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何必旁人来做媒是什么电影插曲
1956年香港电影“葡萄仙子”
‘贰’ 葡萄仙子的作者
葡萄仙子的作者是黎锦晖。
《葡萄仙子》是1956上映的香港电影,主要讲述富家子杨少华在婚宴中认识其公司职员钟琴妮,一见钟情,遂假扮小职员亲近妮,并借此了解公司。华协助妮举办筹款游艺会,然后表露身份,成功向妮求裤郑山婚。
终于福利会的计画被批准了,在戏院举行同乐会筹募基金,琴妮担任‘葡萄仙子’胡中歌舞剧主角,演出极丛圆为成功。少华适时披露身份,宣布公司捐款作为同仁福利基金,而一对有情人亦终成眷属。
‘叁’ 黎锦晖创作的第一部儿童歌舞剧是什么
黎锦晖创作的第一部儿童歌舞剧是《葡萄仙子》。
《葡萄仙子》是1956上映的香港电影,主要讲述富家子杨少华在婚宴中认识其公司职员钟琴妮,一见钟情,遂假扮小职员亲近妮,并借此了解公司。华协助妮举办筹款游艺会,然后表露身份,成功向妮求婚。
富家子杨少华在婚宴中认识其公司职员锺琴妮,一见锺情,遂假扮小职员亲近妮,并借此瞭解公司。华协助妮举办筹款游艺会,然后表露身份,成功向妮求婚。锺琴妮是大华百货公司唱片部职员能歌善舞,有葡萄仙子之称。
黎锦晖的创作特点
认为学习国语应该从唱歌入手,这个思想使几代人受益。依照儿童的特点,把歌曲和舞蹈结合起来,在当时深受欢迎,其影响无可估量。来自民间又传播到民间,创作有了强大的生命力。从推广国语到开创一种新的音乐形式,黎锦晖的努力已经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成果。
为中国歌舞音乐走向现代拉开了序幕。音乐选用民歌、戏曲曲牌等改编而成,词曲通俗易懂,作品带有民歌风味,音乐简炼明快、情节生动易于上口,主题内容和语言适合儿童的心理和兴趣,在不同的程度上反映了讲科学、讲民主的精神,因此流传面很广。
‘肆’ 三只蝴蝶和葡萄仙子的发布时间
三只蝴蝶和葡萄仙子是两部不同的电影,它们的发布时间不同。三只蝴蝶是一部中国蠢碧电影,于2019年上映。这部电影由王艺源执导,黄海冰、李媛媛、郑知瑶主演。葡萄仙子是一部中国动誉燃画电影,于2020年上映。这部电影由梁辰执导,讲述了一只拥有庆档虚超凡音乐天赋的葡萄,与来自古老神话中的动物们一起,在追寻音乐梦想的过程中发生的故事。
‘伍’ 黎锦晖的个人评价
黎锦晖是中国儿童歌舞剧的创始人,也是第一个中国歌舞学校的创办者。他创作的儿童歌舞剧与歌舞音乐,在人民大众中影响相当广泛。“五四”运动后的十年间,创作了十一部儿童歌舞剧和二十四首儿童歌舞表演曲而闻名全国。音乐选用民歌、戏曲曲牌等改编而成,词曲通俗易懂,作品带有民歌风味,音乐简炼明快、情节生动易于上口,主题内容和语言适合儿童的心理和兴趣,在不同的程度上反映了讲科学、讲民主的精神,因此流传面很广。被当时中小学广泛采用为音乐教材。但1928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至抗战前,他受到当时社会腐朽风气影响也编写一些委靡颓废的歌舞音乐,如:《历察毛毛雨》、《桃花江》、《特别快车》、《妹妹我爱你》等在社会上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受到当时音乐界的批评。1936年后写过一些宣传抗日救亡的爱国歌曲,如《向前进攻》,标志着创作作风的转变。他创作的儿童歌舞剧的代表作有《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小小画家》、《神仙妹妹》等。儿童歌舞表演曲代表作有:《可邻的秋香》、《吹泡泡》等。二十年代,因创作了十一部儿童歌舞剧和二十国首儿童歌舞表演曲代表作有歌舞剧《麻雀和小孩》、《月明之夜》、《小小画家》,歌舞表演《可怜的秋香》、《好朋友来了》、《谁和我玩》、《神仙妹消烂盯妹》等。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一般都采用童话的方式,向儿童传达真、善、美的道德情操,而其中的歌曲大都亲切、好唱、好记,再加以优美的舞蹈动作和真实的表演,对儿童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大家都喜欢演、喜欢看。
