 年的同名书籍。


在 1941 年 12 月 7 日日本袭击珍珠港四个月后,劳森是历史性的杜立特空袭的飞行员,这是美国对日本的第一次报复性空袭。这次突袭是由美国陆军空军中校詹姆斯·杜利特尔计划、领导和命名的在突袭后的第二天晋升为准将两级。

东京:


东京(日文:东京;平假名:とうきょう;英语:Tokyo),日本首都,位于日本关东平原中部,是面向东京湾的国际大都市,日本三大都市圈之一东京都市圈的中心城市。东京狭义上指东京都、旧东京府或东京都区部(旧东京市),亦可泛指东京都市圈。东京是江户幕府的所在地,江户在庆应4年7月(1868年9月)改名为东京。

4. 中途岛海战序幕:东京大轰炸,扭转整场太平洋战争

日军偷袭珍珠港是引爆太平洋战争的关键,而美国为了报复,派杜立德空袭日本首都东京,也为接下来的中途岛海战揭开了序幕。由于中途岛海战让美国扭转了在太平洋战争中一开始的劣势,因此杜立德的空袭其实影响了整个太平洋战争的走向与结局。本文将会介绍中途岛海战爆发的背景,让大家在看这段 历史 之前,先了解这背后所发生的故事,以增加观看的乐趣,至于战争开始后的高潮迭起,那就留给大家自个细细品味了。

日军在偷袭珍珠港的那一天,也同时挥军南下,兵分多路进占菲律宾,疯狂攻打马来西亚、新加坡、与当时仍属于荷兰殖民地的印尼,并在接下来继续进军新几内亚与邻近的岛屿,在1942年2月底时,日军已经来到了澳洲的大门口。这时日本面临了接下来的战略选择:其一是英国、澳洲、美国、荷兰等国所组成的海上舰队,虽然一路向西退到了印度洋上,暂时进入斯里兰卡整补,但很有可能会卷土重来。因此进一步追击并歼灭这支在印度洋上的舰队,以保护日本新占领的印尼、马来西亚等地,阻止盟军从印度洋上发动反击,就成了日军的第一个选项。

但与印尼只有一水之隔的澳大利亚,受到美国的全力支持,也很有可能成为美军反攻的基地,因此威胁也很大。而位于澳洲北方的新几内亚,是进攻澳洲的重要门户,当时的新几内亚分为西部的荷属新几内亚与东部的澳属新几内亚,日军当时已占领属于荷属印尼的新几内亚西部,所以计划在岛上继续向东推进,占领澳属新几内亚东南方最重要的莫尔斯比港,同时也在海上占领澳洲东北方的斐济、萨摩亚等岛屿,切断美国对澳洲的支援,这样就能解除澳洲的威胁,甚至进一步占领部分的澳洲,这是日军的第二个选项。

而第三个选项,则是当时的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指挥官山本五十六一直认为擒贼要先擒王,澳洲威胁的关键还是在于美国的军事支持,印度洋上以英国海军为首的舰队,仍然可以继续作战,也是因为有美国的后勤支援,因此美国才是问题的关键。而且 山本五十六也一直很懊悔,在偷袭珍珠港时未能一举消灭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所以他拟定的作战计划,是直接攻击夏威夷,不止可以一举翦除美国海军在太平洋的最重要基地,歼灭美国的太平洋舰队,还能立刻威胁到美国西岸,那澳洲的威胁不战自解,美国也将无力继续支援远在印度洋上的盟军舰队。

山本五十六的理论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但却遭到日本海军部的严厉反对。原因在于日军在短时间内急速扩张,占领大半整个东南亚,兵力吃紧,要再越过半个太平洋攻击夏威夷,实在是力有未逮,而且就算成功占领了夏威夷,美军也一定会全力反攻,以解除本土西岸之危,日军要守住距离日本这么遥远的夏威夷,实在非常困难。同时是否能一举歼灭美国海军与其航空母舰,也没有十分的把握,因此这个计划被视为太过冒险而遭搁置。特别是陆军极为反对山本五十六的计划,反而支持先解除澳洲与印度洋的威胁,以确保陆军在东南亚的作战部队可以获得安全的海上运补航线。

