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香港电影分级制度的别国级别划分
1、美国电影分级制度:
MPAA制定的影视作品的分级制度如下:
G级: (GENERAL AUDIENCES All ages admitted.)大众级,所有年龄均可观看大众级,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观看--该级别的影片没有裸体、性爱场面,吸毒和暴力场面非常少。对话也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接触到的。PG级:( PARENTAL GUIDANCE SUGGESTED Some material may not be suitable for children.)普通级, 建议在父母的陪伴下观看,有些镜头可能让而用产生不适感.辅导级,一些内容可能不适合儿童观看--该级别的电影基本没有性爱、吸毒和裸体场面,即使有时间也很短,此外,恐怖和暴力场面不会超出适度的范围。
PG-13级:(PARENTS STRONGLY CAUTIONED Some material may be inappropriate for children under 13. )普通级,但不适于13岁以下儿童.特别辅导级,13岁以下儿童尤其要有父母陪同观看,一些内容对儿童很不适宜--该级别的电影没有粗野的持续暴力镜头,一般没有裸体镜头,有时会有吸毒镜头和脏话。
R级:(RESTRICTED Under 17 requires accompanying parent or alt guardian。) 限制级,17岁以下必须由父母或者监护陪伴才能观看。17岁以下观众要求有父母或承认陪同观看--该级别的影片包含成人内容,里面有较多的性爱、暴力、吸毒等场面和脏话。
NC-17级: (NO ONE 17 AND UNDER ADMITTED )17岁或者以下不可观看--该级别的影片被定为成人影片,未成年人坚决被禁止观看。影片中有清楚的性爱场面,大量的吸毒或暴力镜头以及脏话等。
另补充几种特殊的分级:
NR OR U:NR是属于未经定级的电影,而U是针对1968年以前的电影定的级。
M,X OR P:这一级中的电影基本上不适合在大院线里公映,都属于限制类的。
2、英国电影分级制度
“U”级:普通级--适合所有观众。在此级节目中只能偶尔使用“damn”(该死)、“hell”(见鬼、混蛋)这类轻微的咒骂语言,极少使用其他温和的咒骂语言;
“Uc”级:特别适合儿童观看;
“PG”级:家长指导级;
“12”级:适合12岁以上是成人观看;
“15”级:适合15岁以上是成人观看;
“18”级:适合18岁以上是成人观看。
3、加拿大电影分级制度
一、无条件容许何年龄人士观看:
“普通”级(General)--适合所有年龄人士观看。
“家长指导”级(Parental Guidance)--容许所有年龄人士观看,但主题及内容不一定适合所有儿童,宜在家长指导下观看。
二、有条件容许儿童青少年观看:
“十四陪看”级(14 Accompaniment)--任何十四岁以下的观众必须在成人陪伴下才能观看;并向家长提出警示:映片可能包含暴力、粗俗语言或性爱相关内容。
“十八陪看”级(18 Accompaniment)--任何十八岁以下的观众必须在成人陪伴下才能观看;并向家长强烈提出警示:映片可能包含显而易见的暴力、频密的粗俗语言、性爱行为或可怖内容。
三、绝对不容许儿童及青少年观看:
“限制”级(Restricted)--只容许十八岁或以上人士观看。映片可能包含显而易见的性爱或暴力内容;但分级当局对这一类映片仍有正面看法,认为可能在艺术、历史、政治、教育或科学等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成人”级(Alt)--只容许十八岁或以上人士观看。映片可能包含显而易见的性爱或暴力内容;分级当局对此并无表达正面看法,但认为尚可为社会大众所容忍。
4、法国电影分级制度
法国电影作品分级委员会希望从形式上摆脱任何审查理念的束缚,将宗旨定位在发展经济、保护儿童上。为此,制订了3种等级:
