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经典港片推荐 港片高分经典电影 不能错过的香港好电影推荐
“154年了,香港回归中国,我们不想也不能再多等一秒了”《我和我的祖国》“回归篇”中的这句铿锵有力的台词道出了多少炎黄子孙的心声。
廿五载香江奔涌,我们一路见证了香港发展的沧桑巨变。而香港电影,作为东方之珠最绚烂的那一抹光晕,也在不断合作、交流、创新中焕发出崭新生机。
明珠新彩,光影作证,让我们用25部电影回顾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的光影瞬间。
1997年
《97家有喜事》
《97家有喜事》是1992年《家有喜事》的“姊妹篇”,继续讲述一家三兄弟的爆笑故事。
黄百鸣和周星驰回归主演,另有吴镇宇、吴倩莲、钟丽缇全新加盟,在贺岁档拿下逾四千万票房。
很多桥段在欢笑之余也结合时事,意味深长,一对崇洋媚外的夫妇遭到了全家上下的犀利回怼。
吴倩莲饰演的小倩那句台词相当解气:我替你们害臊,中国人不做,做假洋鬼子!
1998年
《我是谁》
这部由陈木胜和成龙联手打造的跨国大制作,是成龙动作电影的代表作之一。
影片主要在非洲取景,充满了猎奇惊险的异域风情,诸多动作戏如壁虎功攀岩,高厦天台格斗,玻璃幕墙速旁则降等都成扰蔽为难以复制的经典。
1999年
《喜剧之王》
《喜剧之王》于1999年贺岁档登场,毫不意外地收获当年的票房冠军。
片中很多灵感都来自周星驰的真实经历,也是他由演员向导演的转型之作。
“我是一个演员”“我养你吧”这些台词小时只当笑话,长大方知背后的辛酸与意涵。
2000年
《花样年华》
在万象更新的世纪之交,王家卫偏偏选择掉进怀旧里去。
看似在写60年代的香港,内里装的却是30年代“旧上海”的绮梦。
“如果,我多⼀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起⾛?”
说的是最美好的年华与最糟糕的爱情。
2001年
《少林足球》
又一部周氏喜剧,又一部破纪录的年度票房冠军。
这也是周星驰与吴孟达合作的最后一部电影。
“做人如果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戏里戏外,《少林足球》都为当时陷入低谷的香港电影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2002年
《无间道》
香港电影救市之作,港片难以逾越的高峰,影响力远播海内外…
似乎怎样形容《无间道》的地位都算不得夸张。
“我以前没得选,现在想做个好人”
警中有匪,匪中有警,正邪莫辨,善恶交缠,《无间道》的意义不仅在票房,更在于为套路化的港产警匪片重新注入活力。
2003年
《PTU》
“穿上这身衣服,就是自己兄弟”
警与匪、情与理的冲突借由一支枪,在一夜之间爆发。
幽暗、冷峻、暴力,都让《PTU》极具银河映像的风格烙印。
2004年
《新警察故事》
2003年《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签署,香港电影人与内地市场的关系愈加紧密。
陈木胜和成龙合作的《新警察故事》也是合拍片的代表之作,内地票房突破4000万元。
严肃起来的成龙依然拼命,在大巴之间闪转腾挪,从会展中心跳下,贡献了诸多叹为观止的动作场面。
“收手吧,阿祖!”也成就了吴彦祖最经典的反派形象。
2005年
《头文字D》
2005年的香港票房冠军,也是周杰伦主演的第一部电影。
最擅长“拍漫画”的刘伟强再度贡献了一部叫缓启州好又叫座的漫改经典。
“这世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
2006年
《霍元甲》
《英雄》之后,李连杰时隔四年再演华语片,也是他认证的最后一部功夫片。
霍元甲对打世界高手,不仅是武艺的巅峰对决,传递的更是中华武术的精神:
“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2007年
《投名状》
“纳投名状,结兄弟谊;死生相托,吉凶相救;福祸相依,,患难相扶。”
《投名状》是百变导演陈可辛的自我突破之作,大胆颠覆了古装武侠片的套路,更被不少人视作李连杰的演技巅峰。
影片网罗了李连杰、刘德华、金城武三位巨星,投资号称3亿,票房却并不尽如人意。
然而,来年丰厚的奖项认可,让这部经典最终未被埋没。
2008年
《叶问》
好莱坞有个“Iron Man”,中国有个“IP Man”。
从2008年《叶问》横空出世到2019年《叶问4》传奇落幕,甄子丹与叶问的十年,是互相成就的十年,也缔造了功夫片最后的辉煌。
“武术虽然是一种武装力量,但是我们中国武术,是包含儒家的哲理,武德,也就是仁,推已及人。”
2009年
《十月围城》
“革命之火快要成燎原之势,一个崭新的世界就快要来了!”
