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语港片 » 香港电影福叔扮演者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香港电影福叔扮演者

发布时间: 2023-04-23 07:34:29

1. 任达华电影灭门的演员表

哑女
蒋璐霞,网名猫耳宝贝,六岁开始习武,十一岁就读沈阳武术学校,十三岁前往少林寺习武与释小龙成为同门师兄妹,十八岁考上北京体育大学后又保送读研,文武兼备。多次获奖,成为全国少林拳武术冠军,国家武英级运动健将,国家一级武术套路裁判员,央视国际网络《实用女子防身术栏目》主教练。擅长武术套路、实战防身术、健身气功、太极拳、弹弓术等。
你可以上网搜索“猫耳宝贝”的视频,她可是真功夫呀~!
网络视频中的“猫耳宝贝”皮肤细白,李宇春式的短发,举止潇洒,有型有款,英姿勃发又不失女孩子的纯真细腻。正是这样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女孩在从来不缺乏美女、另类、搞怪的网络中异军突起,也从某种角度预示着未来网络价值观和网络审美取向的悄然演变。
这个从六岁就开始学习武术,热爱武术的小女生,也正是为了可以宏扬中国武术文化,让更多的年轻人可以了解并喜欢武术,才在2007年的2月份开始拍摄“猫耳宝贝”系列视频并在互联网广泛传播。以宏扬中华传统武术为己任,把自己小小的宿舍当成推广中华武术的大舞台,利用电脑上的摄相头来自制网络播客节目。这一系列原创功夫作品从开始推出,便引起新一轮和新时代的网络功夫热潮,更是一直作为新浪视频播客频道等视频门户网站的主打推荐。“猫耳宝贝”本身更是以健康、阳光、向上的形象被誉为“中国第一网络功夫明星”。
高清摄像头,没有剪辑,字幕写在纸上往上卷,没有一点技术含量,追求最原始简单的做法。就这样,一部部在网上点击量极高的视频出炉了,《美丽女贼偷福》模仿电影《偷天换日》,影片中的红外线被她换成了一根根真实的红线;《我也绕指柔》里她用太极的手法洗被单并拧干,用脚提装满水的桶,她说这是生活中的武术;《女生版双截棍》里,毛巾模仿双截棍,被她舞得风生水起。 于是,热爱中国功夫的网友疯狂了,金庸迷们也疯狂了。。。
蒋璐霞“猫耳宝贝”在网络上的火爆,引起了各大各媒体的关注。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采制播出了新闻——《猫耳宝贝证明:互联网上“真善美”一定战胜“假丑恶”》;
美国时尚杂志集团《好管家》杂志专为其做了一期专访;
东南卫视在该台的节目中连续播放了一周猫耳宝贝的视频节目和对蒋璐霞的人物专访;
央视网、56网、酷六网等媒体开通了固定视频窗口,进行时尚女子防身术的武术视频传播;
在国家级和省级电视台推出《功夫课堂》;
在央视国际网络和中国教育电视台开办《实用女子防身术栏目》并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全面落地。
眼看着就要毕业了,蒋璐霞却依然坚持每天练功,早上六时起床参加学校的训练,上午上网查些资料,下午再去操场上锻炼。她说自己特别喜欢这种平静的生活,多年的练武让她形成了随时随地休养生息的习惯。当问及她有没有打算进入影视界,她摇摇头。她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发扬武术,当然如果进影视界能让武术进一步推广,她也不会拒绝,只是尽自己的一份力,但是本意并不在此。可能正是这股子精神才会让如此众多的制片、导演看上这颗闪闪的新星,被誉为“中国新生代功夫女星”,成为成龙、李连杰、杨紫琼等人的接班人。

祥福
任达华,香港电影演员。1970年代中以模特儿身份入演艺圈,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毕业后,签约为基本演员,初任配角,其后逐渐走红,并于1979年签约为缤缤电影公司为基本演员。任达华是1987年开始接拍电影,多数演黑帮大佬,亦有少部分演警察。纵横影圈30年的任达华,凭电影《PTU》首夺2004年第九届金紫荆奖“最佳男主角”,打破与奖无缘的宿命。第2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于2010年4月18日晚颁奖,任达华凭借《岁月神偷》最终夺得影帝头衔。