在半个世纪前的中国,他的名字如雷贯耳。当时上海几家外商经营的大唱片公司,都以能约到黎锦晖的作品为骄傲,每个公司的大堂上都高悬黎锦晖的巨幅画像。在近现代中国的文化界,他是位多种成就集于一身的奇人。中国的音乐史、戏剧史、电影史、文学史、教育史他都占有重要席位,在有些领域,他更无愧于“奠基者”、“创始人”之誉,在上世纪20至40年代,他创造了中国文化事业的一个个“里程碑”。当然,他最重要的成就,首先是音乐。
无论过去还是今天,音乐界都承认,他是中国流行音乐之父。他创作的《桃花江》、《特别快车》、《夜深沉》、《小小茉莉》、《妹妹我爱你拿和》等,是中国最早的流行歌曲。他的流行歌曲集《家庭爱情歌曲100首》,由上海文明书局分16册出版,在当时的中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还把中国流行歌曲推出国门,并且一位美国音乐人出版了《黄色音乐》(黄种人群的音乐)一书,把黎锦晖称为“黄(肤)色音乐第一人”,并指出:黎锦晖将中国音乐的发展向前推进了“至少二十年”,黎锦晖将西方爵士乐与中国本土民族音乐结合后,在中国乃至东南亚的推广,使中国音乐向国际化发展。又有人称黎锦晖为中国儿童歌舞剧之父。他创作的歌舞剧《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神仙妹妹》、《小羊救母》,和儿童歌舞表演曲《好朋友来了》、《三个小宝贝》、《谁和我玩》、《可怜的秋香》等,在当时的儿童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剧作家吴祖光当时只有六岁的妹妹吴乐,“穿件黑色长裙跳舞衣,插上一对黑绸翅膀翩翩起舞,”在北京孔德学校参加黎锦晖《月明之夜》演出的情景,至今还被人忆起。而他1928年编剧并作曲的《小小画家》,则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歌剧的滥觞。
黎锦晖所做的,还远不只这些。1927年,黎锦晖创办了中国第一所训练歌舞人才的学校——“中华歌舞专科学校”。他凭着丰富的民间音乐素养和汉语音韵学功底,继承、发展民族乐舞的传统,秉承“中西合璧、雅俗共赏、改进俗乐、创造平民音乐”的主旨,以新颖、实用、快速为舞蹈教学的准则,聘请当时颇富声望与造诣的中外教师授课,教育方法与课程内容相当规范。此外,为配合舞蹈教学,学校还开设时事、外语、会话、戏剧常识、乐理、声乐、器乐等课程,采用启发式教育,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特长。这种教学法使学员在短短三个月便可上台演出,学校也因此为中国新舞蹈艺术培养了一批出色的演员。 正是这年的中秋之夜,上海一所小学礼堂里,在小朋友们演唱完黎锦晖创作的童谣《摇啊摇》之后,他宣布:“我们要高举平民音乐的旗帜,犹如此刻当空皓月,人人得以欣赏。以此为宗旨,‘明月歌舞社’即日成立。”这被视为中国近现代最早的专业歌舞表演团体。
歌舞社成立后不久,即创造了惊人业迹。在一位南洋商人3000块大洋的资助下,1928年5月,他们闯出国门,远赴南洋演出。第一站先到香港,在香港大剧场,八位青年女演员,身着雪白小纺袖衫和长裙,满怀深情地合唱戴传贤作词、黎锦晖作曲的《总理纪念歌》,一时间,剧场里观众肃然起立。一些身着大礼服的英国贵族,也随之站起,全场气氛庄严肃穆。一曲唱完,掌声雷动。当晚,香港同胞举行晚宴招待全体演员,庆贺他们在英国统治下的香港为国争光。