监制陈可辛与导演陈德森将几十位明星调配有度,编织出了一部小人物为国捐躯的动人群像。
《十月围城》书写了一段属于香港的革命历史,也开辟了香港电影人主旋律创作的先河。
2010年
《岁月神偷》
香港往事不只有九龙城寨、黑帮警匪,也有市井小人物的悲欢浮沉。
《岁月神偷》以导演罗启锐本人经历为蓝本,展现的正是香港普通市民家庭面对困境时的乐观与坚韧。
岁月是真正的“神偷”,人生总是“一步难,一步佳;难一步,佳一步”
2011年
《龙门飞甲》
作为《新龙门客栈》的续集,《龙门飞甲》是徐克的一次自我创新。
醉心于技术的“徐老怪”再次以3D实现突破,用大漠的雄奇苍凉、武打的灵动飘逸,侠客的恣意豪情书写了武侠片的新篇章。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2012年
《寒战》
“《无间道》后,最好的香港警匪片”这曾是许多人对《寒战》的评价。
《无间道》注重人文内核,《寒战》则崇尚理性精神。
香港警察和司法体系内部的各方角力,斗智斗勇将港产警匪片拍出了新味道。
2013年
《一代宗师》
王家卫十年磨一剑,“熬”出了这部《一代宗师》,也用12项大奖创造了香港电影金像奖纪录。
影片看似是武林间的争斗,实则仍是关于时间的怅惘,对已逝时代的眷恋与怀念。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2014年
《黄金时代》
“那些我将要去的地方,都是我从未谋面的故乡。”
这是一部民国文人画卷,也是一部散文诗一般的电影。
许鞍华对创作的坚持让世人看到香港电影在商业之外的另一种色彩。
2015年
《捉妖记》
《捉妖记》以24.3亿夺得当年的影史票房第一,也成为年度最大黑马。
影片的成功离不开奇幻志怪题材与好莱坞合家欢模式的巧妙融合,更源自导演许诚毅的多年沉淀和对国产CG技术的不断探索。
2016年
《美人鱼》
33.9亿!中国电影票房纪录继续由香港电影人刷新。
虽然口碑褒贬不一,但周星驰依旧留下了无数名台词和名场面,也借由这段人鱼童话也传递出对环境议题的关切思考。
“假如你的生命只剩下最后一分钟,假如地球上连一滴干净的水,一口干净的空气都没有,你最想干嘛?”
2017年
《追龙》
王晶的回勇之作,将跛豪与雷洛的故事讲出了新味道。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甄子丹与刘德华的双雄对弈是兄弟情义,也是时代浮沉。
《追龙》是王晶的情怀,更是观众的情怀。
2018年
《无双》
“这个世界上100万人只有一个主角。”
“只看到黑跟白的人,永远是失败者。”
既有烧脑的悬疑和反转,又有震撼的动作和大场面,同时不缺乏对人性复杂的描摹。
《无双》堪称真正的港片复兴之作。
2019年
《扫毒2》
13.12亿票房,市场再度见证了港片的吸金实力。
邱礼涛熟谙警匪动作片的类型之道,刘德华与古天乐的对手戏也炉火纯青。
“跟毒贩讲人权,会不会太迂腐了?”
