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旅顺战役的战争背景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日俄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他们为了独吞中国这块“肥肉”,早已争得面红耳赤。早在19世纪中期,俄国趁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机会,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强占了我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大片领土。接着,又想把我国的东北三省霸占过去变成它的“黄色俄罗斯”。而经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也在处心积虑地向外扩张,它发动了侵略中国和朝鲜的甲午战争,威逼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夺占了中国的台湾,准备进一步把自己势力渗入到辽东半岛和东北三省。
俄国已经强占了辽东半岛上的旅顺为“租界”,早已把东北看成是自己的“势力范围”。1890年后,日俄两国都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国内阶级矛盾激化,两国统治阶级都企图用发动战争来转移本国人民的视线。俄国内政大臣普列维叫嚣道:“为了避免国内的革命,我们需要一次小小的、但是胜利的战争。”
日俄战争前夕,两国一方面疯狂备战;另一方面,为了争取时间,迷惑对方,又进行了“和平”谈判。但随着双方备战工作接近完成,到1904年2月,谈判终于破裂。从此,日俄两国,为了争夺我国东北,在中国领土上进行了长达一年半的野蛮战争。他们到处烧杀抢掠,甚至驱使中国老百姓为他们的战争效力,可是腐败的清朝政府,不但不敢抗议,反而宣布“中立”,并且划定辽河以东为日俄战区,供他们厮杀。
B. 旅顺大屠杀是谁策划的
旅顺大屠杀是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占领军攻陷位于辽东半岛的旅顺,对城内进行的一次四天三夜的屠杀,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旅顺大屠杀的策划者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旅顺大屠杀的策划者
1894年在中国的旅顺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大屠杀,日本军队在旅顺惨无人道的杀害了中国平民两万多人,整个城市和周围的村庄只剩下八百多人,这是日本军队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
那么旅顺大屠杀是谁策划的呢?这个人是日本颇具争议的人物,名字叫乃木希典,这个人在日本被一些人称为“军神”,但是后来有些日本人不认同这个说法,认为他是一个完全不知道如何指挥军队的人。
乃木希典出生在日本的东京,是长州藩士乃木希次的第三个儿子,他从小就接受武士道精神的 教育 ,同时也受到了中国的儒学忠君思想的影响。对于乃木希典的 军事 才能,现在人认为这个被称为军神的人指挥作战只能以古典或陈旧来形容。
乃木希典还非常善于写汉诗,也是一个狂热分子,是一个对外侵略扩张政策的忠实推行者。他曾经参加过日俄战争,因为在战争中攻克旅顺口一举成名,因为他的军功,所以在中日甲午战争中被派往中国指挥。
由于当时的中国军队无心恋战,所以虽然在装备上要优于日军,但是在战争开始以后,中国军队很快就被击溃,乃木希典在攻占旅顺之后发现有士兵被砍头绑在树桩上,于是兽性大发,对旅顺平民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残杀,所以说旅顺大屠杀就是乃木希典一手策划的,他是罪魁祸首。
旅顺大屠杀的经过
