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巨制 » 三摩地电影第一部英文解说词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三摩地电影第一部英文解说词

发布时间: 2022-07-22 04:06:20

‘壹’ 什么是三摩地

三摩地一般指三昧。

三昧(sānmèi) 一词,来源于梵语samadhi的音译,意思是止息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借指事物的要领、真谛。教内外对此词皆有不同的论述和解释。 其有一般和特殊两层含义:它可以指通常的集中思虑的能力,或者指修习所得的,发展了的集中力。从而,它也就变成了可以使禅定者进入更高境界并完全改变生命状态的神秘力量。

“三昧”是个总括的概念,细分成为: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其中,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一共有二十五种定论,交换修炼。最终是为了得到“无生法忍”至“涅槃”的结果。

三昧是佛教的修行方法之一,意为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如何集中精神,可分为两种:一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即“生得定”,另一种是因后天的努力而使集中力增加,即“后得定”。前者靠积德,后者靠修行而得。《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一》载“三昧乃四禅(四静虑)、八解脱以外之一切定;又言三解脱门(无漏之空、无相、无愿三昧)和三三昧(有觉有观定、无觉有观定、无觉无观定)称为三昧。
念佛三昧有二种:
一、一心观佛之相好,或一心观法身之实相(此二者即观想念佛),或一心称佛名(称名念佛),修行法,谓之念佛三昧。是因行之念佛三昧也。
二、为此三种之因行所成,如心入禅定,或佛身现前,或法身实相。谓之念佛三昧。是果成之念佛三昧也。
因行之念佛三昧谓之‘修’,果成之念佛三昧谓之‘发得’。观无量寿经曰:‘于现身中得念佛三昧。’又曰:‘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念佛三昧经七曰:‘念佛三昧,则为总摄一切诸法,是故非声闻缘觉二乘境界。’智度论七曰:‘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及先世罪。’

‘贰’ "都摄六根,净念不断,得三摩地,斯为第一”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阿弥陀佛!

三摩地就是三昧的异名,能得正定正受
,真是受用!

藕益大师称“念佛三昧”是宝王三昧!

印光大师开示:

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者,即是念佛之心专注于佛名号,即摄意根。口须念得清清楚楚,即摄舌根。耳须听得清清楚楚,即摄耳根。此三根摄于佛号,则眼决不会乱视。念佛时眼宜垂帘,即放下眼皮,不可睁大,眼既摄矣。鼻也不会乱嗅,则鼻亦摄矣。身须恭敬,则身亦摄矣。六根既摄而不散,则心无妄念,唯佛是念,方为净念。六根不摄,虽则念佛,心中仍然妄想纷飞,难得实益。若能常都摄六根而念,是名净念相继。能常常净念相继,则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均可渐得矣。印光大师:“复幻修大师书”念时须心中念得清楚,口中念得清楚,耳中听得清楚。即不开口,心中默念,亦须字字句句听得清楚。以心一起念,即有声相。自己之耳,听自己心中之声,仍是明明朗朗。能常听得清楚,则心归一处,神不外驰。故眼也不他视,鼻也不他嗅,身也不放逸,故名都摄六根。如此念佛,名为净念。(此三句,师自加密圈)以摄心于佛号,则杂念虽尚未全无,然已轻减多多矣。若能常常相继,便可浅得一心不乱,深则得念佛三昧矣。此系平日勖令专心致志之要义。

‘叁’ “奢摩他”,“三摩地”,“毗婆舍那”是什么意思

《大乘义章》中说:“奢摩他,此翻名止。摄心住缘。”奢摩他,也就是止,即摄心住于缘,远离散乱。

《一切经音义》中说:“毗钵舍那,唐云观。”毗婆舍那,也就是观,即用具足正慧抉择诸法。奢摩他和毗婆舍那是禅修的两种方法:舍摩他是修止,毗婆舍那是修观。

三摩地即三昧也。念佛证到三昧,即能念之心与所念之佛,一时脱落,也即是根尘脱落、能所双亡的时节。念佛念到这步田地,即是宗下桶底脱落,明心见性的时节。

(3)三摩地电影第一部英文解说词扩展阅读

因为众生有各种各样的根性,所以每个人修行的路子也不一定相同。有人先修定,后修慧;有人则先修慧而后有定;有人则定慧合修。

在《圆觉经》中还提及了二十五种清净定轮,就是大菩萨们依不同根性而选择不同的修法。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读读。