2020年
《拆弹专家2》
从炸弹到核弹,从青马大桥到赤鱲角机场...
邱礼涛将爆炸进行到底,也让《拆弹专家2》从特效到动作全面升级。
“你们个个都说我有病,是这个世界有病。”
借由潘乘风的执念、挣扎与救赎,刘德华也完成了“百尺竿头”的自我突破。
2021年
《怒火·重案》
“对于任何目无法纪,公然冲击法治的人,警方绝对不会容忍。”
陈木胜导演遗作,对他个人和港式警匪片都是一次华丽的总结。
甄子丹与谢霆锋一正一邪,拳拳到肉,都让警匪片回归最经典的双雄叙事和硬核动作。
2022年
2022年刚刚过半,在港片亦未缺席...
《边缘行者》逆风上映,拿下1.49亿票房,再度展现出港片的实力与韧劲。
接下来,更有《神探大战》《断网》《风再起时》《金手指》《扫毒3》《临时劫案》等一批力作等待与观众见面。
“人生不免崎岖,难以绝无挂虑,既是同舟,在狮子山下且共济”
这种拼搏进取、同舟共济的狮子山精神也是香港电影人的特质。
让香港电影历经潮起潮落,依然生生不息!
传奇待续...
香港电影,永不褪色!
㈡ 周星驰的电影成绩全面总结
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六度打破香港票房记录,八次问鼎香港票房榜首。新世纪以来,两度打破全球华语片票房记录,四次问鼎全球华语片票房冠军。全球华语片票房记录保持者,亚洲票房记录保持者,全球非英语片票房记录保持者。凭借自导自演自编电影《功夫》打破二十几个国家华语片票房记录,问鼎四十多个国家华语片票房冠军!奖项方面,他是影坛少有的既拿了三金影帝又能拿三金导演的电影人。身兼演员、导演、编剧、监制、制片等多项职务的全能电影人,让他的电影深深的烙印上他的名字——周星驰作品,他是真正的大师级人物,一代喜剧风格的开拓者,经典作品无数,家喻户晓。可谓是华语影坛最亮的那一颗星!
上世纪90年代的香港影坛被称为东方好莱坞,影响力可谓辐射整个亚洲。其中电影最卖座的要属公认的三大影坛巨星:"双周一成",分别是:成龙、周星驰念嫌圆、周仔塌润发。嗯,对头,只有这三位。其中周星驰可谓是90年代时期的香港区电影票房之王了,九十年代的十年时间里,周星驰独自就打破四次票房记录,五次夺得票房榜首。截止到现在,者枝周星驰一共打破六次香港票房记录,八次问鼎香港票房冠军!其中自演自导自编的电影《功夫》更是保持香港电影票房记录长达"七年之久"!