历史 往往是令人牢记的,对于我们中华儿女来说,那些血腥的历史更是让人过目不忘,我们受的耻辱、践踏必须牢记于心。旅顺大屠杀过程对于我们来说,真的很心痛,中华儿女死伤无数,场面令人震惊,让我们痛恶日军侵华者,欺负中国手无缚鸡之力的平民百姓。
旅顺大屠杀过程是凶残的,该事件发生在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在1894年11月21日侵入辽东半岛的旅顺地区,在占领旅顺之后,日军在城内进行了四天三夜的大屠杀。他们的屠杀目标是逃难的平民百姓,日军用他们的刺刀来对付中国人,对摔倒在地的百姓更是凶恶,直接用尖刀狠狠的刺他们,杀死的百姓被随意摊放在大街上,脚下随处可见同胞们的尸体。尽管天黑了,但是日军并没有停止杀掠,尖叫声、呼唤声、枪声在深夜回荡,地上躺满了尸体,还有被卸下的肢体,一切都是那么恐怖惊慌,还有一些小一点的胡同,甚至被尸体堵住了,死者大多是旅顺城里人。
日军没有一点人性,他们既然用刺刀闯过小孩的胸膛,还将小孩子高高的举起来,来“炫耀”自己的战果,在中国眼里他们可以说是恶魔。他们杀人不眨眼,就算人们苦苦哀求,他们也继续进行自己的罪恶,他们甚至把有的已经死去的人砍成几段,他们野蛮,随意厮杀中国百姓,对待老人小孩也没有一点点怜悯之处,甚至让国人见了最揪心的就是,还在母亲怀抱中吃奶的婴儿,也被无情的杀死了。
经过后人的考察发现,在这次四天三夜的旅顺大屠杀过程中,仅有八百余人幸存,死难者估计在两万人左右,被埋尸的人中有三十六人生还,这就是震惊世界的旅顺大屠杀。
旅顺大屠杀的原因
甲午中日战争是发生在1894年的一场战争,旅顺本来是一个并不着名的城市,但是因为一次事件,这里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那就是日军在这里对中国贫民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这次大屠杀一共造成了两万人死亡。
那么旅顺大屠杀的原因是什么,日本军队为什么要进行这样大规模的屠杀呢?按照日本方面来讲,这要从一次小规模的战役开始,这场战役是发生在一个叫土城子的地方。
实际上这是一次很小的战役,小到人们都不当回事,在这次战役中日本方面死了十一个人,这些人被清军砍掉了脑袋,而同时这些人还被挖掉了眼睛和割掉了舌头,日本人认为这是对尸体的侮辱,他们要进行报复,所以就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这就是日本方面认为旅顺大屠杀的原因,但是这个原因是禁不住推敲的。日本人的这个说法其实很好理解,这是在日本人进行惨无人道的屠杀以后才找了这样一个借口,以便掩饰他们的罪恶。
在中国作战的时候砍掉人头是有的,因为这是士兵在作战的时候领取奖赏的证据,但是在旅顺战役之前李鸿章下令不这么做。而清军这样做也有可能,但是侮辱尸体是不可能的,再说头都砍下来了还有什么可侮辱的,即便这些都是真的,那日本人就能杀两万贫民来泄愤吗,所以这个理由根本不成立。
猜你喜欢:
1. 抗日战争日本的罪行列表
2. 2017九一八事变86周年手抄报图片 九一八事变手抄报内容素材
3. 纪念9.18演讲稿范文 纪念9.18主题演讲稿
4. 小学生纪念抗战胜利国旗下讲话稿
5. 铭记九一八爱国教育国旗下讲话
C. 什么是旅顺战争背景呢
1904年2月9日—1905年1月2日,在日俄战争期间,日俄两军在旅顺口进行的一次作战。 旅顺地区是沙皇政府根据与中国的协定(1898)作为俄国太平洋舰队主力的基地而强行租借的领土。旅顺工事(韦利奇科上校设计)的构筑开始于1901年,但进展缓慢。到1904年1月以前,552门火炮中只有116门(沿海战线108门,陆上战线8门)准备就绪。关东半岛的守备部队由东西伯利亚步兵第4和第7师组成。关东筑垒地域司令为斯捷谢利陆军中将,要塞司令为斯米尔诺夫陆军中将,陆防司令为孔德拉坚科陆军中将。在旅顺驻泊的有第1太平洋分舰队和斯塔尔克海军中将指挥的西伯利亚区舰队的部分舰艇(装甲舰7艘,巡洋舰9艘,其中3艘是旧的,雷击舰24艘,炮舰4艘,布雷舰2艘,驱逐巡洋舰2艘)。 战争一开始,日本10艘雷击舰即于1904年2月8日夜间,突然袭击了由于指挥部的疏忽而在没有警戒的外停泊场停泊的俄国分舰队,击伤装甲舰2艘和巡洋舰1艘。