在修奢摩他的时候,会涉及到四禅八定的概念。值得一提的是,四禅八定不是佛法中才有的,外道也有。而依《法界次第》中说:禅可分为世间禅和出世间禅两种,而出世间禅又有出世间和出世间上上禅两种之别,前者是声闻、缘觉二乘之人所修之禅,后者为大菩萨所修之禅。这里就不详细说了。

‘肆’ 何为三昧

基本解释
◎ 三昧 sānmèi
[(Budd.) purity and calm arising from correct relization;knack;secret] 佛教用语,梵文 Samādhi 的音律,意思是止息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借指事物的要领,真谛。志岁《纪念唐寅》楹联:“画臻三昧境/梦觉六如身。”
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昧。——陆游《示子过》
深得其中三昧
详细解释
(1).佛教语。梵文音译。又译“三摩地”。意译为“正定”。谓屏除杂念,心不散乱,专注一境。
《大智度论》卷七:“何等为三昧?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 晋 慧远 《念佛三昧诗集序》:“夫三昧者何?专思、寂想之谓也。” 宋 叶适《法明寺教藏序》:“﹝ 妙真 、 普济﹞率州士女修念佛三昧,以旌 昶 之绩而嗣 忠 之业于无穷,志甚远也。” 明 刘元卿《贤奕编·仙释》:“岂不闻善知识能回三毒为三昧,回六贼为六神,回烦恼作菩提,回无明为大智。”
(2).奥妙;诀窍。
唐 李肇《唐国史补》卷中:“ 长沙僧 怀素 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 宋 周紫芝《竹坡诗话》:“集句近世往往有之,唯 王荆公得此三昧。”《红楼梦》第四八回:“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 秦牧《艺海拾贝·数字与诗》:“我觉得 唐 、 宋 许多诗人,都是深懂此中三昧的。”
(3).指三昧真火。
《封神演义》第八回:“ 太一真人 动了心中三昧, 毘芦仙 亦显神通。”
编辑本段
本义