1992年因香港当年度十五大卖座影片中周星驰占了七个,并且前五名被周星驰包揽,周星驰也连续第三年彻底占领了整个香港市场,更凭又一次打破票房记录的《审死官》获得亚太影展影帝大奖,这个记录至今无人能破,后人也难以企及,所以这一年被影坛称为“周星驰年”。第一名:《审死官》第二名:《家有喜事》第三名:《鹿鼎记》第四名:《武状元苏乞儿》第五名:《鹿鼎记Ⅱ:神龙教》
新世纪以来,内地市场飞速扩张,众多电影人的票房成绩都十分出色,其中周星驰的成绩可谓是佼佼者。共上映五部电影,其中两度打破全球华语片票房记录,四部全球华语片票房冠军,一部全球华语片票房亚军
五部电累计影总票房9.87亿美金,电影平均票房达到惊人的近2亿美金
2004年由周星驰自导自演自编的电影《功夫》打破二十几个国家华语片票房记录,问鼎四十几个国家华语片票房冠军
2016年由周星驰执导的电影《美人鱼》票房成绩极其出色,全球票房达到5.56亿美金,国人首位指导华语片进军4亿美金、5亿美金票房俱乐部的电影人!打破了全球华语片票房记录、亚洲票房记录、全球非英语片票房记录,目前暂列世界电影年度票房第九名,与好莱坞一众电影人位居一顶
票房成绩总结: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六度打破香港票房记录,八次稳定香港票房榜首。新世纪以来,两度打破全球华语片票房记录,四次问鼎全球华语片票房冠军。全球华语片票房记录保持者,亚洲票房记录保持者,全球非英语片票房记录保持者。凭借自导自演自编电影《功夫》打破二十几个国家华语片票房记录,问鼎四十多个国家华语片票房冠军
㈢ 香港电影票房排行
香港电影票房排行总榜:
1、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票房(港元):221,895,530。
2、阿凡达。票房(港元):178,248,295。
3、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票房(港元):153,301,337。
4、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票房(港元):133,061,397。
香港港产片票房排行总榜:
1、寒战2。票房(港元):66,824,171。
2、功夫。票房(港元):61,278,697。
3、少林足球。票房(港元):60,739,847。
4、叶问3。票房(港元):60,422,830。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香港票房排行榜
㈣ 香港历届票房榜
好容易找到的!~~
根据香港电影资讯网上的1969--1999年香港华语电影全年票房数字,
hkmdb/office/index-b5.s
我找到这23部破香港票房记录的华语电影。
片名 上映时期 日数 票房(港元)
10/71《唐山大兄》 31/10/71-22/11/71 23 $_3,197,416
03/72《精武门》 22/03/72-19/04/72 29 $_4,431,423
12/72《猛龙过江》 30/12/72-24/01/73 26 $_5,307,350
09/73《七十二家房客》 22/09/73-22/10/73 31 $_5,626,675
10/74《鬼马双星》 17/10/74-14/11/74 29 $_6,251,633
12/76《半斤八两》 16/12/76-14/01/77 30 $_8,531,699
02/80《惨痛的战争》 28/02/80-10/04/80 43 $_9,429,871
01/81《摩登保镳》 30/01/81-07/03/81 37 $17,769,048
01/82《龙少爷》 21/01/82-13/02/82 24 $17,936,344
01/82《最佳拍档》 16/01/82-18/02/82 34 $26,043,773
01/84《最佳拍档女皇密令》 26/01/84-22/02/84 28 $29,286,077
02/85《福星高照》 10/02/85-08/03/85 27 $30,748,643
08/86《英雄本色》 02/08/86-01/10/86 61 $34,651,324
01/87《龙兄虎弟》 21/01/87-19/02/87 30 $35,469,408
02/88《八星报喜》 11/02/88-30/03/88 49 $37,090,776
08/90《赌圣》 18/08/90-19/09/90 33 $41,326,156
07/91《逃学威龙》 18/07/91-10/09/91 55 $43,829,449
01/92《家有喜事》 25/01/92-06/03/92 42 $48,992,188
07/92《审死官》 02/07/92-09/08/92 39 $49,884,734
12/94《赌神2》 15/12/94-15/01/95 32 $52,529,768
01/95《红番区》 21/01/95-29/03/95 68 $56,911,136
02/96《警察故事4简单任务》10/02/96-03/04/96 54 $57,518,794
07/01《少林足球》 05/07/01-??/08/01 ?? $60,739,847
我看香港票房收入数字只有一个意义:
制片商是赚是蚀,有没有钱、能筹得多少钱去继续拍片、拍一部多大制作费的片。
假如“破票房记录”是指“很卖座”,“很受观众欢迎”,
这个排行榜只是列出当年破记录的票房数字,
我认为是不足以代表该片的受香港电影观众欢迎程度。
更有意义的数据应是购票观众人次。
要在票房记录数字找到意义,
我认为应同时考虑通涨,当年的票价,购票观众人次,当年香港的人口。
现票房记录保持者《少林足球》在人口6,800,000,划一票价六十元的2001年上映,
得$60,739,847。
估计观众人次是1,01万,占人口比例14.9%。
三十年前,香港的人口是4,045,300,《唐山大兄》以$3,197,416破票房记录。
假设观众都是购最受欢迎的$2.40的后座票,
估计观众人次是1,33万,占人口比例32.9%。
同是破票房记录,《唐山大兄》与《少林足球》,是谁更受香港电影观众欢迎?