禁止不满12岁儿童观看的影片;
禁止不满16岁青少年观看的影片和众所周知的X级影片;
TP级,即所有人可以观看的影片和TP+avert级,为大众可看,但要警惕某些内容。
5、新加坡电影分级制度
G级为普通级,其中再分为适合所有年龄的电影和需要家长从旁指导的PG级电影。
NC16级为16岁以下不宜,《拯救雷恩大兵》因包含太多粗俗语言而于1998年成为第一部列入这一级的影。
R(A)级为限制级(艺术)电影,只供21岁以上的成人观赏。
6、韩国电影分级制度
韩国于1998年建立电影分级制度。
规定电影分为5个等级:全民、12岁以上、15岁以上、18岁以上可以观看和限制放映。
每部电影的等级由民间组成的影像物等级委员会进行评级。
7、台湾电影分级制度
普遍级(普级):一般观众皆可观赏。
保护级(护级):未满六岁之儿童不得观赏;六岁以上未满十二岁之儿童须由父母、师长或成年亲友陪伴辅导观赏。
辅导级(辅级):未满十二岁之儿童不得观赏;十二岁以上未满十八岁之少年须由父母或师长注意辅导观赏。
限制级(限级):未满十八岁之儿童及青少年不得观赏。
8.伊朗电影分级制度
伊朗的电影审查制度分为四个步骤:第一,剧本必须通过审查。第二,申报演员和剧组人员名单,申请拍摄许可。第三,完成后的样片送审,来决定影片的命运,通过,要修改还是被禁。最后,导演制片人申报银幕许可,影片被分为A,B,C三级以决定电影的发行渠道和宣传方式。
伊朗的电影分级是与欧美电影分级不同的,它与电影内容无关,A,B,C的级数是电影质量的分级。因而A级电影可以在官方的电视台上发布广告,在最好的院线最佳时间上映。C级则被禁止在电视上播广告,也只有较差的,少量有限的影院在非高峰时间播放。所以通过多层的审查,电影法律决定了影片的内容及市场。
㈡ c级制作是什么意思
B级片指低预算拍出来的影片,不属于通常所说的电影分级,B级片是数岩从制作投入上划分的等级。不存在C级、D级,E级,F级电影术语。
相关介绍:
B级片拍摄时间短且制作预算低的影片,所以普遍布景简陋、道具粗糙,影片常缺乏质感森毕好,没有良好的品质。另一方面,因为制作预算的限制,通常B级片并没有大明星参与演出,但都刻意此铅挑选大众喜欢的类型。
㈢ 功夫片简介及详细资料
基本概况
功夫片亦称 " 武打片 " 、 " 武术片 " 。中国首创的表现中华武术技艺的影片 。20世纪20年代默片时期,明星影片公司根据平江不肖生着《江湖奇侠传》改编摄制《火烧红莲寺》后,一时群起效尤,但多为神怪荒诞之衫锋作。20世纪50年代香港电影界摄制具有中国民族特色、讲究实战技击的《黄飞鸿》成功,功夫片开始扬名影坛。20世纪70年代香港影星李小龙主演以真实武功为表演手段的《精武门》《龙争虎斗》等影片后,功夫片作为一种新的样式屹立于世界影坛。20世纪80年代由中国武术运动员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等影片,更风靡一时。
经典功夫片《少林寺》剧照发展历史
" 功夫片 " 这一名称为世人所熟悉是上世纪70年代,因李小龙电影风靡一时,中国的 " 功夫 " 在世界上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但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代,电影人就将深有影响的武侠小说《火烧红莲寺》改编为电影,一连拍摄了18集,甚至引领当时的风尚。武侠功夫片在香港的兴起是因为家喻户晓的一代功夫宗师黄飞鸿,这位英雄出生于清末时代,卒于军阀混战时。其肝胆侠义精神为人称道。1949年,香港导演胡鹏拍摄了第一部以广东民间传奇武林人物黄飞鸿为主人公的电影《黄飞鸿鞭风灭烛》,此后的五十年,黄飞鸿成为中国武术功夫片的第一个着名品牌,扮演过这个角色的包括多次饰演黄飞鸿的关德兴以及后来的功夫片明星成龙和李连杰。其中由胡鹏导演、关德兴主演的黄飞鸿系列拍摄了近80集。在整个50年代,港台的功夫武打片大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象黄飞鸿或乱晌之类的民国装功夫片,一种是神怪类武侠片,后者的代表作有《如来神掌》等片。 