新中国成立后,黎锦晖一直背负着“黄色”十字架。1957年,“百家争鸣”之际,他曾要求重新考虑他的《毛毛雨》、《葡萄仙子》等是否沾有“黄色”,但在那种政治形势下,终未有人敢作正面回答。其实,黎锦晖所写的情爱歌曲,多为情非所愿,他自己就有“十不写”的准则,如妓女唱的不写,猥亵的不写,“三妻四妾十美图”不写等等。但为了事业,他又不得不生产一些“卖身”之作。比如“明月歌舞社”曾因经费紧张而一度向米店赊账,险些被米店老板告到警方。为了筹钱,黎锦晖只得到英商百代唱片公司,按老板要求违心写歌,以“风花雪月”为演员换米换肉。又如赴南洋演出,因经营不善,歌舞社竟无回程路费,他只好向国内“卖歌求款”,在半年内写出百余首恋爱歌曲,以稿费把演员带回祖国。而“文革”前被判“十足”色情的《桃花江》,则是“十足”的蒙冤,这是黎锦晖及歌舞社被困马来西亚时,与夫人徐来在海边思念湖南家乡风景如画的桃花江,有感而作。 其实,人们对黎锦晖作评价时,往往忽视了他艺术生涯的另一面。抗战期间,他出版《抗日三字经》;创作发表爱国歌曲数十首,其中如《中华民族战歌》、《十里送夫》等都在当时产生过不小影响。由于当时的红军队伍中也流行黎锦晖的歌,陈毅曾代表中共中央派人给黎锦晖送钱,希望他“能到延安看看”,后因故终未成行。他对革命充满同情,1927年“四一二”后,田汉把中共早期党员钱壮飞的女儿钱蓁蓁托付给黎锦晖,黎锦晖知道钱的特殊身份,表示一定会照顾好他女儿。在黎锦晖的悉心培养下,钱蓁蓁的歌舞表演潜质很快被发掘出来,与王人美、薛玲仙、胡笳并称歌舞社的“四大天王”。并认黎锦晖为义父,取名黎莉莉。后黎锦晖应邀创作彩色歌舞剧有声电影《芭蕉叶上诗》,让黎莉莉、王人美主演,从此把黎、王二人领上银幕。后来黎莉莉能成为三四十年代当红影星,黎锦晖具有重要影响。黎莉莉谈起当年的引路人,仍深深感念。 黎锦晖的才华不仅表现在音乐方面,他还曾编写各类教科书,编辑多种报刊,1920年至1927年在上海任中华书局编辑所国语文学部部长和国语专修学校校长,在推广国语上,曾有过突出贡献。他一生对儿童教育情有独钟,除创作儿童歌舞剧、儿童歌曲外,还曾创办主编儿童读物《小弟弟》、《小妹妹》、《新少年》等。1922年,中华书局出版了一本由黎锦晖创办编辑的“可以陶冶儿童的性情,增进儿童的智慧,使他们成为健全的国民,替社会服务,为民族增光”的儿童刊物,取名《小朋友》。4月26日正式出刊。它印刷精美,内容包括诗歌、小说、谜语,还有小朋友自己的作品。两三期后,即成为风靡全国及南洋、日本等地的热销刊物。当时没有人专为孩子们写作,作为部长的黎锦晖就动员“国语文学部”的编辑们为《小朋友》写稿,他自己更是热情高涨,乐此不疲。儿童文学家陈伯吹在回忆《小朋友》对他的影响时,深情写道:“中华书局出的儿童周刊《小朋友》,夸张一点儿说,其时风行全国,我在交通不便的乡间也接触到了。它不仅作为我给学生们选择课外读物的宝库,同时也作为我学习写作的蓝本,它是我在文学修养、写作实践上不出声的一位好老师,是它,循循善诱地引起了我的创作冲动,并展示了美好的学习榜样。”2002年,《小朋友》迎来它80岁“生日”,这恐怕是中国最长寿的儿童刊物。 2001年9月,文化部音乐司、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所、中央音乐学院在北京召开了“纪念黎锦晖先生诞辰110周年暨黎锦晖音乐创作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指出:“纪念黎锦晖的意义超过纪念黄自、萧友梅。”有人说:当年批评黎锦晖是一种“无知和偏见”。并强调,研讨会做了解除“禁区”、为黎锦晖先生的“跨世纪悬案”揭谜的工作。
‘陆’ 吴天的制作电影
《春归何处》 (1948) .... 编剧
《喜迎春》 (1949) .... 编剧