就像在世界上许多其他地方,香港购票看电影的观众事实上是减少了。
香港从来不缺乏娱乐。
但娱乐口味是一直在改变。
取代了“看粤剧”的“看电影”,大概也是正在被其他娱乐侵蚀。
我想知道这23部破票房记录电影的“受香港电影观众欢迎程度”,
再用《香港历来最高票房的50部港产片》内的粗略估计方式,
要估计购票观众人次,先要知道香港电影院历来票价增加的详细资料,
(但我没有这个资料。
有谁能查找到?)
我只知1971年后座票价是$2.40,今天是划一票价六十元。
票价是每隔一段时间增加,每次增加当然是参考通涨。
先把票房,参考通涨,转换成今天(2001年)物价。
(我没有香港通涨的详细资料。
有谁能查找到?)
故以“平均每七年翻一翻,即平均每年线性增10.5%”为准去推算。
再把“当年票房的今天物价”除以今天票价的六十元,粗略估计“当年观众人次”。
再算出“当年观众人次”占当年人口比例,即“受香港电影观众欢迎程度”。
(一)票房:是真实数字。
(二)当年人口:是真实数字。
(三)“当年票房的今天物价”,是参考通涨的推算至2001年。
(四)估计“当年观众人次”:“当年票房的今天物价”除以今天票价六十元。
(五)占当年人口比例:受香港电影观众欢迎程度。
按“占当年人口比例:受香港电影观众欢迎程度”重新排列:
(一) (二) (三) (四) (五)
票房 当年人口 今天物价 观众人次 占人口比例
01/82《最佳拍档》 $26,043,773 5,264,500 $171,62万 2,86万 54.3%
01/84《女皇密令》 $29,286,077 5,397,900 $158,05万 2,63万 48.8%
08/86《英雄本色》 $34,651,324 5,524,600 $153,16万 2,55万 46.2%
02/85《福星高照》 $30,748,643 5,456,200 $150,18万 2,50万 45.8%
01/87《龙兄虎弟》 $35,469,408 5,580,500 $141,88万 2,36万 42.4%
01/81《摩登保镳》 $17,769,048 5,183,400 $129,39万 2,16万 41.6%
02/88《八星报喜》 $37,090,776 5,627,600 $135,04万 2,25万 40.0%
01/82《龙少爷》 $17,936,344 5,264,500 $118,20万 1,97万 37.4%
12/76《半斤八两》 $_8,531,699 4,518,000 $101,76万 1,70万 37.0%
12/72《猛龙过江》 $_5,307,350 4,123,600 $_93,83万 1,56万 36.9%
08/90《赌圣》 $41,326,156 5,704,500 $123,23万 2,05万 36.0%
09/73《七十二家房客》$_5,626,675 4,241,600 $_90,03万 1,50万 35.4%
07/92《审死官》 $49,884,734 5,800,500 $121,82万 2,03万 35.0%
10/74《鬼马双星》 $_6,251,633 4,377,800 $_91,05万 1,52万 34.7%
01/92《家有喜事》 $48,992,188 5,800,500 $119,64万 1,99万 34.4%
07/91《逃学威龙》 $43,829,449 5,752,000 $118,27万 1,97万 34.3%
03/72《精武门》 $_4,431,423 4,123,600 $_78,35万 1,30万 31.7%
12/94《赌神2》 $52,529,768 6,035,400 $105,06万 1,75万 28.4%