27日晨,东乡平八郎海军大将指挥的日本舰队主力(装甲舰6艘,装甲巡洋舰5艘,巡洋舰4艘)驶近旅顺口,企图消灭隐蔽在旅顺港内的俄国分舰队,但在分舰队的舰艇和海岸炮兵连的射击下被迫退却。2月24日,日军企图用沉掉装有石头的汽船的办法来堵死旅顺港的出口,但未成功。3月8日,太平洋分舰队新任司令马卡罗夫海军中将到达旅顺。他采取了加强基地防御和提高分舰队作战积极性的断然措施。俄国海军首次大规模地、很有成效地使用了水雷武器。但在4月13日分舰队出海作战时,马卡罗夫因乘坐的舰队装甲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沉没而亡。接替分舰队指挥的维特格夫特海军少将表现消极,以致日军奥保巩将军指挥的第2军(约3.5万人,216门火炮)于5月5日在旅顺北部(貔子窝地域)毫无阻碍地开始上陆。第2军上陆后未遇到抵抗,他们切断通往旅顺的铁路,接着在5月26日向掩护要塞远接近地的金州地峡(见金州)的俄军阵地发起了冲击。俄国军队(3800人,65门炮,10挺机枪)试图阻止日军,但未成功。俄军由于得不到增援,撤至龙王塘至双台沟村一线的阵地。鉴于旅顺前途未卜,俄军统帅部派遣什塔克尔贝格中将指挥的东西伯利亚第1军(约3万人)去旅顺救援,但在6月14—15日在瓦房沟附近的战斗中被打败。 日本人为了夺取旅顺口,组建了第3军,由乃木希典大将指挥。第3军于6月26日发起进攻,7月30日进抵要塞近接近地,开始围攻要塞。在此之前,旅顺防御工事的状况由于孔德拉坚科和其他俄国进步军官的努力有了很大改善:在各堡垒、炮台和多面堡的接近地上及其彼此之间的中间地带开挖了堑壕和步兵掩体,设置了高压电网,埋设了应用地雷。要塞的守备部队约50500人(其中8OOO名水兵),646门火炮(其中350门要塞炮)和62挺机枪。日军约有48000人,火炮约400门(其中198门是攻城炮),机枪72挺。由于旅顺受到威胁,俄军统帅部采取了抢救舰艇的措施。6月23日,分舰队试图冲出港外开往符拉迪沃斯托克,但碰到日本舰队后,维特格夫特不敢交战而返回基地。8月10日,俄国舰艇再次出海,由于在黄海战斗中失利,这支被削弱了的分舰队又返回旅顺。此后,舰队即被用来参加要塞的炮火防御和对陆军进行积极的火力支援。舰队的大部分人员,284门火炮和大量弹药都交给了要塞的守备部队,以加强陆军。8月16日,日军统帅部向旅顺派出一名军使,建议俄军交出要塞,但遭到拒绝。8月19日,日本第3军对俄军阵地发动了首次强攻。激战持续到8月24日,日军付出重大损失(约2万人,俄军伤亡6000多人),才在个别地方楔入要塞守卫部队的防线。由于遇到俄军顽强抵抗,日军统帅部放弃了迅速攻占要塞的企图,被迫转为长期围困和准备新的强攻。9月19—22日,日军发起第二次强攻,占领了三个工事,但凌驾城市之上的制高点高山仍在俄军手中。10月30—31日日军发起的第三次强攻同样被击退,只占领了几个次要工事。日军获得补充后,于11月26日开始第四次强攻,主要突击方向是高山的工事。保卫者坚守高山9天,多次发起反冲击,打退了日军的猛攻,但日军终于在12月5日占领了高山,伤亡约8000人。日军占领高山后,从山上用电话校正重炮的射击,着手消灭被封锁在内停泊场没受损伤的俄国舰艇。12月15日,孔德拉坚科及其最亲密的助手一同阵亡。赞成要塞投降的福克将军被任命为陆防司令。12月29日举行了军事委员会会议,会议的大部分参加者表示要继续战斗。尽管如此,斯捷谢利于1905年1月2日签署了投降的命令。旅顺守备部队共32500人被俘。 点评:此战持续了329天。牵制日军大量兵力(约20万人),打破了日军迅速粉碎满洲俄军的计划。在夺取旅顺口的战斗中,日军伤亡11万余人,15艘战斗舰艇被击沉,16艘舰艇严重受损。旅顺口防御对军事学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陆军和海军在组织协同动作中获得了丰富经验,采用工事和工
D. 日俄的旅顺战役,是否有相关的电影看
坂上之云 根据旅顺战役改编
E. 旅顺大屠杀的发生经过介绍
旅顺大屠杀是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占领军攻陷位于辽东半岛的旅顺,对城内进行的一次四天三夜的屠杀,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旅顺大屠杀的发生经过,希望能帮到你。