(清愚)
使心神平静,杂念止息
是佛教重要修行方法之一。南朝梁元帝《归来寺碑铭》:“九苑萌枯,三昧叶卷,疏树摇落,翻流清浅。”唐李华《径山大师碑》:“七佛教戒,诸三昧门,语有差别,义无差别。”宋范成大《寄题西湖》诗:“老入蒲团三昧定,坐扑看穿膝长芦芽。”
指事物的精窍、要诀
唐李肇《国史补》卷中:“长沙僧怀素好书,自言得草圣三昧。”元张埜《太常引.赠歌者妙音居士》词:“林莺巧啭,玉冰飞韵,三昧有谁传?”《红楼梦》第四八回:“宝玉笑道:‘既是这样,也不用看诗,会心处不在远,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
编辑本段
介绍
三昧是佛教用语,来自于梵文Samādhi,也译作“三摩地”、“三摩提”。 三昧是佛教的修行方法之一,意为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如何集中精神,可分为两种:一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即“生得定”,另一种是因后天的努力而使集中力增加,即“后得定”。前者靠积德,后者靠修行而得。《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一》载“三昧乃四禅(四静虑)、八解脱以外之一切定;又言三解脱门(无漏之空、无相、无愿三昧)和三三昧(有觉有观定、无觉有观定、无觉无观定)称为三昧。”,在原始佛教与大乘佛教对于三昧的定义并不完全相同。
梵音samādhi,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译言定,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心定于一处而不动,故曰定。正受所观之法,故曰受。调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故曰调直定。正心之行动,使合于法之依处,故曰正心行处。息止缘虑,凝结心念,故曰息虑凝心。智度论五曰:‘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同二十八曰:‘一切禅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同二十曰:‘诸行和合,皆名为三昧。’同二十三曰:‘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处。是心从无始世界来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处,心则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则直。’止观二曰:‘通称三昧者,调直定也。’大论云:‘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大乘义章十三曰:‘定者当体为名,心住一缘,离于散动,故名为定。言三昧者,是外国语,此名正定。’同二曰:‘以心合法,离邪乱,故曰三昧。’同九曰:‘心体寂静,离于邪乱,故曰三昧。’同二十曰:‘定者据行便息乱住缘,目之为定。就实而辨真心体寂,自性不动,故名为定。’新称三摩地,译为定或正受,等持等念。又曰现法乐住。定与正正受。其义同前。平等保持心,故曰等持。诸佛诸菩萨入有情界平等护念彼等,故曰等念。是就利他业而释之也。又现定中法乐,故曰现法乐住。正受之异名也。唯识论五曰:‘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探玄记三曰:‘三昧此云等持,离沉浮,故定慧等,故名等也。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法华玄赞二曰:‘梵云三摩地,此云等持。平等持心而至于境,即是定也,云三昧者讹也。’玄应音义三曰:‘三昧,或言三摩提,或云三摩帝皆讹也。正言三摩地,此译云等持。等者正也,正持心也,持谓持诸功德也。或云正定,谓住缘一境,离诸邪乱也。’菩提心义一曰:‘梵云三摩地,唐云等念。入有情界,平等摄受而护念之者。’