当时日本最后决定的折中作战计划,是先空袭印度洋上的盟军舰队,同时准备进攻斐济与萨摩亚,等成功削弱来自印度洋上的可能威胁后,再全力进攻澳属新几内亚、斐济与萨摩亚,如此一来即可切断美国的军事援助,围困澳洲,解除威胁,甚至再出兵占领部分的澳洲。因此在三月底,日军的航空母舰舰队先进入印度洋,并大举在孟加拉湾与斯里兰卡空袭盟军舰队,直到4月10日为止,获得极为丰硕的战果。 日军的航空母舰发挥了空中优势,令英军毫无还手之力, 日军击沉了包括一艘航空母舰与两艘巡洋舰在内的几十艘舰艇,这也让英国误判日军的下一步很可能是占领斯里兰卡,而放弃反击计划,全力加强斯里兰卡的防御。

上图:英国的竞技神号航空母舰在印度洋遭到日军航母舰载机的空袭,正在沉没。

但日军所万万没想到的是,由杜立德所率领的攻击舰队,此时也正朝着日本的方向前进, 美军计划利用陆军的B-25轰炸机冒险从航空母舰上起飞,利用B-25航程较长的优势,从海上对东京展开空袭。而很明显这场空袭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质意义,最主要是要展现美国反击的意志。但是美国军方与杜立德都没有想到,这场空袭将改变日军的战略方向。

上图:杜立德空袭时,正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B-25轰炸机。

因为4月18日的空袭,美军的轰炸机在日本皇宫附近投弹,大大震撼了日军高层,他们认为没有办法保护皇居,是军方的奇耻大辱,因此如何防止美军继续发动类似的攻击,就成为了日本海军的第一要务。

日本人必须保卫本土,并力图尽快解决美军的太平洋舰队。在印度洋的日军航母舰队被迅速召回,准备决战中途岛。

山本五十六的计划也因此败部复活,只是计划中攻击夏威夷部分仍然被视为太过行险,因此改为攻击中途岛,一来为日军取得前进作战基地,以防止美军的偷袭;二来打算诱使美国的航空母舰舰队参战,一举歼灭美军在太平洋上的航空兵力。只是日本海军仍然不愿意完全放弃原先的计划,妥协的结果就是部分航空母舰在发动中途岛作战之前,先南下支援攻击摩比斯港、围困澳洲的攻势,同时在发动中途岛作战时也将一并攻击更北方的伊留申群岛,以作为牵制性佯攻。这个修正版的作战计划很快地得到批准。

上图:日本最后定案的作战计划是先佯攻阿留申群岛,但主力则偷袭中途岛。

但日军所没想到的是,南下支援攻击摩比斯港的翔鹤号、瑞鹤号两艘航空母舰,在珊瑚海海战中一艘遭到重创,另一艘则损失了大半舰载机,都没有办法参加接下来的中途岛海战,这让日本海军可以运用的航空母舰减少了三分之一。这场中途岛海战的前哨战珊瑚海海战,美军虽然在战果上处于劣势,一艘航空母舰列克星顿号遭到击沉,另一艘航空母舰约克城号受到重创,但不止先阻止了日军取得攻击澳洲的重要跳板莫尔斯比港,又为接下来的中途岛海战埋下了致胜的先机,是典型在战术上失利,但在战略上胜利的战役。

而更为雪上加霜的是,日军的密码早已被美军所破解,美国在开战前就确定日军将会偷袭中途岛,因此先布下了陷阱,连在珊瑚岛海战中遭到重创的约克城号,也在紧急入坞抢修数日后,立刻重新投入战场。

如果单纯来看珊瑚海海战,是日军小胜,但如果将珊瑚海海战与中途岛海战放在一起看,美军则是大胜。

日军投入珊瑚海战,是严重的战略错误。日本已经准备在中途岛与美军决战,不应该分散航母舰队,参加珊瑚海战,结果被美军各个击破。但日军又不太看重珊瑚海战,所以未能派出优势舰队,以确保取胜,日军的分兵,实为败笔。 当时的日军并不这样认为,他们被短暂的胜利或优势冲昏了头脑,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样的失误。

因此珊瑚海海战被视为是一场典型的“战术上失败,但战略上获胜”的战役。美军在这场战役中的损失较日军高,却换来了最为重要的战略契机,而扭转了整场太平洋战争。

若您对太平洋战争还意犹未尽,想了解这场海战的前后,可以去观看《太平洋战争三部曲》,这套书深入解读太平洋战争,更细致地描写了珊瑚海和中途岛两场战役。读完很是感慨,战争真是一种理性和狂热并行不悖的可怕实践,永远不要放松对日本好战分子的警惕

5. 这是哪部电影关于美国轰炸东京的

是《东京大轰炸》,而《珍珠港》则是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的影片!