旅顺大屠杀的经过
历史 往往是令人牢记的,对于我们中华儿女来说,那些血腥的历史更是让人过目不忘,我们受的耻辱、践踏必须牢记于心。旅顺大屠杀过程对于我们来说,真的很心痛,中华儿女死伤无数,场面令人震惊,让我们痛恶日军侵华者,欺负中国手无缚鸡之力的平民百姓。
旅顺大屠杀过程是凶残的,该事件发生在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在1894年11月21日侵入辽东半岛的旅顺地区,在占领旅顺之后,日军在城内进行了四天三夜的大屠杀。他们的屠杀目标是逃难的平民百姓,日军用他们的刺刀来对付中国人,对摔倒在地的百姓更是凶恶,直接用尖刀狠狠的刺他们,杀死的百姓被随意摊放在大街上,脚下随处可见同胞们的尸体。尽管天黑了,但是日军并没有停止杀掠,尖叫声、呼唤声、枪声在深夜回荡,地上躺满了尸体,还有被卸下的肢体,一切都是那么恐怖惊慌,还有一些小一点的胡同,甚至被尸体堵住了,死者大多是旅顺城里人。
日军没有一点人性,他们既然用刺刀闯过小孩的胸膛,还将小孩子高高的举起来,来“炫耀”自己的战果,在中国眼里他们可以说是恶魔。他们杀人不眨眼,就算人们苦苦哀求,他们也继续进行自己的罪恶,他们甚至把有的已经死去的人砍成几段,他们野蛮,随意厮杀中国百姓,对待老人小孩也没有一点点怜悯之处,甚至让国人见了最揪心的就是,还在母亲怀抱中吃奶的婴儿,也被无情的杀死了。
经过后人的考察发现,在这次四天三夜的旅顺大屠杀过程中,仅有八百余人幸存,死难者估计在两万人左右,被埋尸的人中有三十六人生还,这就是震惊世界的旅顺大屠杀。
旅顺大屠杀的原因
甲午中日战争是发生在1894年的一场战争,旅顺本来是一个并不着名的城市,但是因为一次事件,这里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那就是日军在这里对中国贫民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这次大屠杀一共造成了两万人死亡。
那么旅顺大屠杀的原因是什么,日本军队为什么要进行这样大规模的屠杀呢?按照日本方面来讲,这要从一次小规模的战役开始,这场战役是发生在一个叫土城子的地方。
实际上这是一次很小的战役,小到人们都不当回事,在这次战役中日本方面死了十一个人,这些人被清军砍掉了脑袋,而同时这些人还被挖掉了眼睛和割掉了舌头,日本人认为这是对尸体的侮辱,他们要进行报复,所以就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这就是日本方面认为旅顺大屠杀的原因,但是这个原因是禁不住推敲的。日本人的这个说法其实很好理解,这是在日本人进行惨无人道的屠杀以后才找了这样一个借口,以便掩饰他们的罪恶。
在中国作战的时候砍掉人头是有的,因为这是士兵在作战的时候领取奖赏的证据,但是在旅顺战役之前李鸿章下令不这么做。而清军这样做也有可能,但是侮辱尸体是不可能的,再说头都砍下来了还有什么可侮辱的,即便这些都是真的,那日本人就能杀两万贫民来泄愤吗,所以这个理由根本不成立。
旅顺大屠杀的伤亡
旅顺大屠杀是中国人民不能忘记的一段惨痛历史,旅顺大屠杀的过程更是惨目忍睹,旅顺大屠杀死了多少人,又有多少人幸免于难,有百姓生还吗?旅顺大屠杀死了多少人,听到这样的问题真的让人心痛,后人勿忘国耻,应当牢记历史。
旅顺大屠杀事件发生在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在1894年11月21日侵入辽东半岛的旅顺地区,在占领旅顺之后,日军在城内进行了四天三夜的大屠杀。他们的屠杀目标是逃难的平民百姓,日军用他们的刺刀来对付中国人,对摔倒在地的百姓更是凶恶,直接用尖刀狠狠的刺他们,杀死的百姓被随意摊放在大街上,脚下随处可见同胞们的尸体。尽管天黑了,但是日军并没有停止杀掠,尖叫声、呼唤声、枪声在深夜回荡,地上躺满了尸体,还有被卸下的肢体,一切都是那么恐怖惊慌,还有一些小一点的胡同,甚至被尸体堵住了,死者大多是旅顺城里人。