2. 林正英演过几部僵尸片

林正英参演的僵尸先生系列电影共2部,是《僵尸先生》(1985)、《新僵尸先生》(1992)。

一、林正英参演的僵尸类型影视剧

电影:《鬼打鬼》(1980)、《人吓人》(1982)、《人吓鬼》(1984)、《僵尸家族》(1986)、《灵幻先生》(1987)、《一眉道人》(1989)、《猛鬼差馆》(1990)。

电视剧:《僵尸道长》(1995)、《僵尸道长Ⅱ》(1996)。

二、个人介绍

林正英(Ching-Ying Lam,1952年12月27日-1997年11月8日),原名林根宝,出生于香港,中国香港男艺人。

1963年,林正英跟从创办香港春秋戏剧学院的粉菊花师傅学习京剧。1969年,17岁的林正英进入电影圈做龙虎武师。随后与陈会毅一同成为李小龙的左膀右臂。1971年,林正英参演电影《唐山大兄》并担任副武术指导。1973年,李小龙辞世,随后,林正英进入洪金宝组建的洪家班。

1982年,林正英凭着电影《败家仔》赢得第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动作指导奖。1983年,林正英因喜剧电影《奇谋妙计五福星》而再次获得第三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动作指导。1985年,在电影圈发展多年的林正英凭借一部灵幻恐怖电影《僵尸先生》走红香港和东南亚影坛,并获得第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提名。

1988年,林正英因电影《七小福》而获得了第2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配角提名。1989年,林正英首次独立执导灵幻恐怖电影《一眉道人》。1992年,林正英再次搭档钱小豪、许冠英主演灵幻僵尸片《新僵尸先生》,续写师徒情。1994年,林正英拍摄电影《青蜂侠》,向李小龙致敬。

1995年,林正英获香港亚洲电视(亚视)以百万高薪礼聘演出电视剧《僵尸道长》,林正英由此开始电视生涯,该剧亦被视为林正英影途的起死回生之作。 但在1997年11月8日,林正英因肝癌晚期,在香港九龙圣德肋撒医院与世长辞,终年45岁。

(2)香港电影福叔扮演者扩展阅读:

演艺经历

1969年,十七岁的林正英进入电影圈并在香港老牌影视公司邵氏电影公司工作,担任龙虎武师,身材娇小的他,当过不少女演员的替身(例如郑佩佩)。

1971年,林正英获得仅组建一年多的嘉禾电影公司的邀请,做起了武术指导的工作。在李小龙回港主演的首部功夫电影《唐山大兄》中与韩英杰、陈会毅等合作担任武术指导;而林正英更是获得李小龙的亲自邀请,担任此片的副武术指导且在片中饰演阿英一角。

正是在合作期间,林正英与陈会毅能很好地完成李小龙要求的动作,配合默契,陈擅长上靶(功夫片里打人的一方)、林擅长下靶(功夫片里被打的一方),成为了李小龙的左膀右臂。1972年,在李小龙自编自迹链导自演的动作电影《精武门》中继续与李小龙合作,担任此影片的武术指导。

1973年,在李小龙原创香港电影《龙争虎斗》的拍摄中,李小龙特意请嘉禾老板邹文怀调林正英回港任武术指导,李小龙也是没有林正英在旁宁可不开机拍摄。芦败此后几年内,林正英一直作为武术指导的身份在电影中出现,在《死亡游戏》、《林世荣》等电影中担任武术指导。

70年代末,由于李小龙去世,洪金宝迅速成长,并成立洪家班,林正英加入其中成为一员。之后林正英也成为洪家班的骨干之一,洪家班当武指的影片,林正英都有参与。1980年,林正英在标志着香港灵幻僵尸片的开端的电影《鬼打鬼》中客串捕快一角。

1982年,林正英在动作电影《败家仔》中担任主角,饰演咏春名师梁二娣,展现了他在粉菊花门下练就的京剧功底及影坛生涯积累的武打经验。同时,林正英在幕后与洪金宝、元彪、陈会毅合作,击败刘家班、袁家班、成家班等入围者,赢得第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动作指导奖。