6. 史上最强轰炸现场 东京大轰炸(伤亡50万人超核弹轰炸)

人类历史上总共发生了两次世界性的大战,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及范围最广、伤亡最为惨烈,二战后期,美国为了促使日本尽快投降,而对日本首都东京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轰炸,史称“东京大轰炸”,共造成约50万人的伤亡。

史上最强轰炸现场——东京大轰炸

东京大轰炸主要是指1945年3月10日、5月25日对日本东京两次大规模轰炸。因为指挥这次轰炸的美军指挥官叫柯蒂斯·李梅少将,所以又称“李梅火攻”。这场大轰炸,所造成的伤亡,甚至超过了后来对日本使用原子弹所造成的伤亡,所以有人推测,它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非核武空袭。

1945年3月9日晚上,美军的334架B一29战略轰炸机乘着夜色的掩护,从美军关岛基地出发直扑东京,随后就开始了轮番地毯式轰炸,为了提高轰炸的准确性,美指挥官还要求轰炸机,降低飞行高度。

在轰炸中美军使用了燃烧弹,为了携带更多的燃烧弹,美军机甚至拆除了枪炮炮塔,在短短的几小时内,美军共投下2000余吨燃烧弹了,整个东京瞬间变成火海,市中心41平方公里被夷为平地,摧毁了东京63%的商业区和20%的工业区。

3月10日美军再派出334架B-29轰炸机,从马利亚纳群岛出发,并再次使用凝固汽油弹对东京进行持续2小时的轰炸,这次轰炸使得26.7万幢建筑物付之一炬,超9万人因此丧生,另有10万人被烧成重伤,100万人无家可归。

1945年5月26日,500架B一29美军轰炸机再次达到日本东京上空,再东京北部和西部居民区投下4000吨燃烧弹,造成的伤亡人数和被毁的建筑物已经无法统计,轰炸过后,整个东京已经变成了一座“死城”。

东京大轰炸结束几个月之后,日本宣布投降,东京大轰炸中,其中大部分是日本平民,所以战后人们对于这场轰炸至今依然有争议,不过不光日本遭受过大轰炸,二战时期的中国,也遭受而来日军的大轰炸,最为着名的就是重庆大轰炸,死伤也是不计其数。

重庆大轰炸:伤亡16万人

在中国的抗战期间,从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日军对当时中国战时陪都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多的轰炸战略,据相关统计信息,在此期间日军一共对重庆实施了近2百多次的空袭,共出动9千多架飞机,投弹数量在一万枚以上,死于轰炸的重庆人民数量达上万人,万余

7. 东京大轰炸日军痛哭 揭秘1945东京大轰炸

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资料统计,从1944年到1945年8月15日,美国空军总共出动了5.2万架次轰炸机针对日本本体实施战略轰炸,空袭了日本境内98座城市。其中有些城市被毁40%-60%,基本上已经是成为了一片废墟。根据战后美国发表的战略轰炸调查报告称,对日本最后9个月的战略轰炸,造成平民伤亡80.6万人,其中死33万人(包括原子弹轰炸在内)。
为报复日本,第一次空袭东京
二战初期日本气焰非常嚣张,特别是偷袭珍珠港成功以后,日本席卷了南太平洋,征服了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东印度群岛等地。此时盟军节节败退,日本掌握太平洋的制海权和制空权,初步实现自己大东亚共荣圈的梦想。在此期间,美国为了报复日本,决定对东京进行轰炸,以打击日本的士气。

由于残存的海军基地距离日本本土太远,只能利用海军航空母舰靠近日本,然后利用海军舰载机进行轰炸。当时日本在本土800公里以外有雷达艇巡逻,因此空袭飞机必须在880公里以外起飞。对于当时的舰载机来说,往返航程太远,并且航母等待空袭飞机的返回过于危险。因此,美国最终采用远程轰炸机,并且这些飞机在完成对东京的轰炸以后直接向西飞到大陆机场进行降落。

美军任命杜立特中校担任轰战机的指挥官,因而这次轰炸被称为"杜立特空袭"。第一次轰炸东京是1942年4月18日,一共16个机组,他们驾驶B-25轰战机。12点30分,当他们来到东京上空的时候,在东京中心广场上,刚刚结束防空演习的日本民众还以为是演习。直到炸弹落下,他们才知道真正的战争已经来临。这次空袭主要意义还是震动日本民众,其本身所造成的破坏有限。在完成任务以后,绝大部分的人都平安的抵达了中国大陆,15个机组中共有75人,其中3人阵亡,8人被俘虏,64人被中国军民救助起来。