经过后人的考察发现,对旅顺大屠杀死了多少人有了统计,在这次四天三夜的旅顺大屠杀过程中,仅有八百余人幸存,死难者估计在两万人左右,被埋尸的人中有三十六人生还,这就是震惊世界的旅顺大屠杀。
历史往往是令人牢记的,对于我们中华儿女来说,那些血腥的历史更是让人过目不忘,我们受的耻辱、践踏必须牢记于心,中华儿女死伤无数,场面令人震惊,让我们痛恶日军侵华者,欺负中国手无缚鸡之力的平民百姓。
旅顺大屠杀是心酸的,后人应该了解历史,铭记历史,牢记当时日军对中国人民的凌辱,甚至连尸体也不放过,可见日本鬼子的残忍,没有人性,我们更应该强大自己,壮大国家,不再受别国的侵略甚至侵犯。
猜你喜欢:
1. 抗日战争日本的罪行列表
2. 2017九一八事变86周年手抄报图片 九一八事变手抄报内容素材
3. 纪念9.18演讲稿范文 纪念9.18主题演讲稿
4. 小学生纪念抗战胜利国旗下讲话稿
5. 铭记九一八爱国教育国旗下讲话
F. 中日甲午战争的几大战例
丰岛海战
大东沟海战(黄海海战)
威海卫之战
旅顺战役(金旅之战)
平壤战役
海城之战
鸭绿江战役
G. 旅顺战役
旅顺战役
1895年,清朝与日本明治政府签订《马关条约》,规定要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这阻碍了俄国向中国东北进行势力扩张。俄国联合法国和德国进行干涉,迫使日本最终放弃了辽东半岛。
但日本政府并不甘心,加紧了对俄国的战争准备,开始扩军备战。
1904年2月6日,日本单方面宣布对俄断交。
东乡平八郎出任日本联合舰队的司令长官,命令舰队开赴黄海,分别攻击停泊在旅顺和仁川的俄国舰队。2月8日,日本对俄国不宣而战。
旅顺是俄国在远东攫取的不冻港,是太平洋分舰队的主要基地。俄国把旅顺修建成一座坚固的要塞,修建了40多座堡垒群,70多座炮台,所有的堡垒和炮台都用铁丝网、地雷以及大量的步兵掩体来保护。前沿阵地是大孤山、小孤山、203高地。争夺旅顺,是争夺具有决定意义的制海权。
日本海军多次攻击旅顺口。
2月24日,日军企图用沉掉装有石头的汽船的办法来堵死旅顺港的出口,但未成功。
3月9日,太平洋分舰队新任司令马卡洛夫海军中将到达旅顺。他制定了严格的作训计划与人事制度,提高了士气。但在4月13日分舰队出海作战时,马卡洛夫乘坐的旗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意外碰上水雷,旗舰沉没,马卡洛夫殉难。这样,由现太平洋舰队参谋长维特格夫特任司令,维特格夫特是个思想保守而又处事谨慎的人。
另外,奥保巩率领的日本陆军第二军成功登陆,夺取了金州与大连。切断了旅顺与外面的陆路联系,俄舰队和旅顺要塞都成了瓮中之鳖。
为了尽快夺取旅顺口,日军成立了第三军,由乃木希典任第三军司令。
到8月中旬,日军在旅顺城下部署了6万军队和火炮400门以及72挺机枪,完成了包围旅顺的工事和阵地的修筑。与此同时,由52艘战舰组成的日本舰队也紧紧锁住了旅顺的港口。
在旅顺城下,两军都不惜一切代价打败对手。俄军虽然败北,且战且退,但是,他们凭借坚固工事进行顽强的抵抗,日军是损失惨重。
起初日军将总攻方向定在俄军最坚硬的东部防线为突破口,结果敌阵岿然不动。乃木改成西部防线,即以203高地为突破口。203高地是西线的制高点,占据203高地,能俯瞰旅顺军港。
守备203高地的俄军,只有4个连;但进攻203高地的日军,却有1个步兵连队。
日军以巨大的伤亡为代价,终于登上了203高地。从上一年的9月19日到新年的1月5日,竟然有1.5万余名日军官兵伤亡。而俄军也付出了伤亡约5000人的代价。
攻占203高地后,日军立即在高地设立了炮兵观测所,炮兵用巨炮轰击俄军舰艇。俄太平洋第一舰队主力全军覆没。
1905年1月2日俄方正式签订投降文书。
旅顺战役是日俄战争中持续事件最长的一次战役。是世界上首次大规模现代化要塞围攻战,被认为是10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次预演。
(在青苑书店参加了“在现场打开历史”——《晚清三国》、《文武北洋》新书分享会。分享会基本是老师一人讲,他把日俄战争讲得头头是道。我原先是有些雾里看花的,听老师一讲,好了很多。老师说第一要看原始资料,第二要到历史事件发生地实地考察。他为了看原始档案去日本都好几次。所以,老师的见解才能有独到之处啊!!!)