1965年,长城公司拍摄的《云海玉弓缘》(导演:张鑫炎,主演:傅奇、陈思思)的演职员表里面第一次出现"武术指导"这个名词,该片被认为是武打片的第一部里程碑式作品,武术指导正式成为武打片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功夫武侠片大导演张彻将武指定位为负责电影设计武术动作及提供专业意见,奠定了武术指导的楷模;在武术指导之中,最为人熟悉的刘家良师傅师承于一代功夫宗师黄飞鸿,他曾为邵氏执导数十部功夫经典,包括《方世玉与洪熙官》,《陆阿采与黄飞鸿》,《烂头何》,《五郎八卦棍》以及《少林36房》等。
曹达华石坚此后,武打片的黄金时期来到了。
1965年,邵氏公司的老板邵逸夫决定创新要拍摄新类型的武打功夫片,张彻和胡金铨分别在1966年拍摄了武打电影的传世之作《独臂刀》和《大醉侠》。这两部影片奠定了他们在影坛的重要地位。这二位导演风格迥异,张彻的武侠世界极尽阳刚,武打动作写实,暴力渲染直接,经常血流成河,据说他每拍一部电影用来做假血陪渗的番茄汁就要装满两大汽油筒。后被评论为有 " 暴力美学 " 称誉的吴宇森就得了张彻的真传。而胡金铨的电影偏于写意,善于营造气氛,如《侠女》、《空山灵雨》等电影中将中国传统的山水意境与武侠打斗场景糅合为一体,充溢了古典情境。李安的《卧虎藏龙》则有几分胡的美学风格。与张、胡二位导演合作过的武术指导如袁和平、刘家良、唐佳、韩英杰等人成了炙手可热的武术指导人才。另一位重要的功夫导演还有罗维,郭南宏、楚原等人。
中国武打片因李小龙在70年代引起国际影响和关注,不过第一部在海外正式做商业放映的功夫片是1971年邵氏公司出品,郑昌和导演、罗烈主演的《天下第一拳》,该片曾在美国1000家主流影院同时上映,盛况空前。确实是李小龙真正使中国功夫在海外发扬光大。李小龙的一生如流星,但留下的4部半作品:《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及未完成的《死亡游戏》,看后让人精神振奋,那句"告诉你,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唤起了无数中国人的爱国良知。直至《猛龙过江》,李小龙终于使中国功夫名扬世界。李小龙的特别的身手和演技是电影的精神核心所在。
狄龙姜大卫
70 年代后期,功夫片开始走下坡路,内容陈旧、大师沉寂。一直到1978年,做过多年武术指导的袁和平为思远公司执导《蛇形刁手》,起用成龙做主角,影片情节尽管没有完全脱离老套,但是在武打设计上有所创新,在故事情节和武打中加入大量喜剧元素,开创出一个功夫片的新片种--功夫喜剧片,成龙充分发挥了他在于占元的京剧戏班里学到的京剧北派功夫,成为功夫片的新偶像。之后二人再度合作的《醉拳》更成为经典。一直在幕后的刘家良、洪金宝等人也开始正式执导影片。1981年,由张鑫炎导演,在中国大陆实地拍摄,全部起用国内专业武术运动员担任角色和武术设计的《少林寺》上映,这部影片之所以在武打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因为其摒弃了港台武打片里常用的吊钢丝、弹床、替身、快速剪接等特技手段,采用长镜头拍摄,不使用替身,全部是真功夫。
80年代,徐克在少林功夫片之后将 " 功夫 " 电影再次推陈出新,他在1984年拍摄的《蜀山剑侠》,聘请好莱坞的特技制作人员,营造出一个奇幻的剑仙世界,使影片大获成功。同时期,成龙、洪金宝拍摄了一系列现代题材的功夫电影,并加入很多喜剧因素,拓展了功夫片的表现方式。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古装武侠片开始重新为人们关注,胡金铨挂名,徐克、程小东联合导演的《笑傲江湖》、徐克导演的《黄飞鸿》、程小东导演的《倩女幽魂》、徐克、程小东、李会民联合导演的《新龙门客栈》成为这一时期武侠功夫片的代表作,这类影片的特点是武打设计天马行空,想象力异常丰富。香港电影在继续创造功夫片的神话。
功夫片诞生、兴盛、改变后再次进军好莱坞,影响到《黑客帝国》起用武术指导袁和平为其中人物设计一套功夫动作,又到昆廷·塔伦蒂诺,自称迷恋中国功夫,在片中加入功夫片的因素,并采用早期功夫片中的演员刘家辉当白眉大师。