这活下来的64个人又参与了后续的战争,共有11人死亡,其中4人是死在了中国战场。被俘虏的8个人,有三人被日本人判处了死刑,剩下5人之中一人被虐待致死,最后的4个人经历了三年半的煎熬,最终活了下来。

唯一没有到中国大陆的是8号机,由于当时飞机没油了,并且飞机上的机枪塔也失效了。所以他们只能选择北上飞到苏联的海参崴。后来这个5个美国人也平安的回到了美国。

中国军民救助了这些美国飞行员,因而引起了日军的报复。更重要的是这是日本第一次遭受轰炸,对国民的信心打击很大。所以日本发动了浙赣战役,破坏了丽水、玉山、衢州等地的机场。整个战役持续了4个月,中国军民有25万人被杀。
美国空军对日本本土进行持续战略轰炸
随着战争的进行,日本开始走下坡路了,等到1944年的时候,美国完全获得了制海权和制空权,因此美国对日本本土进行大规模的轰炸已经成为可能。1944年到1945年,美国利用B-29对日本进行了无数次的轰炸,但是效果不好。原因在于美国人以对付德国人的思路来对付日本人。因为德国工业区集中,轰炸效果非常明显,但是日本工业区分散,很难彻底摧毁他的军工企业。

直到李梅开始指挥对日本的轰炸。他发现日本多是木质结构的房屋,因此他决定采用燃烧弹进行火攻,这便是非常有名的火烧东京。
这一期间美军对日本本土的轰炸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4年6月到1944年10月。美国空军第20轰炸机联队的68架B-29飞机,从成都机场出发,轰炸日本九州钢铁厂,其后又对长崎、佐世保等工业区进行轰炸。这一阶段的轰炸持续5个月,共计出动22次,投弹万余吨,不过效果并不好。

第二阶段:1944年11月到1945年2月。美国空军第21轰炸机联队的111架B-29飞机对东京进行轰炸。随后,他们的轰炸范围扩大到大阪、神户、名古屋等地。由于缺乏战斗机护航,轰炸机损失很大。不过好消息就是由于采用低空面积燃烧弹轰炸,效果非常好。

第三阶段:1945年3月到1945年8月。美国空军334架B-29轰炸机夜袭东京,投掷大量燃烧弹,使得东京遭到毁灭性的打击。随后,他们又对大阪、名古屋等地投掷燃烧弹。

美国空军对日本的战略轰炸历时14个月,对日本本土共投弹16.08万吨。其中主要轰炸行动集中在后9个月,特别是李梅倡导的用燃烧弹进行轰炸,取得了明显成效。根据日本内务省的调查,轰炸共造成伤亡554350人,毁坏房屋244万栋,800万人无家可归。日本的工业在轰炸中遭到重大破坏,电力和炼油工业生产能力分别下降70%和83%,飞机工业下降60%,飞机产量从1944年的月平均2341架下降到1945年8月的200架。其它工业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国民经济濒临崩溃。不管怎样李梅的大轰炸威力比原子弹造成的伤害还大!

以东京为例。1945年3月10日,334架美军B-29轰战机对东京投下了2000吨的燃烧弹,导致了10万人死亡(日本人的数据是30万人),100万人无家可归,这是二战中最为惨重的空袭。燃烧弹爆炸引发的大火,飞机在250公里以外的太平洋上依然可以看到。整个东京可以说是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只有大型的坚固建筑未受破坏。大火过后,日本政府调动了大量人力,花了25天时间才把烧焦的尸体清除完毕。

美军对日本本土的轰炸无益加速了战争的进程,特别是火攻东京,"这次空袭动摇了整个国家的基础"。美军鲍尔将军这样评价火攻东京,"它不比原子弹轰炸广岛长崎的效果差。"

8. 东京大轰炸:比原子弹都残酷的轰炸,一夜之间10万人葬身火海

“东京大轰炸”一般是指二战期间,美军对日本东京的系列轰炸行动,主要指分别发生在1945年3月、5月的两次大规模轰炸行动。由于主要轰炸将领为美国柯蒂斯·李梅少将,我们通常又该轰炸行动称之为“李梅火攻”。

“东京大轰炸”可谓是战争史中最具代表性的轰炸战略之作,也是非核武器攻击中最具破坏性的空袭行动,它给日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加快了日本帝国主义颓败的速度。