H. 阿纳托利·米哈伊洛维奇·斯特塞尔的旅顺战役
1903年8月,斯特塞尔出任旅顺要塞司令。1904年2月10日,日俄两国正式宣战,旅顺口成为日俄双方争夺的前沿阵地。同年3月,被任命为关东要塞司令官,统一指挥对日作战。当时,旅顺要塞俄军已达3万余人,拥有防御堡垒五十多个,炮台近百座,各种战炮六百余门,战备储备可供一年半消耗,日军进攻时,作战优势仍在俄方。但他上任后,却采取消极防御方针,畏缩不前,一味撤退。沙俄远东陆军总司令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库罗帕特金对他的指挥极为不满,曾电令他交出指挥权,他收电后将电令秘而不宣,继续把持指挥大权。之后,轻易放弃金州、大连,又放弃旅顺外围一切阵地,将部队撤回旅顺要塞之内等待援军,使俄军一直处于被动挨打局面。
日军在完成对旅顺要塞的包围之后,于8月16日向斯特塞尔递交一封劝降书,斯特塞尔迅即召开要塞防务会议,经讨论后拒绝日方要求。日军见劝降不成,一年内以重大伤亡连续发动四次肉弹总攻,虽死伤6万,终于将主战派将领罗曼·伊西多罗维奇·康得拉钦科炸死于东鸡冠山北堡垒,并夺取了至关重要的203高地。此时,日军想一鼓作气全歼港内俄军,而斯特塞尔考虑到已经坚守了一年,主阵地已经失守而援军无望,剩下的官兵因为维生素缺乏而无力再战,再打下去就是单方面的屠杀了,决意光荣的投降。
1905年1月1日下午。俄军驻旅顺要塞司令斯特塞尔派出军使,打着白旗到水师营日军司令部乞降。日本第三军司令乃木希典原本以为俄军会困兽犹斗,没想到俄军会投降,这大大减轻了他的伤亡,遂同意军使的请求,答应与斯特塞尔会见,时间定在第二天上午11时。败军之将斯特塞尔早已等得不耐烦了,他骑着西伯利亚白马,赶在10时45分就来到了水师营西街这座小院子。乃木希典像是故意要羞辱他,直到11时30分,才跚跚出现在门口。与斯特塞尔寒暄了一番之后,就开始吃午餐,所有的正事,都是边吃边说,餐后,他们只用很短的时间,就在投降书上签完了字。 将旅顺所有堡垒、工事、舰艇、武器、弹药、资金和军用物资拱手交给了日军,使俄军将校878人、士兵23491人做了日军俘虏。
从屋子里出来的时候,这两个人还与两军的部将一起在院子里合影留念。乃木希典的目光十分得意,留有哥萨克式大胡子的斯特塞尔也好像嘘出了一口气,对于他们两个,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在这张合影照片里,绝对看不出他们此前曾是敌我两方,那浓郁的血腥味正在从不远处的战场上钻进他们的鼻孔,一切就像什么也没发生。 下午1时20分,这场历史性的会见就结束了。临别之际,斯特塞尔出于感激,将自己心爱的西伯利亚白马赠给了乃木希典。
I. 在日俄战争的过程中,旅顺战役的关键到底是什么
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两场战争,是日本针对两个大国进行的两场战争,但是其激烈程度完全不可比拟。针对旅顺口的战役,日军前后两次分别与清军和俄军交战,而且两次均是进攻方,结果却大相径庭。
对清军驻守的旅顺口,日军以损失一名军官和二百二十九名士兵的微小代价一天之内拿下。对俄军驻守的旅顺口,日军六天之内损失一万五千八百人,却连一个小小的高地都没有得到。一次战役的胜负,必须具备硬、软两个条件。
至于甲午战争,却完全呈一边倒的趋势,不能不说,少数关东军能发动九一八事变,或多或少会和这样的轻视有关系。日军在几乎每次战役后均要立碑刻字,由长官亲自撰写碑文,其在白玉山所立高66.8米的“表忠塔”,庄严宏伟,塔基、基柱和塔身的石料全部来自日本。
日本国国小而资源匮乏,做事以最大限度节约为其特点,可是为了一个塔而耗费如此大的人力物力,可以想见这个国家的军人对国家的归属感,也无怪乎这个国家的军人会视死如归的踏上“十里风腥新战场”,可是,我要说是“十里腥风耻战场”。
对俄军的战死者,后世的苏联也给予了他们很高的尊重,赫鲁晓夫等人专门来康特拉琴柯战死处吊唁,据说苏军的华西列夫斯基元帅还为在旅顺战死的俄军立过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