而周星驰的《功夫》走的是袁和平的《蛇形刁手》、刘家良的《神打》功夫喜剧片的路子,加上周星驰本来的喜剧路子,可以说,《功夫》是既有继承,也有自我风格的新一轮功夫片。
电影中的 " 功夫 "
功夫片中的 " 功夫 " ,真真假假,像《少林寺》那样全盘亮真功夫的电影还是少有,一般是特效(从最普通的钢丝到电影特技)加上真的拳脚功夫。一个有着特别身手的演员,自然是功夫电影的灵魂人物:李小龙不必说,当年在电影里自创的截拳道功夫威力无穷,流传至今,此外他腿法出众,人称 " 李三脚 " 。他三次转身踢脚,每一次转身所踢的角度都不同,那一条腿能够踢到一半然后决定该向高处或低处出击,快如闪电,对方如果不是精于腾挪闪躲的话,实在不易招架。就算两三个人围攻过来,也会被李小龙击倒。成龙、李连杰等后辈功夫片明星也绝对是硬身手,就连周星驰也因从小迷恋李小龙,练了十多年功夫。
甄子丹但中国的民间功夫确实有很多派别,如黄飞鸿的南派真功夫、太极、螳螂等等。中国人拍的功夫片,优势在通透中国历史,可以将中国功夫的师承流派演变都拍出来,而好莱坞的中国功夫则有点不分门派,空有概念。《功夫》虽然大量使用电脑特技这一题外 " 功夫 " ,但确也有许多真功夫存在。
张彻的功夫片注重拳拳到肉的写实功夫,李小龙的功夫也是真架势。而到了胡金铨那里,他的武打场面着重动作美学,一招一式打得不快,像舞蹈一样,每一个姿势均有美感。李安的《卧虎藏龙》最有胡氏武侠片的影子,尤其多场武打戏都重形轻实,动作美学继承胡氏电影的特色。
而徐克的武侠功夫片则更为注重场景化的表现。到了周星驰的《功夫》,表面看有着狮吼功、蛤蟆功这样的桥段来搞笑,但其中确实包含了很多真功夫,五郎八卦棍、十二路谭腿、洪家拳的几大传人高手隐居在猪笼城寨里,这几种功夫倒是真有史书记载和民间传承, " 五郎八卦棍 " 来自邵氏老武打剧导演刘家良自编自导自演的影片《五郎八卦棍》,因为刘家良本就出身于洪拳正宗。早点店老板是由武侠大导张彻的御用演员董志华来扮演,他是学京剧武生出身的,耍起那套棍法来灵动飘逸,豪气万丈,一招一式都内劲十足。 " 五郎八卦棍 " 是杨家将的枪法演变而来,所以早点店老板战琴魔兄弟会抖出那么多枪来。释行宇、赵志凌、董志华三人分别以少林武僧、洪拳大师、京剧武生的身份,在片中饰演搬运工、裁缝师和擀面杖。三人表现都相当出色,释行宇的功夫落在 " 实 " 字上,赵的功夫得一 " 劲 " 字,董得一 " 巧 " 字。在动作上,周星驰的构想是,涵盖中国功夫的发展史:一开始是硬桥硬马的真功夫,以三位打家为代表,接下导入神怪武侠的风格,表现为琴魔双煞的幻影攻击,最后的大决战,使用大量的钢丝和CG,完全的天马行空。
有了这许多真功夫垫底,难怪国际着名媒体《Screen》杂志这么评价《功夫》: " 终结一切武侠片的武侠片,《功夫》让《杀死比尔》看上去像一次操场混战。 "
主要影响
中国导演何平曾称 " 功夫片是华人对世界电影的最大贡献 " ,当好莱坞以摧枯拉朽之势几十年如一日地统治世界电影文化时,不少外媒指出中国功夫片是少数能与之抗衡的。的确,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美国主流文化里出现了中国功夫:《碟中谍2》里吴宇森让汤姆·克鲁斯打出地道的中国拳脚,《黑客帝国》中基努·里维斯在袁和平指导下苦练铁板桥。更不用说昆丁·塔伦蒂诺这个疯狂的功夫迷,居然能将一些香港经典功夫片里的分镜头脚本背下来!而在最能体现美国价值观和精神体系的《星球大战》系列中,核心理论"原力the Force"就脱胎于中国功夫里的 " 气 " 。2008年推出的《功夫熊猫》,更是中国功夫与好莱坞文化的完美结合。
功夫片带来的热潮,也让一些人感到担忧。当《卧虎藏龙》风靡北美时,《今日美国》曾表示: " 亚洲和中国文化的日益抬头,东西方同化和结合的力道也将会越来越强……可否认为,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入侵? "
担忧的人群里也有中国人自己。中国人不是每个都肌肉发达、好勇斗狠,也不是每个都能飞檐走壁、摘叶飞花,除了现实里并不存在、美化到神化的功夫,还有什么别的文化可以输出?