《忆江南》 (1947) .... 导演
《喷火女郎 》 (1959) .... 制片人
《百花换了人间 》 (1959) .... 编剧
《多情的野猫》 (1960) .... 制片人
《我的爱人就是你》 (1960) .... 制片人
《夜半惊魂》 (1963) .... 制片人
《国庆十点钟》 (1956) .... 导演
《走向新中国》 (1951) ....导演
《心连心》 (1958) .... 导演
《空印盒》 (1960) .... 导演
《浴室艳尸》 (1952) .... 场务
《白蛇传》 (1952) .... 服装指导
《桃花江》 (1956) .... 剧务
《雪里红》 (1956) .... 剧务
《自由恋爱》 (1960) .... 制片人
《怨女情痴》 (1953) .... 服装指导
《红楼魔影》 (1960) .... 制片人
《湘西赶尸记》 (1957) .... 剧务
《樱都艳迹》 (1955) .... 剧务
《海棠红》 (1955) .... 剧务
《血影灯》 (1958) .... 制片人
《喷火女郎》 (1959) .... 制片人
《百花公主》 (1959) .... 制片人
《风雨桃花村》 (1957) .... 剧务
《豆腐西施》 (1959) .... 制片人
《风情尤物》 (1959) .... 制片人
《一见钟情》 (1958) .... 剧务
《空中小姐》 (1959) .... 剧务
《蝴蝶夫人》 (1956) .... 剧务
《葡萄仙子》 (1956) .... 剧务
《黑妞》 (1956) .... 剧务
《歌迷小姐》 (1959) .... 制片人
《郎如春日风》 (1957) .... 剧务
《三剑斗天魔》 (1962) .... 制片人
《茶山情歌》 (1962) .... 制片人
《换了人间》 (1959) .... 编剧
《刀光剑影》 (1958) .... 制片人
《那个不多情》-续集 (1962) .... 剧务
《私恋》 (1960) .... 制片人
《小鸟依人》 (1960) .... 制片人
《翠岗浴血记》 (1960) .... 制片人
《女侠飞红巾》 (1961) .... 制片人
《古墓侠侣》 (1961) .... 制片人
《万劫孤儿》 (1961) .... 制片人
《妖女何月儿》 (1961) .... 制片人
《碧水红莲》 (1960) .... 制片人
《青春儿女》 (1959) .... 剧务
《毒蟒情鸳》 (1961) .... 剧务
《情敌》 (1960) .... 制片人
《多情的野猫》 (1960) .... 制片人
《我的爱人就是你》 (1960) .... 制片人
《夜半惊魂》 (1963) .... 制片人
‘柒’ 葡萄仙子女主角钟琴妮的演员是谁
葡萄仙子女主角钟琴妮的演员是钟情
钟情(1933年6月12日-),出生于1933年,一说1932年。原名张玲麟,英文名Ching Chung,因为母亲姓钟,便取艺名为钟情,是一位香港女演员兼画家。 钟情是湖南湘乡人,1933年6月12日出生于湖南长沙,1949年共产党建政后来到香港。1952年,张玲麟报考了香港的泰山影片公司的演员训练班,开始了她的演员生涯。在该训练班毕业后先后参演了《七姐妹》、《海棠花》、《再春花》等电影。1955年,转入了新华影片公司,1956年她出演了影片《桃花江》而走红;所唱歌曲开始名扬东南亚,并获得了“小野猫”的称呼。新华捧红了钟情,随后,她陆续参演了《那个不多情》、《金缕衣》、《阿里山之莺》、《蝴蝶夫人》、《风雨桃花村》、《满庭芳》、《郎如春日风》等影片,使她成为了同辈的年轻女星中拍片最多的抢手明星,而且还提拔了姚莉成为她影片幕后代唱的最佳拍档。虽然她参演的影片都有幕后代唱人姚莉演唱,但是唱片公司却挂上了钟情的名字并发行唱片,她发行的唱片畅销东南亚各地。1957年受邵氏的邀请拍摄了由李翰祥导演的《给我一个吻》、由姜南导演的《满堂红》等影片,后以生病为由离开了邵氏公司,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休养后,重返银幕,并先后拍摄了《新桃花江》、《鸾凤和鸣》、《南北喜相逢》等片,电影行业不振后,由童月娟负责的新华公司再次请她拍了电影《浪淘沙》,男主角为柯俊雄。此片拍完后钟情离开了影坛,在港经营餐厅为生,同时拜师学画,练就了不凡的国画造诣。