只是不知道当这次空袭行动过后,日军的高层将领们是否会后悔,1941年不惜冒险一掷,炸掉美国珍珠港,将美国卷入二战中的行为。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军致力于报复日本“突袭珍珠港”的轰炸事件,希望能够驾着飞机前往日本,让他们也体验一下家被炸的感觉,但真到实施报复行动的时候,除了1941年派出B-15象征性轰炸后,美军因为技术和地缘条件的限制,再也没能继续对其进行战略轰炸。不过这一状况在1943年B-29服役后,得到了改善。

B-29轰炸,二战期间被誉为“超级空中堡垒”,是由美国波音公司于1940年开始研制的,其航程可达6千多公里,载重约为9吨。1942年9月21日首飞后,经过多次调整开始进入军队服役,B-29轰炸机是当时战场上最大型的飞机,擅长执行战略轰炸和远程轰炸,其中运用的先进技术,还令它可以在必要的情况下,完成反潜、侦察和空中加油的任务。

1944年6月15 日,收到货的美空军,迫不及待地派遣了68架B-29,从中国成都出发,前往日本,报复轰炸日本九州岛的八幡钢铁厂。不过最终由于距离太远、携带弹量较少、以及中途飞机故障等原因,这次攻击并没有达到报复的要求,因此美军不得不转变思路,改变对日本的报复行动。

1944年3月11日,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上将向罗斯福提出,美军可以首先攻占日本的马里亚纳群岛,打破日本的“绝对国防圈”,之后再将针对日本的轰炸队,调配到据日本本土较近的岛屿上,筹备大规模的对日轰炸。

这里提一嘴“绝对国防圈”,它相当与一个以日本为圆心,半径约2000多公里的圆形边防线,其中包括沿千岛群岛、小笠原群岛、马里亚纳群岛、加罗林群岛和新几内亚群岛西部。而尼米兹上将的提议,就是向马里亚纳群岛实施两栖作战、占领群岛,将日本全部的领土,覆盖在B-29可轰炸范围内。

“马里亚纳群岛”计划得到罗斯福的认可后,美军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才达成了与计划相符的结果。1944年10月,在尼米兹将军的指挥下,第73轰炸机连队成功驻入马里亚纳群岛的塞班岛,“东京大轰炸”就此拉开序幕。

1944年11月24日,88架轰炸机从基地前往东京,准备在白天进行一次精准式轰炸,检验一下马里亚纳群岛战役的成果。飞机到达目的地后,在一万米的高空中进行了投弹,但因当天多云雾,派出的88架轰炸机,只有30架左右找到了目标,而且这些找到目标的轰炸机,还因为视线的原因,任务精准度只达到了原定计划中的10%。而日本在这次轰炸行动中,只有一个飞机制造厂受到了极小的伤害!

虽然独特地理环境和工业模式,令日本避免了此次轰炸的可能会造成的损失,但是该来的终究会来。1945年1月,李梅被任命为第二十一轰炸机部队司令后,日本东京就此迎来了空袭的噩梦。李梅是个轰炸狂人,是暴力征服坚定不移的信仰者,二战期间,他就是美国战略轰炸思想的信奉者与实践者。

但客观地说,上任之初,李梅的轰炸行动并不成功。李梅在接到轰炸东京的任务后,并没有意识到天气、区域文化对行动的影响,依旧采取了欧洲战场上最常见的轰炸模式,进行试验性轰炸计划。所以,在面临日本高空时速达到300h/m的气流时,他指挥的机群失败了,被派去执行试验轰炸计划的空军,遭到了不小的损失,他们不仅没有达成目标,还被有轰炸经验的日军用迫击炮给打了。

2月19日,经过深思熟虑后,李梅又向第20航空军的指挥部发出了“将试验性燃烧弹空袭,提到优先位置”的命令。经过多方资料对比后,他认为日本的城市不同于德国的砖石建筑,而是多木制建筑,被炮弹轰炸后,其城市损伤程度远不如德国;木制建筑易起火,如果用燃烧弹进攻,可以更快地扩大战果。

2月23日,根据日本资料实况,美军开始了首次大规模的燃烧弹攻势力。在李梅的指挥下,当天晚上,174架满载的B-29轰炸机,在东京抛下大量凝固汽油弹,将东京约2.56平方千米大的地区给烧了个干净。这次实验性轰炸的成功,坚定了李梅施大规模夜间火攻的决心,为他开启“烧烤大师”之路打下了基础。