念佛三昧有二种:一、一心观佛之相好,或一心观法身之实相(此二者即观想念佛),或一心称佛名(称名念佛),修行法,谓之念佛三昧。是因行之念佛三昧也。二、为此三种之因行所成,如心入禅定,或佛身现前,或法身实相。谓之念佛三昧。是果成之念佛三昧也。因行之念佛三昧谓之‘修’,果成之念佛三昧谓之‘发得’。观无量寿经曰:‘于现身中得念佛三昧。’又曰:‘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念佛三昧经七曰:‘念佛三昧,则为总摄一切诸法,是故非声闻缘觉二乘境界。’智度论七曰:‘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及先世罪。’
【三昧】
(梵samādhi,巴samādhi,藏tin%-n%e-h!dsin)
指禅定境界。系修行者之心定于一处而不散乱之状态。又作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定、等持、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等。三昧即心定于一处,故称定;远离惛沈、掉举而保持平等的心,故称等持;正受所观之法,故称正受;调整散乱的心使正直,故称调直定;正心之行动,使合于法的依处,故称正心行处;息止缘虑,凝结心念,故言息虑凝心。
此一将心集中于专一对象的精神作用,可分两种,一是与生俱来的精神集中能力(生得定),一是因后天的努力而使集中力增加(后得定)。前者乃前世业力的结果,后者由修行而得。心到达三昧的状态时,起正智慧,进而与所观境冥合,分明了知,而悟得真理,甚至于直接感见圣境,此称三昧发得,或称发定。可知,三昧是证悟(正见)的必须阶段。
然而对此三昧,各宗看法不一。俱舍宗以之为十大地法之一,唯识宗则列为五别境之一。而此二宗均以之为心所之一,认为心为此心所所摄持,故能住于一境,然而经部则认为心于一境相续而转,名三摩地;《成实论》主张三昧与心无异,即二者皆不许另有心所存在。
在旧译经典中,往往将三摩地(samādhi,三昧、等持)、三摩钵衣(samāpatti,等至、正定现前)、三摩呬多(samāhita,等引、胜定)混而为一,皆译为三昧。实则其中唯三摩地是三昧。且据有部的说法,三摩地通有心定、散定,三摩钵底及三摩呬多则通有心、无心,而不通于散定。
此三摩地一语,并非佛教固有的用语,在佛教兴起时代的印度已广被使用,瑜伽派视之为解脱的方法,置于瑜伽八支中的第一支。后来佛教也采用此语,纳入佛法体系中。三摩地、解脱、禅及三摩钵底等词,皆指心相续转于一境的状态,但其义略有小别。《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一云(大正26·82c)︰
‘禅者,四禅。定者,四无色定、四无量心等皆名为定。解脱者,八解脱。三昧者,除诸禅解脱,余定尽名三昧。有人言,三解脱门及有觉有观定、无觉有观定、无觉无观定名为三昧。有人言,定小三昧大,是故一切诸佛菩萨所得定皆名三昧。’
除上述外,《大智度论》卷二十八也谓三昧有两种︰(1)声闻法中之三昧,即空三昧、无愿三昧、无作三昧;(2)摩诃衍法中之三昧,即有觉有观、无觉有观及无觉无观之三昧。其次在三重三昧中,又有空空三昧、无相无相三昧、无作无作三昧等。综合以上二论所说,狭义之三昧乃指空等之三三昧,广义则指四禅及其他诸定。
在原始佛教中,如《阿含》等经典所说的三摩地大抵是四禅八定、空无相无愿及有觉有观等的三昧。大乘经典中则出无数种三昧,如《法华经》卷一出无量义处三昧,旧译《华严经》卷六出华严三昧,《大方等大集经》卷十五出海印三昧,《超日明三昧经》卷上举出十一种三昧,《大品般若经》卷三及卷五举首楞严、宝印等百八三昧等等。而以说三昧为主要内容的三昧经典亦多,如《般舟三昧经》、《慧印三昧经》、《自誓三昧经》、《佛印三昧经》、《念佛三昧经》、《金刚三昧经》等。
此外,天台宗立有四种三昧的修行,依《摩诃止观》卷二(上)所载,有︰常坐、常行、半行半坐及非行非坐四种,而修四种三昧的道场称为四三昧院。
◎附︰欧阳渐〈支那内学院院训释〉(三昧)
参禅贵在死心,学佛要先肯死。肯死云者︰决定一往而已。是故三归乃曰归命,八念修于死想。若不如是,任尔六度万行,如意随心,三藏十二部,悬河舌辩,而一隙掯于幽隐,知见必留世间。则千仞之堤溃于一蚁,星星之火势至焚天。若不如是,安能难行苦行,大作功德。舍身饲虎,割肉称鹰,求得法而断臂,求弘法而抉明,皆不能办。为悦群情,伣伣伈伈,世无拔俗,大丈夫雄。若能如是,则独往独来,纵横上下,世无险巇魔难,径路虽绝,而风云可通。若能如是,则何玄不证,一乘毕竟空,涅盘一切智智,斯可问津。堂奥之基也,木之本,水之源也,乌可忽也。既植基本,禅乃可谈。曰三十七菩提分三昧,曰三三昧,曰金刚三昧,曰一行三昧。为唯识唯智及涅盘学修是四三昧。若论禅定,百千亿万无不俱修。