‘捌’ 何必旁人来做媒是哪出电影的主题歌,原唱是谁
出自《葡萄仙子》电影的主题曲,原唱:潘秀琼
歌曲何必旁人来做媒
演唱:潘秀琼
作词:陈蝶衣
作曲:姚敏
歌词
当年竹马青梅,我俩早已两小无猜
花前月下去又来,人影儿双双配成对
当年竹马青梅,我俩早已两小无猜
如今你我都成长,为什么不敢谈情爱
见了我你不睬,见了你我躲开
这好像,有些儿不应该
不应该,你还没有婚配
我也依旧待字深闺,何必旁人来说媒
蝴蝶儿都是自成对
(8)香港电影葡萄仙子扩展阅读
《何必旁人来做媒》由潘秀琼演唱、陈蝶衣作词、姚敏作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情人的眼泪》中,由EMI百代唱片公司发行于1993-03-23,该专辑中包含14首歌曲,该歌曲是1956年上映的香港电影《葡萄仙子》的主题曲。
该歌曲其他版本
费玉清演唱的《何必旁人来做媒》,该歌曲收录在专辑《风华再现情系百乐门》中,由大信唱片公司发行于2002-11-01,该专辑中包含12首歌曲。
童丽演唱的《何必旁人来做媒》,该歌曲收录在专辑《红豆生南国》中,由妙音唱片公司发行于2009-08-24,该专辑中包含13首歌曲。
‘玖’ 20世纪50年代前,香港的音乐以什么为主流行音乐是如何产生的
20世纪50年代,香港还是被英国殖民统治时期,流行的是英文歌。当时猫王的音乐开始风靡世界。That's All Right,I Don't Care If the Sun Don't Shine,Baby Let's Play House。
但自从50年代,香港拍摄了黎锦晖的同名歌曲电影《桃花江》,《葡萄仙子》和《特别快车》,并在歌舞片《龙翔凤舞》中选用黎的歌曲《毛毛雨》岁空和《妹妹我爱你》后,便使黎派音乐继续在香港流行。
其后,国语流行歌曲又唱到台湾,在《综艺》主持“流行歌曲黄金岁月”的张小燕开场白:从黎锦晖起,台湾流行歌曲有50年的历史。紫薇、蔡琴、邓丽君的出道,以及刘家昌一代的流行歌曲都是黎派音乐的传承。
当邓丽君的甜美歌声乘着乎差瞎中国改革开放之风飘进大陆,新一代年轻人以为流行歌曲来自港台。他们不知道早在20世纪末,黎锦晖就开创了中国的爵士时代。“黎派音乐”造就了三四十年代老歌的花样年华和电影流行音乐的世纪辉煌。
流行音乐简介:
流行音乐(Pop music或Popular music)准确的概念应为商品音乐,是指以赢利为主要目的而创作的音乐。它的艺术性是次要的,市场性是主要的。流行音乐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从音乐体系看,流行音乐是在叮砰巷音乐、布鲁斯、爵士乐、摇滚乐、索尔音乐等美国大众音乐架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音乐。其风格多样,形态丰富,可泛指Jazz、Rock、Soul、Blues、Reggae、Rap、Hip-Hop、Disco、New Age等20世纪后诞生的都市化大众音乐。 中国流行音乐的风格与形态主要受欧美影响,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本土庆旅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