而林正英在另一部灵幻恐怖电影《人吓人》中饰演一位老弱道士并获得了姿哗孙第三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动作指导提名。1983年,林正英在喜剧电影《奇谋妙计五福星》中饰演管家,同时也担任动作指导获得第三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动作指导。1984年,林正英参演灵幻恐怖电影《人吓鬼》,在片中饰演细心的戏班师傅声叔。

1984年,林正英在吴耀汉、岑建勋、叶德娴主演的电影《神勇双响炮》中饰演警长。1985年,林正英与钱小豪、许冠英搭档主演由刘观伟执导的灵幻功夫片《僵尸先生》,在片中饰演茅山道长九叔,正是片中手持桃木剑、身穿道袍的道士角色,奠定了林正英在之后的影途中形象。

该片先在台北地区公映并引起轰动,后在香港上映28天票房累计收入2000多万港元(20092129港元,详见1985年香港电影市场总票房排行),此片掀起了香港影视圈拍摄灵幻僵尸题材电影的热潮。林正英也因此片获得第五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提名。同年,林正英还因参与电影《福星高照》而获得第五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的提名。

1986年,林正英主演灵幻僵尸片《僵尸家族》,在香港上映21天获得累计1700多万港元的票房(17,072,137港元,详见1986年香港电影市场总票房排行),而在进军日本时也取得良好反响,出现了短暂的僵尸热潮。

1987年,在风头正劲之时,林正英主演了一部僵尸题材电影《灵幻先生》,在香港上映21天获得累计1900多万港元的票房(19,460,536港元,详见1987年香港电影市场总票房排行)。1988年,林正英主演林岭东执导的动作电影《学校风云》,饰演警察海哥。

1988年,林正英在剧情电影《七小福》中饰演京剧班师叔阿华一角,获得了第二十五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配角提名。1989年,在香港传统的茅山僵尸片被跟风、反复模仿渐渐失去观众时,林正英将西方吸血鬼及僵尸融入香港僵尸片中,首次独立执导灵幻恐怖电影《一眉道人》,片中茅山道长与基督教徒的鸡同鸭讲、茅山术与西方僵尸斗在一起的新奇效果再次获得良好口碑。

影片上映后票房过千万港元(11,192,048港元 ,详见1989年香港电影市场总票房排行),也打开了香港电影人重新审视本土僵尸电影的思路。1990年初,林正英在许冠杰、张敏领衔主演的电影《笑傲江湖》中饰演曲洋,与午马饰演的刘正风在船上琴箫合奏《沧海一声笑》的桥段令人印象深刻。

年底,香港僵尸电影再度掀起创作热潮,林正英拍出一部关于茅山僵尸片与警察搭档破案的电影《驱魔警察》,片子从民初走向现代,沿袭了刘镇伟执导的灵幻电影《猛鬼差馆》中警察拍档与尸魔斗法的模式,不过演的仍是茅山术。

1991年,林正英拍出搞笑电影《非洲和尚》,片中集茅山法术、异域风俗、非洲土着,以及善良的僵尸祖宗大战非洲巨人等诸多精彩桥段的创意之作。票房方面,上映20天累计票房1000多万港元。(10,956,105港元 ,详见1991年香港电影市场总票房排行)。

1992年,林正英一年拍出了8部灵幻恐怖片。其中林正英再次搭档钱小豪、许冠英,续写师徒情的灵幻僵尸片《新僵尸先生》票房最高,但未过千万港元(6,365,497港元 ,详见1992年香港电影市场总票房排行)。

此后,林正英也拍出僵尸题材电影,但由于其他相同题材的电影粗制滥造,此类型影片开始不受欢迎,林正英影途也开始呈现下滑趋势。1993年,林正英参演由与郑少秋、王祖贤领衔主演的电影《画皮之阴阳法王》并饰演紫衣道人。1994年,林正英第二次以导演身份重拍与好莱坞电视剧同名的电影《青蜂侠》,由此向李小龙致敬。

1995年,林正英获香港亚洲电视(亚视)以百万港元高薪礼聘出演电视剧《僵尸道长》,由此林正英的电视生涯开始。这套电视剧不单为亚视赢得高收视,亦被视为林正英影途的起死回生之作。1996年,林正英欣然接受香港亚洲电视的邀请再拍《僵尸道长Ⅱ》。