菩提分三昧者︰菩提是宗,其总猝难。方便修分,有三十七事。曰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为解脱分最初修事。曰五根、五力,为抉择分事。曰七觉分,为见道分事。曰八正道,为修道分事。如是菩提分能总得菩提,其基则在四念处。四事推之至极,则如来事矣。此无着中边义也。龙树亦言︰三十七菩提分法至涅盘城,其根本在四念处也。《涅盘》亦云︰我说梵行是三十七助道之法,离三十七品不得三乘果,不证菩提,不见佛性。修集三十七品入大涅盘常乐我净。
四念处者︰通言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也。盖有漏生死身,非常乐我净,而无常苦无我不净也。无漏法身,即其无常苦,无我不净,而得常乐我净也。小乘身处不净五相,生处种子自性自相究竟,而详于九想观。小乘受处有漏皆苦,无漏不苦,心不着故,虽然无常,不生忧悲苦恼故,道谛摄故,不离三三昧十六圣行故。小乘心处过未心无,现心去疾不觉受乐,生灭如幻,念念不停无有住时,不得实相。小乘法处法识是心相,非神我相,心则颠倒,颠倒计我,何以不他身中启我。小乘四念处,有性有共有缘,如千难品中详。小乘四念处三界俱有,其三十七品初禅都具,未到除喜,二禅除行,中间三四除喜与行,无色除喜行语业命,有顶除七觉分八正道分,欲界亦然,此声闻观也。
摩诃衍身观者︰观内身为行厕,缘成身车,识牛牵旋,是身无坚无常,相不可得,不觉无知,如墙壁瓦石,菩萨观知是身非我身,非他身,不自在,是身身相空,妄缘所生,是身假有,业缘所属,是身不合散来去生灭依猗,循身观无我故空,空故无相,无相故无愿,缘合所生,缘亦无相,是为观于实相。
摩诃衍受观者︰观内受无来去,但妄想生属先业缘,不在三世,观知诸受不合散生灭入不生门,不生故无相,无相故不生,如是知已系心缘中,心不受着亦不依止,入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
摩诃衍心观者︰观内心三相无实,不在三世,不在内外中间,妄缘合生,外缘内想,强名为心。相不可得,无相无住。无生者,无使生者。无合散三际形对,无我无常无实。性不生灭,是静,客尘相着名不净。智者观生灭不实不分垢净,而得清净不为尘染。
摩诃衍法观者︰法不在内外中间,不在三世,妄缘合生无实无主,相不可得。无合无散如空如幻,性净不污,以无所有故,心心所乃虚诳故,法非一异缘生无性,是为实空。空故无相,无相故无愿,无愿故不见法生灭。入无生法忍门,此菩萨观也。
更有大乘观法。《大萨遮尼干子经》︰四念处有二义,初义如般若。二义者,观身念处是净义边,我今因不净身故得净法功德身,得一切众生乐见身。作是观已,能净二行。一者无常,二者常。观一切众生身毕竟成就诸佛法身,以有法身得平等心无分别心,不起诸漏。观受念处,众生受苦而起悲心,众生受乐而起慈心,不苦不乐而起舍心。观心念处,观于自身菩提之性不忘不失,正念不乱,如自性相,众生亦尔。如自心空,众生亦尔。如自心平等,众生亦尔。观法念处,不着常见,不着断见,行中道见,以法眼观,不着不失。
三三昧者︰经言︰菩萨以空无我行相摄心一趣,名空三昧。以寂灭相摄心一趣,名无相三昧。以苦无常行相摄心一趣,名无愿三昧。声闻定多常观空门,菩萨慧多常观无愿,如来则定慧平等常观无相。又一相无相为空,无实成转灭入诸法相为无相,无作无能入诸行相为无愿。经言︰依此三门能摄一切殊胜善法,离此三门所应修学殊胜善法不得生长。能学如是三解脱门,亦能学真如法界三科、四谛、六波罗蜜、无量无边一切佛法。以三三昧总摄一切妙善法故。龙树亦言︰唯佛一切智智能达诸法实相,而菩萨以三三昧门得实相慧亦无所不通。三三昧是实法,四念处是方便。行者自三十七品至涅盘城从三三昧入涅盘门。