01/95《红番区》 $56,911,136 6,156,100 $103,60万 1,73万 28.0%
10/71《唐山大兄》 $_3,197,416 4,045,300 $_62,47万 1,04万 25.7%
02/96《简单任务》 $57,518,794 6,311,000 $_94,76万 1,58万 25.0%
02/80《惨痛的战争》 $_9,429,871 5,063,100 $_75,44万 1,26万 24.8%
07/01《少林足球》 $60,739,847 6,800,000 $_60,74万 1,01万 14.9%
------------------------------
01/82《最佳拍档》 许冠杰、张艾嘉、麦 嘉 导演:曾志伟
01/84《女皇密令》 许冠杰、许冠英、张艾嘉 导演:徐 克
08/86《英雄本色》 狄 龙、周润发、张国荣 导演:吴宇森
02/85《福星高照》 成 龙、洪金宝、曾志伟 导演:洪金宝
01/87《龙兄虎弟》 成 龙、谭咏麟、关之琳 导演:成 龙
01/81《摩登保镳》 许冠杰、许冠文、许冠英 导演:许冠文
02/88《八星报喜》 周润发、郑裕玲、张学友 导演:杜琪峰
01/82《龙少爷》 成 龙、元 彪、陈惠敏 导演:成 龙
12/76《半斤八两》 许冠杰、许冠文、许冠英 导演:许冠文
12/72《猛龙过江》 李小龙、苗可秀、罗礼士 导演:李小龙
08/90《赌圣》 周星驰、吴孟达、张 敏 导演:元 奎、刘镇玮
09/73《七十二家房客》南 红、何莉莉、胡 锦 导演:楚 原
07/92《审死官》 周星驰、梅艳芳、吴孟达 导演:杜琪峰
10/74《鬼马双星》 许冠杰、许冠文、许冠英 导演:许冠文
01/92《家有喜事》 周星驰、张国荣、张曼玉 导演:高志森
07/91《逃学威龙》 周星驰、吴孟达、张 敏 导演:陈嘉上
03/72《精武门》 李小龙、苗可秀、田 丰 导演:罗 维
12/94《赌神2》 周润发、梁家辉、吴倩莲 导演:王 晶
01/95《红番区》 成 龙、梅艳芳、叶芳华 导演:唐季礼
10/71《唐山大兄》 李小龙、田 俊、刘 永 导演:罗 维
02/96《简单任务》 成 龙、吴辰君、楼学贤 导演:唐季礼
02/80《惨痛的战争》 导演:江志文
07/01《少林足球》 周星驰、吴孟达、黄一飞 导演:周星驰、李力持
㈤ 由周星驰为导演所拍摄的电影《美人鱼》在2016年的票房是多少
周星驰为导演所拍摄的电影《美人鱼》在2016年的票房已突破28亿元,周星驰《美人鱼》一片贡献近30亿元了~~~
㈥ 香港电影最新票房排行
香港电影最新票房排行如下:《阿凡达2:水之道》《壮志凌云2:独行侠》《明日战记》《饭戏攻心》《奇异博士2:疯狂多元宇宙》。
1、《阿凡达2:水之道》
《阿凡达2:水之道》,詹姆斯·卡梅隆导演,萨姆·沃辛顿、佐伊·索尔达娜、西格妮·韦弗、凯特·温丝莱特和史蒂芬·朗主演的科幻巨制《阿凡达2:水之道》2022年12月15日在中国香港上映,截至2023年1月5日累计票房1.19亿港币,位列2022年度香港市场票房冠军。
㈦ 香港历来最高票房的50部港产片
我想知道这23部破票房记录电影的“受香港电影观众欢迎程度”, 再用《香港历来最高票房的50部港产片》内的粗略估计方式, 要估计购票观众人次,先要知道
㈧ 香港票房前五十电影有哪些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电影进入鼎盛时期,动作片、喜剧片、文艺片,人才辈出,百花齐放。
但是近几年港片香港地区票房冠军的票房多在3000万上下徘徊,与30年前周星驰的电影都相去甚远。峥嵘岁月,光彩熠熠,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回首五大不朽的港片经典!