实验性轰炸后,李梅对局势进行了重新评估,结合首次火攻击计划制定了新的战术。首先,在李梅的要求下,空军拆除了轰炸机上所有炮弹和弹药,只留下尾机枪手应对敌国飞机,然后将腾出来的地方装载成燃烧弹。其次是,在今后的行动尽量低空夜间行动,因为这样既降低了进攻的损伤,又提高了打击的精准度。最后李梅还要求,空袭时解散编队,进行单独轰炸,防止燃烧弹对本国机群的伤害。

3月9日晚,美国乘着夜色派出了出334架B-29轰炸机,直扑东京。10日凌晨15分,美军两架导航机率先到达东京,他们先是按照计划,在预定目标区——下町地区投下照明弹,为后面的轰炸机指引方向,接着投下了燃烧弹,为B-29指定轰炸目标。随后,得到信号的B-29迅速摆好进攻的架势,采取轮番地毯式轰炸和低空贴面的手段,在东京投下了2000余吨燃烧弹。

这些燃烧弹中不仅包含固体汽油弹,还包含了易燃的白磷弹,这些装备,可以说刚好是日本建筑的克星。或许是战场上坏事干多了,美军进行燃料弹轰炸的时候,东京刮起了大火,在风力的加持下,一阵阵火浪极为迅速地扩散开来。

当天晚上的大火,夸张来说完全是照亮了半边天。面对如此大火,不到万人的消防队伍迅速崩溃失去作用,身处其中的居民为活命,只能疯狂地找水塘。刚开始的时候还好,等火势彻底蔓延起来后,水塘成为了大火中夺人性命的锅炉,据说,由于温度过高,部分钢铁制品都出现了融化的现象。

抛去道德来讲,这场轰炸可以说是李梅指挥轰炸行动中最亮眼的成果,它将东京市中心约41平方公里的建筑夷为平地,将计划中的22个工业目标全部被摧毁,据记载,这次行动后导致100万东京居民无家可归,83793人被烧死,10万人被烧伤或呛伤。

由于美军事先攻击了该地的军队,且日军缺少夜间对空能力,在轰炸后开始后,日本几乎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在美军低空执行任务时,日军那一通乱打的“王八拳”,也只给美军带去了9架被击落、5架迫降、42架轻微受损的伤害。火攻东京不到30小时,尝到甜头的李梅派出317架轰炸机,又夜袭了名古屋,不久之后,大阪也沦陷在火海之中。但很显然,美军的轰炸目标亦或是报复目标,主要还是东京。

5月9日夜间,300多架B-29轰炸机,每架带着6吨重的“礼物”再次看望东京。这次行动同上次一样,只是这次被烧毁的面积更大,约有56平方公里的建筑被点燃,这次轰炸后的大火足足燃烧了四天!5月25日,或许是美国认为大仇已报,该为“珍珠港”事件作一个了结了。当天,在李梅的指挥下,美军又出动了500架B-29进行了最后一次的“扫尾轰炸”,即向北部、西部居民区投下4000吨燃烧弹,将完好的建筑彻底毁去。第三次轰炸结束后,东京彻底沦为“死城”。

当时日本的工业大多数集中在大中城市,而美军为了打击报复,主要轰炸的地方也是这些地方,所以等美国轰炸行动过后,日本的工业生产也开始飞速下滑。据记载,日本飞机生产下降了60%~70%,石油产能被破坏了80%,主要的兵工厂被轰炸后,被毁面全部达到了70%以上,最严重的大阪工厂更是高达96%。在轰炸后日本的同时,美军也不忘对其进行封锁,将他们对外的运输通道全部切断,后来,对这项举措还美其名曰“饥饿战”。

现今,战争已过去良久,部分人对美国“东京大轰炸”行动开始出现不同的看法,站在不一样的 历史 节点上,从不一样的角度看待同一件事,有不同的看法确实正常;不过,还请明白“东京大轰炸”,对遏止日本“一亿玉碎计划”是有积极作用的,而且它也是日军开始考虑停战的原因之一。

9. 东京大轰炸的电影哪能看

《大轰炸》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提取码: n1tj

《大轰炸》是由萧锋执导,刘烨、布鲁斯·威利斯、宋承宪、范伟、马苏、张钧甯、张帆、陈伟霆、车永莉、吴刚、冯远征、耿乐、涩谷天马、谢霆锋等联袂出演的战争历史片。2018年10月26日,该片在美国以网络上线的形式上映。该片讲述了1938年2月到1944年12月,日本侵略者对重庆实施了六年零十个月的无差别轰炸期间,重庆市民向死而生、乐观坚强的抵抗精神以及年轻的中国飞行员与日本航空兵展开殊死激战,保家卫国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