夫无生法忍,必先以柔顺忍而乃无弊,习定趋势然也。六波罗蜜,般若主也,而必导以五度。三三昧般若也,而必导以三十七品。三十七品亦般若也,而必助以诸禅定法。龙树有言︰入三三昧有二种观。一者得解观,二者实观。实观者是三十七品。以实观难得,次第说得解观。欲界心散乱,当依上界禅定、四梵、八背舍、八胜处、九次第定、十一切处中,试心如御试马,曲折随意,然后入阵。得解观中,心相柔软,易得实观,用是实观得入三涅盘门。一者空门,观法我空,缘生无作者无受者。二者无相门,无有实法,但有其相,而男女相一异相皆不可得。三者无作,既知无相都无所作。(中略)定不独生,力不独作,三昧如王,慧如大臣,君臣共营,行乃得成。空有二行,曰空无我。无相四行,尽灭妙离。无作十行,无常苦集,因缘生道,正与迹到。是三门于四禅未至中间及三无色皆无漏性故,或系为有漏不系无漏故。初在欲界,成就其行在色无色。若摩诃衍三三昧者,则不同小。小空生慢,学无相门灭取空相。于无相中复生戏论,学无作门,不起三业不求三界生身。大则三三昧是一法门,以行因缘说有三种。法空名空,空中不取相,是时空转名无相。无相中不应作为,无相转名无作。不得一时入城三门,直入事办不须二门,通途更塞由他门入。小空缘苦谛摄五蕴,无相缘一法谓数缘尽,无作缘三谛摄五蕴。大则通缘诸法实相,以是三昧观诸世间,即是涅盘。佛或一时说于一门,或说三门。见多说空缘生无性,无性故空,空故见灭。爱说无作,法无常苦,从因缘生,见已厌爱,即得入道。爱见等者为说无相,男女等相无故断爱,一异等相无故断见。菩萨遍学知一切道,故说三门。《分别瑜伽论》︰修瑜伽法不离三三昧。有教授二颂,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义想既灭除,审观唯自想,如是住内心,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无,后触无所得。义想灭除为空门,所取非有为无相门,能取非有为无作门。《分别瑜伽》既不得来,修三三昧从《般若》说。又《大乘经庄严论》说五现观伽他,如《摄论》引。
金刚三昧者,最后最上三昧也。念处为初,金刚为终,三昧乃全。夫祸患生于七识,非三昧不能屏除。四惑相应,无明住地,有覆无记,日夜思量,起执计我,七识性也。唯识家言︰金刚道后,执种尽净,二障伏断,至此乃圆。唯智家言︰安住如幻五取蕴中,了知实相修金刚定,住此定中,除如来定一切三昧具能入住,然一切界都无所得,超诸声闻证入菩萨正性离生。涅盘家言︰修大涅盘得金刚三昧。譬如金刚,坚实无比,所拟之处,无不碎坏,而是金刚无有损折。无常无实,破散一切诸法,虽行六度,不见有一众生。譬如金刚,宝中最胜,摧伏难伏,一切三昧悉来归属。譬如金刚,净见无碍,生灭出没,如坐四衢观诸众生去来坐卧。譬如金刚,摧破烦恼,终不生念我能坏结。譬如金刚,于一念中,变佛无量,断沙界惑,一色现多,一音解普。是则研穷三学,金刚三昧,为毁破七识而来。或阻七不扰,或安八不随,或寂灭而静,乃知金刚三昧为穷源究委之大定也。得此三昧,近佛乃能,随顺趣向,亦凡夫法。但知空门方便可修,不必定证实相也。无着《金刚论》︰如画金刚形,初后阔,中则狭,是般若。中狭者,谓净心地。初后阔者,谓信行地,如来地也。《般若经》︰行引修学,初以般若力破蕴令空,入寂相后出住六情,还念寂相知一切空,地前行慧如金刚初阔也。不可说有无,言语道断,初地引慧如金刚中狭也。入甚深禅,又以般若破禅与禅缘,二地或七地以去,修慧如金刚后阔也。初中后三皆从事摧破,学一切法而学无相,除遣一切是学无相,不住有想是学除遣,是为能破。成实家言︰金刚三昧,实唯一空。般若家言︰金刚三昧,唯是实相。以一实相,遇法遇行,无不摧破。则修金刚三昧也已。
一行三昧者,菩提非智,烦恼非惑,而实相同。四谛非以谛证,非以智证,而平等得。第一义谛分别都空,一相无相是为定相。尘尘沙界,都现太平,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不将迎于一法,亦不远离于一法也。于此有疑。金刚三昧,破坏于一切,一行三昧,收容于一切,岂非相反,何可相成?然无疑也,皆无想也。说此无想法,是诸法除遣,即此无想法,亦诸法不背。但能无想,兀兀腾腾,不着一念,瀑流恒转,掯不相随,则破坏与收容,无相妨碍欤。于此又疑︰四念处定为无常苦与无我空,而一相定则常乐我净,岂非相反何可相成?然无疑也,皆实相也。有漏实相无常苦无我空也,无漏实相常乐我净也。一相实相非常非无常,非凡外常,非声闻无常也。解脱对治是谓非常,般若实相非常非无常,法身中道一切是常。三德一时,云何相反而不相成。是之谓一行三昧也已。
复次,龙树有言︰小乘修定以定为近门,大乘反以戒慧为其近门。盖言修定不可执定于定也。数息观、不净观者,最初修习,佛常为教,佛弟子舍利弗等亦以接群。龙树有言︰是二定者,诚甘露法门也。无着《六门教授习定论》,举止舍亦至要也。