功夫片的全球经济、地缘政治意义还是交由那些政客和评论家去费神。当《时代》周刊将李小龙评选为 " 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一百人 " 时,人们其实无需怀疑这背后的真诚。因为在对功夫片崇敬的背后,是对每个人内心童心的回归和呵护,这份童心可以是迪斯尼、罗宾汉,也可以是蝙蝠侠-本质上,功夫与它们一样:挣脱束缚、突破极限,是具象的真善美,是可视的梦幻与信念。
社会评价
功夫明星排行
" 谁是在美国最着名的中国人? " 在一次由200万美国人参与的调查中,排在前两位的是功夫明星李小龙、成龙,孔子排在第四。正如Paul Foster所指出: " 孔子的儒家精神给外国人感觉,中国是严肃而充满道德感的;新兴的功夫电影展示的则是中国动感、快速以及纪律性的一面。中国不再是对西方柔顺、谦恭的角色,而是具备优越感、有强国意识的多民族大国,可以在国际社会里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
功夫片的传播
说到中国功夫片,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第一个想到的都是李小龙。可以说,李小龙开创了功夫片并将它带向世界。
李小龙的电影事业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达到了最 *** 。1972年,李小龙主演了电影《精武门》,在片中饰演霍元甲弟子陈真。他在追查中得知师父是被日本人毒害致死,随后大闹日本武馆,以迷踪拳和双节棍打败日本人。其中,砸烂 "狗与华人不得入内"('东亚病夫')牌匾的桥段令人印象深刻。
李小龙在功夫片动作李小龙在影片中首次使用双节棍,并且所有动作戏都是亲自上阵。《精武门》的票房收入超过400万,成为当年卖座港产片的亚军。而《精武门》只是李小龙担任主演的第二部电影。
1973年,李小龙与美国华纳公司合作拍摄了《龙争虎斗》。这是李小龙在好莱坞电影中第一次担任主角。片中李小龙扮演一个少林寺武功高手,只身闯入荒岛去收服一名少林叛徒。《龙争虎斗》投资80多万美元,在好莱坞属于"C级制作"。却在七十年代的美国引发了功夫热潮。片中李小龙身穿黄色运动服的形象成为经典并被其他西方电影所效仿。不过李小龙本人没能看到电影上映,他在公映前就已去世。
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李小龙在大学时代主修的是哲学。而在他的 遗作《死亡游戏》中,他注入了许多自己对于哲学的思考。《死亡游戏》的最初灵感来自佛教典故"七级浮屠",讲述一位绝顶高手,为了夺取传说中的稀世珍宝而独闯七层宝塔,经过激战后到达塔顶,岂枓藏宝匣内只有一张纸,上面写着:"生命是一段等待死亡的历程"。1973年7月20日,32岁的李小龙猝死于香港。就像是影片中的绝世高手,战胜了所有敌人,却败在死亡之下。
李小龙标志李小龙曾说:"如果只是随着传统模式走,你就只能生存在传统的阴影下,了解的只是老路子,你并不了解你自己。"
功夫片演员
近代中国功夫片(会功夫)比较着名的演员有: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甄子丹、甄子菁、姜大卫、吴彦祖、吴京、张晋、于荣光、刘家辉、熊欣欣、安志杰、伍允龙、吴樾、赵文卓、郑佩佩、杨紫琼、洪金宝、樊少皇、林正英、梁小龙、于承惠、六小龄童、邹兆龙、元华、元彪、元秋、狄龙、傅声、郭追、吕小龙、黄家达、徐少强、计春华、杜玉明、周比利、王羽、陈惠敏、许冠杰、黄日华、释小龙、陈国坤、释行宇、陈之辉、李奇龙、叶剑卫、谢苗、曹骏、潘元甲、许明虎、李炳渊、王文杰、孟彦森、黄子韬、杨俊毅、张蓝心、周小飞、苗帅峰、王振威、郝汉、王小龙、徐永清、徐鹏军、刘峰超、袁晓超、刘泳辰、寇占文、沙宝龙、姚杰元、孙浩然、王飞鸿、释小虎、释小松、孙梓坚、黄习恒、张壮、何思融、王智、蒋璐霞、陈佳佳、飞儿、张梦斯、张宝雯、谷文泽、刘家良、徐向东、钱小豪、钱嘉乐等等。