一、《倩女幽魂》
要问港片中最经典的人鬼恋情,那必须是张国荣、王祖贤所主演的《倩女幽魂》。画面、音乐、造型…影片后期制作非常精良,且独具韵味。
毫不夸张的说:故事刚开始1分钟,就能瞬间把观众带到充满奇幻感的古时生活。此后,该题材被反复模仿,终究难以超越。
二、《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
整个香港,没有谁会比徐克更擅长武侠电影的拍摄。更何况,笑傲江湖出自他和程小东的合作。徐克不顾金庸反对,力排众议,钦定林青霞饰演东方不败,把原着中4页纸的边缘人物,刻画成唯美、多情的故事核心。
该片凭借精彩绝伦的动作场面、鲜明独特的人物形象和紧凑的节奏,使得观众无暇顾及故事的合理与否,只能叹为观止。
三、《喜剧之王》
《喜剧之王》虽然是当年票房冠军,但却不足3000万。相对于其他周氏喜剧而言,笑料稍显不足,却能被长期奉为经典。这是一部小人物的经典奋斗史,直击每个人的灵魂深处。
影片中所有高光片段,都来源于故事中小人物的高光时刻,以此呈现“梦想令人发亮”的主题。我们,所有人,又何尝不是尹天仇呢?
四、 《无间道》
中国港片影史,黑帮电影无疑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无间道》则是黑帮电影里最璀璨的那颗明珠。
当然,不包括后两部,大部分的影视作品,续集都难免有狗尾续貂之嫌。除了故事本身跌宕起伏外,影片的配乐非常大气,人物命运的阴差阳错性更是让人倍感唏嘘。
五、《大话西游》
当时上映时的口碑有多烂,现在网络上的传播就有多火。至尊宝和紫霞仙子之间的爱注定是悲剧:戴上金箍没办法抱你,脱下金箍没办法保护你。
即便对故事内涵似懂非懂,但一点也不耽误刷过几十遍。苛刻的豆瓣评分高达9.2分,这是太多影片无法企及的高度。所有人都把它奉为周星驰的巅峰力作。
㈨ 打破过香港票房纪录的十个人:成龙第二,周润发第四,李小龙第六
我们来简单聊聊香港电影票房史。
香港电影曾辉煌一时,跟其本土居民看电影的热情有很大关系,就如同现在的内地市场,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竟然同时出现了两部40亿以上票房的影片《你好,李焕英》和《唐人街探案3》,这种火爆的电影市场,势必会强力推进中国电影的发展。
有票房记录以来,总共有10位香港电影人曾打破过本土票房纪录。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将一部影片算到某位电影人头上,依循一种约定俗成的看法,比如《最佳拍档》,我们往往将这部影片视为许冠杰作品,而并没有将其算到另一位主演麦嘉头上,甚至也没算到导演曾志伟头上,是因为无论是以当时还是现在的眼光来看,许冠杰都是这个剧组中的灵魂人物,而有些特殊的影片,会有两个灵魂人物,比如《独臂刀》《鬼马双星》等。
第10名:张彻,破纪录作品:《独臂刀》
据《独臂刀》男主角王羽回忆,《独臂刀》其实并不是香港第一部票房过百万港元的影片,但现在的资料基本都将错就错,将《独臂刀》作为首部百万票房作品。本片在香港武侠片史上的地位很高,影片的一些拍摄手法,对后来的武侠电影影响深远。
第9名:九把刀,破纪录作品《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这部影片当年在两岸三地都很火,在香港竟然打破了周星驰《功夫》保持七年的 历史 最高票房纪录,难以想象,不可理解。而它的这个纪录后来被《寒战2》打破。