‘伍’ 三摩地是什么意思

三摩地是梵语音译。其实就是入定的意思。

入定即入于禅定。有时得道者的示寂,也称为入定。定为三学、五分法身之一,能令心专注于一境。可区分为有心定、无心定等种。有为佛道修行而入定者,亦有为等待多年后将出现于世的圣者而入定者。若欲入定者出定,以向其人弹指为佳。

据《大唐西域记》载,摩诃迦叶受佛遗嘱,入定于鸡足山中;清辩论师则没身于南印度阿素洛宫,以待弥勒出世。《大智度论》亦云入定者,水火不能害,亦不命终。在瑜伽和右脑冥想中,入定亦为进入α波状态(或曰变性意识)的称呼。

(5)三摩地电影第一部英文解说词扩展阅读:

修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种。按照我们佛教的禅定修法,不管修哪一种禅定,都要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这样渐进地修上去。

要入定,就要具备一些因缘,就是当时要离五盖。所谓五盖是:昏沉、掉悔、嗔、疑,还有贪欲。当这些烦恼没有现前的时候,如果修法正确,都有机会入定。如果有这些烦恼在的话,就很难入定。除了烦恼的因缘之外,我们身体上有某些障碍,也会影响我们入定。

‘陆’ 什么叫三摩地

三摩地

目录

三摩地
有关文字记载
三摩地又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
三摩钵底又称三摩钵提、三摩拔提、三摩跋提,是禅定的一种。佛在《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中说:“若诸菩萨唯观如幻,以佛力故,变化世界,种种作用,备行菩萨清净妙行,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此菩萨者,名单修三摩钵。
编辑本段
三摩地

显扬二卷六页云:三摩地者,谓已转依者,心住一境性。
二解 如三三摩地中说。
三解 瑜伽三卷七页云:三摩地云何?谓于所观察事,随彼彼行,审虑所依心一境性。又云:三摩地作何业?谓智所依为业。
四解 瑜伽十一卷三页云:三摩地者:谓于所缘,审正观察,心一境性。
五解 瑜伽五十五卷三页云:三摩地云何?谓于彼彼境界,随顺趣向;为审虑依心一境性。三摩地为何业?谓智所依为业。
六解 瑜伽六十三卷八页云:问:何因缘故,说诸静虑,名三摩地?答:于所知事同分所缘一切影像,平等平等,任持心故。
七解 五蕴论二页云:云何三摩地?谓于所观事令心一境,不散为性。
八解 广五蕴论五页云:云何三摩地?谓于所观事心一境性,所观事者,谓五蕴等及无常苦空,无我等心一境者。是专注义与智所依为业,由心定故,如实了知。
九解 杂集论一卷十一页云:三摩地者:于所观事,令心专一,为体;智所依止为业。令心专一者:于一境界,令心不散故。智所依者:心处静定,知如实故。
十解 俱舍论四卷三页云:三摩地,谓心一境性。
十一解 界身足论上二页云:三摩地云何?谓心住、等住、现住、近住、不乱不散、摄持、寂止、等持、心一境性,是名三摩地。
编辑本段
有关文字记载

“三摩地,就是那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之处。”
在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死请柬》一书中,第一章——中国禅的形态种种<那是一只野狐狸文中>.慧能的一个弟子南阳慧忠是当时的国师,后来有个有神通的“大耳三藏”到京城来,被传得很神异,慧忠便被请去试试这大耳三藏的真伪。他问大耳三藏:“我的心在哪里?”大耳三藏说;“你是一国国师,为什么在天津桥上看猴戏?”慧忠说:“对。”然后入定了一回,问:“现在我的心在哪里?”大耳三藏说:“现在在江边看赛舟。”慧忠说:“是。”然后深入禅定,又问:“我的心在哪里?”大耳三藏回答不上来。慧忠说:“你这狐狸精!”便让人把他驱逐出长安了。据说此时慧忠的心在三摩地,就是那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之处,野狐的道行到不了那里。这个故事不知道是怎么传下来的,但足够进入玄幻小说的情节了。

‘柒’ 梵语翻译三昧的梵文怎么拼写

三昧,即समाधि (sam-ādhi) ,是一个梵语阳性词,表示融合,思想的集中,也有证明的意思。在瑜伽中,这是第八步也是最后一步;对于佛教徒来说,这是ध्यान(dhyāna)即禅那或静虑的第四步及最后一步。

‘捌’ 佛说大乘无量寿经中的祝福三摩地是什么意思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简称《无量寿经》中,关于“三摩地”的词句有四处:
1、得无生无灭诸三摩地,及得一切陀罗尼门。
2、愿当安住三摩地恒放光明照一切
3、我作佛时,十方佛刹诸菩萨众,闻我名已,皆悉逮得清净解脱、普等三昧,诸深总持。住三摩地,至于成佛。
4、究竟菩萨诸波罗蜜,而常安住不生不灭诸三摩地。
楼主所说“祝福三摩地”在经中没有找到出处,请问你指的是哪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