㈣ 请高人讲一下什么是B级影片那是不是还有A,C,D,E级什么的
B-movie,指低预算拍出来的影片
解释
B级片因为缺乏预算,所以品质不是很好,通常没有大明星,但类型是大家喜欢的,剧情卖点常跟牛仔、黑帮、恐怖题材有关。不少动作恐怖片是B级片,虽然它
们不算名作,但是在流行娱乐文化里就像Kuso Game一样,B级片仍有其影响力。以上是标准解释,但现在对B级片的释义更广,斯蒂芬·金的大多数电影都是B级片,香港产片基本上都属于B级片格局,就连《木乃伊》第一季都属于B级片。有一部恐怖TRPG All Fresh Must Be Eaten(AFMBE)系列就是B级片走向。
在论及美国电影类型的时候,“B级片”是一个经常被提起的名词。当《生死时速》获得巨大成功的时候,人们说基努·李维斯已经走出了“他的B级片时代”,当吴宇森导演的二战影片《风语战士》遭遇惨败的时候,影评家又讽刺这是一部“A级制作的B级片”。在这些褒贬分明的话语中,“B级片”明显被贴上了“次等、粗糙、劣质”的标签。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误解。
网络一下吧。
㈤ 电影的级别有哪些都代表什么意思
R级(restricted): 即限止级。建议17岁以下青少年由成人陪同观看。该级电影脏话和暴力升级,甚至有色情场面。《全金属外壳》和《好伙伴》自然归入此类。此外《兰博:第一滴血》、《现代启示录》、《异形》、《巴黎的最后探戈》、《紧闭双眼》以及在美国两千多家影院上演的《魔鬼终结者3》和《绝地战警2》也都是贴上R级标签的。
G级(general):意为“普通的”又称“家庭电影”,指全家可以在感恩节和圣诞夜一起观看的、男女老幼皆宜的电影,比如《绿野仙踪》、《音乐之声》、《狮子王》、《小猪贝比》、《玩具总动员》等等。
PG级(parental guidance):明确建议10岁以下儿童观看最好由家长或其他成年人陪同。这类影片夹杂一些肮脏词语或少量的暴力行为,《星球大战》、《小鬼当家》、《蝙蝠侠》、《回到未来》以及正在美国热映的《辛巴达:七海传奇》等都属于这一级。
PG-13级:建议13岁以下儿童由家长或成年人带领观看。这级影片有恐怖、暴力、男女亲昵的镜头。今夏美国卖座片《古墓丽影》、《加勒比海盗》和90年代的《侏罗纪公园》都归属此类。在《侏罗纪公园》中有恐龙掀翻汽车和吞吃律师的镜头,导演斯比尔伯格甚至没有带自己当时12岁的儿子去看,怕吓着他。
NC-17级:这是nochildrenunder17 的缩写。该类影片严禁17岁以下青少年观看,购票者必须出示身份证。这级影片露骨地表现色情或暴力,它实际上是分级初期X级影片的变种,故而又称“披着羊皮的X级”,凡进入这一级别的影片意味着将丧失大量的观众,因为美国的电影观众主要是由14—24岁年龄段的观众构成的。
美国的电影分级制度(FAQ)
——电影审查分级管理机构(CARA)
· G级:大众级,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观看——该级别的电影内容可以被父母接受,影片没有裸体、性爱场面,吸毒和暴力场面非常少。对话也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接触到的;