同年,参与电视剧《等着你回来》饰演剑伯。1997年,原拟再为亚视拍《僵尸道长Ⅲ》,但当时被告知已患上肝癌,使拍摄终止,并成为他的遗愿(因拍片过度劳累,且林正英平时喜爱喝酒,在双重因素影响下,引致肝癌)。

同年,林正英带病坚持演戏,与徐锦江、刘松仁共同拍摄的《一枝花和尚》(新水浒传),该剧也是林正英在世所拍摄的最后一部作品,在剧中林正英饰演白英奇元帅。

3. 有一部名叫七小福的电影,是七个小孩子演的,请问演那几个小孩子的是谁能发几张照片么还有一些具体的

七小福》(Painted Faces)是罗启锐导演的喜剧,由洪金宝、郑佩佩、林正英、岑建勋、午马等领衔主演。讲述京剧大师于占元当年创办的“中国戏剧研究学院”,名字虽然取得唬人,但要论规模在香港众多戏校中也只算得中等,而且校舍破败,条件简陋,所幸师傅并未误人子弟,教得认真。“七小福“戏班最终名扬天下的故事。

4. 香港电影最佳损友中的叔公扮演是谁

许英秀-基本资料

姓名:许英秀
性别:
生日:
星座:
籍贯:
身高:
血型:

许英秀-个人概述
喜好:
专长:
习惯:
其他:

许英秀-成长经历

许英秀-个人荣誉
作为演员,曾经拍摄过的电影:

靓足100分 (1990)
鬼媾人 (1989)
萍踪侠影 (1985) .... 云靖
天从人愿 (1964) .... 李锦瑞
神侠闹江南 (1964) .... 赵德
情侠情仇 (1964) .... 银钩老叟
七喜临门 (1964) .... 周新毅
锦绣天堂 (1964)
男婚女嫁 (1964) .... 赵父
人咬狗 (1964)
隔篱邻舍两家亲 (1964) .... 李明经
两个懵仔争老豆 (1964) .... 老父
富贵满华 (1964) .... 周大明
济公活佛 (1964) .... 县官
八仙闹东海 (1963) .... 李铁拐
春风得意凤和鸣 (1963) .... 上官晓成
紫霞杯 (1963) .... 刘君尚
少女怀春 (1963) .... 戴成材
摩登大妗 (1963)
文武状元争彩凤 (1962) .... 龙福海
仗义还妻-上集 (1962)
仗义还妻-下集 (1962) .... 胡知县
金凤银龙双挂帅 (1962)
兰贞闹严府 (1962) .... 邬懋卿
客串夫妻 (1962) .... 周维岳
方世玉武当山招亲 (1962)
春满帝皇家 (1962) .... 荣禄太监
剑姑七友奇遇记 (1962) .... 剃头英
火龙怒吞双虎将 (1962) .... 皇叔
奇女薛一娘 (1962) .... 胡涂虫
危城金粉 (1962) .... 太监玄通
金锏怒碎银安殿 (1962) .... 韩宣公
金牌计 (1962) .... 知县
虎将争妻 (1962) .... 荣寿太监
关东大侠 (1962)
银合太子乞食告御状 (1962) .... 魏元帝
火焰山 (1962) .... 沙和尚
怪侠金丝猫 (1961) .... 曹员外
龙凤嬉春 (1961)
步步高升 (1961) .... 许兴
小红娘 (1961) .... 梁瑞贤
一文钱 (1961)
沙三少与俏银姐 (1961) .... 谭阿仁
花木兰 (1961) .... 花福
桃花扇 (1961) .... 杨龙友
星月争辉 (1961)
神灯换太子 (1961)
花灯记 (1960) .... 裘其
琴挑误-上集 (1960) .... 邝光卿
第八才子花笺记 (1960) .... 梁学士
琴挑误-下集 (1960) .... 邝光卿
红梅白雪贺新春 (1960) .... 二叔
春风秋雨又三年 (1959) .... 冯治平
六月雪 (1959) .... 钱牧
荒唐女婿 (1959) .... 桂叔
闻天香三戏闻太师 (1959) .... 尤浑
大破铜网阵 (1959) .... 蒋平
七侠五义夜探冲霄楼 (1959) .... 蒋平
出嫁从夫 (1959) .... 李本成
花开并蒂莲 (1959) .... 孟时清
方世玉血战干坤罩 (1959)
鬼马福星 (1959) .... 林振强
桃花女二度下凡 (1959) .... 彭剪
春灯羽扇恨 (1959) .... 杨龙
有仔万事足 (1959) .... 董诚卿
万里琵琶关外月 (1959) .... 容乐师
跨凤乘龙 (1959) .... 孟百灵
安禄山夜祭贵妃坟 (1959) .... 高力士
血泪洗残脂 (1959) .... 沈父
凤烛烧残泪未干 (1959) .... 杜次甫
好女唔论嫁妆衣 (1959) .... 罗木
刀下美人魂 (1959) .... 两头蛇
孝感动家姑 (1959) .... 沈家龙
艳阳丹凤 (1958) .... 金日
水冰心三戏过其祖 (1958) .... 成奇
玉堂春 (1958) .... 沈燕林
火葬生妲己 (1958) .... 费仲
苦女江海燕-上集 (1958) .... 徐时喝
荆钗记 (1958) .... 王士宏
胡不归 (1958) .... 方三郎
方世玉三打干隆皇 (1958)
鲤鱼精 (1958) .... 龟精
海底寻夫骨 (1958) .... 花太岁
黄飞虎反五关-续集 (1958)
新肉山藏妲己 (1958) .... 费仲
胡涂外父抢新郎 (1958) .... 丁员外
喜临门 (1958) .... 白员外
糊涂外父抢新郎 (1958) .... 丁员外
姑缘嫂劫 (1958)
借新娘 (1958) .... 二叔
方世玉怒打干隆皇 (1958) .... 铁头老鼠
桃花仙子 (1958) .... 兴儿
七彩梁天来 (1957)
妙善公主 (1957) .... 二驸马
打劫阴司路 (1957) .... 玲父
黄飞虎反五关-上集 (1957) .... 费仲
软皮蛇三斗老虎乸 (1957) .... 老婆奴
天姬送子 (1957) .... 员外
猛鬼桥 (1957) .... 王六
包公嫁女 (1957) .... 蒋平
包公三审血掌印 (1957)
六渡何仙姑 (1957) .... 吕纯阳
洛神 (1957) .... 陈矫
七剑十三侠-上集 (1957)
梅开二度 (1957) .... 陈日升
七剑十三侠-下集 (1957)
十五贯 (1957) .... 刘老鼠
八仙闹江南 (1957) .... 吕洞宾
木兰从军 (1957) .... 瘦兵
亚兰嫁亚瑞 (1957) .... 丁伯钧
七气苏秦 (1957) .... 苏父
苦凤莺怜 (1957) .... 李文彪
陶三春困城 (1956) .... 韩龙
一榜三状元 (1956)
扭纹新抱恶家姑 (1956)
云想衣裳花%E6%A1%83%E8%8A%B1%E5%A5%B3%E6%96%97%E6%B3%95" class=innerlink>桃花女斗法 (1956) .... 彭剪
赵五娘千里寻夫 (1955) .... 蔡从简
阿绣 (1955)
拗碎灵芝 (1955) .... 蒋辞能
卧薪尝胆 (1955) .... 范蠡
六月飞霜 (1955) .... 朱贵
歌唱郎归晚 (1955) .... 马文忠
彩凤入谁家 (1955) .... 刘父
狸猫换太子 (1955) .... 陈琳
孟丽君与风流天子 (1955) .... 刘奎璧
戏王之王 (1955) .... 瑞表兄
黄飞鸿一棍伏三霸 (1953) .... 莫仲豪
相逢尽是未婚人 (1953)
徭山夺艳记 (1953) .... 李小猴
光绪皇夜祭珍妃 (1952) .... 李连英
艳曲醉郎心 (1952) .... 周东昌
歌唱十二钗 (1952) .... 冯飞
剑姑七友传 (1952) .... 剃头英
七虎渡金滩-上集 (1951) .... 杨宗保
七虎渡金滩-下集 (1951) .... 杨宗保
参与制作过的电影:

剑姑七友传 (1952) .... 演唱
剑姑七友奇遇记 (1962) .... 演唱
拗碎灵芝 (1955) .... 演唱
彩凤入谁家 (1955) .... 演唱
十五贯 (1957) .... 演唱
荒唐女婿 (1959) .... 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