第8名:楚原,破纪录作品:《七十二家房客》
楚原是邵氏名导,他的悬疑武侠片独树一帜,《楚留香》《天涯明月刀》等作品,如今看来依然引人入胜。楚原执导的武侠电视剧《琥珀青龙》曾在内地热播,年龄稍大点的观众应该有印象。楚原也是一位喜剧电影高手,他的《七十二家房客》在当年击败了李小龙的《龙争虎斗》,成为港片年度冠军,周星驰的《功夫》对本片多有模仿。
第7名:王羽,破纪录作品:《独臂刀》《龙虎斗》
《独臂刀》让王羽成了香港首位“百万票房明星”,次年,王羽便自编自导了《龙虎斗》,这是一部时装动作片,内核仍是忠义。两年后,罗维为李小龙拍摄的《精武门》,跟这部电影很相似。让人十分怀疑是《龙虎斗》大火之后,倪匡才从中获取灵感,编写了《精武门》的剧本。《龙虎斗》是首部票房超过200万港元的影片,但如今的光芒已经完全被《精武门》盖住。
第6名:李小龙,破纪录作品:《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
李小龙回港发展后,连续三部电影破了本土纪录,《猛龙过江》是首部本土票房突破500万港元的电影。本片也是李小龙唯一一部自编自导自演的影片,实际上也是其香港票房最高的作品。
第5名:许冠文,破纪录作品:《鬼马双星》《半斤八两》《摩登保镖》
许冠文是周星驰成名之前,香港成就最高的喜剧大师,有“冷面笑匠”之称。在李小龙离世之后,许冠文迅速崛起,弥补了嘉禾公司巨星陨落后的空位。跟周星驰电影一样,许冠文的作品也多以小人物为主角,不同的是,许氏作品更为写实,也更为市井化,所以非常有亲和力。《鬼马双星》《半斤八两》《摩登保镖》等都是常开常新的影片,非常值得推荐。
第4名:周润发,破纪录作品:《英雄本色》《八星报喜》《赌神2》《寒战2》
比较意外的是《赌神2》,在1994年顽强击败了成龙的《霹雳火》和周星驰的《国产凌凌漆》,成为港片史上第一部票房过5000万的电影。1994年也是周润发的丰收年,因为他主演的《花旗少林》排在了年度第五,票房比周星驰的《破坏之王》和《九品芝麻官》都要高。而发哥于2016年主演的《寒战2》至今仍是本土票房最高的港片。
第3名:许冠杰,破纪录作品:《鬼马双星》《半斤八两》《摩登保镖》《最佳拍档》《最佳拍档3:女皇密令》
如果说前三部作品,许冠杰多少沾了点哥哥许冠文的光,但两部《最佳拍档》创下票房纪录,就不得不说“歌神”确实有票房号召力了。据说当年新艺城邀请许冠杰时,片酬开到了200万港元,这说的可是1982年的事儿,但最后事实证明,许冠杰完全值这个价钱。《最佳拍档》也是首部本土票房过2000万的影片。
第2名:成龙,破纪录作品:《师弟出马》《福星高照》《龙兄虎弟》《红番区》《简单任务》
《师弟出马》是成龙自编自导自演的作品,《福星高照》按理说应该算在洪金宝头上,但本文排名未提及洪金宝,所以勉强算在了成龙头上,本片也是首部本土票房超3000万港元的影片。
第1名:周星驰,破纪录作品:《赌圣》《逃学威龙》《家有喜事》《审死官》《少林足球》《功夫》
星爷总共六次打破香港票房纪录(他的《美人鱼》也打破过内地票房纪录),随着香港本土电影市场的萎缩,星爷的这个纪录恐怕再也不会有人打破了。《赌圣》是首部本土票房过4000万的电影,《少林足球》是首部票房过6000万的影片。
以上总共提到了26部影片,在这26部破纪录的影片中,大家认为哪一部含金量最高呢?欢迎一起交流讨论!
撰文:电影梗博士,请勿随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