· PG级:辅导级,一些内容可能不适合儿童观看——该级别的电影基本没有性爱、吸毒和裸体场面,即使有时间也很短,此外,恐怖和暴力场面不会超出适度的范围;
· PG-13级:特别辅导级,13岁以下儿童尤其要有父母陪同观看,一些内容对儿童很不适宜——该级别的电影没有粗野的持续暴力镜头,一般没有裸体镜头,有时回游吸毒镜头和脏话;
· R级:限制级,17岁以下观众要求有父母或承认陪同观看——该级别的影片包含成人内容,里面有较多的性爱、暴力、吸毒等场面和脏话;
· NC-17级:17岁以下观众禁止观看——该级别的影片被定为成人影片,未成年人坚决被禁止观看。影片中有清楚的性爱场面,大量的吸毒或暴力镜头以及脏话等。
另补充几种特殊的分级:
· NR OR U:NR是属于未经定级的电影,而U是针对1968年以前的电影定的级。
· M,X OR P:这一级中的电影基本上不适合在大院线里公映,都属于限制类的。
英国电影分级制度
· “U”级:普通级——适合所有观众。在此级节目中只能偶尔使用“damn”(该死)、“hell”(见鬼、混蛋)这类轻微的咒骂语言,极少使用其他温和的咒骂语言;
· “Uc”级:特别适合儿童观看;
· “PG”级:家长指导级;
· “12”级:适合12岁以上是成人观看;
· “15”级:适合15岁以上是成人观看;
· “18”级:适合18岁以上是成人观看。
香港电影分级制度
· 第Ⅰ级:适合任何年龄的人观看;
· 第Ⅱ级:儿童不宜观看;其中:
·· 第ⅡA级:儿童不宜——在内容和处理手法上不适合儿童观看;影片可能使用轻微不良用语和少量裸体、性暴力及恐怖内容,建议有家长指导;
·· 第ⅡB级:青少年及儿童不宜——观众应预期影片内容不适合成分的程度较第ⅡA级强烈;强烈建议家长给予指导;影片可能有一些粗卑用语及性相关的主语词;可含蓄地描述性行为及在情欲场面中出现裸体;影片可能有中度的暴力及恐怖内容;
· 第Ⅲ级:只准18岁(含)以上年龄的人观看。
加拿大电影分级制度
加拿大的电影分级办公室(Film Classification office)指出,在制订分级原则时,要考虑社会学、人类学及心理学等方面的社会发展因素,要参考民众观览媒体的行为的研究报告,要经常察视全国的相关立法、措施及法庭判例。
目前加拿大电影及录影带的分级是根据“映片法案”(Motion Picture Act)及“映片法规”(Motion Picture Regulations)予以规范的。所划分的级别可分为三类。
A.无条件许可任何年龄人士观看。
普通级(General)----适合所有年龄人士观看。
家长指导级(Parental Guidance)----容许所有年龄人士观看,但主题及内容不一定
适合所有儿童,宜在家长指导下观看。
B.有条件容许儿童和青少年观看。
14陪看级(14Acompaniment)----任何14岁以下的观众必须在成人陪伴下才能观看;
并向家长提出警示:影片可能包含暴力、粗俗语言或**相关内容。
18陪看级(18 Accompaniment)----任何18岁以下的观众必须在成人陪伴下才能观看;
并向家长强烈提出警示:影片可能包含显而易见的暴力、频密的粗俗语言、**行为或恐怖内容。
C.绝对不容许儿童及青少年观看。
限制级(Restricted)----只容许18岁及以上人士观看。影片可能包含显而易见的性
爱或暴力内容;但分级当局对这一类影片仍有正面看法,认为可能在艺术、历史、政治、教育和科学等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成人级(Alt)----只容许18岁或以上人士观看。影片可能包含显而易见的性或暴力内容;分级当局对此并没有表达正面看法,但认为尚可为社会大众所容忍。
法国电影分级制度
法国电影作品分级委员会希望从形式上摆脱任何审查理念的束缚,将宗旨定位在发展经济、保护儿童上。为此,对电影制订了3种等级:
禁止不满12岁的儿童观看的影片;
禁止不满16岁的青少年观看的影片和众所周知的X级影片。
此外,还有TP级,即所有人可以观看的影片
和TP+avert,为大众可看,但要警惕某些内容。
伊朗电影分级制度
目前,伊朗的电影审查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剧本必须通过审查。
第二,申报演员和剧组人员名单,申请拍摄许可。
第三,完成后的样片送审,来决定影片的命运,是通过、要修改还是被禁。
第四,导演制片人申报银幕许可,影片被分为A、B、C三级以决定电影的发行渠道和宣传方式。
伊朗的电影分级是与欧美的电影分级不同的,它与电影内容无关,A、B、C的级数是电影的质量分级。因而A级电影可以在官方的电视台上发布广告,在最好的院线最佳时间上映。C级则被禁止在电视上播广告,也只有较差的、少量有限的影院在非高峰时间播放。所以通过多层的审查,电影法律决定了影片的内容及市场。
新加坡电影分级制度
新加坡最近放宽了电影、电视的分级,现在是五级制度:
G级为普通级,为适合所有年龄的电影。
PG级为指导级,是需要家长从旁指导的PG级电影。
NC16级为16岁以下不宜,美国大片《拯救大兵瑞恩》因包含太多粗俗语言而于1998年成为第一部列入这一级的电影。
M18等级,18岁以上的观众将可以观赏到象奥斯卡得奖电影“美国心玫瑰情”这类原本属于RA限制级的电影。
R(A)级为限制级(艺术)电影,只供21岁以上的成人观赏。
台湾电影分级制度
普通级(普级):一般观众皆可欣赏。
保护级(护级):未满6岁之儿童不得观赏;6岁以上未满12岁之儿童须由父母、师长或成年亲友陪伴辅导观赏。
辅导级(辅级):未满12岁之儿童不得观赏,12岁以上未满18岁之少年须由父母或师长辅导观赏。
限制级(限级):未满18岁之儿童及青少年不得观赏。
㈥ 可以详细介绍一下到底什么是B级片,C级片吗还有D,E,F级吗真是搞不懂啊!麻烦大家了!
B级片指低预算拍出来的影片,不属于通常所说的电影分级,B级片是从制作投入上划分的等级。不存在C级、D级,E级,F级电影术语。
相关介绍:
B级片拍摄时间短且制作预算低的影片,所以普遍布景简陋、道具粗糙,影片常缺乏质感,没有良好的品质。另一方面,因为制作预算的限制,通常B级片并没有大明星参与演出,但都刻意挑选大众喜欢的类型。
(6)香港电影c级制作扩展阅读
相关背景:
B级片中占大部份是恐怖片,黑帮电影,在论及美国电影类型的时候,“B级片”是一个经常被提起的名词。
当《生死时速》获得巨大成功的时候,人们说基努李维斯已经走出了“他的B级片时代”,当吴宇森导演的二战影片《风语战士》遭遇惨败的时候,影评家又讽刺这是一部“A级制作的B级片”。在这些褒贬分明的话语中,“B级片”明显被贴上了“次等、粗糙、劣质”的标签。
这类影片多为科幻、恐怖和警匪题材,低成本限制了它采用昂贵特技营造视觉奇观的可能,于是导演往往转而在画面的刺激性上下功夫,大量暴力血腥怪诞的情节与画面成为此类影片的标志性特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B级片
㈦ c级制作是什么意思
是猜厅从制作成本上对电影的分类。c级制作是影片质量最低的,拍拍册摄时间短且制作预算低的影片,所以普遍布景简陋、道具粗糙,影片常缺乏质感,没有良好的品质穗贺隐。